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哪裡可以看到"最大融資買入前五名和最大融券賣出前五名"
只有在漲跌幅度比較大的時候,才有可能公布。平時是看不見的。
B. 十大證券公司排名2021
證券公司前10的排名有:安信證券,光大證券,國金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平安證券,申萬宏源,銀河證券等。如果想買股票的話,就可以了解一下這些證券公司。
一、新手炒股哪個證券公司開戶比較好?
如下所示:1. 交易傭金,大多數證券公司的交易傭金是萬分之三。有些平台會做活動,吸引用戶開戶,傭金低至2.5/萬。但其後續只是限制小額交易享受低傭金。如果大的交易還是按照常規收費處理,小規模、多頻次的交易也會讓他們的本金損失很大。2.服務態度:選擇開戶時,一般由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指導開戶,但公司服務少,硬體不全,如融資融券、期貨、b股、港股等,軟硬體設施不全。3.產品體驗,如果有自己的手機App那就更完美,現在盯盤不能時刻坐在電腦跟前,如果有手機操作會方便很多,抓住很多機會。
二、基金和股票有什麼區別?
如下所示:1. 不同的定義,基金是指為某種目的設立的一定數量的基金,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2.風險不同,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當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可能會損失本金。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風險分散和風險最小化。3.不同的投資方式,基金是證券投資的一種,投資者不直接參與證券的交易。股票多為個人選擇,股票機構只會給出整體投資建議,最終選擇還是由個人決定。4.回收方式不同,基金投資有一定期限,到期後會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不確定的。除非公司破產清算,否則投資者不得向公司收回投資。如果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以市價變現。
綜上所述,如果要買股票的話,一定要選擇好的證券公司,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想買股票就一定要了解其中的行情,不要盲目購買,避免受到虧損。
C. 國泰君安融資融券利息多少
現在的國泰君安融資利率是在8.6%左右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拓展資料:
國泰君安(全稱: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及證券代理買賣、自營買賣等業務的公司,成立於1999年8月18日,總部位於上海。
2012年8月15日,國泰君安0.06%和0.07%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方均為杭州財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牌價格為10.6元/股。
2021年7月20日,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01名。
企業簡介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由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和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9年合並新設,現注冊資本61億元,經營業績穩居業內前三,經營管理、風險控制、合規體系、信息技術等水平領先。
投資銀行
中國本土最悠久的投行部門,起步於1990年代初。橫跨內地及香港兩個市場,涵蓋多種業務類別,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資本金融服務,包括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購並重組、資產證券化、戰略投資、衍生產品設計發行、私募服務、PE投資財務顧問服務等,滿足企業各發展階段的不同資本市場需求,為企業實現戰略遠景提供一站式的資本運作服務。
融資融券業務
中國證券業協會融資融券專業評價第一名,首批獲得融資融券業務資格,成功開通國內首單融資融券交易。試點以來,秉承「誠信、親和、專業、創新」的精神竭誠為客戶提供優質、專業的融資融券服務。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截至2010年底,融資融券交易量在券商中排名第二,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在券商中排名第三,行業地位領先。
證券投資業務
管理和運作公司自有資金,秉持追求有保障絕對收益的投資理念,注重把握具備優良風險收益特徵的投資機會。靈活運用多種金融工具,依託嚴謹完善的決策體系和科學高效的管理體制,在市場多變的環境下,持續保持正收益。投資收益率位列市場前茅,在業內享有卓著聲譽。
D. 國金證券排名第幾,有哪些實力
如果按證監會對證券公司的分類結果,國金證券屬於AA級(98家券商中,AA級只有15家,沒有AAA級),算是頭部券商,具備一定的實力:如果按總資產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排名國內券商第33位,總資產是469億元。如果按凈資產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排名國內券商第23位,凈資產是204億元。如果按營業收入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排名國內券商第21位,營收40億元左右。如果按凈利潤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也是排名國內券商第21位,凈利潤是13億元左右。
