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者申請在長城證券開展融資融券交易的基本條件
1、投資者在長城證券申請開展融資融券交易前,在長城證券開立普通證券賬戶時間滿18個月,交易滿6個月。
2、個人投資者在長城證券開立的普通賬戶資產總值應達到人民幣50萬元(人民幣),機構投資者在長城證券開立的普通賬戶資產總值應達到100萬元(人民幣)。
3、證券監管機構及長城證券規定的其它條件。
二、投資者申請開通長城證券融資融券交易需要提供的材料
投資者在申請開展融資融券交易前需提供以下申請材料:
1、個人投資者需提交的申請材料:個人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或戶口本等),普通證券賬戶卡,以及有關徵信材料(可咨詢所在營業部);
2、機構投資者需提交的申請材料:有效的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或注冊登記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法定代表人證明書及身份證原件、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被授權人)身份證、普通證券賬戶卡、居住證明,以及有關徵信材料(可咨詢所在長城證券營業部)。
三、長城證券融資融券業務操作流程
長城證券流程說明:
1、投資者申請:投資者應到所在長城證券營業部申請開通融資融券交易,並提交相關身份證明材料和徵信材料(可咨詢所在營業部);
2、資質審核、徵信:長城證券對投資者的開戶資格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按規定進行徵信調查,並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評估;
3、簽署合同和風險揭示書:對通過徵信的投資者,在長城證券營業部簽署《融資融券合同》和《融資融券交易風險揭示書》;合同對投資者、證券公司的權利義務關系作出詳細而明確的規定。
4、開戶:經本長城證券審核後,長城證券營業部為投資者辦理信用賬戶開戶業務,同時投資者到商業銀行辦理第三方存管簽約。
5、轉入擔保物:投資者可在營業部櫃台或其他交易通道向信用賬戶轉入擔保物,即投資者通過銀行將擔保資金劃入信用資金賬戶,將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從普通證券賬戶劃轉至信用證券賬戶;
6、授信:長城證券根據投資者信用賬戶整體擔保資產,評估確定可提供給投資者的融資額度及融券額度;
7、融資融券交易:轉入擔保物後,投資者可進行融資或融券交易,包括進行融資買入、融券賣出;
8、償還資金和證券:在融資交易中,投資者進行賣出交易時,所得資金首先歸還投資者欠證券公司款項,余額留存在投資者信用賬戶中;在融券交易中,投資者買入證券返還給證券公司並支付融券費用。此外,投資者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直接用現有資金、證券償還對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債務。
9、結束融資融券交易:當投資者全部償還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債務後,投資者可將其信用賬戶中的剩餘資產轉入其普通賬戶。
Ⅱ 科創板簽約的基礎知識測評答案
科技板它屬於場外交易市場,專注於尚未成熟但具有增長潛力並符合相關規范的科技型和創新特徵的中小型企業。下面為大家提供科創板基礎知識測評測試和答案。
科創板基礎知識測評
如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賬戶上開通的科創板許可權:首先完成適當性匹配,然後需要完成客戶問卷,在簽署投資者適當匹配確認,應滿足風險評估結果積極、有效、相對積極的類型後,在簽署風險揭示書,然後選擇需要打開的帳戶,然後單擊開通。
科創板基礎知識測評(附答案)
1.投資者必須通過( )證券賬戶參與創業板業務(a):
A.上海A股賬戶
B.上海B股賬戶
C.深圳A股賬戶
D.深圳B股賬戶
2.在科創業務中,投資者可透過以下途徑參與公司的股票交易(d):
A.競價交易
B.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C.大宗交易
D.以上方式皆可
3.科技創新局業務,通過限價申報購買創板股份,單項申報數量不應少於(B)
A.100股
B.200股
C.500股
D.不設置限制
4.科技業務股票的漲幅價格僅限於(B)
A.10%
B.20%
C.50%
D.無漲跌幅限制
5.科創板業務中,以限價申報業務的個人申報數量不得超過();以市價申報業務中,以限價申報業務的個人申報數量不得超過(b)。
A.5萬股10萬股
B.10萬股5萬股
C.5萬股5萬股
D.10萬股10萬股
6.在首次公開招股後的首五個交易日內,沒有價格上漲和下跌的限制(a)
