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日本買房貸款有什麼手續
1.申請條件
借款時的年齡在20歲以上,最終還款的年齡不超過65歲中國國籍者或外籍華人(香港、台灣、新加坡)
有穩定職業和收入者:年收入300萬日元以上,約合16萬人民幣(可以具體詳談)
2.資金用途
自住用不動產的新建/購買資金(包含來自其他金融機關的轉按揭)
投資用(租賃等)不動產的新建/購買資金(包含來自其他金融機關的轉按揭)
住宅裝修及其他用途目的,需提交資金用途的證明
3.貸款金額
原則上,100萬日元以上,3億日元以內
原則上50%,交易價(新房)或評估價(二手房)的70%為上限
根據年收入及負債狀況等,會有限制
3億日元以上可協商,單獨審批
4.貸款期限
根據資金用途,貸款期間不同
自住:1年以上,25年以內
投資/其他:1年以上,15年以內
5.貸款利率
利率種類:浮動利率2.5%-3.0%
中國銀行發放的貸款利率均採用浮動利率。請關注貸款調整情況,當利率上浮時,由於還款期限不變,還款總額將會上升,並可能影響最終還款額
根據資金用途及客戶綜合條件等,利率不同
關於利率信息,可向各分行咨詢
6.還款方式
按月等額本息還款。在約定還款日,將本金和利息的合計金額,從客戶在中國銀行的還款用存款賬戶中扣除
部分提前還款/全額提前還款在各分行受理
還款試算金額,請向各分行咨詢
7.擔保
對融資對象的土地及建築物設定抵押權,中國銀行為第一順序(抵押權設定費用由客戶負擔)擔保權人
8.貸款者所需的資料
身份證明復印件(護照、身份證)
健康診斷書(血液、尿液、胸透、身高、體重、視力、聽力)(原件)
在職證明、收入證明、最近3年納稅證明原件(購房者本人收入不足時,配偶也需提供)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開具的個人信用狀況證明原件
最近1年的銀行流水復印件(購房者本人收入不足時,配偶也需提供)
個人聲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護照號碼、身份證號碼、住址、簽名、印章)的公證書
已婚者的配偶要做連帶債務人或提交知曉聲明、結婚證(復印件)
未婚或離婚證明原件(若適用)
委託簽約公證書(開戶當天連帶債務人無法到場時)
② 2019年為什麼那麼多人去日本買房
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臨近,不少的中國人將投資的目光對准了日本房產市場。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之後,北京的房價升值近9倍,日本此次是第二次承辦夏季奧運會,這將對日本房產的推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實際上除了可預見的日本房產巨大的升值空間,投資日本房產的理由具體如下:
1.實現資產保值
由於國內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貨幣貶值找不到其他對沖的方式,那麼只有通過購買房產等固定資產來實現貨幣保值、增值。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投資者將手中的人民幣資產換成日元資產,將會持續升值。而現階段日元匯率低,日本房子的整體價格偏低,正是在日本買房的最佳時期。
2.看得見摸得著
日本房產全部為現房。大家購房時就能鑒別房產的好壞。房產作為大眾消費品,有廣泛的使用價值,不僅日本房產自身在不斷大幅變值錢,而且還可自住或租賃經營。尤其在通脹壓力下,購房是唯一可保值的穩妥方式。此外,如果手裡有兩套房子,僅出租房屋所得即相當於家中又多了兩個人的工資。
而日本房子的回報率高,以東京、大阪為例,一般表面回報率在5%~12%之間(中國大約為2%)。最近許多允許經驗民宿的房子,因為房費按天收取,理論匯報率可達到15%以上。
3.安全穩定
投資日本房產可坐享其資產帶來的收益,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響。炒股、買基金得天天盯著,時時留心,生怕下跌,既勞神又費力;漲了還好,一旦被套牢,牽連全家,讓人身心俱疲,雞飛蛋打。尤其去年底以來,股市狂跌,很多股民叫苦不迭,有了切身經歷後,紛紛退出股市,轉而購買日本房產。
且中國的土地原則上歸國家所有。土地具有使用年限。而日本房產和土地都具有用永久所有權!
