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財新規落地,起售門檻降至1萬 利好哪些銀行
1、單只公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由5萬降至1萬。
實行分類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單只私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
這一條對銀行來說是重大利好,有銀行理財小夥伴戲稱,「銀行理財也降到1萬門檻了,公募基金要哭暈在廁所!尤其是利好農行、郵儲銀行這類以農民客戶為主的銀行。」
2、允許現金管理類產品暫參照貨基估值核算規則。
與「資管新規」一致,要求理財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堅持公允價值計量原則,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資資產,允許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採用攤余成本計量,通過凈值波動及時反映產品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在清楚知曉風險的基礎上自擔風險。過渡期內,允許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估值核算規則,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的凈值。
3、非標投資仍要求期限匹配,非標比例仍保留。
延續對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三單」要求,以及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投資的限額和集中度管理規定。
4、設定理財產品所投資產負面清單,理財可以投資債轉股。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投資於信貸資產,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信貸資產,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或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發行的次級檔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面向非機構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不良資產、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監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2. 資管新規即將落地 你還敢買理財么
以後銀行不僅要收緊信貸,而且會不斷打破理財剛兌,6%以上收益率的首當其沖。而今後發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增加,大家購買起來需要更加謹慎。
3. 資管新規將落地 銀行理財怎麼投
九成銀行理財將轉成凈值型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基本靠預期收益做大產品規模。但是專,資管新規倡導打破剛屬性兌付,對產品實施凈值化管理。
銀行結構化存款或替代保本理財
新規對銀行理財產品帶來的另一影響,是銀行表內理財部分未來將取消,轉而調整為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的基本結構即為「存款+期權」。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也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存款所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則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掛鉤,因此有在基礎收益之上獲得較高投資報酬率的可能。
尋找合適的替代產品
資管新規施行後,銀行理財產品除了要打破剛性兌付,無風險產品的收益率還會下降。新規之後要求打破剛兌,隨著未來風險溢價,無風險產品收益率可能會降至4%以下。
4. 資管新規落地:你我怎麼理財 要做哪些准備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專需先辦屬理風險評估,評估後,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 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 頁面查看,也可通過 搜索 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5. 理財新規落地,對股市有何影響
資管新規,對於股市,債市,理財市場都是利空,但程度不同,對於股市債市來說,將內有杠桿資金和不合規資容金相繼退出市場,但還是那句話,去年底就公布了徵求意見,那時候已經打草驚蛇,所以這些資金已經在退出了,這次發布後,在時間上還給寬鬆了一年半,所以好於市場預期,原來按照2019年6月份准備的一些資金,現在反倒是可以不著急了,所以實質利空已經被消化,而預期上反而是驚喜是利好,短期反而對股市產生支撐作用。不過中期這些錢終究要走的,所以中期也還是會有壓力,但從長期看,又反過來了,他還是利好的,因為固定收益理財市場可能會風聲鶴唳,在實施初期可能會爆發不少問題,再加上媒體渲染可能會嚇出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從理財市場退出,很有可能會進入股市和債市,所以長期看,是有資金流入的,對於股票市場的估值會有支撐。
所以,對股票和債券市場,短期預期利好,中期政策利空,長期資金反而是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