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中科寒武紀融資

中科寒武紀融資

發布時間:2021-04-14 03:16:27

『壹』 中國AI初創企業去年融資額排名如何

據報道,美國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創業不久的中國人工智慧(AI)相關企業2017年融內資額超過容美國,首次躍居全球首位。中國企業向面部識別和AI處理器的開發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而在專利和論文動向方面,中美也在展開競爭,給人以最尖端技術的競爭已進入中美兩強時代的印象。

中國科學院旗下企業、從事處理器開發的寒武紀科技也於2017年8月從阿里巴巴集團等獲得1億美元融資。面部識別技術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等相繼推出的「無人便利店」等地不斷得到採用。而處理器則被稱為AI的大腦,全球范圍內需求正在擴大。但是,日本AI的整體研發的質與量都與中美存在明顯差距。

『貳』 IPO綠色通道概念股票有哪些

據媒體報道,證監會將對新經濟領域的IPO企業開啟快速通道的相關政策或將於兩會結束後落地。此前消息,證監會對券商作出指導,在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等4個行業中,對「獨角獸」公司開通IPO綠色通道,即報即審。
業內表示,相關部門的一系列表態和實際動作,充分說明了支持新經濟發展和科技獨角獸上市的大方向已經非常明晰。富士康剛於2月初申報IPO材料,就將於3月8日上會審核,印證了快捷通道政策已經開始執行。IPO綠色通道政策加速落地,獨角獸公司相關概念股受關注。
2月28日,據傳監管層對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4個行業中,若有獨角獸,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場各方熱議。
獨角獸概念股一覽
螞蟻金服:
合肥城建(行情15.21 +2.77%,診股):控股股東興泰控股通過參股建信信託,成為海南建銀建信的間接股東,而海南建銀建信正是螞蟻金服的股東之一。
高偉達(行情10.87 +3.92%,診股):2018年3月1日消息,高偉達公告,與北京螞蟻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可基於授權內容,參與到螞蟻金服有關金融業務的合作拓展中。
張江高科(行情12.95 +1.17%,診股):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二期(壹)(有限合夥)參與螞蟻金服項目投資,截至去年5月11日,出資額已達到12億元。根據公告,張江高科通過全資子公司投資該項目。
健康元(行情11.27 +0.81%,診股):公司通過持有上海經頤7.3267%權益,間接持有相當於螞蟻金服0.0308%的股權。
金字火腿(行情7.84 停牌,診股):公司斥資1.2億元參股由螞蟻金服牽頭籌建的浙江網商銀行,占股3%。
萬向德農(行情10.48 -3.50%,診股):公司控股股東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參股由螞蟻金服牽頭籌建的浙江網商銀行,占股18%。
海泰發展(行情5.17 -0.77%,診股):公司控股股東天津海泰控股的天津信託與螞蟻金服在項目投融資、資產證券化、項目運營管理、雲計算平台等多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
承德露露(行情9.89 +1.54%,診股):公司控股股東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參股由螞蟻金服牽頭籌建的浙江網商銀行,占股18%。
綠地控股(行情7.08 +0.85%,診股):螞蟻金服的企業公示信息中,北京中郵投資中心(注冊資本19億元)已經成為其股東,佔比比例僅次於全國社保基金。上海綠地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綠地控股全資子公司)是北京中郵投資中心股東。
永安行(行情62.01 -0.35%,診股):螞蟻金服已經20億元拿下永安行子公司第一大股東。
小米概念:
精達股份(行情4.24 +0.95%,診股):精達股份在2014年1元錢收購了大股東在香港的公司——香港重易貿易,這個是公告公開消息,而香港重易又在2014年認購了香港全明星投資公司設立的ALL-Stars F1 Limited份額,佔到99%,幾乎是全資認購。2014年年底,小米完成了E輪融資,估值450億美元,當時領投的就是ALL-Stars 香港全明星投資基金。