另一方面,由於日本方面會保護投資者的個人信息和資金等情況,不會輕易向中國透露。所以說,在日本投資房產有絕對的資金安全性。
4.買漲不買跌
去日本買房子,不僅不掉價,還會更值錢,對於房產人們出於擔心未來房價繼續上漲而提前購買住宅,對於住宅這種價值較高的固定資產,人們往往傾向於買漲不買落。而日本無論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舉辦,還是大阪即將開設的賭場,都將成為日本房價狂增猛漲的利好因由,此時購入正是好時機。
別看在日本買房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塊錢,而錢並沒有消失,只不過由鈔票轉化為固定資產。買房子的人嘴上抱怨房價太高,實際上他們內心希望在購房之後,房價繼續上漲。
5.房價上漲趨勢明顯
即使絕大部分人不可能出售他們的住房,但在房價上升過程中,他們也會享受到財富增值的愉快。東京奧運會還沒有舉辦,2015年一整年東京房價和租金就漲得驚人,想必不少投資都已經欣喜若狂。
6.剛需旺
且不說日本城市化進程加快釋放的巨大剛性需求,以及大學生畢業安家日本核心城市,買房結婚,回歸都心等現象,就看近年來日本旅遊業興盛帶來的民宿經營熱潮,都極大反映了日本房產多方剛性需求旺盛。
7.適宜養老居住
眾所周知,日本的生活環境及醫療水平在世界前列,且日本一直是世界人類壽命最長的國家。因為健康的飲食與環境,造就了這個養老的最佳居住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在在日本買房從而在日本安度萬年,享受優質的醫療環境。
8.日本買房的優惠性
日本的房屋計算方式和中國有所不同,他們算的是實用面積。所以日本房屋的面積×1.4≈中國房屋的面積。也就是說,日本100平米的房子相當於國內140平米的房子。且他們的陽台屬於贈送面積,不算在實用面積內,也就是替您省下了十幾二十平米的房錢。另外,日本的在售物業都是精裝修房,最花錢的廚房和衛生間全套配置都有,所以也省去了很多麻煩。
9.全方位融資服務
聯合中國銀行東京、大阪分行為在日本買房的中國居民提供貸款服務,及時持有旅遊簽證的中國居民,也可以在日本買房。對大金額的物件,投資者以匿名組合形式投資,獲得日本銀行的低息,無追索貸款,投資不動產信託受益權,實現資本的高回報率。
10.購買方式逐漸方便快捷
人民幣加入SDR,步入國際化軌道,中國人去日本買房更買房更實惠也更方便 了。現在想在日本房產投資,您不需要東奔西跑看房子,不需要自學日語或研究日本法律稅務,只需找到靠譜的在日房屋中介,這些麻煩的事都可以放心的交給他們去解決。
③ 在日本買房,到底有哪些好處和優勢
日本的租房體制非常健全,作為房東是可以很放心的。
在日本的租房者在申請租房時,必須提供有保證人,保證人要填寫經濟收入方面等資料,以防止租房者交不出房租的情況發生。房產公司和房東若遇上租房者不交房租,就可以找到保證人出面解決。
既然是日本全國的制度,為什麼說在東京更有安心感?
