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理財的書值得推薦
市面上關於理財的書非常多,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現在為大家推薦幾本。
書單中的書有淺顯易懂也有晦澀難懂的,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性閱讀。
《小狗錢錢》:
本書是索羅斯的投資日記,他是有史以來知名度最高和最具傳奇色彩的金融大師。
讀者可以從中欣賞到索羅斯如何分析個股、如何把握市場轉變的時機、如何面對不利的市場行情並及時調整對策,從而在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精彩藝術。
書中所展現的思想的密度和鋒利性,超過市面上多數金融著作。
這本書比較晦澀難懂,因為需要的背景知識太多(傳統的經濟學和金融學、初步的哲學修養、對波普爾哲學的了解)。這本書,一旦你能理解和應用,一定會愛不釋手,大嘆精妙。
㈡ 如何給准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立堅強信念投資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工薪階層或中低收入者持有「有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觀念。普遍認為,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來的余財可理呢?「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仍是一般大眾的想法。
事實上,越是沒錢的人越需要理財。舉個例子,假如你身上有10萬元,但因理財錯誤,造成財產損失,很可能立即出現危及到你的生活保障的許多問題,而擁有百萬、千萬、上億元「身價」的有錢人,即使理財失誤,損失其一半財產亦不致影響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說,必須先樹立一個觀念,不論貧富,理財都是伴隨人生的大事,在這場「人生經營」過程中,愈窮的人就愈輸不起,對理財更應要嚴肅而謹慎地去看待。
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章、電視、網路等媒體的理財方略是服務少數人理財的「特權區」。如果真有這種想法,那你就大錯而特錯了。當然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佔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占極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戚與共的事,沒有錢的窮人或初入社會又身無一定固定財產的中產等層次上的「新貧族」都不應逃避。即使捉襟見肘、微不足道亦有可能「聚沙成塔」,運用得當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其實,在我們身邊,一般人光叫窮,時而抱怨物價太高,工資收入趕不上物價的漲幅,時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為富貴之家,或有些憤世嫉俗者更輕蔑投資理財的行為,認為是追逐銅臭的「俗事」,或把投資理財與那些所謂的「有錢人」劃上等號,再以價值觀貶抑之……,殊不知,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邏輯思維——一方面深切體會金錢對生活影響之巨大,另一方面卻又不屑於追求財富的聚集。
㈢ 工薪階層怎樣理財,謝謝!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大家想要在理財方面更進階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開頭,有一個十分靠譜的《理財訓練營》課程推薦給大家::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去存款,先攢下自己的首筆錢,然後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這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在這里我給你推薦一種能夠保障你在一年裡最低會存下13780元的方法,就是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解釋起來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一直照這樣下去,那麼一年到頭能夠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誠然,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感覺簡直太簡單了,你能夠從100元開始,你也可以直接索性從1000元啟動。
結余的錢大家可以憑情況存起來,多結余多存,結余少的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興許你感覺這樣子省錢十分有難度,那確定一個適合的金額你能夠每個月從這部分存款中取出,讓自己的一個較奢華的願望得到滿足,做到簡簡單單、開開心心地理財。
假如你擔心自己的存錢計劃會半途而廢,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投資銀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絕大多數是使用閑錢,可以避免在真正需要這筆錢的時候,這筆錢拿不出來,那就會很尷尬。
可如果你的資金並不充足,手頭沒有可供支配的錢,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有如上的困擾,那麼你肯定非常需要這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即為「十二投資法」,以獲得利益最大化,並開始每月固定投入。
到這個樣子,一直堅持下去,在你每一個月都能夠強制的將一筆錢存下,而且都能夠用於正常的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若你需要大額的資金,都可以用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解決需求。
假如沒有必須用錢的情況,就可以將到賬的本金和利息,以及這個月准備的投資資金繼續用於投資。
不管是基金定投,還是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投資。三、應該怎麼理財?
