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樓市罕見融資收緊,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房地產融資渠道收緊並非是消極信號,其有利於對行業「過濾」,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結構改革,促進市場回歸正位。
今年以來樓市融資政策持續收緊,近日更是有升級趨勢。,房企融資收緊政策還主要針對國內發債渠道,而到了,監管層已將防控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領域延伸至信託、海外融資等。
5月,銀保監會發布通知表示,銀行、信託必須嚴格執行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6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要防止房地產企業融資過度擠占銀行信貸資源;7月,監管層連續針對房地產信託及美元債發布政策。開發貸、房地產信託、內債外債和私募等融資渠道一致收緊,被業內人士認為非常罕見。
國家方面對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事實上並非是全面收緊,雖說整體融資環境相較於前幾年不那麼寬松,但考慮到年初降准,釋放的1.5萬億國內資金,市場有強烈的上漲預期,這一點從近兩個月土地市場的火熱程度不難看出。
因此,此次樓市融資渠道收緊,一方面是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穩定地市樓市。另一方面,國家此次通過金融市場對房地產市場供給側調控,事實上屬於對房地產企業融資有「選擇」的限制,實現多種融資渠道軟著陸的同時,還在於防範金融風險。
國家之所以「盯梢」房地產信託和外債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融資渠道自身就存在著缺陷,並不很成熟,另一方面在當前市場行情下,兩種融資渠道都潛伏著巨大的兌付風險,極易「牽一發動全身」,引發國內金融風險,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
房地產信託雖然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已經發展好正相當成熟,但是我國房地產信託行業的發展還處於小白階段,盡管國家對其發展是持支持的態度,但是在現實實踐中,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今年5月各地監管部門更是對多家信託金融機構開出罰單。至於美元債,作為國內部分企盯沖業的選擇,需求膨脹使其供給主體內部良莠不齊,進入門檻低,美元債結構不斷朝著「期短利高」的方向發展,並且其債權評級本身缺乏信服力,正在失去其參考意義,從金融安全的角度看,嚴控美元債為首的外債無可厚非。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家方面在融資渠道設置的門檻限制,也更有利於行業內部的整合。據媒體報道,日前監管部門統一信託放行標准,有行業人士反映,按照最新標准,其約60%的項目將無法通過審查,也就是說,通過對金融市場設定門檻,有利於行業內部優者更優,劣者淘汰,進一步加快房地產行業內部結構提升。
從整體上看,房地產融資渠道收緊並非是消極信號,其有利於對行業「過濾」,讓行業更干凈,同時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結構友則悔改革,促進市場回歸正位,不過同時,國家方面仍需要給與其他補充融資渠道,比如,有附加條件(配件、限價)的降息、定向優惠(比如租賃住房、保障住房)等,以鞏固市場信心。
⑵ 怎樣緩解當前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
、企業資金緊缺情況及特點 據我們對企業資金緊缺情況進行的走訪調查,企業資金需求量相當大。當前企業資金緊張的特點有:1、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進度較快,企業需要大量的生產流動資金,但一些部門拖欠工程款特別嚴重,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門0要分布在工業、建築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各銀行抵押、擔保等要求較高,企業得到銀行貸款數量與大量的資金需求相差很遠。他們希望昭通市金融部門能為企業融資方面提供多種靈活方式的貸款服務,在抵押、擔保上適當放寬,簡化貸款手續,在審批放貸時間上盡可能提前。2、原材料價格上漲,使企業資金需求量上升。由於鋼材、汽油、煤炭、化工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造成企業流動資金需求量急劇上升。同時,由於資金緊缺,企業之間的資金鏈延長,形成新的三角債,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利用效率。3、生產經營規模擴大,流動資金需求量增加。如一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理應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因改造擠佔大量流動資金,使生產資金緊缺,能力不能充分發揮。4、政策性原因造成企業融資更加困難。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措施後,各商業信貸政策從緊,一些企業原貸款計劃受挫或貸款額度減少,如有的企業有房產、土地作抵押,但因承辦銀行受信貸規模的限制(有一定規模的貸款需報省行批准)或沒有貸款指標等而不能落實銀行貸款。二、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剖析1、企業素質不高造成融資難。由於企業基本上都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多數企業創建時間短,規模小,尚處於資本積累起步階段,存在著許多不利於融資的因素:一是企業經營規模偏小、基礎差、產品技術及裝備工藝水平低,企業競爭力不強,成長性不明顯。銀行對這類企業(特別是500萬元以下)貸款因成本高、風險大基本不支持。二是多數企業在管理上存在許多不規范,如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披露有失真表現,個別企業出現還貸失信、誠信及信用意識缺失,企業資信等級低。三是企業自有資產不足,可供抵押的資產很少,缺乏足夠有效的貸款抵押資產,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四是有些企業對銀行放貸程序不了解,缺乏必要的融資知識,以為只要有資產就馬上能獲得銀行貸款,在急需資金時才想起向銀行申請貸款,盡管銀行很支持但也不能及時滿足企業要求。2、國有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及政策性原因,加劇了企業融資困難。隨著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制度的改革,普遍上集中了信貸管理許可權,實施集約化經營,把資金集中投向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金融部門在信貸政策上的嚴格控制,加劇了我市企業貸款難,造成有的企業有房產、土地作抵押,但因承辦銀行受信貸規模和貸款指標的限制而不能落實銀行貸款。國有銀行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貸款發生的風險所承擔的責任不同。按現行政策要求,在銀行呆壞帳的核銷上,政府對國有大企業承擔「無限責任」,「補貼」國企的虧損或破產,而對經濟成分多樣的民營中小企業的呆滯帳卻不在核銷范圍內。民營中小企業貸款以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為主,具有要得急、次數多、額度小的特點,而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操作流程長、手續環節多,不適應民營中小企業經營靈活、資金周轉快的特點。