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庭融資問題理論依據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有人問:寫一首好詩,是靠天才呢?還是靠藝術?我的看法是:苦學而沒有豐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沒有訓練,都歸無用;兩者應該相互為用,相互結合。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其中的陰郁不禁讓人深思。家庭的融資理論因何而發生。
從這個角度來看,要想清楚,家庭的融資理論,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我希望大家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精神,進行討論。總結的來說,我認為,現在,解決家庭的融資理論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家庭的融資理論因何而發生?這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來講,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家庭的融資理論,到底應該如何實現。一般來說,了解清楚家庭的融資理論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佚名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與其相信你的金錢,倒不如相信你的智慧;與其尋找金錢,倒不如尋找智慧。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那就是,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佚名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美德可以打扮一個人,而財富只有裝飾房子。這句話像一盞指引我進步的航標燈,處處照亮著我人生前進的道路。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對我個人而言,家庭的融資理論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對我個人而言,家庭的融資理論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在這種不可避免的沖突下,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所謂家庭的融資理論,關鍵是家庭的融資理論需要如何寫。伏契克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就越純潔。我希望諸位也能好好地體會這句話。可是,即使是這樣,家庭的融資理論的出現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義。一般來講,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唐·杜甫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巫峽氣蕭森。這句話像我生活旅途中的知心伴侶,不斷激勵著我前進。
B. 如果2002年投資阿里巴巴50萬,現在市值是多少
如果能在2002年投資阿里巴巴五十萬元的話,那麼目前至少也是一個億萬級別的富翁,所以說眼光很重要,但是現實中沒有那麼多假設,所有有時候也就是想想而已。
問題點
理想很美滿,但現實很骨感,現在就算讓你重生回到2002年,你也不一定能投資阿里巴巴,主要有兩個問題:(1)2002年有多少人能有50萬元的存款?當時能有50萬元存款的,基本上都在自己本行本業做得非常出色;(2)在2002年就沒有其他看到阿里巴巴的投資者嗎?不,肯定有,但為什麼沒有參與投資進去?因為你不能為阿里帶來其他方面的助力,你如果注意觀察一下,任何一家企業,除了天使輪外,後續融資,企業也會挑選投資者,特別是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投資者更多,這時候企業往往只會選擇那些對其發展有助力的投資機構(比如掃平各類政策因素等或者拓展市場等),所以就算你回到2002年又有50萬元,你拿著找到馬雲說要投資他的阿里,估計也是閉門羹一碗,禮送出境。
C. 論文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1.2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隨著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小企業融資的各種問題也逐漸受到各
國理論界的關注。現有的研究理論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國外先進經驗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來看,政府的積極參
與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過設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部門,從稅收優惠、金融
扶持、擔保體系、財政支持,法律法規完善等幾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郭田勇(2003)
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國際比較與借鑒》一文中,從不同國家融資制度、政策出發進行比較
分析。呂薇(2《X刃)在《借鑒有益經驗,建立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一文從信用擔
保角度出發進行比較分析。趙向華(2〕厭))在《中日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之比較分析》中從
法律角度進行對比研究。馬連傑 (1999)在《德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
從融資體系方面來對比研究。聞岳春,庄道鶴,趙慧(2儀舊)在《美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及對我國的啟示》則從融資模式角度進行對比研究。
一般而言,借鑒的國外先進經驗來自於發達國家,且這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確實值
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例如,法國政府規定,新成立的中小企業在五年以內可以在住宅辦公,
可以推遲一年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為中小企業節約運轉經費;在義大利,國家佔有大部分
股份的西曼斯特金融機構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每年由中央銀行支持為中小企業提供約20
億美元的優惠貸款,支持中小企業出口、技術升級等,還與一部分中小企業建立關系性融
資模式,以參股的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息貸款,降低其融資成本;德國以提供國家擔保、
免稅、利潤不上繳等優惠政策支持屬於政策性銀行的德國復興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該銀行每年除了代表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約巧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和投資以外,還發放約
330億歐元的低息貸款。
1.2.2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理論
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效率的提高都離不開中小企業的發
展。中小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是國民經濟的必須。奧斯汀·羅賓遜 (AustinRobinson)
在1931年出版的《競爭的產業結構》一書中用規模經濟的理論來解釋中小企業存在的必
要性。他認為企業規模收益遞增有一定的限度,超出此限度,將會出現規模收益遞減:隨
著規模的擴大,分工會越來越細,但由於技術並不是無限可分的,分工的過度細致將會導
致生產的復雜程度提高,生產成本增加、生產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企業規模的擴大還將
導致管理層級增多、管理跨度變小、信息流通緩慢、管理效率降低、機會成本增加.比較
而言,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是機制更靈活、更富有朝氣,只要能達到最佳規模就能夠
生存和發展。在此基礎上,日本末松玄六教授在《中小企業經營戰略》(1971年)中也指
出:企業能否生存、發展,與能否形成最佳經營規模有直接關系。由於行業不同,形成最
佳規模的企業不只是大企業能夠做到,中小企業也能做到。所以,中小企業只要形成最佳
規模,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較小,而生存和發展的餘地就較大。末松進一步將最佳規模分
為最大收益規模的最佳規模和最大效率規模的最佳規模兩種,後者是中小企業存在最佳規
模的根據,也是企業競爭優勢的真正體現。從最大收益規模到最大效率規模之間存在著一
個發展中小企業的最適宜的「大地帶」。
英國經濟學者張伯倫(E.H.ch田舊berlin)和羅賓遜夫人 (JoanRobinsin)l』]從不完全市場
論的角度探討了中小企業。張伯倫特別強調「產品的差異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重要作用,認為
由於產品差異也會使中小企業形成一定的壟斷因素,從而可以與大企業共存。而羅賓遜夫人則
強調了「市場不完全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意義。市場的不完全性指不同企業參與競爭的具體條
件各不相同,如擁有要素的種類、數量和質量、銷售時間與技巧等,這些因素最終會影響產品
