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託,資管的區別和聯系
我是這樣理解的:
信託就是你有一筆錢委託給有資質的公司幫你投資獲取收益,資管是政策規定,為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第三方平台必須找一家金融機構,如銀行,代其保管資金。
⑵ 資管新規為什麼對信託影響很大
資管新規對信託的影響主要體現為三方面:打破剛兌,取消通道業務和資金池業務。對個人投資者,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此前,很多個人投資者習慣買預期收益型信託,類似「高收益理財」。同銀行理財一樣,建議投資者以後一定要認清產品細節;
取消通道業務和資金池業務,將進一步倒逼信託朝凈值化發展,以往信託公司熱銷的「短期預期收益型產品」(基於資金池業務發展的)將逐步消失。
⑶ 信託和資管是有什麼區別
相同點:
1.必須報備監管部門,信託是銀監會監管,資管計劃是證內監會監管;
2.資金監管、信息披露容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3.認購方式相同,項目合同、說明書等類似;
4.本質相同通道不同,都屬於投融資平台,都可以橫涉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產業市場等多個領域。
不同點:
1.全國68家信託公司有發行資格,而資產管理公司只有36家,資源稀缺性更加明顯;
2.資產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強,尤其在宏觀經濟研究、行業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這樣的研究團隊指引下選擇可投資項目,能有效的增加對融資方的議價能力並降低投資風險;
3.資管計劃具有雙重增信,經過資產管理公司、信託的雙重風險審核;
4.資管計劃小額暢打,最多200個名額;
5.收益高,資管計劃一般比信託計劃高1%/年;期限短,資管計劃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
今後趨勢:基金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是證監會提倡的金融創新結果,因監管嚴格、運作靈活,收益較高,小額不受限制、專業管理等優勢,未來基金專項資管用來分拆信託或發起類信託產品是一種必然趨勢。
⑷ 「資管新規」下,長安信託2020年的重點業務是哪些呢
財富管理業務、家族信託、慈善信託、國際業務等業務逐步成為長安信託業務轉型發展的重點,不僅是長安信託,也是整個行業內信託公司的轉型重點。
⑸ 淺析資管和信託的區別
業務本身沒區別,資管(特指基金子公司的資管業務)也屬於類信託業務,投資方向,產品類版型、權產品交易結構都是一樣的。
小區別如下:
發行機構不同:資管是基金子公司發行的,信託是信託公司發行的。
監管部門不同:基金子公司由證監會監管,信託公司由銀監會監管。
投資者數量限制不同:每個資管產品的小額投資人不超過200個,而每個信託產品小額投資人不超過50個。
注冊資本金有差別:這點其實也沒有硬性規定,但實際中,信託公司的注冊資本一般是10億級別,而基金子公司是幾千萬的級別。
其他的一些區別是因為發展時間長短不同形成的,基金子公司2013年才開始逐漸成立並開展業務,所以在業務資源、風控經驗、投資者認可度等方面的積累要弱於信託公司。
⑹ 民生信託結合資管新規進行怎樣的調整和轉型
託管機構結合資管新規,可以進行新的調整和轉型,根據自己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託管的調整,把自己公司轉型的更加開放的狀態。
⑺ 信託貸款和信託集合資管計劃的區別
首先要理解這二個概念的意思以及業務范圍:
信託貸款也叫貸款信託是指受託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將委託人存入的資金,按其(或信託計劃中)指定的對象、用途、期限、利率與金額等發放貸款,並負責到期收回貸款本息的一項金融業務。委託人在發放貸款的對象、用途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權,同時又可利用信託公司在企業資信與資金管理方面的優勢,增加資金的安全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集合信託計劃根據《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規定「信託投資公司辦理資金信託業務可以依據信託文件的約定,按照委託人的意願,單獨或者集合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資金。單獨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資金是指信託投資公司接受單個委託人委託、依據委託人確定的管理方式單獨管理和運用信託資金的行為。集合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資金指信託投資公司接受二個或二個以上委託人委託、依據委託人確定的管理方式或由信託投資公司代為確定的管理方式管理和運用信託資金的行為。
明白定義以後他們的主要區別就很明顯了:
1信託貸款可以接受單個委託人的委託。
2.信託集合是至少二個人的信託委託才能形成一個集合託管計劃。
3信託集合資管計劃當中也可以包括進行信託貸款業務。
4信託貸款只是信託眾多業務當中的其中一個。
⑻ 說說信託 資管,有限合夥的區別和風險
1、 信託產品是由信託公司發行,受銀監會監管,信託公司多為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只有幾家民營信託公司,注冊資金最少3億,多數公司注冊資金達30億。以信託法准繩,執行國家剛性兌付的規定。但信託業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和積累了大量的產品需兌付,有一定風險。
2、 資管產品是由證券公司與公募基金子公司發行的類信託產品,受證監會監管,發行產品需證監會核准備案。證券公司及公募基金成立時間長,產品立項調研都有豐富經驗,水平略高於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受證券法及基金法等法規規定管理約束。資管產品剛剛起步,趨勢有追趕信託之勢。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實力強,資管風險因小於信託風險。
3、有限合夥為各種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等)發行,無監管,多為民營小企業,注冊冊資金低。有限合夥發行的產品大多都是無法達到信託及資管發行水平,不能過會的項目,因此發行成本也較高,更為日後償還帶來壓力。由於無監管,技術和資金實力都弱。募集資金是否被挪用,投資方向都是很大問題,因此風險較大。傳聞,管理層在制定由證監會監管的措施,如能實施監管,有限合夥的風險也會相對降低。
誤區:由於資管現在還不被廣大客戶所熟悉,又因市場主要銷售人員都在銷售信託產品,因此在宣傳時候,都把資管產品貶低的不如信託產品。由於有限合夥產品發行成本高,對銷售人員的提成也相對要比信託產品高出3-4倍的水平,因此對客戶會經常遇到銷售人員極力誇獎和推銷有限合夥的產品就不足為奇了。
⑼ 資管類信託和信託有什麼區別
你說的應當是FOT吧。來首源先必須明確FOT仍然屬於資管范疇,只是產品的投向是集合類信託。FOT很大程度上是為避開集合類信託小合同數限制而存在的。資管類信託的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資管方也就是F募集資金後是否真的投向了信託,這個需要投向的信託產品成立後由F出具相關打款憑條以及信託公司的確認函
⑽ 信託和資管的區別和比較
區別:1.發行主體不同:信託是信託公司發行,資管是資管公司發行,信託公司最低注冊資內本金 10億,資管公容司最低注冊資本金3000萬。
2.收益不同:信託收益普遍比資管要低1%~0.5%
3.資管計劃小額暢打,信託最多200個名額
4.報備次數不同:信託募集完資金只需要報備一次,募集前報備1次,募集滿後驗資報備1 次。
5,監管機構不同:信託是銀監會監管,資管是證監會監管。銀監會和證監會是平級的金 融監管部門
相同點:
1.必須報備監管部門,信託是銀監會監管,資管計劃是證監會監管
2.資金監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3.認購方式相同,項目合同、說明書等類似
4.本質相同通道不同,都屬於投融資平台,都可以橫涉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產業市場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