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零基礎咋學金融行業
建議從《從零開始讀懂金融學》、《從零開始讀懂經濟學》、《從零開始讀懂投資理財學》等系列適合零基礎的投資者研讀。具備這些基礎知識後,可以進一步深入研讀《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相信定能有所收獲。
『貳』 各位好,沒有基礎,想從事金融行業,需具備什麼條件
一、一九九八以來,銀行及證券、保險行業管理機構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進入行業管理部門做金融公務員,對於金融畢業生而言應是首選,因其一中國金融學是立足於宏觀經濟學,基於金融市場宏觀調控,專業應用較易入手,其二是在行業管理部門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實踐機構至少能給個中層以上的職位。局限是: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可能還需要背景依託,本科生想進較難,研究生也要有一定的關系。
二、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很好的選擇。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行的可能性會增大。。
三、政策性銀行如開發行、農發行亦是較佳選擇,但其工作性質類似公務員,金融業務並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若想在金融領域成一時氣候最好不要,但目前工資水平待遇等都較商業銀行為好。。
四、證券、信託、基金這三家均是靠風險管理吃飯,存在行業系統風險因素,但一旺俱旺,賺錢相對較易,短期回報較高(風險亦大),且按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運行,如果想在專業方面有所發展,有所建樹,在這一行業做是極佳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經理人員都年薪過百M。。難點是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
五、保險公司可以參照對商業銀行的分析、社保以及財政審計部門等等是養老的地方,穩定有餘,靈動不足。
六、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金融租賃擔保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可以考慮進入。
七、上市公司證券部工作亦可,先天上橫跨證券產業兩行,再要發展有立腳點。
八、高校、研究所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
『叄』 學習經濟學
1.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主要包括金融市場的一些基本結構/組成/運作機制/各種金融產品的基礎知識,央行貨幣政策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利率/通貨膨脹/失業/GDP等影響因素.
2、財務會計。主要是怎麼做三大表,尤其是現金流量表怎麼做,財務報表中的操縱手法。
3、公司財務.主要是企業制度/MM理論/M&A操作和定價/公司治理結構/融資決策/投資決策/股利政策/公司定價(知道DCF/FCFE/FCFF/RI/NOI方法)等。
4、證券定價.效用理論,股票定價(包括MPT,CAPM,APT等),債券定價(YTM,SPOT,Duration,Convexity,利率期限結構等),衍生品定價(期貨定價.二叉數,簡單隨機過程模擬,BSM定價模型等)
5、證券市場.各種金融產品的類別,交易機制(不需要太深,只要知道基本交易規則和交易價格怎麼產生就行了),投行業務流程等
6、國際金融.外匯市場各種金融產品/外匯市場機制/BOP項目/各種匯率制度/匯率調整機制.推薦一本書——斯蒂格里茨的<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7.企業戰略.公司戰略決策、產業分析框架(PORTER'S FIVE FORCES、BCG Matrix等)、產品分析工具(SWOT)。推薦一本書——BCG的一本書,我借出了,想不其名字(現在記性不好,借給誰都忘了,想起來再帖出來)
8、微觀經濟學。價格、成本、生產、定價、稅收、壟斷、市場類型、外部性等。
9、關注政治經濟時事。現在經濟類報紙雜志很多,報紙不用看。可以看看新浪財經自己關注的細分板塊有什麼事件就行了。推薦兩本雜志,《財經》和《新財富》,《財經》我從高中就開始看,裡面有很多政策、案件的深度調查。《新財富》從創刊就開始看,這個是專門給券商和基金等看的,內容比較深,開始看可能有些困難,不過堅持上一年,水平會大有長進。現在這兩本書基本成為各家券商和基金的必定書目。《新財富》這本書,現在被我推廣到整個系都看了。