一、國金證券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資產質量優良、專業團隊精幹、創新能力突出、具有規范類資格的綜合類上市證券公司,也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的七家合規試點證券公司之一。公司前身為成都證券,於1990年12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是國內第一批從事證券經營的專業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注冊地在四川省成都市。 公司現有證券營業部22家、證券服務部7家,營業網點遍及上海市、北京市、長沙市、杭州市、昆明市、廈門市、成都市及四川省其他多個地區,經營面積逾50000平方米。公司現有客戶超過30萬戶,託管的證券市值和保證金超過280億元。二、國金證券實力
如果按證監會對證券公司的分類結果,國金證券屬於AA級(98家券商中,AA級只有15家,沒有AAA級),算是頭部券商,具備一定的實力:如果按總資產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排名國內券商第33位,總資產是469億元(排名第1的是中信證券,總資產6215億元)。如果按凈資產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排名國內券商第23位,凈資產是204億元(排名第1的還是中信,凈資產1389億元)。如果按營業收入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排名國內券商第21位,營收40億元左右(排名第1的中信是268億元)。如果按凈利潤排名(截至2019年末),國金證券也是排名國內券商第21位,凈利潤是13億元左右(排名第1的中信是122億元)。
E. 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哪個好
財聯社6月17日訊(記者 劉超鳳 黃靖斯)6月17日,中證協發布2021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根據中證協數據,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2021年的凈資本、營收、凈利潤均排名行業前三名。
其中,中信證券2021年末總資產為9759億元,逼近萬億;通過大手筆融資,凈資本超越國泰君安成為行業第一。凈利潤超過百億的券商從2020年的5家增至10家。華福證券凈資產收益率(17.8%)一躍成為行業第一,同比增加10%,成為去年「最賺錢」的券商。
2021年,有10家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突破50億大關。中信證券穩坐頭把交椅,達到109.57億元,也是唯一一家經紀業務創收超百億的券商;國泰君安名列第二,收入為83.51億元,廣發證券72.91億元名列第三。代銷收入排名前十的均為老面孔,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包攬前三;代銷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3家,為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
盡管投行收入前三仍由「三中」包攬,但其座次較2020年發生了微妙變化。其中,中信證券取代中信建投奪下投行「冠軍」寶座;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黑馬姿態不改,雙雙入圍前10,民生證券也是前十當中的新面孔。
資管業務方面,東方證券保持一貫的領先優勢,以34.92億元繼續蟬聯資管收入榜單第一;中信證券(29.32億元)和華泰證券(18.53億元)依舊分列第二和第三。前10榜單中,僅招商證券為新面孔,此外,作為為數不多的中小型券商,財通證券資管收入躋身前十。
自營收入方面,中信證券以139.75億收入居首位,比第二名超出約60億;申萬宏源位居第二,投資收入同比增加近30億。
信息技術投入方面,華泰、中金、中信居前三,中金公司投入金額幾乎翻一番。華林證券、華鑫證券2021年以真金白銀投入金融科技,IT投入佔比均超過20%,東方財富則從第一名跌落第三名。但東方財富、平安證券、華泰證券、中泰證券的IT投入佔比已連續兩年超過10%。
資產實力:中信華泰國君居前三
根據中證協數據,截至2021年末,行業總資產10.53萬億元,凈資產2.51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0.0%、12.5%;行業凈資本1.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7%。
相比上一年,前十券商的總資產均實現穩定增長,且名單不變。截至2021年末,中信證券總資產為9759億元,逼近萬億,居行業第一。華泰證券(6415億元)和國泰君安(6109億元)的總資產均超過六千億。
此外,總資產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招商證券(5467億元)、申萬宏源(4985億元)、銀河證券(4739億元)、海通證券(4714億元)、廣發證券(4698億元)、中金公司(4581億元)、中信建投(4217億元)。
凈資本排名方面,中信證券通過大手筆融資,2021年末凈資本已達到1212億元,超越國泰君安成為行業第一。國泰君安(1046億元)、華泰證券(1009億元)的凈資本均超過千億。
此外,凈資本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海通證券(932億元)、申萬宏源(927億元)、銀河證券(839億元)、招商證券(793億元)、國信證券(760億元)、廣發證券(727億元)、中信建投(669億元)。
盈利能力:百億凈利潤券商從5家增至10家
中證協表示,2021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持續改善,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967.95億元,實現凈利潤2218.77億元。
