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4年邵逸夫去世,葬禮上僅2名女星獲准出席,子女為何不爭遺產
2014年,擁有龐大「邵氏帝國」的香港著名慈善家邵逸夫離世,享年107歲。
作為香港 娛樂 業的超級大亨,邵逸夫的葬禮引發全國乃至世界的矚目。
然而邵家並沒有舉行浩大的儀式,而是一直密而不發,時間也遮遮掩掩,顯然不願受到過多關注和打擾。
作為香港 娛樂 業的掌舵人,各大明星盡在邵氏帝國麾下。但在邵逸夫的靈堂,能見到的明星卻寥寥無幾,其實這也是邵逸夫自己的意思。
當時邵家人拒絕了大多數人前來弔唁的請求,其中還包括當時的香港特首。
對於多年一手提攜幫助自己的邵逸夫,曹眾充滿了感激之情,稱「邵先生為人好謙虛,有機會在他身邊是我的幸運,好多謝!」
後來談到邵逸夫的離世,曹眾還是無法釋懷,表示至今心情仍然好沉重,想起好多點滴,好捨不得。
除了曹眾之外,女星甄珍也被獲邀出現在邵逸夫的靈堂,為邵老送別。
甄珍作為邵逸夫及其夫人的老友,與其相交了45年之久。
她從台灣匆匆趕回,一下飛機便前往邵逸夫的靈堂。一身素服的甄珍,當天也被拍到雙眼通紅,臉上掛滿了淚痕。
邵逸夫的遺體不久後在殯儀館火化,創造了 娛樂 神話的他,最終塵歸塵,土歸土,離開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
送別邵老之後,大眾便開始關注他身後的遺囑內容,面對兩任妻子和眾多兒女,他的百億遺產該如何分配?會不會上演九龍奪嫡,你爭我搶的豪門大戰。
但與人們想像的完全不同,面對巨額遺產,他的四個兒女和兩任妻子都保持了冷靜,甚至沒有人願意接受這筆巨額遺產,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香港 娛樂 業的掌舵人,邵逸夫的一生可謂風光無限,但是在個人生活上,他卻沒能享受兒女承歡膝下的家庭溫暖。
他一共有過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黃美珍,當初還是朋友的女朋友。
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可是愛情來了,擋也擋不住。於是邵逸夫和黃美珍偷偷戀愛了,朋友知道後很大度地成全了他們。
婚後兩人恩愛多年,感情也算穩定持久。在最困難時期他們相互扶持,共渡難關,風雨同舟數十年,黃美珍還為他生下了兩兒兩女。
後來隨著邵逸夫的事業蒸蒸日上,兩個人聚少離多,觀念相左,感情漸漸出現了裂痕。
這時候女星方逸華出現在了邵逸夫身邊,她年輕美貌,熱情開朗,很快便吸引了邵逸夫的注意,兩人產生了感情。
邵逸夫多年平靜的心再起波瀾,於是上演了眾人眼中拋妻棄子的戲碼。
傷心欲絕的黃美珍,無法接受丈夫變心的現實,於是決定離開這個傷心之地,遠渡重洋,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而四個孩子,她一個也沒有帶走,全交給了邵逸夫的哥哥撫養。
邵逸夫順勢牽起了方逸華的手,一牽就是幾十年,至死再也沒有放開過。
他對方逸華十分信任,將她引入自己的公司,讓她坐上了重要位置,甚至直接代替自己做出決策。
與此同時,邵逸夫和兒女們的關系卻並不融洽,甚至有老死不相往來的跡象。
作為父親,他卻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哥哥撫養,幾十年中幾乎沒有多少關心,孩子們沒有體會過父愛。
在他們的印象里,父親就是一個把母親趕走,不負責任的男人。因此父子之間親情淡漠,甚至因為母親的離世,還差點反目成仇,也確實令人唏噓的。
孩子們對父親有著深深地敵意和抗拒,這種抗拒由來已久,無法撼動。
因此他們拒絕他的任何示好和饋贈,不給他任何改過自新的機會。可能在他們心裡覺得,自己一旦接受了,便對不起含恨而終的母親。
但時間會抹平傷痕,療愈一切。雖然恨父親,但在邵逸夫的葬禮上,兄妹們還是都趕了回來,送別父親最後一程。
不知泉下有知,一輩子做了無數好事的慈善家邵逸夫,看到這一幕心裡有沒有一絲感動。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會不會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們,組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邵逸夫的幾個孩子長大後,都很有出息,生活富足,有著自己的產業。
因此對於父親的百億家財,他們沒有任何覬覦之心,都覺得自己不適合影視行業,紛紛選擇放棄繼承,交由基金會全權打理。
而邵逸夫早就為兒女們設置了信託,可以保證他們的生活一生富足。所以關於邵氏的遺產 ,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爭斗的。
回顧邵逸夫的一生,他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名富商,家裡做的是顏料方面的生意。
家庭的優越環境,給了他開闊的視野,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也讓他較早接觸了國內外先進理念和思想文化,並為之深深著迷。