還有,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還存在交易成本高、收益低、信息不對稱、資金使用監管困難等問題。遍及城鄉的農村信用社,因沒有強大的國家信用和政策支持,缺乏良好的資金循環的融資條件和風險補償機制,直接承擔貸款風險,對企業貸款支持力度非常有限。3、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狹窄。目前,除4家國有商業銀行和一家農村信用社外,在我市注冊運營的其他形式的商業銀行還是一個空白點。同時,因有些企業規模小,資產質量達不到要求,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和債權融資的企業也還沒有,這就決定了企業融資渠道的狹窄,當前企業唯一的融資渠道是通過股權融資和民間高息集資來搞生產經營,而高息集資又缺乏必須的法律保障,為此,絕大多數企業在直接融資上所發生的風險及困難是很大的。4、信用評價體系不健全。從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看,其評定結論市場化程度和信用數據的開放程度較低,缺乏權威性和普通性。缺乏相應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沒有建立起一套獨立、完整、科學的信用調查和評價體系,致使一方面企業的信用狀況得不到科學、合理、公正的評估,另一方面市場不能發揮對企業信用狀況的獎懲作用,企業對加強信用建設缺乏主動性。三、緩解企業資金緊缺及融資難的對策建議近年來政府積極想辦法,為企業牽線搭橋提供融資服務,企業很需要、很歡迎,但實際上工作做了很多,效果並不明顯。金融部門希望企業綜合素質、經濟效益更強些,融資風險更少些,而企業則更希望政府及金融部門在幫助融資的方法及渠道上有新突破,切實為企業投資、生產提供必要的、更多的資金支持。1、進一步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增強其融資能力、緩解資金緊缺企業要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快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加強企業管理,積極打造企業自身融資平台。一是要優化資源配置,加強企業技術開發創新工作,調整產品結構,走「精、專、特、新」的發展模式,努力改變當前產品生產能力在行業中過剩、重復低價的惡性競爭現象,要樹立品牌意識,打造企業品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二是企業要規范治理結構及財務制度,通過合作、聯營、參股、集資等方式吸引外部資本,達到有效解決企業自身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盤活存量資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入手,以成本管理和資金佔用為重點,加大銷售和清欠力度,減少應收帳款和產成品資金佔用,盤活存量資產,提高企業資金運營效率。四是推進企業誠信建設,做到及時還貸,無故意拖欠債務,不做假帳,及時向投資者披露真實的財務與會計信息等。2、加強和完善企業融資體系,改善企業融資環境(1)轉變觀念,改善服務。除了企業要主動與金融部門聯系溝通、爭取支持外,希望市區金融部門要主動到企業調查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和資金需求情況,為企業融資出主意、想辦法。(2)加強企業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建設,完善信用評價制度。應成立由市直有關部門及專家組成信用等級評價機構,由該機構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委託中介評估機構進行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有關部門要積極給予配合。企業信用等級可設AAA、AA和A級三檔信用等級。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在媒體上進行公布,作為各金融機構貸款的參考依據。各金融機構根據企業的信用等級給予一定的信用貸款和信用擔保等優惠。3、建議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加大信貸支持,扭轉緊缺現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充分認識企業在分散貸款風險,增加就業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積極支持產品質量好、有銷路、經營業績佳企業的信貸需求。(1)政府要建立推進企業融資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解決工程款項拖欠問題,以解企業的後顧之憂。建議市財政每年預算應安排一定的企業扶持資金,專項用於企業信用評價、融資擔保、專項貸款等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的資助和風險補償獎勵。建立市區金融機構對企業貸款扶持獎勵機制。設立企業專項貸款,解決企業融資困難。(2)各金融機構要切實改善服務,加大金融信貸業務。一銀行內部應加強結算管理,整頓結算秩序,要執行統一的結算制度,剋制本位主義,打破互相封鎖,改進服務。二要加強對企業的調研和貸款監管工作,及時掌握有關企業發展現狀,了解企業資金運用、需求情況,主動推動銀企關系協調發展。三要加強企業評級授信工作,幫助企業建立信用制度。四要創新金融工作方法,適當擴大有效財產抵押范圍,縮短審貸時間,減少貸款審批環節,簡化貸款手續,為企業提供結算、匯兌、轉帳、理財咨詢等各種服務,盤活企業資金存量,努力創建高效、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環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切便利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確保昭通經濟向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持續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
⑶ 六部委發文規范信貸亂收費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朱丹丹 單美琪 北京報道
5月25日,銀保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 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對信貸、助貸、增信等環節收費問題予以規范。
其中,在信貸環節方面,針對行業「頑疾」,取消部分收費項目和不合理條件,包括取消信貸資金管理等費用、嚴格執行貸存掛鉤、強制捆綁搭售等禁止性規定以及提前開展信貸審核。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上述要求下達之後,對於第三方助貸機構來說,單個客戶獲客成本因此變高,進而被迫降低收費或者做更次級的客戶;而對於銀行來說,收費減少,會收緊信貸政策,客戶上移,進一步增加助貸機構運營成本。
「因此,短期內助貸機構運營會更加困難,一部分服務企業客戶的助貸機構會被市場淘汰。」該人士預測說。
為企業信貸清障
記者注意到,《通知》在信貸環節要求取消部分涉企收費,細化嚴禁貸存掛鉤和嚴禁強制捆綁銷售等現有規定,鼓勵銀行提前開展信貸審核。
明確取消信貸資金管理等費用,嚴格執行貸存掛鉤、強制捆綁搭售等禁止性規定;不得在信貸審批時,強制企業購買保險、理財、基金或其他資產管理產品等;同時鼓勵銀行提前開展信貸審核。
