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愛屋吉屋融資失敗

愛屋吉屋融資失敗

發布時間:2023-02-17 00:22:49

『壹』 房產中介出現亂象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整治

著這些「綠林好漢」一起習武。我們知道陸陛下所綉的小孔紗衫,極秘

『貳』 怎麼處理舊車

你的小賓士不要給收購二手車的 因為老車的配件很少(進口車配件實行配額制度,配給算指標的,配件價格以當天匯率計算),你可以把車給一個你熟悉的修理廠,讓他拆分舊車賣配件。這樣的收益遠遠高於賣二手車的價格,

『叄』 全國最紅中介死了,10億估值灰飛煙滅!

愛屋吉屋死了,曾 紅遍中國的地產中介大佬,如今徹底停運

它曾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僅用 一年零三個月完成無論融資,累積融資3.5億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是全世界獨角獸里最快的那一隻。

愛屋吉屋從行業明星到死去,前後也不過4年時間。

01

4年,從顛覆行業到把自己乾死

2014年成立於上海,打出 「幹掉中介,讓門店滾粗」 口號,定位為 「第一家線上線下整合的專業房地產中介公司」

2014年年底,依靠 「上海租客傭金全免」 的補貼策略, 迅速躍居市場份額前列。

2015年春節,邀請著名喜劇明星 蔡明代言 租房傭金減半 的廣告高密度轟炸。

2015年11月拿到E輪融資,整體融資額達3.5億美元,成立18個月,估值升至10億美元。

2015年在上海市場獲得成功後,進軍北京房地產中介市場。

2016年開始,愛屋吉屋在北京和上海的市場佔有率均開始不斷下滑。

同時,愛屋吉屋調整經紀人薪酬水平,放棄低傭金模式:二手房交易傭金增加0.5%交易保障服務費,並停止租客租房傭金免費政策。

2016年初打破自己定下的「新舊中介」分界線,開始布局線下。

2016年開年,愛屋吉屋便身陷「欠薪」「裁員」「降佣」「關店」等系列負面消息中。

2016~2018年,愛屋吉屋一直有關於裁員的消息流出,並陸續關閉門店。

據透露,2016年底至2017年初,愛屋吉屋大規模裁員,市場部100人裁員後只剩10餘人。最終,整個公司的規模從最初的5000~6000人裁到只剩400人。

2019年1月,愛屋吉屋平台網站和APP客戶端正式停更停運,對外正常業務已停止,公司仍處於存續期,目前僅留有一小部分人員進行善後處理。

02

曾租下6層樓,如今空無一人

愛屋吉屋的辦公地址在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28號20樓,大堂內的標識顯示,20樓辦公的正是愛屋吉屋。

據悉,愛屋吉屋其實已於去年12月搬走,曾一度租了六個樓層。

但由於人員流動,到去年慢慢變成只租一層。

搬走時大概只有幾十個員工。

辦公桌椅都還未變賣,廢紙文件散落。

牆上的標語還很鮮明。

03

死掉的原因

曾經紅極一時,但最終慘淡收場,愛屋吉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愛屋吉屋使得很多帶著原公司的房源、即將成交的客戶的中介投奔(被稱為「飛單」),但這其實 鼓勵了他們偷竊原公司的資源,破壞了行業規則;

2、 投奔來的中介們手上 資源有限,很快被耗盡

3、 傳統中介門店可以直接深入到小區、街道,拿到一手的房屋資源, 愛屋吉屋線下布局弱,網上能獲取的房源既少且劣;

4、 地產中介行業 很難培養用戶粘性 ,很多人一輩子也就一兩次買賣房子,愛屋吉屋的 燒錢模式帶不來回頭客

5、 高底薪、高提成使得每月的 人力開支巨大 低傭金模式 盈利弱,還要負擔 高支出的廣告宣傳費用

6、門店開的遲 ,2016年終於開始布局線下,但已經落後於業內如鏈家等同行,且 互聯網基因起家在傳統的門店經營中水土不服

7、 2016年底住建部公布的 30家違規中介中 愛屋吉屋被點名 「飛單」 事件讓愛屋吉屋一時名聲受損。

8、 2016年10月起,全國近20個熱點城市發布限購限貸政策, 「史上最嚴的調控」 大環境下,愛屋吉屋原本就不豐厚的資源積累難以為繼。

可以看出,愛屋吉屋的「死亡」原因既有外部的政策、市場等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它 對傳統地產中介行業的理解缺失 ,互聯網思維並不是百試百效。

愛屋吉屋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各項樓市調控政策的執行,樓市走低的影響。調控兩年多以來,街頭巷尾關門大吉的中介門店比比皆是。

本站曾實探肥西,小區附近 隨處可見關門的中介門店 。有些中介門店燈都沒有開,顯得很凄涼。

中介工作人員介紹說, 市場不理想,很長時間以來二手房都難賣,掛牌量也下降了很多。

隨處可見中介門店關門

一些中介門店上貼著「門店轉讓」的字樣,店裡面幾乎已經搬空。

即使在營業的中介,人氣也並不怎麼好,一般都只有工作人員,很少能看到買房人前來看房。

「老舊房根本賣不掉」

據中介透露:「稍微新一點二手房還好點,但老舊房的市場就非常差了」

老舊的房子本身小區環境一般,質量也跟不上。房子價格倒挺低,一般是年紀稍大的人買了自己住的。

除非是那種 帶學區的老小區 ,否則很難賣。

武漢:上百家中介門店倒閉

全國范圍內的中介都不好過。

武漢一家中介門店店長透露,武漢後湖片區中介門店規模大概在五六百家, 已經關門歇業的有100多家門店 ,少量門店換了租金低的區域,情況慘烈。

武漢南湖片區以前扎堆的門店減少了很多, 有的中介門店經紀人為了吸引人群注意,拉個音響街頭表演唱歌才藝,十分賣力。

據悉,該區域發展成熟,新房供應極少,僅2個樓盤在售, 一直都是二手房佔主導地位。 可是現在,中介門店卻紛紛關門大吉了...