A.對
B.錯
7.科創板股票上市的第一天可作為證券融資的對象(A)。
A.對
B.錯
8.科創板業務中,投資者可以通過當事人的最佳價格聲明和交易對手的最優價格來申報市場價格(A)
A.對
B.錯
9.科創存托憑證的單位是股份,計價貨幣為人民幣,計價單位為每張存托憑證的價格(A)
A.對
B.錯
10.對科學委員會風險的以下描述是正確的:(d)
A.科技創新板企業上市後的可持續創新能力、主營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水平仍不確定。
B.科技板企業普遍具有新技術,前景不明朗,高績效波動和高風險的特點。
c.科技公司上市後仍可能無法盈利、虧損和利潤分配。
D.以上都對。
以上為科創板基礎知識測評問題,答案以附上,以上科創板基礎知識測評問題僅供參考,關於「科創板基礎知識測評」內容就說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Ⅲ 求一論述題答案:1.股指期貨,2.融資融券3.保薦人制度4.創業板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求回答,急~
樓主~我是證券從業人員,這是我吐血一晚上幫您找的資料,真心希望能幫到您!
1、股指期貨的發展現狀:
我國股指期貨從2010年4月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基差合理並趨於穩定,參與者普遍顯示出成熟理性的特點,盲目炒新的現象並未出現。可見,交易所和期貨公司實施的嚴格風險控制制度取得一定的實效,保證了整個市場的平穩運行。伴隨著市場的起伏,藉助股指期貨進行風險管理的理念也開始得到投資者的普遍認同。此外,由於參與者較為成熟和理性,配合交易所和期貨公司的投資者教育及風險管理,市場並未出現異常的「到期日效應」。總體來看,中國股指期貨市場呈現出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2、股指期貨目前的問題:
一是我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不足,投資者無法根據宏觀情況的變動預測股指的波動情況,從 而降低了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作用。
二是我國證券市場主體結構不合理,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機,由於股指期貨具有強大的杠桿作用,其推出相當於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工具,可能進一步擴大了證券市場的投機氛圍。
三是我國證券市場參與者對股指期貨的了解不足,很大一部分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投資者對在、股指期貨的風險缺乏足夠的重視,無法做到理性投資,甚至可能遭到巨大損失。
最後是我國還未推出專門的《期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期貨交易暫行條例》中均沒有對股指期貨交易進行明確規定,現階段,我國我國對股指期貨的監管依據不足,交易規則的不確定性是的股指期貨交易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3、股指期貨的對策:
一是交易所加強對風險的防範於控制。交易所應當採取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限倉制度,大戶報告制度,漲跌停板制度,分級結算制度等方面內容制定具體的法律制度,明確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上的風險監督機制。
二是不斷提高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設立專門的為期貨監管部門,實現其餘證監會、銀監會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所的共同監管,建立多層次風險監管體系,並採用先進的風險實時監控技術,防範控制股指期貨市場風險。
三是對投資者加速風險教育。加強對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提高中小投資者對股指期貨交易和風險特性的認知,使其充分認識到保證金交易制度的杠桿效應應是柄雙刃劍,在放大收益的同時增加了風險,在股指推出前後,加強風險宣傳工作,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投資技巧。
==========================================================================
