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託不斷「暴雷」,該如何挑選信託產品呢
雪松開了220億的空頭支票?
9月22日,雪松控股針對當日網上流傳的528億債務壓頂等新聞,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了澄清公告,公告中對公司的債務等情況做出了詳細闡述。
據公開報道,已有數位國內頂級富豪將資產轉移至離岸信託,其中包括京東的劉強東、阿里巴巴的馬雲、小米的雷軍、融創的孫宏斌以及移民新加坡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而大佬們所選擇的海外信託則側重於傳承,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和保護,目的是保障家族資產的世代傳承。
相比於大佬們所選擇的海外信託,國內的信託更加偏向於一種金融產品,通過信託公司發行金融產品及募資。簡單來說,信託公司將具有融資需求的項目方包裝成一個信託產品,進而賣給投資人,項目需求方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亦需還本付息。
當然,既然是投資、是項目,承擔風險便不可避免。因此,考驗普通投資者的不僅僅是投資理念,還有心臟夠不夠強大。
『貳』 中江信託(雪松)金兔21號水城經開信託馬上逾期,如何找到自救組織
找到證監會,他們會統計投資者
『叄』 中江信託違約銀象199
中江銀象系列終於違約了
『肆』 關於挑選信託,投資組合如何分散風險
今年以來,資管市場頗不平靜
從年初的頭部網路借貸平台,到260多家私募的跑路,再到信託產品的接連違約,上半年可謂是轟轟隆隆,雷聲不斷;
當下一個時期屬於經濟增速的換擋期,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步入深水區;加上復雜的外部經濟環境和《資管新規》的大限,金融業風險在近半年的時間得到了集中的釋放和爆發,不光是私募和網路借貸,甚至連信託公司發行的主動管理產品和券商的資管計劃,紛紛出現暴雷和違約,讓人猝不及防。
現實中表現為引入第三方公司,進行一個資金差額補助和擔保,考察擔保措施要著力考察擔保人公司的實力,這個和之前考察交易對手實際是一個性質,這里便不再贅述。
寫在最後信託風險持續,且行且珍惜。
本文在簡要介紹了當前信託業風險現狀,然後梳理了信託投資存在哪些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和操作風險的諸多方面。同時針對這次的風險,列出了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交易對手的實力,第一還款來源和用途,抵押質押情況,交易結構以及擔保措施等。這五個方面,能夠幫助投資者構建一個基本的觀察信託的一個維度和視角。當然本文只是一個引子,每一個風險點和每一個判斷標准之後,都是一篇文章,連起來就是一本教科書式了,這里只是做一個概括和說明,
『伍』 有人說信託不但收益高,而且比較靠譜,是真的嗎
在投資理財市場,收益率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衡量風險的指標;還記得郭主席在陸家嘴論壇上說的話么?
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讓各種金融詐騙和不斷變異的龐氏騙局無所遁形。
當時的這番言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屑一顧和嗤之以鼻。而從現在來看,這真的是一條投資的金科玉律。很多交了學費和學乖投資者,開始理性投資對於8%以上的理財產品碰都不碰,6%以上的產品都敬而遠之,寧願將錢購買銀行的大額存單和其他穩健型理財產品中。
這樣的操作有沒有錯呢?當然沒有,投資理財,本金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然而這樣做法有沒有問題呢?當然有!
投資理財的目標是在實現風險可控情況下的收益最大化,而將錢放入大額存單,放入國債和其他銀行理財等產品當中;盡管實現了風險的可控,然而卻沒有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以至於產生了一定的機會成本。
關注筆者的朋友都知道,我接下來肯定要說信託了。現實中,信託產品的收益率長期顯著的高於同類的理財產品,這是不爭的事實。隨便查詢一家信託公司的產品收益率,普遍在7.5%以上;8%-9%已經是常態;如果金額夠大,那麼10%左右也是有可能的。
面對如此之高的收益率了,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惑,信託產品是否隱藏著更大的風險呢?並不是。信託產品的高收益收益率說明其產品存在一定風險,然而比起不靠譜的網貸和私募而言(非法集資就不說了)。信託的風險完全處於可控的狀態,這個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已經給予論述。
2018年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數據顯示,平均收益率是7.90%,相對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這主要源於2018年資金市場的緊張以及企業融資渠道的收窄。當然,信託收益率也是與市場流動性水平以及企業信貸融資難易程度相關的。
今年以來,各類房地產信託和徵信信託發行量較去年出現大幅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地方債發行放鬆和大型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通暢。因此,今年以來出現了頻頻出現的信託產品火爆和秒光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看到在一系列制度優勢的基礎上,信託較較其他機構能夠對風險實行更大程度的把控,從而也就應該獲得的相對於銀行理財、券商資管等更高的收益率,而且這個收益率是相對安全和可靠的。
即使超過了郭主席所說的8%,其風險仍然處於可控的范圍之內;而且歷史上實質性違約的少之又少,即使是「雷王」中江信託,很多四五線城市的政信類信託項目也陸續實現了兌付,畢竟有抵押,有擔保以及其他各類風控措施,所以無法實現兌付的是少之又少,比草根、錢寶網等有著本質的區別。
希望投資者能夠深入了解信託這一產品的特點,了解其高收益的來源;選擇投資理財一定選擇正規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這是實現可持續收益的根本的因素。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將錢投了各種非法傳銷機制當中。你收獲的也許只是一點點利息,而失去的卻是全部本金,甚至是養老生活的全部保障。
這是已經發生,並且還將發生的事情。所以,投資千萬條,靠譜第一條。選擇靠譜的理財機構和顧問,才是資金安全的保證!