根據中證協數據,全市場106家券商2021年的營收中位數為20.05億元。營收排名方面,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名列行業前三,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282億元、255億元。
排名前十券商還包括:招商證券(227億元)、海通證券(222億元)、中信建投(207億元)、廣發證券(203億元)、中金公司(200億元)、國信證券(193億元)、申萬宏源(192億元)。其中,招商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名次相比上一年有所提升。
凈利潤超過百億的十家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231億元)、國泰君安(150億元)、華泰證券(133億元)、海通證券(128億元)、招商證券(116億元)、廣發證券(109億元)、中金公司(108億元)、銀河證券(104億元)、中信建投(102億元)、國信證券(101億元)。
凈資產收益率:華福成為去年「最能賺錢」券商
中證協表示,2021證券行業凈資產收益率為9.23%,較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ROE的高低雖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卻是其盈利能力、股東實力的綜合考量。
凈資產收益率方面,華福證券一躍成為行業第一,其凈資產收益率為17.8%,同比上一年提升30名,ROE增加超過10%。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東方財富(17.44%)、中信建投(13.88%)、中金公司(13.81%)、東莞證券(13.33%)、興業證券(12.02%)、中信證券(11.82%)、銀河證券(11.58%)、國信證券(11.38%)、招商證券(10.67%)。
信息技術投入:中金IT投入金額翻一番
證券行業對信息技術的投入逐年增長。根據中證協數據,2021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338.20億元,同比增長28.7%,佔2020年度營業收入的7.7%。2017年至今證券行業在信息技術領域累計投入近1200億元。
即使是頭部券商,也在明顯加大IT投入金額。2021年,華泰證券以23.38億元信息技術投入金額繼續穩居行業第一。中金公司以18.56億元排名第二,排名提升四個名次,IT投入金額相比去年幾乎翻一番。中信證券的信息技術投入為17.37億元。
信息技術投入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國泰君安(15.36億元)、招商證券(12.78億元)、海通證券(12.09億元)、中信建投(11.64億元)、廣發證券(10.74億元)、銀河證券(10.69億元)、平安證券(10.11億元)。
信息技術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方面,華林證券(25.17%)、華鑫證券(24.33%)位居行業前兩名,以真金白銀投入到公司金融科技領域,直接將這一比例提升至超過20%。東方財富從2020年的第一名跌落到2021年的第三名,IT投入佔比為14.26%。
IT投入佔比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券商分別是:中金公司(11.82%)、平安證券(11.11%)、華泰證券(11.01%)、中泰證券(11.01%)、安信證券(9.4%)、國金證券(8.38%)、財通證券(8.12%)。
由於IT投入金額近乎翻一番,中金公司的該指標名次提升四名。另外,東方財富、平安證券、華泰證券、中泰證券的IT投入佔比已連續兩年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是計算本年度信息技術投入在上年度專項合並口徑營業收入的比例。
財富管理實力:10家經紀業務收入破50億,中信代銷遙遙領先
2021年證券行業持續發力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實現經紀業務收入1529.62億元,同比增長19.6%。同時,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更是迎來大爆發,創收190.75億元,同比增長51.7%;投資咨詢業務收入為53.75億元,同比增長14.9%。客戶資產規模達7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8.6%。2021年證券行業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金額達606.77萬億元,同比增長30.7%。
2021年,有10家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突破50億大關,較去年新增2家。其中,收入前五座次重排,廣發證券取代招商證券從第5躍至第3,華泰證券從第7躍至第5,國信證券則跌出前5。其中,中信證券穩坐頭把交椅,經紀業務收入突破百億,達到109.57億元,也是唯一一家經紀業務創收超百億的券商;國泰君安名列第二,收入為83.51億元,廣發證券72.91億元名列第三。
經紀業務2021年收入排名第4-10分別為:招商證券(72.09億元)、華泰證券(69.97億元)、銀河證券(67.04億元)、國信證券(66.98億元)、申萬宏源(57.21億元)、中金公司(55.27億元)、中信建投(55.08億元)。
2021年,A股市場日均萬億成交額漸成常態,滬深兩市全年總計成交257.21萬億元,再刷新歷史記錄。隨著代銷業務的大爆發,證券公司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具體來看,2021年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創收190.75億元,同比增長51.7%,全行業「含財率」成色更足。
