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系統地學習ETF和分級基金知識
一、系統地學習基礎知識
系統地學習ETF和分級基金的知識,讓圈主想想圈主是怎麼過來的……圈主是看各種招募說明書各種研報各種幼稚問題也會打破砂鍋地向專業人士請教過來的。
1、基金招募說明書/合同/發售公告/上市公告
招募說明書和基金合同圈主一般看招募說明書,如果招募說明書里實在找不到答案才會去看合同。招募說明書這玩意兒看的人不太多,大家覺得它又臭又長,沒事誰要看。但是,不要看它又臭又長,裡面有真金。如果能把一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產品的招募說明書看明白了,同類型的產品問題就不大了。
比如看一隻分級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這些章節都可以略去,直奔主題。新手招募說明書里必看章節:基金份額分級與凈值計算規則、基金的募集、分級份額的上市、分級基金的申購、贖回和轉換、場內份額配對轉換、基金份額折算,如果是有期限的分級,還要看基金合同終止與財產清算,這些都是規則的核心內容。
ETF的招募說明書也一樣,看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額折算與變更登記、基金份額的上市、基金份額的申購與贖回這些章節就差不多可以了解ETF運行的核心規則了。
發售公告會告訴你基金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發行,在哪些渠道可以買到,是招募說明書里基金的募集章節的補充。
ETF在上市前一般還有個折算公告,一般是將原來按1元面值募集的資金折算成擬合標的指數的點位的價格,這樣方便投資者了解跟蹤情況。
上市公告會告訴你什麼時候上市,總份額情況,上市份額情況。
看來基金公司為大家提供了非常完整的學習材料,學到什麼程度就看個人的耐心程度了,從一摞摞文件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最重要的是,這是免費資源,所有基金公司的網站都免費開放旗下公募基金的法律文件供投資者查詢和下載。
2、研究報告
買手機買電腦都能在網上看到各種測評報告,買基金也不例外。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分析師,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認真又機靈,他們每天寫著各種研報給出各種建議,奮斗在基金的海洋里。
業內人士在研報系統上的搜索欄里輸入基金名稱一搜即可搜到相關分析師撰寫的相關報告,普通投資者不具備該優勢,但在三大報等媒體上也經常會看到相關報告發出。
3、向專業人士請教
在看招募說明書看研究報告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向專業人士請教。去哪裡找專業人士?上新浪微博搜索@ETF和分級圈,看看歷史帖子下面都有哪些人在熱心回答觀眾問題,找他們就沒錯了。
還有一個去論壇上提問,論壇在哪裡?後面會介紹一個。
二、了解市場
系統地學習了基礎知識之後是否就可以上路行駛了呢?當然不是。學習了理論之後還要了解市場動態,了解整個ETF和分級基金市場,挑選適合的品種。如何增加對市場動態的了解呢?
1、推薦兩個日常參考網站
集思錄的除了數據還有個知識庫,有點類似於論壇,即便是初學者也可以來請教。對ETF和分級基金有一定了解之後也可以在上面搜集市場資訊或者分享心得。
集思錄的實時數據項目比較精簡,但基金規模變化數據更新得很及時,還可以拉出一條連續的變化的線。這點很贊,這樣圈主就可以看到這些ETF或者分級基金的長大過程了。
(2) ME理財網
這個的實時數據很好用,它的分級基金的分類雖然看著有些奇怪,但是對圈主來說意外地好用。它的分級基金的實時數據是這么分類的,配對分級基金、有期限A類基金和有期限B類債基。實時數據的項目也非常齊全,所以經常拉出很寬的一個表格,但是應有盡有,實時數據、基礎條款、連招募說明書都附在後面,可以更好地了解每隻分級基金的投資標的。它的分級基金的折溢價的演算法更科學一些,甚至連買一賣一折溢價都有,A類的隱含收益率和B類的杠桿也算得清楚。按照A類的隱含收益率排序。圈主每日必看ME理財網。
要注意的是,要看分級基金整體折溢價情況的話,要看估算總折價這一欄。因為是總折價,所以紅色的正數表示基金整體折價,反過來,綠色的負數表示基金整體溢價。
但在ETF這一欄里很奇怪的事情是,集思錄收錄了華夏的5個行業ETF的實時數據,沒有匯添富的4個行業ETF,ME理財網有匯添富的4個行業ETF,沒有華夏的(小富按:現在集思錄和ME都已經將行業ETF補充完整了)。集思錄把兩只黃金ETF單列了個類目,ME沒有,和傳統ETF合並列示了。集思錄的ETF排序是按照代碼來的,ME是按照交易量來的。