另外,在企業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和外部環境等未發生明顯惡化時,銀行不得無故提出導致融資綜合成本明顯提高的新的增信要求等以及不得繼續對「僵屍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擠占銀行可貸資金,推高其他企業融資成本。
在增信環節則是通過多種方式為企業減負。《通知》要求銀行合理引入增信安排,從銀行獨立承擔、企業與銀行共同承擔、企業獨立承擔三個角度,對信貸融資相關費用承擔主體和方式等提出要求。「由銀行獨立承擔的費用,銀行應全額承擔;由企業與銀行共同承擔的費用,銀行不得強制或以合同約定方式向企業轉嫁。」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到,「由企業獨立承擔的費用,銀行、保險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等應採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支出。」
具體來看,該內容具體指銀行不得強制企業購買保證保險,不得因企業購買保證保險而免除自身風險管控責任。其中,「保險公司不得提供明顯高於本公司同類或市場類似產品費率的融資增信產品,增加企業融資負擔;融資擔保公司應逐步減少反擔保要求,確需引入反擔保措施的,應綜合評估企業實際擔保成本。」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看來,該條政策對保險公司影響較小。但要求融資擔保公司應逐步減少反擔保要求會導致融資擔保公司風險無法轉移,從而只能提過提高融資擔保費率來進行對沖,這會進一步加重企業融資成本。
王詩強表示,「另一方面,不需要提供反擔保可以督促擔保公司提高風控能力,讓更多的小微企業獲得信用貸款。」
助貸機構迎「淘汰賽」
值得一提的是,在助貸環節,《通知》要求銀行明確自身收費事項,加強對第三方機構管理,評估合作機構收費情況。
具體內容大概包括,銀行應在企業借款合同或服務協議中明確所收取利息和費用,不得在合同約定之外收取費用;銀行應對合作的第三方機構實施名單制管理,禁止第三方機構以銀行名義向企業收取費用以及不得與收費標准過高的第三方機構合作。
同時,嚴禁將貸前調查和貸後管理的實質性職責交由第三方機構承擔,防止導致間接推高融資成本;嚴禁銀行將信貸資金劃撥給合作的第三方機構,防止信貸資金被截留或挪用,減少企業實際可用資金。
針對以上,王詩強認為,之前這些收費都是私下進行,部分企業主是在申請之後才了解,相關收費並不透明。此次監管政策主要目的是禁止銀行及第三方亂收費,相關收費、貸款流程要在客戶申請貸款之前告知客戶。
他進一步指出,對於第三方助貸機構來說,像以前一樣高收費會導致部分優質客戶了解情況後放棄貸款申請,助貸機構單個客戶獲客成本因此變高,進而被迫降低收費或者做更次級的客戶;對於銀行來說,收費減少,會收緊信貸政策,客戶上移。這又會進一步增加助貸機構運營成本。
普遍來看,上述提到的第三方機構主要指的是為金融機構提供信息科技和獲客導流服務的助貸平台。當前助貸行業主要參與機構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持牌的金融機構與非金融助貸機構。
根據銀保監會近期發布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來看,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合作機構范疇,即可通過多種方式與信息科技公司等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
業界認為,這一政策有為助貸行業松綁之意。同時,上述辦法還明確「商業銀行應當建立覆蓋各類合作機構的准入機制」。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後續應該會出台建立准入機制相關的指導意見。
目前助貸行業前景並不明朗,正如上述分析人士所說的,短期看,助貸機構運營會更加困難,一部分服務企業客戶的助貸機構會被市場淘汰。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⑷ 農業投融資存在問題都有哪些
一、當前財政對農業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也有較快增長。2006年,我國財政農業投資總額達到3172.97億元,比 1978年的150.66億元增長了 20.06倍,比1990年增長了9.31倍。財政農業投資增加不僅直接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也間接地帶動了銀行信貸資金、企業農業投資、農村集體以及農戶農業投資的不斷增加,形成了我國農業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新格局。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政府財政農業投資存在著缺乏平穩增長機制、投資結構不合理、投資管理體制有缺陷等諸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一)財政對農業投資體制不健全
1.財政農業投資體制存在多頭管理問題
目前,政府農業投資渠道比較多,其中僅屬於建設性財政撥款投入的就有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含國債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以工代賑資金、專項財政扶貧資金和財政部門直接安排支援農村生產、扶持農業產業化、農村小型公益設施建設等。由於這些不同渠道的投資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存在著多頭審批和條塊分割、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等問題,不僅造成資源分散、難以形成合力,而且在使用方向、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復建設問題。
2.財政對農業投資資金管理效率低下
一是預算管理弱化。一方面,法定預算常常因某些人為因素而未經法定程序進行調整、變更;另一方面,預算項目資金被隨意進行再分配、再調整,導致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影響了財政資金導向作用的發揮,也不能很好地實現政府的農業發展規劃。
二是追蹤監管反饋差。財政支農工作的主要內容往往是分資金、下指標,但財政農業投資資金追蹤監管反饋工作始終不能制度化、規范化。
三是財政對農業投資資金到位率低。在現行體制下普遍存在著中間環節多、資金在途時間長的問題。財政農業投資資金預算執行緩慢且年度內支農資金支出不平衡等問題相當突出。
四是財政對農業投資資金經常被擠占、挪用。財政困難資金調度無力的地方政府通常擠占財政農業投資資金發放工資、彌補公用經費不足等。此外,由於某些農業專項工程多頭管理,多頭組織所帶來的財政農業投資資金分散、管理職能肢解等問題也十分嚴重。
(二)財政對農業投資力度不足、波動性強
目前,雖然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總量不斷增長,但增速波動性較大,且財政農業投資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呈徘徊下降趨勢。
從財政農業投資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看,從1978年的13.43%,逐漸下降至2006年的7.85%。其間,雖然某些年份這一比重有所反彈,但30年來的變化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
從政府財政對農業投資增長的波動來看,高速增長的年份為 2004年,達33.24%,但1999年財政農業投資比上年下降了5.98%。其他不同年份財政農業投資的增長率差異也較大,反映了財政農業投資增長的穩定性比較差,不利於農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農業投資的增長也並未達到《農業法》規定的「政府財政農業支出的增長要高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的要求,即使達到了《農業法》所規定的每年用於農業的支出不得低於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的要求,國家對農業的支持總量仍是低水平的。