具體來看,代銷收入排名前10的均為老面孔,其中進步較為明顯的是廣發證券、中信建投、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包攬前3,且中信證券拉開差距較大,是第2名廣發證券的2倍有餘。此外,代銷收入超過20億元也僅中信證券1家,超過10億元的為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
前10具體收入如下:中信證券(26.76億元)、廣發證券(11.73億元)、中金公司(10.70億元)、中信建投(9.69億元)、國信證券(9.51億元)、國泰君安(9.45億元)、銀河證券(9.16億元)、招商證券(8.02億元)、華泰證券(7.81億元)和興業證券(7.63億元)。
經紀業務中,2021 年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前10為:中信證券(82.81億元)、國泰君安(74.06億元)、招商證券(64.07億元)、華泰證券(62.16億元)、廣發證券(61.17億元)、銀河證券(57.87億元)、國信證券(57.48億元)、申萬宏源(52.70億元)、中信建投(45.38億元)和中金公司(44.57億元)。
投行實力:三中一華投行領跑,中信超越建投位居第一
2021年,注冊制改革持續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2021年度券商投行業務收入達到699.52億元,同比增長4.3%,占營業收入比例達14.1%;實現股票主承銷傭金收入320.11億元,債券主承銷傭金收入233.85億元,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投行收入前3仍由三中包攬,但其座次較2020年發生了微妙變化。其中,中信證券投行創收69.33億元,取代中信建投奪下「冠軍」寶座,且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中信建投則退居第2,投行收入為55.26億元;中金公司46.34億元位居第3。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黑馬姿態不改,雙雙入圍前10,民生證券也是前10當中的新面孔。
投行收入排名第4-第10分別為:華泰證券(39.07億元)、國泰君安(36.12億元)、海通證券(33.19億元)、招商證券(24.70億元)、民生證券(20.30億元)、國信證券(19.59億元)和國金證券(17.84億元)。
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作為中介機構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協會表示,證券行業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定位,主動適應注冊制改革,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等功能,推動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
資管實力:東方資管蟬聯榜首,招商證券新晉前十
2021年資管新規過渡期平穩收官,證券公司資管業務也步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與此同時,公司主動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企穩回升。2021年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收入283.93億元,同比增長9.0%。
具體來看,東方證券保持一貫的領先優勢,以34.92億元繼續蟬聯資管收入榜單第1;中信證券(29.32億元)和華泰證券(18.53億元)依舊分列第2和第3。第4-10的位次分別為:國泰君安(17.08億元)、海通證券(15.58億元)、財通證券(13.16億元)、中金公司(12.20億元)、光大證券(11.21億元)、招商證券(10.61億元)和申萬宏源(10.00億元)。
前10榜單中,僅招商證券為新面孔,廣發證券則被取而代之滑出前10。作為為數不多的中小型券商,財通證券資管收入躋身前10,甚至力壓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和申萬宏源等一眾頭部券商。
海外實力:中金和海通海外業務貢獻四分之一收入
2021年證券公司國際布局力度進一步加大,從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營收佔比(簡稱「海外營收佔比」)來看,山西證券、天風證券和信達證券等部分中小券商也毫不示弱,其業務出海決心絲毫不亞於頭部券商。此外,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2家公司海外營收佔比均超過四分之一,此外華泰證券和山西證券2家公司的海外營收也超過了一成。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取代海通證券,成為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營收貢獻最高的券商;排名前3分別是中金公司(23.54%)、海通證券(20.83%)和華泰證券(16.64%)。山西證券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佔比達14.17%,排在第4;天風證券海外營收佔比為7.75%,排在第5,足見兩家中小型券商海外業務在公司整體布局的分量。
海外業務營收佔比排名第6-10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7.65%)、國泰君安(6.02%)、銀河證券(5.37%)、信達證券(5.25%)、招商證券(4.09%)。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營收佔比排名前10的公司,頭尾之間差距也頗為明顯,中金公司佔比高達23.54%,招商證券佔比仍不足5%。
投資實力:中信證券、申萬宏源增長最明顯
近年來,自營業務成為券商提升ROE和營收的重要業務。106家券商中,98家券商2021年實現了投資正收益,8家券商投資虧損。
