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資需要具備的條件有:
盈利能力需要滿足要求。增發要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若低於6%,則發行當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應不低於發行前一年的水平。配股要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要求公司近3年連續盈利,且最近3年凈資產利潤率平均在10%以上,屬於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於7%;
分紅派息要滿足要求。增發和配股均要求公司近三年有分紅;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要求最近三年特別是最近一年應有現金分紅;
距前次發行的時間間隔。增發要求時間間隔為12個月;配股要求間隔為一個完整會計年度;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沒有具體規定;
發行價格。增發的發行市盈率證監會內部控制為20倍;配股的價格高於每股凈資產而低於二級市場價格,原則上不低於二級市場價格的70%,並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價格以公布募集說明書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盤價格為基礎,上浮一定幅度;
發行數量。增發的數量根據募集資金數額和發行價格調整;配股的數量不超過原有股本的30%,在發起人現金足額認購的情況下,可超過30%的上限,但不得超過100%;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數量應在億元以上,且不得超過發行人凈資產的40%或公司資產總額的70%,兩者取低值;
發行後的盈利要求。增發的盈利要求為發行完成當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前一年的水平;配股的要求完成當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要求發行完成當年足以支付債券利息。
② 單位的收入靠融資能支撐多久
一個正常的企業, 健康 的情況應該是盈利並且現金流沒有問題, 旅遊 類的平台,其實盈利能力應該是可以的,經營不好,還是內部的問題。
靠融資支撐一個企業的運營,本身是不 健康 的,如果是一般的企業,那很快就難支撐下去。不過,題主所在的公司非常特殊,個人覺得再持續玩下去沒有問題,哪怕真玩不下去了,政府也會想辦法搞定。
題主所在公司,不能理解為一般的經營性公司,實質應該為政府融資平台。這類公司所謂的經營只是一個噱頭,其實是為當地政府進行固定資產投入做融資用的。融資的資金也不是用於企業經營,基本都是被上級平台或者財政統籌了。需要還款的時候,上級公司或者財政也會調撥資金轉貸,所以,目前短期內平台類公司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記住,平台類公司最大的兜底方就是政府,銀行對政府的信任是無條件的。
很高興來分享一下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第一,企業為什麼需要融資。企業融資就是我們俗稱的加杠桿,也就是借別人的錢來賺錢,借錢賺錢可以解決自身資金不足所帶來規模無法擴大的問題,但是借錢是需要支付利息的, 如果企業的產品暢銷,利潤合理,賺取的利潤能夠支付借錢所產生的利息。這時候企業加杠桿就成為了擴大利潤的方式之一,所以企業都熱衷於借錢賺錢。
第二,加杠桿的風險。借來的錢是需要償還本金和利息的,能不能支付到期的利息和本金,這就是加杠桿所帶來的風險。
加杠桿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在一個經營的周期裡面,賺取的利潤能夠完全支付利息和本金,這樣一個經營周期結束,就可以把所有借來的錢的本金和利息全部償還。
加杠桿可以接受的狀態是,在一個經營周期裡面賺來的錢,至少可以支付利息,而本金需要依靠其他的融資進行支持。
加杠桿最危險的狀態就是,在一個經營周期裡面賺了的錢,既不能支付本金又不能支付利息,利息的支付都需要靠其他的融資,這樣就就會導致本金越滾越大,就是俗稱的驢打滾,也被稱為旁龐氏狀態,一旦新增的融資無法支撐存量的本息,那麼就會出現資金缺口,很容易出現崩盤。
第三,平台公司的運作特徵。在樓主所提的問題中所說的收入應該是指的現金流,平台公司一般創造利潤和現金流的能力都比較偏弱,在融資環境寬松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融資來維持現金流。
但是如果平台公司自身完全沒有創造現金流的能力,那麼就會陷入加杠桿風險中說的第三種情況, 負債規模會越滾越大。一般某些平台公司會不斷地注入新的資產來增加資產規模,以此來維持新增負債的能力。但是還是那句話,如果平台公司自身不能創造現金流,這個 游戲 遲早會玩不下去。
第四,對平台公司的幾個建議。一是拓展收入和現金流的來源,可以注入經營類的資產,向市場要收入要現金流。也可以做好預算內項目的建設,把財政預算內資金轉化為企業的收入和現金流。二是做好財務測算。平台公司創造的利潤和現金流至少應該覆蓋融資的利息,而本金的規模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保持好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確保在需要滾動本金的時候,金融機構能夠給予支持。三是 做好政策研究。平台公司的項目管理,融資,建設都有很強的政策性要求,會涉及到政府債務,隱性債務,公益性項目建設,財政預算等,必須做好研究,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夠符合政策的要求。