(三)財政對農業投資結構不合理
一是財政對農業投資主要用於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主要用於農林水氣象部門事業費,而用於農業基本建設、農業科技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比重低。2006年,支農支出達到2161.35億元,所佔比重為68.12%;而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分別只有 504.28億元、21.42億元,所佔比重僅為15.89%和0.68%。農業科研投入下降,使得農業科技貢獻率低,不利於農業長遠發展;農業基本建設投入不足,使得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土壤質量越來越差,綜合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面積越來越大。
二是在財政對農業基本建設投資中,用於大中型帶有社會性的水利建設比重較大。農民可以直接受益、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較小,從而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弱。
三是財政對農業投資的地區投向不平衡。由於財政對農業投資中地方政府所佔比重在80%以上,地方政府財力差異直接影響財政農業投資的地區結構。一般來說,東部沿海地區由於經濟發達,財政實力比較強,因此,在我國農業投資總量中佔了「大頭」。廣大西部地區由於經濟落後、財力不濟,農業得不到財政的多大支持,從而使之.與東部地區農業發展的差距越拉越大。
四是財政對農業發展的間接支持多於直接支持。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在動用財政資金支持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對農業投資者進行直接收入補貼,以提高農業投資微觀主體的投資效益,激勵農業投資主體的投資行為。但是,我國長期以來卻實行的是對農業間接支持的財政投資方式。如,政府通過撥款,支持農業事業單位為農民提供科技示範、病蟲疫病防治服務;通過修路引水、培訓指導等開發式扶貧,為貧困地區創造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幫助脫貧致富等,對農戶等農業投資主體的直接收入補貼比較少,從而影響農戶的農業投資積極性,財政農業投資的效率也比較低。
⑸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意義
吸收社會游資。
直接融資是以股票、債券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種融資機制。而直接融資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會游資,直接投資於企業生案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
我國實體經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成本居高不下,高昂的成本擠佔了企業狹窄的利潤空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要降低融資成本,這是下一步特別是鞏固實體經濟堅實基礎非常重要的任務。
⑹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和對策探析
中小企業 融資現狀 問題 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很快,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的經濟增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現在,我國中小企業佔全部企業數的99%,工業總產值和利稅分別佔60%和40%,每年出口創匯佔60%,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但近些年來由於企業競爭的激烈,使許多企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影響和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多給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促使它們在未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小企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都相當高,如美國、英國、日本的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的比重都超過90%。它們在發展中都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融資方面的困難。但是,其政府為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支持,幫助其消除這些障礙,使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得到解決。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具體的研究、分析,在政策上進行調整和中小企業自身的完善,同樣會使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得到很好解決的,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的發展。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問題
1.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狀況。目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我國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1000多家,而且大都是國有企業,僅有那些產品成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的少數中小企業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即將出台企業債券管理新條例,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將有所放寬,原先對項目的限制將有所松動,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不在眾券商備選企業之列。職工集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由於企業在開辦初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採用職工集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入股是改制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重要融資方式,大多數已經占總資產的10%。
