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收縮、裁員、提速、融資,生鮮零售2022年往哪走
文|螳螂觀察
作者|陳小江
生鮮零售這塊「巨石」,在過去數年被各路玩家、沿不同路徑,一次次推著向上,卻又一遍遍從山峰讓老下滑,途中骸骨累累,甚至至今仍未誕生絕對贏家。
回顧過去,在生鮮零售賽道上,所有尚在牌桌或已下牌桌的玩家都曾深信,當絕好機會來臨時就要下重注,也都在自認是「絕好機會」時紛紛入局。遺憾的是,「全面盈利」這道「大坎」,這些年始終橫亘在生鮮零售賽道上,尚未有人逾越。
從以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京東七鮮、蘇寧蘇鮮生等為代表的生鮮超市,到以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再到興盛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等社區團購諸強,生鮮零售賽道玩家在消耗大量資本、嘗試多種業態後,如今兵分三路,不約而同來到「盈利攻堅」的重要關頭。
現如今,「巨石」尚未推上山巔,企業未能跨過「全面盈利」的大坎。坦野升無論品牌方,還是投資人,都在渴盼能得到一個更確切答案。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各玩家的變化也正在加速。
風向變了
雖然生鮮零售賽道一直跌宕起伏,但從2021年至今的戰事,無疑戰況最為強烈。
2021年上半年,生鮮零售賽道還是國內最熱門的互聯網投資賽道,興盛優選、十薈團、叮咚買菜等接連完成數億美元級大額融資,隨後生鮮電商前置倉雙雄「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更是在一周內先後成功上市,實現了從「創業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質變。
此外,滴滴、美團、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於2020年殺入社區團購「賣菜」後,在2021年上半年開始加足馬力,加速了整個賽道玩家的洗牌。
到了下半年,叮咚買菜、十薈團、美菜網等相繼傳出裁員風波。「賣菜」的老牌社區團購玩家除興盛優選外,其它玩家漸漸掉隊,「同程生活」破產、呆蘿卜倒閉,將食享會收入囊中的十薈團,雖有阿里資本加持,最後也不得不「收縮」。
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則一直路狂奔,至今已成為社區團購的頭部玩家。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一開始擴張非常迅速,爾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迅速收縮,堪稱大開大合。此外,阿里旗下的淘菜菜也加速了進攻步伐,一度沖到行業前三。其專注下沉業務的淘特,則大力推進農產品直營,試圖在生鮮零售賽道搶食。
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之外,生鮮超市賽道變化也很明顯。
先是盒馬,在其它玩家裁員、收縮的大背景下,於去年6月重啟擴張計劃。僅去年12月就以平均「兩天一家」的速度沖刺,在長沙、重慶、成都等地新開盒馬鮮生門店14家,並於2022年元旦前14天,讓盒馬鮮生全國門店數量達到300家。此外,在阿里全面推行經營責任制後,盒馬去年從體系內事業群轉變為一家「獨立公司」,告別「富二代」生活,開始「自負盈虧」的創業之路。
跟盒馬一樣擴張還有它的「老相識」京東七鮮,2021年年初,原沃爾瑪華東區運營副總裁鄭鋒接過京東七鮮大旗後,原本沉寂一年半,被稱為「局外人」的京東七鮮業務,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駛上了加速道。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4月,京脊亂東七鮮GMV同比增長超36%,8月同比增長超85%。2021年全年,京東七鮮超市新開門店20餘家,數量相當於過去三年的開店總和。雖然在門店總量上,京東七鮮不如盒馬,但在2021年的加速度,卻是絲毫不遜。
去年年底,京東七鮮還發布了最新業務戰略規劃,將圍繞全國發展布局、供應鏈建設、商品品質、服務體驗等多方面優化提升,力爭在5-7年內躋身中國連鎖零售行業第一陣營。如在布局上,將重點布局京津冀和大灣區「一南一北」兩大核心區域。在供應鏈建設方面,通過自建北京、深圳「一南一北」兩大商品中心,提升供應鏈效率,以銷定產、降損增鮮,以技術賦能助力菜農精細化運營。
時鍾走到2022年,一系列連鎖反應還在持續發生。
2022年年初,此前投入「不設上限」的盒馬改了「口風」,表示暫時勒緊褲腰帶」「精益生產、精益管理」,實現從「單店盈利」到「全面盈利」。此外,有消息傳出盒馬鮮生尋求獨立融資,估值100億美元。
而一向激進擴張的叮咚買菜,從最新發布的財報來看,也放慢了步伐,開始「收縮減虧」——季度收入首次出現環比下滑,同時凈虧損也在下降。財報顯示,叮咚買菜去年12月在上海地區全面盈利。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更在財報電話中表示「力爭Q2末實現長三角地區完全盈利,Q4在全國接近盈利。」
與此同時,據地歌網報道,叮咚買菜泰州站疑似已經關停,若情況屬實,後者將成為叮咚買菜發展史上首個正式關閉的城市站點。1月份,一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用戶則在脈脈平台發言稱,叮咚買菜已經開啟大規模裁員的消息登上熱搜。雖然對此叮咚買菜方面回應為「不實」,但也讓人不免擔心。不久後,有媒體爆料稱美團優選也在裁員,而十薈團則被爆料疑似已「停擺」。
2月10日,多多買菜則宣稱已與極兔、郵政和三通一達等實現系統對接打通簽收環節,還推出高額補貼吸引代收點入駐。試水社區團長快遞代收服務。不過隨後,有消息稱,該服務被多地郵政管理局暫停,稱「多多買菜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備案,不具備經營快遞業務資質」。
此外,「預制菜」在春節期間成為各大品牌比拼的主角之一。公開數據顯示,叮咚買菜年夜飯預制菜銷量增長超400%,每日優鮮高端預制菜春節期間增長超2倍,盒馬預制年菜銷售同比2021年春節增長了345%。這也是各大品牌接下來押注的重點。
可以看到,從2021年至今,生鮮零售的各大玩家動作幅度之大超出以往,這也是生鮮零售賽道進入「巷戰」的體現。正所謂「窮則變」,在諸多變化之後,其實是生鮮零售賽道所有玩家都未能實現「全面盈利」的困境。
風往哪吹?