普路通(行情19.29 +3.32%,診股):公司核心業務:電子信息領域供應鏈、醫療器械供應鏈以及融資租賃;其中電子信息領域的重要客戶為小米。
奮達科技(行情9.84 +2.50%,診股):公司正在為小米代工生產一款新品soundbar,預計年產量超70萬台。目前小米給奮達下的訂單為6-7萬台每月,合72-84萬台每年,預計將用於今年5月新一代小米電視的搭售中。
卓翼科技(行情8.86 +0.34%,診股):小米是2014年3月公司新導入的客戶,合作關系穩定良好,公司已成為小米生態鏈中的重要成員。
共達電聲(行情10.88 +1.30%,診股):2013年,A輪融資過程中,小米投資萬魔聲學,並成為小米首家生態鏈企業。公司控股股東持有的愛聲聲學是萬魔聲學旗下100%控股子公司。
美的集團(行情48.73 -2.33%,診股):2014年12月,美的集團擬以23.01元每股向知名手機商小米科技發行5500萬股,募資12.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雙方將以面向用戶的極致產品體驗和服務為導向,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態鏈、移動互聯網業務領域進行多種模式合作。
永利股份(行情11.20 +0.99%,診股):3月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與小米生態鏈企業有著緊密的業務合作關系,目前供貨的產品主要為智能掃地機器人(行情21.25 +6.20%,診股)相關精密塑料件。
長盈精密(行情17.32 +1.41%,診股):長盈精密系小米系列手機外觀件供應商。
開潤股份(行情73.50 -0.92%,診股):公司與小米科技關聯企業天津金米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資設立上海潤米與上海碩米,通過小米商城等電子商務渠道的進行自有品牌「90分」產品的銷售。
九安醫療(行情9.98 +2.99%,診股):2014年9月份,公司將iHealth相關全球業務設立獨立實體,新設子公司將引入小米投資作為戰略投資者。完成2500萬美元增資後,小米投資佔新公司20%股份,公司持有70%股權。
寧德時代:
華西股份(行情7.50 +5.34%,診股):公司子公司一村資本出資 5,000 萬元人民幣投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 0.238%。
天華超凈(行情10.25 +2.30%,診股):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裴振華先生持有聯合創新79.91%股份,聯合創新持有寧德時代8.50%股份。
*ST吉恩(600432):寧德時代擬出資5000萬加元對公司間接控股企業北美鋰業進行增資,另出資1600萬加元認購北美鋰業可轉債。
中國平安(行情63.51 +0.60%,診股),長安汽車(行情10.92 -0.09%,診股),華誼兄弟(行情9.02 +0.89%,診股),TCL集團(行情3.27 -2.39%,診股),川化股份(行情7.03 +0.00%,診股),中聯重科(行情4.16 +0.24%,診股),泛海控股(行情7.25 +1.97%,診股):記者統計,寧德時代股東至少涉及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國平安實控的平安置業持有發行前股份0.59%;長安汽車作為主要有限合夥人之一的德茂海潤持有發行前股份1.18%;上海雲鋒在寧德時代的發行前股份佔比1.18%,背後則可看到泛海控股、華誼兄弟、蘇寧控股集團等的身影。此外,股東華鼎新動力、新疆東鵬、綠聯君和與*ST川化、TCL集團、中聯重科等A股公司有相關性。
蔚來汽車:
科大智能(行情22.29 +4.80%,診股):2017年2月27日,公司全資子公司與蔚來汽車簽署合作協議,為蔚來汽車完成換電站的研發和製造任務。
江淮汽車(行情7.21 +0.28%,診股):2016年4月份,公司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
長安汽車:2017年4月9日,公司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奧特佳(行情3.63 停牌,診股):2016年12月5日,公司子公司與蔚來汽車簽署框架協議,將為蔚來汽車的一款量產純電動汽車開發空調系統和冷卻模塊。
四維圖新(行情27.25 +7.79%,診股):2016年8月,公司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導航引擎、車聯網、自動駕駛、交通大數據在線服務系統、全球業務等方面深入合作,打造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互聯網+」合作的典範。
