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信託IPO

信託IPO

發布時間:2020-12-15 07:31:58

信託為主體做股權投資 IPO有障礙嗎

作者:周永信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6499891/answer/335625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但以信託製做股權投資,真正發展起來起始於2008年。
2008年6月25日,銀監會印發了《信託公司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這使得以信託計劃的方式進軍股權投資領域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之後出現了很多信託制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可惜好景不長。
很快,證監會就表示,公司上市前存在信託計劃持股的,必須進行清理,否則不予放行。
有人認為這是部門博弈的結果,但應該也存在以下原因:
一是信託持股突破了《公司法》對股東人數的限制,違反證券法對公開發行證券的有關規定;
二是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要為受益人的相關情況保密,這與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原則有沖突;
三是信託登記制度的缺失,信託公司作為企業上市發起人股東無法確認其代持關系。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反正此路不通了。
不過信託制的確成就了一批基金(其中有幾家現在已非常知名,也非常成功),因為他們當時以信託方式募集來資金後,投了一批很不錯的項目。後來不能IPO了,就將股權轉到了關聯公司,基本沒有影響退出。
2012年4月,銀監會和證監會眾多創造高層通過洽商,對重啟信託計劃開設證券投資賬戶達成了共識。同時,兩部委也對放行IPO前信託計劃持股空間的可行性進行了溝通。可惜,最後沒有結論。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仍有障礙。
再說下信託計劃嵌套有限合夥。
2009年建銀國際就曾做過迅速類似騰飛的嘗試,即其設立的建銀醫療保健股權投資基金(不過不是嵌套有限合夥,而是嵌套公司制,但原理相通)。後來未見該基金有項目以IPO的方式退出。
2010年9月底,天津成立了4家所謂的「信託計劃嵌套有限合夥」的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其中有三家是由中信信託牽手上海華岳投資設立的。分別是博道信元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華辰佳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御道元誠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另有一家是由西安國際信託和江西鄱陽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天津大石洞穩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這四家企業的運作模式是,信託公司先成立信託計劃,然後將募集信託資金以有限合夥人方式設立有限合夥制企業,並以有限合夥企業的身份參與到投資當中。
從理論上來講,這種信託嵌套有限合夥的方式,可以規避信託計劃參與IPO的政策限制,因為在PRE-IPO的公司股東中,信託計劃將以有限合夥企業的身份出現。

② 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 會有障礙嗎

以信託計劃為主體做股權投資,在2005年就曾出現過(當年12月30日渤海銀行成立,引入了境外投資者渣打銀行和天津信託通過募集民間資金成立的集合信託計劃,這一創新做法在當時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但以信託製做股權投資,真正發展起來起始於2008年。
2008年6月25日,銀監會印發了《信託公司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這使得以信託計劃的方式進軍股權投資領域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之後出現了很多信託制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可惜好景不長。
很快,證監會就表示,公司上市前存在眾多穿在信託計劃持股的,必須進行清理,否則不予放行。
有人認為這是部門博弈空間的結果,但應該也存在迅速騰空以下原因:
一是信託持股突破了《公司法》對股東人數的限制,違反證券法對公開發行證券的有關規定;
二是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要為受益人的相關情況保密,這與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原則有沖突;
三是信託登記制度的缺失,信託公司作為企業上市發起人股東無法確認其代持關系。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反正此路不通了。
不過信託制的確成就了一批基金(其中有幾家現在已非常知名,也非常成功),因為他們當時以信託方式募集來資金後,投了一批很不錯的項目。後來不能IPO了,就將股權轉到了關聯公司,基本沒有影響退出。
2012年4月,銀監會和證監會高層通過洽商,對重啟信託計劃開設證券投資賬戶達成了共識。同時,兩部委也對放行IPO前信託計劃持股的可行性進行了溝通。可惜,最後沒有結論。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仍有障礙。
再說下信託計劃嵌套有限合夥。
2009年建銀國際就曾做過類似的嘗試,即其設立的建銀醫療保健股權投資基金(不過不是嵌套有限合夥,而是嵌套公司制,但原理相通)。後來未見該基金有項目以IPO的方式退出。
2010年9月底,天津成立了4家所謂的「信託計劃嵌套有限合夥」的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其中有三家是由中信信託牽手上海華岳投資設立的。分別是博道信元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華辰佳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御道元誠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另有一家是由西安國際信託和江西鄱陽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天津大石洞穩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③ 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 會有障礙嗎

你好,會有。
目前證監會規定進行IPO的企業在上市前股東不得有信託計劃,因為本身信託計劃的特性可能形成股東拖拉機,在實際意義上超過證券法對IPO企業股東人數的限制。

④ 信託公司IPO存在什麼障礙,為什麼要採用借殼

第一,信託公司信息透明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信託公司一方面有保密的性質。但是上市專成為公眾屬公司,必須要對信息公開,透明。這一點就很難做到。

