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兼並
兼並
兼並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兼並是指一個企業獲得另個企業的控制權,從而使若干個企業結合成一個整體來經營。
狹義的兼並概念是指兩個規模大致相當的企業結合起來將其資源整合成一個實體。兼並前企業的股東或所有者在兼並企業中擁有股份,同時原來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繼續在兼並後的企業中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相反,收購是指一個企業取得另一個企業的所有權和管理控制權。是否取得控制權是區分兼並與收購的關鍵。
為了清楚地和收購相區別,狹義的兼並概念也有所擴展。兼並發生時:
·沒有明顯的收購企業或被收購企業;
·雙方共同參與兼並企業管理結構的建立;
·兼並時兩個企業在規模上十分接近,兼並時任何一方不支配另一方;
·全部或絕大部分的對價都是股份互換而不是現金支付等其他方式。在兼並中,極少出現現金轉手的情況。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兼並 takeover;亦為:收購;接管收購。通過收購目標公司股份,尤指收購51%以上的股份,實現對其控股。收購的目的主要有擴大經營、保障原料、確保銷售、控制市場等。收購者可能通過善意或惡意的手法實現收購。參見:acquisition;merger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還解釋:兼並 acquisition。亦為:收購。購買目標公司大部分或全部股份並對其進行控制的行為;或本公司被作為目標公司,股份和權益被兼並者購買控制。兼並分善意收購和惡意收購。善意收購多通過談判實現控股;惡意收購多表現為發出遠高於股份市值的要約,以誘使現有股東出讓股份。目標公司股東會對惡意收購發起反擊。由於被收購公司已具備組織生產、管理機構、開發資源、佔領市場等條件,有利於收購者迅速進入市場。但公司並購同樣也存在風險。參見:merger;takeover。另為:amalgamation
案例1
1992年9月,瑞德國際(Reed International)和荷蘭出版商Elsevier宣布了一項沒有任何現金支付的合並計劃。52億美元的合並創造出世界上第三大出版業集團。瑞德國際和荷蘭出版商作為母公司各佔50%的股份,同時它們保留各自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股票市場的上市資格。由於合並寸瑞德國際的規模較大,瑞德國際還獲得了Elsevier約11%的股份(權益)。1997年,瑞德Elsevier同意,如果監管部門核准,它將和荷蘭出版商Wolters Kluwer合並,合並後誕生的這個英荷控股集團的銷售額約為150億法朗。結果合並沒有實現。
案例2
1998年1月,英國最大的兩家制葯公司SmithKline Beecham和Glaxo Wellcome宣布廠它們的合並計劃。這筆交易的合並價值超過1 000億英鎊,並將創造出英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制葯企業,但這一合並最終還是流產了。在這場兼並發生的前5年中,制葯行業相繼實施了一系列的合並行動,這些交易大體上足迫於削減成本的動機而將研究和開發資源進行合並。
兼並:反托拉斯政策的法律與實踐
1.橫向兼並:同一產業的公司聯合在一起,按《克萊頓法》,當它可能在相當程度上降低產業競爭時,這種兼並就是被禁止的。判例法和政府關於兼並的准則澄清了含糊的法律語言。政府用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來評估兼並活動。按這些准則,各產業將被劃分為三種類型:非集中的(HHI小於1 000)、輕度集中(HHI在1 000和1 800之間)、高度集中(HHI高於1 800)。後兩種類型的產業中,即使廠商只控制了較少的市場份額,其兼並也會受到反對。
2.縱向兼並:發生在處於生產過程不同階段的兩個廠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近年來,美國政府對縱向兼並採取嚴厲的態度,他們擔心,如果兩個獨立的企業兼並,其排他性經營會給競爭帶來潛在的限制。
3.混合兼並:將沒有關聯的業務結合到一起。對混合兼並的批評來自於兩點,一、最大型公司的絕對規模已經大得令人不安,許多觀察家越來越擔心大公司在濫用市場力量之餘,更會通過操縱政治程序來獲取利益。二、這些混合聯合中有許多並沒有什麼經濟目的。也有人為混合經濟辯護,某些經濟學家認為這些兼並能給落後的公司帶去現代化的管理。接管就像破產一樣,體現的是一種生存斗爭中清除枯枝敗葉的經濟機制。盡管如此,關於混合兼並的優缺點目前還沒有一致的看法,並且只要混合兼並沒有提高某些特定行業的集中度,它就能夠被公眾接受。
產業經營是做「加法」,兼並收購是做「乘法」。很多企業家看到了「乘法」的高速成長,卻忽視其隱藏的巨大風險,現實中有太多在產業界長袖善舞的企業家最後在資本運營中折戟沉沙。兼並收購究竟是什麼?如何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協議合同中有哪些關鍵點?並購整合有哪些核心要素?能夠明確回答這些問題的人絕對是少數。揭示兼並收購的玄機,聽崔凱博士向您講述-《兼並收購》!
