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陽光私募必須通過信託公司發行私募 產品嗎
1.常規途徑是通過信託公司發行,以披上其「陽光化」的外衣。
2.通過合夥的方式也可以發行,但是目前道路比較艱難,不確定的問題有稅收、陽光化、參與排名與投資者認購與贖回的便捷等。
② 世界名人中有哪些人在設立了家族信託
NO.1 比爾·蓋茨疑以慈善捐款規避遺產稅
2010年,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發起的「捐贈誓言」活動在歐洲國家遭到質疑和批評,許多德國富豪拒絕跟隨他們的步伐捐出財產。 帶頭的德國漢堡船運巨頭彼得·克雷默表示 : 富豪捐身家承諾、、於將應該繳稅的錢捐出去,令富人凌駕於國家之上,影響公眾利益
按照美國的法律,如果富豪要把遺產給子女,聯邦政府會從中抽掉過半的遺產稅。 事實上,許多美國富豪都以慈善捐款的手段規避遺產稅。 歐洲媒體也對此次活動大潑冷水,很多評論都表示美國富豪與其參加「捐贈誓言」行動承諾捐款,「不如按時交稅」
NO.2 喬布斯遺孀被收高額遺產稅
蘋果公司前董事長、、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辭世後,名下至少三座房產置於信託機構名下,這一舉動使得喬布斯的巨額財產數額和分配成為謎團,喬布斯擁有 555 萬股蘋果股票 ( 市值大約 20.5 億美元 ) 及 1.38 億股迪士尼股票 ( 價值大約 47.4 億美元 ) 雖然在喬布斯去世後,其遺產被交由一個信託基金管理,以避免遺囑認證稅,但其稅率仍然高達 15% 喬布斯的遺孀收到的資本收益稅賬單高達 8.67 億美元,這是她出售喬布斯持有的迪士尼和蘋果公司近 70 億美元股票的稅金。 這些稅金的繳納日期截止到 2013 年,過期稅率將從 15% 上調至 20% 而且到期之後,還可能被額外增收 3.8% 的收益稅
NO.3李嘉誠分家
2012年 5 月, 84 歲的華人首富李嘉誠正式向媒體公布了自己的財產分配方案。 按照李嘉誠的分配方案,李澤鉅將得到超過 40% 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 35% 股權,這三塊業務約有2000 億港元。 而對於小兒子,李嘉誠也絲毫沒有吝嗇,李澤楷得到的現金相當於現在資產的數倍。 港媒稱,從分配的公平性角度來說,李嘉誠兩個兒子分到的財產無論是實物還是股票、、現金,從數量上來說,應該是旗鼓相當的。 此外,李嘉誠還表示要留足資產給他的「第三個兒子」——李嘉誠慈善基金會。 李嘉誠在自己身體還很健康的時候,就向社會公布了其財產安排,令股民和社會沒有受到不必要的沖擊,也沒有引來不必要的爭論
NO.4林心如婚前財產做信託
早在2012年 3 月,身價上億的林心如明確表示,如果她要結婚將會先把財產信託。 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媒體和業內人士的大膽猜測,影視娛樂明星的帶頭效應或會使得婚前財產信託「浮出水面」。 在國外及港台地區,個人在婚前將自己的個人財產交予信託已經不是新聞,但是在國內,「婚前財產信託」這樣的處置渠道尚未成型
NO.5梅艷芳防揮霍立遺囑信託
一代歌後梅艷芳香消玉殞已 13 年,卻依然無法從人們的視線中遠去,與她有關的新聞時不時還會占據各大媒體的大幅版面,其中,她的上億遺產尤其令人關注
梅艷芳生前知道母親覃美金不善理財且喜揮霍,如果把財產一下子全給母親,擔憂母親會一次性把遺產花盡,或被別有居心的人騙走。 因此,梅艷芳選擇了遺囑信託,將近億財產委託給專業的機構打理,信託基金每月支付 7 萬港元生活費給母親,一直持續到她去世
但梅媽對女兒遺囑不滿,認為自己應該獨得遺產,一度質疑梅艷芳生前成立的信託基金是否有效,認為梅艷芳簽訂遺囑時,正在醫院住院,健康逐步變差,懷疑她是在精神不佳的情況下,在遺囑及信託基金上簽名的。 梅艷芳億元遺產官司持續了 5 年,但最後法院的判決是梅媽敗訴,梅艷芳生前遺囑有效
NO.6吳亞軍家族信託
列支敦斯登與瑞士之間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國界,跨過一條栽滿鮮花的小道,看到點綴王冠的徽章,就來到了這個阿爾卑斯山中的小城。 這兒,聚集了歐洲大部分頂級的信託公司
不過,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還有一個飄逸著薰衣草香氣的小島,這個名為澤西島的英國皇室屬地,基金業規模高達 1967 億英鎊(約合 1.9 萬億元人民幣),聚集了全球頂級的信託公司
也許你很難相信,遠在萬里之遙的中國「歷任」首富,都和這個小島有不解之緣 2009 年女首富張茵,這個以回收廢紙發家的紙業大王,通過島上的法巴信託公司( BNP Paribas Jersey Trust Coporation Limited )設立了 3 只家族信託