的市場價格。她認為中小企業只要能發揮自身優勢,經營策略得當,同樣可以影響價格的形成,
贏得競爭優勢,從而在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與大企業共存。
此外,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爾淤l指出在企業和市場之間存在「組織間協調」或「中間
性體制」,一些組織可以以集群的方式參與竟爭。他們認為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結成聯盟的形式
克服實力弱的缺點,提高整體競爭優勢,與大企業競爭;馬歇爾在1891年的《經濟學原理》
第2版用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中小企業的發展,認為企業的生命周期是「生成一發展一衰退」
所以,衰退的大企業會被中小企業取代,而中小企業也會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學者袁純清 (1998)
利用共生理論探討了中小企業存在的方式,提出小企業可通過與大企業共生,從非對稱互惠共
生向對稱性互惠共生的轉化。我國學者王輯慈 (1997)認為,當存在高度發達的社會分工時,
在整體性不明確的產品生產中,以及由於受到內在技術限制而不能達到內部范圍經濟的某些生
產中,生產系統往往被肢解為許多較小的生產企業,通過外部交易結成網路,共同完成生產,
因而獲得外部范圍經濟。
1.2.3融資理論
現代企業融資理論的創立者美國經濟學家Modi幼 aniandMiliey上世紀50年代創立
的「無企業所得稅時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無關,有企業所得稅時負債越多企業價值越大」
理論,即被人們捧為經典的「MM」理論,曾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假設在資
本市場完善、資本能自由流動、不考慮企業所得稅情況下,公司的資本結構和公司價值無
關,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之後,莫迪利亞尼和米勒對該理論進行修正,發現在考慮企業
所得稅的情況下,負債越高,企業價值越高,即100%負債才是企業最佳資本結構。
現在,大多數學者普遍認為企業的融資結構一般受交易費用和信息成本的影響。我國
學者王宣喻、儲小平(2002)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認為在一定嚴格條件下(不存在制度
歧視和政策傾斜、不考慮資本市場利息、拆借成本),各級資本市場要求的信息批露機制
的高低將成為民營企業融資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民營企業只能更
多依賴低信息批露機制要求的資本市場,這與目前民間融資是中小民營企業重要資金來源
的現象相符合,也解釋了為何從正規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二板市場融資難的現象。
王霄,張捷(2003)從信息不對稱下融資理論的經典議題一信貸配給和信貸缺口角度
出發,認為由於對資產規模偏小的中小企業的信貸約束條件相對大型企業要更加嚴格,交
易型信貸缺口要普遍大於大型企業。此外,關系型貸款是中小企業重要的信貸來源,但目
前我國企業信貸機構以大型銀行為主,因此關系型貸款並非主流,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問
題難以解決。
此外,有學者也指出,銀行是企業間接融資的主要渠道。徐洪水(2001)從地區調研
個案出發,實證研究了銀行與中小企業信貸缺口的原因,證明了理論上的金融缺口的存在
的原因在於信用缺失等等,其運用博弈論的觀點,認為銀企之間的信貸過程是一個動態博
弈的過程,在法律制度健全和信貸體系完善的情況下,能有效降低銀企交易費用和信息成
本,縮小中小企業融資缺口。
1.2.4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
中小企業融資難除企業本身存在問題外,還有金融制度、政府扶持等方面的原因。經
過整理,筆者歸納了一下,目前國內的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其一,中小企業的內部缺陷。有學者認為,中小企業信用水平低、信用觀念不強,產
權不清,容易導致生產經營中的高風險,從而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缺陷成為其融資難的主
要原因。具有代表性的有張聖平、徐濤(2加6)的《內生障礙,關系融資與中小企業金融
支持》一文。
其二,金融市場方面。林毅夫和李永軍(2001)、張捷(2加2)、李志斌(2002)認
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歷史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金融體系與勞動密集型生
產為主的中小企業現狀的不適應,並提出逐步建立以非政策性中小金融機構為主的競爭性
金融體系,以此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李庚寅、周顯志(2加3)在《中國發展中小企業支持
系統研究》中認為銀行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又缺乏相應的風險轉移措施和機制,所以不敢
向高風險企業投資,造成對中小企業信貸緊縮,導致貸款門檻提高,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
難。雖然中央銀行能通過提高貸款利率的方式鼓勵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但是提高利率所
帶來的收益與風險及交易成本並不能相抵,所以中小企業很難從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獲得貸
款。此外,雖然中小型商業銀行能為部分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但是由於我國建立的是以四
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體制,對以民營為主的中小型商業銀行支持不夠,
再加上這部分銀行自身資本實力不足,所以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最後,資本市
場不健全也限制了中小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直接融資。
其三,制度因素方面。雖然我國政府為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嘗試,
但是由於尚未建立起專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幫助、技術支持、市場信息咨詢等服務的機構,
擔保體系也不健全,維護中小企業權益和規范其行為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等原因,效
果並不顯著。這些嘗試對於調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規范融資行為的作用並不大。張
捷、王霄(2(X)2)從企業金融生命周期理論出發,認為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在於規模歧
視而非所有制歧視,因此應該加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放鬆對民營金融的限制,並相應建
立企業信用制度環境。
1.2.5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國內外有不少學者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給出了一些對策。Mallick和
Chak倒botty(2002)的實證性經驗文獻顯示,美國中小企業信貸缺口(企業期望獲得貸款
與實際獲得貸款差額)達到20%,而企業所有者信用、銀企關系對信貸缺口影響很大。
這驗證了信貸缺口存在及原因。由此而言,中小企業在規模不足,難以抵押的困境下,可
以通過提高信用、加強銀企關系從而獲得銀行貸款,比如關系型貸款。
俞建國(么刃2)在《中小企業融資》認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應該促進大銀行完善中
小企業信貸服務機構,並健全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此外應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投資基
金,將富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都包含在基金的服務范圍之內,而不是僅僅限於科技型中小企業。
林毅夫,李永軍(2(X)1)認為,由於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為不同規模企業提供服務的效率
和成本不同,所以現有的國有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不能提供有效支持中國經濟發展、占企業絕
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需要的服務的金融機構,所以應該充分認識中小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中
的重要作用,大力促進其發展。
陳乃醒(2以科)(《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認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因為體制不適應,資
本市場的改革遠落後於其它要素的改革,所以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只有促使金融產品多元
化以適應中小企業需求的多元化。
通過文獻綜述,可見己有文獻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根據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實情,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和見諸報刊、雜志、著作的統計數
