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企融資十大誤區是什麼
民企融資之十大誤區
企業融資是企業發展過程種的關鍵環節,民營企業要獲得長遠發展必須要有清晰的長期發展戰略,企業資本運營策略必須放到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層面考慮,從里到外營造一個資金願意流入企業的經營格局。不少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把企業融資當作一個短期行為來看待,希望搞突擊拿到銀行貸款或股權融資,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很少。民營企業要想改變融資難的局面,筆者以為,需走出以下融資誤區。
一、過度包裝或不包裝
有些民營企業為了融資,不惜一切代價粉飾財務報表、甚至造假,財務數據脫離了企業的基本經營狀況。有些民營企業認為自己經營效益好,應該很容易取得融資,不願意化時間及精力去包裝企業,不知道資金方看重的不止是企業短期的利潤,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及企業面臨的風險是資金方更為重視的方面。
二、缺乏長期規劃,臨時抱佛腳
多數民營企業都是在企業面臨資金困難時才想到去融資,不了解資本的本性。資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更不是慈善。企業在正常經營時就應該考慮融資策略,和資金方建立廣泛聯系。
三、急於拿資金,忽視企業內部整理
民營企業融資時只想到要錢,一些基本的工作也沒有及時去做。民營企業融資前,應該先將企業梳理一遍,理清企業的產權關系、資產權屬關系、關聯企業間的關系,把企業及公司業務清晰地展示在投資者面前,讓投資者放心。
四、融資視野狹窄,只看到銀行貸款或股權融資
企業融資的方式很多,不只是銀行貸款和股權融資,租賃、擔保、合作、購並等方式都可以達到融資目的。
五、只認錢,不認人
民營企業急於融資,沒有考慮融資後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時除了資金,還應考慮投資方在企業經營、企業發展方面對企業是否有幫助。
六、只想融資,不想讓企業走向規范化
企業融資是企業成長的過程,也是企業走向規范化的過程。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種,應不斷促進企業走向規范化,通過企業規范化來提升企業融資能力。
七、只顧擴張,不塑造企業文化
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種,只顧企業擴張,沒有去塑造企業文化,最終導致企業規模做大了,但企業卻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業集團內部或各部門之間缺乏共同的價值觀,沒有協同能力。
八、只顧擴張,不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
很多民營企業通過融資不斷擴張,但企業管理卻越來越粗放、鬆散。隨著企業擴張,企業應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使公司決策走上規范、科學的道路,通過規范化的決策和管理來規避企業擴張過程種的經營風險。
九、低估融資難度,誤以為僅靠自己的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資金
有些民營企業常常低估融資的難度,對出現在面前的個別資金方期望過大,也往往以為靠企業主或內部管理人員的私人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資金。
十、不願意花錢請專業的融資顧問
民營企業都有很強的融資意願,但真正理解融資的人很少,總希望打個電話投資人就把資金投入企業,把融資簡單化,不願意花錢聘請專業的融資顧問。也有不少人認為融資只需寫個商業計劃書,圖便宜隨便找個機構或個人、甚至學生來寫,也不管他是否有融資的經驗和融資的渠道,只要價格低。企業融資是非常專業的,融資顧問要有豐富的融資經驗,廣泛的融資渠道,對資本市場和投資人要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要有很強的專業策劃能力,要考慮企業融資過程種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Ⅱ 融資的九大誤區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什麼
其實不然,創業公司一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高效的執行力和靈活性,而創始人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處於一個中心位置。融資的九大誤區1、創始人股權分配平均,股權過於分散很多創業者認為,幾個創始人平均分配股權可以讓大家共同奮斗,不會產生利益方面的爭論。其實不然,創業公司一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高效的執行力和靈活性,而創始人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處於一個中心位置。回望所有成功的企業,我們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創始人,微軟、蘋果、Amazon 等等無不如此。早期階段,他們就代表著公司,是他們在驅動著公司不斷向前發展。而這種驅動力不僅來自於自身的責任,更來自於「一切我說了算」的決策權。如果幾個創始人股權平均太過分散,那麼勢必影響其決策效率。此時創業公司最大的優勢:「執行力和靈活性」就已喪失。2、關注錢而忽視了資金背後的投資人談到融資,當然需要關注錢。