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0年山東公務員申論熱點有哪些
雖然只是山東的公來務員考試,但不能自只關局限於山東,要放眼全國。還有,申論的題目不一定是你想像中的熱點,有時候它會考一個「冷點」,題目往往會讓你覺得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如果那麼容易讓你押中題目,出題者也太沒面子了。
最重要的還有要把握規律,申論考試考的一定是與政府、與人民息息相關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名公務員,你要怎麼去處理,權衡效率與公平,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
把你們山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看一看,再多做做真題。加油~! 上面的復制粘貼把我黑一跳,我又回來給你補充了一些,所以說,熱點是關注不完的。
㈡ 貴州大稻行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貴州大稻行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8-02-07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回縣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答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瓮水辦事處茅坡村。
貴州大稻行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2700MA6GT2FD8Y,企業法人鍾傳學,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貴州大稻行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農業種植;農業科技開發;軟體設計;網路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商務信息咨詢服務(不含投融資理財、投融資理財咨詢業務,不得從事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違法金融活動,不得從事未經批準的金融活動);銷售:預包裝食品、農副產品、農資、農機具、種子、化肥。)。
通過愛企查查看貴州大稻行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土地承包經營權政策(土地確權,流轉)怎樣讓農民受益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多種糧食和種好經濟作物是民以食為天的根本。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實行包產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土地承包經營權從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中分離出來,實現「一權變兩權」,即土地所有權與承包經營權分離,這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第一次分離,也是土地改革邁出的堅實步伐。用創新理念調動了農民勞動的積極性和生產經營的自覺性,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農村土地改革政策的落實,讓農民嘗到了甜頭,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心和關懷。
土地經營權從土地承包經營權中進行再次分離,是土地盤活的又一次提升,是對農村經營主體變化、農村土地流轉等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性的調整,有利於農村生產力的再釋放。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對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的探索,已在全國各地逐步展開。重慶、江西、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通過出台相關文件,鼓勵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在此情況下,國家還相繼出台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相關政策。隨著土地經營權的進一步落實,農民經營土地的信心更足,干勁更大。
土地流轉農民受益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截至2015年底,全國2.3億戶承包土地農戶中,有6600萬戶流轉了土地經營,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4.43億畝,佔比達33.3%。農業專家認為,推動土地流轉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經營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還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
幾年前,上海松江區腰涇村村民李春風從外資企業辭職回家,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發展生豬養殖,成立了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在腰涇村已有17戶農民成立了家庭農場,管理著全村1915畝土地。「用這樣的方法種地比打工賺的錢更多了。」農民李春風說。
四川省東坡區大定橋村民何曉英回村後發動村裡能人流轉上百畝土地,成立了草莓合作社,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優勢,採用科學種植的方法,大力發展草莓種植,使草莓連年豐產,經濟收入可觀,讓農民嘗到了致富的甜頭。如今,何曉英成了村裡的創業明星。十里八鄉在外務工的農民來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返鄉發展農村經濟。
頒發土地經營權證
隨著土地經營確權工作的不斷推進,黑龍江省方正縣農民土地有了新的「身份證」。八名村村民陳先發說,過去在外打工,總覺得把地流轉出去不踏實。如今,一證在手,心裡有底。他以自家12畝土地入股合作社,合同簽到了2027年。
山東省濱城區三河湖鎮大營胡村村民胡付華,以高出市場價10%價位,賣掉了自家的小麥。這得益於他加入了當地龍頭企業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據悉,2016年3月底,全國2434個縣、2.6萬個鄉鎮、43.8萬個村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真正讓農民放心投入、放心流轉。
為確保土地合理有序流轉,各地正加緊構建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土地經營權市場交易體系。村有服務站點、鄉鎮有流轉中心、縣市有交易市場的流轉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到2016年8月,全國縣(市)級以上,土地流轉交易市場達1324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達17268個。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伴隨著放活土地經營權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讓「集體所有、農戶承包經營」的雙層經營逐步向「集體所有、農戶承包、多元經營」的轉變,拓展了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據悉,目前我國有家庭農場87.8萬家,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有150多萬家,入社農戶突破1億戶,占農戶總數41.9%,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35.4萬個,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6萬家。
土地押貸民眾叫好
眾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解決了當前「誰來種地」的難題;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則讓「怎麼種好地」有了答案。