10。信息。這個就看自己努力,多看雜志,多聯系外面的朋友。特別有條件的話,多找一些券商或者基金的研究報告看,有產業的,還有宏觀的,或者金融工程等等。
11、考試。目前金融類考試主要有CPA/CFA/ACCA/精算。首先,除了精算考試能保證考了就有一個好工作之外,其他考試都不行,所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在考試上,看書和實習更重要。CPA值得一考,不過近年類難度越來越大,考了不僅對進券商有幫助,而且能夠有報表簽字權。CFA基本是一個國外的金融碩士課程體系(這個我在全程陪同一美國商學院院長訪問時和他交流過),考出來之後一般國外金融碩士課程需要的東西也就可以了,五六年前,考過CFA就能保證一個大券商50萬的年薪,不過現在不行,國內考的人很多,海歸很多再國外也考過。ACCA,考了還是不能簽字,不過明年起中國會計的GAAP要和國際GAAP(不是美國GAAP)接軌,所以ACCA現在有些用處了,主要是現在不少國內企業到海外IPO或者並購時會用得上。精算對於做保險和金融工程的同學來說時非常有用的,不過考這個也是持久戰。
12、英文。進外資券商或者基金,英文要求不是很高,口語能基本應付對話就行(現在很多外資券商都本土化了,基本都是中國人,也沒幾個講英文的),不過閱讀和寫作能力要比較好(要讀寫英文的研究報告)。國內的機構對英文更加不在乎了,除了要進國際業務部(這裡面海歸居多)。現在經濟學院很多人整天啃英文,但個人不建議整天搞英文,畢業後專業一塌糊塗(我同導師去國際頂級券商的百萬富翁室友英文也一般),也許到時能找個外資日化(偶特別討厭PG,好多產品都有問題,而且每次出問題後很傲的樣子,JJ差點就用sk2了,一好友去退SK2還不給退)、電子等企業做做銷售、財務。可以說日後的收入很大可能沒有在國內券商高,更不用說基金公司或者外資機構了——雖然國內券商的初始工資不如這些企業,但是工資對於這些人來說只是小部分,主要靠自己炒股賺錢。
13、理論與實踐。偶現在就讀的學校理論培養不怎麼好,學生理論功底都不怎麼行,上手工作還是比較快,但後續發展總是遇到瓶頸。國內目前理論培養最強的是北大CCER,出來的人在看一些問題上比我們全面,也更有深度,後勁很足。個人意見還是理論和實踐並重。現在川大有些科研項目不是太偏向市場或者偏向證券業,這是一個問題,但是個人建議還是好好做,至少培養自己一種做研究的能力,因為多數同學進入證券業是從做研究開始。現在券商和基金都比較看重論文,尤其是中資。
14、社團活動。這個不是太重要,對於打算做投行業務的同學來說,因為經常要和公司、政府、交易所打交道,人活絡一點比較好,但不需要social butterfly。做這行的只有政府最大,關鍵還是看能不能提出讓幾方都滿意的方案,再會吹牛沒方案都不行。而其他部門就更無關緊要了,只要不是不能和別人一起工作就行。社會活動可以多參加一點。我前幾天就參加了一個lawyer,consultant,banker的聚會,認識了不少現在人。雖然幾乎就是交換名片和簡單交流,但認識一個人總是好的。我的一個lawyer好朋友做一個外資銀行的資產證券化業務時很多東西不懂,就是我給她介紹的信託、券商和CBRC裡面的人指導她的。也許你說成都沒有類似的活動,但是我本科的時候就參加過類似的社會聚會,雖然不全是金融業的,但總還是多認識了幾個人。
15、對於工科背景的同學。我是計算機出身的,這其實很有優勢。現在很多券商或者基金的行業研究員都是要本科工科,研究生金融的;甚至有本科工科畢業直接做行業研究,像什麼化工、醫葯、IT這些行業沒學過工科根本就不懂。另外,如果有工科背景的話,做相關行業公司的投行業務的時候,也比較容易上手,而且不容易上當受騙;有些不懂行業的投行業務分析師去公司做盡職調查的時候,基本公司說什麼就是什麼。另外工科背景的同學在數學和計算機能力上比較強,這在做固定收益和衍生品的定價、金融工程(包括產品開發)以及交易員時特別有優勢,因為這裡面需要大量的數學工具和計算機編程,這些職位經常要的是數學、計算機、物理出身的。華爾街最牛的人就是一些天體物理博士出身的對沖基金經理。
16、數學。除了做固定收益、衍生品分析師、金融工程和證券交易員對數學要求比較高(主要是統計、最優化和隨機微積分,很厲害的人物會用混沌和測度論建模),其他只需要初中數學就行了。如果行業研究員的話,對於計量還是要懂一點的,基本只需要會做回歸就成。
17。比賽。有空多參加一下比賽是好事情。比如GMC、達能的什麼(不記得了)、歐萊雅的什麼,一些案例分析比賽等等。
18。中文能力。這個現在要大力培養。我幾次面試,無論是中資還是外資,中文寫作歸納能力都不過關。如果做投行業務的同學一定要特別重視中文,因為所有文件都是要中文提交給政府審批,而且在國內IPO或者M&A的所有文件都是中文。前段時間我向國內某券商的副總裁請教的時候,他就特別看重下屬的中文寫作能力,說一次他讓手下寫一個發言稿。結果收到的東西根本就不想發言稿的文風,而且病句、錯別字一大堆。