商湯科技:
東方網力(行情17.31 +5.16%,診股):與商湯科技共同投資設立深圳市深網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發展成擁有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的領先安防產品提供商。除此之外,公司還一直與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教授團隊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立昂技術(行情36.38 +3.79%,診股):與商湯科技共同設立 「新疆湯立科技有限公司」,定位為提供人工智慧產品和集成解決方案的科技型公司,並形成市場銷售規模。
科大訊飛(行情57.25 +4.45%,診股):曾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少量持股商湯科技。
寒武紀:
中科曙光(行情57.98 +10.00%,診股):2016年4月,公司與寒武紀達成戰略合作,面向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關鍵技術進行專用晶元的研發。
科大訊飛:持有寒武紀2.08%股份。
魅族
天音控股(行情8.75 -2.56%,診股):公司向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以認購新增注冊資本方式取得魅族0.655%股權。
智車優行
廣日股份(行情8.32 +1.71%,診股):公司與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就技術、市場及資本合作等方面將進行渠道、資源共享,實現互利共贏。
聯影醫療:
中信證券(行情18.79 +2.06%,診股):聯影醫療獲A輪融資33.33億,投後估值333.33億人民幣。據悉,本輪融資是由中國人壽(行情24.39 +0.58%,診股)大健康基金和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領投,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金智德、中信證券、國開開元、招銀電信等投資機構共同出資完成。
優必選:
科大訊飛:科大訊飛戰略入股優必選,具體金額不超過1億美元。
威馬汽車:
天汽模(行情5.57 +3.15%,診股):2017年上半年公司新簽新能源汽車客戶智車優行、威馬汽車等,並且已於蔚來汽車、國能汽車簽訂沖壓件及裝焊業務供貨協議。
春興精工(行情8.62 +0.00%,診股):實際控制人也是威馬汽車的股東,未來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輕量化方向將有望獲得高速成長。
四維圖新:與威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分別在導航引擎、車聯網、自動駕駛、交通大數據在線服務系統、全球業務、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合作。
復宏漢霖:
復星醫葯(行情37.71 -1.62%,診股):持有復宏漢霖71.34%股份。
柔宇科技:
大眾公用(行情4.43 +1.61%,診股):公司參股公司深創投持有柔宇科技股份。
中信銀行(行情6.41 +1.26%,診股)、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行情5.88 +1.55%,診股)、中國銀行(行情3.78 +0.53%,診股)、平安銀行(行情11.50 +2.59%,診股):柔宇科技D輪融資中債權融資約5.6億美元,參與方包括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銀行等。
依圖科技:
神思電子(行情19.56 +2.52%,診股):公司與上海依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於23日簽署了合資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神思依圖認知技術有限公司」。
滬江股份
皖新傳媒(行情9.15 +0.66%,診股):旗下皖新金智科教創業基金投資1億元參股滬江股份,並與滬江股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資本、產業基金和教育資源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碳雲智能
中源協和(行情21.26 -1.57%,診股):以自有資金投資1億元對碳雲智能進行增資。