吉林省龍井市東盛涌鎮龍山專業農場王立臣對著記者說,看著自己經營承包的連片耕地,打心底里開心。幾年前,他曾為擴大經營規模缺少資金而犯愁,「想貸款,土地不可以抵押,也沒人給做擔保,貸不成。」當龍井市推出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後,王立臣的融資困難解決了。「我貸了100萬元,一年的利息扣除政府60%的貼息,不過2萬多元。」 而2015年王立臣農場實現產值340萬元,實現凈利潤110萬元。放活土地經營權後,農民把未經營好的土地資源,再流轉給大戶進行規模種植,從而獲得土地流轉收入;同時農民也真正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利用剩餘勞動力實現再務工,從而再次獲得收益。
農民分享改革紅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北京市大興區魏善庄鎮半壁店村村民張士紅,從前全家靠種玉米、蔬菜等為生,每天平均勞作13個小時,可一年下來,基本沒盈餘。如今土地流轉了,每畝地每年租金2500元,一年下來,不用幹活也能純收入2.5萬元。「我到月季園打工,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工資2000多,家裡每年共收入近5萬元。」村民張士紅高興地說。
在安徽省金安區孤堰興農農業專業合作社,入股農戶朱慶余有筆明白賬:通過土地入股,他每年每畝地的純利潤比之前多了600多元。
南昌市安義縣鼎湖鎮村民凌繼河積極開展農機租賃使用以及糧食回購等服務,為周邊農戶提供農資服務。按照這種模式,平均一畝能增收100多元。
貴州省甕安縣日前召開農村土地確權、經營權流轉管理暨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推進會,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有力地推動了產業項目選擇、經營主體培育、探索資本運行方式等工作。截至2016年3月底,全國已有2434個縣、2.6萬個鄉鎮、43.8萬個村開展了這項工作。
明確責任分步推進
為落實中央要求,農業部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2016年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在前兩年選擇山東、四川、安徽等12個整省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再選擇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浙江、廣東、海南、雲南、陝西等10個省份推進。
為確保試點工作保質保量推進,今年4月,農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測繪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和確保了試點工作抓緊抓實。
通知要求,針對各地區試點工作進展不平衡的問題,結合實際,分類指導。完善驗收制度,盡快建立中央抽查制度,確保各地驗收質量。要加強督導檢查,重點對推進省份較慢的地區開展督導檢查。重點開展政策法規、師資培訓,提高參加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人員的政策學習和操作水平。
創建便民服務平台
一些地方在農民自願前提下,通過組建股份合作組織、興辦集體農場等方式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有的地方根據農民意願,統一連片整理耕地,將土地折股量化、確權到戶,經營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有的地方引導農民以承包地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組織,通過自營或委託經營等方式,發展農業規模經營;還有的地方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截至2015年底,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4.47億畝,占家庭承包經營耕地總面積33.3%,流轉合同簽訂率達到67.8%,農戶承包地規范有序流轉的機制初步建立。
2016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明確,堅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骨幹力量,充分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綠色發展、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引領功能。
今年7月,農業部制定下發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農業部會同中央農辦、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範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工商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和事中事後監管等「五項制度」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對工商資本流轉土地後的用途監管。全國已有20個省(區、市)、65個地級市(州)和271個縣(市、區、旗)出台了具體實施意見,442個縣(市、區)開展了審核備案工作,共繳納風險保障金1.98億元,風險防範機制正在形成。
適時開展糾紛調解仲裁。全國已設立仲裁委員會2476個,占涉農區縣總數89.6%。各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38974人,聘用仲裁員48672人,比上年增長10.7%,仲裁人員培訓5.9萬人次。「鄉村調解、縣市仲裁」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已基本建立。各地調解仲裁機構成立後,解決和受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144.43萬件,為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主渠道作用。
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已於5月6日成立,與此同時,中央財政還不斷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2015年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費補貼資金147.30億元,帶動全國實現農業保險費收入370多億元,為超過2億農戶提供風險保障金1.96萬億元。自2016年起,中央財政對產糧大縣的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的補貼比例,提高至中西部為47.5%、東部為42.5%。財政部將繼續完善農業補貼方式。
農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公司致力於為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提供服務,支持和鼓勵地方擔保機構適當降低擔保費率,逐步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貸款門檻、擴大貸款覆蓋面,支持地方開展特色農業保險,鼓勵和督促保險公司加強數據累計和能力建設,不斷增加農業保險品種。截至2016年4月底,全國13家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正式注冊成立,省級擔保體系正逐步建立健全。
㈣ 貴州有幾個地市州
貴州有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
6個地級市是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市、銅專仁市、六盤水市屬。
3個自治州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4)甕安縣融資擴展閱讀:
貴州地市的有名景點:
1、黃果樹大瀑布:它是貴州第一勝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
2、全國最大的侗寨:黎平肇興,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荔波。
3、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節:台江姊妹節;世界上獨木龍舟的發祥地:台江施洞;粗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歡舞蹈:反排木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