無風不起浪。
《螳螂觀察》認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生鮮零售賽道的滔天巨浪背後,是內外多重因素大風使然,使得生鮮賽道由「跑馬圈地」快速變換為「穩打穩扎」。「全面盈利」的呼聲蓋過了以往「局部盈利」的噱頭和「模式之爭」的口水仗。背後原因有二:
第一,錢不夠燒了。 2021年4月,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近十年生鮮電商投融資數據分析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各種生鮮電商領域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事件287起,涉及項目154個,披露融資總額達到463.4億元,其中大部分都打了水漂。
以已經上市的叮咚買菜為例,過去幾年燒掉了約110多億元,截至到2月26日,其市值尚不足70億元。上市前,若按照以往的節奏,其手上的現金流根本燒不了多久。而無數倒下的玩家,大多都是現金流出現問題。
因此,生鮮電商賣菜,也被人稱為繼「長視頻」和「共享單車」之後的第三大互聯網「毒葯」業務。尤其是隨著互聯網各大巨頭紛紛入局之後,賽道更加擁擠,再往後燒依然是個「無底洞」,這或許也是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在去年加快上市步伐的重要原因。
第二,錢不讓燒了。 生鮮零售賽道的擴張之路,跟以往的百團大戰、打車大戰一樣,也是補貼砸出來的。尤其是在低價的社區團購業務上,低成本價的價格傾銷是行業慣用手法。
但是有錢,也不能為所欲為。去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因利用虛假的或者令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以及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等對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十薈團以及食享會罰款650萬元。還有官媒表態社區團購,指責 科技 公司不要盯著老百姓的菜籃子等,讓各大巨頭都有所收斂,不敢隨意燒錢了。
沒有錢燒、不讓燒錢,那生鮮零售玩家的風要往哪吹?在《螳螂觀察》看來,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聚焦。 不管是裁員、還是業務范圍收縮,本質上都是為了更好的聚焦。當然,聚焦並不代表不擴張,而是設定一個合理邊界。
見慣了賽道玩家起起伏伏,被戲稱為「局外人」京東七鮮,在這個方面反而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據鄭鋒介紹,京東七鮮在2021年做的三件「最正確」的事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戰略「聚焦」——不僅要精準聚焦用戶,而且精準聚焦推薦商品。通過「聚焦」,京東七鮮在盈利方面表現不錯——連續營業滿三年的門店已經實現盈利,滿兩年的門店也接近盈利。
在服務區域上,京東七鮮也強調「聚焦」,將重點布局京津冀和大灣區「一南一北」兩大核心區域,打造兩大增長極。據鄭鋒透露,計劃到2023年70-100家店,80%以上都在這兩個區域,且只要符合七鮮的選址標准,開店數量上不封頂。
其次是提效率。 多年混戰結果表明,生鮮零售賽道註定需要長時間維系,它的天花板也足夠高。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疫情後生鮮電商加速發展,2020年行業規模達到4584.9億元,預計到2023年生鮮電商行業規模將超萬億。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將有望從2020年的5萬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6.8萬億元,這是一條長賽道。
互聯網模式下,拋開規模不談顯然不合邏輯,但拋開盈利只談規模肯定走不到最後。要提升效率,既要圍繞「人貨場」提升人效、坪效和品效各種「效」,還要提升周轉率、增長率、毛利率、好評率等指標。尤其是生鮮零售發展到現階段,各種業態混戰之下,真正比拼的關鍵就在於效率。而在先後嘗試過10餘種業態之後,侯毅提出「精益生產、精益管理」,本質上也是直指「提升效率」。
最後是差異化。 面對盈利或規模困境,不同玩家的差異化做法,也事關各自到底能夠走多遠。比如前置倉模式,在線下獲取的流量有限,就註定其在獲客端需要更大成本,這也就意味著其要尋求更有利潤的產品。
《螳螂觀察》認為,實現差異化的關鍵,除了業態不同之外,一個是往品類延伸。比如盒馬、京東七鮮、叮咚買菜等都有自己的自有品牌,自有品牌下有一些別人沒有的「獨家」產品,容易提供差異化體驗。另一個則是在服務上做差異化,如每日優鮮推出去年三季度推出的管家服務。公開數據顯示,在每日優鮮1V1管家服務下,用戶人均單量相比非管家人群提升了70%,人均月消費額實現了翻倍。此外,還有跨界合作,去年京東七鮮聯合MUJI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家生鮮復合店,就是一種差異化嘗試。
毋庸置疑,2022年的生鮮零售行業真正進入到下半場,一方面該入局的玩家基本入局,實力不足的玩家基本也已經淘汰出局。而在經歷各種劇變後還在牌桌上的玩家們,實際上手裡的牌也抓得差不多了,誰能將手中的牌打好,將成為關鍵。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歡迎來到 財經 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添加微信:Tanglangcj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螳螂觀察(微信ID:TanglangFin):
•泛 財經 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註: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 科技 )、區塊鏈等領域。
❷ 沙利文在大中華區的投融資業務覆蓋了哪些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沙利文在活動現場推出了一系列重磅研究成果,包括沙利文全球發布的《引領全球的60大技術洞察報告》、《全球技術及應用大趨勢前瞻展望》,以及沙利文中國聯合頭豹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未來50年產業趨勢洞察白皮書》。