1、融資融券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由此前的上證50指數和深證成指的共90隻成份股增至285隻。其中包括7隻ETF。在去年兩融業務推出初期,部分敏銳的機構投資者搶到了多數融券標的,一年多來持續賣空,獲益匪淺,至今都沒有全部償還,導致融券難的問題。最近在標的證券擴容後,普通投資者心儀的個股仍然會較難融到,全面融券賣空可能要等轉融通業務推出。
2、融資融券目前的問題:
首先,證券融資交易的限制門檻過高,很難產生廣泛的擔保交易市場效果。無論融資還是存在著實際操作中不能支持中小投資者的問題,。
其次,證券融資交易的市值評價問題上細則規定模糊。證券融資交易中客戶以部分證券作擔保向券商融資買券,在此過程中,市值評價無疑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遺憾的是,《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並沒有作詳細規定,細則的模糊為券商與客戶的約定留下了空間,但對整個市場安全運行埋下了一定隱患。
最後,融券交易中的證券權益處理問題值得關注。融券賣空交易中,當券商向客戶融券賣出時,其所融出的股票可能來自其他客戶融資交易時作為擔保品的證券,證 券的買入方買入證券交割後,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由於證券出借方也不應損失其法律上的權利,此時就出現了同一券上存在兩個權利主體,從而引起股權沖突。
三、融資融券的對策:
首先,應該大規模擴展證券融資交易的准入范圍,在門檻規則、准入主體、保證金比例、證券登記公司系統、銀行資金渠道等方面大規模放寬。
其次,收縮和放緩我國擬行的證券融券交易范圍,在證券融券種類上應僅僅放行主要的50支藍籌股的證券融券,擴展股票指數的賣空,使市場產生各國市場普遍存在的藍籌股效應。
第三,改造我國目前證券登記公司的系統,為信託登記、擔保交易登記、貸款與強行平倉、非杠桿性賣空交易提供條件。
第四,加強市場監管。應由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對融資融券市場進行三重監管,保證市場交易的有序進行。
==========================================================================
1、保薦人發展現狀:
根據證監會網站統計,截至2011年9月20日,國內在冊保代人數已達到1876人。據此計算,待上述1400名準保代「轉正」後,我國保代人數將超過3000人。據了解,目前國內一個首發(IPO)項目通常需要兩名保代簽字,由此,業內也將兩名保代稱為一個通道。而據證券時報記者此前的調查,通常一個保薦通道需要8至12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一個IPO項目。因此,如果要求每名保代每年至少完成一個IPO項目,按照3000人的保代人數粗略計算,每年至少需要1000個以上IPO項目才能保證投行通道的使用率。但是,2011年A股市場上會IPO項目僅有400餘家(其中339家過會),也就是說,彼投行保代隊伍已呈現飽和狀態。
2、保薦人目前的問題
首先目前保薦機構小作坊式的經營方式較為普遍,內部控 制水平低。多數保薦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沒有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和程序,業 務流程各環節缺乏監督和制約,導致大量的初始申報文件質量粗糙,反映擬上市公司信息不 充分、不完整,給初審工作增加了壓力和難度。
其次市場反映少數保薦代表人利用其在發行上市環節具有的特定 角色和獨特作用,放鬆了勤勉盡責的要求,甚至有極少數保薦代表人淪為簽字機器,不實際 參與項目。還有少數保薦代表人放棄職業操守,借發行上市的機會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三、保薦代表人本身並不承擔保薦責任,頻繁轉會,持續督導流於形式,實際上承擔保薦責任的是保薦機構。迄今為止,保薦代表人受到的最大處罰只是暫停三個月資格,因過錯而被除名的一個沒有,一些市場爭議較大的業績頻繁變臉的上市公司,都沒有對保薦代表人追究責任,這顯然與保薦代表人的超額收益不相稱。
3、保薦人制度的對策:
首先應加強保薦機構的內部控制。加強保薦機構的內部控制,是強化保薦制度 的關鍵點。所以明確要求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負責監督、執行保薦業務各項制度並 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對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管理責任意識的強化,落實保薦機構 對項目的整體控制,提高保薦工作質量就成為重中之重。
