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年開出8000家店的OYO,是下一個OFO還是拼多多
進入中國市場僅一年多,OYO就在中國擁有8000多家酒店,40多萬間房間。此外,據公開資料,OYO已融資超過8次,總金額超過16.5億美元,包括日本軟銀、紅杉資本、光速創投、滴滴、騰訊等知名金主,和AIR BNB這樣的同行。
不過,OYO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OYO的迅速崛起引發了巨頭的警覺,攜程、美團等OTA已經開始「封殺」OYO。此外,OYO的實際運營情況也引起市場質疑。
吸金
融資超8次達到16.5億美元
在中國開出8000多家店
在酒店業,人們更樂於將OYO和OFO、拼多多甚至瑞幸咖啡這些互聯網企業相提並論。「下一個OFO」「下一個拼多多」「下一個瑞幸」,都是OYO身上的標簽。
實際上,這家由印度一位1993年出生的年輕人創辦的公司,似乎並不反感這樣的說法。OYO首席財務官李維對媒體表示,OYO和拼多多的共同點都是做消費下沉,抓住了受眾的價格敏感性,讓用戶享受到原來享受不到的商品或者服務。另外,李維也提到,OYO和瑞幸咖啡在流量策略上比較像,都是以低價獲取用戶,然後從中找到相對高頻的用戶做定向營銷,藉此擴大用戶數,趕超傳統巨頭。
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打法,OYO在中國市場擴張的速度令人咋舌。據OYO酒店合夥人兼首席運營官施振康透露,截至4月16日,OYO酒店在全國290多個城市運營酒店達8000多家,客房數40萬間。施振康表示,「如果從單體品牌酒店的規模看,我們在中國市場已經做到第一名;從整個酒店集團來講是第二名,全球可以排到第六位。」
「平均每1.4天開進一座城、接近3小時開一家店。」這是外界對OYO速度的的總結。
而對比來看,在行業深耕發展十餘年的首旅如家、鉑濤以及華住三大中國酒店巨頭,它們分別擁有3800家、5500家、4000家酒店。也就是說,進入市場僅一年多,OYO就已經超越了他們的數量。
除了開店速度讓人吃驚,OYO的「吸金能力」同樣羨煞旁人。
近日,外媒報道稱,Airbnb(愛彼迎)選擇在愚人節當天確認了對OYO的投資,消息人士稱,投資額約1.5億-2億美元。據 財經 網報道,Airbnb確認了該項投資。
在此之前,據公開資料, OYO已融資超過8次,融資總金額已達到16.5億美元,包括日本軟銀、紅杉資本、光速創投、滴滴、騰訊等知名「金主」。2018年9月,OYO宣布獲得總額為8億美元的投資,以及2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其中的6億美元將用於OYO繼續擴大中國業務規模。這是中國酒店業史上最大單筆融資紀錄。到2018年末,OYO估值達到50億美金。
攜程網上也搜不到OYO酒店
爭議
不收加盟費、低門檻
引發諸多亂象
據了解,加盟OYO沒有加盟費、房間改造費、品牌使用費等,由OYO免費提供店招、枕套、床尾巾,會對洗漱淋浴用品等進行標准化改造。OYO許諾平台流量和將來的管理輸出,只收取年營收3%-6%的傭金。另外,與酒店簽約之後OYO承諾對業績「保底」,一旦業績達不到預期會對酒店進行賠付。這種「零負擔合作」的輕模式與變相的補貼讓OYO迅速「收編」大量中低端的單體酒店。
紅星新聞記者以意向加盟商的身份撥打了OYO加盟客服電話。客服對記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擁有消防、衛生和營業執照等證照,酒店客房數量在30間以上」,對其他條件沒有硬性規定。相比如家、漢庭等傳統連鎖酒店動輒五六百萬起的加盟費,以及80間客房的最低數量,OYO的加盟門檻並不高。
快速擴張和低門檻也導致加盟商的水準參差不齊,有媒體報道,為了達到公司制定的簽約新房數量,當地業務發展人員放寬了簽約酒店的標准,簽入了一批證件不全、房間數量很小、甚至沒有消防許可證的旅館。
OYO賦能的無品牌單體酒店普遍存在建築陳舊、設備老化等問題,OYO的低成本改造也不會進行系統地裝修。記者在去哪兒網上看到,廣州的幾家OYO酒店評論中,消費者提出不滿的意見包括空調壞了、衛生間排水不暢、床不舒服、床單陳舊等,同時還存在衛生問題、周邊環境嘈雜以及服務態度等問題。