因為「租客離開後,空室很久都不會被填上」、「根據房齡的增加,房租會相應減少」等這樣的擔憂,在東京幾乎不存在。
即使出現了問題,進行修繕後也可以很快招滿租客。不僅可以長期、穩定的得到租金,還有「房租提高」這一附加價值,這已經是非常出色的投資特點了。需要注意的是,房租上漲會根據選址的不同出現很大差異,並不是全日本任何地區都可以隨意提高房租的。在東京都內投資公寓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提高對租賃經營的安心感。
日本投資專家認為:「房價越高的地方,房租越容易上漲。」據調查,東京都內地價已經連續6年保持上升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東京淺草街道地價可謂是急速上升、地價暴漲。由於淺草的地價比日本其他城市的主要街道便宜,再加上外國遊客不斷增加其作為商業場所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導致這次的地價暴漲。
「投資不動產,往人多的地方跑總沒錯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東京的單身居住者會持續增加,而有這樣趨勢的日本城市只有東京。隨著單身居住者的增加,對於單間公寓的需求也在增加。這也是外國投資者看好東京的原因之一。
④ 如今日本的房產為什麼這么火熱
銀行盲目放貸 熱錢大炒地產
從上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日本人把它稱為「高度成長期」。經過戰後20多年的復興,日本經濟出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索尼、松下、豐田等一批民營企業在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和技術創造後,由內向型企業轉變為外向型企業,並逐漸發展成跨國集團。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的出口大增,尤其是汽車、家電行業成了日本出口創匯的龍頭企業,並因此帶動了鋼鐵、機械製造業的發展。走私貨如「808」雙卡收錄機也在中國市場泛濫,甚至中國的城市家庭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日本的TDK錄音帶。
為了遏制日本的貿易順差,在美國的主導下,西方五國1985年制定了《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兌美元匯率在一年間從240:1飆升至120:1。為減少出口損失,日本資本開始紛紛轉入國內市場。而日本政府為了支持企業維持高出口額,大幅降低利息,擴大對企業的貸款,結果造成國內市場流動性大量過剩。
已於2001年同住友銀行合並(成為三井住友銀行)的日本櫻花銀行前總裁橫田昭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回憶道,當時由於日本的產品大量出口,企業掙得的外匯源源不斷地湧入日本的銀行。銀行收到這么多存款後開始犯傻:該怎麼辦?於是,放貸成為日本各大銀行的當務之急。櫻花銀行從董事到各支店的員工,每人都有放貸指標。最多時,一個普通員工每個月的放貸指標高達2億日元。
結果,那些背負指標的銀行職員如同做傳銷一般,先從自己的親戚朋友下手。只要你有工作(哪怕是臨時工)、有住址,都可以輕易地獲得貸款。如果你有房子或土地作擔保,那麼貸款的金額都可以超過百億日元。
於是,東京灣海底的無名地塊,也被人當作了向銀行貸款的擔保。更離奇的是,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銀座五丁目的警察崗亭,也被16人當作私產抵押,在銀行申請到了共計630億日元的貸款。
以一曲《北國之春》唱紅日本列島的千昌夫,當時正是紅得發紫的歌手。第一家銀行找到他時,建議他投資夏威夷的五星級酒店:「日本人成群結隊地跑到夏威夷去舉行婚禮,在那裡建一座五星級酒店絕對有必要,而且一定能夠賺錢。」千昌夫困惑地說:「我沒有東西可以擔保。」銀行說:「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擔保。」結果,先後共有五家銀行向千昌夫放貸。他在夏威夷不僅投資了酒店,還投資了高爾夫球場,五家銀行貸給他的總金額達到2700億日元。
「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布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采訪過這一收購案的日本《每日新聞》記者中村芳平想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感覺到困惑,「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來自銀行的大量貸款很快流入房地產市場,最有代表性的是銀座的地價,在1987年一年中漲了40%。同一年,東京的房價也漲了53%。那些埋頭上班的公司職員們生怕房價不斷漲上去,忙著向銀行貸款買房子。而房地產開發商更是組織一幫無業人員扮成購房者深夜排隊,由此煽起了浩浩盪盪的全民購房之勢。
