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0後、80後、90後 哪些創業者更靠譜
70後、80後、90後 哪些創業者更靠譜?
創業是否成功,跟“90後”的標簽無關。因為每個人每天都在變老,年齡最大的90後現在已經有26歲了。再過幾年,90後將成為TMT創業的主流,將有越來越多的優秀90後CEO涌現,90後也將不再是當前被“吊打”的狀況。以下是我J.L分享的70後、80後、90後 哪些創業者更靠譜,更多創業故事請關注應屆畢業生創業網。
近期神奇百貨的王凱歆因為“搬家離職”事件又掀起了一波“90後CEO就是不靠譜”的口水仗。而在不久以前,以余佳文、馬佳佳為代表的“失敗的90後CEO”們也如坐過山車般地快速經歷了從媒體寵兒到千夫所指的完整周期。
那麼,90後創業是否就與成功無緣呢?
①
創業成功率與是否“90後”無關
其實,創業是否成功,跟“90後”的標簽無關。因為每個人每天都在變老,年齡最大的90後現在已經有26歲了。再過幾年,90後將成為TMT創業的主流,將有越來越多的優秀90後CEO涌現,90後也將不再是當前被“吊打”的狀況。其實,歷史總是重復的,曾幾何時80後創業者也被視為“不靠譜”的典型而被“吊打”,但如今他們已成為創業的主力了。
所以,創業成功與否,與“80後”、“90後”的標簽無關。但是,創業的成功率一定與CEO和初創團隊的年齡密切相關。AA投資最喜歡投資的CEO年齡在30-35歲之間,往上可以加5歲(尤其是To B的業務),往下可以減5歲(尤其是To C的業務)。
為什麼我們喜歡投資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年齡過大或過小,在創業的時候面臨的挑戰都很大。一方面是人的精力和體力、沖勁和干勁,以及學習的能力,開放的心態等因素都將隨著年齡的提高而降低;另一方面,心態的成熟、經驗的積累、人脈資源和行業積累都需要時間和歷練,太年輕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積累。所以AA投資認為創業是有黃金階段的,那就是25-40歲(即30-35歲±5歲),我們傾向於投資這個年齡段的潛力股。
除此之外,AA投資喜歡投資年輕的、但是思想成熟度遠超同齡人的創業者。因為他們具備了年輕的優勢,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為過於年輕而帶來的問題。實踐證明,具備這種特徵的人群創業成功率遠高於平均。所以說,“90後”不是不可以投資,只要他們已經從思想上、經驗上、人脈上、行業積累上做好了准備,且創業的方向能發揮其自身優勢。
相比之下,過了黃金創業年齡,但是能持續保持年輕狀態的創業者則更是大熊貓一般珍貴的存在:他們身上有年齡和經驗而帶來的沉穩、閱歷、能力、人脈、資源,同時身體狀況良好能支撐長期高強度的工作,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份稚子之心,以開放的心態和一定的理想主義去面對這個世界以及創業路上碰到的種種困難。具備以上特徵的人,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所以以往的工作履歷肯定搶眼。這種大熊貓的創業起點遠高於普通創業者,基本上就是創業成功的保障。只可惜,這種項目非常罕見、且極為搶手。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說:“你設置了25-40歲的范圍,又說超出這個范圍的人更優秀,那何必設置范圍呢”?其實,設置規矩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打破規矩,只有深刻理解設置規矩的原因,才知道什麼情況下能打破規矩。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靈活變通、不拘一格。
②
90後創業有什麼優勢?
