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表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表

發布時間:2021-04-14 07:10:08

⑴ 會計分錄及未融資費用分攤表問題

(1)購買價款的現值為:468×(P/A,6%,5)=468×4.212=1971.216(萬元)。

2008年1月1日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971.216

未確認融資費用 368.784

貸:長期應付款 2340

(2)確定信用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如表所示:

*為尾數調整。

(3)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008年12月31日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8.2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118.27

借:長期應付款 468

貸:銀行存款 468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 2089.486

貸:在建工程 2089.486

固定資產成本=1971.216+118.27=2089.486(萬元)。

(4)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該設備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不再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當期損益。

相應的賬務處理如下(後邊的幾年的合體分錄):

借:財務費用 250.51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50.514

借:長期應付款 1872

貸:銀行存款 1872

⑵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在什麼時候分攤

在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承租人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在採用實際利率法的情況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可以分以下幾種情況:
(1)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而且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是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在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
(2)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而且,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是以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折現率,在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合同利率作為分攤率;
(3)租賃資產以原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時,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此時的融資費用分攤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
下面,舉例說明如何計算選擇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例3、A公司將一台賬面價值為190萬元的機器設備以融資租賃方式租賃給B公司(B公司資產總額為500萬元)。雙方簽定合同,B公司租賃該設備48個月,每6個月月末支付租金30萬元,B企業的子公司擔保的資產余值為25萬元,另外,與A,B兩公司均無關的C公司擔保金額為10萬元,租賃開始日估計資產余值為40萬元,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6%。利率見表一。
要求:在實際利率法下,計算B公司應採用的融資費用分攤率。
①最低租賃付款額=48/6+30+25=240+25=265
②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30×PA(8,6%)+25×PV(8,6%)=30×6.209794+25×0.627412=186.29382+15.6853≈201.98
③因為: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190<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201.98
所以: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原賬面價值=190
(二者中的較低者)
④按規定,當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為原賬面價值時,應該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其計算方法為,使最低租賃付款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其計算過程列示如下:
30×PA(8,r)+25×PV(8,r)=190
以上列示表明,已知現值求折現率r,此折現率r就是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下面用插值法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r
當r=7%時
30×PA(8,7%)+25×PV(8,7%)=
30×5.971299+25×0.582009=179.13897+14.550225=193.69>190
當r=8%時
30×PA(8,8%)+25×PV(8,8%)
=30×5.746639+25×0.540269
=185.91<190
因此:7%<r<8%(插值法)
現值利率
193.697%
190r
185.918%
(193.69-190)/(193.69-185.91)=(7%-r)/(7%-8%)
3.69/7.78=(7%-r)/-1%
r=7.47%
例3中,B公司未確認融資費用各期分攤過程計算如下:
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固定資產入賬價值=265-190=75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實際利率r=7.47%)見表二。
例4,承例3,若該機器賬面價值為21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計算B公司應該採用的融資費用分攤率。
①判斷該設備的入賬價值
因為: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原賬面價值(201.98<210)
所以: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等於最低租賃額的現值201.98萬元。
②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採用的是合同規定的利率6%,所以融資費用的分攤率只需採用6%,不用再重新計算。
4.融資收益分配率。出租人的未實現融資收益,應採用實際利率法在租賃期間進行分配。在與實際利率法計算的結果無重大差異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在實際利率法下,需計算出租人的內含利率作為融資收益的分配率。
例5,承例3,該機器的賬面價值仍為19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應該計算A公司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率。
其計算過程列示如下:
①求最低租賃收款額最低租賃收款額=最低租賃付款額+獨立第三方擔保余值=(48/6×30+25)+10=275
②求最低租賃收款額與擔保余值二者之和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275+(40-25-10)=280
③求內含利率
根據內含利率的定義,應該將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這二者之和等於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求出內含利率。
30〔PA(8,R)〕+25〔PV(8,R)〕+10〔PV(8,R)〕+5〔PV(8,R)〕
=190(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用插值法計算內含利率R作為A公司融資收益分配率
當R=8%時
30×5.746639+25×0.540269+10×0.540269+5×0.540269
=172.39917+(25+10+5)×0.540269
=172.39917+21.61076=194.00993>190
當R=9%時
30×5.534819+(25+10+5)×0.501866=166.04457+20.07464=186.11921<190
因此
8%<R<9%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利率
194.009938%
190R
186.119219%
(194.00993-190)/(194.00993-186.11921)=(8%-R)/(8%-9%)
4.00993/7.89072=(8%-R)/(-1%)
0.508183=(8%-R)/(-1%)
8%-R=0.508183×(-1%)
R=8%+0.508183≈8.51%
例5中,A公司未實現融資收益各期分配過程計算如下: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未
未實現融資收益分配表(分配率R=8.51%)見表三。
六、折舊政策、折舊總金額和折舊期間
1.折舊政策。承租人應採用與自有應折舊資產一致的折舊政策。折舊方法一般有直線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
2.折舊總金額。
①如果承租人(包括與承租人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則折舊總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折舊總金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預計清理費
以上公式說明,如果已經對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此部分就不需要提取折舊,所以要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中,減去擔保余值,作為折舊總額。
②如果承租人(包括與承租人有關部門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折舊總金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折舊總金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預計殘值+預計清理費
以上公式說明,如果沒有對資產余值擔保,去掉凈殘值後的固定資產價值都要作為折舊金額。
3.折舊期間。租賃資產的折舊期間應根據租賃合同的規定來確定。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選擇購買剩餘租賃資產,則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此種情況下,折舊期間應為該項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剩餘租賃資產返還,此種情況下,折舊期間應為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中的較短者。
現舉例說明:
例6、甲公司融資租入一台設備,入賬價值為85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中包括擔保余值10萬元,不考慮預計清理費,該項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8年,租期7年,則甲公司該項設備計提折舊總額為75萬元(85-10);折舊期間為7年(租期與尚可使用年限中的較短者)。
例7、承例6,假如甲公司決定在租賃期滿時選擇購買該設備;其他條件不變,則甲公司該項設備的折舊總金額為85萬元;折舊期間為8年(租賃開始日的尚可使用年限)。