現在理財產品種類太多了,但沒關系,根本原則和技巧上卻是相通的,如果小夥伴們的手頭資金很拮據,那麼可以考慮以下的幾點建議。
第一步我們當然要以正常生活開銷為主,意思就是理財前還是要保證自己生活上的流動資金充足。建議大家還是留下3個月的周轉資金比較保險。
這筆錢可以放在貨幣基金等,比如支付寶的余額寶或者騰訊的零錢通。
在能夠維持基礎經濟的情況下,多出的錢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在理財上每個階層所投入的成本都不盡相同,但工薪階層在理財方式上的選擇趨於一致。一些人們在理財方式上會更集中的選擇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每個人對於每種理財方式的具體配置取決於理財方式的風險大小,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固收類的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跟股票是沒有辦法在同一個維度上去比較的,基金定投的風險與股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它的風險更低。
用於博取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可以選擇股票和股權投資,避險資產可以選擇黃金來配置。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以上是我對《工薪階層怎樣理財,謝謝!》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㈣ 家庭理財如何創新
如果你要創新,就要先對理財這個概念進行重新思考與重新定義 不能按照書本和所謂的專家們說的去做 就目前中國的可以理財的種類來說,品種並不多,比較貧瘠。就目前中國老百姓對理財這個概念所認知的層次來看,比較狹隘,比較淺薄。就目前中國理財專家所能帶來的收益來看,比較單一,比較落後。為什麼會這樣?第一,理財這個理念在中國剛剛起步,許多人包括一些銀行的專業人士對什麼是理財也不甚了了。第二,中國人長期所形成的「儲蓄」觀念也把理財的方向引向歧途。
所以 如果你要進行家族理財創新活動 必須要從中國的、你家庭的具體實際出發 解放思想 打破常規。
從我本人的多年理財經驗上總結 我認為理財的第一步並不是保障 ,保險固然是理財的一個方面,但並不是全部,也並不是首選。投資到哪個領域 從而獲得你的第一桶金 這才是理財的第一步,沒有錢或者說是沒有足夠的錢,那怎麼理呢?理財理財 有了錢才能理財 有了錢才能談到保障 第二步是合理分配家庭財富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 把家庭財富分配到以下三個領域是合理的:1、活期儲蓄 2、實體經濟(如商鋪、土地、房產等等)3、黃金白銀等貴金屬 但是絕對不能投向基金、股票 為什麼?因為理財是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行為 而股票、基金從目前的中國企業的運行情況來看 還不到值得投資者長期投資的時代 另外從另一角度來看 股票、基金只有在交易的那一瞬間才能體現其價值 沒有進行交易的股票、基金就是一堆廢紙 另外有的基金公司分紅也不確定 今年分紅 也許明年就不分了 不分紅的基金公司如果是在美國就屬於違約行為 就要受到警告或者處分 在中國沒這規矩 如果不分紅你的錢在裡面白放一年 也是種由違約造成的損失 沒有獲得收益即使你平手出來 也是損失 至少你損失了時間 所以選擇理財品種的重要標准就是:不要選擇有違約風險的品種進行投資
也許對你的理財觀念的更新有幫助 祝你好運
㈤ 是不是只有富人才能理財窮人應如何理財呢
㈥ 請教600萬資產如何理財
600萬就談退休,為時過早
車子怎麼也能算資產呢?賣了不值錢,留著花你錢
房子死資產,賣錢耗時間,收租收益低
兩夫妻不工作,一切都要打600萬出,34歲了孩子還沒出生,等你小孩讀大學,你就53了,同志你太樂觀了吧?~
㈦ 目前月薪4千,如何理財
每個月4000元 也可以買房、戀愛、結婚 都不耽誤 建議你到艾天中低收入理財資訊網 去了解一下朋友分享的理財經驗和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給點分吧? O(∩_∩)O謝謝
㈧ 40不惑,當「艾」已成往事 中國球迷還會愛嗎
為什麼如今依舊愛戀著艾弗森?歸根結底,在於一種情懷。那是一種對於逝去時光的眷戀,那是一種對於過往歲月的幻想。你用心去愛過的人,永遠不會老去,於是在擁躉死忠們看來,艾弗森的年齡,定格在了永遠的25歲。或許這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偶像不老,自己不也青春永駐了嗎?
於是有人花了1000多元,去圍觀早已英雄遲暮的艾弗森,退一步講,即便他能上場又如何?所能看到的無非就是情懷;於是也有人花了1000多元去購買艾弗森掛名的理財產品,這真金白銀砸來的,還是一種情懷。無他,只因這是艾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