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映客,花椒直播,怎麼賺到錢呢
多方傳言終於被坐實。宣亞國際發布公告稱,將收購“映客”預計不低於50%的股權。宣亞國際表示,此次交易方式初步確定為宣亞國際全部採用現金的方式購買標的公司的股權。
雖然宣亞國際沒有明確此次收購價格,但是根據映客以往融資經歷來看,標的公司已是價值不菲。
據了解,映客是用戶較為活躍的直播平台,旗下有“映客”、“蜜Live”兩款移動應用,核心業務集中在映客這款產品的研發與運營上。
那麼,宣亞國際為什麼要看好映客,或許看中了“直播+廣告”這個行業風口,不說別的,從陌陌、微博旗下的直播平台營收看都為公司貢獻了大量的收入。而直播平台也成為了廣告投放的主要平台之一。
Ⅱ 網紅的產業鏈是怎樣的
傳播學中有一個很久遠的概念,叫「意見領袖」,說的是信息傳播會先通過意見領袖再傳遞給普通人。但在報紙電視門戶網站的傳播模式下,這些大型媒體機構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個人意見領袖的價值。但自媒體或者說網紅的興起,則是又讓個體意見領袖回歸了中心舞台。所以,當社會大眾重新分化,聚集到各自所認同的網紅周圍,那麼古老的媒體產業就自然而然地多了一項網紅產業鏈。傳媒產業鏈簡單劃分,有幾個大的模塊,這些對標到網紅產業鏈中同樣適用 一、 內容生產端 二、 內容分發或者傳播渠道 三、 變現環節 四、 支撐和輔助行業 一、內容生產端 網紅、網紅經紀公司、MCN公司,都是廣義的網紅內容生產者。 從內容生產這一環節來看,網紅及其核心內容的產生分為自打造和他打造兩類。自打造意味著網紅的走紅完全靠自己,沒有抱團和其他外力協助。自打造模式下如果能產生頭部網紅,後者為了保證優質內容的生產能力也可能會走上孵化和經紀之路。他打造模式意味著團體作戰,對於中小網紅或潛在網紅來說,經紀公司存在的價值在於能讓成為網紅或變得更紅的難度降低,同時讓網紅的價值最大化。從內容著手孵化網紅按內容類型可分為四類,分別是淘品牌電商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如涵電商、緹蘇;秀場主播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中櫻桃、校花駕到;段子手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鼓山文化、樓氏傳媒、牙仙文化等;視頻節目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萬合天宜和暴走大事件等。(網紅經濟公司的具體商業模式可以參考我們這一題的答案:網紅經紀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中國有哪些知名的網紅經紀公司? - 以太資本的回答) 以淘品牌網紅孵化為例,網紅電商公司會配備了專門人員,結合網紅自身個性和目標人群特徵,來對網紅的微博內容、淘寶店裝修、服裝選品等多環節內容進行把控。對於一些面容姣好但不具備較高的內容生產能力的人而言,網紅經紀公司的存在降低了她們成為網紅的門檻。對於經紀公司而言,旗下的網紅越多由此而來的流量越大,利潤空間也相應提升。典型的代表有如涵電商和緹蘇。在直播主播那裡,他打造模式的典型組織是公會。公會這種組織形式最發達的平台當屬歡聚時代(YY)。對YY官方來說,平台上數以萬計的主播規模過於龐大,通過公會運營是節省運營成本、提升粉絲忠誠和活躍度及付費用戶付費次數的重要渠道。通過嚴密的組織體系和結構,公會owner建立起了包括會長、人事、外務、執行等多個層級在內的嚴密的框架體系,通過對付費用戶給主播的打賞進行提成而獲利。而在移動直播平台,目前尚未形成公會機制。以映客為代表的移動直播平台並不鼓勵公會的存在,但已經有一些公司在簽約素人,通過運營和培訓,提升主播輸出內容的質量,從而吸引更多用戶付費打賞,典型的經紀公司包括中櫻桃、校花駕到等。 但與傳統的內容製作方(媒體或製作公司)不同,網紅個人在更大程度上擁有內容決策權,是他們先有個人魅力和內容創意。很多經紀公司對網紅的培養是很粗淺的,並不是塑造網紅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以,即便靠著流量紅利和運氣,簽約的網紅中有了頭部網紅,而一旦其出走,對經紀公司來說往往是比較難彌補的損失,很多經紀公司很難拍著胸脯說,我立馬能打造下一個XXX的。比如,如涵控股上半年銷售收入為7756萬,張大奕一個人就3931萬,如果張大奕走了,就帶走了如涵的半壁江山。