『叄』 中國人工智慧晶元公司寒武紀B輪融資多少

報道稱,全球智能晶元領域首個獨角獸公司寒武紀科技(下稱「寒武紀」)完成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中金資本、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TCL資本、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跟投,原股東元禾原點、國科投資、阿里巴巴創新投、聯想創投、中科圖靈繼續跟投。

B輪融資完成後,寒武紀整體估值達25億美元,領跑全球智能晶元創業公司。

寒武紀由陳天石和其兄陳雲霽聯合創立於2016年,前身是中科院計算所2008年組建的「探索處理器架構與人工智慧的交叉領域」10人學術團隊。取名「寒武紀」,是希望用地質學上生命大爆發的時代來比喻人工智慧的未來。

兩兄弟都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陳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慧演算法,陳雲霽則主攻計算機晶元。

陳天石曾表示,寒武紀未來三年將佔有中國智能晶元市場30%的份額,並進入全世界10億台以上的智能終端設備。

在終端領域,寒武紀以處理器IP授權的形式與全世界同行共享最新的技術成果,幫助全球客戶能夠快速設計和生產具備人工智慧處理能力的晶元產品。公司研發的寒武紀1A處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已為數千萬台智能手機插上智能之翼。目前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產品已衍生出1A、1H、1M等多個型號,將為全球數以億計的各類終端提供強大的本地智能處理能力。

在雲端,寒武紀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性價比的智能處理晶元。2018年5月發布的寒武紀MLU100智能晶元(Cambricon-MLU100),適用於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多種類型的雲端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不僅其本身可以高效完成多任務、多模態、低延時、高通量的復雜智能處理任務,還可以與寒武紀1A/1H/1M系列終端處理器完美適配,以端雲協作的方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智能應用體驗。

『肆』 寒武紀股票什麼時候上市

2020年7月20日上市,股票代碼「688256」。

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3月,主營業務是應用於各類專雲伺服器、屬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慧核心晶元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為客戶提供豐富的晶元產品與系統軟體解決方案。

此次登陸科創板後,超過40億現金儲備以及25億募集資金加持,寒武紀無疑是AI計算晶元初創企業中資金實力最雄厚之一,但作為人工智慧時代的「種子選手」,寒武紀的長跑才剛開始。

(4)中科寒武紀融資擴展閱讀

寒武紀優勢:

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元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憑借領先的核心技術,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

寒武紀劣勢:

需要警惕寒武紀市場競爭加劇、雲端智能晶元及加速卡業務中關聯方中科曙光的銷售佔比較高及未來的持續交易、供應商集中度較高且部分供應商難以取代、當前產品、不確定性等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首日收盤漲229.86%!AI晶元設計「獨角獸」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AI晶元第一股 寒武紀如何攪動一池春水

『伍』 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上科創板a股對員工有什麼好處嗎

上市後,公司的社會認知度更高,員工個人價值也很大。另一方面上市後公司錢多,會給員工發股票發錢;公司擴大規模後,老員工發展空間更大。

『陸』 中國AI晶元初創公司被美國巨頭收購了

日前,深鑒科技被美國FPGA龍頭老大賽靈思收購。據業界人士評估,收購金額可能在3億美金左右。在這則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顯得義憤填膺,還有網友表示中國AI晶元三駕馬車:寒武紀、地平線、深鑒科技就這樣被美國廢掉了一個,並認為政府不作為。

人工智慧晶元公司數量過多,有一個問題就是重復建設和力量分散,首先是把全社會對人工智慧晶元的投資分散了;其次是把建設產業生態鏈的力量分散了;最後是把規模化推廣應用的潛力削弱了,很容易變成每一家都吃一點,但誰都吃不飽。

認為,國內人工智慧晶元企業,真正要做的,不是在發布會的PPT上如何吊打英偉達,而是要和具體應用相結合,把晶元用起來,賣出去。國內缺的不是設計人工智慧晶元的公司,缺的是應用這些國產人工智慧晶元的企業。只有大家都把國產AI晶元用起來,才有機會侵蝕英偉達的市場份額,不被國外巨頭各個擊破。

來源:觀察者網

『柒』 寒武紀上市時間

2020年7月20日上市。

2020年7月20日上午,寒武紀科創板上市首日開盤上漲約290%,市值約1000億元。

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7月8日開啟新股申購,股票簡稱為寒武紀,申購代碼為787256,股票代碼為688256,頂格申購需配市值6.00萬元。

寒武紀網下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8日9:30-15:00;網上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8日9:15-11:30、13:00-15:00,中簽繳款日期為7月10日。

『捌』 麒麟970處理器 中科創達有關系嗎

華為這周末搞了件不大不小的事——發布了「世界首款手機AI晶元」麒麟970——各位科技媒體小編都辛苦了,大周六晚上的不是飛去德國跑會就是在電腦前蹲直播,連約會都要改期,好氣哦。
咳,言歸正傳。