吳亞軍, 2011 年的中國女首富,這個優雅而嫵媚的女人通過匯豐國際信託公司設立了家族信託。 當然,作為一家老牌的英資銀行,匯豐幾乎在每個享有寬松金融法案的小島上都有分支,也包括信託公司
除了澤西外,還有開曼群島、、百慕大群島,甚至模里西斯。 每天,駐扎在繁華都市的信託管理人,都將無數的文件和資金輸往這些小島。 信託管理人的要求也許並不高,免稅可以讓他們節省大量的中間成本,低廉的管理費也可以讓他們賺取多一點的利潤。 富豪們的要求也許更簡單,每年的回報率不需要多高,只要穩重且有保障
NO.7洛克菲勒家族信託
最早的信託見於十字軍東征時期,那時人們因為遠征,而將自己的財產轉托給信任的人照管。 後來這一方式逐漸固定,也有不少人選擇將自己的財產轉給牧師代為經營
刑成介紹說,國外幾乎不存在國內現有的信託公司的模式,國外的大型信託公司多為銀行經營的信託公司,比如說匯豐國際信託、、。 用益信託的分析師李暘則告訴記者,國外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將律師設為受託人
大型的財閥家族擁有自己的律師、、會計師,也有自己專門的信託機構。 掌握著寶馬的科萬特家族就有自己專屬的信託機構,家族財產都由這個公司打理,家族成員定期領取收益。 該機構在香港成立了投資分支機構,同時也是大陸 PE 公司九鼎投資旗下一隻基金的 LP之一。
美國總統幾代更迭,洛克菲勒家族的王朝卻始終未變。 洛克菲勒家族組建了自己的信託公司來打理家族成員的私人財產
洛克菲勒家族的興起源於石油,第一代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創立了標准石油,在上個世紀初贏得了十數億美元的身家,成為那個年代數一數二的世界富豪。 他的遺產通過信託的方式被傳承
到他兒子那一代,一共設立了五個信託
洛克菲勒中心大樓在曼哈頓市中心,在這棟大樓的最頂層是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機構。 在這個大套間辦公的正是幫洛克菲勒家族打理財產的工作人員。 他們管理者洛克菲勒集團 90% 的股權
NO.8 SOHO中國潘石屹、、張欣家族信託
並不是每一個家族都富可敵國,可以設立自己獨立的信託公司。 以巴克萊、匯豐、大型銀行為代表的公司解決了大部分無力擁有自己專門機構卻需要金融指導的家族的問題
國內富豪在自己的公司中構建信託架構也是多通過銀行系信託公司
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實際控制人張欣與潘石屹對公司的控股正是通過信託來實現。 信託的受託人是匯豐國際信託,合計持有 SOHO 中國超過 60% 的股權,信託受益人是張欣
公司上市之後為了履行披露義務,股東的信息都會呈現於投資者的面前,但是如果通過信託來持股則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股東的隱私。 通常招股書或者公司財報上顯示的只有信託的成立人和受託人,除非信託受益人在董事會或者高管名單中,否則受益人的信息不會出現在財報中
以上述 SOHO 中國為例,公司財報中顯示張欣是信託受益人,但是這只信託是否還有其他受益人以及收益比例如何則無從得知
NO.9 家族信託
•開曼和澤西島上的信託
兩大女首富選擇海外信託,香港大部分信託匯豐操辦,富人們選擇信託,就是選擇一地的法律體系
明亮的落地玻璃外,是維多利亞港淺綠的海景,不時有幾只海鷗從天空掠過
這里是法國巴黎銀行( BNP )位於香港金融中心的總部會議室。 當然,這家在英屬澤西和盧森堡都設有大型信託公司的跨國銀行,還擁有更加神秘的 VIP 客戶室。 房間布置幽雅,牆上是畫風前衛的油畫,米黃色的小幾上,淺藍色的瓶中插著鮮花。 你可以很悠閑的坐在寬大的沙發上,而你的銀行顧問會詳細地向你解釋各種繁復的程序
事實上,多年以來,內地和香港富豪都願意委託類似法巴這樣的跨國銀行打理他們的財富。 一種選擇是信託
•神秘的信託島
也許你沒有想到,那些在地球儀上都難以看清的小島竟承載了眾多富豪的財富
在香港,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操刀了其中大部分家族信託
龍湖地產的董事長吳亞軍出生於重慶,可是龍湖地產的注冊地在開曼群島上。 這是一種常見的運作方式,將公司注冊地選擇在海外離岸金融中心上
龍湖地產的股東名單中有「絲質信託」。 其中的蔡氏家族信託以及 Silver Sea Asset Limited 是控股股東 Silver Sea 的受託人是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45.465% 股權。 這是一隻全權信託。 全權信託指受託人可以在委託人的意願指導下自行決定信託財產的分配方式、財產的管理運作方式、。 信託的設立人與監管人是吳亞軍,受益對象則包括吳亞軍在內的其他若幹家族成員
