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園林皇後」何巧女的毀滅史:給美國捐款96億,卻在國內負債200億
一個有著中國「女首善」的企業家,號稱要超過董明珠千億身家的何巧女,為何因「做好事」而負債兩百億?
我們都知道,馬雲,王健林這樣的企業家每個人身上都有天價負債, 負利率幾乎成了企業家的標配,但何巧女的債卻成了壓死她的稻草。
這個從賣花姑娘做到國內第一的園林企業CEO,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呢?
何巧女出生在浙江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從小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刻苦學習畢業的她最終被分配到林業局工作,
這樣的差事在當時可以說是輕松的鐵飯碗, 但何巧女不滿足這樣的工作,一心想要出國留學的她開始苦學外語,最終丟了這份得來的美差。
無業在家的何巧女跟著父親做起了盆景養殖生意,直到1990年,北京舉辦了一個盆景展示銷售會議,沒工作的何巧女也跟著父親一起去了北京。
由於是亞運會期間,北京的外國人格外多,想要幫上忙的何巧女用自己流利的英語為父親推銷起盆景。
落落大方毫不露怯的她很快得到了外國人的稱贊,結束之後父女兩看到收益都驚呆了,這次的北京之行賺了在老家一年的利潤。
何巧女福至心靈,看中了這其中的商機,將出國學習的念頭拋之腦後,開始自己創業。
創業初期的何巧女不怕辛苦,一個人進貨,一個人修剪,一個人銷售。努力得到了回報,不到一年,她便成立了 東方園林公司 。
那個時候的中國還沒有多少這行的從業人員,因此東方園林在業內幾乎毫無競爭對手。
在1993年資產已經超過百萬, 在那個年代,已經達到了浙江女首富的位置。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何巧女有了找人管理的念頭,於是在外高薪聘請了行業經理來協助自己。
可惜遇人不淑,經理卷錢跑路,留下一堆債給她。
這次的事件讓何巧女一度失去了信心。
所有的一切只能重頭再來,堅強起來的何巧女在等待貸款信用刷新的六年中不斷地充實自己。
六年後,何巧女再度出山,實力和運氣讓她接到了李嘉誠東方廣場的項目,她設計出來的景觀讓她一戰成名,
從此,從私人到企業到政府都來找她合作,幾年時間,背靠政府的東方園林再次晉升為行業龍頭。
2009年東方園林上市融資,股價一路狂飆,甚至一時遠遠超過了茅台的股價,成了當時的A股第一股。
上 市第二年何巧女就登上了中國富豪榜單。
董明珠同樣身為女企業家,一人之力將格力做到了千億資產,同時也是何巧女事業上追逐的目標。
她們還有相似的經歷,董明珠也曾被人騙走26億逃往國外。何巧女放話: 「董明珠是中國第一個千億女企業家,我將是中國第二個。」
2018年初,何巧女的天價捐款引得全國皆知。
向美國科研機構捐款15億美元,用來保護臨危動物。
隨著這個事件網友們還扒出了她歷年來的捐款,盡高達30億,
2015年的捐贈排行上位居第一,馬雲王健林都被她遠遠甩在身後,被命為中國「女首善」。
當時韓國有一期節目討論的就是何巧女的捐款事件,
當主持人算出這次捐款相當於5300億韓幣的時候驚訝地說: 「這比韓國所有國民負債加起來都多,這筆錢如果分在韓國那麼韓國就沒有負債了。」
值得一提的是, 這近百億人民幣的捐款並非是現金,而是7000多萬的股權捐贈。
這讓股民們群情激憤, 這相當於拿著股民的錢送給外國人啊。
惹怒股民的後果是嚴重的,由於近幾年東方園林的股價一直在跌,在百億捐款的雪上加霜中,流動資金鏈短缺,東林再次拋發債券。
然而被傷透心的股民這次不再買賬,拋發出的10億債券只收回了0.5億,直覺阻斷了資金流水,對比前一年東林的虧損再次增高百分之五十以上。
園林業的資金迴流很慢,一個項目動輒三四年都是正常的。
近幾年東林的重點放在了PPP項目,從園林建設轉到污水排放其中所需要的資金也是不少,
之前的資金鏈不能斷,新項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又投入了一千四百多億。如今的負債率早就達到了百分之七十。
而這次的債券危機讓她舊傷添新傷,不得已質押股票來獲得更多的現金流動。
可以說,這次的捐款讓何巧女的事業瀕臨破產。
此時網上的輿論兩極分化, 一方覺得中國的企業家給外國人捐款,不配為中國人。
另一方覺得 錢財是自己的,捐給誰是個人自由,不能因為是企業家就限制了自身權力。
馬雲曾在演講時說過這么一句話: 「當你成了一個企業的決策人時,你手裡握著巨額財富,當你覺得這個錢是你自己的時候,你離毀滅就不遠了。」
馬雲的這番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從老闆到企業家就是從個人責任到 社會 責任的變化,
企業家的錢屬於人民用來造福 社會 而交在你手上的,政府也是因為企業能造福 社會 而批準的項目。
你不能拿著勞動人民的錢違背初衷,這就是企業家的責任。
浙江大學的鄭強教授在演講中義正嚴詞地說: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如果中國的人才去了美國,說不定哪天砸在我頭上的導彈就是中國人做的。」
網友們翻出了演講對比著評價何巧女: 「企業是有國界的,企業家也是有國界的,是中國勞動人民用血汗錢將你捧到了這個位置。」