據與統計資料。通過對這些第二手的統計數據與資料文獻整理,筆者發現這些資料難免存在以
下局限:一是大多數以製造業為研究對象,而對於服務業和一些復雜的產業中的中小企業專門
的研究不多;二是所研究的大多是某一地區、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例如
在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因時,不少資料通過研究,把成因僅歸結於像法律法規不完善等某
一方面或幾方面;雖然有不少人做過調查研究,但很多都是對某一地區、某一行業的調查統計,
對整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宏觀的綜合分析、系統的全面的歸納不多。三是資料不夠新,反映
的大多是一二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前的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無法貼切地說明中小企業目前的融
資狀況。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嘗試借鑒己有的結論對本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分析。
中文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和緩
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途徑。但是,在我國,一方面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
資困難的問題,嚴重製約了其發展;另一方面由於資本要素市場化的滯後,大量資本找不
到投資出路。因此,對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對推動我國經濟發
展和資本優化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首先,本論文查閱了大量國內外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文獻,界定了中小企業
的概念和作用,重點闡述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方式和特徵,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存在的問題。
其次,在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研究上,本論文從經濟理論方面和現實環境方面進
行了分析。在經濟理論方面採用信貸配給模型分析;在現實環境方面,運用最新的統計年
鑒和權威調查報告,分別從內部環境和市場環境、制度環境分析。之後,根據這些分析,
運用AHP層次分析法構建我國中小企業總體融資環境評價模型,並進行了評價。
最後,通過簡單介紹境外對中小企業扶持的先進經驗,提出總體思路,尋求分別從完
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環境,強化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職能,強化中小企業的自身建
設三方面綜合提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評價模型
D. 中小企業融資難最根本原因是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發展狀況與問題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經過較長時間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逐步建立了一套在完善信用體系基礎上的包括信用機構、擔保機構、中小銀行、創業投資體系和創業板市場在內的中小企業直接、間接融資的市場體系和政府政策支持和扶持體系,給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資支持服務,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國政府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意識到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並開始借鑒國外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經驗,先後頒布一系列政策法規,於20世紀末開始嘗試在中國建立信用擔保體系、創業投資體系、中小企業板等間接和直接的融資體系。這一系列工作,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推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由於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中的信用構建缺失和企業發展的外部競爭環境惡化,使得初步建立起來的信用擔保、創業投資體系和中小企業板在近幾年的運行效果與當初的設計初衷存在相當背離,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然遠未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底,我國各類擔保機構的數量超過了4000家,其中2004年新注冊超過了1000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約占整個擔保機構數目的1/3,到2004年底,中國已設立的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近1200家,籌集擔保資金超過35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家可用擔保金額在2900萬,累計為5萬多戶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金額超過1千億元,累計放大比例為1:2.5左右,2004年約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400億元,而2004年我國各類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為17.7萬億元,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貸款僅占當年全國貸款余額的2.2%。中小企業擔保戶僅佔中小企業總數12%左右。擔保公司運營的實踐表明,公司貸款擔保的的風險一般在第三年以後開始出現。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從2000年開始建立,大部分公司的歷史在3-4年,目前已經到了風險的高發期,根據我們對一些擔保公司的調查,許多擔保公司的代償率在第三年超過15%,由於經營和財務上的困難,擔保公司不得不涉足多種業務,如進入股市投資,或更多集中在非中小企業融資領域,部分擔保公司的擔保基金被大股東移用等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運營方向與設計初衷出現了較大的偏離。
根據科技部統計,2004年,我國共有253家企業獲得了中外創投機構12.69億美元的投資,僅佔2004年全國8,463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人民幣70073億元,摺合8463億美元)的0.15%。投資的對象主要是處於發展中後期的中小企業,其中,33.4%的投資集中在IC高新技術企業,約為4.24億美元,30家傳統行業的企業獲得投資1.78億美元,佔14%。同時,本土創業投資公司發展也因為缺乏退出機制而發展緩慢,我國2004年創投投資總額中,僅有不到25%的投資來自本土創業投資。
在資本市場建設方面,我國在2004年推出了中小企業板,目前,50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累計從市場融資額超過120億元。其中,33家公司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從證券市場募集資金超過90億元,佔50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累計募集資金總額的75%。
因此,從實際運營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建立的時間較短,要有效地實現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參照西方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搭建的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建立和初步運營3-5年後的實際效果,並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和融資政策進行再思考,為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找到更加有效和現實的途徑。
現有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國內外比較
對國外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研究發現,即使在當今發達國家中,通過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和政府倡導下建立起來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在整個中小企業融資中所佔的比例仍然較低。以美國為例,政府的中小企業融資政策除了從政府服務機制和資金提供支持外,更多的通過中小企業管理局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向中小企業投資,並支持和鼓勵民間借貸。因此,自身儲蓄和親朋好友借貸仍然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占總體的58%,商業貸款、政府支持的投資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資金佔比為29%,由中小企業管理局向中小企業提供的直接貸款只佔到1%。而被我們所看重的證券市場融資(創業板市場)只有4%左右。