沙利文大中華區主管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王晨暉先生和沙利文大中華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楊曉騁先生作為代表共同發布了《引領全球的60大技術洞察報告》。據悉,沙利文從1962年起,率先識別、分析和監控新興技術和市場;此後每年深入跟蹤、了解改變世界的50大技術,推動企業客戶可持續增長。而今年,沙利文特別推出「引領全球的60大技術」圖譜,該報告涵蓋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能源與公共事業、化學與新型材料、信息與通信技術、高端製造與自動化、感測器和儀器設備、健康領域、醫療器械與影響以及微電子等九大板塊中引領全球的60大引技術的核心洞察結果。該報告旨在分析整體產業趨勢、細分領域技術解析及展望,並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中聚焦先進技術的市場態勢。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既是中國建黨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亦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這樣的新起點、新征程背景下,身處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之關鍵歷史時期,面對外部復雜多變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以及內部經濟轉型升級的挑戰,中國將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已成為牽動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關系變動的重要因素。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作為全球及中國經濟格局發展的重要見證者與參與者,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未來50年產業趨勢洞察白皮書》。 該報告從行業視角的維度解讀中國未來50年期間五大核心產業的發展趨勢與機遇。報告從宏觀環境、發展現狀、行業痛點、供需環境、發展趨勢等維度出發,通過調研和分析中國人工智慧行業、製造業、醫療健康、大消費、碳中和相關產業等領域,總結和分析了中國未來50年五大核心產業領域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報告聚焦產業熱點問題,深入分析了未來中國在人工智慧、製造業、醫療健康、大消費、碳中和領域的價值貢獻,並在回顧中國行業智能化升級和綠色化轉型歷史的基礎上,探討中國未來核心產業的發展方向。該白皮書由沙利文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丁卓文女士與頭豹(深圳)研究院院長李政先生在慶典當日共同發布。
沙利文大中華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陸景先生、沙利文大中華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賈龐先生則共同發布了《全球技術及應用大趨勢前瞻展望》,該報告圍繞2020年至2025年促進工作效率的新興技術進行深度研究解讀,分別討論了技術聯結和融合趨勢,AI、自動化及機器人趨勢,以及網路安全趨勢,並從「宏觀到微觀」就每個趨勢給予了戰略建議及預測。該報告最後就各趨勢的行業應用場景進行了分析總結,從而得出了以下三大預測:
1. AR將徹底改變人們過往的工作方式,未來將會把虛擬的信息疊加到現實世界裡,所產生的好處包括更快的設計和原型製作、更生動的動態演示和營銷,以及更方便的信息訪問渠道;
2. 人工智慧將大大加速數據分析的過程並提高機器人軟體性能。這些進步將提高工作場所的自動化程度,讓員工有更多時間從事需要更多創造性和情感技能的活動;
3. 隨著數字連接成為一種通用的通信方式,網路安全代表了企業的下一個重要需求,幾乎所有企業和工作場所都必須實施網路安全戰略。
深耕知識服務賦能企業 腳踏實地創造社會價值
1998年沙利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今年是沙利文全球成立60周年,也是沙利文服務中國市場的第23年。
談及沙利文進入中國的契機,王昕博士回憶道:「1998年沙利文正式進入中國。當時中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改革開放,也即將加入WTO。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國即將快速融入全球經濟,經濟發展即將進入快車道。沙利文看到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選擇在這個時機進入中國。而沙利文之所以看好中國,是因為中國有特別好的綜合國力。中國不管從體育、經濟、科創、衛生、文教等各個方面都走在世界各國的前沿,這也給沙利文長期立足中國、紮根中國、服務中國帶來了很大的信心、決心和勇氣。」
對於沙利文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戰略,王昕博士表示,「過去的23年,沙利文大中華區發揮全球聯動之勢能,助力大量中國企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也幫助大量國內外投融資機構了解和投資中國企業。但從國際對比來看,2020年,我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為54.5%,略低於俄羅斯(56.3%),而美國高達81.5%,英、法也都在70%以上。長期來看,中國的服務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中國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提高。國家倡導服務業標准化、品牌化建設,上海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這對沙利文大中華區而言,是絕好的歷史機遇。我們將立足中國,長遠服務,深耕全球資本市場及企業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資及其他各類專業咨詢服務,包括行業顧問、技術顧問、財務顧問、盡職調查、戰略咨詢、管理咨詢、規劃咨詢、評估服務、估值服務等,以專業知識為經濟、產業、行業、國家賦能。」
提及企業的社會責任,王昕博士介紹道:「成立至今,沙利文始終專注於對增長的承諾與對社會的回饋。希望未來繼續通過『領航者計劃』給予優秀企業全方位的資源支持,長期陪伴成長;並將持續關注偏遠地區青少年的學習與成長,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貧困地區學生,以知識改變命運,創造美好的未來,攜手共同走向富裕的明天。」
六十周年慶典圓滿落幕,但沙利文新的征程才剛剛起航。以此次答謝宴為契機,沙利文向各界合作夥伴、客戶以及全體員工表達了感恩之情,傳達了繼續合作共贏之意,並期望未來能攜手同行、再創輝煌!