投資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九家實現了同比增長,一家同比下滑(中信建投)。具體來看,中信證券(139.75億元)、申萬宏源(80.89億元)、中金公司(78.29億元)的2021年投資收入排名前三,收入增長最明顯的是中信證券和申萬宏源,中信穩居行業第一並與第二名拉開近60億的差距;申萬宏源投資收入同比增加近30億,排名提升4名。
投資收入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券商分別是:國信證券(73.3億元)、華泰證券(72.22億元)、國泰君安(69.99億元)、招商證券(65.92億元)、銀河證券(62.42億元)、中信建投(62.34億元)、海通證券(53億元)。
融資融券:中信、華泰同比增加30億左右
融資融券業務是多數券商發力的重要子板塊,也是非常依賴資本金的一項業務。根據中證協數據,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兩融收入增長較快,2021年分別實現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99.16億元、88.02億元,同比上年增加30億元左右。
兩融收入排名第二至第十的券商分別是:國泰君安(66.56億元)、廣發證券(61.35億元)、銀河證券(59.05億元)、招商證券(58.73億元)、申萬宏源(52.62億元)、海通證券(45.97億元)、國信證券(42.68億元)、中信建投(40.42億元)。
近期證券板塊拉漲,中信證券認為β屬性是短期核心驅動,供給側改革及財富管理發展仍為中長期主線。短期內,受市場交投活躍度上升與資本市場回暖影響,題材標的可能在短期內受益於市場資金流入,表現出較強的β屬性。但是,證券公司的長期估值仍將由ROE決定。
ROE是證券行業板塊估值的核心驅動因素。中信證券認為,預計2022年證券行業ROE在5.5-6%左右,較2018年ROE增長63.2%,較2021年下降22.7%。近三年,隨著財富管理與去方向性投資業務的發展,證券行業ROE抗波動性逐步提升,有望推動頭部券商估值修復。
平安證券也認為,2022年以來,市場景氣度有所下滑,券商行情及業績表現均承壓,行業分化加劇,頭部券商穩定性更強。一方面,財富管理業務短期承壓,但居民財富積累、資管新規助力財富向權益資產轉移,居民資產配置需求長期持續,疊加政策支持,財富管理業務長期向好趨勢不改;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制度建設逐步完善,科創板做市商試點落地、場外衍生品業務持續擴容,助力券商重資產業務從方向性投資轉向以做市和衍生品為代表的代客業務,有利於券商提升盈利能力、平滑利潤波動,頭部券商在牌照、資本、客戶、專業能力等方面優勢凸顯、率先受益。
展望未來,中信證券認為,通過產品創新推動投資交易業務向客需驅動轉型,以及通過財富管理轉型承接居民財富轉移配置浪潮,是提升券商ROE的有效路徑。在證券行業持續走向頭部集中的過程中,只有在風險定價、資本規模、金融科技和人才機制方面具備α優勢的券商方能脫穎而出。當前證券行業選股的三條邏輯主線為:受益於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綜合券商;財富管理賽道的優質公司;交投活躍度提升驅動的貝塔品種。
F. 解釋一下融資融券的含義
融,就是「借」的意思。
融資=借資,借錢。 借錢幹嘛呢?當然是買股票。所以融資表示內的就是問證券所容借錢炒股。
融券=借券,借股票。姐股票幹嘛呢?當然是為了把股票賣出去。所以融券是賣空股票的意思,你先問券商把股票借給你,你把它賣掉,然後等股票跌了,你在買了還給券商。
和期貨沒直接聯系,但是期貨也都是融資融券的模式操作,也就是放杠桿的意思。
G. 東方證券排名
第448位。
1、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提供證券、期貨、資產管理、理財、投行、投資咨詢及證券研究等綜合金融服務的上市證券金融控股集團。
2、 公司於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陸上交所(600958.SH),2016年7月8日成功發行H股[4](03958.HK),成為行業內第五家A+H股上市券商。 全資持有上海東證期貨有限公司[6]、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東方證券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東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東方證券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同時作為第一大股東參股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
1、 經紀業務 東方證券為投資者提供通過電話、手機、PC等方式進行包括A股、B股、創業板、債券、開放式基金、ETF、LOF、新三板等各類證券的交易服務。此外,公司還提供包括融資融券、期貨IB、股票期權等信用業務服務和衍生品服務。
2、 證券金融 證券金融業務品牌,覆蓋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約定購回等資源融出端業務以及債權資產證券化、收益權融資、轉融通等資源融入端業務,是公司資本中介業務的中堅力量。證券金融業務是公司的重要來源之一。曾獲得「中國最佳融資服務券商」稱號。
3、 OTC業務 東方證券OTC市場秉承以服務客戶為核心,以合規風控為基本的理念,完善發行、轉讓、登記結算、託管等基礎功能,依託公司集團優勢構建私募產品、私募股權、場外衍生品、大宗商品為核心的場外私募產品體系,力求為客戶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
4、 IB業務 從事股指期貨中間介紹業務,可提供以下業務服務: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服務、協助期貨公司對客戶進行風險提示、提供期貨行情信息、交易設施、協助辦理期貨交易開戶手續。
H. 什麼軟體有最全的融資融券排行榜
什麼有勁兒有最全的金融資就是排行榜。一般那是都是證券公司那個軟體。
I. 券商股票排名前十(證券龍頭股票一覽表)
證券行業歷經三十餘年發展,已逐漸成長壯大為大金融領域不容忽視的力量。未來幾年,證券行業是投資機會嗎?