講師簡介
崔凱:工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合夥人。十餘年大型企業集團工作經驗,在戰略管理與資本運營業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先後應邀擔任「中國上市公司與項目融資峰會」、「中國IPO高峰論壇」等會議演講嘉賓,受聘在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總裁班執教《戰略管理》、《兼並收購》與《私募股權投資》等課程。兼任新農開發(600359)和亞盛集團(600108)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服務及培訓過的機構包括中交股份、中設集團、方圓認證、國泰君安等知名企業。崔凱博士的課程注重實戰,內容廣博,發人深思,富有感染力,深受學員歡迎。
㈡ 亞盛集團600108定向增發價格為3.91元/股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增發通過了股價要跌到3.91
在增發定價3.91元,並不意味股價會跌到3.91元,相反,它預示該股有很強的支撐力度,會支持該股股價上行的。
滿意請採納
㈢ 亞盛集團未來20天左右還將有一輪大漲行情
效益太差,有年報風險!注意風險就行,股性一般!
【1:經營分析】
◇2006-08-25
公司主營業務及經營范圍為:高科技農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加工;農副產品
的種植,無機鹽及其副產品的生產;自營和代理國家組織統一聯合經營的 16 種出口
商品和國家實行核定公司經營的14 種進口商品以外的其它商品及技術進出口業務;
經營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經營對銷貿易;茶葉、印染業務;化工原料及產
品(不含危險品)、紡織品的生產、銷售。
公司產品主要涉及行業為農業、印染、貿易、化工等。
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 37,778 萬元,利潤總額 1,069 萬元,凈利潤 825 萬元
.年內公司將繼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防範各種風險,使公司生產經營保持平穩、持續
的發展態勢。
◇2006-04-28
1、報告期內整體經營情況的回顧
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高科技農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加工;農副產品的種植,無
機鹽及其副產品的生產;自營和代理國家組織統一聯合經營的16種出口商品和國家實
行核定公司經營的14種進口商品以外的其它商品及技術進出口業務;經營進料加工和
"三來一補"業務;經營對銷貿易;飲料的生產、茶葉、印染業務;化工原料及產品(
不含危險品)、紡織品的生產、銷售;白酒(僅限分支機構經營)。
報告期內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247萬元,同比增加24321萬元;主營業務利潤1414
萬元,同比增加670萬元;凈利潤1054萬元,同比減少3913萬元。由於上半年農業遭受
了沙塵暴侵襲,農作物減產,導致農業利潤下降;飲料業由於產量降低,原材料價格上
漲,導致虧損;印染業由於紡織品配額受限,導致價格下跌,致使利潤下降。由此,造成
公司整體盈利水平下降。
2、公司存在的主要優勢和困難
主要競爭優勢:
公司主業為農業,現擁有土地面積較多,種植規模居全省首位,農業地域覆蓋面積
廣闊,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區,該地區屬於溫帶乾旱氣候,日照長、降水少、光熱條
件優越,適合於農作物特別是糧食和喜光經濟作物的生長。除此之外,亞盛集團還擁有
甘肅省最大儲量為3000萬噸的鹽硝伴生礦開采權。優良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等相關變化趨勢及對公
司可能的影響程度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正進入新的時期,技術密集型的農產品以其高附加值成為未來
最具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公司近年來增加對高科技精準農業的投資,推廣農業產品的
深加工,引進並推廣世界先進的滴灌設備,種植農副產品、開發推廣新型農作物,公司
也因此發展為以精準農業種植、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為主業、鹽業化工系列產品生產加
工、化工紡織原料的生產加工為輔的綜合類企業集團。
公司深刻認識到中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資源、基礎設施、資金等種種因素的瓶頸
制約,並清醒意識到科技所提供的時代機遇,因而在戰略上高度重視開發技術資本和人
力資本,積極開拓高科技發展之路,加速企業從傳統農業向高效低耗和可持續發展農業
的軌道上轉移。
(2)、公司未來發展機遇、發展戰略等
公司未來的發展機遇為:國家政策對農業的傾斜為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市
場及建設精準農業產業鏈創造了有利條件,公司主要產品都是社會生活和生產所必需
的產品,具有經營和盈利能力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所以公司管理層認為機遇大於挑
戰,因此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公司的總體思路及發展戰略為: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實
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共同增長為目標,走標准化、專業化、規模化發
展之路,立足本省、拓展全國、走向國際,最終建成一個產業化程度高、管理水平國際
化、融資渠道廣闊的大型現代化企業。
㈣ 亞盛集團股票屬於"一帶一路"股票嗎
亞盛集團不屬於"一帶一路"股票,涉及概念: 地方國資改革參股金融, 參股券商, 滬港通概念, 土地流轉概念股 , 新型城鎮化, 融資融券。
㈤ 何時公布2006年四季度十大流通股股東
06年第四季度報表,也就是06年年報公布的時候
裡面有截止到2006年四季度專的十大流通股股東
每家上屬市公司06年年報公布的預約時間可查上證所和深圳的相關網頁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ssnss/ggyyqk_sch.jsp
http://www.cninfo.com.cn/plsj/plsj_sz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