❸ 又一個輝煌過的SaaS平台倒下了
一早看到圈裡今目標停服的消息,不禁一陣唏噓。
今目標應該是國內最早開始做SaaS的那批人,基於互聯網的任務管理、辦公平台。
2005年起步的,迄今16年了。
2019年,在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發布的《2019企業服務品牌之OA系統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2012年,天使輪,5千萬人民幣;
2014年,A輪融資,老虎基金,1千萬美元;
2015年,B輪融資,老虎基金,6千萬美元。
2010年,今目標曾承諾永久免費;
2017年2月,今目標正式宣布收費。
成立於2005年的今目標,在2010年前一直是態芹採用付費的模式。
到了2010年10月,經過團隊內部8個月的討論,今目標決定放棄之前的付費模式,轉向免費模式。
在承諾永久免費的前提下,7年時間,今目標快速擁有280萬家企業用戶。
360元(每人每年)的會員費,在SaaS圈內算是天價了,並且在今目標第一次免費宣言失敗後,後續漲價貌似也是迫在眉睫了。今目標定價的底氣是老用戶「帶不走的數據」,是遷移成本。
至於用戶的付費意願,以及後續對平台的信任危機,可能今日之事從那個時候就已經埋好念閉喊了伏筆。
CIO壽總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觀點,「收費沒問題,但不能事前欺騙。免費的東西一定要小心,即使免費,也要有合同,否則不能用,教訓太多。」
CIO張總更直接:「我會立馬尋找替代方案,不會再給供應商改正機會。」
CIO葉總惋惜:「這會傷害到整個SaaS市場的發展,信任危機在國內始終難解、」
CIO黃總建議:「強行收取,肯定是企業的信用存在問題,如果能事先說明,也不會造成這種後果。」
早上看了公告,鑒於這個產品之前發展的還很蓬勃,感覺再搶救一下應該還是可以的。
後來在天眼查簡單瞄了一眼,好像。。。是救不回來了。
所以其實從2019年開始,這些敗相就已經開始有些蛛絲馬跡了。
一片唏噓,to B SaaS,何仔野去何從。
❹ 2020年生鮮行業融資大盤點:下一個資本寵兒會是誰呢
融資情況: 2020年1月6日,進口海鮮零售供應鏈公司食務鏈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投資方是由順豐、申通、圓通、中通和韻達五家龍頭快遞企業共同成立的蜂網投資領投。
事件概要: 食務鏈主攻方向是進口海鮮B2B,建立了自有品牌寰球漁市,打造出凍蝦單品,快速殺入了c端市場。目前食務鏈搭建起的全球40+國家的生鮮直供網路,擁有100+的海鮮品類,平台年交易規模超20億。
食務鏈本輪融資將主要用在三個方面: 繼續深耕於供應鏈上游;全面優化供應鏈,提高成本的優勢;加大品牌的投入,擴大企業的規模及影響力。
點評: 中國生鮮的進口量每年大致保持40%的增長速度,但海外生鮮供應鏈上下游兩端的價格敏感度很高,供應鏈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十分的關鍵。在藉助蜂網的投資強大物流基因下,食務鏈物流水平未來將要得到快速的提高。
融資情況: 2020年1月9日,社區生鮮團購電商平台十薈團表示已完成新一輪的融資,這次融資的金額是8830萬美元,投資是阿里巴巴、渶策資本、愉悅資本、啟明創投、真格基金以及華創資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薈團和「你我您」合並,被稱為社區團購合並的第一案,合並之後的十薈團的月銷售額為5億元,覆蓋了超過50個城市。這次融資,十薈團將會用於增大供應鏈與技術方面投入,深化產業鏈的建設,在下沉市場上加速布局。
點評: 本輪融資的亮點在於阿里,電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來的十薈團必會勢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鮮領域的布局大開大合,以資本將銀泰、蘇寧、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馬鮮和菜劃算親下戰場,阿里對於生鮮行業是勢在必得。
融資情況: 2020年1月9日,社區生鮮團購電商平台十薈團表示已完成新一輪的融資,這次融資的金額是8830萬美元,投資是阿里巴巴、渶策資本、愉悅資本、啟明創投、真格基金以及華創資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薈團和「你我您」合並,被稱為社區團購合並的第一案,合並之後的十薈團的月銷售額為5億元,覆蓋了超過50個城市。這次融資,十薈團將會用於增大供應鏈與技術方面投入,深化產業鏈的建設,在下沉市場上加速布局。
點評: 本輪融資的亮點在於阿里,電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來的十薈團必會勢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鮮領域的布局大開大合,以資本將銀泰、蘇寧、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馬鮮和菜劃算親下戰場,阿里對於生鮮行業是勢在必得。
融資情況: 2020年2月25日,主打凍品b2b配送的凍品到家,完成了3500萬元的A3輪融資,本輪是梅花創投領投,不惑創投和魔量資本跟投。
事件概要: 凍品到家是專門為b端餐飲商家提供凍品食材的一站式服務,活躍的用戶超過了 8000 家,下單用戶的次月復購率穩定在85% 以上,2019年全年的營收超過了5億元,本輪融資凍品到家將會主要用於加強對於上游工廠的整合賦能與市場擴張。
點評: 資方對於凍品市場非常的看好,凍品到家的全年盈利也是投資方的信心來源之一。凍品到家未來的主要方向是加快擴張的速度,搶在趨勢的前面。
融資情況: 2020年3月9日,望家歡表示完成了6億元人民幣嗯B輪融資,資金已全部到賬,本輪投資是美團點評戰略領投,股東隱山資本繼續跟投。
事件概要: 望家歡作為團餐食材配送賽道第一名,在規模、管理以及供應鏈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先發優勢。在全國擁有著20萬畝種植和養殖基地,並且獲得了全國200餘家食品品牌的總代理權。
點評: 美團此次投資望家歡是我國團餐供應鏈行業近年來最大的單筆融資。美團自己打造的美團買菜和快驢也加速布局了團餐配送。重資產重金的投入之下,團餐配送也將迎來大洗牌。望家歡帶著巨大的資源和資金優勢,將迅速形成全國性布局。
融資情況: 2020年3月24日,唯捷城配宣布完成了1億元的B+輪融資,華潤潤湘聯與基金戰略領投,現有股東獵鷹資本繼續跟投。
事件概要: 唯捷城配是一家B2B倉配物流的頭部企業,針對社區生鮮渠道,唯捷城配實現了多溫層、多城市和全渠道的倉配一體服務。唯捷城配與觀麥一樣一直以第三方的身份,持續為行業提供更多價值。新一輪的融資唯捷城配將會用於全國倉配網路的拓展完善與智能運營平台的持續升級。
點評: 華潤潤湘聯與基金一直在積極布局供應鏈與物流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已經投資蜀海供應鏈。這次融資除了給唯捷城配帶來更加先進的管理體系以及更豐富的產業資源外,更重要的是未來唯捷超強城配能力與華潤商超多年零售經驗的結合。
融資情況: 2020年3月25日,凍品一站式服務平台「新凍網」完成了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是由九合創投獨家投資。
事件概要: 新凍網定位是凍品食材一站式的服務平台,品牌商在新凍網APP開設了旗艦店,新凍網平台提供倉庫代儲、冷鏈代配、線上運營以及線下拓客,通過四項核心服務完成了一站式交付閉環。本輪融資將會主要用於人才梯隊建設、成立新倉以及信息化改造等。核心解決次終端采購的成本高、耗時長和獲客難的問題,以及品牌商供大於求、商品同質化嚴重推廣難、多年不能下沉渠道的問題。