以上的意見建議,供參考。
這個問題要看一開始企業的融資方案設計和後續的項目投入計劃了,兩者一定要匹配好,融資方案設計是和後續的資本運作和商業投入高度相關且前者是後者為基礎製作的,融資資金到位後根據當時的資金使用計劃按部就班的分批次落地到位,如果資金使用出現了變化需要再融資(不夠用)或和前一輪兒的投資人召開會議進行變更部分的調整(資金太多了或方案變更),這兩者統一協調後就不會出現資金能用多久的憂慮了,所以其根本原因是沒有做好資金使用計劃。那麼第二個原因就是融資方案或條件做的脫離市場沒有融到資金或者投資人給到的估值遠低於企業的預期,沒有融資到位導致先天資金匱乏。綜合下來就是做好規劃和企業本身運營,從而提升自己企業的話語權和估值。
你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公司能支撐多久,要看你的主管單位的態度,還有你公司老闆的思路。下面詳細分析下你公司現狀,也許會對你的當前的迷茫有所幫助:
第一你說你公司是開發區下屬子公司,那麼可以把它定位為國有,既然投資上級單位是政府,這樣的企業一般有政府兜底,輕易是不會破產的。
第二你公司目前靠融資過日子,雖然這種方式不可取,,但是被投資單位看好,能融到資金,說明你公司還是有價值的,短時間是不會破產的。
第三總是靠找投資過日子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目前最需要做的是選定目標方向,開展企業經營,擴大銷售收入,最後實現企業盈利。只有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最後想問問你,萬事開頭難的上一句是什麼? 是俗話說的好啊![呲牙]
靠融資性貿易收入絕對沒有出路,最終都會資不抵債!這個正好是皮包公司的反方向,這樣的公司除了粉飾指標之外別無用處!
正常企業支出後因無法還款或償債而持續違約,融資渠道越來越少,資不抵債,現金流枯竭之時就是企業破產之時。
政府單位另當別論,政府可通過行政干預讓銀行延期收款或覆蓋貸款,也可另帳處理,這種類型的單位利潤不再是主要工作目標,只要基本達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考核要求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企業的生存發展依賴的因素很多,最終要看現金流情況,現金流枯竭,企業就倒閉了。僅靠融資企業能撐多久?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我有一點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1、企業擁有正現金流是企業能夠生存的基礎,現金流枯竭是企業倒閉最直接的原因。
2、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來獲取企業利潤,不管是現在實現,還是通過商業模式、融資支撐等因素在未來實現,都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沒有盈利就違背企業存在的價值。
3、融資獲取的資金支持,是企業迅速做大的強大支撐;也是初創企業在創業初期發展技術、完善平台等基礎設施時來用時間換空間的權宜之計。
4、融資不能過度,要量力而行。借來的錢總是要還的。
5、沒有利潤,僅靠融資維持的企業是危險的,是在走鋼絲。國內很多類似的企業破產倒閉的例子太多了。
主要是看項目是否真的有前景,要是項目很好的市場前景,融資方向看好你的企業就會幫你操作上市,但是一個企業不管是有多好的市場,都不靠融資活著,一定發展自己的核心價值,把自己產品做出自己品牌效應,最關鍵的就是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
單位的收入靠融資能支撐多久?這個單位在哪裡,如果是有土地,單靠融資不是長久之計,但是可以在土地上搞生態農業,特色加工業,還有就是要有招商引資,推進產業園區的發展。靠負債只是暫時解燃眉之急,重點在於多搞創收項目,多賺錢才是出路。
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搞了五年了,也必然有其值得擁有的地方,要分析其中的問題,發現其中不對勁,要及時的離場,而不要一直在裡面工作。既然你知道他是靠融資,你也會知道其他的一舉一動,因此不要慌,但要有對策,以免失業,結自己轉換工作作早期准備。
長期靠融資是沒有出路的,但是,如果是先接定單再生產的模式,流動周轉是可以融資的;二是如果企業經營周轉短的,也可以融資。
③ 再融資管理辦法
再融資申請已經取得核准批復的,適用修改之前的相關規則;尚未取得核准批復的,適用修改之後的新規則,上市公司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並更新申請文件後繼續推進,其中已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不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④ 自己創業如何融資
關於自己創業如何融資
融資最關鍵點就是告訴大家:一定要在不缺錢的時候去融資,而不是等到沒錢的時候再去融資。下面和我一起來看自己創業怎麼去融資,希望有所幫助!
一、怎麼跟VC打交道?
創業者首先要了解一下VC。要了解這個VC怎麼看項目,他認為什麼是好的生意,什麼是好的創業者,什麼是他們值得投的一個團隊?