吳亞軍今年只有 48 歲,這個優雅而又嫵媚的女人做過記者, 1993 年開始涉足房地產業, 1995 年創建了重慶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2008 年,龍湖地產在香港上市。 吳亞軍的個人財富一度超過楊惠妍,成為內地女首富
吳亞軍現在是龍湖地產的董事會主席。 公司上市之後,為了避免家族企業的弊病,吳亞軍的丈夫蔡奎辭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職務,只保留了股權。 吳亞軍家族的另一隻家族信託為蔡氏家族信託,持有龍湖地產 30.25% 股權
除了實際控制人通過信託持股外,公司其他高管的股權激勵也是通過信託實現。 上市之前,公司高管,房晟陶、邵明曉、人通過 Long Faith Trust 持有公司股權,受託人也是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上市之後,吳亞軍給公司約 550 名員工設計了股權激勵計劃,這一部分股權轉入一隻名為 Fit All Trust 的信託之中
一樣是事業有成的商界木蘭,張茵與吳亞軍的操作方式不盡相同
1957年,張茵在東莞出生。 她的創業之路始於香港 27 歲時,張茵辭掉了當時薪資豐厚的工作,隻身前往香港做起了廢紙回收的生意
1990年她移民美國,也將生意建議不拓展 10 年之後,她的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廢紙回收商
為了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張茵在東莞設立了玖龍紙業,開始了自己的造紙之路 2006 年,玖龍紙業在香港上市,那一年,張茵登頂胡潤百富榜
張茵在股權的信託架構中顯得低調與審慎。 張茵一共設立了四隻家族信託。 其中通過 The Northern Trust Company of Delawcere 設立了 YC 2006Family Irrevocable Trusr ,持有玖龍紙業 29.706% 股權
張茵又通過了澤西島上的一家信託公司 BNP Paribas Jersey Trust Coporation Limited 設立了三隻家族信託,分別是劉氏家族信託、、張氏家族信託以及金巢信託。 她一個兒子的名字作為信託受益人出現在股東名單中,另一個兒子是特別受益人,但是名字並未出現在股東名單里。 張茵自己有 7 個弟弟妹妹以及 2 個兒子
•內地罕見的遺產信託
事實上,龍湖地產與玖龍紙業並不孤單,在香港上市的許多內地民營企業都選擇了信託持股,例如永達汽車、、阿里巴巴、寶信汽車、
並不是只有企業家才能選擇家族信託的方式來傳承財富,對於一般高凈值人群來說,信託亦是遺產傳承的方式之一,只是這種方式在大陸尚不多見
已經逝世的香港明星沈殿霞在去世前,將約一億港幣的資產交給信託管理人打理,避免剛剛二十齣頭的女兒不善打理龐大資產的狀況的出現
沈殿霞找到的信託管理人包括前夫鄭少秋以及生前好友,如果她女兒要動用遺產,需要經過管理人的一致審核
梅艷芳的處理方法則更為直接,她將接近一億港元的遺產交給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打理,信託受益人只有她母親一人。 梅艷芳的母親目前每個月固定從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處領取 10 萬港元生活費,直至去世
但是,不久之後,梅艷芳母親將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稱遺產被謀奪,最終撤訴
③ 諾亞方舟信託澤西 能自己設計信託產品嗎
信託只有信託公司才可以發行,搞不清楚可以看合同,是哪家公司的章
④ 藍岩鬣蜥的保護措施
藍岩鬣蜥從1996年至2004年間均被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但成功的圈養繁殖令它們的種群的數目得以趨向穩定,免除滅絕的危機。 藍岩鬣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群落只限制在大開曼的東部,於1998年就衰落至極為危險的情況,只餘下3隻。它們的分布地於過往25年就縮減得很厲害,很多位點都已經沒有它們的蹤跡。於2003年就發現它們的數量只有5-15隻。2005年前就認為它們的野生群落已經滅絕。它們是地球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於2008年,有6隻藍岩鬣蜥被殺,令它們的情況更為衰落。