這也為他後來打造自己的 娛樂 帝國,埋下了種子。
後來發生戰爭,邵家因為局勢的影響,產業無法維持,家道中落。邵逸夫中學畢業之後,就沒有繼續自己的學業,而是作為一名攝影師,進入了哥哥創辦的影視公司。
進入影視行業後,邵逸夫最初的工作就是放電影,也是在那裡,他第一次聽說了有聲電影,並且嗅到了一絲商機。
為了搶佔先機,邵逸夫克服重重阻礙,遠赴美國,前去學習有聲電影的先進技術,並購買相關器材,整個過程相當坎坷。
在回來的途中,他乘坐的輪船發生了事故,還差點賠上了自己的性命。邵逸夫當時抱著一塊木板,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第二天被一艘過往的船隻救下,也算是福大命大。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邵逸夫成功從美國購得電影器材,並學習到了有聲電影的拍攝技術。
而後他發揮自己的特長,潛心鑽研,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電影製作人,打造了屬於自己的 娛樂 商業帝國。這一切與他對電影的熱愛,不畏艱辛的付出,和敏銳的商業頭腦,都是分不開的。
由於在商界大獲成功,邵逸夫成為了香港 娛樂 業的超級大亨,坐擁萬千財富,一手打造引領香港的 娛樂 潮流。
但事業的巨大成功,並沒有令邵逸夫忘乎所以,在經營產業的同時,他將更多精力用在了慈善方面。
而且他做慈善不為名不為利,不是擺擺樣子,走走過場,而是將慈善作為一項事業和追求,孜孜不倦,不求回報。
他認為醫療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能幫助民眾的領域。於是設立基金會,捐助資金,修建了無數的學校和醫院。
不僅在香港,在中國內地,逸夫教學樓也遍布全國,逸夫醫院隨處可見。孩子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專心學習,朗朗的讀書聲是對他最好的回報。
邵逸夫不僅捐獻學校,在國家各種突發災難面前,也慷慨解囊,幾次捐獻一億港幣,用來抗震救災,幫助人們重建家園。
同時他還設立了各種獎項和基金,用於鼓勵科研和教育發展,退休時更將股權無償捐贈給了教育和慈善機構。
他的愛心有目共睹,他對慈善的熱愛感天動地。
2008年,邵逸夫被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也是對他長久對慈善事業做出巨額貢獻的一種肯定,這項殊榮,他當之無愧。
相關推薦:
3年賺50億,喜歡和李嘉誠對著干,李澤楷連兒子都有了為何不結婚
2015年姚貝娜去世,葬禮上那英哭成淚人卻被罵,當年兩人有何恩怨
2006年董驃去世,葬禮上成龍曾志偉扶靈,四妻七子為何不爭奪遺產
⑵ 邵逸夫107歲仙逝時,百億遺產無子女願意繼承,這是為何
邵逸夫的一生,可以被稱作一部傳奇史。1925年,他與三個哥哥抱團闖進無人踏足的電影娛樂領域,並在當年就拍出了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後來拍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
邵逸夫在1957年決定將事業重心逐漸轉回香港,憑借著自己早年間的原始積累,他在香港清水灣建造了氣勢恢宏的邵氏影城。70年代,邵氏踏入電視領域,並很快通過與無線電視的合作培養了一系列人才,為1967創辦TVB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3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基金會,想要用自己前半生的積累為慈善事業做出一點屬於自己的貢獻。據各方機構的不完全統計,邵逸夫多年來為社會福利事業和慈善機構的捐款超過一百億港元。
這一年的台慶亮燈儀式,仍由邵逸夫親自主持。他並不需要人攙扶,穩步上台,微笑著頻頻揮手致意。台下歡呼聲迭起,整場晚會星光熠熠,濃濃的懷舊情緒貫穿始終。當庾澄慶一曲歌罷,拱手祝福道:「祝六叔越來越勁!」邵逸夫與大家一起含笑鼓掌。
在星輝的璀璨里,萬人的祝福中,百歲老人邵逸夫卻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似乎這一切都離他很遠。這位經歷了百歲光陰的老人,像一部厚重的史書,沉穩平靜,卻滿滿地書寫著傳奇。
⑶ 邵逸夫107歲去世,留下2子2女,為何他的商業帝國無人繼承
TVB就是香港的廣播電視台簡稱,TVB可以說是在上個世紀大獲成功,捧紅了很多的香港電視明星,同時還創作了很多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劇,即使是大陸的觀眾也備受影響。
TVB是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在1967年創辦的,雖然近幾年來香港電視台已經沒有過去那麼輝煌了,但是它依然是一個標志和一個時代的記憶。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TVB 的創始人之一邵逸夫,來了解一下他打造的商業版圖和他的家庭生活。