OYO的實際運營情況也引起了市場質疑。在社交平台脈脈上,有OYO認證員工指出,OYO存在較為嚴重的數據作假。還有自稱為OYO加盟商的網友稱,目前OYO管理粗放,沒有給酒店帶來預想的收益。去年10月,OYO組建廉政合規委員會,對員工違反公司廉政合規制度的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也印證了OYO存在管理漏洞、數據造假等問題。
探訪
有的加盟店線上價格是線下5倍
存在「僵屍」酒店的情況
OYO能給一家普通的單體酒店帶來些什麼?為什麼OYO得到了如此迅速的擴張?
對於上述問題,李維給出的公開回答是提升入住率。「OYO更核心的在於為單體酒店創造價值——加入OYO酒店三個月後,它們的入住率平均增長了20-30%。」
據介紹,單體酒店加盟OYO之後,為了提升入住率,OYO會進行一定的價格下調。例如原來150元的單價可能降到120到140之間的價格區間。
然而,實際情況又是如何?為此,紅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了成都多家與OYO簽訂協議的酒店一探究竟。
OYO百順旅店外景
位於成都市錦江區錦華路的「OYO百順旅店」,從招牌來看,紅色醒目的「OYO」LOGO被印在「百順旅店」的前面,還掛上了「輕享」的標志。除了隨處可見的「OYO」標志,白色床單、紅色的床幃和抱枕,是記者在OYO百順旅店裡發現的和其他OYO酒店唯一的共同點。
從入住價格來看,「OYO」的APP上顯示,OYO百順旅店的最低價格為最低140元/晚,但百順旅店現場掛出的「今日房價」中,有50元/間——198元/間不同價位的房間。在問及應按照線上價格還是線下價格入住時,旅店老闆稱「線上線下下單都可以」。
OYO百順旅店內景
「花更少,住更好」是OYO的宣傳語。不過與宣傳不一樣的是,該旅店老闆告訴記者,旅店直接入住比線上下單更便宜。「跟OYO合作後,他們在APP上把價格往上調了再掛的」。至於掛上OYO的招牌後旅店的實際入住率是否提高,該老闆稱OYO並沒有給帶來明顯的變化,「線上比之前我們的掛牌價都高,怎麼可能現在入住率更高?」
資料顯示,對於加盟OYO的酒店,OYO承諾會向其提供系統化管理、運營策略、渠道推廣、管理推廣,幫助酒店快速提高入住率。作為回報,OYO則收取酒店6%至8%的傭金。
百順旅店老闆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除了贈送的床單、抱枕等物品,OYO並未提供太多管理上的幫助。另外,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OYO的APP上該酒店顯示為「OYO百順旅店」,在網路地圖、美團、攜程等平台上,都沒有顯示「OYO」的字樣。
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有酒店的線上價格是線下價格的5倍之多。
5月15日,記者在APP上以950元/間的價格預訂了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鼓樓南街的「OYO艾尚酒店」後致電酒店,該酒店告訴記者,可以直接去酒店以188元/間的價格辦理入住。「很少有人會通過OYO平台來定我們的酒店,所以我們在平台上面的價格比線下和其他平台高得多。」
此外,紅星新聞記者發現,有一部分酒店已經與OYO終止合作,但OYO的APP仍未將這些酒店下架。
在OYO的APP上仍然可以看到位於成都市一環路東一段陽光新業大廈的「OYO雲縵酒店」的信息,並顯示仍可以通過APP進行預訂。不過酒店店員告訴記者,已經終止了與OYO的合作,如果需要入住,可以通過其他平台進行預訂。
OYO的APP上顯示,可以通過APP預訂「OYO雲縵酒店」。不過酒店店員告訴記者,已經終止了與OYO的合作。
為何終止與OYO的合作?該店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OYO並未增添酒店的入住率,並且與酒店的「定位不合」。「我們酒店定位是精品式酒店,OYO給人的感覺有不夠『精品』。」記者發現,在OYO平台,該酒店價格為845元/間,而在其他平台,雲縵酒店價格在180元——521元/間之間。
