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託的收益率如何
信託長期以來有“剛兌”信仰,客戶基本上可以說是閉著眼睛買,之前的信託客戶在信託理財上面可謂說是賺的四平八穩,無風險、高收益。
我通過兩個方面來說明信託目前的風險狀況,以及如何挑選信託產品:
首先,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止2019年6月信託行業風險資產的佔比為1.3%,低於同期中國銀行業1.89%的不良率,早知道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從2012年開始大幅增加,曾經有家國有大行的不良率一度突破8%,2014-2018年幾乎所有全國型銀行都致力做資產核銷處置不良資產,從這幾年四大AMC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的業績暴增就可看出端倪,銀行業經過5年的不良資產處置後不良率仍然接近2%,從而對比信託的1.3%……大家相信銀行理財,歸根到底是相信銀行的經營水平,這么對比信託的經營成績比銀行還要優秀一些。因此如果大家對銀行有信心,那麼對於信託應一視同仁。
綜上,信託的風險總體不高,作為中國金融四大支柱的信託仍然值得大家信任,信託理財的低風險、相對較高收益還是合格投資者最有效的資產配置工具。
B. 為什麼信託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高於其他理財產品
答:信託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高於其他理財產品的原因是: (1)資本管制與幣值低估是包括信託產品在內的國內金融產品高收益的基礎性來源; (2)在利率「雙軌制」下,信託產品收益更接近真實市場利率水平; (3)能整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的信託計劃,在更深的層面上把握了風險,並獲得顯著高於債務融資的收益; (4)杠桿化策略與結構分層是信託產品重要的高收益來源; (5)跨市場套利機會的存在是信託高收益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6)信託高收益來源的其他因素。 作為一種兼具資金募集優勢和高度資金運用靈活性的合規金融安排,信託還可以通過若干方法獲取安全邊際非常高的相對高收益。
C. 信託收益為什麼比銀行理財收益高
信託收益比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很正常,一般的互聯網理財產品都比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再加上信託都是信託公司請一些專業人士搭理的,所以收益率比較高!
D. 信託的收益率高嗎
目前,信託公司全國有68家,其模式和銀行一樣,都是放貸給企業,信託貸款的資金,來自於市場募集的資金,相比較銀行的風控會更輕松一些,但是目標客戶也很局限,40%帶給地方政府的基礎建設,50%放貸給房地產企業,其他工商企業和二級市場能佔到10%,由於2018年的資管新規,不能貸款給房地產的限制,資金網二級市場的流向最近非常明顯。
信託和銀行同屬銀保監會的監管,都屬於監管部門大力監管嚴控風險的對象。投資收益相對較高:經常被稱為富人的“定期存款”,是因為其收益水平其收益是銀行一年定存的好幾倍,收益穩定在6%-9%左右。投資於信託產品的每一份資金的性價比相較於銀行理財產品來說更高。信託相對穩健,收益也比銀行高。
E. 信託理財產品的收益為什麼高於其他理財產品
信託產品一般投向標的較為優質的公司,且能承受一定的資金成本,信託公司募集回的資金直接投資於標的答公司,不涉及中間方。
銀行理財的收益低於信託產品,是因為銀行理財大多投資到信託產品,銀行也需要賺取差價
所以展現給客戶的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低於信託產品3%-4%
F. 有人說信託不但收益高,而且比較靠譜,是真的嗎
在投資理財市場,收益率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衡量風險的指標;還記得郭主席在陸家嘴論壇上說的話么?
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讓各種金融詐騙和不斷變異的龐氏騙局無所遁形。
當時的這番言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屑一顧和嗤之以鼻。而從現在來看,這真的是一條投資的金科玉律。很多交了學費和學乖投資者,開始理性投資對於8%以上的理財產品碰都不碰,6%以上的產品都敬而遠之,寧願將錢購買銀行的大額存單和其他穩健型理財產品中。
這樣的操作有沒有錯呢?當然沒有,投資理財,本金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然而這樣做法有沒有問題呢?當然有!
投資理財的目標是在實現風險可控情況下的收益最大化,而將錢放入大額存單,放入國債和其他銀行理財等產品當中;盡管實現了風險的可控,然而卻沒有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以至於產生了一定的機會成本。
關注筆者的朋友都知道,我接下來肯定要說信託了。現實中,信託產品的收益率長期顯著的高於同類的理財產品,這是不爭的事實。隨便查詢一家信託公司的產品收益率,普遍在7.5%以上;8%-9%已經是常態;如果金額夠大,那麼10%左右也是有可能的。
面對如此之高的收益率了,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惑,信託產品是否隱藏著更大的風險呢?並不是。信託產品的高收益收益率說明其產品存在一定風險,然而比起不靠譜的網貸和私募而言(非法集資就不說了)。信託的風險完全處於可控的狀態,這個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已經給予論述。
2018年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數據顯示,平均收益率是7.90%,相對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這主要源於2018年資金市場的緊張以及企業融資渠道的收窄。當然,信託收益率也是與市場流動性水平以及企業信貸融資難易程度相關的。
今年以來,各類房地產信託和徵信信託發行量較去年出現大幅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地方債發行放鬆和大型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通暢。因此,今年以來出現了頻頻出現的信託產品火爆和秒光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看到在一系列制度優勢的基礎上,信託較較其他機構能夠對風險實行更大程度的把控,從而也就應該獲得的相對於銀行理財、券商資管等更高的收益率,而且這個收益率是相對安全和可靠的。
即使超過了郭主席所說的8%,其風險仍然處於可控的范圍之內;而且歷史上實質性違約的少之又少,即使是「雷王」中江信託,很多四五線城市的政信類信託項目也陸續實現了兌付,畢竟有抵押,有擔保以及其他各類風控措施,所以無法實現兌付的是少之又少,比草根、錢寶網等有著本質的區別。
希望投資者能夠深入了解信託這一產品的特點,了解其高收益的來源;選擇投資理財一定選擇正規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這是實現可持續收益的根本的因素。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將錢投了各種非法傳銷機制當中。你收獲的也許只是一點點利息,而失去的卻是全部本金,甚至是養老生活的全部保障。
這是已經發生,並且還將發生的事情。所以,投資千萬條,靠譜第一條。選擇靠譜的理財機構和顧問,才是資金安全的保證!