點評: 冷凍食材是一個超過萬億的巨大市場,高毛利、高客單價、高附加值、高產品標准化、損耗少。但是凍品SKU數量龐大而且標准不一,上下游都十分的分散,信息不對稱,銷售成本高達了10%,物流與倉儲的成本高、價格的波動大。中小型終端客戶對於品牌無粘性和認知度低。凍網行業的經驗豐富,資本的加碼將會幫助其解決固有的痛點,得到更快升級與擴張。
融資情況: 2020年4月1日,農業運營商利農集團官宣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是海納亞洲創投基金。
事件概要: 利農集團是知名的水培果蔬種植企業,迄今為止經已擁有了20個種植基地。利農集團通過自營產地+後置倉的P2C模式大幅提高了生鮮產品的質量和流通效率,利農一直為永輝、朴朴超市、沃爾瑪以及大潤發等頭部的零售渠道提供服務。資金將會繼續用於水培種植基地與產地後置倉的建設,完善其在珠三角與長三角的業務布局。
點評: 水培蔬菜受到資本青睞原因有三點:第一水培蔬菜的投入產比高,與國外投入對比,增加了實力;第二水培是高新農業,受到的關注度高,補貼的力度大,第三水培蔬菜為農業工業化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另外利農集團的P2C模式可以很好的彌補生鮮電商存在的質量和效率問題。
融資情況: 2020年5月11日,樂禾食品集團宣布完成了4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是由美團龍珠資本和鼎暉投資聯合領投。
事件概要: 作為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食材的供應服務商,樂禾已經在食材配送、餐飲管理、凈菜加工以及冷鏈物流等業務板塊相當有競爭力。憑借著本次融資的資金,樂禾將會不斷加大數字化經營、冷鏈基礎設施改造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投資,在兩年之內在全國建立起300個標準的食品配送中心,通過自有的食材商流驅動市場化的冷鏈物流。
點評: 美團非常的看好團餐市場,近幾年來團餐行業的整體營業收入增長將近30%,這裡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機會,B/C兩輪領投是對樂禾的行業地位與供應鏈資源的認可,在大資本加持之下,樂禾也將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間。
融資情況: 2020年5月21日,預制菜研發和供應鏈平台找食材宣告獲得了來自青松基金、零一創投的A輪、A+輪總計8000萬人民幣的投資。
事件概要: 找食材模式是「供應鏈+研發」,上游鏈接數千家預制菜加工廠,下游鏈接了b端餐飲,通過搭建了一套供應鏈+城市站的體系,實現預制菜在當日送達。成立僅僅一年,已經為500+供應商提供了服務,單月GMV超過了7000萬元。這次A輪、A+輪融資將會主要用於銷售網路的擴張、上游研發生態的建設、產品技術的補強和團隊建設。2020年,找食材預計將會合作1000家預制菜加工廠,並且將服務范圍覆蓋到250個縣城,目標的銷售額過10億。
點評: 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預制菜被更多的消費者所熟知,顯然資本的反應速度也是很迅速。找食材成立一年就已經成績斐然,團隊實力也得到了認可。預制菜品的市場潛力非常大,目前相關企業也還比較少,可以說是機會很大。這裡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機會,B/C兩輪領投是對樂禾的行業地位與供應鏈資源的認可,在大資本加持之下,樂禾也將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間。
生鮮市場雖然說前景很廣,但是盈利難度也更大。無法擠進頭部的玩家,很難獲得資本的押注,在這條需要持續燒錢的路上就更加的艱難。一定堅持創新升級,為生鮮企業注入更加強大的數字化力量,助生鮮企業降本增效、跑贏盈利曲線。
❺ 輝煌不再,P2P時代正式落幕
昔日盛極一時的P2P如今正式退出 歷史 舞台。
11月2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對外表示,互聯網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這意味著,曾在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野蠻生長的P2P借貸行業,在不過短短十餘年間,就以摧枯拉朽之勢轟然崩塌,直至迎來最終的落幕時刻。回顧其興起覆滅之路,從萬眾追捧到如今「歸零」令人扼腕嘆息,而曾經所有的瘋狂和爭議,都讓這場來得快去得急的金融現象給世人留下些許反思。
興起與覆滅
滿眼繁華,終作塵去,從氣勢烜赫到黯然落幕,P2P網貸行業的折戟之時來得太快。
國內P2P業務肇始於2007年,早期的運營模式非常簡單,其本質就是通過互聯網工具發布資金供需信息,並撮合資金提供者和需求者達成借貸交易。作為傳統金融的補充和民間小額信用借貸的一種形式,P2P理論上對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忽略的長尾客戶有益,具備滿足投資人理財需求、解決中小微融資難等功能性作用。
在彼時金融自由化、監管層對金融創新有所疏忽的時代,P2P攜互聯網技術普及的紅利一躍成為時代風口,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由於投資門檻低、收益可觀、操作便捷等優勢,在2013年到2015年間,網貸平台數量、行業借貸金額開始迅速飆升,大量民間借貸、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扎堆湧入P2P行業,一時間,網貸平台的營銷廣告鋪滿了大城市地鐵和各類流量平台。
相關數據顯示,最高峰時,全國范圍內經營P2P業務的平台超過5000家,行業借貸規模過萬億。而在2012年末時,上述數字僅為200家左右和500億-600億元之間。
風口之上,泥沙俱下,及至2015年底,行業性第一波大規模爆雷潮正式開啟,期間發生近千家P2P平台倒閉、跑路的現象。行業劇震,資金出借人利益受損,使得監管部門不得不下重手治理亂象。
2015年8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 健康 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綱領性文件發布。該指導意見明確了P2P信息中介的定位,指出了中介服務的內容,闡明了P2P屬民間借貸的范疇且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並確認了銀監會負責監管的責任。
2016年8月4日,《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布,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監管文件。同年10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出台,集中力量對P2P網路借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領域廣告等重點領域進行整治。
即使經歷重拳整治,但在熱錢效應的推動下,日趨從嚴的監管政策似乎並未對行業規模產生嚴重影響。據張棟哲介紹,那段時間,不少P2P平台仍舊趨之若鶩地接入第三方資金存管並積極運作備案事宜,並以納入監管作為宣傳口號,發起更高利息的自動投標工具或債轉產品,捨命追逐絕對利益。