4年後,日本經濟泡沫破裂。銀座地價暴跌六成,原先1億日元的房子跌至4500萬日元。高高興興搬入新家沒多少日子的白領們,一夜之間變成了「房奴」。美國人也最終從三菱地所手中買回了洛克菲勒大樓,並讓「日本小子」(美國人如此稱呼三菱地所)凈虧了近1000億日元。
圈地開店 八佰伴破產
在泡沫沒有破裂時,幾乎所有人都堅信,東京作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中心,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和國際機構前來建立分支機構,因此其商業地產會越來越吃香。而在土地資源奇缺的東京,擁有土地就意味著擁有未來。和田一夫當時就是這樣認為的。
八佰伴集團創始於1928年,剛開始是伊豆半島熱海的一家蔬菜店。和田一夫從父親手中接過這家蔬菜店後,引進了美國的超市模式,從上世紀70年代起把八佰伴發展成為一家連鎖超市公司。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八佰伴已經把超市開到了南美和新加坡。
在泡沫經濟的漩渦中,八佰伴做了一件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事」:圈地開店。當時,八佰伴的經營業態已經從一般的超市,發展到了大型購物中心。在地價天天上漲的情況下,「圈地開店」不僅可以保證地價與房價的同步升值,而且可以在短期內提高公司的業績。八佰伴的雄心得到了銀行的大力支持,多家銀行跟著八佰伴一路投錢。和田一夫更是在1990年把八佰伴的總部從日本遷到香港,讓這家以蔬菜攤起家的日本公司一下子擁有了「國際巨頭」的良好感覺。在其最興旺的時期,八佰伴的海內外店鋪總數達到400家,在上海浦東也開出了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百貨公司「上海第一八佰伴」。
當時頭腦發熱的不僅是八佰伴,還有「大榮」等超市集團。日本的商業企業,幾乎在這一時期採取了同樣的方式――大力發展商業地產。結果,泡沫經濟崩潰後,銀行頓時變臉逼債,八佰伴和大榮則陷入困境。
1998年,八佰伴在融資無門的情況下,把一部分店鋪賣給了大榮,好不容易籌集到了320億日元的資金,又給銀行盯上。當時,八佰伴的最大借貸銀行是東海銀行。東海銀行得知八佰伴籌集到這筆救命款後,立即趕到八佰伴總部,對和田一夫說:「你先把欠我們的錢還上,這樣消息一發布,公司的股票就會漲。過一段時間,我們再貸給你,你不就一舉兩得了嗎?」後來,和田一夫用「昏了頭」來形容自己當時的思維與情緒――他居然相信了銀行的話,結果這筆救命錢一去不返。
八佰伴在無錢償還貨款和支付員工工資的情況下,最後不得不宣布倒閉。當然,坑了八佰伴一把的東海銀行,幾年後也因為大量不良貸款而跟著破產,演繹出一出你死我活又同歸於盡的泡沫悲劇。
租房經營 洋華堂成功
就在各大商業集團紛紛買地開店的同時,有一家商業企業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租房開店。這家公司就是「伊藤洋華堂」。當時,許多人對於伊藤洋華堂的做法大為不解:地價天天漲,房價日日高,伊藤洋華堂只要圈一塊地造一家百貨公司,幾年後投資成本就收回來了。銀行也是如此勸說伊藤洋華堂。但是,公司總裁伊藤雅俊就是堅持租房開店,「有錢時我開店,沒錢時我退租,這樣公司經營自由自在,沒有還貸的壓力。」
在這場歷史性的泡沫慘劇中,日本這么多商業企業,唯有伊藤洋華堂立於不敗之地,而且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僅在中國成功地開了6家百貨公司,還收購了美國的「7-11」連鎖便利店,成為世界最大的便利店集團。
伊藤洋華堂現任總裁鈴木敏文是公司創始人伊藤最得意的助手,也是把「7-11」便利店引進日本並最終實現「小魚吃大魚」的成功經營者。他在接受日本《財界》雜志訪問時這樣總結自己面對經濟泡沫的經驗:任何經濟發展模式都如波浪一般,有起有落。作為經營者,如果只看到波浪高起時,而不知道波浪也有下落時,那麼紅極一時最後失敗是十分必然的事。企業發展中如何抓住商機居然重要,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暴利、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企業經營最基本的東西――量力而行、穩步發展,那麼,企業的經營風險就會變大,要造就一家百年企業會難上加難。
伊藤洋華堂於1997年進入中國內陸地區重鎮――成都開店,取得經驗後移師北京,如今成為外資商業企業在中國的成功典範。迄今,伊藤洋華堂在中國依然是租房開店,把企業經營的風險和投資成本降到最低。
⑤ 日本購房貸款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日本的不動產政策相對寬松,中國買家可以在日本自由買賣房屋。在日本買房一般有4步:挑選房源並看房、提交購房申請並准備公證材料、簽署購房合同、完成房屋交割。如果買家需要貸款,那麼提交購房申請後,就可以向銀行申請購房貸款了。