反觀傳統的內容生產方,機構工作人員是內容吸引力的主要提供者,比如編導策劃製片人等。即便前台露臉的主持人、歌手、演員,也很難說離了某個機構還能一如既往紅。所以,從發展趨勢來說,目前走量簽約的經紀公司們應該會越來越注重自身的藝人培育能力和內容策劃製作能力,才不會過分受制於自家頭牌。很多優質的經紀公司也開始拓展網路影視劇、綜藝等業務。二、 內容傳播和分發渠道 在內容分發環節,各類平台是主體,網紅依託於平台進行內容分發。典型的平台包括雙微、網路媒體、短視頻平台、視頻網站和音頻平台和垂直類社區。對平台而言,網紅既是優秀內容生產者也是流量收割機,能生產優質內容的頭部網紅成了平台競相爭取的對象。因此,各大平台紛紛出台內容生產獎勵計劃。對網紅來說,來自單一平台的影響力則過於依賴平台,一旦平台人氣不再,被用戶拋棄,網紅自身的利益也不可持續。為了降低對平台的依賴,形成更廣的個體品牌知名度,一些強內容輸出型網紅開始了多平台分發之路,papi醬是典型的例子。但多平台內容分發對內容生產能力形成了極大考驗。目前只有少量網紅能實現跨平台分發,更多的人只在一個平台活躍。在內容分發過程中,網紅或經紀公司會利用平台的生態來吸引更多的流量,比如抱團出現,一方面通過大網紅帶小網紅,積聚流量孵化新網紅,另一方面對公司來說這也是降低網紅流失風險,拓展更寬廣人群的重要手段。三、變現環節 網紅完成從流量到收益的轉化,一般會通過賣產品、賣服務、賣廣告三種方式來實現,也有些人在社交資產的積累中實現了從網紅到個人品牌IP的跨越。1、賣產品 如上圖所示,網紅通過電商變現涉及到兩個要點,流量和變現的運營。流量的獲取一般是在各類社交平台上,在這一環節還涉及到粉絲的運營與維護,是否能把握住特定人群需求與喜好是獲得並維系粉絲活躍度的關鍵。比如25~35歲的女性具有巨大的消費能力,顏值類網紅向這個群體推薦女性、美妝類產品是非常典型的消費場景,她們如果向粉絲推銷汽車,則場景和人群都不太吻合。當消費場景和人群調性都符合的情況下,網紅能否持續通過電商變現則需要拷問其供貨能力,這涉及到網紅背後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代運營公司除了要把控生產的速度,還需要做好品控、設計選款,運營店鋪和管理客服反饋系統。總之,電商變現能力要增強必須提高從訪客到消費之間每個環節的大漏斗漏出。2、賣服務和打賞類變現中,網紅不需要藉助其他平台就能將自身的特質和內容變現。這種變現方式的出現得益於網民在線支付和消費習慣的養成。直播類平台會把粉絲的打賞按一定比例與網紅個人進行分成,目前最主流的服務變現就是直播打賞和付費閱讀。前者受益的網紅類型為顏值類網紅,後者多為知識型網紅及自媒體。這種變現方式下網紅變現能力的關鍵點就在自身所吸引的粉絲數量。3、賣廣告 廣告變現方式本質是向廣告商出售自己所覆蓋的人群關注度。對於網紅來說,這類變現方式的問題在於,如何平衡日常內容維護與廣告,防止用戶體驗變差所以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為了讓粉絲看廣告時不至於掉粉,同時為了讓更多人願意接受廣告,廣告的花樣越來越多,網紅們做廣告的方式也與傳統的貼片廣告有了較大區分,比如微博網紅天才小熊貓代言一款游戲廣告時為了找到符合自己語言體系的廣告切入點,曾經玩了一個月的游戲,最終成功找到了與自身的內容體系相吻合的素材。在這個人群身上,「別走開,廣告更精彩「似乎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實。四、 支撐行業 比如有助於網紅提升自己的:醫療美容行業、麥克風補光燈等; 有助於提高行業效率的:比如能夠利用大數據發掘潛力新人,提高電商選款效率,提高品牌廣告投放匹配度的服務;有助於打造繁榮景象的:各種刷流量服務。
Ⅲ 泛生活是指什麼
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沒有它,天才會在矛盾無定的迷徑中徒勞無功。
Ⅳ 2017年十二家直播平台推薦 2017年超火的直播平台
隨著《北京網路直播行業自律公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實施,直播行業逐漸走向規范化,在線直播市場門檻提高。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直播用戶規模將達到3.92億,增長率將由2016年的60.6%下降至26.5%。高端營銷推廣平台鹿豹座認為,經過2016年高速發展後,2017年直播行業荷爾蒙經濟逐漸消退,走向內容為王的時代,直播行業逐漸回歸理性,市場開始良性發展。在這樣的趨勢下,真正有實力、有內容的直播平台才能在市場站穩腳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2017年最火的十家直播平台。