藍岩鬣蜥的草食性可以幫助在大開曼內傳播種子。研究發現經過藍岩鬣蜥消化道的種子發芽較快。它們亦可以將種子帶到新的地區,可以幫助平衡惡劣環境的氣候及植物生長。
自2005年從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Queen Elizabeth II Botanic Park)及薩利納保護區(Salina Reserve)釋放了到野外後,藍岩鬣蜥發展了一個約有125隻的群落。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的群落是自2001年起就已經開始培育,而薩利納保護區的則是自2006年從3隻蛋孵化後開始培育。2007年亦有一次大規模的放生行動,令野外的藍岩鬣蜥數目增加至299隻。 棲息地的破壞是藍岩鬣蜥面臨滅絕的主因。它們的棲息地被清除作為農地、公路及地產項目發展。另外,傳統的農地變更成畜牧的草場也影響藍岩鬣蜥的次級棲息地。大家鼠、野貓及流浪犬會掠食及傷害藍岩鬣蜥,令野生群落的生存倍感壓力。路殺亦是另一增加死亡率的原因。雖然當地有法律保護,但仍舊會有獵殺藍岩鬣蜥的情況。
美洲鬣蜥成功由宏都拉斯引入到大開曼,成為了入侵物種,數量遠遠超過藍岩鬣蜥。雖然這並沒有對藍岩鬣蜥帶來直接的影響,但美洲鬣蜥的出現卻減低了公眾對藍岩鬣蜥的關注。公眾會被大量的美洲鬣蜥誤導,以為藍岩鬣蜥並非如報告般瀕危。藍岩鬣蜥經常會被售賣給旅客作為寵物。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指英國政府超過20年忽視海外領地的自然保育。很多物種因而滅絕。英屬加勒比群島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非常豐富,有很多特有的瀕危物種,但當地卻沒有實施及執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merican Zoo and Aquarium Association)自1990年起就已經將藍岩鬣蜥列為最高級的保育對象。他們首個計劃就是希望培育藍岩鬣蜥。計劃初期就已經要面對捕獲回來的藍岩鬣蜥並非純種的問題。.經過5年的研究,終於成功發展了兩個培育的群落,讓群落互相繁殖來改善遺傳多樣性。另外,在美國本土的25個動物園也有培育藍岩鬣蜥的計劃。例如印第安納波利斯動物園(Indianapolis Zoo)自2000年起就兩次成功培育藍岩鬣蜥。
2006年首次有幼蜥被放生到野外。每一隻放生的藍岩鬣蜥頸上都帶有識別帶,並植入了晶片,其獨有的頭部鱗片亦有紀錄。
私人的培育亦有進行。由於只有非常少量的純種,私人培育的多為與開曼鬣蜥及古巴鬣蜥的混種,這可以減低寵物市場對藍岩鬣蜥的需求。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The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me)是源自開曼群島1990年的計劃。保護計劃連合了開曼群島的環境部門、國民信託、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澤西野生動物信託基金(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及歐盟委員會。這個計劃得到豁免於現行開曼群島禁止捕獵或飼養藍岩鬣蜥的法律。其保育政策包括培養幼蜥至2歲大,在保護區建立亞群落。 工作包括研究、保護巢區及監察放生的動物。
在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及薩利納保護區已成功復生了兩個亞群落。保護藍岩鬣蜥的棲息地仍然很重要,而薩利納保護區就只有36萬平方米的叢林,並不足以供1000隻藍岩鬣蜥居住。其他地區也會引入新的亞群落。長遠來說整體的飼養群落仍未能造到遺傳多樣性。 個別的藍岩鬣蜥會被帶到不同的群落,以確保整體群落的基因流。當野生亞群落到達飽和狀態,計劃就會停止放生,讓它們自行繁殖。透過研究、監察及控制掠食來保護幼蜥的生存率及亞群落的發展。
⑤ 大家好!買私募基金可靠嗎怎麼買賣呢哪款比較好呢謝謝!
買基金的不要關注基金名稱,關鍵是看該基金歷史盈虧記錄,哪個賺錢就買哪個。正規的基金公司都會公布的.查詢財務表的時候同時關注該基金的操盤手是誰。不是有句話說---買基金其實就是買基金經理人的頭腦。
如果該經理跳槽去了另一家基金公司,那你也要改投另一個基金。明白嗎?
我們是做股票操盤的,類似於私募基金,我們有三種理財產品供大家選擇,最低的是12%年收益的保本產品。有興趣可以加QQ關注下.在空間里,我們有每月的盈虧記錄公布,用事實來證明我們的實力.
