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要讓小孩早點接觸理財 有那種金融平台比較好
不用找什麼平台。 小孩子學理財,先從利率,銀行存款教起。 打好基礎最重要。 先學習無風險的理財方式,從基本的利息利率,存款學習。
B. 理財課程最大的價值有哪些
首先回答為什麼要學習理財,除非你是特別能賺錢,否則在你每個月都賺有限的辛苦錢的情況下,沒有理財意識,不會讓錢生錢,那麼通貨膨脹會悄悄吞噬你的財產。然後沒有自我風險意識,你現在還能賺錢,但是生病了沒法工作沒有收入怎麼辦?你的父母孩子包括你和你的愛人突患大病怎麼辦?所以理財可能不會讓你一夜暴富,但是會讓你預防各種風險、同時能讓你的錢生錢,減少主動勞動收入,增加被動勞動收入。所謂的財富自由人生自由就是被動收入就能涵蓋日常各種花銷,不用為生計而工作甚至可以不工作。
其次回答為什麼理財要做規劃。知道了理財的好處,那就要開始計劃你的錢。其實理財最先考慮的不應該是收益而是風險。還要留出日常開支花銷,還要預留出預備突發狀況的錢,人生還有追求,比如買房子買車旅遊等等大花銷也都要去計劃如何實現,因為這都需要長時間的積蓄去實現。把你的生活狀況和投資能力加上風險防範綜合考慮了,得出各方面的預算支出與投入就是在做理財規劃。
現在回答資產配置問題,其實做理財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在給你的資產做配置了。但是在每個模塊還有細分。比如在投資模塊你要在追求相同預期收益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風險,或者說相同風險的情況下追求更好的收益,老百姓說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再比如保險的配置,保險里還要大病險、意外傷害險、養老保險等各方面,保額出保條件保費等等綜合權衡後配置各種保險。這方面最好普通人能做一個風險測評讓專業理財經理根據你的背景信息給您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配置。
最後想說,人生目標越早定越好,越早行動越好。理財同樣也是,越早知道越早規劃越好。科學理財可以加速你實現人生的一些目標規避風險,甚至可以實現財富人生。
贊同2
暫無評論
C. 畢業生如何理財早知道
這個怎麼講呢。
我覺得從個人角度來講還是需要考慮的,但是從整個大環境角度來看,大家都說自己是the best,這個沒有什麼可信度的。
主要還是從老師、口碑、course質量、通過率等不同維度來進行對比才能得出答案
D. 支付寶里的基金收益還沒出來,如何在3點前後看那兒早知道漲跌呀
當天15點買入的訂單只能在當天15點前申請撤單;如果在15點後買入的基金產品回是屬於次日,所以在答次日15點前還可以申請撤單。
在交易日3點前買入或贖回基金,計算交易日,在下一個交易日(T+1)確認,並核對下一個交易日(T+2)損益。當日3時後,買入或贖回本基金,計算下一個交易日(T+1)的交易量,並核對損益,直至下一個交易日(T+2)及下一個交易日(T+3)確認為止。
(4)理財早知道擴展閱讀:
基金的交易時間有限。周六、周日和國家法定節假日不交易,是該基金的「非交易日」。交易日(也稱為「T」)是周一至周五,節假日除外。交易時間為上午9:30-11:30和下午1:00-3:00。網上雖然可以7*24小時交易,但實際是一種預約,還是要到下一個最近的交易時間才能完成、確認。
如果購買或贖回基金非交易的一天,比如周末,將遞延交易一天,所以如果購買或贖回基金在周五下午3點以後,你將無法確認,直到接下來的周二和周三檢查損益直到第二。如果是在長假期購買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無論是3點前還是3點後交易,基金公司都是在長假期之前確認購買,待確認期間無法看到盈虧。
E. 【理財早知道】你的工資卡里躺了多少活期存款
以前不懂理財,錢都放活期,現在想想,都悔呀,後來分別存定期,火雞。目前活期中只有五千。
F. 有什麼理財軟體可以輸入余額,讓系統自動算出收支
理財軟體是死的,現在的技術應該還沒有那麼智能,要是有這樣的軟回件,很多企業將可以減答少一個財務,很多家庭可以減少一個管家。所以我們智能用之輔助,當前取代自己的部分工作的軟體應該還找不到。所以建議先腳踏實地。
G. 買基金都能虧掉1/3家當,悔不當初~早知道不學什麼理財了。放銀行存著,雖然腦殘些,踏實呀!
三分之一還好哦,應該不是全部。我也是雙手贊成老老實實比較好,雖然不賺但是也不虧啊。不過你也可以放余額寶,即存即取還會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