12.火貓直播
火貓直播是一家國內彈幕式游戲直播內容提供商,於2014年10月17日正式上線。網站內容以游戲視頻直播為主,主要涵蓋國內外諸多電競賽事,如Ti ,ESL ,IEM ,WCA等,以及其他各類PC端游戲,主機游戲,綜合娛樂節目等。
火貓直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擁有半數國內賽事的版權以及80%國外電競賽事的版權。內容方面,火貓直播主打賽事及網劇、真人秀等自製節目。
火貓直播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源源不斷的精良內容輸出,持續吸引玩家及用戶。區別於其他直播搶挖大主播的運作方式,火貓直播的內容模式更經濟,與用戶之間的聯系也更穩固。
以上就是高端營銷推廣平台鹿豹座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最火的直播平台,相比2016年的泛濫,2017年的直播平台都在朝規范化發展,這也是在以內容為王的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趨勢。
Ⅳ 什麼是泛
泛
泛 fàn
【釋義】①透出;冒出:臉上泛紅|泛出一股香味。②普遍;一般地:泛指|廣泛。③膚淺;不深入:空泛|浮泛|泛泛而談。④漂浮:泛舟|泛萍浮梗。⑤水溢出:泛濫。
Ⅵ 王思聰的公司又有什麼新動作
映客與宣亞國際「在一起」後,天鴿互動億元投資花椒直播後,王思聰旗下的熊貓直播日前宣布獲得10億元B輪融資。
此輪投資由興業證券興證資本領投,漢富資本、沃肯資本、光源資本、中冀投資、昌迪資本、明石投資跟投,光源資本擔任此次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Ⅶ 全民融資了5億元是真的么這5億元准備怎麼投資
今天(9月28日),全民TV先是並購了估值3億的「手印直播」,隨後完成了5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
未來,這筆融資主要將用在內容製作、人才引進以及直播相關領域的生態投資。「手印」以秀場類直播見長。此次並購是為了增加全民TV的直播內容,拓寬領域。全民TV總裁潘長煌說:「網紅直播不會是冷啟動,它所能帶來的互動頻次遠高於電競直播,用戶的付費意願更強。」
直播領域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除了斗魚、映客兩個獨角獸之外,熊貓、戰旗和虎牙都在發力內容,希望在競爭中領先。直播的「燒錢大戰」似乎開始了。
全民TV在去年12月份上線,目前用戶量過億,日活用戶數超過500萬。成立之初,直播內容主要以電競為主,包括英雄聯盟、爐石傳說、守望先鋒等,並且高價拿下了小智、帝師等解說。對此,潘長煌回應:「主播的價格是在伴隨直播熱度不斷升溫,但不能把他們僅僅看做內容提供者,頂級主播對構建新的類目有重要的意義。」
毫無疑問,在直播平台的洗牌過程中,內容將是各個平台最重要的武器。全民TV跟隨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增加了直播內容,成為全直播內容平台,除了秀場、賽事、戶外等傳統場景,也切入綜藝領域,開始PGC的探索階段。推出《全民冒險王》、《全民奧運翼起約》、《帝道家鄉菜》等節目。「未來製作的模式會是『造買結合』,自己原創一部分,同時購買一部分模式。」潘長煌說。盡管內容重心從電競轉向賽事、類目不斷增加,但是全民TV的核心策略並沒有變,始終是「抓住年輕人」。
Ⅷ 近幾年直播很火,映客為什麼不行了
從直播成為風口開始,就在燒錢以及流量泡沫的質疑聲中成長。映客這傢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在資金和流量上都遭遇了困境。
映客能否「賣身」還不得而知,但它在降溫的直播行業已經夠幸運了。還有更多不幸的平台正在倒閉的路上,或者已經倒閉。據自媒體瑞萊觀點統計,愛鬧直播、網聚直播、美瓜直播、貓耳直播等10餘家直播平台。
投資界統計的一份116家直播平台融資清單顯示,90%的直播還處於A輪及A輪之前,30%左右處於天使輪。這些平台如果不轉型,恐怕很難活下去。
直播的泡沫隨時都會一戳就破,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如何生存成為大難題!