部分敏銳的90後,在創業做2C業務時,因為自己就是典型用戶,所以對需求極其敏感,對潛在客戶(即自己)極了解。這種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市場、用戶獲取等方面的試錯成本,所以90後在做2C產品時有先天優勢。不幸的是,由於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已經過去,而下一波AR、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潮引發的2C創業大潮仍有2-3年的時間, 2C領域的創業,除了文化娛樂外可能近幾年沒有太多的創業機會。這是很讓人悲哀的一個結論,但卻是我們每一個計劃在2C領域創業或投資的人都必須清醒接受的現實。
YC加速器就曾經特別喜歡投資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認為:“25歲的創業者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擁有名為‘精力、貧窮、無根、同窗和無知’的武器”。YC創始人格雷厄姆認為:“如果你和你的聯合創始人已經30歲,結了婚,還有了孩子和貸款,那麼你們面臨的情況會復雜得多。要是你們兩家加起來有超過5個5歲以下的小孩,而妻子也都是全職太太,那就更不可能拋棄自己的全職工作,全心投資到創業中了”。
格雷厄姆的想法是美好的,而且YC已經是矽谷最成功的孵化器,沒有之一。但是我一直無法認同格雷厄姆的這個觀點,因為規律就是規律,不會因為身處不同國家而有不同的結果。
我注意到了下面的一組數據:根據YC公布的統計數據,其2015年冬季孵化的114個項目中,平均創始人的年齡是30.27歲。考慮到大多數創業團隊成員的年齡都比CEO小,所以YC孵化的.初創團隊的CEO平均年齡應該超過30.27歲,年齡明顯變大,且與我們AA投資偏好的年齡段非常一致。是否YC也在孵化過程中發現了創業年齡的密碼並已主動調整?
③
為什麼太年輕的CEO創業極難成功
心態的成熟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學習、反思、跌倒後爬起來等方式加速,但沒有人能從無到有地跨越這個過程。而一個心態不夠成熟的人,創業是不可能成功的,這也是為什麼AA投資喜歡投資遠比同齡人成熟的年輕人。
CEO未必是公司的顏值擔當,但必須是公司的責任擔當。CEO是公司的最終決策者和團隊的領頭羊,這是一份極具挑戰的工作,需要極高的綜合能力、對本行業的深刻理解,優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各方面都懂一點的基礎常識,而一個過於年輕的人是很難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的。
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說,公司的天花板就是CEO的天花板。如果CEO自身尚在一個亟待提高的階段,可以想見公司的天花板也不會太高。除非CEO的學習能力和調整速度驚人,否則他將難以駕馭公司這輛高速飛奔的馬車。
更要命的是,由於媒體的炒作,許多90後CEO不知覺地就會產生:“我年紀輕輕已經是CEO了,我很了不起”的想法並自鳴得意。但市場是冷酷而公平的,不會因為你是90後、你還年輕而高抬貴手。員工跟你要求漲工資的時候,不會因為你是90後而少要一分錢;合作夥伴更不會因為你是90後就寬容你的錯誤。相反,一旦問題出現,所有人都會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我早就知道他不靠譜”!
也許你會說:美國的明星TMT企業家中,有相當多是輟學創業的?比如Facebook、Dell、YouTube、微軟、蘋果等。畢竟,輟學生創業時比我們現在不少90後年齡還小。輟學創業真的是一個好選擇嗎?作為優秀輟學生的代表,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其博客中提醒年輕人:“雖然我從大學輟學,而且幸運地在軟體行業追求事業,但拿到學位是一條更加穩妥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另外,美國大學生和中國大學生有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由於國內教育體系的問題,國內不少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在社會經驗和閱歷上仍然象一張白紙(這里絕沒有貶低的意思,畢竟我自己也是從一張白紙走過來的)。雖然現在大城市的學生社會實踐意識已經很大大增強,但是和美國相比,國內學生在挫折教育、領導力、溝通和演講能力、搜索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仍然有顯著差距。