南京:上演中介關門潮

南京樓市最火區域之一的河西, 也在上演中介關門潮的戲碼。

位於河西南學子路上多家中介大門緊鎖,其中,一家順庭地產玻璃門上貼著此房出租。

對面一家店面規模較大的我愛我家,店門半掩,裡面已經被搬空,沒有一個經紀人在。玻璃門上,張貼著 「此房屋出租一半」。

有一個「鏈家」門店,已改為生鮮店。

除了河西,南京其他區域也出現中介關門。據悉,江寧祿口一些二手房中介已經關門。

杭州:月成交個位數,中介關店求生

在杭州,我愛我家、豪世華邦、鏈家是二手房「三巨頭」,它們一度成交佔到市場8成。 一些小中介公司因此就「吃不飽」,無力支撐門店成本,選擇關閉部分區域的門店。

當地的媒體走訪發現,就在7月底,濱江區欣盛東方郡樓下綠城置換的門店關閉了。

小區周邊居民透露,規模和 知名度相對一般的中介公司成交房源,幾乎只有個位數。

杭州大熱的奧體板塊,二手房成交一直非常活躍,不過最近這里的熱度也不及以往。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地產「寒冬」時刻,除了龍頭房企還能憑借自身的體量和深厚的積累挺下去,一些小房企生存很艱難。

1

上市房企3億債違約,項目停工

銀億,來自寧波的傳統優質企業, 因為資金緊張,投資人提前贖回的債券引發了違約。

銀億股份發布公告稱, 因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公司一筆3億元的債券出現違約。

資料顯示,銀億股份於2016年發行過3筆公司債,2019年中旬, 若投資者行使回售選擇權,銀億股份或將集中面臨約15億左右債券兌付壓力。

2

阜陽某公司債權4.99億,申請破產

據阜陽新聞官網消息, 阜陽久程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資產評估總值1.59億元,登記債權4.99億元,符合破產條件且無人提出重整、和解計劃,申請並由阜陽中院宣告該公司破產還債。

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法定代表人是車某,所在地址位於阜陽市潁州區蓮花路,業務范圍較廣,其中便涉及到 房地產投資與管理

3

網曝蕪湖知名房企申請破產

此前,蕪湖本地房地產媒體報道:「知情人士爆料, 蕪湖某知名的本土房企,因為各種原因,目前正式申請破產

據悉,該公司破產一案已經移至蕪湖市鏡湖區人民法院辦理,該公司債權人應在2019年2月18日之前向該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書面說明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及是否屬於連帶債權等相關問題。

現在已過了這個期限,但尚未有最新消息。

4

10家房企宣告破產

在「房住不炒」總基調以及金融形勢去杠桿的大環境下,較多沿用傳統「高杠桿」快跑模式發展的房企在資金面上出現了明顯問題。

2018年前10月,已有10家房企因資金鏈斷裂宣告破產。

大部分來自熱點省市,其中, 重慶4家、安徽2家、廣州1家。

5

7家房企重組或轉型

另外,在房地產行業風向持續趨冷的走勢下,諸多房企掀起一場「去地產化」風潮。

據不完全統計, 已有7家房企因轉型或重組而「消失」在房地產行業的排行榜中,如銀億正在轉型 汽車 製造業。

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分析指出:

預計2019年房地產行業規模化趨勢仍將持續,中小型房企因融資困難,資金鏈承壓,或面臨生死考驗。

更多小型房企會選擇和中大型房企合作開發或被並購等方式繼續生存或離場。

6

9成中小企業要破產

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 「90%的中小房企會退出地產項目。到2020年,20強房企可能將會占據市場份額的60%以上。」

這輪調控之下,其實是房地產行業的「大洗牌」,中小型房企面臨生死之災,強、大房企依舊會迎接下一個春天。

7

44家上市公司要拋房

集中出售房產的還包括券商以及一些上市公司。

華西證券公告:

根據協議公司分得華西證券總部辦公樓B區項目2號寫字樓1-22層,3號樓裙樓1-5層,3號樓主樓1-13層,地下室1層全部車位以及地下室3層車位139個。

公司擬自持部分商業、公寓房屋和地下停車位,項下B區項目其餘房屋資產擬按對應資產評估價格分批公開掛牌出售, 掛牌價格不低於評估值8.17億元。

據Wind數據,截至去年12月, 有44家上市公司宣布出售房地產資產 ;去年10月1日以來, 有21家上市公司發布過出售房產相關公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銀行券商以及很多上市公司年底拋售房地產,可能認為部分物業價格到了頂部, 拋售房產可以盡快回籠資金、盤活資產

結 語

進入2019年,隨著調控政策趨向穩定,「因城施策」逐漸成為各地調控重點,房地產行業勢必將迎來一輪輪的洗牌,就看誰能抓住這個機遇,完成蓄力。當然,大魚吃小魚也未必沒有可能發生。、

『肆』 民間投資之路為何越走越窄

李紀聞/文

        老肖是一個工薪族,剛剛辦了退休,有些悠閑。他的存摺上有了近六十萬的存款,這是他工作一輩子省吃儉用積攥下來的,隨著物價的不斷攀升,他感覺到存款價值在一天天降低,總是盤算著怎麼使這些存款增值。他也到銀行打聽了許多理財,發現理財的利息很低,一年下來,所賺的利息也趕不上人民幣貶值的速度,為此,老肖有些苦悶。

        有一天,一個老友介紹了一個善於理財的朋友給他認識,這個人確實了不起,從經濟杠桿理論講到如何錢生錢,老肖聽得是入了迷,甚至開始要崇拜他了,最後發展到這個善於理財朋友說什麼,他就聽什麼,簡直要言聽計從了。

        理財朋友也介紹他買了幾款企業的理財產品,也都賺錢了,只是買的少,賺的也少。有一天,這個善於理財的朋友向他推薦了一個投資公司的項目產品,老肖跟著這個朋友到公司考察過幾次,感覺這家公司實力是雄厚的,況且還是他最信任的理財朋友推薦的,一下子就把銀行裡面的六十多萬全部取了出來,投了進去,按照公司的承諾,每天返利不少,一年後,這筆錢就可以產生三十多萬的利息,到時候他六十萬就可以變成九十多萬了。這么好的投資項目到那裡去找,老肖想。買過後,老肖每天都能夠接收到公司的成本返點,心裡是美滋滋的。

        可是這種美滋滋的日子過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傳來了不祥的消息:公司董事長等高層領導都被抓了,公司也關門了;他當即跑到公司,發現所傳消息屬實,公司大門緊閉,貼在大門上公安查封的通告非常醒目,他差點癱坐在地,他在心裡粗略地算了一下,他的六十多萬投資,返回來的只有不到二十萬元,四十多萬就這樣打了水漂。