華為為了搶這個「世界第一」著實花了不少心思,作為一個以「自研」為驕傲的企業,本次麒麟970上不僅使用的是別家的(寒武紀的)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智東西還獨家獲悉到,麒麟970在物體識別方面的一整套嵌入式AI解決方案(從演算法+Camera Tuning)都來自中科創達。
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寒武紀的AI架構在麒麟970上實現的梳理也並非全部是華為海思自研的技術。
這款晶元打造了多少個月?僅是加了一個NPU模塊就能叫「AI晶元」嗎?為什麼華為要這么緊趕慢趕搶「第一」?聯發科、深鑒科技等業內人士又是怎麼看待麒麟970?……以上種種疑問,智東西將為你一一揭曉。
一、參數轟炸
麒麟970的參數想必大家已經被刷屏了一遍又一遍,但為了文章完整性這里還是不能免俗地需要列一列數據,看過的讀者可以直接跳過這段:
眾所周知,目前九成的手機晶元採用的是ARM的架構,麒麟970也不例外。麒麟970採用ARM Cortex-A73四核+Cortex-A53四核的架構,採用了台積電10nm製造工藝,搭載12核高效GPU、8核高性能CPU,4.5G高速LTE Modem,支持LTE CAT.18,最高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2Gbps,與高通目前發布的最強的X20 LTE基帶實力相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70的GPU用上了ARM最新推出的Mali-G72 MP12架構——這是Mali-G72 MP12 GPU的首次商用。這個架構很厲害,比上一代的Mali-G71性能提高了40%,能效提高了25%。
但如果拋去數據,一個小細節能讓你更直觀地理解它:在智東西跟某移動端大咖聊天的過程中,他對NPU、10nm統統只是點頭微笑,唯有在看到MP12 GPU小小地驚訝了一下。
與此同時,麒麟970擁有兩個用於處理圖像信息的ISP,能夠更快速地響應處理圖片,並且能在低光照度環境下對降噪進行優化。

由中科創達提供的智能拍照技術則將自動識別鏡頭內的物體(比如一朵靜止小花又或是一個奔跑的人類),系統根據該物體的屬性調整相機參數或是進行主動去糊。
麒麟970會搭載在將於10月16日於慕尼黑發布的華為Mate 10手機上。
二、寒武紀?何方神聖?
既然一直在說「寒武紀」的NPU,那麼這個寒武紀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寒武紀科技(Cambricon)是中科院計算所孵化出來的AI晶元創業公司,中科院計算所不僅對寒武紀進行了天使輪融資,同時還給與了長期的支持與投入。8月底,寒武紀宣布完成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國投創業、阿里巴巴、聯想等,一躍成為國內AI晶元屆當之無愧的獨角獸。
不僅如此,寒武紀的兩位創始人也非常神奇——一對出身中科院的兄弟。哥哥陳雲霽目前仍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從事基礎科技研發,弟弟陳天石則當起了公司的CEO。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寒武紀這家公司一直以「研究性」企業被業內所知,說白了就是沒有產品出來。直到去年4月份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宣告自己的第一款AI晶元產品寒武紀1A流片了,這一點不斷拿來背書,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說了這事;不過之後其產品到底有沒有商用,有沒有量產,並沒有官方說法,按照2016年底寒武紀CEO 陳天石的說法,「晶元從研發、量產到商用,是一個以年為單位的周期,所以在明年,大家將可以在市面上看到使用寒武紀技術的晶元產品,比如在手機、安防監控等智能終端和雲端伺服器上。」

不過根據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發布的賀信顯示,麒麟970晶元上的NPU正是集成寒武紀1A處理器作為其核心人工智慧處理單元,實現了手機上本地、實時、高效的智能處理。這也是寒武紀1A真正意義上的一次產品化應用。
不過話說回來,恐怕也只有華為這個量級的土壕,才有能力讓寒武紀1A真正產品化,從這一點看寒武紀是抱上了一個不錯的大腿。
三、到底什麼是「AI晶元」?
上文提到,麒麟970之所以敢叫自己「AI晶元」,最主要的就是集成了寒武紀的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