2017年P2P行業發展再次攀上巔峰。比達咨詢(BDR)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P2P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P2P平台數量達到5970家的峰值。全年網貸行業成交量也達到了28048.49億元,同比增長35.9%,助力 歷史 累計成交量突破6萬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問題平台的數量也在節節攀升。2018年P2P行業盛極而衰迎來至暗時刻,截至當年7月24日,中國P2P網貸停業及問題平台超過850家,整體涉案金額超過8000億元,波及用戶規模超過1500萬人以上,一場更大面積的爆雷期再次襲來。
經過第二波洶涌雷潮之後,P2P網貸行業全面整改的大網再次被拉開,更強硬監管的凌厲之勢迎面而來,各平台無不經受著備案制延期、偽P2P平台出清、非吸高返擠出、合規化去杠桿等內外密集考驗。
張棟哲表示,爆雷事件頻出、政策逆轉,一系列事件讓P2P行業深陷泥沼,大大打擊了出借人的信心。當投資者、出借人不續投,借款人回船轉舵逃廢債、不還錢,平台信用面臨崩塌,資金鏈斷裂,之前接棒的出借人最終血本無歸。產業鏈上的所有參與者,都在循環往復中痛苦煎熬。
2019年1月初,監管部門下發《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其中「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餘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闡明了監管層態度。
殘存的P2P平台沒有等來合規備案的「剩者為王」,在當時的形勢下,全行業清退的政策已經很明朗,只是各地、各平台的退出節奏有先後。2019年11月27日,《關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出台,奠定了整個行業進入倒計時階段的主基調。
進入2020年之後,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沒能暫緩P2P退出的步伐,尚在運營的P2P平台數量仍在不斷減少,直至11月中旬完全清零。這個曾經高光而瘋狂的行業,最終黯然落幕。
變質的繁榮
回顧歷程,P2P行業的變質,源於信息中介向信用中介的轉換。
海輝基金分析專員李焱認為,最初的P2P作為金融中介,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如果發生了逾期,平台會首先告知出借人情況,找第三方公司進行債權回收。為出借人支付預期高額回報並承擔相應風險,大家其實都比較能接受,行業也會慢慢發展。
而P2P失敗背後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完成更多的信貸和吸儲,很多P2P不惜將自身變為信用中介並承諾剛性兌付,既充當影子銀行極力承擔所有的信用風險,卻不受資本金、杠桿率和投資者適當性等監管約束,也不用在意風控與合規,使得整個行業魚龍混雜。
而許多P2P平台的借貸對象,多為銀行覆蓋不到的高風險客戶群體,因此需要網貸平台具備極強的風控水平,否則一旦眾多借款人還款逾期,就會導致壞賬風險驟增。在償付高額利息的壓力下,很多平台只能用擊鼓傳花的方式,憑借更高利息吸引資金覆蓋對應的風險成本,進而導致資金池入不敷出,最終深陷無力兌付旋渦,紛紛爆雷。
李焱表示,此舉完全背離P2P行業「普惠金融」、「 科技 創新」的初衷,加之進入門檻低,監管缺失,便逐漸演變成資金池、期限錯配、自融、欺詐的金融騙局。各色人馬「良莠不齊」,大量盲目跟風的投機者,無視市場發展的規律,只為借道風口湧入P2P行業大肆「圈錢」。因此,看似高速發展的行業背後,實則充斥著對金融風險有意或無意的漠視,最終促成問題不斷的畸形繁榮,成為國內金融市場的「灰犀牛」,更讓眾多投資者血本無歸。
引以為鑒
雖然行業已不復存在,但P2P業務遺留下的清退善後工作尚未完結。今年8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公開表示,截至今年6月,網貸平台還有出借人的8000多億元沒有回收。只要有一線希望,會配合公安等部門追查清收,最大程度上償還出資。將處置存量風險作為核心工作來抓,提高資金的清償率和返還效率。
11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表態,將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
李焱分析認為,隨著平台陸續開展良性退出的策略,下一步可能會以司法途徑為主,加大對不良資產的追討力度,未來投資者或有望陸續拿回部分本金。但他指出,對於P2P受害者的賠償問題,國家和地方政府會堅決督促相關平台兌付本金,但應該不會出台相關政策進行兜底。
對廣大出借人而言,經過這一次的投資經歷之後,應逐漸改變原有的風險偏好以及資產配置策略,強化法治意識和契約精神,選擇正規途徑進行合理投資。李焱建議,須知投資沒有捷徑,高回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諸如此類的市場風高浪急,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需要很精準的行情把握能力,才能保證自己的本金不被侵蝕殆盡。作為投資者應慎之又慎,盡量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和收益目標的品種入場,對於需要一定專業知識把握的市場行情,最好避免盲目跟風。
此外,在銀行、互聯網潛移默化地極力推行下,借錢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消費金融的增長率陡峭上行。伴隨「消費升級」、「普惠金融」概念的引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奉行「超前消費」,而品類繁多的消費信貸產品正為其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往者不諫,來者可追,P2P雖然清零,留下的教訓卻值得認真吸取。李焱表示,對比現金貸和P2P,雖然二者在借貸對象上、資金來源和風控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但需要指出的是,現金貸以較低收入的年輕群體為主要借款對象,償還高息貸款的能力相對較低,同樣較易引發壞賬產生的幾率。
作為金融創新,現金貸有其可取之處,但還需套上監管的「緊箍咒」。展望未來,對於如何強行業全面風險管理,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培育更加穩健的金融風險文化,劉福壽曾在日前公開表示,一是前瞻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督促金融銀行業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二是有序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和風險的化解,做好高風險非銀金融機構的處置工作,持續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的業務,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積極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三是堅持推動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常態化,嚴厲打擊金融腐敗和違法犯罪,堅持全鏈條治理非法集資,把防範打擊涉非犯罪同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統籌起來,切實消解 社會 安全風險的隱患。