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經營和發展知識說明皖新傳媒公司是如何實現自身發展
參考一下,加點大學生之類的詞應該可以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意義和著力點
在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沖擊的形勢下,我國文化產業卻逆勢上揚,呈現可喜的發展態勢,為我國經濟實現回升向好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文化產業不僅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且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如何深刻認識發展文化產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地位與作用?如何解決當前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本期「本周話題」刊發的3篇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獨特優勢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 葉文成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知識密集和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低成本、無污染、可重復開發等特點,在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安徽省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獨特優勢,把文化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根本動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動力。為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安徽省委、省政府下發「任務書」、細化「時間表」,並制定科學的調度和督查制度,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查、年底總驗收」;重點推動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非時政報刊和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推動市縣電台、電視台合並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努力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適應文化產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以培育文化企業「航母」為發展重點。發展文化產業,離不開一批品牌效應好、競爭實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的帶動。安徽省著眼於進一步提高國有文化資本的影響力、控制力、競爭力,充分發揮時代出版、皖新傳媒兩家上市公司的資本平台優勢,積極推動安廣網路、新安傳媒、華文經貿等公司股份制改造,大力推進跨地區、跨領域、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抓住國家批准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的重大機遇,研究出台《加快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意見》,高起點、高標准規劃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精心謀劃和推進一批成長性好、牽動性強、市場空間大、發展前景廣闊的重大項目,加快要素集聚,實現集群發展。同時,積極扶持各類「專、精、特、新」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形成了一批專業特色鮮明的民營文化產業板塊。
以培育新興業態為目標取向。以高新技術提升文化產業水平,增強文化傳播力,引領和擴大文化消費,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安徽省積極利用數字、網路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促使其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工業、農業、旅遊業等對接,支持和引導文化企業運用高新技術拓展產業領域,催生新的文化業態,積極培育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網路電視、手機電視、手機動漫等新興產業;制定實施全省動漫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加快推動合肥、蕪湖、馬鞍山動漫基地集群化發展,努力把安徽省建設成為動漫產業強省。
以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為重要支撐。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能夠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徽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加快文藝演出院線、電影院線建設,積極推動廣電網路數字化轉換和大容量、雙向交互改造;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加強出口平台和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大力推動安徽文化「走出去」,支持皖版圖書、音像、影視、版權、演藝等拓展國際市場;鼓勵安徽出版集團等有實力的文化企業「借船出海」,通過獨資、合資、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在境外興辦實體,實現落地經營,加快推進由出口產品向出口品牌乃至出國創牌轉變。
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強大保障。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大量富有創意、精通技術、善於管理、敢於開拓的復合型人才。安徽省以「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工程為龍頭,抓緊培育和引進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和領軍人物;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開設文化創意、數字動漫、新技術、新媒體等專業;以出版傳媒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工程碩士培養點為基地,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立文化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把引進高層次文化人才納入安徽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范圍;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管理制度、與社會結構變動相適應的流動制度、與文化的創造性勞動相適應的分配製度,努力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
正確處理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三個重要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 金民卿
發展文化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諸多領域,需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在實踐中,應正確處理三個重要關系。
正確處理政府文化力量與民間文化力量的關系,把政府的助推力量同民間的自發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長期以來,政府集中了大量文化資源,一直承擔著管文化和辦文化的雙重職能。這不僅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也制約了民間文化力量積極性的發揮。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各種民間文化力量開始逐步釋放出來,形成了活躍的民間文化生產力。但是,民間文化力量較為分散,難以形成規模,而且往往缺乏全局戰略,這是影響其積極作用充分發揮的一大因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進一步明晰政府的文化服務職能,使政府的文化資源更多地集中在發展公益文化方面,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真正得到實惠;另一方面需要強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職能,完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發展政策,最大限度地激發民間文化力量的積極性,釋放民間文化資源的能量,引導和規范民間文化實體規模化發展,把民間文化資源真正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生產力,實現政府文化力量與民間文化力量的良性互動,形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