⑥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6)日本買房融資擴展閱讀
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
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⑦ 泡沫破裂後的日本房產為什麼值得投資
1、投資的話二手房肯定是比新房要劃算,一般公寓的投資回報率在5%-7%左右。民宿的回報率在8-15%左右。
2、日本房子產權永久,房子都是精裝修的,使用面積不含陽台,走廊等公攤面積。
3、日本的房產在出售時均為精裝修且按使用面積計算,以東京比較好區域的80平米一戶建為例,一般價格在5000-6000萬日元,約合300-400萬人民幣。大阪要便宜三分之一。
4、而且日本房產泡沫已經在90年代破滅了,目前房價處於穩定上升階段,有比較大的投資價值,
5、另外也可以增加個人海外資產配置,規避單一幣種貶值的風險
⑧ 在日本投資房產,有什麼好處
日本買房相對於還是有不少優勢的,首先就是日本在經歷過九十年代的房產泡沫破裂後,房市趨於穩定,另外日本的房屋買賣市場受法律的監管也比較嚴格,市場成熟;日本整體的房產價值也即將在2020年奧運會,大阪世博會和賭場建成後迎來一個上漲的階段,這些都保證了資產的安全和投資的收益。劣勢就在於可能很多中國購房者對日本房產市場還不是十分了解,可能總會以國內買房的觀念來購買日本房產,這樣容易影響投資的回報。另外,日本是不能夠單純通過買房就能完成移民,所以相比於其他移民國家,在這一點上中國的購房者也享受不到綠卡的便宜。
⑨ 日本是如何應對房地產泡沫經濟的
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經歷了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過程,給經濟帶來不小的沖擊。日本房產尤其是首府東京的房產在泡沫產生和恢復的過程中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呢?
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首都圈在建設過程中,在一開始就提前預判,以產業分散布局和便捷的交通等方式有效防止了房價集中上漲。雖然在上世紀80年代因綜合原因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巨大房地產泡沫,但在政府及時有效的控制下,房價非正常飆升得到了抑制。
分散城市功能,避免人口過分集中
分散城市功能,避免大量人口向某一或某些核心、次核心城市聚集,從而控制房價集中上漲。在東京都市內,由於新宿、池袋等次中心地區的建設,東京都原有核心城區的人口和住房壓力得到分散,避免了房價集中上漲。而在東京城市圈內,政府對橫濱、川崎、八王子等15個衛星城進行了不同的城市功能規劃,各個衛星城因具備一定獨立的產業和經濟基礎而避免人口過度集中,當地民眾可以就近擇業和定居,並不會特別嚮往核心或次核心城市,有效緩解因人口集聚而產生的房價地價壓力。
交通便捷,為購房者提供更多選擇
便捷的交通分散了人們的居住地,從而間接對特定地區房價產生抑製作用。目前,東京都市圈內擁有近萬公里的軌道交通,其中郊區鐵路2000多公里。與此同時,在各條鐵路沿線站點,大量的停車場建設保證了人們出行的便利。現在,東京平均軌道交通網密度達到約每平方公里300米,在東京都內的23區更達到每平方公里1010米。便捷的交通讓民眾對居住地的選擇不再單一,大量工薪族在交通保障下有積極性購買遠郊有升值潛力的廉價房,間接對核心、次核心城市房價起到抑製作用。
面對泡沫,政府及時有效地管控
在面對房地產泡沫時,政府及時有效的管控措施尤為重要。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日本房價在日元大幅度升值和政府寬松貨幣政策刺激下大幅上漲。短短幾年內,東京地價市值上漲至相當於整個美國的地價,房地產泡沫到了一觸即破的危險境地。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大藏省(該省主管財政、金融和稅收,至2000年取消)於1990年3月27日發布「金融機構不動產融資總量限制」的通知,開始對房地產融資進行限制。這一被稱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引火擎」的管制措施對抑制房價上漲產生了顯著效果。自此以後,日本各大銀行開始大幅度減少發放有關房地產的貸款規模,提高貸款利率,並開始徵收地價稅。1991年以後,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地價開始明顯下降,目前日本的住宅價格還不到泡沫時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