四是前瞻性做好應對外部環境可能變化的准備,指導涉外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預案,提升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劉福壽還表示,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金融監管體制。一是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提升監管能力,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提高監管透明度。二是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三是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四是大力推動金融監管 科技 建設,提升跨區域、跨市場、跨行業交叉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提升監管的數字化水平。
❻ 500億銀河系隕落!兩上市平台被實控人當「取款機」,數度遭調查處罰
又一資本系坍塌了。
輝煌時市值超過500億的「銀河系」,早已自顧不暇。ST天成(600112.SH)、*ST銀河(000806.SZ)這兩個「銀河系」上市公司平台,在一系列問題的重壓下,如今是艱難度日。
其中,ST天成繼2018年之後,於2020年7月8日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ST銀河則是繼2011年領行政處罰之後,於2020年6月也再領來自中國證監會廣西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至於「銀河系」實控人潘琦,則繼2011年被證監會認定為市場禁入者、10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公司和從事證券業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職務之後,再於2020年6月被「追加」10年的禁入市場期。
2019年巨虧8.46億元,2020年一季度續虧2628.59萬元的ST天成,近日並不好過。
7月9日,ST天成對外宣布,因存在被控股股東銀河天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河集團)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以及未履行審批程序提供擔保等違規情形,2020年7月8日,公司、銀河集團、實際控制人潘琦以及相關當事人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銀河集團、潘琦及以及相關當事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銀河集團、潘琦及以及相關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很顯然,這又是一家被控股股東拖入泥坑的公司。資料顯示,銀河集團持有ST天成18.34%,另天眼查顯示,潘琦持股銀河集團52.27%,系ST天成實控人。
據悉,ST天成自2019年4月23日首次披露資金佔用、違規擔保事項至今,一直在持續對相關違規事項進行全面排查,對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涉嫌的資金佔用規模、形成時間、佔用原因、佔用過程進行詳細查證。截至2020年6月29日,ST天成控股股東資金佔用發生總額為51280.82萬元,截止2018年末資金佔用余額為26023.27萬元,截止2019年末資金佔用余額為31153.07萬元,截止2020年6月29日資金佔用余額為31153.07萬元;ST天成違規擔保總額為45133萬元,截止2020年6月29日違規擔保余額為11180萬元。
對此情況,控股股東方面也承諾將通過多種方式盡快解決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和資金佔用問題。但目前ST天成控股股東正在籌劃解決相關違規問題,具體方案細節目前尚存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關聯方佔用資金、違規擔保的完整性及壞賬計提准確性事項還形成了保留意見。上市公司方面也因為存在被控股股東銀河集團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以及違規擔保的情形,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4.1(五)條規定經公司向上交所申請,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24日起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
2020年6月29日,ST天成還發布了「防止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公司資金管理制度」,足見問題的嚴重性。
ST天成已是監管部門「回頭客」名單的一員。2018年1月,ST天成就曾收到過一次立案調查通知書;2018年11月,ST天成面對過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有關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公司當時被認定構成了虛假記載行為。也因此,中小投資者還奮起索賠,據ST天成披露,截至2020年5月27日,公司共涉及505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8368.43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6.86%,也搞得ST天成焦頭爛額。
雖說ST天成一再強調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但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顯示,其主營也是一地雞毛。針對2019年虧損,ST天成自己分析的原因主要是受電氣設備行業政策和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公司產品產量、銷量、銷售均價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因此營業收入、毛利率大幅下降。另外公司多項逾期債務涉及訴訟,導致現有債務融資成本增加,致使當期財務費用支出較大、利潤虧損幅度較大。
說起來,ST天成被市場稱為「銀河系」的上市公司平台,就因為在同一大股東旗下,尚有另一家兄弟公司*ST銀河。目前來看,*ST銀河的日子也不好過。
首先看業績,2018年*ST銀河虧損7.06億元,2019年虧損11.53億元且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也因此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0年一季度,*ST銀河又虧損了838.19萬元,最新情報顯示,*ST銀河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虧損350萬元–500萬元,如果2020年年度審計的凈利潤再為負數的話,*ST銀河在披露2020年年報之後,將被實施暫停上市,保殼迫在眉睫。
