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很多人說紅木傢具是家庭最好的「不動產」,大家覺得紅木傢具值得投資嗎
很多人說紅木傢具是家庭最好的不動產,我覺得紅木傢具很值得投資。一件普通傢具將在三到五年後被損壞或更換。然而,紅木傢具是不同的。不僅價值會隨著一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珍貴,而且你越使用它,你就越有家的感覺。在保存方面,古董字畫固然不錯,但水份太深,普通人無法進入。
它沉澱了很長一段時間,篩去了所有的渣滓,留下了所有的精華。無形的遺產和文明中心都陳列在這套紅木傢具上。紅木傢具是一個家族中最好的不動產。從它的價值發展來看,它也是未來發展的風向標,今天它正在推動傳統文明。一套紅木傢具的真正價值終於顯現出來了。
② 紅木傢具是從什麼時候興起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開始,以「破四舊」為名的抄家盛行,硬木傢具也屬「四舊」而有硬木傢具的人家也大多被抄家,一些硬木傢具被砸破,一些被抄走,因而硬木傢具在當時倒成了不祥之物。當時,在信託商店(相當於舊貨市場)標低價待售的硬木傢具很多,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很少有人敢買。到1969年,林彪頒布1號備戰動員令,在社會上又一次引起大動盪,當時許多中央機關單位和個人准備外遷,處理了大批傢具,在信託商店出售,其中就有許多硬木傢具(解放時,機關單位接管王府時留下的)價格也極為便宜,一件紅木椅子僅幾十元,一件老紅木帶雕花帽子的三開大立櫃標價僅230元。當時國內經濟不發達,人們生活水平很低,有的人也怕惹上麻煩,故信託商店裡的硬木傢具堆放如山,也很少有人問津。在20世紀60-70年代,只有少數有心人開始悄悄收藏明清硬木傢具(這些人現在大都成了著名的明清傢具收藏家,有的還開辦了明清傢具收藏博物館)。最終這些硬木傢具大部分以很低廉的價格流向海外,從而引發了海外明清硬木傢具收藏熱,但由於信息的滯後和當時國內政治動盪,經濟相對貧困,國內人士並沒有對明清傢具的收藏引起重視。
到了20世紀80年代,十年動亂結束了,一些因抄家而倖存的明清硬木傢具,隨著落實政策歸還給原來的主人,但因生活環境(包括居住環境)的改變,許多人已經不可能再保存這些傢具了。此時,境外買主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利用各種渠道,甚至親自到大陸來收購各種明清硬木傢具。國內也出現了專門「倒硬木傢具的」,他們對明清硬木傢具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得知境外有人「出高價」收購明清硬木傢具,重點是黃花梨和紫檀木傢具。於是他們不辭辛苦,走街串戶收購散存於居民家中的硬木傢具,然後運到廣州出手。當時(1985年前後)他們收購一對明式黃花梨四齣頭官帽椅的價格在2000-3000元,運到廣州後可賣到6000元左右。收購一對黃花梨椅子便可獲利3000元,相當一個人3年的工資。所以,當時「倒硬木傢具的」積極性很高,終於使最後倖存於民間的硬木傢具大量流向海外。如今,人們都認識到明清硬木傢具的珍貴性,然而一對明式黃花梨四齣頭官帽椅的價格已經是350000-400000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