⑥ 吳倩的吳倩大事記
1984年,吳倩出生在中國上海的一個文化世家1990年,6歲的吳倩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和附中學習鋼琴。
1995年,11歲的吳倩以一首莫扎特小奏鳴曲征服了英國鋼琴大師特魯普教授(Malcolm Troup), 並為她申請到英國著名的耶胡迪·梅紐因學校 (Yehudi Menuhin School)全額獎學金。
1997年9月,13歲的吳倩隻身赴英,在梅紐因學校學習,鋼琴教師是Irina Zaritskaya。
1998年6月(14歲),在吉爾福德市政廳與吉爾福德交響樂團共同演奏弗蘭克交響變奏曲。
1999年11月(15歲),在英國著名的伊麗莎白皇後大廳演奏莫扎特降E大調第14鋼琴協奏曲。
2000年,16歲的吳倩在英國Tunbridge Wells舉辦的不分年齡組,包括各種器樂的「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中,戰勝了來自27個國家近百名其他選手,奪得金獎。是該項比賽舉辦以來年齡最小的獲獎者。
2000年7月(16歲),吳倩在瑞士格施塔德(Gstaad)舉行的Menuhin Festival中表演獨奏。
2000年11月(16歲),作為馬丁音樂基金會頒發的悉尼派瑞獎獲獎者與英國愛樂樂團在倫敦聖約翰史密斯廣場合奏,共同演繹聖桑(Saint-Saens)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2000年(16歲),吳倩贏得英國Tunbridge Wells國際青年藝術家獎,也因此有了她在英國音樂聖殿Purcell Room的第一個獨奏會。
2001年1月(17歲),與美國鋼琴大師Leon Fleisher同台演奏;同年入選Park Lane音樂秀節目,繼續在Prince Room音樂大廳演奏了包括Ligeti Etudes和Elliot Carter的作品,以及當代作曲家Malcolm Singer的作品《Toccata》的全球首演, BBC Radio 3(英國最大的古典音樂頻道)進行了現場轉播,《泰晤士報》、《每日電訊》、《衛報》、《獨立報》等各大報刊好評如潮。
2002年,吳倩在英國各大城市舉辦了巡迴演出。
2002年,吳倩陸續參加了眾多的慈善音樂會,分別在倫敦皇家音樂廳、德國漢諾威、荷蘭阿姆斯特丹、漢堡的斯坦威音樂廳以及紐約進行慈善表演。日本NHK電視台在紐約對她進行專訪並製作了為時50分鍾的專題片,在美國及亞洲播放。
2002年,吳倩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師從Christopher Elton教授。在而後的學習中,每年都獲得學校獎勵。
2002年,吳倩作為倫敦蕭邦音樂節擔任表演嘉賓。
2003年,吳倩在倫敦舉世聞名的威格莫爾音樂廳開辦了慈善獨奏會,之後又受邀在德國科不倫茨國際音樂節以及耶魯國際音樂節分別擔任表演嘉賓,為非洲無家可歸的孤童籌集善款,演出結束後更被邀請再次赴德演出。
2003年,吳倩受邀在坦布里奇韋爾斯「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中擔任表演嘉賓,並與坦布里奇管弦交響樂團共同演奏了,富有俄國史詩式浪漫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曲&帕格尼尼狂想曲》。
2004年開始,吳倩每年應邀在倫敦威格莫爾音樂廳舉辦一場獨奏音樂會,並在漢諾威、海牙、漢堡、阿姆斯特丹、紐約等地演出。
2004年,吳倩再次受邀參加德國科不倫茨國際音樂節,擔任表演嘉賓。
2004年11月12日,吳倩受邀出席了極具聲譽的倫敦Messiaen音樂節,同鋼琴大師Pierre-Andre Valade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室內交響樂團一同合奏了名曲《Un Vitrail Et Des Oiseaux》,贏得全場持久的熱烈掌聲與歡呼贊揚。
2004年12月,吳倩應香港文化署邀請,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獨奏音樂會。
2005年,吳倩獲得了馬丁基金會及博愛斯基金會獎學金。
2005年,吳倩分別在著名的曼徹斯特布里瓦特音樂廳和倫敦波瑟爾音樂廳了個人音樂會。
2005年9月22日,吳倩在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倫敦威格莫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表演曲目包括了舒伯特的F小調鋼琴奏鳴曲、揚納切克和舒曼克萊斯萊利亞納的Op16鋼琴協奏曲。
2006年,吳倩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並獲榮譽學士學位。繼而,皇家音樂學院繼續為吳倩提供全額獎學金,支持她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
2006年11月22日,吳倩再次在威格莫爾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並再次引起轟動。在近1個半小時的演奏中,吳倩以嫻熟的技巧和充沛的激情演奏了普羅科菲耶夫的D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奏鳴曲、幻想曲以及西班牙作曲家阿爾貝尼茲的作品。全場600多名觀眾對她的精彩演出報以熱烈掌聲。2007年,吳倩獲皇家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學位。