現在所謂的手機處理器,比如高通的835、蘋果的A11、麒麟970等,實際上所指的是一個「處理器包」封裝在一起,這個計算包專業一點說叫Soc(System-on-a-Chip),高大上的說法是「計算平台」;根據分工不同,很多專用功能的處理單元加進來,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是GPU,現在這個包里的獨立單元數量已經越來越大,比如ISP(圖像處理)、Modem(通信模塊)、DSP(數字信號處理)等,不同的數據進來,交給不同特長的計算模塊來處理,這個NPU就是手機處理器平台新加入的一個擅長神經網路計算的單元,那麼到底哪些應用會用到神經網路計算?也就是現在最能代表人工智慧計算的一些應用,比如模式識別里的語音、圖像(人臉)識別,比如其他會用到深度學習的一些AI應用。
為了讓這個深度神經元網路連接更快,「寒武紀1A」還設計了專門的存儲結構,以及完全不同於通用處理器的指令集。「它每秒可以處理160億個神經元和超過2萬億個突觸,功能非常強大,功耗卻只有原來的1/10。
有時候,有些計算單元會獨立出來,不封裝在SoC里,比如觀察蘋果iPhone的主板結構,其Modem模塊就一直獨立在其A系列處理器模塊之外;寒武紀的這個NPU單元之前也是一個獨立的處理器單元,只是這次整合封裝到了麒麟970的Soc裡面。

雖然晶元里的CPU、GPU、DSP都可以用來做運算,但是NPU是專門用於神經網路架構計算的,號稱比CPU快25倍的同時效率將提高了50倍。有點類似於你想要剪東西,我給你一把剪刀。
至於為什麼用的是寒武紀的NPU呢?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能做AI晶元級別的公司只有那幾家,而寒武紀是中科院出身,和華為的合作自然也是順理成章。中科院計算自己也表示,計算所自2011年以來就和華為展開合作,組建了「中科院計算所-華為聯合實驗室」。
不過,也沒有說現在其他晶元的CPU+GPU+DSP架構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效果差到哪裡去了,恰恰相反,現在的眾多手機廠商都在這個架構上對AI功能進行優化。從高通驍龍到聯發科Helio,無不在人工智慧的晶元應用上進行了大力優化。比如高通在驍龍800和600系列晶元上做了一個軟體的神經處理引擎,高通也承諾未來也會出專門用來做神經網路運算的核——比如NPU。

所以說,這個NPU,重要,但也沒那麼重要。以深度學習為例,深度學習分為訓練(Training)和推理/應用(Inference)兩部分,訓練階段的確需要非常高的計算能力,但在應用層面其實並不需要巨大的計算量——相信沒有哪個純真的用戶拿手機去做Training的。
另一方面,AI不AI,最終還是得看應用嘛……需要整個移動AI應用的生態起來了,才能體現出硬體的優勢。
同為手機晶元製造商,聯發科的一位產品技術負責人也認為,在晶元上集成硬體相對容易,關鍵還是上層的應用,用戶不會在意這個是不是AI,只會在意體驗。
雖然華為展示出了三個常見應用方向(AR、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還動用了開發者網頁、開發者工具包、應用商店來招攬開發者,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在發布會現場承諾,華為將打造一個開放的AI環境,開發者可以直接接入華為NPU功能,也可以通過第三方AI框架接入(目前支持TensorFlow和Caffe)。
不過,就目前來看,移動AI應用開發還很少,華為現場展示的AI功能也集中在降噪、拍照美化等方面,快則快矣,沒有什麼雞蛋。在應用缺失的情況下,麒麟970、驍龍835、甚至性能再弱些的晶元使用起來也會讓用戶感覺相差不大。
四、為了這個「世界第一」煞費苦心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12月16日,華為旗下手機品牌榮耀推出了2016年最後一款旗艦手機——榮耀Magic。
榮耀總裁趙明在講述這款榮耀3周年的特殊新產品的過程中,全程未提硬體配置,只談了這款手機的八曲面外形設計和搭載由華為2012實驗室研發4年的人工智慧引擎Magic Live。