當前證券市場收入主要來源於客戶股票和債券的交易手續費,隨著基金規模越來越大也是間接增加證券行業的手續費收入,還有部分收入比如公司上市或者增發股票債券的收入、投研報告收入、資產管理收入等等
從地產來看房只住不炒大背景之下,房地產資金將會更多的轉移到證券市場,過去老百姓大部分資金鎖定於房地產,未來這一塊會大幅減少,更多的拉動消息,促進內循環,證券投資這一塊比例會大幅增加。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固收類理財逐漸退出市場,P2P理財被清理,老百姓投資理財意識逐步增強,想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從證券市場100年歷史來看,證券市場將成為重要的投資工具,近幾年來基金規模不斷的增長,老百姓都接受了基金理財。
從從境外投資者來看,全球疫情的爆發,中國疫情的管控讓中國經濟獲得了穩定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們的證券市場。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推行,外資的佔比和活躍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我們的強國之路建設國際化大金融是必走之路,對外資的開放程度會越來越高
以上三大資金的流入證券市場,機構、莊家、散戶都是挖金子的,而證券公司是挖鏟子的,挖金子是不確定性的,但挖金子都需要鏟子,所以賣鏟子的收益是穩定且持續增長的。
那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有哪些,證券龍頭股票一覽表哪些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的龍頭企業的詳細情況:
?
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興業證券(股票代碼 :601377)
公司致力於打造一流證券金融集團,為境內外各類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按照客戶群體及業務屬性的不同,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財富管理業務、機構服務業務、自營投資業務、海外業務。
證券研究業務穩定在行業第一梯隊、債券承銷業務行業領先;AA級券商,凈資本262.60億元,設有92家區域分公司、143家證券營業部:20年機構服務業務收入61.61億元,自營投資業務收入43.83億元。
興業證券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37.34億元,同比下降28.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84億元,同比下降23.12%。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618元,同比下降23.14%。
2、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03年,中信證券完成A股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IPO上市的證券公司;2005年,設立中信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成為業內第一家獲准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的中資證券公司;2011年,中信證券完成H股上市,成為第一家A+H股上市的中資證券公司。目前,中信證券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大型投資銀行,凈資產超過1,800億元,擁有中信證券2020年年度報告
18 / 370 ,1.9萬名員工、30個業務線及部門、7家主要子公司、400多家分支機構。公司零售客戶超過1,000萬戶,境內企業與機構客戶7.5萬家,分布在國民經濟主要領域,深度覆蓋主要央企、重要地方國企和眾多有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境外機構客戶2,000家,分布在英、美、澳、東南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券商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國內首家資產規模過萬億元的證券公司;股權業務承銷規模債券業務承銷規模、資產管理規模等多項經營指標居行業第一:AA級券商,凈資本859.06億元,分公司84家,營業部337家;20年經紀業務收入143.98億元,證券投資業務收入134.06億元。
中信證券披露三季報,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91億元,同比增長31.73%;凈利潤54.47億元,同比增長45.84%。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76.45億元,同比增39.37%。小財注:Q2凈利為70.33億元,據此計算,第三季度凈利環比下降23%。
3、華泰證券(股票代碼:601688)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領先的科技驅動型證券集團。自1991年成立以來,公司積極把握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以金融科技助力轉型,用全業務鏈資源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綜合實力位居國內證券業第一方陣。隨著公司全球存托憑證(HTSC:LI)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為一家在上海、香港和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金融機構,步入國際化發展的全新階段。
互聯網經紀領域龍頭,」張樂財富通」位居證券公司類APP第一名;公司是國內證券業最具活力的財富管理平台之一,擁有超過1700萬客戶;AA級券商,凈資本679.10億元,擁有分公司28家、證券營業部243家;20年財務管理業務收入124.79億元,機構服務業務收入75.82億元。
華泰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69.07億元,同比上升10.57%;歸母凈利潤110.49億元,同比上升25.0%;扣非凈利潤108.75億元,同比上升23.42%;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86.74億元,同比下降1.37%;單季度歸母凈利潤32.78億元,同比上升34.69%;單季度扣非凈利潤31.55億元,同比上升29.72%;負債率82.73%,投資收益110.98億元。
4、廣發證券(股票代碼:000776)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被譽為資本市場上的「博士軍團」成立三十年來始終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
本公司是專注於中國優質企業及富裕人群,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個,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公司各項主要業務均衡發展,主要經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列,2015至2020年,公司連續六年穩居「胡潤品牌榜」中國券商前列。