思考
擴張的同時飽受爭議和質疑
OTA巨頭聯合「封殺」
OYO的攻城掠地一直伴隨著諸多爭議與質疑。而隨著進入中國後大批加盟商簽約到期,與加盟商之間的解約風波讓這家明星公司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此,施振康表示,「大批業主不續約」的傳聞有所誇大,大部分業主在續約問題上沒有異議。根據OYO最新披露的酒店運營狀況,去年4、5月份第一批大規模簽約的酒店,在一年合約期滿之際,續約率達到95%左右。
然而,不少OYO中國的酒店業主即使違約也要拆掉門頭。
去年11月前後開始至今,無論是美團點評還是攜程網,都搜索不到OYO酒店。流量入口遭到關閉後,客流與收入遠低於加盟前,甚至出現了虧損現象。而摘掉了「OYO」的前綴,則能在OTA平台上線。
盡管OYO在中國市場仍處於燒錢階段,前景尚不明朗,但對於以一己之力激活了住宿業80%的市場的OYO來說,它的異軍突起帶來的「鯰魚效應」已經顯現。
目前,包括攜程、美團、華住在內的行業巨頭都開始國內布局「存量單體酒店連鎖化」。
美團酒旅團隊孵化了「輕住」品牌,攜程投資的旅悅集團則孵化了「索性」品牌,主要是針對房價在100元到250元之間,房量50間以上的快捷酒店。今年3月,同程藝龍推出了同樣定位的OYU酒店,免加盟費,面向40間房以上的酒店。今年4月,華住集團推出直銷平台「一宿」,與華住內部實現共享流量資源,全面打通會員體系,意圖吸納更多單體酒店。另外市場上還有一些互聯網出身的玩家,比如前Uber中國團隊打造的「1舍」,創始人是「劉強東七個創業學生之一」的千嶼。
資深酒店觀察家劉啟對行業現狀表示擔憂,認為這是個千億級別的市場,但大家蜂擁而至並不會立刻讓這些中小酒店業主的生意變得更好。「目前我並沒有看到哪一家真正對市場進行了深度的整合,資本 游戲 是見花就摘,並沒有人真正在想這朵花摘下來之後怎麼去培養。」
編輯 官莉
Ⅱ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要不斷融資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是要不斷融資?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家公司其實很缺錢,因為公司沒有盈利,連續虧損,常年的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商業運營需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否則這兩家公司早就破產了。
但是這三種資金來源最穩妥的方式就是股東的股權融資,其他兩種都不穩定 ,也具有極大的法律風險,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各種跑路其本質就是第三種融資的方式,比如網貸,比如長租公寓,比如OFO。
Ⅲ OYO酒店:再獲軟銀投資 拓展拉美業務
OYO的巴西業務負責人Henrique Weaver在9月4日表示,軟銀集團將通過一家合資企業直接管理OYO在拉丁美洲的業務,這家合資集團將控制OYO在該地區的所有酒店。
軟銀將通過50億美元拉美基金的一部分投資OYO的拉美業務,並成立OYO Latam公司,屆時這家公司將接管拉美地區1000多家酒店,而且大多數位於巴西和墨西哥市場。
Weaver並未透露投資金額,但稱軟銀和OYO在董事會擁有同等代表權。同時,路透社援引多方信息稱軟銀的拉美基金將向OYO在該地區的業務發展投資7500萬美元。
OYO的上一輪融在去年10月完成,融資金額15億美元,創始人Ritesh Agarwal、軟銀集團及其他投資商參投,其中Agarwal投資7億美元,目的是向歐美市場拓展業務,當時融資完成後的企業估值達到100億美元。疫情爆發後,OYO迅速採取削減成本,暫停業務拓展策略和裁員等措施,其收入在疫情期間受到嚴重損害,市值也蒸發了40億美元。
關於合作,軟銀稱其在2019年開始在拉丁美洲拓展OYO業務,這筆投資最近也隨著OYO Latam和董事會的成立而逐漸正式化。
Weaver稱,由於拉美地區的酒店市場十分分散,非常適合OYO快速發展的步伐。