        老肖的遭遇,反映了我國民間投資的亂象,和老肖有同樣遭遇的人還很多很多,他們大都是身邊有一些閑錢,但錢的不斷貶值又使得他們想方設法尋找好的項目投資生利,而民間投資市場的騙子太多,陷阱也太多,他們通常都缺乏洞察投資市場騙局的慧眼,因此,等待他們的往往是一張張露出血盆大口的「大網」,只要靠近了它或者是進入了這張「大網」,幾乎是「屍骨無存」,凄慘極了。

        所謂民間投資,經濟學界尚無統一定義,經濟學界相對主流的定義是:民間投資是根據投資項目資本總額構成中出資人的資金來源性質對投資進行一種分類。

        民間投資這一概念的提出源於我國經濟體制轉軌中公有制經濟大一統局面被逐漸打破,其他所有制經濟成分快速發展這一事實,可從語義上直觀理解為「來自民間的投資」,它是相對於國有投資和外商投資而言的,屬於投資來源或投資主體的概念劃分,但從本質上說這是一個具有深刻制度內涵的范疇。民間投資是來自於民營經濟所涵蓋的各類主體的投資,具體包括個體投資(居民個人的生產性投資和住宅投資、城鄉個體工商戶經營性投資)、私營企業投資、私有資本控股的股份制企業投資以及集體企業投資。

        民間投資本來應該有很多平台和渠道的,如果國家有很多的正規的投資渠道,民間投資自然有它的用武之地。可是,近年來,國家的投資平台越來越少,就是有,普通老百姓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許多B2B類公司就應運而生,它們不但有一個很動聽的學名字:B2B,而且對於投資的回報承諾也是十分誘人的,不但遠遠高於銀行裡面的理財產品,而且每天回報投資比例,一年回本甚至於半年回本的誘惑力實在太大,許許多多的民間資金就象潮水般地湧向這些公司,而這些公司就象一塊巨大的且具有十分強大吸附能力的海綿,來者不拒,涌來的民間資金統統吸納。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應該是一個福音,因為在銀行貸款方面,私營企業無法和公有企業競爭,民間資金應該是它們的「幸運之水」,藉助民間資金,這些在資金上往往是捉襟見肘的企業應該可以活力無限,企業賺到了錢,民間投資者也得到了可觀的投資回報,二者都皆大歡喜才對。

        可是,說起B2B,就誰都會表示出強烈的情緒:或義憤填膺、或痛苦異常、或奮筆鞭撻、或慶幸未投……,總之,民間投資者對B2B之類的公司,是愛有多深,就恨有多深。近幾年,媒體上出現率最高的就是B2B爆雷的新聞,它就像客觀意義上的地雷,這里剛剛爆炸,那裡又炸開了,此起披伏,接連不斷,據不完全通計:2018年「爆雷」的大大小小的B2B就有五千多家,剛剛過去的2019年,爆雷的B2B盡管從數量上較之前一年沒有增多,但體量上就要大得多,光體量超過億元的就有幾百家,過百億甚至於過千億的也不在少數,真正令民間投資者魂飛魄散。

        為什麼這些B2B公司會接二連三地「爆雷」倒閉?它們的爆雷原因有很多,有在寒冬中激進擴張,在風口停止時卻沒有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公司內部經營管理不善、戰略決策失誤等。可以這樣說,一家企業的領導人就是一個戰場上的將軍,對企業項目的一個重要決策,就相當於戰場上的一個重大決定,都可以決定生死。企業家們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下面簡單舉幾個「爆雷」的例子:

        吉及鮮公司,它是2019年12月「爆雷」的,吉及鮮危機背後的原因,是生鮮行業還未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生鮮業務中毛利低、損耗高,企業只能通過快速擴大規模,大幅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實現盈利。但生鮮行業的非標准化、本地化特徵非常明顯,這意味著規模化很困難,資金起不了絕對作用,而且花錢補貼雖然換來了高頻次購買率,但大部分購買行為是薅羊毛,用戶留存不佳,價格一上去,就都跑了。想規模化又難以規模化,生鮮電商們只能一邊燒錢,一邊探索。這導致企業對資本依賴極高,一旦融資沒跟上,自身難保,最後就只能「爆雷」走路了。

      暴風影音是一家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2019年5月「爆雷」。2015年,暴風集團登陸創業板,在40天里拉出36個漲停板,市值突破408億元。然而暴風集團的上市神話,更多是炒作出的。作為PC時代的產物,暴風平台缺乏優質內容,移動時代也沒有探索出「門票」,無法支撐暴風的高市值。7月,董事長馮鑫涉嫌經濟犯罪被控制後,暴風集團壞消息不斷,先是財報顯示資產為負,隨後高管全部離職,公司面臨退市的風險。在馮鑫的帶領下,從400億「小樂視」到如今的千瘡百孔,暴風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只好退出市場。

      愛屋吉屋是房屋中介行業的一面旗幟,於2019年1月「爆雷」,愛屋吉屋以高額補貼搶占市場份額的策略失效了。在資本的刺激下,愛屋吉屋把成交總額迅速做到了400億元。可惜「補貼」打法很難在交易低頻、非標特性的房地產交易市場產生實質的規模效應。2016年,沒錢燒的愛屋吉屋在大本營上海的市場份額,從巔峰時期的28%迅速下滑到1.5%。2019年,苟延殘喘的愛屋吉屋徹底倒閉了。當初愛屋吉屋和鏈家拿到的融資差不多,只是前者全部用在了補貼大戰上,而鏈家全部用在了收購門店上,這幾乎決定了他們的生與死。

        過去無論是資本市場的熱錢涌動,還是To BAT創業造成的泡沫,無疑讓很多企業忽略了打造發展根基的重要性,盲目擴張規模造成的後果,就是企業抵禦風險能力差。前面所講的「爆雷」企業都是因為「盲目擴張」或自身抵禦風險能力太差等原因造成「爆雷」的,他們除了對風投公司或者企業投資者本身以及對行業市場信心造成傷害外,對社會投資者或者是民間投資者的傷害並不太大。