2007年,英國《獨立報》將吳倩評為「2007年年輕明星」。BBC電視台對吳倩進行了采訪, 並在BBC4和BBC World等頻道的新聞節目中多次播放。
2007年12月,吳倩受到英國皇室的熱情邀請,和她所帶領的知名三重奏組合一起為英國女皇伊麗沙白二世親自演奏,得到皇室家族的大加贊賞。
2008年,吳倩再次受到皇家邀請到聖詹姆斯宮(St James Palace)為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表演舒伯特的名曲《鱒魚》(Trout)和吳倩自己改編的中國樂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在場的中英觀眾都很喜歡。
2008年1月1日,吳倩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文化藝術節,為年輕的鋼琴愛好者和習琴之人現場表演,交流心得傳授琴技,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和一致肯定。
2008年2月4日,吳倩再次登上威格莫爾音樂廳的舞台。
2008年2月5日,吳倩受邀參加了在倫敦Logan Hall舉行的2008全英學聯春節聯歡晚會,演奏了激動人心的《春節序曲》。同台演出的還有英國皇家歌劇院人男高音的薛皓垠;著名琵琶及古琴演奏家,任教於倫敦亞非學院,英國中樂團團長的程玉博士;超過30人之眾的全英最大的中國大學生管弦樂隊——劍橋華樂團等眾多旅英學子。
2008年6月2日,吳倩在再一次登上威格莫爾音樂廳的舞台,表演了鋼琴二重奏。
2008年7月13日,吳倩參加了在St. Gabrial's教堂舉行的倫敦肖邦音樂節。
2008年年末,在英國華人成就最高榮譽「伯樂獎」頒獎盛典中,吳倩應邀參加並擔任表演嘉賓,她的非凡彈奏深深地打動了一同出席盛典的英國安德魯王子,稱贊她是「天使一般的古典精靈」,並期待日後繼續欣賞她的精彩表演。
2009年年初,吳倩與獲得LEONARD BERNSTEIN獎的SITKOVETSKY鋼琴三人組在英國,德國和荷蘭進行巡迴演出。
2009年4月16日,吳倩正式推出個人首張古典大碟,一經推出受到古典音樂各界的熱烈討論和盛情贊譽,被《國際鋼琴》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華裔天才女鋼琴家之一和本年度最受矚目的古典專輯。同時《泰晤士》《晚間標准》《觀察家》《鋼琴周刊》等各大英國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均異口同聲的給與了這張專輯很高的評價, 對吳倩下一步的發展和成就都表示出了極高的期待。
2009年5月8日到5月10日,吳倩作為表演嘉賓和藝術總監參加了在CHANNEL ISLAND OF JERSEY舉辦的LIBERATION音樂節。
2009年6月,專門向公眾介紹青年音樂家的機構「鍵盤慈善信託」(Keyboard Charitable Trust)為吳倩在倫敦舉辦了個人獨奏會。她對巴赫、法朗克及謝德林曲目的演繹當中,「溫暖、投入而且圓潤的音色」吸引住了英國人的目光。
2009年10月28日-31日,吳倩受中國國家文化部、中國對外演出公司邀請,作為中國的古典音樂形象大使參加了在比利時舉行的歐羅巴利亞中國藝術節。並與不利是愛樂樂團合作,分別在奧伊彭、布魯塞爾、荷蘭哈瑟爾特、根特四個城市舉行了專場演出。
2010年的第一期《國際鋼琴季刊》稱贊吳倩是「近年旅居英國的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年輕天才」。2010年1月,在PLG年度青年音樂家系列音樂會上,吳倩再次受到英國媒體的關注與肯定。這一系列音樂會演出的皆為20世紀作品,包括11首世界首演的作品。吳倩是33名音樂家中最年輕的1位。
2010年5月13日,吳倩再次參加了英國澤西音樂節,成為音樂節上最後歡迎的音樂家。這次音樂節上吳倩不僅擔任了表演嘉賓,更參與了邀請和曲目安排的工作,她還特意安排了一些與二戰有關的曲目。
⑦ 信託到底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說得通俗點,謝謝。
什麼是信託?信託本身不是法律實體,而是一種法律關系,起源於英美法系,現在常見的設立信託的地區有澤西、開曼、香港、新加坡等地。
有些人會把信託理解為金融產品,有收益回報,但就海外信託/離岸信託而言,它其實是一種法律架構,並不直接衍生投資收益。
從所有權的法律關系來看,基於衡平法(註:法院在判例法及成文法之外採用的一系列法律原則),資產由信託公司持有,但信託公司並不享有資產受益權,而是由受益人享有。
信託關系中主要有4種相關角色: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和保護人。
⑧ Crs 在中國實施了嗎
CRS一宣布,國家們紛紛響應,現在已經100多個國家正式簽署了協議(具體名單見文末)。富豪們習慣藏錢的地方都簽了,包括香港,包括新加坡,包括澳洲,包括紐西蘭,包括整個歐洲。
對於在海外有很多錢的中國富豪來說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
如果你仍舊是中國護照持有者,
或者長期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
你在海外的金融資產對於中國國稅局就是透明的了!