根據北京大學中小企業中心在2002年的調研表明,300個樣本中小企業創業和持續經營融資中65.2%以上來自自身儲蓄,31.3%來自親朋好友借款。真正從銀行獲得貸款只有3.5%。一方面,我們有必要提高中小企業從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的融資比例,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希望單單依靠銀行體系改革、擔保公司的快速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健全,依靠中小企業外源性的融資體系建立,在近期是無法根本解決我國中小企業創業與發展融資問題的。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有很多探討,根據我們的研究,造成中小企業從金融機構貸款融資或直接融資難(即外源性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金融信用問題。金融信用可以定義為履行還款承諾的願望、能力和行動。
履行還款的願望更接近於我國傳統文化對信用的理解,即誠實守信,在實際接觸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無疑都具有誠信的優良傳統品質。
然而,良好的還款願望並不總能轉化為實際的還款能力或行動。由於我國中小企業絕大部分屬於簡單的加工、製造和服務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其中一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基礎是對環境的較大污染和便宜的勞動力,處於產業鏈的下端。一旦國家實施環境保護、產業調控政策,最先受傷的企業就是中小企業。同時,中小企業發展對外部經濟大環境、對經濟周期的依賴較強,我國和國外的經驗表明,每一次經濟衰退,受到沖擊最大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在日本1980-1990年代的經濟衰退過程中,雖然許多大企業也遇到巨大影響,但是受到沖擊最大的是中小企業,約有70-80%中小企業遇到經營困境,無法償還貸款,最後導致日本全國信用擔保協會也於2001年宣布破產。
在我國,中小企業的破產率也較高,北京大學中小企業中心2003年對國內某地區的中小企業狀況進行統計,其中連續存在3年以上的企業不超過企業總數的20%。在我國經濟改革開放早期,由於市場短缺現象十分嚴重,因此中小企業創業成功率較高,而最大的約束來自資金約束。目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全面的以賣方市場為特點的相對過剩經濟,中小企業創業的成本、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都大大提高,中小企業創業失敗比率也在提高。因此,即使中小企業具有良好的還款意願,受到以上因素影響,在還款能力上也存在客觀的制約。
判斷履行還款行動的最好依據是過去還款記錄,由於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發展的滯後,金融機構在考察企業信用行動方面,缺乏必要的數據支持,這也成為金融機構無法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原因。
缺乏信用(嚴格來說是缺乏相關信用信息),是商業信貸要求高抵押的基本原因,由於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無法在信用的願望、能力和行動上充分了解貸款企業所有信息,在項目鑒定上,金融機構沒有判斷項目好壞的能力,或者判斷項目好壞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不經濟的。而唯一經濟簡便的方法就是抵押,加上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和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影響,商業銀行不得不加強對擔保抵押品的要求,而在中小企業融資上更是如此。由於中小企業在擔保品方面的缺乏(更深的原因是缺乏確定資產所有權屬性的相關法律體系),許多擔保公司在運行過程中不得不將個人的信用與公司信用連接起來,規定一旦公司無法償還貸款的情況下,個人將承擔無限責任,這有悖於現代企業制度中對有限責任公司的定義,一旦企業到達一定規模,就無法運行下去。
因此,許多學者提出的所謂發展中小銀行推動中小企業融資的建議,在目前的信用現狀下,中小銀行也無法完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其生存和運營狀況,就像現在的許多擔保公司一樣(其實,從廣義上理解,現有的擔保公司就是沒有吸收存款功能的貸款銀行),會走入目前擔保公司面臨的兩難困境。
當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政策建議
一方面,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外源性中小企業融資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畢竟我國中小企業創業和融資中個人儲蓄和私人借貸比例過高。另一方面,由於目前信用體系的缺陷,開放民營中小銀行的辦法不是目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方法。
因此,我們建議,根據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我們在繼續完善現有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同時,政府有必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即盡快推進以個人信用為基礎的信用體系建立和放寬政策限制,制訂相關法規,允許和保護合法民間借貸,這是當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方式。
1、推進以個人信用為基礎的信用體系建設
在信用體系建設上,我國已經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多年,之所以成效不大的原因是在於沒有一個完善的法律基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徵信。我國許多信用記錄是分散在各個部門,由於沒有統一的法律和操作規范,相關部門無法實現信用信息共享。同時,在信用信息分享過程中,也在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上缺乏相應的法律制度。所以,相關的立法必須盡快完善,否則徵信體系無法建立。同時,在徵信信息的構成中,由於企業存在破產保護,會導致企業主進行逆向選擇,利用相關法律制度進行故意破產逃避債務。因此應當首先建立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上的企業信用信息。個人是整個信用體系的基本細胞,企業相當於生物體的組織,所有信用信息系統都應當基於個人基礎之上。在過去幾年的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實踐中,有的城市選擇首先建立個人信用徵信系統,有的城市選擇建立企業信息徵信系統,實際效果表明前者比後者更好。
2、放寬政策限制,允許和保護合法民間借貸
政府需要放寬對民間借貸、民間融資的限制,制訂相關法律明確對民間借貸中債權人的保護和債務人的法律約束和懲罰機制,允許、保護合法的非正規融資渠道的存在和發展。從融資理論上看,以親友鏈、社區鏈為特徵的關系型貸款和關系借貸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滿足中小企業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融資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而其中廣泛使用的互相保證和個人財產完全抵押,也是一種解決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對稱的重要形式,雖然較為原始,但是很有效。
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勞動密集型模式在減輕中小企業對外部資金依賴的同時,也弱化了它們對社會資金的吸納能力。加上我國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淡化了包括融資難等外部不利因素對它們的負面影響。在我國現實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理論界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呼聲日漸高漲的同時,中小企業並沒有因外源融資難而放慢其發展的腳步。憑借對經濟增長、就業、財稅等方面的巨大貢獻,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正規、內源性的民間金融的大量存在。盡管我國現有的金融法規和金融政策是禁止民間商業性借貸的。但是在現實經濟運行中,許多發達經濟地區民間借貸、高息借貸是公開的秘密,許多民營中小企業、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是依賴這種融資方式發展起來的。這也是在我國目前缺乏外源性的融資渠道的情況下,大量的中小企業能夠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由於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法規,許多民營企業出現法律糾紛問題也是因為民間借貸原因,其中近年比較有影響的案例就是大午集團的融資案。從法院判決的結果看,國家已經變相承認和允許盈利性的民間借貸。當然,在過去民間借貸中也出現了許多金融惡性詐騙的案件,這些案件之所以造成較大的損失,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明確的法律條款對非法借貸的定義和民間合法借貸的保護。所以,民間借貸融資的規范放開,有助於消除其中的風險,是當前在信用體系和信用缺失的前提下緩解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方式。