        有一種非法吸金或非法傳銷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公司,也是臭名昭著的B2B,公司爆雷並不是因為投資失誤或者「戰線太長」的緣故,它們的資金來源也似乎以正規的風投公司沒有太大的關聯,而是故意為之;它們從成立之初,就幾乎沒有什麼象樣的賺錢項目,有些根本就沒有任何項目;它們吸收的資金幾乎全部來源於民間投資者,用後面的投資返前面的投資利益,用投入和緩慢返利的時間差,積累大量的資金,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尾巴」,當這個「尾巴」象氣球一樣膨脹到極限的時候,就只有爆裂這一個結果,公司領導人被抓,公司關門了事。最可憐的就是這些民間投資者,他們基本上都不是有錢人,盡管幾十萬地投入被騙,但都是積攢了一輩子的錢,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通過投資賺些比銀行多一些的收益;有些投入數百萬,一般也都不是自己的錢,有些是一家人或親朋好友湊起來的,其目的也只有一個:賺錢。當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本錢都沒了時候,他們的社會都沒有了保障;而被騙的人一多,就形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給社會的和諧發展添上了道道「黑影」。

        有名的「善✘✘」公司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非法集資公司,上百億的資金幾乎都來源於民間投資者。有人為該公司的回報率算了一筆賬,發現回報率高達1600%,如此高的回報率,除了販毒和搶銀行,其它任何行業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可是,民間投資者們就是看上這無法兌現的高回報率,紛紛把積攥了多年甚至於一輩子的錢投入其中,以期或得高額回報。其結果是可想而知,公司無法兌現承諾,只好關門走人,留下了眾多的連本錢都沒有拿回的投資者縱橫交錯的眼淚以及越來越絕望的表情。

      雲✘✘公司應該是這個行業的老大,它的數千億資金的渉額和上億人的渉足,足可以使得它力壓群雄。該公司的在「全返」的基礎上,加入傳銷可以四面開花的元素,確實吸引了所有有投資意願的人,據知,它的會員中不但有親朋好友的連片進入,而且有整個的家庭,甚至於還有整個的家族,在我國的企業發展史上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有一個記者采訪完以後,對它的全返做了一次精密的計算,發現從他們平台上購買的產品費用要獲得99%的全返需要24年,而且還有1%是永遠都返不了的。但中國民間的投資者絕大部分都缺乏專業知識,而且還往往容易被回報表象所迷惑,紛紛是不計後果地投資……據了解,該公司的省級或地區級加盟商損失很大,因為他們的加盟費最少都在百萬以上,特別的地區加盟費甚至於高過千萬,公司一爆雷,他們不但損失慘重、欲哭無淚,而且還要承擔法律的懲罰。

        據了解,民間資本約10萬億,相當於國家正規金融機構資金量1/3左右。民間資本滲透於中國市場經濟領域的各個領域,為中小微型企業、創業企業的發展,為新技術的開發利用,乃至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擔當於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多年來,我國民間投資市場魚龍混雜比較混亂,缺乏市場規范性、政策指導性、操作實戰性、知識全面系統性,加上我國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遺留下的固有理念和法律制度以及金融管理體系,使民間金融市場風險重重。這既不利於民間金融的健康持續發展,更不利於發揮民間投資在中國浩瀚的民營經濟大潮中所起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造成民間投資風險重重的原因很多,筆者認為,主要有下面幾點:

        首先是正規的投資平台太少,利息也太低,民間投資需要的是比較理想的投資回報,平台少以及回報太低,就把大量的民間資金堵在了門外,這些資金要尋找產生回報的出路,自然把回報承諾高的社會類企業作為主要的投資平台。

        我國的融資渠道不暢通也造成了民營企業在資金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採用了高息攬金的手段,為了攬到資金,他們甚至於開出自己能力的回報條件,客觀上推高了民間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企業主的不誠信是民間投資風險巨大的因素之一。許多企業從一開始攬金就沒有打算全額返回的,更沒有想到要給投資者的投資利益,他們往往本著攬到錢再作打算的僥幸心理,甚至以發行公司原始股的為誘耳,以此來延緩「爆雷」的時間,企圖矇混過關,把風險全部轉嫁到投資者身上。殊不知,自己埋下的「雷」是一定會爆的,當資金鏈斷裂的時候,就是神仙也阻擋不了它會爆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間投資者是明知故犯。市場上B2B的爆「雷」聲,他們也聽到了,也會產生恐慌心理,但不斷叩擊他們心門的高額回報的巨大誘惑力使得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同時,B2B公司讓前期投資者賺到錢的做法又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這也就是民間投資者們前赴後繼的原因。

        我國民間投資的來源主要是內源性的。也就是說,民間投資者的錢都是日積月累辛辛苦苦賺下來的,在缺乏正常資金投資渠道的情況下,這些沒有太多投資專業知識,同時又用著中國式民間投資的勇猛和僥幸心理,「陷」下去幾乎就成了必然。

        國家一直重視民間投資這一領域。2010年7月26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在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務。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財政部等20多個部門分別承擔相關任務。

        雄關漫道真如鐵,我國10萬億的民間資金就是一座「火山」,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它的能量釋放,那麼民間投資就會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民間投資之路就會越走越寬。

『伍』 愛屋吉屋死了,死的靜悄悄,但留個世人的警示卻像驚雷一直在響

之前有句話在創業圈子裡一度成了至上真理: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愛屋吉屋,一度成了這句話最佳的驗證者,也創造了互聯網創業神話,自創立僅用了1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5輪融資,使得估值達到了十億美元,而又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從資本熱捧的「創業以來融資最快的獨角獸公司」一下子跌落到地上,摔的粉身碎骨,碎的一地,撿也撿不起。

而令人吃驚的是,愛屋吉屋不管是在房產中介領域,還是在互聯網創投圈,都可謂光彩艷麗的明星,但它死掉時卻似乎只能獨自一人在黯然中靜悄悄的消失,全然沒有很多人的惋惜,即使在過去一年後也只能從一些自媒體中找到零零散散的相關消息。

愛屋吉屋死了,有人說是中介「互聯網化」註定是曇花一現

有分析師認為,將互聯網項目的「補貼」和「燒錢」模式放在中介行業里,不能從深層次認識到房地產交易的低頻、非標的特性,使得再多的投入也不可能填滿這個無底洞。

其次是所謂的「互聯網創新」,本質上只是高薪高提成挖經紀人、低傭金的套路,沒有對行業形成實質性變革影響。

最後加上難以對大環境和國家政策的預知,打鐵自身不夠硬,伴隨著資本熱錢的裹挾,最終一切都只能隨風散去。

愛屋吉屋商業模式的復盤

首先我們先看愛屋吉屋5年來的歷程:

2014年,愛屋吉屋由互聯網高管創立,以解決中國房屋租賃和交易中的痛點為切入,開業僅僅四個月,就拿下了上海租房市場接近30%的市場份額。並在當年,拿下了ABC三輪融資。

2015年,愛屋吉屋先後完成DE輪融資,估計高達60億;通過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傭金,迅速佔領了市場;

2016年,愛屋吉屋開始調整業務結構,公司從當年的進攻轉向保守。2016年年末開始了大裁員,廣告量下降,成交量也大幅下滑。更為致命的是,當年愛屋吉屋沒有融到一分錢;

2017年,愛屋吉屋裁員70%,成交總量大幅下滑;

2018年,繼續裁員,業務陷入停滯階段;

2019年2月,APP正式關閉,最後堅守的店關門,最後故事正式結束。

從生到死,愛屋吉屋應征了那句話: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愛屋吉屋這家以互聯網房產中介為定位的公司,最初的設想是,打破傳統中介被線下門店「綁定」的重資產模式,用當時風頭正勁的互聯網模式搭建中介平台,降低成本,以1%的低傭金和更高效的服務流程,快速促成交易。

愛屋吉屋在2014年3月創立後就迅速大規模招人。當年4月,房源管理系統快速上線, 7月,他們招聘了第一批規模100人經紀人隊伍,在上海小試牛刀。8月,愛屋吉屋選擇了相對簡單的租房業務試水補貼模式。9月,愛屋吉屋開始瘋狂打博人眼球的廣告,吸引更多客戶。

同時,為了提高經紀人的積極性,愛屋吉屋一度把他們的提佣比例提高至遠超行業水平的65%,公司僅獲得一小部分的業務提成。

經紀人高傭金、房客低傭金、瘋狂廣告轟炸,愛屋吉屋用開啟互聯網界慣用的手法——高額補貼和燒錢搶占市場。通過這種方式,愛屋吉屋的確在短短幾個月內把租房成交率做到了行業前幾名。據公開數據,截至當年12月,其租房業務已經佔到了上海市場份額的28%,北京市場達到了10%。

2015年春節後,在租房業務上小有成績的愛屋吉屋,立即在上海和北京上線了二手房業務。隨後「高歌猛進」,5月進入廣州、深圳,7月進入天津和杭州,8月進入武漢和成都,9月進入南京和重慶。

他們喊出的口號通俗而具有殺傷力:「 幹掉中介,讓門店 滾粗 」。

但是早在2015年,《同策報告》就已發出警告:「自2015年11月底起算,愛屋吉屋最多能支持三個月虧損,2016年初必須實現盈利。」

死掉是因為太燒錢

為了提高積極性,愛屋吉屋一度把經紀人的提佣比例提高至高達65%,自身僅獲得一小部分的業務提成。上海租房傭金比例是35%,愛屋吉屋給租客全免,北京租房傭金是一個月房租,愛屋吉屋給租客減一半,二手房傭金鏈家2.5%,愛屋吉屋1%。

房產經紀人行業底薪2000-3000元時,愛屋吉屋給的底薪是4000-6000元。其他公司給的提成20%至40%,愛屋吉屋給的提成是60%。創始人鄧薇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公司一萬多人,平均人力成本一萬元。

最大的燒錢處是營銷。愛屋吉屋在早期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砸開了市場,在房源獲取上,愛屋吉屋通過廣告帶來的業主主動委託大約佔了50%,是房源的主要來源之一,30%來自愛屋吉屋經紀人開發,其他渠道佔了20%。

除了要支付給蔡明的代言費外,還要向電視、廣播、地鐵等廣告平台支付入駐費。

2015年數據, 愛屋吉屋營收4億,發放提成為2億,人工行政成本10億,3億的廣告投放,1億的平台運營成本,一加一減凈虧損13億,相當於每做一筆房屋成交交易,虧損6萬。

本想顛覆行業,卻最終幹掉了自己

愛屋吉屋在頂峰時期的瘋狂攻城略地,讓鏈家、中原地產等大佬一度恐慌,也逼得中介這個傳統的有點土的行業開始集體向「互聯網模式」進發。

但現在如果再重新審視愛屋吉屋的商業模式,整個環節都沒有能夠體現出創造增值的一面,本質上的都不過是高薪高提成挖來經紀人、低傭金虧損補貼購房者所謂「O2O創新模式」,這種操作手法和模式和他們在打車軟體競爭中的深信不疑的燒錢買客戶,瘋狂融資做數據,和黎勇勁、鄧薇前面N家創辦的公司都快速賣掉的資本運作邏輯一脈相承。

也有人說,這種「花錢做競品攔截」就是互聯網思維,在營銷成本上就得體現出「人傻錢多」的氣質。

然事實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強擼」的結果只能是「灰飛煙滅」。

營銷需要成本,但更需要數字化管理。

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曾說:「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但遺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費了。」

單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句話則是:

第一、投出的營銷費用,其中85%的廣告沒人看(數據來源哈佛大學數據統計);

第二、一半的營銷費用被浪費,但不知浪費在什麼地方,不知在哪個環節被浪費。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別說一半的廣告費浪費掉,就是浪費一分錢,也會心疼。可是又無處獲知這些數據,做到精準營銷、降低成本獲客、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確實,在這個信息過載、消費者注意力日漸分散的時代,如何吸引精準用戶並有效地形成銷售轉化,如何找回浪費的那一半廣告預算,至今仍然是大部分傳統品牌商的難解命題。

所謂精準營銷,首先要明確三個原則:

一是要精準滴灌 ,不要大水漫灌。和農田澆灌一樣,滴灌在解決用水問題的基礎上可以最大化節約用水量。

二是要清晰用戶畫像 ,不要模糊用戶畫像。透過數據所呈現的行為數據、場景數據,交易數據,流量數據,掌握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從而對其進行精準營銷,實現有效的用戶觸達。

三是使場景代入體驗 ,簡單的一次交易流程,很可能只會是一個客戶的「唯一」消費,如果能根據用戶喜好設計出不同的消費體驗,必能大大增加消費者的復購率和對品牌的忠誠度。

要數字化管理,就是要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在信息化的時代,數字化營銷和管理已經是一道各個企業的必答題。

但是在各個企業家那裡,一直就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企業必須要轉型,轉型死的快,而不轉型倒死的慢。

本文我們不討論為什麼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但有個數據還是能夠說明一些事情的: 目前傳統企業的轉型成功率不到30%。

本來是助推企業更高發展的一道利器,怎麼反而成了一種自殺手段了呢?