其次應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管理,強化責任意識,把保薦代表人的責任落到實處。保薦代表人受保薦機構指派具體負責保薦工作,是保薦業務的直接責任人員,必須誠實守信、勤 勉盡責地履行保薦職責。所以我們不能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保薦代表人的道德操守上。我們應當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管理,增強他們的哲人意識,以多樣的手段讓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第三、強化監管措施。保薦責任的完善,是保薦制度功能發揮的重要保證。有道是,權力是把雙刃劍, 保薦代表人的重要性加強了就意味著必須要有相對應的措施來監督他們的行為。加強法規的建設是最直接的方法。這有利於保薦代表人的權力制約,能強制地規范他們的行 為,讓他們按規律辦事,對金融證券市場做出他們應有的貢獻。此外,我們還能使用輿論監 督,這是非常常見有效的的監督方式,這不但讓保薦代表人自覺地考慮自身的行為,為自己 的行為負責,還能保證整個金融證券市場更順暢地運行。
第四、應當改變以單純的考試為選拔保薦代表人的制度。一個只會考試而能力不強的人, 先不論會給所在的券商帶來多少影響,即便他成為保薦代表人,一旦保薦失職,將不符合條 件的公司推向證券市場,對投資者的損害就成為無法挽回的事。所以我們必須要從中國的死 硬的考試制度中解放出來,結合實際,創造出適合我們國情的注重實踐的新的選拔機制。
==========================================================================
1、中國創業板發展現狀
目前創業版市場有 158 家企業,平均發行市盈率 70 倍,計劃超募 365 億,結果募集 1216 億, 平均每個企業獲得 7.7 億, 最高的超募公司是國民技術計劃募集 3.4 億結果募了 28.3 億。 再看持股結構,158 家中,142 家是家族企業,6 家是外資企業,1 家集體企業,外加 9 家國 有。第一大股東占 90%的 91 家,40%以上家,最高上市持股 96.43%,上市之後 41.2%。創業板企業根本就沒有做大,完全是現有財富的簡單重新分配。
2、中國創業板存在的問題
(一)頻繁的高管辭職現象。不少創業板上市公司成功上市,募集到企業發展急 需的資金後,其高管沒有選擇繼續「創業」,而是選擇迅速離職,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買股套現,不利於創業板長期健康發展。
(二)退市機制難產。退市機制是創業板市場優勝劣汰功能的重要機制, 是高風險市場的重要標志。 沒有高效 的退市機制,創業板的市場效率會大大降低,投機也無法遏制。
(三)創業板的市盈率過高和易遭受市場炒作問題 我國創業板市場發行市盈率過高,加上發行後市場炒作,使得市盈率長期居高不下。創業板上市公司盡管有著高成長性,後期發展潛力大的特徵,但由於其仍然處於創業初期,實力比較弱,在市場競爭中很可能會失敗,所以普遍的高市盈率是很不正 常的,也不有利於積極引導市場發展,一旦遭遇大的集體虧損或破產,將對創業板下一步發 展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3、創業板的對策
(一)改革創業板新股發行審批制度。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是正確方向,但現在將 核准制直接轉變為注冊制,時機並不成熟,應該逐步為實行注冊制創造條件。完整的市場化不僅包括新股定價市場化,還應該包括發揮中介機構作用,盡量減少行政干預。應該將新股發行審核權力下放到深圳交易所,讓交易所責、權、利一致,讓大量中小企業都有機會上市。
(二)強化證券保薦人和中介機構責任。證券經營機構應該弱化保薦通道作用,重視估值能力和專業服務能力建設。 證監會和證券業協會應該 加強對證券保薦人監管,同時加強對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的監管,增強其責任感,提高 道德素養,確保上市企業嚴格符合創業板市場要求和條件。
(三)增加創業板公司流通股比例,減少股票鎖定時間。應加快新股「全流通」步伐,縮短鎖倉時間。不必「一刀切」地規定是否採取存量發行方式,可規定由發 行人自己選擇存量發行或者增量發行方式。
(四)降低 PE 盈利空間,加強監管,增加違規成本。通過落實創業板新股發行中的「三 公原則」,整體降低創業板市場新股發行市盈率,降低 PE 盈利空間;同時對 PE 徵收資本利 得稅,對其不合理收入予以調節。
Ⅳ 融資融券擔保物劃轉手續費要多少求答案
融資融券擔保品劃轉是沒有手續費的。
華泰證券,全國AA級券商、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券商之一!能夠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金融服務。上海地區傭金萬三,需要請與我聯系,祝您投資愉快。