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既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化路徑,又確保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引入市場機制,走市場化道路,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正確理解和准確把握市場內涵,真正確立市場在配置文化資源中的基礎性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中的資源優化整合作用。但同時必須看到,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領域。文化產品不僅具有商品屬性,而且具有精神文化屬性,承擔著文化傳播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如果在市場化進程中放棄或者弱化文化的引領功能,文化產業發展就有可能走向歧路。因此,應在促進文化企業充分發揮其市場能量的同時,不斷引導其提升社會服務功能,把文化的經營性和公益性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
正確處理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與保證國家文化安全的關系,在大力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的同時,增強國家文化安全意識。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還比較落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充分借鑒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做法,盡快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但必須注意的是,文化不僅有世界性和普遍性,也有民族性和國家性。在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今天,出現了意識形態文化化與生活化的趨勢。一方面,文化產品中融入越來越多的意識形態內容,文化越來越成為意識形態的承載者;另一方面,意識形態也越來越向文化靠攏,一些意識形態的東西開始變換形式,由原來直接的政治方式向以文化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綜合方式轉變,一些原本帶有較強意識形態色彩的內容在戴上文化的面紗後呈現「中性」的色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注意在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的同時,強化國家文化安全意識。
努力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西南財經大學 鄒燕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取得了突出成績。但也要看到,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難題,主要是:總體投入不足,投融資支持體系比較滯後,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文化經營人才短缺,文化產業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有待提高;文化產業的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產業結構、地區結構、市場結構不夠合理;文化單位規模小、實力弱,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程度低,低水平無序競爭現象在相當程度上存在;文化貿易逆差較大,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有待加強;等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應堅持多措並舉,努力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當前,文化體制改革已進入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攻堅階段,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具體而言,應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步伐,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公司化改造,使其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的文化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盡快實現由管微觀企業向管宏觀規劃轉變;進一步降低文化產業的市場准入門檻,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保護,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整合行政和執法資源,提高行業管理和市場監管能力,積極探索整合城市文化部門和市場監管隊伍的有效途徑,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統一執法,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促進產業集聚集中。促進產業集聚集中,可以培養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更好地發揮其示範和帶動作用。應以文化企業為主體、以資本為紐帶、以名牌產品為龍頭,通過聯合、兼並、重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資等方式,盡快組建一批骨幹文化企業,以此來提高研發和營銷能力,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著力培育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主業突出、綜合競爭能力強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積極建設一批文化產業研發基地和產業集聚區。
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各級政府可以通過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支持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由財政注資引導,鼓勵金融資本參與。在工商登記、土地徵用、規費減免、財政扶持、信貸等方面,給予民營文化企業與國有文化企業同等待遇。積極探索以國有資本、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資等為資本來源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實現文化產業投資來源的多元化。以股份合作制為主,探索政府以資源入股、企業以資金入股、農(漁)民以土地(漁場)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合作方式,鼓勵社會民間資金通過各種形式參與發展文化產業。同時,推動金融機構加強金融創新,提供金融支持。對於處於成熟期、經營模式穩定、經濟效益較好的文化企業,可以優先給予信貸支持;對於具有穩定物流和現金流的企業,可發放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貸款;對於租賃文化設備的企業,可發放融資租賃貸款;對於融資規模較大、項目較多的文化企業,鼓勵商業銀行以銀團貸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積極開發文化消費信貸產品,如開發分期付款等信貸品種,擴大對文化消費品的消費信貸。支持處於成熟期、經營較為穩定的文化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文化企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集合債和公司債等方式融資。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交易。抓緊制定和完善專利權、著作權等無形資產評估、質押、登記、託管、流轉和變現的管理辦法;積極培育流轉市場,充分發揮文化產權交易所的作用,為文化企業的著作權交易、商標權交易和專利技術交易等文化產權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創新文化遺產保護觀念,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❷ 大學生如何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論文
我國的文化產業,就好比日本的AV產業,不但僅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而且需要有大豐富的利潤,才能形成大規模的市場,在日本一個拍AV片的女優每次簽約都可以得到巨額的報酬,所以做的人多了,做的人多了各位也就把這件事情慢慢的接受了,在日本拍完幾年的片的女人照樣可以結婚生孩子,因為他們的生活觀念不同。我國的文化產業也是需要這樣的發展方向,首先要處理「文化產業收入低」這樣的面貌,讓做文化產業的人能夠有利潤可圖,能夠依靠這個工作豐衣足食,繼而活躍文化市場,接著投身於文化產業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多,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