但是正如我們之前所分析,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連結就像婚姻,與不適合的投資人聯姻,很可能會毀掉創業項目。因此,關注資金背後的投資人,關注他們的行業背景、他們所擁有的資源以及他們投資的項目,看看是否能給自己帶來真正價值。投資人看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對這個項目及其團隊骨幹做一個非常詳細的盡職調查;同樣,作為創業者,在尋找投資時,也需要對資金背後的投資人做個類似的盡職調查。3、兼職創業希望融到錢後再全職創業不僅是一項全職工作,更是一項事業。兼職創業說明對自己的項目沒有信心或者對自己沒有信心,因為你把它放在了第二的後備位置。同時,兼職創業導致不能專注,無法深入。投資人不是傻瓜,如果連自己都對自己(項目)沒有信心,他們又怎會投資!4、團隊沒有磨合就融資正如我們上面所說,投資人看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對項目和團隊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很多投資人甚至只看團隊,團隊靠譜,選擇的項目也不會太差。因此在打算融資前,先把團隊磨合好是必要的前提。5、沒有測算自己成本就開始融資對於創業者來說是融資,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就是投資。投資講求投資回報率,因此了解所投資項目的成本至關重要。同時,對自己項目成本的詳細測算,不僅是自身內部管理的必需,更是融資的依據。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總結現代化在中國姍姍來遲原因的時候,認為不能建立在數字上的精確管理是最大原因,這點同樣適用於微觀企業管理。6、在資金流快斷掉時才開始融資如果說資本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那麼資金流就是一個企業繼續運轉的前提。投資人的投資往往是創業企業在初期階段的唯一資金來源,因此更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資金流。提前做好融資的准備不僅給予自己更多的選擇餘地和更大的議價能力,同時給投資人充足的時間。王嘯認為,融資應該在資金很充足時就開始打算。7、同時向所有認識的投資人融資這種思想和剛出校門的學生們尋找工作一樣,認為廣撒網能多捕魚。然而事實上,廣撒網意味著對自己的真實需求不清晰,對投資人的需要不了解。沒有目的、沒有方向的船無論運行多快,別人永遠不知其將抵何方。因此,尋找自己合適的投資人才是真正的王道。8、外部股東控股投資人只會投符合自己投資回報率的項目,如果外部股東控股了一個項目,那麼這個項目的前景無疑大打折扣。投資人會想,項目是按照創始團隊的方向前進呢還是會向控股股東的方向前進。9、盲目樂觀估值過高作為尋找投資的創業團隊來說,能獲得一個較高的估值不僅是對自己價值的一種肯定,更是其前進的驅動力之一。但是對於一個還沒有產生收入的早期創業項目來說,其估值往往取決於發展到下一階段的成本。創業公司最後的價值則更多體現在被收購或者上市階段。(來源:網路 )官網聲明:本網站登載的文章/圖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財經生活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內容僅供參考。
Ⅲ 創業者在融資中容易陷入的幾個誤區
創業者在融資中容易陷入的幾個誤區:
一是認為項目好就能融到資,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其實這是一種很幼稚的想法,事實上我們看到很多好項目拿不到錢、融不到資。因為項目的好壞,只不過是引起投資方關注的基礎,並不是其決定投資與否的唯一標准和依據。有一個好的項目,僅僅說明你擁有了一隻良種蛋,你是不是有能力將這只蛋孵出小雞,孵出小雞後你有沒有能力將小雞養大,繼而讓雞下出更多的蛋,再將這些蛋賣到市場,收回投資,獲取盈利,這才是投資者所關心的關鍵性問題。如果這些都沒有展示出來,即使你有再好的項目,也無法贏得投資者的青睞。
二是自我陶醉。
很多創業者在向投資者介紹項目時,把自己的項目說成天下第一,沒有風險,肯定賺錢,甚至很快就能收回投資,只要投了就有高額回報。這反而容易讓投資者對創業者的誠信產生懷疑,覺得創業者不能以一種客觀的態度評價和對待自己項目的市場情況,「虛」的成分多。
三是企業管理滯後。
很多創業企業,擁有很好市場前景的項目,但在管理上一塌糊塗,也容易使投資者失去投資信心。
四是急於求成。
很多創業者在與投資者接觸過程中,前期進展順利,但在關鍵時刻即雙方確定利益分成時,只注重己方利益,不遵守游戲規則,得寸進尺,步步緊逼,甚至不惜耍些小聰明來達到目的,結果反而會欲速則不達,容易將投資者嚇跑。
Ⅳ 企業正確融資的意義
企業正確融資的意義抄:減少盲目融資,減少融資成本,保證融資的成功,增強投資方對企業的信任感,保證企業成功運營,增加企業收益,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每一個創業者都有深深的體會,企業初創期去融資,經常陷入誤區,融資觸礁失敗。融資誤區涉及到初創期企業利用商業模式融資的主要方面,包括「公司估值」、「資企對接」、「市場定位」、「財務狀態」、「掙錢模式」、「老闆人品」、「風險承擔」和「團隊打造」等。創業者在其中任何一處陷入誤區絆倒,都會造成投資方對他的不信任,感覺商業模式行不通,而導致融資失敗。
Ⅳ 創業融資的誤區主要有哪些
1、廉價出賣你抄的技術或創意:許多創業者和下崗職工創業者急於得到啟動或周轉資金,往往在中小企業融資時急於求成。給小錢讓大股份,輕易的賤賣技術或創意。
2、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持這種思想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只有能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家,才能得到更多的中小企業融資機會和成長機會。