邵逸夫艱難的創業歷程,打造了輝煌的邵氏帝國
邵逸夫1907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親曾經在上海經營著一家顏料公司,在邵逸夫剛剛出生的幾年,父親的生意做得是非常紅火,在上海商界也是頗有聲望的。而且他的父親不僅是商人,還是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擁護者。
1970年,邵氏兄弟開始將目光投入到了新崛起的電視行業,他們和無線電視台合作,在1973年舉辦了首屆香港小姐的選美比賽,並且這一比賽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了香港非常有影響力的盛會。1980年邵逸夫成為了無線電台最大的股東,他們的電影產業也逐漸收縮,並最終停止了電影的出版。
邵逸夫和妻子艱難相愛,走過了五十年歲月
邵氏家族之所以可以在電影電視行業大獲成功,一定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邵逸夫在剛剛進入電影行業時,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堅持每天都要看九部電影。即使是之後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他還是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邵逸夫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無線電視的創辦中,都一定是做到最好,邵氏公司拍攝的電影有一千多部,斬獲了很多的電影大獎。當然他最為人知曉的無線電視的創建,更是打造了無數的香港知名演員,在這個領域邵逸夫已經是做到了最好。
邵逸夫一生一共有兩任妻子,邵逸夫作為常年混跡在電影電視行業的人,他身邊的美女無數,也經常會拍到他和很多的女明星吃飯、逛街。邵逸夫的第一任妻子是黃美珍,黃美珍的父親是新加坡富商,邵逸夫當時在新加坡創辦自己的事業,認識了新加坡的一個富商余東璇,兩個人還是很好的朋友,而黃美珍當時就是余東璇的女朋友。
邵逸夫在見到黃美珍第一眼就愛上了她,通過短暫的接觸,兩個人就墜入了愛河。但是礙於朋友,礙於商業上的投資,邵逸夫的哥哥堅決不同意兩個人往來,後來他們一直在私下偷偷交往。
終於有一天,邵逸夫和黃美珍向余東璇坦白了兩個人的關系,並得到了余東璇的原諒。1937年,兩個人結婚了,婚後育有兩男兩女。兩個人的婚姻維持了五十年,最終黃美珍在1987年病逝。
邵逸夫的婚外情,使他和子女們反目成仇
邵逸夫和黃美珍的婚姻雖然是維持了五十年,但是其實邵逸夫是有一段婚外情的,1952年的時候,邵逸夫認識了方逸華。方逸華出生於上海,在南洋一帶是當紅的歌星,兩個人在劇院中相見。之後邵逸夫就一直帶著方逸華讓她共同打理邵氏的業務,兩個人就這樣一直維持著婚外情的狀況四十多年。
邵逸夫的這種行為自然是引起了子女們的不滿,再加上邵逸夫的孩子們都是跟著邵逸夫的哥哥長大的,本就生疏的家庭關系,讓他們的關系更加尷尬。
黃美珍去世的第十年,邵逸夫和方逸華結婚了,當時邵逸夫已經是九十歲,方逸華六十三歲。
邵逸夫的四個子女都沒有繼承他的事業,本來他的長子是從小當作繼承人培養的,但是婚外情卻讓父子關系惡化,邵逸夫的大兒子後來到新加坡做起了房地產生意。邵逸夫的二兒子和兩個女兒也同樣是移居海外,做著自己的事業,沒有接受父親的產業。
2014年邵逸夫去世了,享年107歲,邵逸夫在去世之後,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資產轉化為了信託基金,既然沒有人願意接受自己的事業,邵逸夫就將這些資產用在慈善上,這樣也算是讓自己的資產有一個很好的歸宿。
邵逸夫一生都投入在了自己的事業上,忽略了家庭,甚至是有愧於妻子,四個子女也都不親近甚至是怨恨父親,這樣的結局難免讓人遺憾。
⑷ 邵逸夫獎的組織架構
邵方逸華女士 :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邵氏基金會(香港)及邵逸夫獎基金會主席
馬臨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校董會主席
楊振寧教授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及評審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
楊綱凱教授 :邵逸夫獎評審會副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譚尚渭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榮休校長 (2007-2009)
主席: 楊振寧教授
副主席: 楊綱凱教授
委員:陳建生教授: 天文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