市場上有很多個投資機構,但是你們的心目中,會有一些機構是你們想找的。那麼怎麼找到這些機構,怎麼跟他們打交道?需要注意哪些方式方法?
1、一定得知道VC在想什麼?他提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意味著什麼,就是你要了解,這幫傢伙在琢磨什麼?
2、了解他琢磨什麼之後,建議你也換位去思考一下,當你在講業務故事和談判的時候,你也站在他的立場去想一想,他為什麼會這么提?所以你要有一個同理心。
3、資本(錢)畢竟是逐利的,所以規則非常重要,VC這一行往往看重的是當初有什麼約定,他們對這個約定還是比較認真嚴肅的,因此對創業者來講要對這個規則本身有一個敬畏,對資本要有一個敬畏。
二、融資的時間點問題
每一件偉大生意的存在和發展,都有其特定的時間窗口,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我這里要講的,則是小窗口問題:你想融資?如果你只有個idea,還沒有把它真正的付諸實施,那可能還是不夠的。
如果你已經把它做出了一些雛形,甚至已經產生了一些用戶和收入,這個時候你可以講講產品的成熟度、用戶的規模、你的收入等等。
融資的時間點還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你的資本能夠足以支撐你產生更多的用戶,還能產生更多的收入,你就別急著去融資,你可以嘗試著接觸一些投資人,但是你不要上來就大范圍地跑去融資,因為你融資的時間點越早,你的估值越低,同樣大家對你的信任度也是越低的,拿出一些成型的東西會更好。
三、不必害怕idea被投資人偷走
有相當多比例的創業者覺得他的主意很好,怕在接觸投資人期間主意被投資人給偷了,或者擴散到其他的portfolio里去。
這個我覺得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第一你只是有一個創意和主意,它其實並不值錢,我不認為:你有個點子,你是世界上比愛因斯坦還聰明的人,那個點子一講,王求樂明天也不幹VC了,他自己拿這個點子去辦了個企業,這是不可能的,不光我不會干,我也不可能去讓我投的公司去干,因為一個企業我此前投的時候,他已經有既定的幾條發展路線,我輕易不會讓他換方向,所以這一點創業者必須得認識到。
此外,你的創意,其他人也玩不轉。創業者內心深處,有許多支撐你點子的一些邏輯,同時你還有背後的資源,VC們是不具備這些的,不應該去碰的,所以創業者不用害怕。
我建議:你可以要求投資人跟你簽一個保密協議,但其實簽不簽都不用太擔心,因為VC這個行業保守商業機密是基本職業道德,他們要跟成千上萬的創業者打交道,會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
四、如何准備BP
見VC之前給他發一份BP(商業計劃書),一方面讓他知道你在干什麼,另一方面一定要讓他看完之後去思考,這樣的話兩人見面會非常有效率。
那麼如何准備好這個BP(PPT)呢?
1、要講干貨。少廢話,50多頁的PPT投資人是沒有耐心看的,一個生意可能10來頁PPT就會寫足夠清楚了,特別是早期項目。
那麼什麼是干貨?無非是這么一些東西:你在干什麼業務,這個業務在你這個行業所處的語境(環境),你們是一幫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是你們這幫人來干這個事。如果你財務上的東西目前還不好細說,那麼可以提一下財務歷史和你的預測,但對一個早期項目來講,可能這塊沒有什麼好講的。最後簡單講一下,你這次大概要融多少錢,怎麼花?
2、一定要有邏輯。這個是創業者在接觸投資人的時候,碰到的最大問題之一。請不要羅列和堆砌一堆相互之間毫無關系的東西,要一氣呵成,10分鍾能否把這個邏輯講清楚很關鍵。要盡可能找到適合你自己特點的邏輯!為此,我一再建議創業者見投資人之前做做排練,你找幾個挑刺兒的聽眾,對他們講10分鍾,看看能不能講清楚你的邏輯,對方聽懂了沒有,是否認同?