E. 京東融資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自建物流體系是京東商城的最大特點,也是與其他電商競爭中的主要競爭優勢。京東一直把物流作為自己的特色之一進行宣傳和營銷。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為大家解開京東的融資歷史,希望能幫到你。
京東的融資歷史
2007年8月 1000萬美元 今日資本
2009年1月 2100萬美元 今日資本、雄牛資本、梁伯韜私人公司
2011年4月 15億美元 俄羅斯DST、老虎基金、紅杉資本等6家基金和個人融資
2012年11月 4億美元 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老虎基金
2013年2月 7億美元 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Kingdom Holdings Company等
2014年3月 2.14億美元 騰訊
京東融資的方式
債務融資是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該方式經營風險和預期收益都較小,債務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向個人或機構投資者發起融資來籌集營運資金或資本開支。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借出資金,成為公司的債權人,並獲得該公司還本付息的承諾。 企業的融資決策都是要考慮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的,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融資理論。
京東融資的內容
京東商城無論在訪問量、點擊率、銷售量及行業影響力上,均在國內B2C網購平台中首屈一指。飛速發展和廣闊前景贏得了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基金的青睞,資本注入 勢不可擋
近幾年來,京東商城曾經的三次融資。
(1)2007年8月,京東贏得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基金1000萬元——今日資本的青睞,首批融資千萬美金。
(2)2009年1月,京東商城獲得來自今日資本、雄牛資本以及亞洲著名投資銀行家梁伯韜先生的私人公司共計2100萬美元的聯合注資。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獲得的第一筆融資。
京東商城在2009年初獲得2100萬美元融資時,將70%的資金投向了物流系統的建設,其中包括建設自有快遞公司,把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倉儲中心擴容至9萬平方米,開通26個城市配送站等,全面提升了京東商城的物流體系。
(3)2010年1月,京東商城獲得老虎環球基金領投的總金額超過1.5億美元的第三輪融資。這是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互聯網市場金額最大的一筆融資,國際知名的老虎環球基金注資京東商城,說明投資者對京東商業模式和出色經營業績的認可。此次融資的成功,對於正在發展的京東商城乃至中國電子商務行業都有著非常積極
F. 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成功案例的前言介紹
融資困難是世界各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同樣,資金短缺、融資困難也突出體現在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並且已極大地限制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因而解放思想、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推動中小企業融資的多種模式運作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
王鐵軍教授編著的《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2004年10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一書,發展了中小企業融資理論與模式。為了滿足中小企業融資實務運作的需求,我們編著了《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成功案例》這本書。本書可以看作是上一本書的後續部分。在上一本書中,主要介紹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28種模式。但是從理論到實踐還有漫長的路程要走。在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需要有更多具體的實際案例可供借鑒。因此,在本書中我們收集和整理了與上一本書的中小企業28種融資模式相對應的國內外企業融資成功的眾多案例,並進行了對比分析與點評。希望能夠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加深讀者對於上一本書的中小企業28種融資模式的理解,切實掌握28種融資模式,使其開闊視野,拓展思路,進行融資實踐,並取得融資的成功。.
本書和《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一書中的28種融資模式的內容相對應,分為四個部分,介紹和分析了28種融資模式的案例:
第一部分為中小企業以債權融資為主的6種融資模式的案例分析,其中包括:國內銀行貸款融資案例、國外銀行貸款融資案例、發行債券融資案例、民間借貸融資案例、信用擔保融資案例、金融租賃融資案例。
第二部分是中小企業以股權為主的9種融資模式的案例分析,其中包括:股權出讓融資案例、增資擴股融資案例、產權交易融資案例、杠桿收購融資案例、引進風險投資案例、投資銀行投資案例、國內上市融資案例、境外上市融資案例、買殼上市融資案例。
第三部分是中小企業以內部融資和貿易融資模式為主的7種融資模式的案例分析,其中包括:留存盈餘融資案例、資產管理融資案例、票據貼現融資案例、資產典當融資案例、商業信用融資案例、國際貿易融資案例、補償貿易融資案例。
第四部分是中小企業以項目融資和政策融資為主的6種融資模式的案例分析。其中包括:項目包裝融資案例、高新技術融資案例、BOT項目融資案例、IFC國際投資案例、專項資金投資案例、產業政策投資案例。..
在本書中,我們首先概述了每種融資模式的不同特點,介紹了每種融資模式的具體含義、環節和實務運作。然後轉入實際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並且在案例分析中盡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歷史、現實和未來相結合,國際慣例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同時進行了案例點評。
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說明:第一,在案例的編寫過程中,個別融資模式的案例在國內比較少見,但是我們克服了各種困難,盡量去挖掘和尋找一些相關的國外資料和歷史資料來對此種融資模式做出說明。第二,在現實的生活中,融資模式的運用中也有操作失誤者,有很多失敗的教訓,其借鑒意義反而更大,所以我們沒有拘泥於本書的書名「成功案例」四個字,在個別融資模式中列出了失敗的例子來分析研究,以期對企業的融資運作起到警示作用。第三,在《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中介紹的28種融資模式針對的對象是中小企業,但有些中小企業融資的成功案例還沒有歸納總結出來,因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選擇了個別大型企業的融資成功案例進行分析。這種選擇雖有遺憾,但是我們認為,雖然案例本身不是中小企業的事件,但是融資的模式和運作程序應該是一樣的,同樣能夠給中小企業融資帶來啟發。第四,我們非常尊重中小企業融資的現實發展,所以在結尾部分我們又新增加了信託項目融資模式的案例分析,以使我們的理論研究、案例分析與實務運作跟上現實發展的需要。
本書是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員、博士、博士生辛勤研究的結晶。分工情況如下:錢宥妮(第一部分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張瓊(第一部分的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四部分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刁天峰(第二部分第一章至第九章)、郜全亮(第三部分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梁志隆(第三部分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韓汾泉(第四部分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沈雅琴擔任副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胡堅、王鐵軍擔任主編,負責全書的編審定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引用了大量相關的資料,查閱了諸多網站,我們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由於水平所限,本書一定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同時,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對融資28種模式的理解與運用,推動中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運作與發展壯大。
編者
2006年3月18日於北京...