這里,我總結了幾個大家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誤區,供大家思考和討論:

誤區1:數字化轉型是一項技術挑戰

不到30%的成功率,另一面就是高死亡率。很多企業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場關乎技術的挑戰,其實不然,數字化轉型是從企業面向未來的戰略開始,技術只是難題的一部分,我們更應該將轉型看成一種願景。

誤區2:數字化轉型必須採取漸進的方式

很多企業認為數字化轉型必須採取一種漸進的方式。但實際上並不如此,除了對企業進行漸進性的改變之外,更好的方法是重新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

誤區3:成功的數字化轉型始於前台

很多企業認為進行數字化轉型必須從前台開始,但實際上後台才是最佳的轉型起點,擁有一個調理有序的後台辦公環境,企業才能更容易與客戶達成一致。


誤區4:客戶渴望自動化服務

關於客戶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服務,業界有很多種說法。但大部分企業的錯覺好像是客戶更喜歡自動化的服務,但其實不是,客戶更想要一種個性化服務而不是自動化。(

『陸』 中介是如何被互聯網消滅的

房產中介一直是互聯網久攻不下的堡壘。

事實上,互聯網房產中介早已有之,一直與傳統中介並行發展。2015年,隨著O2O概念的盛行,互聯網對傳統房產中介發起了一輪猛攻,各大互聯網平台風起雲涌,大有圍剿傳統中介之勢。房多多、愛屋吉屋、Q房網、安居客、吉屋網、好屋中國、悟空找房等均獲得巨額融資,也曾一度使得傳統中介兵臨城下。然而,兩年以來,傳統中介的城池不僅沒有半點的破損,互聯網中介卻已經兵敗如山倒。

2015年部分互聯網中介融資情況

互聯網中介的盈利困難與經營危機先後爆發。多數平台的盈利不及預期甚至虧損,以搜房網為例,2016年搜房網四個季度全部報虧,全年虧損2.142億美元;Q房網2015年虧損2.09億元,2016年下半年得益於線下門店的拓展才扭虧為盈。盈利的難題又導致經營危機不斷,原安居客創始人梁偉平二次創業項目「安個家」失敗、搜房網高管頻繁離職、Q房網被收購、愛屋吉屋發生裁員討薪事件等等。互聯網中介步履維艱,而伴隨著房價上漲,傳統中介依然春風得意、風生水起。 

互聯網中介的商業模式困境
互聯網房產中介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於未能把握住行業的痛點,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到目前為止,其商業模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作為傳統中介的服務埠,如早期的安居客、搜房網、Q房網等大都採取此類模式。隨著安居客、搜房網等埠的漲價,中介公司聯合抵制服務埠。北京鏈家、搜狐焦點二手房、我愛我家都曾停止與搜房網合作;2014年也曾爆發過八家中介共同抵制安居客的事件。雖然目前搜房網、安居客等依舊是各大傳統中介經紀人的平台,但上面已經很難找到真實信息,不管是房源還是價格。強勢的傳統中介如鏈家、中原也都在大力推廣自身的APP,其界面整潔,房源真實,用戶體驗遠遠勝過僅作為服務埠的平台。服務埠的模式就好像把街頭的小廣告搬到了網上,用戶發生信任危機是遲早的事。

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的O2O模式。Q房網、搜房網等是最早一批由服務埠轉為O2O模式的中介,更多的互聯網中介從開始成立就採用此類模式,如愛屋吉屋、好屋中國、吉屋網等。O2O模式希望實現兩個夢想:降低交易成本、消滅線下門店。從理論上來說這也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商業模式,也是此類互聯網中介能夠得到融資的重要原因。愛屋吉屋推出中介費1%,搜房網一度推出傭金0.5%,遠低於傳統房產中介的1.5%~3%。但是,這種模式不僅從一開始就受到傳統中介的強烈抵制,而且線下看房的成本實際上並沒有降低,巨額的推廣費用和不可避免的經紀人跳單問題都是其增加成本的因素;另一方面,O2O模式還面臨著房源真實性的問題,以至於和傳統中介相比反而處在相當的劣勢。愛屋吉屋不得不上調中介費,搜房網的0.5%傭金率也不得不提高到1.5%,與傳統中介無異。 

傳統中介的「黑」
要理解互聯網房產中介的真正痛點,首先要弄清楚傳統中介面臨著哪些問題。

第一,傳統中介的盈利模式就決定了這是個「黑」行業。房源是中介的核心資源,傳統中介盈利就在於對房源的壟斷,很大程度上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以至於不少小中介的經紀人偽裝成客戶去向中原、鏈家等大公司套取房源。中介公司為爭奪房源也是無所不用其極,2015年,南京某地區鏈家負責人率領50餘人打砸中原地產門店。壟斷也是欺詐客戶、亂象叢生的根源。

第二,經紀人與客戶利益不一致。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吃差價,不僅吃買賣價差,交易環節的贖樓、貸款、過戶等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吃差價的節點。陰陽合同、霸王條款隨處可見,特別是買家往往成為受害者。中介公司鼓勵員工「挑戰高傭金」,傭金越高分成的比例越高;特別是中介對員工洗腦式的培訓,導致經紀人素質低下;經常看到中介公司招聘經紀人的唯一標準是「有強烈的賺錢慾望」、「一夜暴富的強烈渴望」等等,這無疑為經紀人欺詐客戶埋下了伏筆。在房地產成交火爆的時段,經紀人甚至還會收取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茶水錢」。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情況下,首付貸依然屢禁不止。

第三,成本居高不下,不僅面臨著每個門店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租金成本,也面臨著高昂的經紀人成本,中介機構的利潤長期不足5%。2015年全年中原地產實現7259億元的交易額,全年業績113億,平均傭金率1.56%,而深圳中原地產2016年銷售第一名個人到手傭金就超過900萬;鏈家2015年在全國擴張門店超過1000家,平均一天開三家店,2015年底門店突破5000家,經紀人8萬名,光是門店和經紀人的成本每年就達百億。鏈家2015年實現7090億元交易額,以1.56%的傭金率計算,除了首付貸、買賣差價等收益,2015年鏈家收入110.6億,幾乎剛好覆蓋其成本。