『陸』 中江信託金兔140付息違約
雪松控股申明預計半年內以股權收益權轉讓的方式(變相剛兌)解決!
『柒』 農業銀行的中江信託
信託現在還是很多的,7%的收益不算高,信託風險肯定比定存高,但是在相同收益的理財產品裡面,風險控制還是很不錯的,只要挑選好產品,信託投資還是很不錯的
『捌』 中江信託涉山西聯盛,15億信託不能兌付!這今不知怎麼處理啊!
上面會給說法的。但是還是要多聯系投資人,一起給壓力。目前作為信託公司的股東,還是不太願意失去信託拍照的。
『玖』 雪松信託不還錢怎麼辦
雪松信託公司既然收了信託報酬,追償自然就是信託公司的工作。投資者只要保持與信託公司多溝通即可。如果對信託公司的解決方案不滿意,投資者可以選出代表或成立投資者委員會與信託公司交涉。
拓展資料:
2020年8月10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名單,雪松控股集團(簡稱「雪松控股」)以412億美元(約合2851億元人民幣)的營收位列第296位。
值得關注的是,連續3年登上世界500強名單的雪松控股,利潤連續下降,總資產也在縮水。另外,雪松控股這兩年熱衷的金融布局受挫,2019年4月收購的雪松信託虧損15億元,旗下網貸平台雪松普惠也面臨清盤危機。
雪松信託2019年虧15億,不良率翻倍升至28.85%
雪松信託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2.64億元(合並口徑,下同),較2018年4.18億元減少36.84%;營業支出17.41億元,較2018年32.55億元減少46.51%。
2019年,雪松信託凈虧損15.34億元。另外,雪松信託2019年不良率暴增。年報顯示,根據資產質量五級分類標准,雪松信託2019年不良資產由期初的5.1億元增至期末的7.89億元,不良率由11.36%上升至28.85%。
雪松信託前身為「明天系」旗下的中江信託。中江信託成立於1981年,原名江西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注冊地位於江西省南昌市,2012年更名為中江信託。
在雪松控股收購之時,中江信託已是「爆雷王」。中江信託2017年業績斷崖式下跌,凈利潤暴跌9成。2018年,中江信託開始密集「爆雷」,先後踩雷凱迪生態、億陽集團、神霧節能等民企或上市公司,隨後捲入金馬、銀象等政信項目。
在中江信託麻煩纏身之時,雪松控股選擇進入。2018年11月,銀保監會批復同意雪松控股受讓原中江信託71.35%股權。2019年6月,中江信託正式更名為雪松信託,注冊資本維持30.05億元不變。
在收購中江信託的媒體見面會上,雪松控股創始人張勁披露,彼時中江信託有35個逾期項目,本金總規模共計79億元,涉及投資者2400人左右。
張勁承諾,「我們只佔70%的股份,但會承擔100%的責任」,「將9個月內解決所有問題項目」。
不過,2020年以來,雪松信託並未按承諾9個月內兌付違約項目,多個違約項目進展緩慢。據媒體報道,6月15日,投資者拉橫幅要求雪松信「還錢」。
『拾』 信託逾期了我現在該怎麼辦中江信託金馬558逾期二個月未付息了我現在怎麼辦
如果現在逾期兩個月的時間了,那麼盡快把錢還上,避免長時間逾期,否則在你的徵信上就會有逾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