G. 信託產品的理財優勢有些什麼
(一)來信託財產的安全性源強
信託財產的獨立性是安全性的前提,而安全性無疑是它最大的優勢。
(二)投資領域多元化、信託設計靈活
信託公司運行信託財產的方式多樣,既可以從事證券投資,又可以進行實業投資,還可以貸款、租賃、同業拆借、項目融資等,在業務范圍上保證了可以實行組合投資、化解金融風險。在國外利用信託合理避稅,也是眾多投資者對其趨之若鶩的一項優點。
(三)理財的方便性
信託產品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期限,明確的收益率(預計收益率)。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後,一般到期便可領取收益及本金,省時、省心。
(四)收益回報穩定,收益率也相對較高
H. 銀行理財和信託理財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銀行理財指銀行主導的且在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銀行代銷的其它金融機構、投資公司的產品不在此范圍。
信託產品指由信託公司研發、設計並作為受託人的產品。
比較而言,銀行理財和信託理財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相同點
1、兩者都是國家銀監會直接監管的金融機構,具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力。
2、兩者均不能在合同中承諾保本、保收益,這是銀監會的規定。凡是跟客戶說這種字眼的,都是口頭的,不能在合同中體現,誰敢誰違規,合同無效。
3、銀行理財資金和信託資金池產品,均沒有明確資金用途,均由發行方主動管理,均由發行方以自身的信譽對兌付做背書。
二、不同點
1、銀行理財資金池很大一部分是對接信託產品,信託資管規模有1/3來自銀行理財資金。銀行理財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
2、信託理財具有銀行理財不具備的債務隔離功能。
根據《信託法》: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被抵債、破產、清算和分割,是從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的財產 中獨立出來的一筆財產。
因此,信託資產 在發達國家通常被作為財富管理和財富傳 承工具。而銀行理財資產、基金、不動產等等一旦發生債務糾紛、法律訴訟糾紛、 離婚等等均要被凍結或者用來抵債、清算、分割等。
3、銀行理財的主要優勢是期限的便利性,尤其是短期方面,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但這一優勢正在被信託產品滲透,認購者可以自行訂購7天、14天、30天、60天、90天、180 天、270天、360天,收益均高於同期銀行。
4、兩者的專業化程度不同。銀行核心業務是存款貸款利差;銀行很少主動研發理財產品,基本是用理財產品對接信託、城投債、企業債等,從而賺取利差。
信託公司則是專業的財富管理公司,每一筆投資業務都要獨立完成盡職調查,研發和設計產品,因此,在投資專業上比銀行更勝一籌。
5、銀行理財比較大眾化,門檻通常為5萬;信託的門檻較高,一般而言,一百萬起步。
6、信託理財受益高於銀行理財,信託理財受益在10%左右,而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收益4-5%。
7、銀行理財可以公開宣傳,而信託則不可以。在我國相關法規和政策不允許公開宣傳推廣信託,如公開活動、qq、簡訊等全面被禁止。
關於銀行理財,可以參考辨險識財APP,查看上面的理財產品報告進行對比。
I. 信託理財與銀行理財,哪個更安全
其實差距並不太大,雖然說銀行的兌付能力要幣信託公司稍微高一些,但是信內托產品也沒聽說容過有違約不兌付的。何況多盈上面的信託產品也幾乎沒有地產項目相關的,基本上都是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真心覺得安全性差異不大。
J. 為什麼信託理財產品的收益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數倍
信託是指委託人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要求以委託人為受益人,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信託投資公司作為合法從事信託投資業務的機構,可以根據投資市場情況及其管理能力,安排信託計劃,向其他投資人募集一定規模的信託資金,然後作為受託人向特定對象進行投資。
要指出的是,信託投資可以是股權信託投資,也可以是債券信託投資。如果是前者,那麼信託投資公司作為受託人進入投資對象行使股東權利。如果是後者,信託投資公司則是以債權人的代表的身份向投資對象提供貸款,並行使按約定條件收取本息的權力。信託投資是一種很靈活的融資工具,通過一定的安排,信託投資公司的股權信託投資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為債券信託投資。比如,信託投資公司與股權投資對象約定,在一定時間內,其所投入的股權可按照一定條件轉讓給對方。這樣,信託公司的股權投資便可轉化為債券投資,為其投資提供一個便利的退出通道。
信託融資有以下優點。
① 信託融資的利率通常較銀行利率低一些,但是由於通過信託投資公司運作,增加了發行費用。考慮這一因素後,信託融資的成本一般高於銀行貸款。
②相對於銀行貸款來說,信貸融資的融資期限較長、較穩定,有利於企業的持續發展,可以舒緩短期資金壓力。
③ 信託融資較之銀行貸款要求較低,在一些情況下銀行貸款不能夠解決的問題可由信託融資解決。而且,不同於債券融資的「貴族身份」,信託融資對於民營企業來說也是開放的。
④ 由於信託融資的靈活性,企業可以先以財產信託取得資金,同時再以一定時間後的回購協議「購回」股權,這樣,企業可以在不提高資產負債率的情況下實現融資,優化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這體現了信託融資的「表外」債務融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