2.信用歧視。中央為了搞活企業,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針政策,要求銀行部門要重點支持大企業,確保大企業的信貸,對中小企業就不重視,在確保大企業的基礎上才予以考慮,造成了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歧視,導致銀行在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的不平等。缺乏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的重視。據統計,1998年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新增貸款20.85億元,其中非國有經濟貸款僅新增1億多元,中長期貸款幾乎為零。隨著各國有商業銀行提出業務向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部分機構存在「重大輕小」的傾向,個別銀行有諸如一定數額以下或注冊資本金100萬以下企業不貸的規定,恰恰斷掉了貸款需求以「急、頻、少、繁」為主要特點的中小企業融資主渠道。
3.缺乏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的信用體系。就中小企業自身來講,一方面,固定資產較少,不足以抵押,貸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屢有逃費、懸空銀行債務現象發生,損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時,企業也深感辦理抵押環節多、收費多,如在土地房產抵押評估和登記手續中,評估包括申請、實地勘測、限價估算等,登記包括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土地他向權利登記等,極為繁瑣。
4.對非國有企業融資的歧視。長期以來,在政府和銀行方面,都存在這樣的觀念,認為大型企業都是國有的,貸款給他們是國家對國家的企業,不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國有的企業,效益不穩定,貸款回收不好,信譽差,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銀行一般對中小企業貸款十分慎重,條件較為苛刻。盡管現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這種現象。
5.一些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規范,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我國經濟中涌現出一批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本來應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己任。但在實際中,這些金融機構在業務發展上與國有金融機構有趨同的趨勢,不能真正面向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信貸歧視現象。很多中小金融機構將大量資金上存或購買國債,對急需貸款的中小企業卻不予支持。
6.缺少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的金融機構。現在我國極為缺少切實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民生銀行原來的初衷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可是現在它已經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什麼區別了,其他新組建的城市商業銀行原來也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可由於資金、服務水平、項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7.中小企業貸款困難,銀行也感到放款難。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取得銀行貸款難。主要表現是:一是抵押難。中小企業可提供的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並且手續繁瑣,收費昂貴,中小企業普遍難以承受;二是中小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一些效益好的企業不願意給其他企業作擔保,效益一般的企業,銀行又不允許其作擔保人,而中小企業相互之間的擔保常常變得有名無實;三是一些基層銀行授權有限,辦事程序復雜繁瑣。即使錢到手,可能已錯過商機。而一旦借到款後,一些企業寧肯接受罰息,也不願意辦續藉手續,免得再經歷一番評估、登記、公證等全套貸款手續。這使得許多中小企業視銀行貸款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間借貸的途徑。
8.在中間業務方面,滿足中小企業交易需要的結算工具較少。國有商業銀行很少對中小企業辦理托收承付和匯票承兌業務及票據兌現。由於資金結算渠道不通暢,資金進帳時間過長,甚至發生梗阻,因而,使一些中小企業改用現金結算,加大了交易成本,削弱了中小企業競爭的實力。
9.在我國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我國目前尚缺乏統一的中小企業服務管理機構,如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機構等社會中介機構。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的支持保障,目前只是按行業和所有制性質分別制定政策法規,缺乏一部統一規范的中小企業立法,造成各種所有制性質的中小企業法律地位和權利的不平等。另外,法律的執行環境也很差,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局部利益,默許甚至縱容企業逃廢銀行債務,法律對銀行債權的保護能力低,加劇了金融機構的「恐貸」心理。
10.我國中小企業缺少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途徑。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上,對於新股的發行一直實行嚴格的計劃管理、總量控制的辦法。1997年以後,證券主管部門不再向各地、各部分分配股票發行的數額,而是分配新上市公司的數量。為籌得更多的資金,各地、各部委都競相推薦大公司上市,中小企業進入證券市場融資非常困難。從企業債券市場看,我國企業債券的發行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國家每年根據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確定當年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並具體分配到各地、各部門。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批准債券發行的期限、品種和利率;中國證監會審查債券是否符合上市交易的資格,做出是否允許其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審批決定。中小企業很難取得發行債券融資的資格。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根據以上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既有自身規模小,資產少,負債率高,擔保能力弱;管理者素質低,財務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級低;又有銀行貸款風險大,成本高的問題;還有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的問題。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的指導思想是通過搞活地方金融市場,多渠道為中小企業發展籌集資金。實行政策扶持,政府主導,立足地方,市場運作,化解風險。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必須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體制。在這方面,可以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經驗,相應採取措施,尤其是在政策上應加大傾斜力度。其具體辦法是:
1.構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現有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條文主要是《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和《鄉鎮企業法》,這兩部法規是按所有制性質和不同的組織形式分類立法的,缺乏統一的立法標准和行為規范。在金融信貸方面更是缺乏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保護法規。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各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支持離不開立法支持。法律保證可從以下幾個層次進行考慮:
保護中小企業的法律,如美國的《小企業法》,日本的《中小企業法》;專業性、區域性或行業性的法律,如美國的《小企業技術創新開發法》,日本的《中小企業金融公庫法》。.反對壟斷的法律,如美國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和德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加快有關中小企業信貸制度的立法。應盡快指定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有關中小企業貸款的法律或規定。首先,要劃分中小企業的分類標准,明確中小企業的界定方法。其次,要明確各類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信貸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業貸款的具體管理方法和鼓勵措施。再次,要落實政府支持中小企業貸款的財政資金渠道、執行機構及管理辦法。
2.大力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只要符合《商業銀行法》規定標准,無論其所有制性質如何,只要經過央行機關批准,工商部門注冊,就可以開設地方性金融機構。並強化監督、鼓勵競爭,形成規范的地方金融機構優勝劣汰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以聚集更多閑散資金,支持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
3.逐步放開民間借貸市場,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對於民間主體的融資活動不能簡單禁止,而是要用地方性法規進行規范,明確融資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將其納入正規的金融體系。
4. 建立和完善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體系。政府要引導中介機構經過科學評估和論證,建立企業經濟檔案和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檔案,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信用體系。
修訂國有商業銀行信用等級的評定標准。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信用評級不利於中小企業,含有對中小企業的心理歧視。實踐證明,盲目擴大經營規模的綜合型企業集團並不比專業化生產的中小企業更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產生更穩定的效益,信用更強。因而,國有商業銀行在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上也應及時調整策略,變重視企業經營規模為重視企業經營效益,取消某些歧視性的評價項目。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擔保機構少,資金缺乏。中小企業,特別是處於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是銀行非常廣大的信貸市場;同時,資金的緊缺又限制著中小企業的發展,但能拿出有效保證和抵押的中小企業卻不多;另外,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的會計制度還不盡健全,經營管理制度還存在不規范之處,貸款風險較大。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其它國家的經驗,我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應該是一個以政府擔保為主,其它擔保形式並存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可成立多種形式的信貸擔保機構,開辟多種渠道籌集擔保基金:由政府、社會中介組織、企業和銀行共同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切實改進中介機構的服務,簡化手續,降低標准;金融機構可適當擴大有效財產的抵押范圍。另外,在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過程中應堅持預見性、能動性、創造性、協同性、滲透性、人本性和漸進性七項核心原則。
目前不少省市已出台了建立擔保體系的辦法,為支持成長中小企業的發展,開拓信貸市場,銀行要積極協助和促進政府有關部門建立中小企業擔保體系。要簡化中小企業貸款抵押手續和條件,允許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為抵押;建立政府貸款擔保基金,為經過其評估發展良好的中小企業提供政府擔保;建立中小企業共同擔保基金,由政府加以引導,從而可以調劑各企業間的擔保資源。建議設立地方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除設立地(市)級擔保機構外,區、(市)、縣還要設立專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擔保機構,鼓勵企業間實行會員制的聯保,從而形成縱橫交錯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擔保資金實行政府財政啟動,各方出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5.鼓勵中小企業投靠優勢企業。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市場佔有率高的大型企業吸納中小企業成為它的零配件生產單位,按照圖紙進行加工,生產其零件、配件。這既為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尖、特方向發展,解決了產品的銷路,而且為中小企業找到了融資擔保單位。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整個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和社會化。