19。機構。現在很多同學都想進大券商,的確收入遠高於其他行業和同行業其他機構,但這些機構每年幾乎只要幾個人,而且特別看重出身(學校或者家勢,很多時候是本科學校,我也吃過這個虧),所以即使申請了沒迴音業不用太在意。先找一個一般的券商好好做,以後爭取跳槽比較好;而現在國內一般的券商對人才的要求都比較高,碩士居多,而且很少看到來川大招人,所以大家需要留意各個機構的網站和各大招聘網站,多投投,以後來招聘的就會越來越多;而且成都作為西南重鎮,金融機構的集聚會慢慢多起來。
下面我列出國內證券業的機構分類:證券公司(中資、外資、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中資、中外合資)、保險公司投資部、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商業銀行資金運營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華融、東方、長城)、交易所、期貨公司、外匯交易中心、私募基金、PE(私人股權投資機構)、VC(創業投資)、地產投資公司、企業戰略部等。
券商部門分類:經紀部(代客交易)、研究部(行業研究、宏觀研究,為自營部提供研究報告,同時也賣研究報告給基金公司)、自營部(自己做投資)、資產管理部(代客理財,基本以公司客戶和富人為主)、投行部(IPO、M&A、財務咨詢)、固定收益部(債券市場的研究、債券IPO、債券投資)、金融工程部(新產品開發、開發新模型)、國際業務部(賣研究報告給外國投資者,給投資建議等)。投行部會經常喝酒,而以前女孩進這個部門還比較危險,以前很多項目是女孩用身體換回來的,不過現在情況好多了。
基金公司部門分類:研究部(行業研究、宏觀研究、為投資部提供研究報告,主要是買券商的報告看)、投資部(以基金經理為核心,進行宏觀、行業和個券的資產配置)、銷售部(主要對象為大機構、另外保持和散戶銷售渠道的聯系,主要是銀行和券商),基金公司對人才要求比券商高。
覺得好就給點分。。本人是金融學碩士,相關書籍多的是~~~ 確實感興趣可以交個朋友~~
『肆』 431金融學綜合包括哪些科目
431是科目代碼,金融學綜合包括以下內容:
1、《貨幣金融學》
證券投資的主體和客體、證券中介機構;證券發行市場、證券流通市場、證券市場監管;證券交易
的程序和委託方式、現貨交易與信用交易、期貨交易與期權交易;證券投資的收益、證券投資的風
險、證券風險的衡量;證券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套利定價理論(APT);債券分
析、股票分析、其他投資工具分析;質因分析——經濟分析、量因分析——財務分析析、市場指標
分析;其他分析工具;技術分析概述、圖形分析、市場指標分析、證券投資方法;證券投資管理步
驟、股票投資管理、債券投資管理、投資業績評估。
(4)apt信託擴展閱讀:
公司理財又叫財務管理,所以財務管理和公司理財客觀來說是一樣的。最經典的書是羅斯《公司理
財》,考金融專碩,95%以上的考生推薦看這本書,除非報考院校初試不考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
理。羅斯《公司理財》一共31章,從考試大綱看,重點考前面19章。部分院校,如人大和外經貿,
考過19章之後的內容。如果時間不是特別充裕,可以就看前19章,後面的內容直接放棄。
公司理財裡麵包含了投資學,部分院校,如清華大學,重視投資學。投資學這一塊,最經典的書是
博迪《投資學》,該書課後習題經典,如果報考院校重視投資學,建議考生多做做,很有幫助。
『伍』 請問英國大學MSc Economics and Finance與Finance MSc有啥不同
兩者之間有以下區別
1、Econ & Finance 比較注重理論,要求本科有一定經濟理論基礎還有計量(數學/統計基礎好),Finance要求就比較低,沒那麼多經濟理論,定量方法也相對簡單些。
2、Econ & Finance是經濟和金融系的聯合專業。一半金融一半經濟。Finance就是純金融會計了。
3、Econ & Finance注重經濟,本科是經濟學的讀這個,比較偏研究,Finance注重金融,本科是金融、會計或者經濟的適合讀這個。
Econ & Finance指的是財經,指財政、金融、經濟。財經類專業是指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常見的專業包括市場營銷、會計、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國際貿易、統計、財稅等,是近幾年來人才市場上的熱門專業。
Finance指的是金融,金融專業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金融學基本知識和理論、金融運作和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金融規則、慣例及WTO的運行機制;通曉中國對外金融管理政策法規,了解當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現代金融業務操作的又具有扎實外語能力的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5)apt信託擴展閱讀:
中國的財經概念源於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財經包括財政、金融和經濟。具體學科有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稅務學、保險學、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審計學等。
基本就業方向:政府及公共事業單位、中外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金融管理機構、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出版傳播機構、金融業相關委員會、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及財務部等。
『陸』 金融職業是什麼
金融職業是指從事金融服務行業工作的統稱.
金融服務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人類已經進入金融時代、金融社會,因此,金融無處不在並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學涉及的范疇、分支和內容非常廣,如貨幣、證券、銀行、保險、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地產金融、外匯管理、風險管理等。
金融職業方向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具體行業:
1、銀行業(包括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社、城市合作銀行等)
2、證券業
3、保險業
4、信託業
5、基金業
6、財務公司
7、投資銀行業
金融職業需要具備以下知識和條件.
1、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主要包括金融市場的一些基本結構/組成/運作機制/各種金融產品的基礎知識,央行貨幣政策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利率/通貨膨脹/失業/GDP等影響因素.
2、財務會計。主要是怎麼做三大表,尤其是現金流量表怎麼做,財務報表中的操縱手法。
3、公司財務.主要是企業制度/MM理論/M&A操作和定價/公司治理結構/融資決策/投資決策/股利政策/公司定價(知道DCF/FCFE/FCFF/RI/NOI方法)等
4、證券定價.效用理論,股票定價(包括MPT,CAPM,APT等),債券定價(YTM,SPOT,Duration,Convexity,利率期限結構等),衍生品定價(期貨定價.二叉數,簡單隨機過程模擬,BSM定價模型等)
5、證券市場.各種金融產品的類別,交易機制(不需要太深,只要知道基本交易規則和交易價格怎麼產生就行了),投行業務流程等
6、國際金融.外匯市場各種金融產品/外匯市場機制/BOP項目/各種匯率制度/匯率調整機制.推薦一本書——斯蒂格里茨的<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7.企業戰略.公司戰略決策、產業分析框架(PORTER'S FIVE FORCES、BCG Matrix等)、產品分析工具(SWOT)。推薦一本書——BCG的一本書,
8、微觀經濟學。價格、成本、生產、定價、稅收、壟斷、市場類型、外部性等。
9、關注政治經濟時事。現在經濟類報紙雜志很多,報紙不用看。可以看看新浪財經自己關注的細分板塊有什麼事件就行了。推薦兩本雜志,《財經》和《新財富》,《財經》我從高中就開始看,裡面有很多政策、案件的深度調查。《新財富》從創刊就開始看,這個是專門給券商和基金等看的,內容比較深,開始看可能有些困難,不過堅持上一年,水平會大有長進。現在這兩本書基本成為各家券商和基金的必定書目。《新財富》這本書,現在被我推廣到整個系都看了(偶曾是分管學術的研究生會副主席)。
11、考試。目前金融類考試主要有CPA/CFA/ACCA/精算。CFA基本是一個國外的金融碩士課程體系(這個我在全程陪同一美國商學院院長訪問時和他交流過),考出來之後一般國外金融碩士課程需要的東西也就可以了,五六年前,考過CFA就能保證一個大券商50萬的年薪,不過現在不行,國內考的人很多,海歸很多再國外也考過。ACCA,考了還是不能簽字,不過明年起中國會計的GAAP要和國際GAAP(不是美國GAAP)接軌,所以ACCA現在有些用處了,主要是現在不少國內企業到海外IPO或者並購時會用得上。
『柒』 金融專碩有哪些重要考點呢
1.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是永恆的宏觀經濟學考研重點問題,此考點不搞定,估計玩玩了。很多自學的學員會發現這塊學得很不好,比如到底菲利普斯曲線形狀是向右下方傾斜還是垂直的,怎麼不同的學派給出不同的觀點。這是問題,得治!