除了2012實驗室外,華為旗下還有諾亞方舟實驗室、高斯實驗室、香農實驗室,華為沒有透露本次麒麟970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是否來自這些實驗室,但從目前看來主要是這幾個部門在研發。
不過,僅從深度學習來說,華為的技術並不算領先。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華為海思方面非常想要自研「AI晶元」,但為了來得及搶上這個「世界第一」的名頭,最終選擇了和寒武紀、中科創達合作。
一位業內人士對此的評價是——「從急促的拍板簽下IP核合同,到和Mate 10分開,趕在蘋果之前發布這款晶元,時間上感覺有點趕鴨子上架。」
那麼華為這個「世界第一」真的要搶得這么急嗎?
真的要。
據傳言,這次麒麟970的項目做了大概4-5個月,其中包括了寒武紀、中科創達方面的技術整合、以及流片。從速度來說真的很快,一方面是華為乾脆果斷的行事作風體現,另一方面也側面證明了這個「世界第一」真的很急。
據了解,台積電下半年的生產線上已經有超過30款「AI晶元」的代工排期了。雖說並不全都是手機晶元,但可以看得出這的確是一股潮流趨勢。這一趨勢在智東西和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也感受頗深。
五、業內聲音:AI晶元是趨勢
同為手機晶元商,聯發科的一位產品技術負責人告訴智東西,「AI晶元」確實是目前的行業趨勢之一,隨著手機差異化越來越少,久而久之NPU將會變成「大家都得有」的東西。
在智東西此前跟榮耀掌門人趙明的對話中也可以感受到,互聯網手機的競爭正從之前的網路營銷、網路銷售變成更技術化的比拼,在後互聯網手機的時代,人工智慧正成為核心競爭點之一。
從深度學習晶元層面,與寒武紀類似,國內還有另一家專注於「AI晶元」的明星創企——深鑒科技——雖然說他們做「AI晶元」嚴格意義上是不對的,他們做的是用於深度學習推理應用(Inference)的FPGA板卡(具體參見智東西此前的深度專訪《成立一年估值超10億 與谷歌飆技術 這位90後CEO如何做到?》)
深鑒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則認為,不光是手機晶元,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將受到AI的沖擊。隨著深度學習的興起,不同公司所在意的性能重點不同,一個語音公司與另一個安防攝像頭公司所用的晶元不同,比如對於語音識別的用戶,他們更加關注延遲,而不是單一的增加吞吐量。未來,處理器的架構分類上將會以應用為導向。
結語:我們離真正的AI晶元還有多遠?
目前看,華為通過用麒麟970這款手機晶元架構整合NLP,搶到了「AI晶元」這個高位,噱頭也好,美名也罷;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註:
1、用上了NLP神經網路計算單元的麒麟970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會給手機體驗帶來什麼改變,是不是「然並卵?」,要等華為Mate 10發布後具體看。
2、麒麟970這套玩法是不是就是真正的「AI晶元」套路,之後無論高通、三星還是蘋果的處理器SoC是不是也會用這種在手機晶元SoC上加入類似NLP的計算模塊?
3、麒麟970能不能代表華為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積累,如果是,是不是NLP這樣的處理單元也應該一手包辦?蘋果、三星、高通會一手包辦還是採用第三發專攻這一領域的處理器IP方案,這是未來AI晶元產業發展模式走向需要明確的路徑。
但總的來說,麒麟970的出現,讓AI在手機端開始由軟到硬地落地,是人工智慧進一步產業化落地的一個典型代表。

閱讀全文

與中科寒武紀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