與ST天成一樣,*ST銀河也同樣存在對外擔保和資金佔用等情形。據公司披露,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余額為44460.33萬元,違規擔保余額為169022.81萬元。銀河集團的反饋是,正在協商避免執行上市公司資產;正在加大資產處置力度;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債務結構,優先解決佔用*ST銀河資金及涉及違規擔保的債務問題;針對違規擔保也正在配合上市公司及律師團隊開展應訴工作。
目前情況是,銀河集團已然把自己玩「殘」了,除了持股被反復凍結、資產難以自由處置變現、受訴訟影響無法吸收新的外部融資等之外,因未能償還債務,銀河集團的持股已兩度被司法拍賣,累計拍賣數量達6586萬股。公開信息顯示,銀河集團持股*ST銀河41.07%。
*ST銀河也沒有閑著,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也採取了一系列「防範大股東」的措施,比如與債權人、法院、政府等溝通,並向相關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及執行復議,爭取協調各方停止或暫緩執行公司的資產或子公司股權,以避免公司資產流失;比如重點加強資金管理制度的執行、監督以及用章管理力度,密切關注和跟蹤資金使用動態,嚴防控股股東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項再次發生;比如通過訴訟「守」住資產,*ST銀河目前已通過法律手段免除了公司27865.71萬元的擔保責任。
當然,對大股東來說,最為「致命」的還是一系列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2019年1月,*ST銀河就被立案調查;2019年11月*ST銀河、銀河集團等相關當事人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廣西監管局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2020年6月,*ST銀河收到了來自中國證監會廣西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其中內容顯示,因*ST銀河存在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未按規定披露為關聯方提供擔保、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信息、未按規定披露銀河集團所持銀河生物股份被司法凍結事項等情況,監管層決定對*ST銀河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潘琦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時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徐宏軍和唐新林、時任董事刁勁松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時任財務總監張懌給予警告,並處以25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常務副總裁葉德斌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罰款;對時任高層盧安軍、王肅、劉傑、朱洪彬、宋海峰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5萬元罰款;對時任高層陳汝平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對時任監事蔡瓊瑤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更為嚴重的,監管層還對潘琦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徐宏軍、唐新林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刁勁松、張懌分別採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在巨潮咨詢中搜索發現,*ST銀河 歷史 上也兩度被行政處罰,除了此次之外,*ST銀河在2011年6月10日還收到過證監會下達的《行政處罰書》,當時被認定的違法事實是虛增2004年銷售收入17942.7萬元,利潤6931.87萬元;虛增2005年度銷售收入3475.76萬元,利潤795.16萬元;隱瞞關聯方資金往來事項;隱瞞對外擔保事項;隱瞞銀行貸款事項;未能及時披露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財政部廣西專員辦檢查和被地方政府處罰的情況。
耐人尋味的是,也就在2011年,證監會認定潘琦為市場禁入者,自2011年5月25日起,10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公司和從事證券業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同時被認定的還有姚國平,7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公司和從事證券業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沒想到,上一個10年禁入時限還未到,潘琦就又領10年新罰單,這在A股市場也算是罕見。
潘琦作為「銀河系」的掌門人,依託銀河集團,手握ST天成和*ST銀河兩家上市公司平台,甚至一度還收獲過市場的熱捧。網上資料顯示,潘琦生於1963年,成都人,在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完成本科與碩士學業,隨後前往西南 財經 大學,於1991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次年,潘琦前往海南並成立北海通台經濟發展總公司(下稱北海通台)。
而*ST銀河,就是1993年4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以桂體改股字[1993]57號文批准,由北海通台、北海銀灘國家 旅遊 度假區招商中心、廣西建設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北海辦事處、海南南華金融公司、上海遠東銀聯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至於ST天成,其前身長征電器在2002年出現巨虧,原股東考慮股權轉讓,也正是這個契機被潘琦敏銳發現,並於2003年火速達成轉讓協議,最終收購於2004年初完成過戶,「銀河系」正式形成。
原本手握兩家上市公司平台的「銀河系」正值大展宏圖之時,但「銀河系」卻選擇了一條將自己引向深淵的道路,運轉至今一片狼藉,兩家上市公司平台也並無起色。
再看股價方面,以前復權復盤,*ST銀河 歷史 高點曾創於2015年,高達31.91元,如今現價1.52元尚不及其零頭,市值損失334億元;ST天成的 歷史 高點同樣是在2015年創出,高達35.88元,如今1.62元的現價不可同日而語,市值損失174億元;兩項合計,「銀河系」這些年蒸發的市值超過了500億元,令人嘆息。
至於投資者維權方面,上海申浩成都律師事務所陳世君律師認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受到過行政處罰,小股東維權都很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