五、創業者最大硬傷:沒找到用戶的真正需求
創業者在公司戰略方向的把握上,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真正找到用戶需求是什麼。用戶需求是創業者做這件事情的基礎,所以大家對你需求方面的拷問一定是最嚴苛的。
投資人看需求有幾個角度:
1、大眾需求OR小眾需求。通常來講,固然是需求越大,你面對的人群越眾。
2、強需求OR弱需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吸煙是個壞的需求,也是一個大眾的需求,還是強需求,吃飯也是強需求。
3、高頻需求OR低頻需求。與強弱需求類似的是高頻或低頻。但是兩者又有著本質不同:比如考GRE去新東方讀書,對每個考生而言那是強需求,但它卻是一個低頻需求。
4、還要考慮需求成本,高成本意味著高價格和高毛利空間。
創業者可能是在上面這三類中去找一些組合而已。這裡面還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創業者認為的需求,可能並不是真正的需求,是個偽需求。舉個例子,山西的醋特別多,北京這邊吃不著好的醋,那能不能在北京搞20個山西老醋連鎖店,拿幾百瓶來賣?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老百姓每天都需要去商超,柴米油鹽哪兒都有,這一類需求已經被其他的東西給替代和滿足了,所以連鎖醋店這是個偽需求。
5、有些需求是可以被創造的。
業內一直有各觀點:好的產品用來滿足需求,而牛逼的產品則創造了需求。我們能投的.往往是好產品,未必是牛產品。什麼樣的需求是可以去創造的?我難以一下子說清楚,但我相信我們有這個能力去判斷。
有創造性的人我們一般稱為是天才,像喬布斯,用產品創造了需求。
一般來講投資人在考察用戶需求的時候,跟創業者針鋒相對的地方可能最多,這一塊大家討論和爭辯起來往往容易激動。對創業者而言,因為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在這個方向上,你一定很珍惜,所以如果你爭辯紅了臉的話我也能夠理解。但是投資人關於需求的話題,是探討性質的,不僅僅是用來懷疑你,也是幫你一起思考,這是不是值得你耗費精力去乾的好方向。投資人未必正確,但如果他對用戶需求有一些疑惑,或者有一些挑戰的時候,創業者還是應該冷靜地想一想。
6、在需求之外VC要看的是業務本質。
一般通過這幾個方向看業務本質:
你是不是抓住市場上的新機。怎麼樣才叫有新的機會呢!
1)垂直的、細分的、跨界的、融合的,這是一種角度。
2)在產業鏈條的縱深上做布局。
3)由於某種創新,衍生出來的新機會,譬如移動通訊的發展就創造了無數新的商機。
雖然有了上面這三個方面,我們還要看新的機會有沒有門檻,或者是不是一個嶄新的模式。如果不是的話,你如果已經建立一定規模,成為了龍頭老大,也可以很有吸引力。
這裡面,我要強調一個名詞叫做Chinametoo,這是以前聯想的一位朋友提出來的,我喜歡將其發揚光大。中國人喜歡跟風,尤其是跟洋人的風。美國人搞了一個創新業務,第一個中國人研究透徹後把洋人了,這叫metoo。什麼叫做Chinametwo呢,就是第二個中國人看見第一個中國人乾的不賴,自信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干個更好的,於是照著這第一個中國人的模樣,二次復制,這就是Chinametoo,但這第二個中國人如果研究的比較透徹,那恭喜他!如果研究的不透,照貓畫虎性質的,那就岌岌可危。所以,我呼籲不要輕易去抄襲,一窩蜂地干同一個方向是要不得的。
7、ToB的業務類型,在中國的機會越來越多。
以往在國內,2B的生意在中國本身能夠做得大的不多,民間最大的可能就是華為,但是華為它跟VC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也就是說歷史上VC在toB的領域,沒有掙到什麼大錢,因此大家對toB的領域勢必會有一個慣性,會謹慎一些。
ToB類型的業務,過去在國內做不大,原因有當然在於我們的土壤:
1)壟斷結構下,小企業沒錢買,大企業是大爺,很難做生意;
2)國內的原創技術,少之又少,確實沒啥可投的!
但是這個局面最近有些改觀,而且改變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
1)中小企業在國內的發展很快,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變化,這些企業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試錯的成本也低;
2)我們原創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toB領域過去的兩個掣肘因素已經大大地緩解了。
六、VC看好什麼樣的團隊?
大家都知道VC是看團隊的,但真正看重的就是一個CEO,雖然其他的團隊成員也很重要。
VC評估CEO時,在意哪些東西?