這些問題導致客戶對中介公司的認可程度非常低。上海市消保委2016年2月的調查顯示,使用過房產中介服務的消費者中僅有11%的人感到滿意;根據2016年6月鏈家發布的報告,在鏈家掛牌出售房產的業主中僅12%會再通過鏈家買房,高達84.8%的消費者遇到了糾紛,調查顯示,21.6%的消費者採取了維權行動,但維權成功的屈指可數。「黑」成了形容房產中介時用得最多的詞。

事實上,二手房過戶本身的程序非常簡單。以深圳為例,房產過戶主要包括:簽合同、查房、贖樓、貸款、過戶等手續,只要跑幾趟銀行和國土局就足夠,多數時間都是在走手續。簡單的過程對應著極高的成本和交易價格實屬不正常。 

互聯網中介的真正痛點
與其他商品交易市場不同,房產交易市場有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一、交易的極低頻性,大多數人一生中購買房產的次數都非常有限,不像衣食等必須每天購買。交易的低頻性決定了互聯網中介「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盈利模式不具可行性,且單次交易利潤過低將不足以支撐其極高的成本。

二、房源的差異性,不同小區、不同戶型,甚至同一層樓的不同位置都存在巨大差異。不像家電市場,同一品牌的同一型號完全一致,甚至不同的品牌也沒有本質的差別。房源的差異性也導致房地產市場不能建立一個像淘寶一樣的平台,線下看房是尤其重要的環節。

三,房源的半公開性。由於涉及業主的隱私,房源不可能做到對市場完全公開;而業主和中介想要賣房子又必須部分公開,這種半公開性為中介對房源的壟斷創造了天然的條件。

在互聯網時代,靠壟斷資源牟取暴利變得越來越不現實;低效率的商業模式也將被淘汰。房源壟斷勢必被打破,線下看房成本勢必降低是未來的趨勢。針對二手房交易市場,互聯網中介要想找到合適的模式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增加房源的真實性與公開性,同時有效保護業主隱私;

2、大幅度降低線下看房的成本

這兩個問題是房產中介市場的真正痛點。

針對第一個問題,愛屋吉屋此前推出視頻看房,此舉也增強了客戶體驗,但其真實性和公開性問題並沒能有效緩解,房源壟斷問題更是無從解決。在目前的交易制度和政策下,任何平台都會把房源當做自身的重要資源,包括傳統的BAT巨頭涉足房地產也尚未解決公開性的問題。房源不公開,「拼服務」永遠無從談起。

線下看房高成本是尚未解決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傳統上,經紀人帶著買家滿街轉,效率極其低下。經紀人往往先帶客戶看幾個買家肯定不喜歡的房子,再去看真正想賣的房子。這一方面浪費了買家和經紀人的時間,也會增加中介花在經紀人身上的成本。目前,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上海的大房鴨和正在籌備的深圳紫點科技。大房鴨線下看房採用社區志願者的形式,由每個社區注冊的志願者帶客戶免費看房。大房鴨受到中介的強烈抵制,中介公司甚至「砸了」大房鴨的廣告牌。更為重要的,大房鴨依然在探索之中,志願者的模式能否經受市場考驗依然有待於進一步檢驗,然而至少這為解決線下看房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路。 

結語
解決房產中介高收費、低效率的問題是大勢所趨。隨著近期政策調控趨嚴,房地產成交量下降,傳統中介和互聯網中介都將發生重要整合,同時也給互聯網房產中介重新思考盈利模式提供了時間和彎道超車的機會。除此以外,監管部門也要適時推出更為細致的房地產交易法規,例如,房地產必須通過公開拍賣才能成交的規則,將一舉打破中介公司對房源的壟斷。未來,交易成本下降、過程公開透明、霸王合同不再、經紀人素質提高等將是整個行業的趨勢,也是互聯網中介需要擔負的歷史使命。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大海博士的財經干貨
廣東
已發布5篇優質內容
去看看

相關推薦
長實趙國雄看衰樓市,明年香港樓價下跌三成
樓市大數據
3年前

恆大幫扶大方脫貧發起沖刺,貧困山區三年迎巨變
市場
3年前

光環散去, 「神盤」花果園難題待解
市場
3年前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去搶神評席位
熱門推薦
【獨家】馬化騰對內講話:留給某些業務的時間不多了,不要再跟我...
互聯網日常1天前

制葯指數遭主力資金凈賣出逾10億元,新華制葯凈賣出2.01億...
股市快訊1天前

涉嫌內幕交易?8天6板西安飲食收關注函,大筆資金提前「埋伏」
資本風雲1天前

頂級游資小鱷魚豪買1.5個億,再度漲停的人民網還能挑戰新高嗎...
界面投資1天前

第42隻券商股來了!首創證券登陸滬市主板,特色戰略打法助業績...
資本風雲1天前

眾生葯業漲停獲主力資金凈買入超6億元,歌爾股份遭凈賣出超4億...
股市快訊1天前

國有醫療系統也加入了,十年最大罷工潮為何席捲英國?
寰球政事1天前

第一波「陽康」之後,北京餐飲業艱難復甦
消費熱新聞18小時前

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BQ.1和XBB來襲,金冬雁:重復感染的...
防疫站1天前

世衛組織更新立場文件,HPV疫苗推薦一針接種
健康面1天前

8天6板西安飲食收關注函:要求確認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股市快訊1天前

7天3板天鵝股份:近期股票價格累計漲幅達175.32%,申請...
股市快訊19小時前

下載界面APP 訂閱更多品牌欄目

快看
以全球視角,呈現最新資訊、獨到的
房地產項目融資業務不審慎,餘杭農商行集團客戶授信管理不審慎,工商銀行被罰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數據線
1秒Get天下事,不僅快還夠深。
數據 | 「新十條」發布後,人們出行數據 | 新冠「特效葯」開賣,誰能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界面深度
專注於深度調查報道,持續提供縱深
【深度】沖上熱搜的達州:感染峰值或已【深度】梅西:最後一舞終封王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正午
用故事凝視時代。
殊途同歸,最後我們都考公上岸袁凌:韓家洲,帶不走的記憶和生活方式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權威聲音
不能缺位。
黃奇帆:應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安青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為國內投行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箭廠
青年視角發掘中國故事。
另謀出路的教培人【箭廠】人到中年,准備考研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界面特寫
界面特寫欄目不定期推出特寫報道,
【特寫】咖啡精品化之後,西式烘培來接【特寫】這個40年前的大叔穿搭風格,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界面獨家
獨家消息,新鮮視角,盡在界面獨家
【獨家】馬化騰對內講話:留給某些業務【獨家】中建投信託一產品逾期後8折賣
查看內容
去APP訂閱