中國稅法一直都是緊追美國,抄襲美國的。中國的稅法和美國一樣,是屬人不屬地的。什麼意思?就是只要你是我中國護照持有者,或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那麼你的全球收入都依法必須給中國納稅!
過去,中國苦於國力不夠強大,不能像美國政府那樣強迫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必須讓每一個開戶的客戶聲明自己是不是美國納稅人,所以追不到富豪們在海外的收入。
但是,中國特別想追到富豪(還有貪官們)在海外的資產和稅款呀。所以,政府就非常積極地參與國際討稅行動。
早在2015年12月17日,中國就簽署了《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之多邊政府間協議》即《多邊自動情報交換協議》,規定各簽約協議國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等需要想中國稅務局自動提交(無須通知或得到客戶同意)中國公民和稅務人的一切資產和投資資料。凡持中國公民身份及懷疑是中國稅務居民的,都定義為須向中國稅務總局自動申請的人群。
2017年1月1日起中國將實施AEOI(信息自動交換)系統,2018年9月中國將把CRS下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進行第一次自動交換。也就是說,到2018年年底,中國政府將賬務中國稅務人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金融賬戶信息。
小提示:
1. 抓緊時間辦理稅務天堂護照
2. 抓緊時間全家到香港或其他海外開設銀行賬戶。
3. 海外現在已經有賬戶的,盡量將每個賬戶金額減少到100萬美金以下;
4. 利用信託,基金,保險,投資機構,房地產等多種資產配置來分散資產的持倉;
5. 投資海外房產,珠寶,藝術品,股東,貴金屬,公司股權等不屬於金融資產的品類;
6.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一定的,除了死亡和稅收。」--本傑明.富蘭克林。
附錄:
2017年進行首次信息交換的管轄區(早期實施地區):
安圭拉,阿根廷,巴貝多,比利時,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保加利亞,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克羅埃西亞,庫拉索島,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多米尼加,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德國,直布羅陀,希臘,格陵蘭,格恩西島,匈牙利,冰島,印度,愛爾蘭,馬恩島,義大利,澤西,韓國,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墨西哥,蒙塞拉特島,荷蘭,紐埃,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聖馬利諾,塞席爾,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國
2018年進行首次信息交換的管轄區(較晚實施地區):
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安地卡及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群島,貝里斯,巴西,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大陸,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迦納,格瑞那達,香港,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科威特,澳門,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模里西斯,摩納哥,諾魯,紐西蘭,卡達,俄羅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薩摩亞,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聖馬丁島,瑞士,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拉圭,萬那杜
⑨ 毛豆防火牆是哪個國家的
comodo總部在美國澤西市
美國總部
Newport Tower紐波特塔
525 Washington Blvd. 525華盛頓Blvd。
Jersey City, NJ 07310澤西市,新澤西州07310
United States美國
+1 (201) 963-0004 +1(201)963-0004
Other Locations其他地點
Salt Lake City, USA鹽湖城,美國
Manchester, UK曼徹斯特,英國
Bradford, UK布拉德福德,英國
Iasi, Romania雅西,羅馬尼亞
Odessa, Ukraine敖德薩,烏克蘭
Chennai, India Chennai,印度
Beijing, China北京,中國
Main Website主要網站
The Comodo Forum – The 80,000+ member Comodo Forum site 該魔島論壇 - 80000 +成員comodo的論壇現場
Employees: over 600 員工人數:600
Ownership: Private 所有制形式:民營
Year Established: 1998 公司成立時間:1998年
Principal Brands/Trade Names:主要品牌/商標名稱:
Comodo® - Comodo CA Ltd. & Comodo Security Solutions, Inc.comodo® - 魔島正有限公司和comodo安全解決方案,公司
TrustLogo® - Comodo CA Ltd. TrustLogo ® - comodo十分有限公司
Painless PCI® - Comodo CA Ltd.無痛的PCI ® - comodo十分有限公司
InstantSSL® - Comodo CA Ltd. InstantSSL ® - 魔島十分有限公司