第一,會看你個人的歷史,你過去所做的事情,跟你現在所從事的行業之間,有沒有一些強關聯。
第二,VC還會考察你的能力。有些創業者把自己吹的神仙一樣,這需要考察。個人的觀點,如果一個CEO能力很全面,固然很好,但現實地講這是很難強求的,因此我們希望CEO的某些能力有過人之處。
第三,要看團隊整體,特別是CEO本人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一般說,聰明人的學習能力要強一些;執行能力強弱,決定於CEO的個性。
第四,還要看CEO的心胸。心胸不夠,這個企業一定做不大。有的創業者老闆味太濃,這很不可取。今天我們這個社會其實已經沒有可以真的拿自己當老闆的,千萬不能今天還以為自己是誰誰誰,明天沒准你下面的工程師就出去干另一個事情,過了三年沒准他就會把你顛覆了,所以咱們也不老當老闆,我們要有一種分享的精神,還要平易近人,跟團隊能夠打成一片。
第五,如果你有幾個合夥人會更有吸引力,當然你也可以一邊走一邊搭團隊。有些企業可能一上來就好多個創始人,無論這幾個創始人相互之間怎麼認識的、相互之間是個什麼關系,其中不可規避的是會涉及到一個非常核心的股權平衡、話語權問題。我們其實希望團隊裡面能夠有人一股獨大。一股獨大一定比平均的要好,一股獨大那個人未必一定是CEO,譬如CTO占的股份最大也沒問題,這個人他對於公司的生死存亡問題,要負最多的責任。
除了股份和控制權問題,議事規則也很關鍵,特別是對相對成熟的企業而言。一言堂肯定有問題,毫無疑問,公司容易走偏,但是大家一團和氣也不行,和和氣氣的也不合理。比較好的當然是和而不同,你們有爭論,但是不管怎樣總得有一個人說了算。CEO得有這種獨斷的能力和決心,一定要有這種意識,公司才能夠真正的有力量,在決策上不會搖搖擺擺,能夠順利地往前走。柳總(傳志)講的方法非常有意思:核心團隊討論問題時,一定要把問題放在桌面上攤開,開誠布公地討論,討論一次不行明天接著再討論,一定要把非常關鍵的分歧點討論清楚;討論完了之後,如果還是沒法形成意見,那麼還是我說了算!
七、公司的估值,最終是各方談判的結果!
1、融錢不是越多越好
通常一個企業需要多次融資。如果第一次融資額過高,相當於二次融資的時候,門檻就高了很多。如果你的業務做的非常成熟,你有100%的把握一定能做得更好,那可能還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一旦你的願望落空了,並沒有做到你預想的效果,你下一步怎麼辦?你在天使階段拿了A輪的,你到A輪怎麼拿?你再去融B輪的價格嗎?如果你業務好,還有一定的支撐,市場火還可以,但是如果你業務量不行,前途就堪憂了。另外,如果融到了太多的錢,信心膨脹亂擴張,反而害了自己。所以融資要把握一個度,錢不一定越多越好。
2、股權出讓多少合適
在早期的時候,比如天使階段或者A輪,釋放了10%、15%、20%股權,其實沒有太大區別。重要的是你需要快速地跑起來,這比你花了三個月或者半年的時間,融到你想要的價格要來得更重要一些,這個講的是估值本身的問題。
有幾個建議:
建議一,關於話語權的問題。
總有創業者在盤算自己融資後,是不是還能夠掌握51%的股份。在早期的時候,其實談不上話語權,因為公司都是你的,我也玩不轉,我也不跟你玩,所以你多釋放一點、少一點,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把餅做大更重要。
建議二,時間成本是非常昂貴。
時間成本比什麼都可貴,快速的跑起來比什麼都重要,比你拿到多少錢,拿誰的錢,都要重要得多,為什麼?因為你的機會成本是如此之高,你比別人早跑三個月,在北上廣展開了,比你拿到更多的錢,跟他們一起在北上廣展開要重要的多。雖然你今天可能看到的市場並沒有競爭,但是那不代表市場就沒有競爭了。據說周鴻禕曾經講過:你怕什麼的話,那麼你一定會碰到!這話是有道理的,你所擔心的東西一定會碰到,所以要快速地跑起來。
建議三,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做長遠的企業。
在過去來看,通常融資每一輪跟每一輪之間是一到兩年的時間。當然了因為現在市場的競爭更激烈了,錢更多了,所以大家融資的節奏有可能會稍微快一些,有些人是半年就融一次,這也正常,有些人甚至做得好,幾個月就融一次。
創業者要有一個規劃。規劃的節點是有里程碑的,比如說城市擴張到多少個了,或者說做了幾個產品線了,或者有多少用戶了,收入做了多少。但是在做規劃的時候,不是跟VC講故事,而是在你內心,你自己要把這個困難想得充分一些,天災人禍每天都會碰到,所以要把困難想得充分一點,給自己留有餘地。
之所以說長遠眼光,因為這裡面還涉及一個事,一個創始人如果在融資時表現的太「精「了,我們也不太喜歡。VC天生就是打算盤的,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你不能算得太精,你今天跟我精,明天跟你的下屬精,你跟你的客戶也會精。算盤太精,張力太大,不一定是好事。有胸懷的創業者,即使頭一次創業失敗了,再次創業時往往還能得到VC的認可和背書。
3、員工期權的設計。
這個期權值是多少呢?一般是10%到30%,為什麼會差距這么大呢?如果你現在的團隊足夠完整,10%就差不多。但是如果你的團隊非常不完整,就可以適當的留大一點。其實期權發放的決定權基本上來說是創始人說了算的,你分給誰,你不分給誰投資人一般不會干涉太多,他只是需要知道你大概心裡是怎麼想的。