人們又想起了那個在金星節目上被批判的企業家潘石屹,為哈佛大學捐款一千五百萬,卻不給中國貧困生捐一分錢。
當得知他的兒子後來考上哈弗後網友們調侃: 這是一千五百萬買來的門票。
類似的前車之鑒不止一個,但何巧女卻是最為特殊的,她並非不愛國,東林的所有稅款沒有少過一分,自己也在國內有過捐款。
可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 短短幾天內東林的市值憑空蒸發一百億,何巧女的股權也被凍結,
因為拿不出錢拖欠了幾億的工資,銀行也不再貸款給她。
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將公司股權質押出去用以緩解危機。
2019年,何巧女夫妻兩人的 質押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這相當於將整個公司變賣了出去。
而兩百五十多條的質押明細里一大半都屬於何巧女。
何巧女傳奇的一生為了拯救公司而離開公司,也許是她最正確的選擇,不知她會不會再和以往一樣,重頭開始。
B. 國企是不是財務部門最忙
是的。
每年都有幾段加班加點的時光。財務部每年有幾項固定的大活,比如預算、決算和年終核算,這幾個時間段,財務沒有不加班的,因為要趕著時間點把報表做出了,大型集團總部的財務,這幾個時間段工作量就更大,甚至很多同事為了趕報表,忙的晚上都直接在辦公室睡行軍床了。
財務工作者每天都要跟數字打交道,對於數字敏感以及細心是必備的素質。
國企的財務部主要的職能:
第一,是會計報表。主要包括平時的核算和決算,核算是平時每個月的日常工作,決算一般是每年的3月份左右。
第二,是預算管理。也就是組織編制和審核下一年度的各項預算,確定下屬單位的預算指標。預算審核的過程,往往也是一個多方博弈的過程,那個場面,有時候真是有點像辯論賽。
第三,是日常報銷。報銷算是一項服務職能,需要與公司各個部門的同事打交道。但是報銷的工作卻是很不好乾的,不少人在報銷時都會犯各種各樣的小錯誤,報銷審核人員需要百倍細心,一張張單據仔細審核,要做到百密不可一疏。
C. 中國郵政集團總部的待遇好么
待遇不錯。但是郵政局要改革。一部分是企業編制,一部分是事業單位編制。
郵政改革三定方案下發 郵政局和郵政公司成兩家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發布時間: 2006年03月02日 08:03
作者: 陳姍姍 關鍵詞: 郵政改革;頭條
國家郵政集團公司相關控股子公司融資計劃將於6月後次第展開,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及上市等
經國務院批準的郵政改革「三定方案」,日前下發各省級政府和中央各部委。國家郵政局內部人士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新成立的國家郵政局和國家郵政集團公司計劃6月掛牌,地方郵政局和郵政公司掛牌則將在本月完成。
國家郵政集團公司相關控股子公司的融資計劃將於6月後次第展開。這些計劃包括但不限於引進戰略投資者及上市。國家郵政局局長劉安東在內部會議上表示,「三定方案」的公布,表明郵政體制改革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三定方案」即「定機構、定職責、定編制」的方案。去年7月,國務院原則通過的《郵政體制改革方案》要求郵政政企分開,改革主要目標包括:重組國家郵政局,作為郵政監管機構;組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各類郵政業務;加快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現金融業務規范化經營。
最近幾天,一份關於工作去向選擇的調查表陸續下發到各省級郵政局幹部手中。據稱,如果選擇去郵政管理局,則可能被納入郵政管理局的公務員編制;如果不願意,則有可能去郵政公司,成為市場化自主經營新公司的一分子。
重組後的國家郵政局歸口信息產業部管理,下面主要設綜合司(外事司)、政策法規司、普遍服務司、市場監管司和人事司五個司。各省的郵政管理局,實行垂直管理。
新組建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要從事普遍服務業務、競爭性業務(包括快遞和物流業務)和郵政儲蓄業務。各省的郵政公司,將作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子公司。而除了各省的郵政公司外,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還會擁有中國貨運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郵政銀行等控股子公司。今後,這些控股子公司都將引進合適的戰略投資者。
「三定方案」的出台只是郵政體制改革的一部分。近日,國家郵政局研究室人士曾在內部刊物《郵政經濟》上撰文指出,政企分開後的郵政企業仍將面臨繁重的改革任務,改革的基本目標就是在郵政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據上述國家郵政局內部人士介紹,郵政公司將會通過融資乃至改組成為股份制上市公司,最終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