簡悅威教授: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
邁克爾·阿蒂亞爵士 :數學科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 (2009-2011) 邵逸夫天文學獎 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⑸ 邵逸夫獎的獎項簡介
邵逸夫數學獎、邵逸夫天文學及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於每年九月提名及評審,結果在翌年夏季宣布及在秋季舉行頒獎典禮。各獎均由邵逸夫獎基金會下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2004年的邵逸夫獎各得獎者得到一百萬美元獎金、一面獎牌及一張證書。「邵逸夫獎」1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足以媲美被視為國際最高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獎」,因而被稱之為「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 邵逸夫先生祖籍寧波鎮海,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先後在上海、香港投身電影製作業,七十年代起出任香港最大的電視台「無線」的行政主席。他成立的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和邵氏基金有限公司,致力於資助發展教育科研、醫療福利事業及文化事業,僅捐助內地教科文衛事業的資金就超過25億港元。早在1985年他就已有獎勵傑出科學家之意,後在中大原校長馬臨教授倡議下,終於設立了「邵逸夫獎」。
根據章程,「邵逸夫獎基金會」(設在香港)由董事會、理事會、評審會和秘書處四個部分組成。評審會負責選出得獎人;其下設3個獎項委員會,各設一名首席評審和4位評審,負責候選人的提名及評選工作。由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出任評審會主席,評審人員從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評審工作從每年6月開始,翌年6月宣布得獎者名單,8月頒獎。
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 獎牌的正面為邵逸夫先生的浮雕肖像,旁邊是英文The Shaw Prize和中國文字的「邵逸夫獎」稱號。獎牌背面展示了獎項,相關頒獎年度及當年獲獎者的名字。在右上角為中國名句「制天命,而用之」的印章(引述自荀子 -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思想家 - 公元前313-238年),意為「把握自然規律,並利用他」。
⑹ 中國首善邵逸夫,四個兒女全斷絕關系,為何百億資產誰也不願繼承
1907年上海出生的邵逸夫,他的一生創造了無數輝煌,不僅創辦了邵氏電影公司,將香港的電影產業推向高潮,還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慈善事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邵逸夫自投身慈善以來,累積慈善基金高達100億港元,而他在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最讓人稱贊,「逸夫樓」也是遍及各地,因此他也就有了「中國首善」的稱號。
回看邵逸夫的一生,事業上功成名就,慈善事業也做得風生水起,但說起感情及生活,卻是不盡人意,讓人感慨萬千。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⑺ 香港有什麼高科技公司它的經濟是不是主要靠娛樂和金融
亞洲金融來中心之一,東方HOLLYWOOD
這個你都知源道了
經濟金融,娛樂,其他的還有進出口貿易業(購物天堂,低稅率的自由港,以貿易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長期以來作為中國大陸和外國貨物進出口的運轉中心),旅遊業(基本也是靠貿易帶動的),電子通信業(現在貌似台灣這方面超過香港很多了).早期的時候玩具業\輕紡織業\代加工工業(80年代以前的香港是世界代加工工廠,香港就是靠這個發家的,後來勞動成本上升,世界代加工工廠的稱號變成中國大陸。玩具業、紡織業也是,那時香港是全球玩具、衣服、鞋子等的最大出口地之一)
但在研發方面,香港遠遠不及美國、日本、歐洲等地,你定義的「高科技」公司如果是指研發那是沒什麼了,但涉及到高科技行業的公司如電信業的知名公司都還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