另外一個就是發放的范圍,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多公司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每個人都分期權,這個話CEO可以講,但是什麼時候發放給小兄弟們需要想好。因為早期的團隊其實是非常不穩定的,你從市場上招一個程序員,招一個銷售,他可能明天就走了,對他們而言期權不值錢,他認的是工資。所以要把期權給重要的核心人員,還要知道給了他,最後他走人了你還能不能把期權收回來,如果收回來該怎麼收回來,如果不收回來,又該怎麼辦。
4、契約精神,敬畏資本。
如果以上內容,都談妥了,那麼就到了簽訂投資條款的階段。創業者需要了解下什麼是投資協議的慣用性條款,比如贖回、優先清算權、否決權等都是VC慣用的條款,屬於對小股東的保護性條款,救命稻草一類的東西,創業者對這些內容不要過度擔心。至於一些原則性的核心利益,創業者也要據理力爭。
不管最後達成了一個什麼樣的約定,一旦達成,你就要有契約精神,契約精神比什麼都重要。咱們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打造一個良好的投資者關系比什麼都重要,盡可能養成和投資者打交道的好習慣。
八、創業者要珍惜自己的信用
信用什麼時候會表現出來,就是我們在做盡職調查的時候。你的信用好還是不好,投資人會了解到,這方面VC會做盡職調查。如果信用破產了,代價會非常昂貴!典型的信用上的錯誤是哪些呢?
1、編造自己的履歷,這是非常典型的一點。
2、編造或虛構團隊成員。
3、數據作假。
另外,還有一個大忌:反悔。這個現象也非常嚴重。一旦你同意簽訂term了,就別再反悔。假設說你跟創業邦談了,你跟南立新南總說我要融資,南總也同意了,你們雙方口頭上或者書面上都答應好了,如果這時候你又拿BP再去找別的投資機構去談,搞了一個高估值的term,那麼這是非常惡劣的。
九、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首先,融不到和不需要融是應該區分一下的。有一些生意是不需要融資的,不要為了融資而融資,不要因為競爭對手或者你的同學融了資,心裡覺得癢癢了,自己也去融一圈。
更多的是需要融資,卻融不到,原因大體來講,是這么幾個東西:
1、行業太小。行業小不小,前面關於用戶需求時討論過。
2、能力不濟。雖然方向好,但是投資人認為你不是這塊料,這事就得馬雲來幹才行!
3、一心多用。連續創業者在這方面很突出,吃著碗里瞧著鍋里。比如之前你在做某個領域,但是干著干著覺得意思不大,看到團購火了,就去搞團購,看到別的火了,又去干別的,但是又捨不得丟掉原來那一攤子創業者是否專注,對VC而言也非常重要。
4,姿態太高。估值太高了,或者算計太精了,容易談崩。
當然,還有一個我們不排除一種可能性,就是我們VC看走眼了,本來應該投你卻不敢投,但這是很罕見的。你在幾個月內還沒融到資,一定要先找找自己的原因。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死不認錯,那麼無論如何要想方設法活下去,活著太重要了!
十、找VC的訣竅
1、VC基金門派眾多。
市場上有許許多多的投資基金,包括老牌美元基金,老牌人民幣基金,政府相關基金,還有券商投資部門,從既有體系分裂出去、另立山頭的市場新銳,和BAT戰略投資部,以及千差萬別的知名和不知名風險投資基金,等等等等。不同類別的基金,他們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有人喜歡對賭,有人喜歡先做詳細的盡職調查再給term。
2、各家機構有其差異性。
VC這個行業,龜有龜路,蛇有蛇道,各顯神通。但是,總體而言,中美兩國都差不多,就是老牌的、知名的VC機構更受青睞。可是,各VC之間往往是有差異性,這和各基金的資本來源、基金的策略、基金團隊的DNA都有密切關系。當然這種差別,從操作層面上而言則是:大家的投資流程大同小異。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明天就給你到帳了,那是瞎忽悠,作為一個機構投資人,盡職調什麼的必須得做。
除了各基金之間的差異性,每個基金的內部也有差異。就是說在同一個基金裡面,就是你跟基金的誰在聊,也是不一樣的,可能這個基金的A合夥人就喜歡你這個項目,B合夥人不喜歡,因為每個投資人的職位、關注領域、性別、年齡、閱歷、學識、能力、甚至心情都是不同的!但這種差異性,千萬不要簡單理解為職位的差異。不要小看了投資經理和分析師,作為一線人員,他們的意見往往很關鍵。
3、多談幾家VC,但要掌握好節奏。
在啟動融資之前,可以找幾個投資界朋友咨詢一下,探討一下融資的時機是否成熟,故事是否有吸引力。如果正式融資了,不要一上來就把所有最好的VC,都給見了一遍。反過來,或許你可以找一兩個優秀的VC和一兩個你未必真正看的上、卻也願意聽取意見的VC,先拿他們當當試金石。悲催的是,你一開始就向你所有心儀的美女求婚,慘遭拒絕,隨後即便變得足夠優秀之時,可選的對象不是你想要的。
除了這個之外,有幾個原則要遵循:
1)適當地多談幾家VC,聽聽不同的意見和反饋。
2)最終拿錢的適合,Topnamefirst!並不是誰給你的估值最高,就要拿誰的錢,我認為拿到一個qualityVC的錢,比多拿100萬美金和少稀釋5%,要重要的多得多,有了牛逼VC的背書,他們的資源和經驗更能幫到你,你未來的融資也會更容易!