Ⅸ 喧囂之後,如何看待直播行業往後的發展
經歷完2016年的「千播大戰」,2017年的直播行業逐漸回歸理性。
從融資和輿論看,直播平台在輿論上兩極分化,一方面映客賣身宣亞國際,ME直播轉型視頻交友,讓行業心有戚戚,另一方面虎牙直播完成7500萬美元A輪融資、花椒直播獲1億元B輪融資估值約為50億元,又宣布著行業格局仍然存在變數。根據投資銀行瑞信預測,中國直播市場規模2017年將達到近50億美金,但其增長卻在減速,由高速發展轉向平穩增長,市場進入調整期,但是最終的格局變化將會出現在2018年,2017年是行業殘酷洗牌的一年。
喧囂之後,直播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首先,用戶的關注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用戶的真實需求開始顯現,優質內容始終是用戶選擇的核心標准,而那些棄用直播平台的用戶,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對直播內容的厭倦;
另外,主播個人IP還是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50.67%的用戶表示,選擇收看內容的主要方式為關注收藏的主播,直播社交依然還是以主播為核心,而有連麥的直播房間,觀眾的互動效率又遠遠高於無連麥房間,可見多樣化直播的互動形式將大大提升用戶的留存率;
其次,在直播付費上,只有近四成的用戶為直播內容付費過,而頭部用戶表現出了更高的付費意願,付費金額也較大;
最後,直播從單純內容生產工具向業務工具延伸,並結合具體的業務場景,來升級垂直領域,比如直播延伸到電商行業,給購物者帶來圖文介紹及錄播視頻很難提供的臨場感,刺激消費者縮短決策路徑,通過主播所帶動的氛圍,刺激消費者沖動消費的產生;還有直播對教育行業、金融行業的改變,通過新形式給行業帶來了更多新鮮的血液。
既然直播行業發生了這么多的變化,那麼未來的直播趨勢是怎樣的呢?
第一,如開頭所說,直播市場已進入調整期,抱著「好奇」及「獵奇」心理而來的用戶逐漸消失,用戶沉澱後真實需求逐漸顯現。同時,資本和市場回歸理性,大額融資並購交易減少。隨著行業由增量市場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小玩家開始轉型或退場。
第二,商業模式將更加多元化,廣告植入、訂閱、游戲分銷、會員、內容分發將成為幾個主要的商業模式。而前兩周熊貓直播與視頻直播技術供應方Video++合作的「生猛吃海鮮」直播事件又為直播行業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另一個嘗試,活動一共直播了三天,3個海鮮主播在熊貓直播上直播了3天,現場試吃自家的海鮮產品,並結合Video++的直播互動技術,直接完成了在直播中的互動和賣貨的交易閉環,達到了總下單量1118單、客單價126元、平均直播電商導流率8%的成績,可見完整的直播電商之路也將是未來直播行業里十分重要的商業模式。
第三,直播競爭進入下半場,內容對直播平台用戶體驗起決定性作用。在過去一年的直播PGC屈指可數,除了《Hello女神》、《飯局的誘惑》,好像找不出其他,專業直播內容在策劃、製作方面的高門檻,讓許多內容提供者望而生畏,後期傳統媒體的切入,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直播領域PGC的匱乏。
第四,基礎技術始終是提高直播體驗的核心,直播需要更流暢、更清晰的內容,現場感、實時感更強的體驗,更多元更人性化的互動,比如上面提到的視頻直播互動技術供應方Video++便在致力於做這件事;另外,VR、AR等新興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與直播的結合也非常讓人期待。
最後,隨著短視頻熱度持續走高,與直播內容爭奪用戶時間的同時,兩種內容形態實質上並不構成對立,相反呈現融合態勢,短視頻逐漸成為直播平台的標配,直播所產生的大量視頻內容,也可以作為短視頻的素材,未來將呈現相輔相成的趨勢。
總之,今年的直播行業將面臨更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