2、關注財經媒體
財經媒體一般都會有基金版,基金版里每天都會登出各種各樣的基金新聞,如果近期某隻ETF或者分級表現良好,都會有戰斗在第一線的各位記者發來及時的跟進和報道。關注財經媒體的微博微信也可以。
三、實踐出真知
最後一點,實踐出真知。已經經過兩個階段的學習和准備,對ETF和分級基金的知識有了大概的了解了,想更進一步地了解?那就拿點小錢到市場里去試一試吧,很快就會更加了解產品了解市場了。學會游泳的最好方法就是到水裡去,光在岸上學習理論是不夠的。
2. 分級基金具有哪些含義及特點
分級基金的核心概念有以下幾個:母基金VS子基金;上折VS下折;交易價VS基金凈值。
1、母基金VS子基金分級基金的產品結構為:母基金是一隻正常的股票型基金,一般以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為主,本身不帶任何杠桿。在母基金的內部按照1:1的比例拆分為A類和B類,並且約定A類享有固定年化收益,母基金取得的全部收益扣除需支付給A類的固定收益後,剩下的全部由B類獲得。
2、上折VS下折:分級基金的產品原理相對比較好理解,大多數投資者對分級基金困惑主要在其不定期折算機制上,即上折和下折。在理解上/下折及其影響之前,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之所以會有投資者選擇B,是看中其攜帶的杠桿。如果杠桿消失,則B就沒有意義了;而之所以會有投資者選擇A,則是看中B對A的保全作用。如果B的資產量太少無法有效保全A,則A也就沒有價值。因此分級基金的上折和下折主要是用來應對上述兩種情況的。
3、交易價VS基金凈值:了解了上/下折機制後,剩下的問題就要解決為何折算發生後,投資者的資產量會發生巨大變動。這也是由分級基金的交易機制所導致的,即投資者的賬戶資產反映的是基金市值,而上/折算反映的是基金凈值,二者的差異導致了折算後資產量的大幅波動。子基金A類和B類的交易機制是只能夠在二級市場交易,無法在一級市場申購或贖回。而二級市場並不是完全按照凈值成交,通常會溢價或折價。造成溢價/折價的原因有很多,投資者只需要知道交易價格≠凈值就可以了。通常A折價,B溢價。
3. 人民幣大幅升值,對我們有啥影響
1、升值降低傳統出口的競爭力。從2017年4月至2018年年初,人民幣一直處在一個升值的階段,顯然升值是不利於出口的,因為這會讓等值的外匯換來更少的人民幣。
人民幣升值,到底有什麼好處?
數據顯示,2017年7月和8月的出口同比增長分別為11.2%和6.9%,較上半年持續大幅回落,PMI新訂單指數也從5月的52降至目前的50.4。可見,在當時中美博弈等宏觀環境未惡化的背景下,這主要是由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
2、升值為貨幣政策提供操作空間。如果經濟出現下行壓力的話,央行會採取降息或降準的方法來刺激經濟,然而降息會使得國內利率低於海外,逐利的資本會加速外流,人民幣將承受貶值壓力。因此如果此時人民幣處於升值階段,則可以與貶值預期相互抵消。也就是說,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採用降息降准所帶來的經濟負面效應會小很多。
人民幣升值,到底有什麼好處?
3、升值有利於吸引資金,緩解資本外流。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基本面好轉,經濟數據的走強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短期來看能充實國內流動性,這對於股市、地產來說會構成利好。而這種資金的流入可以體現在北上資金流動上。
人民幣升值,到底有什麼好處?
4、升值有利於中下游等產業發展。對於大宗商品為主的上游產業來說,進口替代品價格下降會擠占原有的國內企業市佔率,比如進口大豆、玉米等;而對於加工業,尤其是進口加工為主的中游產業來說,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原材料變得便宜,有利於節約成本;對於航空、旅遊等下游產業來說,會因為人民幣升值使得美元等外幣負債負擔減輕不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匯兌收益。
5、升值能促進國內的經濟結構調整。之前的發展主要靠的都是勞動密集型和出口導向產業,國內企業的利潤始終是跨國大企業的「邊角料」。人民幣升值一方面能夠倒逼出口企業改良技術、主動創新,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進口企業的進口成本,推動淘汰落後產能,最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