6.大力推進現有的城市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的體制改革,實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建立法人治理機構,提高銀行職工的整體素質,使其成為市場經營貨幣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當前要乘鄉鎮清理債務之機,追償舊債,或仿照國有商業銀行的辦法,剝離不良資產。使其輕裝上陣,更好地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在地方金融機構中逐步推行利率市場化,利率是貨幣的價格,靠價格進行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只要在政府適當干預下的利率市場化,就能搞活地方金融機構,提高其競爭能力。
拓展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種類和范圍。應根據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資金運動的特點,推出靈活的、多樣化的結算工具,暢通匯路,為中小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結算工具。應盡快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托收承付、匯票承兌與貼現業務。另外,還應利用金融機構網點眾多、佔有信息量大的行業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市場商機、經濟政策、經營與投資決策咨詢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務。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方面拓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擴大其資金來源,在政策上給予積極且持久的扶持與傾斜,並逐步實現其在融資方面與大中型企業真正的「國民待遇」。
7.政府對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型、成長型的中小企業融資實行減稅、貼息、補貼等優惠政策。以調動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性。針對中小型企業量大面廣,布局分散的特點,政府實行分類指導,鼓勵優勝劣汰,採取適者生存的競爭性措施。對產品有銷路,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創新能力強,效益好的中小企業,進行重點優先扶持。實行扶優扶強。
8.各地要加速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進程,以全面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讓中小企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中小企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地方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撐點,特別是在解決我國目前所面臨的就業難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應著重研究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重點通過搞活地方金融機構,多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以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使之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9.建立對非國有中小企業的貸款制度。黨的十五大就已經明確指出,非公有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因此,國有商業銀行應對非公有企業一視同仁,按照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不增加任何政治因素和顧慮地加大對非國有經濟的投入力度。而且,隨著國有小型企業的改制的完成,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的信貸市場基本上就是非國有企業的市場。例如在浙江、福建等地區則主要是非公有企業,即私營個體、外商投資企業的信貸市場。如果銀行忽視對非公有企業的的投入,便會失去一個大市場,失去一個最有活力、不斷發展壯大而貸款風險又相對較小的效益增長點。
10.積極尋找風險投資資金。我國約有95%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其資產在1000萬元以下,企業規模小造成R&D費用投入不足,一些成果因企業財力不足不能進入中試而被束之高閣。因此,對於那些處於良好發展階段且有良好前途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應積極與國內外的風險投資機構建立聯系,尋找風險投資資金。同時,中小企業應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其生產經營運作,塑造其良好形象,並應當加強其信息交流和商務溝通,從各種渠道,包括政府部門、咨詢公司、銀行等各方面獲取信息,積極與國內外的風險投資機構進行交流,尋找其支持和幫助。
11.加強內部融資力度,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是一種全員入股的資合與人合相結合的企業組織形式,它一方面可以調動全體員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另一方面則可以擴大企業的資金來源,將全體職工的閑散資金積聚起來,發揮規模效應。對於組建股份合作制發展好的企業,則可以轉化為股份制公司,直至最後爭取上市,突破融資的障礙與瓶頸。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還可以克服中小企業傳統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使中小企業走上開放式經營與管理,向最終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邁進。現在,已有許多中小企業通過改組改制不斷壯大,有的已在深滬證券交易所上市。據統計,截止1999年底,在我國深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民營企業已有14家。這些企業都是由中小企業通過改組發展壯大而來的。這可以說是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12.建立中小企業行業協會或聯盟。這種協會或聯盟應是互助型的,它不僅可以為協會或聯盟內的中小企業提供經營所需的信息,而且可以為中小企業相互間交流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提供場所和條件。協會或聯盟內的中小企業應加強互助合作,資金充裕的企業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技術先進的企業則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指導,還可以相互間提供貸款擔保。這樣,某些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則可以在協會或聯盟內得到解決。而且,這種協會或聯盟為其以後發展為集團公司或聯營公司奠定了基礎。