3、沒有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戰略設計。
4、缺少對中小企業融資方案的比較性選擇。
5、過度包裝或不包裝:有些創業企業為了中小企業融資,不惜粉飾財務報表、甚至造假,進行「包裝」中小企業融資。
6、缺乏資金規劃和中小企業融資准備。
7、缺少必要的中小企業融資知識。
8、先期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未還不講信譽。
9、只顧擴張不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
10、盲目對外出具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函。
Ⅵ 融資的九大誤區
1、創始人股權分配平均,股權過於分散
很多創業者認為,幾個創始人平均分配股權可以讓大家共同奮斗,不會產生利益方面的爭論。其實不然,創業公司一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高效的執行力和靈活性,而創始人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處於一個中心位置。回望所有成功的企業,我們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創始人,微軟、蘋果、Amazon 等等無不如此。早期階段,他們就代表著公司,是他們在驅動著公司不斷向前發展。而這種驅動力不僅來自於自身的責任,更來自於「一切我說了算」的決策權。如果幾個創始人股權平均太過分散,那麼勢必影響其決策效率。此時創業公司最大的優勢:「執行力和靈活性」就已喪失。
2、關注錢而忽視了資金背後的投資人
談到融資,當然需要關注錢。但是正如我們之前所分析,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連結就像婚姻,與不適合的投資人聯姻,很可能會毀掉創業項目。因此,關注資金背後的投資人,關注他們的行業背景、他們所擁有的資源以及他們投資的項目,看看是否能給自己帶來真正價值。投資人看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對這個項目及其團隊骨幹做一個非常詳細的盡職調查;同樣,作為創業者,在尋找投資時,也需要對資金背後的投資人做個類似的盡職調查。
3、兼職創業希望融到錢後再全職
創業不僅是一項全職工作,更是一項事業。兼職創業說明對自己的項目沒有信心或者對自己沒有信心,因為你把它放在了第二的後備位置。同時,兼職創業導致不能專注,無法深入。投資人不是傻瓜,如果連自己都對自己(項目)沒有信心,他們又怎會投資!
4、團隊沒有磨合就融資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投資人看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對項目和團隊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很多投資人甚至只看團隊,團隊靠譜,選擇的項目也不會太差。因此在打算融資前,先把團隊磨合好是必要的前提。
5、沒有測算自己成本就開始融資
對於創業者來說是融資,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就是投資。投資講求投資回報率,因此了解所投資項目的成本至關重要。同時,對自己項目成本的詳細測算,不僅是自身內部管理的必需,更是融資的依據。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總結現代化在中國姍姍來遲原因的時候,認為不能建立在數字上的精確管理是最大原因,這點同樣適用於微觀企業管理。
6、在資金流快斷掉時才開始融資
如果說資本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那麼資金流就是一個企業繼續運轉的前提。投資人的投資往往是創業企業在初期階段的唯一資金來源,因此更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資金流。提前做好融資的准備不僅給予自己更多的選擇餘地和更大的議價能力,同時給投資人充足的時間。王嘯認為,融資應該在資金很充足時就開始打算。
7、同時向所有認識的投資人融資
這種思想和剛出校門的學生們尋找工作一樣,認為廣撒網能多捕魚。然而事實上,廣撒網意味著對自己的真實需求不清晰,對投資人的需要不了解。沒有目的、沒有方向的船無論運行多快,別人永遠不知其將抵何方。因此,尋找自己合適的投資人才是真正的王道。
8、外部股東控股
投資人只會投符合自己投資回報率的項目,如果外部股東控股了一個項目,那麼這個項目的前景無疑大打折扣。投資人會想,項目是按照創始團隊的方向前進呢還是會向控股股東的方向前進。
9、盲目樂觀估值過高
作為尋找投資的創業團隊來說,能獲得一個較高的估值不僅是對自己價值的一種肯定,更是其前進的驅動力之一。但是對於一個還沒有產生收入的早期創業項目來說,其估值往往取決於發展到下一階段的成本。創業公司最後的價值則更多體現在被收購或者上市階段。
Ⅶ 融資融券的幾個操作誤區
要說融資融券投資操作的普遍誤區就得先清楚融資融券是什麼東西,融資融券英文是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也可以叫做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如華泰證券)提供擔保物,融資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證券賣出(融券交易)的投資行為。