G. 公司金融理論如何運用於企業投融資決策
公司金融理論的相關內容
1.1概念
公司金融理論這一概念源自西方國家,是研究公司資金流動與公司基本運作規律的科學理論。公司金融的英文是Corporatefinance,在我國被翻譯為「公司財務」。從字面上可以知道,「財務」和「金融」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因為「財務」的主體活動是資金,它是以現金收支為主的公司資金活動,而「金融」所涉及的范圍比「財務」更廣。「金融」不再僅局限於公司的內部活動,還涉及公司的融資活動、公司的投資收益及收益的分配問題。這是由於現代公司的發展導致金融管理所涉及的方面變得更加廣闊,所以金融的管理必須聯系起公司與金融系統兩個方面。
1.2分類
從廣義上講,公司金融理論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包括金融契約理論、戰略公司金融、行為金融理論,以下分別對這三類金融理論進行詳細闡述。
1.2.1金融契約理論
金融契約理論是在公司的金融活動之後,融資者通過一定的方式將資金最大化利用的過程。融資者對融資活動有一定的了解之後,採取最適宜的契約形式對公司的金融進行一定的管理。在此過程中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契約理論是建立在公司和融資者兩個方面之上的,這兩個方面契約理論都要達到。而且,公司一定要採取最適宜的分配方式對公司的控制權進行分配,因為這會影響到公司資金的正常運轉。
1.2.2戰略公司金融
所謂戰略公司金融,指的是公司金融進行正確並有效的戰略部署。但是在公司金融理論中,很多專家認為不需要對公司金融進行正確的戰略部署,他們認為只要對金融市場的結構有準確的分析,再了解自己的競爭對手,就可以對公司進行有效的管理。正是由於專家學者在這方面的戰略失誤,導致公司的資金運轉受到競爭對手通過不同手段對公司金融造成的破壞,也導致戰略公司金融的出現。
1.2.3行為金融理論
行為金融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研究的主要是人們在投資過程中能夠表現出來的在認知上、情感上及行為態度上的心理特徵。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行為金融是很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體,想要了解行為金融學,就必須了解行為心理學、經濟學、決策理論學等學科。另外,行為金融學與其他金融理論研究的方向不一樣,可以說是反方向的,因為它研究的是人們在投資過程中或者金融市場中出現得比較反常的問題。
2公司金融理論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
青木昌彥曾經說過,離開一個國家的發展階段和它的制度與習俗歷史來選擇哪種公司治理結構最適用於轉軌經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在確定轉軌經濟公司的管理制度時,經濟學家必須根據每個公司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公司治理結構操作模式的具體情況,這些條件能否在轉軌經濟中得到,以及如何有效地實現,都不能忽視過渡過程中逐步演化的路徑。在這種背景下,在對我國公司管理的研究中,也不能離開我國的國情制度。
2.1公司金融理論研究中的兩大因素
公司金融理論研究中的兩大因素,即公司的管理結構和資本市場的有效性。第一,公司的管理結構。在公司實際管理過程中,面對經濟的轉型,大多數公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融資難、經營偏差等。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影響之下,公司的管理結構不斷向著高度集中的方向邁進,在權力集中的形勢下,會導致利益關系失衡的現象,公司內部會出現有失公允的問題,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管理會產生相應的影響。另外,由於平衡機制不完善,上述問題會非常嚴重,對金融系統環境、公司財務目標和金融行為影響巨大。因此,公司管理中要注意金融理論的影響。第二,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是為了解決公司融資難,而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仍舊存在功能失調的問題,相較國外先進的股票市場,我國,公司的實際利用率不高,在此基礎上制定的金融決策往往會與實際產生較大的偏差。
2.2解決公司遇到的融資難問題
對於一個剛剛上市的公司或者一個剛剛起步的公司而言,充足的資金是公司正常運轉的根本保障,能夠保證公司持續穩定地發展。但是,在現代的經濟市場上,很多剛剛上市的公司或者剛剛起步的公司,面對經濟市場的壓力都會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這就要求一個上市公司的領導人要有足夠高的眼界,要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減少市場外部環境對公司發展產生的經濟壓力,使公司的資金能夠正常運轉,最好使公司的資金得到最大化的運用。那麼,我們所說的公司金融理論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使上市公司或者剛剛起步的公司的資金進行很好地管理,使公司的融資不會出現短缺的現象。以下對公司的融資環節進行具體分類。
2.2.1股權融資
通過研究可以知道,股權融資是成效最高的方式,給公司的財務方面帶來的風險也是最小的,但是股權融資也有缺點,相比其他融資方式成本而言,股權融資的成本更高一些。當股權融資的成本比較高時,公司的股權控制會有一定的變動;反之,當股權融資的成本較低時,會使公司的知名度提高,從而促進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2.2.2債務融資
債務融資最大的優點是公司需要投入的資金少,換言之就是融資成本比較低,與此同時,所帶來的風險也是較大的,債務人可以通過債務融資控制公司的股權。
2.2.3公司的內部籌資
在公司進行內部籌資時,公司需要平衡資金各種方式的優點與缺點,以及融資時需要的資本,這些都需要公司進行系統分析。
2.3評價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
因為金融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金融理論在對公司進行管理的同時,也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比較系統的分析評價。其中,財務狀況主要包括公司償還債務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等方面,下面分別從這三方面進行系統的分析評價。
2.3.1償還債務能力分析
確定公司償還債務能力,需對公司的資產與負債進行一定的分析與比較,通過分析可以得知公司短期償還債務的能力。短期償還債務的能力指的是近期公司的流動資金與流動負債的差額。如果差額是正數,就證明公司的短期債務償還能力比較強,流動資金能夠償還公司的債務,這時公司可能發展比較好,前景比較明朗;如果差額是負數,說明公司的短期債務償還能力比較弱,流動資金不能滿足流動負債的需要,此時公司很可能在走下坡路,經濟比較萎縮。
2.3.2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的盈利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公司這一年度的利潤增長數與上一年度凈利潤的比值。一個公司的經濟發展能力可以通過公司的凈利潤充分表達出來,公司凈利潤的高低也說明了公司經濟實力的強弱。如果一個公司的凈利潤比較高,就證明該公司的收入是穩定增加的,而且整個公司的走向呈上升趨勢;如果一個公司的凈利潤比較低,就證明該公司的收入可能是一個負數值,該公司這一年度的發展不是很好,有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公司的凈利潤是公司最為關注的,所以公司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加強公司的營收管理,運用正確的、適宜該公司經濟發展狀況的方法來推動公司經濟的發展。