國內最大的非國有控股證券公司,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全牌照綜合服務商;AA級券商,凈資本648.97億元,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家,分公司20家;20年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21.79億元,投資管理業務收入104.35億元。
廣發證券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88.63億元,同比增長23.0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7.52億元,同比增長15.23%。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長16.13%。
5、東吳證券(股票代碼:601555)
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組建於1993年的蘇州證券,歷經三次增資擴股,於2010年5月28日改制並更名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總部及注冊地在蘇州市。目前擁有8家分公司,及48家證券營業網點。
公司主營業務為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資管及基金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公司紮根蘇州、深耕長三角,具備顯著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
紮根蘇州、深耕長三角,具備顯著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A級券商,凈資本195.90億元,設立18家分公司,營業部130家;20年投資與交易業務收入31.61億元,經紀與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9.49億元
東吳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3.91億元,同比上升19.86%;歸母凈利潤19.05億元,同比上升27.71%;扣非凈利潤18.83億元,同比上升26.3%;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3.2億元,同比上升33.08%;單季度歸母凈利潤5.69億元,同比上升23.3%;單季度扣非凈利潤5.66億元,同比上升22.54%;負債率74.16%,投資收益18.82億元。
6、東方財富(股票代碼:300059)
東方財富2005年1月成立,2008年1月更名為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是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務等。公司通過以「東方財富網」為核心,集互聯網財經門戶平台、金融電子商務平台、金融終端平台及移動端平台等為一體的互聯網服務大平台,向海量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平台應用的產品和服務。公司主要業務有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務等
領先的互聯網財經信息平台運營商,互聯網券商龍頭;旗下東方財富證券是A級券商,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設有171家營業部和13家分公司;20年證券業務收入49.82億元,營收佔比60.47%
東方財富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96.36億元,同比上升62.07%;歸母凈利潤62.34億元,同比上升83.48%;扣非凈利潤61.3億元,同比上升84.75%;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38.56億元,同比上升47.85%;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5.07億元,同比上升57.7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25.03億元,同比上升58.23%;負債率77.51%,投資收益4.93億元,財務費用7505.55萬元,毛利率70.41%。
7、招商證券(股票代碼:600999)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百年歷史的招商局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傳承了招商局集團長期積淀的創新精神、市場化管理理念、國際化運營模式及穩健經營的風格,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
擁有多層次客戶服務渠道,在國內設有259家營業部,同時在香港、英國、韓國、新加坡設有子公司;全資控股招商證券國際有限公司、招商期貨有限公司、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致遠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參股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構建起國內國際業務一體化的綜合證券服務平台。
招商證券於2009年11月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代碼600999),於2016年10月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06099)。
隸屬於招商局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體系內最大的證券公司;AA級券商,凈資本586.54億元,現有12家分公司、259家證券營業部;20年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收入115.98億元,投資及交易收入45.94億元。
招商證券2021年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17.8億,同比上升21.7%。公司歸母凈利潤為85億,同比上升16.9%。三季度,公司單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7.6億,同比下降6.2%。
8、國泰君安(股票代碼:601211)
國泰君安,中國證券行業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國泰君安跨越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全部歷程和多個周期,始終以客戶為中心,深耕中國市場,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確立了全方位的行業領先地位。2011到2020年,國泰君安的營業收入連續十年名列行業前三,在致力於實現高質量增長、規模領先的同時,注重盈利能力和風險管理。自2008年以來,國泰君安連續十四年獲得中國證監會授予的A類AA級監管評級,該評級是迄今為止中國證券公司獲得的最高評級。
主營業務穩居行業前列,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AA級券商,凈資本885億元,集團設有證券分公司34家,證券營業部4218家;20年機構投資者服務收入137.88億元,個人金融服務收入114.15億元
國泰君安公告,第三季度凈利潤36.22億元,同比增長3.53%。前三季度凈利潤116.35億元,同比增長29.97%。