誤區一,融資融券操作輕易滿倉!融資融券是有一定的杠桿的,收益和風險都放大了,所以設了一個預警線和平倉線的,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50%時,券商就會向投資者發出預警,要求增加資金;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時,券商就會對投資者的賬戶進行強行平倉,這個平倉是部分平倉,標準是平倉後維持擔保比例達到150%。因此融資融券不要輕易滿倉,防止風險擴大。
剛剛開通融資融券的投資者,建議前期操作的融資額不要超過2萬,先找一下感覺,熟悉基本的操作規則。
誤區二,做融資融券輕易補倉。許多客戶開通融資融券的初衷是股票被套,想通過抵押被套股票融資補倉。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作為股市很經典名言不是沒有道理的,股票下跌特別是無量陰跌是一個無底洞,輕易補倉會越套套深。如果股票滿倉後用融資融券賬戶融資補倉,原來的股票加上補倉的股票,只要遇到差行情,前面的虧損加上杠桿性的下跌,誰都傷不起。
誤區三,只融資不融券。融資融券=融資+融券,意思是即可融資買股票,也可以融券(借股票)賣出。在震盪行情下,可以適當做空,利用融資融券這個工具倒差價,或者買股票後當天就有比較滿意的收益的情況下融券賣出鎖定收益,做一個T+0落袋為安。如遇較大利空,可先融券賣出,待股價下跌後買回還給證券公司,哪怕下跌得不多,也可以從容地買回股票鎖定虧損。在這里得提醒一下廣大投資者,開通融資融券賬戶後要充分利用融券這個工具,而不是在所有行情下都一味地融資做多。
誤區四,鍾愛波動大的小盤股。在A股這個單向做多和T+1賣出的情況下,融資融券從側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做多做空雙向操作和部分實現T+0交易的工具。盤子小、漲勢猛,人見人愛,但也蘊含著更大的風險。首先是漲跌幅度大,抓住了一天百分之七八個點,加上融資融券的杠桿後收益就更加可觀了,但做反了呢?其次是節奏變化快,踩中了節拍幾次就賺大了,但有幾個人能抓住的呢?所以建議選擇一些盤子大的,波動較小的股票。一來節奏慢一點好把握,另外就是大盤股可融的券源多,更容易鎖定收益和風險。
Ⅷ 投融界:如何走出大學生創業融資誤區
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在初次創業的道路上除了面臨社會經驗、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外,在創業融資方面常常走入誤區,最終使自己的努力功敗垂成。當前的融資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誤區一:急於得到企業啟動或周轉資金,給小錢讓大股份,賤賣技術或創意。有不少核心技術擁有者在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後,對當初的投資協議深感不滿並提出毀約,而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是在資本市場上失去信譽。
誤區二:即便投資人不能提供增值性服務和管理指導,仍與其捆綁在一起。大學生創業很難找到融資對象,找到一個就像發現了救命稻草一樣,以為資金就能解決一切創業困難,這樣的融資會給後續發展帶來很多麻煩。
誤區三:對風險投資不負責任的使用,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每一輪融資中的投資者都將影響後續融資的可行性和價值評估。因此,對於尚處早期的創業公司來說,應引入一些真正有實力、能提供增值性服務、與創業者理念統一的投資者,哪怕這意味著暫時放棄一些眼前的利益。
資金作為公司的血脈,必不可少,因此融資問題對新創企業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們要想憑借自己的技術或創意獲得應有回報,就必須解決好融資問題。針對上述三個誤區,創業者在融資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在制訂融資方案之前要准確評估自己的有形和無形資產的價值,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低估了自己的價值。網易公司經過多輪融資和上市,目前丁磊還擁有超過60%的股份,這說明丁磊在每輪融資的過程中用了少量的股份就達到了自己的目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二,融資過程中要做好融資方案的選擇,多渠道融資的比較與選擇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採用出讓股權的方式進行融資,則必須做好投資人的選擇。只有同自己經營理念相近,其業務或能力能夠為投資項目提供渠道或指導的投資才能有效支撐企業的成長。
第三,創業不僅是實現理想的過程,更是使投資者(股東)的投資保值增值的過程。創業者和投資者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大家只有通過企業這個載體才能達到雙贏的目標。「燒投資者的錢圓自己的夢」的問題說到底是企業家的信用問題,懷抱這種思想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能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家才能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和成長機會。因此創業者不僅要加強自身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具備企業家的道德風范。
大學生創業者解決好了融資問題,就能將自己的技術和創意轉化為贏利的工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拓寬融資渠道、對投資人負責才能使自己的企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