Ⅳ 太平洋證券融資融券完整的交易流程是怎麼樣的求答案
你好,個人投資者在太平洋證券開立的普通賬戶資產總值應達到人民幣50萬元(人民幣),機構投資者在太平洋證券開立的普通賬戶資產總值應達到100萬元(人民幣)。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交易流程大致是差不多的。
Ⅵ 大同證券融資融券怎麼辦理流程如何求答案
你好,融資融券一般的流程:1.業務申請與資格審批:2.客戶徵信與授信評估:3.簽訂協議與開戶:4.信用交易:5.債務清償:
Ⅶ 聯系我國實際,分析證券公司通過開展哪些業務實現其職能(該題為論述題,求答案,謝謝)
為什麼都是來這里找作業的~!郁悶~~~~~~~~~~~~~
如果你的老師開明,你直接甩出幾個詞:
證券承銷、證券經紀業務、證券自營業務、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IB業務、融資融券業務。。。
以下為轉載:
(一)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
保薦機構負責證券發行的主承銷工作,向中國證監會出具保薦意見。
(二)證券經紀業務
客戶的證券買賣委託,不論是否成交,其委託記錄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保存於證券公司。
在證券經紀業務中,證券公司應遵循合法原則、效率原則和「三公」原則。
1.合法原則是指證券公司不能受理按有關法規規定不能參與證券交易的人的委託,也不能受理全權委託,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損失作出承諾。
在整個代理過程中,證券公司只承擔代理的責任,對於證券買賣後所形成的盈利與損失,無權參與分享,也無須承擔責任。
2.效率原則是指證券公司在進行經紀業務時注重效率。
3.「三公」原則
(三)證券自營業務
由於證券公司在交易成本、資金實力、獲取信息以及交易的便利條件等方面都比投資大眾佔有優勢,因此,在自營活動中容易存在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不正當行為。
董事會是自營業務的最高決策機構,投資決策機構是自營業務投資運作的最高管理機構。
對自營資金執行獨立清算制度。自營業務資金的出入必須以公司名義進行,禁止以個人名義從自營賬戶中調入調出資金,禁止從自營賬戶中提取現金。
證券公司應當建立防火牆制度,確保自營業務與經紀、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在人員、信息、賬戶、資金、會計核算上嚴格分離。
(四)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及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業務
(五)證券資產管理業務
將委託人委託的資產在證券市場上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組合投資,以實現委託資產收益最大化。
(六)融資融券業務
融資融券業務是指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上市證券或者出借上市證券供其賣出,並收取擔保物的經營活動。
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必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證券公司應當對融資融券業
務實行集中統一管理,融資融券業務的決策和主要管理職責應當由證券公司總部承擔。
證券公司經營融資融券業務,應當以自己的名義,在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分別開立融券專用證券賬戶、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信用交易證券交收賬戶、信用交易資金交收賬戶,並以自己的名義在商業銀行分別開立融資專用資金賬戶和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資金賬戶。證券公司應當按規定為客戶開立實名信用證券賬戶和實名信用資金賬戶。證券公司向客戶融資融券應當向客戶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證券公司應當逐日計算客戶交存的擔保物價值與所欠債務的比例。當該比例低於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時,應當通知客戶在一定期限內補交差額。
其實這個題就是考你證券公司的業務類型和各個業務類型的內容的~!你把業務類型達到,簡要說下每個業務的作用就行了(實際上還是闡釋業務的內容···)
希望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