2.3.3成長能力分析
公司成長能力直接反映著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而成長能力是通過凈資產收益率體現的,增長幅度平穩,則公司的成長速度較慢。這就需要公司管理者不斷優化公司發展方向,不斷轉變和調整公司經營目標,從而突破瓶頸,與經濟市場的發展保持同向。
2.4衡量該投資項目的可行性
公司金融理論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衡量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為投資決策者的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評價。當公司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的過程中,先要對現金流進行分析,由此對公司盈利能力、回報率等進行判斷,對資金價值進行研究分析,從而准確提出公司合理的投資標准,即凈現金流量大於零,為公司決策提供標準的依據。在應用金融理論時,需要對很多方面進行一定的衡量及預算,所以公司金融理論可以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衡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大潮中,公司金融理論在滿足發展需求的前提下,得到了完善和優化,也更加符合公司管理的要求。所以,對公司管理層而言,在對管理進行調整的過程中,要深入研究公司金融理論的發展,正確應用公司金融理論,通過先進的理論引導和調整公司管理方式,以解決公司管理中面臨的經濟問題。另外,必須結合公司經濟發展狀況,採取適宜的方式,對公司金融理論進行有效利用,最終助力公司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H. 財務思維課(二)融資與管理
一、融資原則:「匹配」的雙重
融資與管理都和找錢有關。融資是企業從外部找錢,管理是企業通過降本增效,從內部找錢。
企業有兩種主要的融資方式:一種是債務融資,比如找銀行貸款;一種是股權融資,也就是找投資人。
融資決策的第一原則是,融資方式和投資項目之間必須要匹配。這個匹配有兩層意思:一是時間上的匹配;而是風險上的匹配。
1、期限匹配
短期債務用於長期項目的做法,財務管理中叫「短貸長投」。短貸長投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財務運作。
在財務高手眼中,融資決策的首要關注點,不是資金夠不夠便宜,而是資金背後的風險。「短貸長投」帶來的財務風險,遠遠要大於使用短期貸款,節省財務費用帶來的那點收益 。
2、風險匹配
一般來說,低風險、有盈利能力保證的項目可以更多考慮債權融資;沒有盈利保障,風險高的項目通常要靠股權融資。
因為投資人比債權人的風險容忍程度更高。
總結:財務高手看待融資方式有三點:
1、融資決策的首要原則是融資方式與投資項目之間的匹配。
2、「短貸長投」的融資策略雖然能夠解約財務費用,但卻會大大提高企業風險。
3、股東比債權人的風險容忍程度更高。低風險、盈利能力有保證的項目可以更多考慮負債融資,沒有盈利保障,風險高的項目通常要靠股權融資。
二、融資關系:債權人和股東的制衡之道
在資金選擇的這個問題上,金融學有一個經典理論,叫融資順序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企業在融資時,會首先選擇使用內部資金,因為自己的錢,使用成本最低。其次選擇債務融資,最後才選擇股權融資。
不是每個股東做投資決策都是基於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當企業面臨財務困境的時候,股東投資會表現的更加激進,反而更願意投那些高風險的項目。
怎麼才能平衡債權人和股東之間的關系,讓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外部資金呢?
1、在借款合同中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比如加一些限制性條款。
2、使用近年比較流行的、創新的金融工具,叫可轉換公司債券。簡稱可轉債了就是運行債權人按一定比例,將債券轉換為公司普通股。
三、股權結構:怎麼融資能保住控制權?
股權稀釋意味著股權結構的變化和話語權的減少。
股權比例的大幅度降低意味著什麼?
1、是對收益的影響。股份代表現金收益權。
2、是對控制權的影響。
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在設計股權結構時,使用雙層股權架構,也叫AB股制度。就是公司可以同時發行AB兩類普通股,這兩類股票都可以享受現金收益,但是它們的投票權完全不同。A類股票,一股有一票投票權;而B類股票,一股有多票投票權。其中A類股票通常由外部投資人持有,B類股票則由創始人和他的團隊持有。AB股制度本質上是將現金流權和控制權進行分離。這樣就可以讓創始人在持有少量公司股權的情況下,仍然能依靠極高的投票權牢牢掌控住自己的公司。
AB股能顯著提升企業研發投入以及專利的產出,因為創始人更看重企業長期的增長動力。
AB股的潛在風險
如果創始人團隊決策失誤,其他股東都成了決策失誤的「陪葬品」。
使用AB股結構的公司財務信息更加不透明,而且存在更多的盈餘造假現象。所以,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AB股結構是把雙刃劍,需要謹慎使用。用好了,可以提升公司業績,用不好,就會損傷小股東利益。
總結:雙重股權架構可以讓公司創始人在持有少部分股權的情況下,對公司擁有控制權。雙重股權架構的本質,是現金流權和控制權的分離。這是把雙刃劍,需要謹慎使用。
四、一股獨大:關聯交易背後的真實動機
大股東短期的付出,支持和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並不是最終目的,他們支持這些公司是希望公司繼續生存以保留未來實施掏空的機會,他們的真實目的是為了自己長期利益的最大化。
那麼企業怎麼防止被大股東掏空呢?
1、如果能在股權分配時,保證有兩個以上的大股東享受控制權。
2、引入機構投資者角色。公司的股東有兩類,一類是個人投資者,一類是機構投資者。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每天在研究這些企業,進行投資。所以他們就能很好地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監督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經營運作,參與公司治理,使公司的經營更加規范化、有效化。這樣,就能減少大股東侵犯中小股東的機會。
五、融資創新:局部優化總和小於整體優化
大企業容易獲得貸款,那中小企業該如何得到貸款呢?
這幾年非常流行的融資方式,供應鏈金融。
銀行不願意貸款給中小企業,是因為他們信用水平低,怕放貸後收不回來。所以,核心是解決信息問題。
供應鏈當中的那個龍頭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較高。
市場的競爭,不再是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通過對供應鏈上下游不同企業之間的資金統籌安排,合理分散資金成本,從而實現整個供應鏈財務成本的最小化。這波操作被稱為「財務供應鏈管理」。
財務供應鏈管理背後體現了一個重要的思維方式:每個局部的優化不等於整體的優化。
供應鏈金融模式,具體怎麼操作?