13.加大兼並與聯營、合資的力度。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單個企業的力量已漸顯單薄,因而,一股重組與兼並的浪潮襲卷世界各地。中小企業應借這一趨勢,積極進行兼並或聯營、合資。通過兼並某些資金雄厚的企業則可以解決其自身的資金困難,通過與其他實力雄厚的企業聯營也可以達到這一目的。中小企業還可以積極引進外商投資,通過改組成為中外合資企業,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的資金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習外方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
14.創建新的企業經營形式。通過特許經營、代理制等新形式的引進,可以克服自身資金缺乏的缺陷,而且這些先進經營形式的引進,甚至可以引發中小企業經營理念的轉變,引起其經營與管理的變革,在增強企業資金實力的同時實現其發展的飛躍。
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對待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這一傳統問題,我們不應當拘泥於傳統觀念的束縛,而應當以現代的觀點去分析它,不僅要從國家政策的角度加大傾斜力度,而且也要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去尋找對策。借鑒國內、國外的良好經驗,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拿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並加以實施。這樣,這一傳統問題必將會得到良好的解決,中小企業必將達到一個發展的新境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原因如下:
1、 缺乏銀行認可的擔保;
目前銀行認可的擔保物主要是房產、土地等有形資產,而小企業在處在企
業的發展初期,這部分資產恰恰較為緊缺;這是造成小企業融資困難最重要的原因。
2、 部分企業信用意識薄弱;
因歷史原因,部分企業信用意識仍然薄弱;有些企業覺得還款晚幾天是非常正常的事,更有甚者即使有錢也不想歸還銀行貸款,企業的還款意識落後於銀行信用體系及風險管理的需求;這也是小企業融資基本無法憑借信用擔保的原因。
3、 企業管理建設滯後,銀行缺乏足夠的判斷企業盈利能力信息;
在小企業中,會計報表不完整、未經審計等情況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小企業的公布的信息相對較少;銀行即使憑借企業所能提供的所有資料,有時也無法評估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出於風險考慮,銀行寧願選擇將該筆貸款退回;這也是小企業貸款銀行相對更看重擔保情況的原因。
中小企業資金緊缺的原因
我國不少中小企業由於資金緊缺陷入困境,企業停產甚至破產,流動資金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中小企業資金緊缺的成因很多,既有宏觀經濟方面的因素,也有企業管理體制方面的因素。
一、財務狀況差。企業融資難。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狀況較差,向金融機構或商業銀行申請貸款較難,即使以資產抵押向銀行貸款,額度也十分有限。
二、流動資金不足。中小企業在興建時,由於投入資金較少,在滿足設備、廠房等基礎投資後,用於生產後需流動資金不足,企業也沒有能力擴充生產必須的流動資金,致使企業流動資金不足。
三、產品銷售價格偏低,職工工資提高幅度與價格相背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要靠技術實力的競爭,也要靠銷售價格的競爭,其結果產品銷售價格越來越低,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職工工資需要相對提高,導致職工工資增長與銷售收入增長幅度相背離,加重了企業負擔。
四、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虧損,決策失誤,造成資金流失。中小企業經營模式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管理手段、方式 落後,致使企業發生經營虧損;缺乏投資決策研究,投資決策隨意性大,急功近利,經營高風險業務,造成經濟損失,擠佔了生產資金。
五、存貨積壓,佔用大量流動資金。一些中小企業不能適應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盲目生產,致使產品不適銷對路,造成大量庫存積壓,佔用大量流動資金。企業間相互拖欠,形成「三角債」局面。
六、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賒銷的實行,加重了企業負擔。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建立與完善,企業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解決了職工後顧之憂,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同時,銷售貨款並不能及時回籠,只要實現銷售,企業就要墊付稅金開支,企業賒銷量越大,代墊的稅金支出越多,資金緊缺的局面越嚴重。
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緊缺的措施
一、樹立現代企業的資金意識,優化資產結構,增加融資渠道。要增強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和資金成本觀念,優化中小企業資產結構,改善企業財務善,搞好銀企合作,從多種渠道取得資金使用權,把分散資金集中起來使用,加強資金統一管理,降低資金成本。
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加速企業資金回收。資金回收是企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中小企業更應重視。資金若不能及時收回,以前諸多努力將付之東流。因此,要及時結算資金,減少應收賬款,對銷售人員不僅制定銷售指標,還要制定款項回收指標,規定銷售人員資金回收率達到90%以上,才能確認銷售完成。建立賒銷——回款責任制賒銷——回款與個人利益掛鉤,加強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防止形成新的「三角債」。
三、強化資金內部控制,建立資金管理制度。中小企業要發揮資金大效率,就必須加強內部資金的管理,遵循量入為出原則,嚴格「一支筆」審批制度,嚴格計劃控制,嚴格作用范圍,嚴格檢查分析,減少損失、浪費,使資金管理逐步由「人治」到「法制」轉變,達到制度理財的目的。
四、加強存貨管理,降低采購成本,盤活流動資金。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很大部分佔用在存貨上,優化庫存結構,推廣耗材料零庫存,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縮短周期限,建立公開競價進貨制度,嚴把采購費用關,把存貨降到合理存量,減少存貨佔用,加速流動資金周轉。
五、加強投資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企業追求利潤的驅使,中小企業投資活動更頻繁。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競爭的法則是優勝劣汰。投資的風險性要求中小企業理財時,注意研究風險,設法控制、規避風險。這就要求企業要有新的理念,加強投資決策研究,確保資金快速、高效地周轉。
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已經到來,中小企業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解決資金緊缺問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規范、有序的運作,抓住以資金管理為中心這一永恆的主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