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巴鐵看非法集資毀掉創新後還有辦法拯救嗎
近日,一樁引人注目的非法集資案成為媒體頭條。北京公安局東城分局發布的消息顯示,針對投資人舉報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情況,東城分局依法立案偵查,先後將白志明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而這家涉案公司,正是秦皇島「巴鐵1號試驗車」項目的出資公司。
原本「巴鐵1號」是創新的代表案例,在此前引發諸多轟動。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最終卻成為非法集資的一個噱頭。而從長遠來看,非法集資毀掉的不僅僅是「巴鐵1號」,更是投資者和大眾對創新的信心。在被非法集資毀掉後,創新還能被拯救嗎?
從光鮮亮麗到徹底崩塌,巴鐵「玩完史」
從萬人追捧到徹底「玩完」,巴鐵其實走過了一段起起伏伏的過程。接下來,不妨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巴鐵的「玩完史」。其實巴鐵之前並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立體快巴」——簡單明了但是不夠高大上。早在2010年第13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就出現了,當時就已經打出了各種噱頭。如每輛可載1200名乘客、減少主要交通幹道25%到30%的擁堵、施工周期僅為地鐵的三分之一、造價只有地鐵的十分之一……
但彼時這個項目引發了諸多質疑,在可靠性、真實性、可行性等方面,都沒有給出詳盡的解釋。而在數年後的第19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改名為「巴鐵」後開始受到諸多關注。雖然基本上沒什麼變化,但在媒體等運作之下,竟然成為「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創新案例。去年8月,巴鐵一號在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相信很多人還記得當時被「巴鐵」刷屏的「恐怖」。
但就在今年6月底,秦皇島的「巴鐵試驗線」就被拆除,還立刻爆出非法集資的相關信息。據悉,華贏凱來此前曾捆綁銷售「巴鐵」項目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號稱100萬元起投,年化收益達12%,集資超過40億元。今年5月20日,華贏凱來曾發布具體兌付方案,但竟然只兌付1%。而據《焦點訪談》也披露,「巴鐵」騙局涉及4萬多名投資人,未兌付金額達48.86 億元。至此,巴鐵終於徹底「玩完」。
非法集資讓創新背上罵名 一定程度上毀掉創新之路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創新,最終卻只是一場非法集資騙局。期待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相信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巴鐵的這一騙局,無疑會讓創新背上罵名。而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讓投資者和大眾對所有的創新項目都產生小心謹慎的心理。
當然,從投資角度看,這樣的心理當然是必須要有的。能夠防止再被類似巴鐵這樣的偽創新、假創新項目騙錢,能夠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和利益。讓那些打著創新幌子的項目、抱有投機心態的人,最終無所遁形。
但從大趨勢來看,卻在一定程度上毀掉了創新之路。原本創新在開始之時,是亟需資金、資源等幫助快速成長。但當投資者害怕創新項目為非法集資的噱頭而持觀望態度時,有可能會讓創新項目因資金鏈斷裂而毀於一旦。即使還能咬牙支撐,也有可能會因錯過最佳發展時機而難以壯大起來。
拯救!創新其實該這樣尋求投資
不得不說的是,雖然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信息前所未有的扁平化,每一個人都能從互聯網上獲取到相應的信息。但騙局的偽裝程度也越來越高,還是能夠輕松利用信息不對稱性,包裝出一個又一個完美的非法集資騙局。尤其是打著創新的名義,更是讓人難以分辨。試想一下,如果共享單車再過兩三年依然還不能賺錢,是否也會被認為有非法集資的可能性呢?
要想拯救被非法集資毀掉的創新,必須轉換思維,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真正具有創新的項目要將自身的可行性、發展趨勢、真實性等明明白白地展露出來,而不是畫出一個又一個的大餅。另一方面,在尋求投資上要穩扎穩打,如果想快速籌足足夠數年發展的資金,很容易就會被當成騙子。
當然,一個項目是否具有創新性,也不是單單靠成敗來判斷的,也有可能會因為機遇、市場、運營等因素而沉沙折戟。如何評斷某個項目的創新性上,還是要看投資者的專業性。盲目跟風,是最不可取的。(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② 巴鐵是不是場大騙局
不是大騙局,就是普通的融資騙局。拿一個看起來比較「高科技」的項目出來,向公眾融資,許以一定的收益,但項目是否真的能有收益則另說,在金融市場化後,這樣的行為不再需要監管,這樣的「項目融資」每天都在上演。
③ 巴鐵投資方涉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是怎麼回事
據氣道,昨天「巴鐵」投資方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警方已抓獲32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通報,針對有投資人舉報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情況,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高度重視,依法立案偵查,積極開展調查取證工作。2017年6月28日、29日、30日,警方先後將白某某(男,47歲,河北省邢台市人)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④ 巴鐵是治堵神器,還是融資騙局
巴鐵現在僅是
剛剛提出這個想法。
適不適合中國國情,
以及可否發展都
沒有確切的定論。
如果有人以這個項目融資,
那百分百是騙局。
⑤ 火遍全球的「巴鐵」涉嫌非法集資是怎麼回事
雖然去年9月在秦皇島的首秀僅移動了100米,但「巴鐵」這個科技項目火遍全球,連BBC、CNN、CNBC和美國時代周刊等著名國外媒體都爭相報道,他們稱「巴鐵」是中國人發起的一場未來公共交通領域的大革命。
現在,華贏凱來利用「巴鐵」為由頭進行集資的行為終於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今天(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有投資人舉報華贏凱來從事非法集資,公安部門調查後,已刑事拘留32人。
