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是

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是

發布時間:2021-02-27 04:12:29

A. 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借方發生額登記的是

損益類賬戶中,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賬戶借方登記增加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賬戶貸方登記增加額。

B. "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借方核算的內容有

"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借方核算的內容有:發生的待處理財產盤虧數和毀損數,結轉已批准處理的財產盤盈數、盤虧數和毀損數。

待處理財產損溢」帳戶是一個雙重性質的帳戶,用於核算企業在財產清查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或毀損。該帳戶的借方,登記待處理財產盤虧或毀損數;貸方登記待處理財產盤盈數。結轉待處理財產盤虧或毀損時記到該帳戶的貸方;結轉待處理財產盤盈時記到該帳戶的借方。月末如有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財產物資凈損失;如有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財產物資凈溢余。

"待處理財產損益"的缺點:

  1. 從理論上看。

    (一)是「待處理財產凈損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它既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也不是企業的一種經濟資源,正相反,它是企業的盤虧,是損失;對於它的處理企業也不再擁有控制權,重大的項目,還需經過股東大會決議或經過主管部門的批示。

    (二)是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列作資產,嚴重違背了謹慎性原則,虛誇了資產、所有者權益,有可能多計了利潤。

    (三)是這一做法不符合相關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列作資產,或把「待處理財產損益」的貸方余額列為資產的減項,即用盤盈的資產來抵消企業資產總額,都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還會影響企業財務比率等指標計算的准確性,顯然不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例如,把待處理財產損失列在"資產"項下,因資產基數被不適當的放大了,會導致資產負債率縮小;反映變現能力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也會放大;其他財務比率也被不同程度的粉飾,這將會干擾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正確評價。

    (四)是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因為期末"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保留余額時,是作為資產在報表上列示,會使當期的費用或損失不能得到及時確認,收入和費用則不能進行正確配比。

二、從現實來看,將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等有關損失掛賬,即潛虧掛賬,已成為我國上市公司及其他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經濟生活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少企業存在資產不實、利潤虛增、甚至虛盈實虧的現象。這種報表列示方法無疑為企業粉飾'經營業績留下了可乘之機。

C. 為什麼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資產類賬戶

(1)【待處理財產損益】不屬於資產類賬戶。因為作為資產它必須滿足未來回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答才行呢,就待處理財產損益而言,如果是盤虧的資產,經濟利益不可能流入企業,所以說不滿足資產的定義。
(2)類似的是關於收入的確認。比如說將自產貨物用於在建工程或者對外捐贈,是否確認收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收入確認的5個條件中也有一個就是相關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並且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的計量,顯然不滿足。

D. 待處理財產損益按照經濟內容屬於什麼賬戶

待處理財產損益按照經濟內容屬於臨時過渡性質的賬戶,期末不保留余額。回

按照業務發生頻答率來劃分,一般將這一科目劃分為資產類科目。
由於待處理資產損益,其核算范圍既包括資產損失的實際價值,又包括資產收益的實際價值。所以當該賬戶反映資產損失時,實際它屬於資產類賬戶;當該賬戶反映資產收益時,實際它屬於負債類賬戶。據此,它是一個具有雙重性質的賬戶。

E. 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是損益類賬戶

不是的
是資產類科目
我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公司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期末如為貸方余額,反映公司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溢余。在制度中同時明確規定年度終了本科目一般無余額。而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中並未明確提到這一科目,只是在講到存貨與固定資產時,提到「對於發生的盤盈、盤虧應及時進行處理,記入當期損益」。可以說,上述相關規定在理論上講是合理的。但問題在於,當「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有餘額時,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就要將其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分別作為「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或「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項目,列示於資產負債表的資產一方
(若為貸方余額,以「--」號填列)。這就意味著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在沖銷之前視為企業資產。
從理論上看,這一處理方式存在下列缺陷:一是「待處理財產凈損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它既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也不是企業的一種經濟資源,正相反,它是企業的盤虧,是損失;對於它的處理企業也不再擁有控制權,重大的項目,還需經過股東大會決議或經過主管部門的批示。二是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列作資產,嚴重違背了謹慎性原則,虛誇了資產、所有者權益,有可能多計了利潤。三是這一做法不符合相關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列作資產,或把「待處理財產損益」的貸方余額列為資產的減項,即用盤盈的資產來抵消企業資產總額,都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還會影響企業財務比率等指標計算的准確性,顯然不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

F. 「待處理財產損溢」屬於什麼性質的賬戶

資產,它只是一個過渡性賬戶,是沒有什麼余額的,你可以不用管它的

G. 說一說「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的用途和結構 這是我作業,要完整一點的,行不

「待處理財產損溢」帳戶是一個雙重性質的帳戶,用於核算企業專在財產清查過程中屬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或毀損。該帳戶的借方,登記待處理財產盤虧或毀損數;貸方登記待處理財產盤盈數。結轉待處理財產盤虧或毀損時記到該帳戶的貸方;結轉待處理財產盤盈時記到該帳戶的借方。月末如有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財產物資凈損失;如有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財產物資凈溢余。企業一般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分類帳戶進行明細核算,以分別反映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盤盈、盤虧及其處理結果。

H. 待處理財產損益屬於資產賬戶,但是為什麼盤虧是記借方,而盤盈是記貸方

待處理財產損益屬於資產賬戶,他是資產賬戶中的備抵賬戶,與一般資產賬內戶恰好相反,容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在《企業會計制度》中,資產被定義為"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該定義與1992年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中的資產定義相比,更能揭示出資產的本質與內涵。
新制度不僅借鑒國際學術界和實務界對資產的研究成果,對資產定義進行了改進,還以此為基礎,對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作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改進,其中很重要的一 項就是將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及待處理財產損溢等虛擬資產排除在資產負債表之外。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公司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本科目下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科目。盤盈時貸記本科目,盤虧時借記本科目。

閱讀全文

與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