關於裁員,Weaver稱疫情讓OYO不得不在巴西地區裁員500人,目前該地區員工人數僅剩140人,此外,OYO還放棄了在巴西的辦公場所並削減了運營成本。
疫情對全球的旅遊和酒店業務造成嚴重打擊,而OYO的業務范圍遍布全球,其各個部門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疫情爆發以來,OYO縮減日本業務,並准備縮小東京總部規模。日本是OYO在全球唯一一個設有不同業務線的市場,但OYO在7月將酒店預訂部門和公寓租賃部門合並,合並後的業務將提供一個單一平台,服務覆蓋了從酒店客房到住宅租賃再到度假租賃的所有方面,而且OYO的投資商軟銀對這次業務合並表示支持。今年8月,由於OYO在日本的業務受到疫情的嚴重打擊,軟銀派遣了兩名高管,希望能起到積極作用。
今年第一個月,OYO還進行了重大業務重組,在全球多個國家進行裁員,當時在印度裁員約3000人, 在中國解僱了5%的員工。美國市場也解僱了超三分之一的員工,6月底,OYO 又決定繼續在美國市場進行裁員,大部分的休假員工將被解僱,但他們會獲得股票期權的補償,OYO還預計美國市場的業務將在2021年下半年恢復。
OYO還在中國市場面臨著縮小業務規模以及酒店合作夥伴和供應商就拖欠款項提起的訴訟,OYO因快速擴張導致資金鏈吃緊,而這項訴訟導致OYO在中國的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目前,OYO在中國的員工人數從高峰時期的6000多人降至1200人。
Ⅳ 滴滴自動駕駛獨立後迎首輪融資!3億美元,軟銀領投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張博
在去年8月,車東西曾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詢問其自動駕駛業務的具體進展,據了解,滴滴目前已經擁有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此前,其CTO張博在接受車東西采訪時也透露,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由其親自帶隊,已經在中國與美國的四座城市開展了自動駕駛的路測,並已拿到了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在自動駕駛業務團隊方面,滴滴已全面構建高精地圖、感知、行為預測、規劃與控制、基礎設施與模擬、數據標注、問題診斷、車輛改裝、雲控與車聯網、車路協同、信息安全等多個專業團隊。目前團隊在中美多地開展研發、測試,規模超200人。
而在產業方面,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國能汽車、車和家等20餘家整車廠以及相關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關系。
據張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將開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車廠把車造出來,然後將車輛一鍵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單訂單中讓車廠分成。在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的未來業務模式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實。
如此來看,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技術思路與商業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難怪軟銀會將滴滴選作自身自動駕駛布局的關鍵一環,選擇在此時向滴滴自動駕駛投入億美元級別的資金。
從大的產業層面來看,這也是自動駕駛領域資本逐漸朝頭部玩家集中,加速技術量產落地的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