第二,業務同質化嚴重,信託公司的業務同質化非常嚴重。幾乎市場中的信託公司做的業務類型雷同度很高。
第三、缺乏核心的盈利模式。信託公司目前的盈利主要是來自於產品的管理費。其他的收入來源沒有。
第四、信託公司在做業務的時候未決訴訟很多。因為項目一出問題就必須和融資方打官司,但是打官司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官司不斷。這直接影響了上市的過程中證監會的審核。

⑤ 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 會有障礙嗎

基本職能
是財來產管理職能。源體現在:
① 管理內容上的廣泛性:一切財產,無形資產,有形資產;自然人、法人、其他依法成立的組織、國家。
② 管理目的的特定性:為受益人的利益。
③ 管理行為的責任性:發生損失,只要符合信託合同規定,受託人不承擔責任;如違反規定的受託人的重大過失導致的損失,受託人有賠償責任。
④ 管理方法的限制性:受託人管理處分信託財產,只能按信託目的來進行,不能按自己需要隨意利用信託財產。

⑥ 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 會有障礙嗎

會有的。現在IPO都要做資產穿透的。理財產品也要穿透到底層。

⑦ 為什麼我國目前在IPO及國企改革中不允許信託持股

證監會對擬IPO企業的一條要求是:股權清晰。通過信託代持的方式,規避股東超過200人的限制,有可能導致將來上市後代持股東之間的股權糾紛,所以是一定要清理的。

⑧ 信託計劃或資產管理計劃可否作為三板擬ipo企業的股東

可以的。資管計劃和信託計劃是可以作為IPO上市前企業的股東的。不過可能要設置有限合夥企業代持股份

⑨ 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海IPO

日前,首發(IPO)預披露新政正式實施,證監會首次公布了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IPO審核十道關,以及主板中小板254家待審企業名單和151家創業板待審企業名單。在這些企業名單中,包括了僅有的一家信託公司中海信託。根據披露的信息,中海信託IPO申請已進入「初審」階段。
大連華信信託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一消息令我們很鼓舞,我們一直在為上市進行積極准備,這對於信託公司上市將是一個實質性的推動。」。在欲上市的信託公司中,中海信託是較早啟動IPO程序的。早在2008年,該公司即對外披露進入上市輔導期,不過此後上市一事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1994年1月,陝國投A和安信信託先後在深交所和上交所掛牌上市。不過,此後18年,一直未有信託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此番中海信託IPO申請進入「初審」意味著信託公司上市有望破冰。時隔18年,信託公司IPO終於有望破冰,這令多家信託公司歡欣鼓舞。
「對於信託公司IPO,銀監會一直是鼓勵的,但證監會一直沒有通過。」上海一家大型信託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位人士表示,此前在與證監會溝通的過程中,證監會相關人士對信託公司上市的動機不認可,「作為資產管理行業,證監會並不認可信託公司通過上市募集資本金的舉動。」而這正是導致IPO大門一直對信託公司緊閉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8月,銀監會出台《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該辦法將信託公司的信託資產規模與凈資本掛鉤,並通過對凈資本的約束來對信託公司的業務進行風險約束。「《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出台使得信託公司上市有了必要,該辦法出台後,信託公司要做大資本規模,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凈資本作為支持。」上述上海這家信託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對於信託公司上市的必要性,記者采訪的多家信託公司的負責人均表示,上市對信託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由於《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實施,很多信託公司面臨較大的資本金壓力,而上市對於緩解信託公司的資本金壓力無疑具有較大的幫助。其次,從公司治理上來說,上市對於信託公司理清股權結構、建立有效的績效激勵約束機制,更好地防範和應對風險將會有較大幫助。此外,上市對於信託公司來說還能起到品牌宣傳的作用。幾乎所有的信託公司都在轉型做資產管理業務,而對於資產管理行業來說,品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上市對於信託公司的品牌宣傳和拓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雖然我們是具有政府背景的信託公司,股東也希望我們能夠上市。」東部某省的一家信託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記者了解到,不論是具有政府背景的信託公司,還是民營股東背景的信託,普遍都有上市的沖動。
華信信託人士表示:「近幾年來,我們每年都將上市作為年度重點推動的工作之一,目前我們已經向監管部門遞交了材料,並與監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隨時補交材料,希望能夠盡快在A股上市。」而除了中海信託、華信信託之外,包括重慶信託、華潤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此前也流露出上市意圖。
一旦中海信託IPO破冰,那些有上市沖動的信託公司都會行動起來。

⑩ 提問:REITS與信託IPO的異同點

IPO是公募,一級證券化的最主要方式。企業的資產、規模等達到一定條件才有資格,且必須是整版體資權產上市。相比於IPO,REITS既可以公募又可以私募,可局部上市,無門檻限制,自由交易。通過稅收進行調節,收益的90%必須分紅給投資者。但是,REITS的自有資本高,必然導致了最優質的企業到海外發展。
信託,屬於私募,通常一次是發行,發行規模有限,不多於200份,融資少,其二級市場尚不發達。投資者收入的唯一渠道是本息償還。通過信託獲得的資金,一般用於給開發商提供貸款,用於待開發的項目。REITS相比於信託,可多次發行。
REITS是一種類似共同基金,但投資標的物為不動產的投資工具

閱讀全文

與信託IPO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