3)效率很重要,在估值、基金品牌和效率之間,要取得一個平衡,贏得時間對早期企業而言是很關鍵的因素。
4)適合自己,也就是鞋子原則,鞋子一定要穿上舒服才行。
當然,原則歸原則,大家要有自己的靈活性,掌握住一定的靈活性。
4、融資的成功,並不等於成功。
融資成功了,錢到手了還不等於你已經成功了,這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近二十年來,融到資的、被VC任何的團隊和企業,比比皆是,但絕大部分公司都歇菜了。因為一個企業真正能不能成功,有些東西是超出你掌控的,你的產品方向、市場窗口、執行力、再融資能力,都可能會制約你。而且不能否認,成功是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的。
十一、有史以來,最好的創業時代!
1、市場機會幾何級增長。
十幾年前賽富、IDG和今日資本還需要去央視做《贏在中國》節目,去宣傳自己,宣傳什麼叫VC,今天已經不需要了。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個創業時期。因為市場的機會就是方向上、選擇上呈幾何級的增長。
2、人才更加充足。
另外就是人才也越來越多,十年前你想找一個好的程序員、產品經理、用戶體驗專家很難,今天滿街都是,尤其在北京。
3、錢也更多了,人傻錢多速來。
4、創業和退出有成熟的機制。
對資本而言,創業和退出本身的機制已經廣為接受,已經固化下來了,有成熟的機制。創業在好多人看來是一種生活方式,有些人說我生來就想創業,我去網路或阿里打工兩三年,學學本事,但最終還是想自己干,這其實是已經把創業作為一個生活方式了。
;⑤ 25家上市房企籌劃再融資,更多資金支持政策或在路上
房企股權融資步伐在加快。
12月19日晚,萬科A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制定了以新股配售方式、向非關聯人士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的方案。
近期,信貸、債券、股權融資「三改棗支箭」連續落地對房企融資提供了多維支撐。據中指研究院統計,自11月28日證監會恢復上市房企再融資以來,已有25家上市房企發布配股或定增融資公告。
而在上周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提出,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
業內人士預計,下階段將出台更多穩定企業主體政策,幫助企業有序降低債務和資金壓力,2023年房企整體融資環境或將得到實質性改善。
萬科擬發H股
12月19日晚,萬科公告稱,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根據一般性授權制定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方案的議案》。
公告稱,公司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關於提請股東大會給予董事會發行公司股份之一般性授權的議案》,董事會在股東大會授權范圍內,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制定了以新股配售方式、向非關聯人士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的方案。
這是萬科對此前公司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提請議案的落實。
12月1日晚間,萬科曾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提請董事會將《關於提請股東大會給予董事會發行公司股份之一般性授權的議案》,作為臨時議案提交 2022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授權內容主要包括:在相關期間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決定以單獨或同時發行、配發及/或處理萬科新增A股及/或H股股份,並作出或授予可能須行使該等權力的售股建議、協議、購股權及交換或轉換股份的權力;批准配發或有條件或無條件同意配發(包括但不限於普通股、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及附有權利認購或轉換成股份之其他證券等購股權)新股數量不得超過公司已發行的A 股/H股數量的20%。
當時萬科方面回應證券時報記者稱,一方面是大股東希望公司能積極把握政策機遇,為公司繼續堅定轉型和長期健康發展儲備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大股東和深圳市政府對萬科的堅定看好和全力支持。公司將加倍努力、不負信任。
12月16日,萬科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議案簡旅》和《關於提請股東大會給予董事會發行公司股份之一般性授權的議案》兩項議案。
萬科總裁祝九勝表示,做股權融資是要優化資產結構,同時還要降低融資成本。從融資成本來看,只有股權性佔比提升了以後,負債率才能下來,債權性融資成本也會下來,融資成本也會不斷形成一個低走的趨勢。
更多資金支持政策或在路上
從「第一支箭」銀行信貸融資打開,到「第二支箭」債券融資支持,再到「第三支箭」股權融資重啟,三支箭連續落地對房企融資提供多維支撐。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自11月28日證監會恢復上市房企再融資以來,已有25家上市房企發布配股或定增融資公告。其中A股17家進行非公開定增融資,H股8家通過配股融資,碧桂園、雅居樂、建發國際等,已經完成配股融資。資金用途多數是「保交樓、保民生」房地產項目開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個別用於資產重組及收並購。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5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滿足行業合攔殲凳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12月18日,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等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2022年已出台的政策要持續抓好,2023年還將出台新舉措,側重研究解決改善房企資產負債狀況等。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11月第二支箭、第三支箭連發已打通行業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渠道,且第三支箭表述「募集資金用於存量涉房項目和支付交易對價、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不能用於拿地拍地、開發新樓盤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亦直接點明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與前述政策相呼應。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提法是亮點,「改善資產負債表」或意味著金融端政策加速落地,同時部分商業模式有缺陷的出險房企或加快出清,中長期利好頭部優質房企產品力提升以及份額提升。