根據個人多年對考題的研究,菲利普斯曲線這塊會出如下考題,趕快給我記住,厚道的我還會給出簡單的作答。如果真考了,一定要記得感謝我,感謝我,感謝我,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第一,菲利普斯曲線的形狀和政策含義。菲利普斯曲線形狀分短期和長期兩種。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需求管理政策有效;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垂直,因為長期失業率為自然失業率,需求管理政策無效。
第二,菲利普斯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相互推導。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教材利用附加預期菲利普斯曲線推導總供給曲線;曼昆《宏觀經濟學》教材利用總供給曲線推導菲利普斯曲線;多恩布希《宏觀經濟學》教材利用原始預期菲利普斯曲線推導總供給曲線。至於各位,你需要掌握哪一種推導,看你參考書是哪一本。既然可以相互推導,自然就需要明白菲利普斯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關系: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但是還是有點區別。
第三,用附加預期菲利普斯曲線分析滯脹。滯脹就是高通貨膨脹率和高失業率。為什麼會這樣,關鍵原因在於高通脹預期,為什麼高通脹預期,因為當時物價水平高。記住要會畫圖哦。
[代表性考題及解答]請論述長期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線的區別,以及其政策含義。
答:菲利普斯曲線說明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關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的形狀不同,對應的政策含義也不相同。
(1)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及其政策含義
現在研究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線意指經過改造後的菲利普斯曲線,即描述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替換關系的曲線。該曲線表明:物價上漲率增加時,失業率下降;物價上漲率下降時,失業率上升。
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可用於分析抑制通貨膨脹的對策。在一定的時點上,政府可設置一個經濟能夠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的界限,通過總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貨膨脹和失業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內。當通貨膨脹率過高時,可通過緊縮性的經濟政策使失業率提高,以換取低通貨膨脹率;當失業率過高時,採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使通貨膨脹率提高,以獲得較低的失業率。
(2)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及其政策含義
西方學者認為,在以失業率為橫坐標,通貨膨脹率為縱坐標的坐標系中,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垂直線,表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不存在替換關系。而且,在長期中,經濟社會能夠實現充分就業,經濟社會的失業率將處在自然失業率的水平。
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是,從長期來看,政府運用擴張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業率,還會使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
2.經濟增長理論
經濟增長理論是宏觀經濟學永恆的重點。宏觀經濟學就研究兩個事情:經濟周期波動和經濟增長,如果不考經濟增長,說明要逆天了。
既然如此重要,那問題出來了,考什麼內容呢,快記下來:
(1)儲蓄率變動和人口增長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特別是人口增長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為五中全會特別提出放開二胎生育政策。考生可以結合我國經濟形勢分析下為什麼要放開二胎生育哦,個人認為考這個知識點的概率很大。
(2)經濟增長趨同問題,也就是我們能不能有一種可能性和美國人民一樣幸福,記住,只能想想(做中國夢),現實中很有難度哦,因為經濟趨同是有條件的,如相同的儲蓄率、相同的生產狀況等,問題是這要求太高了。所以,結論是,趨同是有條件的,各國有各自的穩態。
『捌』 大學金融學學些什麼
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世界經濟概論、金融工程學、國際保險、信託與租賃、公司金融、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統計分析、國際結算、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金融專業英語。
同時還開設英語精讀、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聽力、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應用等多門基礎課程。
教學實踐包括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
我國所說的金融學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比如人民銀行說他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
我國金融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似乎更偏向於經濟而不是正統的金融學,它的核心學科是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它們都是屬於經濟學大類的,貨幣銀行學屬於貨幣經濟學而國際金融屬於國際經濟學。因此我國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種經濟與金融的交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