9、長江證券(股票代碼:000783)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1991年,於200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83。經過3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實力雄厚、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全國性綜合型證券公司。
公司已建成涵蓋:證券、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基金、期貨、私募投資基金、另類投資和海外業務等領域的證券金融控股集團,
旗下擁有:長江保薦、長江資管、長江資本、長江創新投資、長江期貨、長證國際、長信基金等7家全資和控參股子公司。
截至2020年4月,公司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32家分公司、250家證券營業部和21家期貨分支機構。
民企+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控股,研究水平行業領先;A級券商,凈資本250.74億元,設立32家分公司、證券營業部279家;20年經紀及證券金融業50.31億元,證券自營業務收入12.41億元。
長江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6.48億元,同比上升12.66%;歸母凈利潤21.99億元,同比上升13.85%;扣非凈利潤21.53億元,同比上升13.48%;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3.84億元,同比下降7.3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7.75億元,同比下降21.74%;單季度扣非凈利潤7.73億元,同比下降21.55%;負債率81.28%,投資收益13.57億元。
10、財達證券(股票代碼:600906)
財達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准(證監機構字[2002]81號),於2002年4月設立的一傢具有網上交易資格的證券專營機構,公司前身是河北財達證券公司(創建於1995年),業務范圍有:證券的代理買賣(含境內上市外資股),代理證券的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自營、基金、資產管理、證券承銷、融資融券等業務;注冊資本141690萬元;
河北省唯一上市證券公司;A級券商,凈資本90.43億元,設有17家分公司、112家證券營業部,其中河北省內各地市設有營業部93家:20年證券經紀業務收入8.62億元,信用交易業務收入2.89億元。
財達證券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0億元,同比增長41.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3.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2.53%;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J. 證券公司排名比較大的公司有哪些
2022年國內券商的排名比較大的券商有:中金,安信,華泰等,不過沒有專門對於傭金的排行,因為現在傭金是比較透明的,而且這個是交易費用,沒有專門的排名。
拓展資料: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中信建投、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
我國總共合規的券商總計106家,其中有20家進入了2014年度的AA級券商行列,獲得AA級的20家券商包括:北京高華、華西證券、東方證券、申銀萬國、廣發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興業證券、國開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國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中投證券、華福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其中多家公司都是首次登上AA評級榜單。值得關注的是,仍無券商獲評AAA級這一最高級別,也沒有券商被評為D類或E類公司。
據悉,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 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風險管理能力的相對水平。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及被依法採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證券公司在支持服務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同時自身也要做好轉型工作,從證券公司發展方式轉變的趨勢看,應當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要加快經紀業務的轉型,提高財富管理的能力。經紀業務由簡單的通道服務轉向增值服務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證券公司進行業務創新時要立足於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中介增值服務,發展低風險的金融創新產品。
二是要加強客戶的適當性管理,提高投資者教育的水平。利民利得財富股市的波動起伏,特別是創業板和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迫切要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的風險防範教育。證券公司要通過了解客戶和對客戶進行分類,引導合適的投資者購買適當的產品。
三是要加強證券市場研究,提高證券公司研究定價能力。證監會明確規定發布研究報告業務是投資咨詢公司和證券公司的基本業務形式。證券公司和投資咨詢公司要以此為契機,提升定價能力,提高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要增強客戶服務意識,提高客戶服務能力。隨著資本市場的形成和理財時代的到來,投資產品將更為豐富,客戶數量將迅速增加,客戶結構、客戶需求將日趨復雜、多樣,行業的營銷方式也必然要加以改進,服務手段必須更加科學。證券公司只有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才能提升行業的競爭力。
五是要加強行業合規制度建設,提高行業的內控水平。下一步,要在全行業廣泛推廣合規管理制度,為證券公司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奠定製度基礎。證券業協會正在抓緊制訂證券公司信息制度指引,對證券公司的發行、保薦、自營等業務信息隔離提出具體要求。
六是要加強行業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資本市場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金融機構,也培養了大量的金融專業人才,資本市場走進了千家萬戶,理財文化悄然興起。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要求證券公司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水平,以跟進整個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