平安證券研報也預計,部分短期流動性承壓,但資產資質較好的優質房企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在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方面,除再融資放開、公募REITs試點擴大、債轉股外,穩定房價亦是穩定及改善行業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方向。
海通證券研報判斷,後階段將出台更多穩定企業主體政策,幫助企業有序降低債務和資金壓力。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今年前期房地產融資政策松綁的落腳點在於對前期收縮性政策的回收和糾偏,房企融資環境實際改善有限,11月後逐漸轉向保主體,三箭齊發支持優質房企融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預計2023年企業整體融資環境或將實質性改善。
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決定(2020)
一、背景及總體思路
再融資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促進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一帶一路」、軍民融合、國資國企改革等國家戰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現行再融資制度部分條款不能完全適應市場形勢發展需要,市場對此反映較多,各方面改革呼聲高。我會將再融資制度改革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措施積極推進,對再融資制度相關條款進行調整。
本次再融資制度部分條款調整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理念,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便捷性和制度包容性。一是精簡優化再融資發行條件,規范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支持優質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大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二是切實提高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質量,建立更加嚴格、全面、深入、精準的信息披露要求,督促上市公司以投資者決策為導向,真實准確完整地披露信息。三是調整再融資市場化發行定價機制,形成買賣雙方充分博弈,市場決定發行成敗的良性局面,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效率。二、修改的主要內容
一是精簡發行條件,拓寬創業板再融資服務覆蓋面。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將創業板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由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二是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上市公司董事會決議提前確定全部發行對象且為戰略投資者等的,定價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調整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和鎖定機制,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相關限制;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數量由分別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
三是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將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此外,根據前述修改內容相應地修改了其他條款,並根據立法技術規范了文字表述。三、各方意見、建議採納情況
徵求意見期間,我會和司法部共收到有效書面意見、建議107份。經認真研究,我們對各方意見較為集中的事項作了進一步梳理,對合理意見進行了採納,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關於法律適用
關於規則適用,我會在徵求意見的新聞稿中明確:「修改後的再融資規則發布施行時,再融資申請已經取得核准批復的,適用修改之前的相關規則;尚未取得核准批復的,適用修改之後的新規則,上市公司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並更新申請文件後繼續推進,其中已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不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議。」
有意見提出,按照上述「新老劃斷」原則,新規則發布實施時已取得核准批文的企業,仍舊適用原有規則,由於原有規則在定價、鎖定期尤其是減持限制上更加嚴格,該等企業幾乎不可能完成發行,建議調整「新老劃斷」時點。
我們採納該條意見。經研究,從便利企業融資、有利於資本形成、節約監管資源的角度考慮,我們擬將「新老劃斷」的時點由核准批文印發調整為發行完成時點,即《再融資規則》施行後,再融資申請已經發行完畢的,適用修改之前的相關規則;在審或者已取得批文、尚未完成發行且批文仍在有效期內的,適用修改之後的新規則,上市公司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並更新申請文件或辦理會後事項後繼續推進,其中已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不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議,已經取得核准批文預計無法在原批文有效期內完成發行的,可以向我會申請換發核准批文。
(二)關於明股實債
為加強對明股實債行為的監管,《再融資規則》(徵求意見稿)規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不得向發行對象作出保底保收益或變相保底保收益承諾,且不得直接或間接向發行對象提供財務資助或者補償。」
有意見提出,建議將主體范圍擴大到前述主體的關聯方,以避免其藉助關聯方規避該條規定的情況。我們採納該條意見,將規則修改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不得向發行對象作出保底保收益或變相保底保收益承諾,且不得直接或通過利益相關方向發行對象提供財務資助或者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