1、一個常見的模式是應收賬款融資。
銀行需要核心企業承諾支付供應商的應收賬款,並對他們的貸款進行反擔保。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可以要求核心企業承擔損失。
2、還有一種常見模式是融通倉融資,簡單說就是存貨融資。醫療器械行業常用此方法。用貨物做抵押。
解決供應鏈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核心思路,是利用信用高的第三方合作夥伴給這些企業背書、降低信息不對稱問題。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核心企業的背書效應。
六、上市定價:把錢留在桌面上
當博弈雙方是「一錘子買賣」時,大多會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方法。但雙方如果是一場重復博弈,他們就會把重復博弈的總體利益作為更重要的衡量標准。
所以,融資定價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大部分企業上市之後還要繼續融資。
融資決策錯誤的財務和非財務影響
定價錯誤給企業帶來的最大影響,其實不是財務方面的,而是人才方面的。
研究表明,越是質量高,對未來發展有信心的公司,越是會選擇在上市時折價發行,而不是想著「撈一筆」的心態。
財務高手看待融資定價的方式有兩個:
1、融資活動是重復博弈。重復博弈中,總體利益比單次的融資收益更重要。
2、公司可以通過「把錢留在桌面上」的折價發行方式,向資本市場發送自己是高質量企業的信號。
七、效率管理:杜邦分析法
這講是如何通過管理來降本增效。
在財務上,我們用凈資產收益率來衡量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給股東帶來的回報率。
凈資產收益率決定了企業自我可持續增長能力。
自我可持續增長率是指公司在不發行新股,不改變經營政策的情況下,公司可能實現的最大增長率。
自我可持續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x留存收益率
留存收益率代表的是公司利潤中有多少留在了公司,用於再發展,而不是以分紅的形式還給股東。
所以,當公司收益率高,企業就越能自己供足,維持自我增長,而不依賴外部資金,大家對這家企業未來的發展就越有信心。
那麼,企業怎麼做才能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呢?
這個分解凈資產收益率的方法,財務管理中叫「杜邦分析法」。
銷售利潤率代表的是企業賣的產品是否賺錢,利潤高不高。
權益乘數,和負債率有關。資產負債率越高,權益乘數越大,凈資產收益率就越高。
資產周轉率,核心是一個字--「快」。周轉率越高,說明公司資產運用效率越高。
這兩年房地產企業突然開始轉型,推行高周轉模式背後的財務邏輯。
當外部銷售不能增加時,提升周轉速度是內部提升收益,也就是在企業內部找錢的一個重要方法。
杜邦分析法的貢獻,在於一個重要的財務思維,叫「分治策略」。它把一個復雜的,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大問題,拆分成了若干個小問題,然後就可以判斷出企業在哪個方面能夠獲得提升。任何一方面問題的解決,都能夠帶動整體提升。
八、經營決策:如何篩選有效財務信息?
成本的相關性
財務高手會把信息分為兩類:一類是決策相關信息,一類是決策不相關信息。
決策相關信息,指的是那些會隨著不同的方案二發生變化的信息。
決策不相關信息,指的是那些無論哪個方案,都不變的信息。
在自製和外包的決策中,是如何分類的?
決策相關信息只那些由於外包,能夠節省下來的成本。
決策不相關信息,指的無論是不是外包,仍然會產生的成本。
在做是否外包的決策時,除了成本,財務高手更會考慮,這個產品是不是只有一家供貨商可以做。如果是的,那就自己生產,如果有許多家高質量的供貨商可以做,才會從成本角度選擇最優方案。
實際上,任何商業決策都是非常復雜的,財務只是一個決策維度。
一個信息在決策中是否相關,有兩個標准:
一個是這個信息必須會隨所選方案的不同而變化,否則就是不相關。
還有另外一條標准,就是這個信息必須是對未來的預測,而不是歷史數據。
這就是為什麼分析財務報表不能100%做對投資決定。因為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是基於歷史的,它是滯後的,而股價反映的是投資人對公司未來經營績效的預期。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利潤
財務高手用的每股利潤不是公司已經實現的利潤,而是公司未來12個月的預期利潤。
未來利潤才是投資決策最相關的信息。
九、成本識別:經營決策的決勝因素
在財務上,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這些非直接費用,被統稱為「間接費用」。間接費用也是產品成本的一部分。
錯誤的財務分析,會直接導致錯誤的經營決策。
用產量作為標准來分配間接費用,是傳統的做法。
作業成本法:驅動成本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背後發生了某項活動。所以成本分配的基礎,不是產量,而是背後涉及哪些活動。
總結:在管理者眼中,看待成本的方式有兩個:
1、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精準的成本計算,首先需要精準的「成本動因」,也就是和某項活動最相配的計量維度。
十、反噬效應:怎麼判斷一項財務決策的好壞?
前期的投入,後期需要攤銷費用,就叫反噬。
研發投入資本化雖然提高了當期利潤,但實際上卻留下了一系列「後遺症」。
有些擁有大量固定資產的企業,為了降低每年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提升當期利潤,可能會刻意拉長折舊年限,放慢折舊速度。但是折舊年限拉長,也意味著未來有更多年的利潤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改變折舊政策的反噬效應。
人力資源的反噬效應
技術員工比例和企業表現之間的關系是倒"U"形的。技術人員開始增加時,對企業確實有益處;但比例過高以後,就會開始對企業的創新產生和整體業績產生「反噬效應」。技術員工比例越高,其話語權和重要性也會增加。他們就會要求更多的工資和薪酬,導致企業承受過多額外的成本。另外,技術員工過多,很容易產生「搭便車」現象,也會對企業績效產生負面作用。
企業估值的反噬效應
每一輪融資估值都會被推高,超過企業價值本身。企業上市時會出現股價破發現象。這個現象被稱為「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也就是企業估值的「反噬」效應。
十一、管理變革:人人都是一張利潤表
企業作為整體是一張大的利潤表,員工就是其中一張小的利潤表,如果每個人給企業貢獻了最大的利潤,企業當然就能給股東貢獻最大的利潤。
公司的部門按照是否產生收入劃分為「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利潤中心的部門考核利潤,成本中心的部門考核成本。
這樣做會出現問題。
1、部門之間的目標不一致。
2、部門之間無形中築起了一道牆。
凡牆都是門。
內部市場鏈機制。具體怎麼實施?
1、轉移定價(根據外部市場定價)
2、成本加價。就是在生產成本上加一點利潤,轉移給其他外部門的價格。
管理高手這樣運用財務知識管理企業:
1、無論部門的屬性,是否直接面向市場,每個部門都是利潤中心。
2、當人人想的是利潤最大化的時候,企業的整體利潤就是最大化的。
3、建立企業內部交易市場,通過轉移定價的方法,可以讓所有部門都成為利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