Corner of Trust™ – Comodo CA Ltd.角落信託™ - 魔島十分有限公司
HackerGuardian™ – Comodo CA Ltd. HackerGuardian™ - 魔島十分有限公司
HackerProof™ - Comodo CA Ltd. HackerProof™ - 魔島十分有限公司
IDAuthority® - Comodo CA Ltd. IDAuthority ® - 魔島十分有限公司
ThreatCast® - Comodo Security Solutions, Inc. ThreatCast ® - 魔島安全解決方案,公司
TrustFax® - Comodo Communications, Inc. TrustFax ® - 魔島通信公司
Note: The Comodo companies own additional names , patents and domain names.註:魔島公司擁有其他名稱 ,專利和域名。 The absence of listing them is not a waiver of a Comodo company'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沒有他們的上市不是一個魔島公司的知識產權權利的放棄。
Mission:宗旨:
Creating Trust Online®建立信任網上®
Principal Market Segments Served: 首席市場細分服務:
Home & Home Office家庭及家庭辦公室
E-Commerce/Internet Merchants E-Commerce/Internet招商
Small to Medium Business中小型企業
Large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and Governments大型企業,機構和各國政府
Customers/Users/Partners: 客戶/用戶/合作夥伴:
Consumer and Small Business PC Software Users: over 25 million installations消費者和小型企業電腦軟體用戶:超過2500萬設施
Internet Users: 互聯網用戶:
Tens of millions interacting and concting business with the websites, email and other Internet applications that Comodo secures and authenticates數以千萬計的相互作用,並進行業務的網站,電子郵件及其他互聯網應用程序和認證保證了魔島
Business Customers: (primarily digital certificate holders) 商務客戶:(主要是數字證書持有人)
over 200,000超過20萬
Digital Certificates Issued: Over 2 million 數字證書分:超過200萬
Partners and Affiliates: over 7000 合作夥伴及關聯公司:7000
⑩ FLYBE航空公司的驕人的業績
Flybe是英國也是歐洲最大的低成本地區航空公司,總部位於英國埃克塞特國際機場,伯明翰、南安普敦、貝爾法斯特、曼徹斯特、澤西、根息、因弗內斯、愛丁堡和哥拉斯哥等城市也是其主要運營基地。Flybe擁有42架龐巴迪Q400s和14架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195s飛機,它經營的170條航線覆蓋12個國家,員工3000人,2007年共運送旅客700萬人次。Flybe的航線大多為點對點航線,目的地遍布24個英國境內機場和30個歐洲大陸機場。夏天運輸高峰期,日航班量最高可達525班。Flybe的所有航班平均飛行時間最多一個小時,約80%的航線跨越海峽,地面運輸時間均至少在3小時以上。Flybe70%的航線是英國國內航線,20%是歐洲商務航線,10%是歐洲休閑航線。2008年,該公司在除倫敦以外的國內支線客運市場上佔有47%的份額。
沃克信託持有Flybe60%的股份,英航持有15%,其餘25%的股份由Flybe員工持有。Flybe80%的客票通過互聯網銷售,其餘大多通過GDS銷售。近幾年,油價持續上漲,同時市場情況瞬息萬變,致使許多航空公司的許多航線虧損。Flybe在油價沖高至每桶100美元之前,就果斷決定更換50座的支線飛機,隨後又因質疑CRJ系列飛機的經濟效益而退訂CRJ200,改為購買龐巴迪Q400飛機,首批訂購17架。
該公司總經理吉姆·弗蘭齊說,沒有人會料想到油價竟漲到這么高。因此,在市場上引入更高效的飛機是幫助航空公司和旅客降低成本的唯一方法。
盡管2007年和2008年市場環境非常復雜,Flybe還是交出了非常驕人的業績。2008年第一個財季中,Flybe的稅前利潤達1220萬英鎊(合2150萬美元),比2007年第一財季的1070萬英鎊增長了14%,收入從1.36億英鎊增長到1.55億英鎊,漲幅為13.7%;旅客人數增長18%,達到200萬人次。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2007財年,Flybe實現凈利潤3960萬英鎊,全年總收入比前一年增長45.8%,達5.359億英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收購了英航旗下的支線航空公司——英航連接。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航空分析專家梅森先生對Flybe取得的成績贊嘆不已。在他眼中,Flybe是一家市場反應敏捷的航空公司,他們正在尋找適合其機隊的縫隙市場。他們在某些航線上具有收益優勢,他們並不只逐利低收益旅客。2002年,Flybe決定放棄以前的名稱British European,更名為Flybe,他們當時的目標就是想成為低成本航空公司,那時也正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的時期。從那時起至今,梅森一直關注著Flybe:「開始,他們只想向低成本航空公司發展,但很快就意識到,僅僅這樣是不夠的。經過幾年的發展歷程,他們又重新定位於在其可以獲利的航線上成為主導的地區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