『柒』 我愛我家銷售人員減少6537人 並購折戟與「貝殼系」差距再度擴大

截至2018年年底,我愛我家在職員工的總人數為5.36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6588人。其中銷售人員減少6537人至4.33萬人

五年前的深秋時節,作為「反搜房網(SFUN.N)」聯盟的重要成員,北京最大的房產中介公司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下稱鏈家)率先宣布全面終止與搜房網合作,原因是當時晉升為線上房源最大平台的後者開始向房產交易領域擴張。

一方面或觸犯了集「裁判員+運動員」雙重身份於一身的房產經紀行業大忌;另一方面,互聯網思維下輕資產運行的搜房網成本優勢明顯,其遠低於行業平均線的傭金比例打破市場規則的同時,也威脅到傳統房產經紀公司所持有的市場份額。而緊跟鏈家腳步舉起反對大旗的則是「房產中介第一股」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我愛我家,000560.SZ)。

2018年4月23日,隨著鏈家創始人左暉打造的互聯網房產信息平台貝殼找房橫空出世,「貝殼系」形成了包括直營模式(鏈家品牌)、加盟模式(德佑品牌)和線上房源信息平台(貝殼找房)的房產經紀業務全產業鏈布局,也預示著「裁判員+運動員」戰略再現江湖。

6月12日,房地產信息服務流量入口的絕對頭部公司58同城(WUBA.N)聯合我愛我家、21世紀不動產、中環互聯(837130.OC,已退市)、麥田房產和中原地產等房產中介機構組成「反貝殼」的「真房源」聯盟,並對外宣稱「永不自營」「服務全行業」,與「貝殼系」形成對抗之勢。

2年前我愛我家曲線上市的資本運作者、有著25年資本市場從業經歷的我愛我家董事長謝勇對外表示,「房產經紀公司需要的是真正的平台,如果一家自稱是平台的企業,既做線上,又做線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在商業倫理上和操作邏輯上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

僅過了10天,58集團對外公告稱,在受讓我愛我家三名股東合計1.5億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後,全資子公司五八有限公司(五八金融)成為我愛我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28%,交易對價為10.68億元。這意味著,二者的結合雖然仍是各自獨立運營,但也雙雙間接具備了「裁判員+運動員」雙重身份。

然而,我愛我家的兩次「完美曲線」運作均未獲得投資者青睞。無論是貝殼系成型前接近500億估值的鏈家,還是貝殼找房在騰訊領投8億美元的D輪融資後估值接近百億美元,我愛我家與入駐微信九宮格獲得流量入口的貝殼系之間的差距正加速擴大。

截至2019年6月12日,我愛我家5.03元/股收盤價較其2017年12月21日登陸A股首日收盤價(前復權)7.82已下挫35.68%,較其52周高點(前復權)的跌幅超過四成,市值為118億元。

更麻煩的是,我愛我家限售股2019年全年共有4次解禁,解禁數量合計75795.27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32.71%,按最新股價計算解禁市值逾38億元。

至於房產經紀行業首次意圖一統天下的搜房網,其5.18億美元市值較其2014年的峰值已蒸發93.88%。

事實上,隨著一度呈現顛覆鏈家之勢並在4年內錄得高達3.5億美元融資的愛屋吉屋於今年年初退出行業舞台,再度印證了房產經紀行業「得經紀人得天下,得門店者得估值」的定律。

數據顯示,入駐貝殼平台的中介經紀品牌超過160個,連接的門店數量超過2萬家,經紀人數量超過20萬。其中包括貝殼系直營品牌鏈家8000家門店和11萬經紀人、加盟品牌德佑8000家門店和7萬經紀人,以及倒戈的21世紀不動產旗下近6000家門店。

相比之下,我愛我家官網公布的「3500餘家連鎖門店、5.5萬名員工」數據則相形見絀。而其經紀人的數量或存在下滑的趨勢。

標點 財經 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日前重磅推出的《2019中國就業季薪金指南》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愛我家在職員工的總人數為5.36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6588人。其中銷售人員同比減少6537人至4.33萬人。

員工薪酬方面,該公司應付職工薪酬2018年增加額為54.5億元,減少額為54.59億元,期末余額為2.53億元。而其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則較減少額多出26.45萬元。鑒於我愛我家借殼昆百大在2018年才實現財務並表,且並未公布2017年數據,只是將其員工人員並入昆百大2017年年度報告,因此並無薪酬方面的可同比數據。

而在門店擴張方面,我愛我家追趕貝殼系的腳步也被迫放緩。

2019年5月19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因未能就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標的資產事項的核心交易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公司決定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並與交易對方、昔日的反貝殼聯盟盟友中環互聯19名股東簽訂了相關終止協議。

這也意味著,錯過了管理模式被同行稱為「中國式加盟」的中環互聯,我愛我家不僅未能規避長期存在的加盟短板,更是失去了新增2600家門店和2萬名經紀人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愛屋吉屋融資失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內順丁橡膠價格2016年 瀏覽:7
8萬港幣兌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8
開通期權二級投資者許可權 瀏覽:622
發改價格2016557號 瀏覽:77
大益股票 瀏覽:893
馬化騰的理財是什麼 瀏覽:736
三超新材股票投資價值 瀏覽:938
怎麼用股票賬戶購買基金 瀏覽:986
紅旗汽車股票 瀏覽:117
外匯頭寸風險 瀏覽:429
手機上買外匯 瀏覽:40
基金賣出怎麼這么貴啊 瀏覽:600
八大貴金屬分別有哪些 瀏覽:456
950000美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10
16年上市的股票 瀏覽:236
000981資金流入 瀏覽:897
59元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646
城城理財會跑路嗎 瀏覽:917
買理財有風險 瀏覽:744
黃金tn延期費收費標准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