⑶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裡的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怎麼理解,到底應該填哪個數字

承租人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每期分攤確認的融資費用是用期初「應付本金余額」乘以融資費用分攤率來計算的。這里的「應付本金余額」即尚未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中的本金部分。應付本金沒有單設科目核算,是承租人最低租賃付款額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在「長期應付款」中。應付本金余額通過計算得出:
本期末應付本金余額=本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本期應付本金減少額=本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本期支付的租金-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
其中: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因採用的分攤費用不同而不同:
採用實際利率法時,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本期初應付本金余額×融資費用分攤率。由於應付本金余額隨著租金的支付而逐漸減少,所以在租金支付期內,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是逐漸減少的。在期初先付租金的情況下,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是指扣除了當期期初支付的租金後的余額。
採用直線法時,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未確認融資費用總額÷租金支付期數。在租金支付期內,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是相同的。
採用年數總和法時,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未確認融資費用總額×以租金支付期為基礎按年數總和法確定的本期分攤率。在租金支付期內,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是逐期抵減的。
如果根據賬戶資料計算,則「應付本金余額」=「長期應付款」科目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余額。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滿意,望採納!

⑷ 未確認融資費用第二年攤銷額

2011年12月31日
應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4973.8*10%*3/12+[4973.8-(2000-497.398)]*10%*9/12=384.68
如果各期沒有付款,是到期一次版行權付款的話
攤銷額=(長期應付款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上期攤銷額)×10%

如果各期有付款,還要扣減各期付款額
文字的話說不清楚,你看看計算過程好好領悟一下,如果要完整的計算過程我再寫給你

⑸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如何核算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21號,對融資費用處理的相關規定:
1. 分攤未確認的融資專費用應採用實屬際利率法;
2. 以銀行同期借款利率為折現率確認資產現值,作為入賬價值的,應當將銀行同期借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例題1】假定A公司2007年1月1日購入固定資產已到貨,購貨合同約定,N型機器的總價款為2000萬元,分3年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1000萬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600萬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400萬元。假定A公司按照3年期銀行借款年利率6%為折現率。【答案】(1)總價款的現值=1000/(1+6%)+600/(1+6%)2+400/(1+6%)3=1813.24(萬元)借:固定資產 1813.24未確認融資費用 186.76貸:長期應付款 2000(2)2007年末支付價款時攤銷上述未確認融資費用:借:長期應付款 1000貸:銀行存款 1000借:財務費用108.79(1813.24×6%)貸:未確認融資費用108.79

⑹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怎麼理解

未確認融資費用反映的是融資租入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長期借款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這是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長期應付款反映的是本利和,而未確認融資費用就是其中的利息,所以兩者相減後得出的是本金,所以用期初長期應付款-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得出的就是期初的本金,所以用這個期初的本金×實際利率,得出的就是本期應確認的利息費用,即本期應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費用),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期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⑺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

未確認融資費用按實際利率法攤銷,即以當期期初的長期應付款賬面余額*實際利率計算而得。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攤銷後,本期長期應付款的余額=本期期初的長期應付款余額-本期支付的長期應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本期攤銷額(即入財務費用金額)

可參見:http://hi..com/knroo/blog/item/ebc4ebdc8c90fe3c5882dda1.html

⑻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能不能通俗的講解一下

a買不起機器,找到b,b出錢向c購買了a需要的機器,機器市價十萬,b買回後出租給a使用十年,ab雙方約定每年a給b五萬合計五十萬,這時五十萬和當初的買價十萬的差額四十萬就確認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閱讀全文

與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