⑥ 中國巴鐵六年前失敗 六年後為什麼能圈錢成功
從「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輛空中巴士」,到「小學畢業發明家和P2P金融企業合謀涉嫌非法集資圈錢的把戲」,劇情反轉只隔一天時間。
2016年8月2日,在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戴河鎮車站村附近的測試路段上,「巴鐵」駛出了和六年前類似的輿論軌跡。
六年前,它的名字叫「立體快巴」,輿論的焦點是民間發明家宋有洲這項技術的可行性。這一次,冠以「巴鐵之父」之名的資本方白志明,成了焦點。
宋有洲的「新大陸(19.750, 0.12, 0.61%)」
宋有洲的微信名叫做「新大陸」,朋友圈封面是藍天白雲、青山草地之間的一輛金色雙層大巴車。今年58歲的他,2010年以來一直在為他的立體快巴尋找新大陸而不得。
出身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宋有洲,被稱作「民間發明家」,只有小學文化學歷,2010年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介紹自己曾經當過兵團戰士,采過礦,做過木工,後來一直做生意,涉足過煙酒批發、水暖建材、石粉和飯店等多個領域。1999年被授予了平生第一項專利——禮賓花,一種以壓縮氣體為動力噴射出精美彩紙的慶典用品。在立體快巴之前,他與人合夥在深圳成立了深圳市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
2010年5月,宋有洲帶著它的立體快巴模型和視頻在第13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亮相。這個以電力驅動、通過鋪設軌道能在小汽車頭上跑,以期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公共交通工具,因為被《紐約時報》報道而引起國內關注,宋有洲隨之啟動了立體快巴商業化推廣。
⑦ 「巴鐵」在6年前就被否了,之後它是怎麼重新包裝上線的
曾被叫做「立體快巴」的巴鐵,六年前就被否了
巴鐵,在六年前叫「立體快巴」,由宋有洲發明,不過在中國專利信息查詢網上並沒有這個專利名稱。根據巴鐵科技項目總監宋友江(據說是宋有洲的弟弟)的說法,它的專利名字叫作「寬體高架電車」。然後,查到了:
根據巴鐵科技的介紹,這輛試驗車主要調試的是「走」、「停」、「空調」和「LED燈」幾個項目。
觀眾:額,一定是在試驗鋼軌系統在地面上的運行狀況,雖然和地鐵一樣,但是應該會有新技術吧。
現實是:16隻實心膠輪。(納尼?這不就是車輪么?)
還有水泥槽道,100多噸的車體,以及緩慢的車速。
妮瑪,辣眼睛。走和停是用輪胎,控制台外接筆記本電腦,用超慢的速度走了不到300米,這試驗要說明個啥?
還有空調和LED燈。據說那天並沒有開空調,而LED燈,我就呵呵了。
接下來就是那一系列關於華贏凱來5月份發行的「巴鐵基金」了。如果發行了(華贏凱來是否認的),就是白志明的華贏凱來作為P2P平台融資,給白志明的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資金,由白志明的中國建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注冊)作為擔保。
自融自保,換個名字,金蟬脫殼。是不是非法集資?估計又能說5000字的,所以,over。
⑧ 巴鐵承擔上億違約金贖回港口,決定只供中國使用,收益變得更多了嗎
巴基斯坦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那就是付了上億的違約金從新加坡手中贖回了瓜爾達港口,並且只是為了供中國使用,這一份情誼令中國感動不已。瓜爾達作為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對於他們來說意義深重,中國在得知此事之後,拿出了13億人民幣幫他們搞建設。
之後巴基斯坦就對瓜爾港進行公開招標,本來中國中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可是沒想到,新加坡居然跳了出來,開出了比中國的報價還要高的價格,一舉拿下瓜爾港的十三年使用權,可以說這個結果無論是巴基斯坦還是中國都沒有料到,但是協議既然已經達成,那就必須按照規定辦事。
新加坡在的到港口使用權之後,表現的十分霸道,根本不允許外國的船隻在那裡停靠,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更是要嚴加看管,正因如此,沒有外國的船隻,自然也就沒有訂單,也就是說他們完全不在乎這個港口能不能帶來收益,只要掌握住這個地方就已經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巴基斯坦在了解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十分生氣,於是一怒之下花掉了上億的違約金,從新加坡手中贖回了港口的使用權,並且把它交給了中國,這件事情在當時受到了國際方面的一直反對,但是他們寧願承受這巨大壓力也要這么做。
接受這個港口對於中國來說著實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畢竟我們對於石油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往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在運輸過程中,勢必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所以每次都會被收取很多費用,但是有了瓜爾港之後,中國不僅可以省掉這一部分成本,還可以用它來發展經濟,現如今,一年可以創下145億的收入。
⑨ "巴鐵"投資方被舉報非法集資是怎麼回事
針對有投資人舉報「巴鐵」公司背後的投資方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情況,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高度重視,依法立案偵查,積極開展了調查取證工作。目前警方先後將白某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上述人員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據附近一家修車鋪的老闆透露,「巴鐵試驗線」自去年8月初首測後,至10月初,曾進行頻繁實驗。但10月份過後,直至今日,再未進行任何試驗。
平日里,現場有兩名看護人員,每逢月末,便有人來現場給看護人員發放工資。「『巴鐵』更像是北戴河的一個旅遊景點,旺季頻繁驅動,淡季便封存。隨著暑期臨近,趕來拍照的遊人又有好多,滿以為『巴鐵』快到測試期了,沒想到卻開始拆了。」
現場一名施工人員稱,「巴鐵試驗線」和北戴河區簽訂的合同將於今年7月份到期,「巴鐵」方曾試圖續約,但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