回過頭來說,為什麼我們會投資90後。兜行的創始人任靜是92年的,她從大學期間就開始折騰,先後參與創立了兩個公司,並有一次全職實習經驗,所以她比同齡人少了四年的學習時間,但多了四年的創業和工作經驗。同時,毫不意外地,她也是一個心理成熟度遠高於同齡人的存在。我們投資以後,公司業務發展順利,半年內完成了A輪融資,且團隊幾乎沒有犯過大錯,這對於一個90後來說是極為難得的。
任靜認為:90後創業的最大障礙在於管理;同時90後的創業者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很年輕,但又必須經常忘記自己的年輕。任靜喜歡《三體》里的這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④
為什麼年齡太大的創業者們也不容易成功
年齡大了之後,體力、精力往往不如以前了,且精力更加分散。創業是長跑而不是短跑,許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很拼的,但是不懂得勞逸結合、不注重鍛煉和身體的調理,於是乎過早地透支了自己的身體,一過35歲,身體開始頻繁出現各種告警信號,迫使他不得不放慢腳步。
所以年齡一大把之後仍能長期堅持高強度工作的人,一定是注意鍛煉且極為自律的人(拚命三郎的你是否躺槍了?)另外,有孩子之後,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和家庭,這才是正常的生活狀態和人生規律。只是,創業成功,尤其是大成功,本來就是一個逆天的過程,順其自然、與常人一致,絕不可能獲得大成功。因為一旦CEO的腳步放緩,整個團隊必然會跟著放緩,公司的戰鬥力和執行力必然下降。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更容易固化而固步自封,反思能力降低,這是客觀規律。當然啦,仍是會有極少數的異類能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在“高齡”仍然有非常活躍的思維、開放的心態、極高的學習能力,這種人就是我們最喜歡投資的“永葆青春”的熊貓般的存在了。用什麼方法能發現大熊貓呢?其實很簡單,如果你跟一個人聊天,覺得他/她思維活躍、言之有物且極為中肯;再一問年齡,哇原來是長輩啊!失敬失敬!這個人可能就是一個大熊貓了(A姐真的不是在說自己啊!)
年齡大的人距離市場前沿更遠,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反應速度和能力降低。所以年齡大的創業者做To C業務的確有先天劣勢。如果你正好是2C方向的大齡青年,怎麼辦呢?以下兩點或許能緩解症狀:
1)永遠不要從自身的喜好、角度去考慮產品,因為你自己不是典型用戶,相反,我們都是典型的“非目標用戶”;
2)團隊中做產品、運營等與用戶直接對接功能的負責人一定是熟知用戶需求的年輕人。(PS,我們在學習做投資時,學到的第一課就是:我永遠不是典型用戶,盡管當時A姐還不到而立之年。)
再說說雲帳房的薛總薛興華,為什麼他能不受年齡的影響?我們去做盡職調查的時候,公司的產品還沒有出來。當時老薛租了一座小別墅,所有團隊成員都在小別墅閉關,吃住都在一起,每周14*7小時的工作量,連續熬了三個月終於拿出了第一個可供演示的版本。
試問,有幾個人能長期忍受這樣的工作量?有幾個初創團隊能讓所有成員共同閉關數月?另外,老薛是很資深的創業者,之前在稅務行業幹了十年,創立過兩家財稅公司,一家後來輾轉賣給了用友,另一家賣給了金蝶,並購後老薛擔任金蝶稅務事業部的總經理。這樣一個有深刻行業洞見、有長期人脈積累、有很強的管理能力、還能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CEO,當然是投資人可遇不可求的大熊貓了,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地做了投資。
⑤
什麼時候創業最容易成功?
這篇文章有4,700字,很高興你居然能堅持看到這里。最後我再狗尾續貂地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1. 市場時機:市場將起未起時是創業的好時機,或提前1-2年進入市場,佔好坑等待風口(Why now問題)
2. 25-40歲是最佳的創業年齡;
3. 如果你少年老成,成熟度和沉穩度遠高於同齡人,且你發現了一個不可錯過的大機遇,不到25歲也可以提前創業;
4. 如果你能持續保持年輕的身體狀態和心態,精力和體力不輸於年輕人,能忍受長期的加班和極大的壓力,心態開放、思路活躍,過了40歲創業也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