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財可以怎麼賺錢
理財有股票,基金,期貨,理財險等產品,大多數產品基本伴隨著風險,也伴隨著爭專議。屬2. 有什麼關於投資理財的節目或書籍
節目類:
《頭腦風暴》是立足國內,面向全球優秀企業總裁的大型財經深度訪談回節目,播出時間:周日 第一答財經21:30 寧夏衛視21:10 。
《波士堂》 是由第一財經、東方衛視、唯眾傳播聯合打造的以脫口秀形式呈現的高端訪談互動節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 第一財經21:00 寧夏衛視21:45。
《理財寶典》是上海第一檔以投資理財為主線的財經類電視專題欄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 第一財經17:15 。
書箱類:
金融理財原理
股神巴菲特的自傳
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解密私募股權基金》
《變成有錢人並不難》也不錯
再推薦一下網站:
和訊網,中金在線,證券之星
3. 理財大講堂第1講:為什麼要理財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開銷會越來越多,比如,結婚、買房、生娃、贍養老人、供養孩子等等,對於工薪階層,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理財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所以說越早的進行投資理財,我們以後的生活壓力就會越小。理財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財富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麼只有盡早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才會更快實現目標,享受美好人生旅程。
量入為出、做好儲蓄,這樣有了余錢才能做好資產規劃,理財無非就是開源節流,我們要清楚的知道每筆錢花到的地方,盡量節省開銷,把多餘的錢用作投資,讓錢生錢,這樣財富的積累才會越來越快。巴菲特說過:「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錢勝過人找錢,要懂得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這句話詮釋了獲得財富的真諦,那麼我們要怎樣理財。
一、要積累原始資本
對於一些月光族來說,沒有什麼比不斷積累更重要了,原始積累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在工作之餘,要多拓展收入渠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吃喝玩樂個人享受上。比如說你性格外向,愛好唱歌講段子,業余時間就可以試試網路直播;如果性格內向,愛好讀書看報,那麼可以試試寫作或者開個網店,以此來獲取除工作之外的更多收入,讓自己每個月都實現盈利。原始資本的積累是一件需要時間和耐心的事,你需要做的就是堅持。
二、要保持本金穩定。
有了一定積累後,我們就要開始嘗試投資,但你的投資一定要保證本金穩定,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本金就是青山,柴就是收益,山在柴在,山沒柴沒。比如100元本金,第一年收益率100%,變成200元,但第二年虧掉一半,收益率-50%,你最後還是只剩下100元。這樣反復循環下去10年後還是100元,總收益率為0。如果本金安全,每年收益率5%,那10年後就變成163元,總收益率63%。這只是簡單的舉例,你可以找計算工具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測算。還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每年的積累會逐漸增加,終值會大幅提高的。投資理財有風險,我們要時刻記住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要追求超額收益。
憑借不斷積累和本金安全的投資理財手段,需要長期的毅力和心態,財富增值實現較慢。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追求超額收益獲取更大的回報。你可以拿出小部分資產用來進行高風險的投資,比如投資股票、期貨、外匯、黃金、基金、p2p網貸、房地產等,但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要記得及時的鎖定收益。同時也要多學習一些投資理財知識,看些優秀的理財文章和書籍,「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理財好文章看多了,用心記住了,自然你對理財的認知水平就會不斷提高,投資也會越順利。
投資理財一定要趁早,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越早的利用錢來生錢,那麼實現財富增值的時間就會越久,你也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來源:華哥選基
4. 網上那麼多理財課,是忽悠人的么
正常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的思想就是,天上是不會白掉餡餅的,如果是要進行充錢的課,百分之90多的都是騙錢的。因為正常點的都知道的,對於絕大數的人來講,錢不好賺,叫辛苦錢來著。
5. 想理財必須先明白哪些概念
理財,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許多人都把理財當成了投資賺錢。實際上理財是理人一生之財,也就是對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管理。理財不只是生財,理財是善用錢財,是一種家庭的財務規劃。
第五,偉大的投資家都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
許多人在理財投資的時候,往往對自己的決定不夠自信,要知道比起錯誤的決定來說,不做決定是更可怕的。
第六,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
有的人很聰明,數學很好,邏輯也很強,對於數據分析他們有很強的優勢,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通過言談舉止來判斷你委託的基金代理人是否在誇大其實。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
第七,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
投資,特別是股票、期貨一類的高收益投資,往往會遭遇大起大落。許多人會被眼前的起落所蒙蔽,而放棄了思考長遠的收益,堅定你的投資思路,並貫徹下去吧。
以上七條,雖然最初是針對股票投資而說的,但是在理財投資時,對於收益與風險的權衡是一致的。
如果你能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性格的話,將對你未來的理財投資有很大幫助。
6. 什麼樣的投資理財最靠譜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
所以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關注「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5%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封賀理財課靠譜嗎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今負利率的時代,錢放著不動只會越來越少,所以人人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理財,是技能,更代表的是一種成熟的生活態度。但沒有理財基礎不知道從何下手怎麼辦?今天小篇來帶你從零開始學理財,邁出財富人生第一步!
一、先賺錢
工作是一切財富的前提,努力工作,做好創造財富的積累。當薪水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時,努力做職業規劃。
1、好的職業規劃,能讓你的薪水翻番。
2、可以考慮英語、會計、設計、編程等培訓,讓自己更值錢。
3、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技能,未來會對你有用。
4、學習求知的學問,鍛煉欠缺的技能,見識陌生的世界,以及結交優秀的人。
六、常見的理財定律
1、4321定律——合理配置家庭資產
4321定律是指把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2、72定律——復利計演算法則
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3、80定律——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
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為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不過,究竟進行高風險的投資,還應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判定,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4、31定律—清楚計算房貸金額
每月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好。否則你會覺得手頭很緊,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會捉襟見肘。
人生需要規劃,錢財需要打理!3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雙手辛苦勞動換來的,20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到中年時如何賺錢已經不重要,這時候反而是如何管錢理財比較重要。
8. 理財到底是啥意思
啥是理財?
很多人覺得,理財就是投資,就是錢生錢。
對不對?
也對也不對。
為了個人和家庭生活的安全穩定,購買保障性高的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這個過程是理財,在理財規劃的內容裡面稱為保險計劃。
社會養老保險只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要想退休後生活得舒適、獨立,必須要有在有工作能力時積累的一筆退休基金作為補充,這個過程也是理財,在理財規劃的內容裡面稱為退休計劃。
所以說理財不是簡單的獲得投資回報,理財是為系統的解決某個問題而合理運用自身資源的過程。
那麼,到底如何理財?具體咋操作?
一、記賬
摸清自己的家底是理財的前提。要弄清自己的資產狀況,就要對自己的收入、存款、負債等存量資產和未來預期收入弄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以理。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記賬的最好的方法,最好還是那種事無巨細的流水賬。
這樣,自己的收入是多少,花費是多少,都花在什麼地方,那些的必須的,那些的可有可無的等等,各項收支一目瞭然。弄清了自己的底細,便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理財規劃,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幫助自己更好地適應規劃的生活。
二、理性消費
任何消費都應是理性的,有節制的、按照自己的自身財產狀況進行消費。
缺乏對金錢使用的控制,容易產生過渡消費、超前消費。攀比、虛榮、講排場、講面子。月收入3000元,卻消費了5000元;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就能滿足居住要求,硬要買三百多平米的房子;收入一般、剛夠保證溫飽,卻要去高消費場所吃喝玩樂。這種消費是一種不健康的、扭曲的,並且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
三、投資
我的建議是,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而且門檻低,當時我也是300入門的,哈哈,注冊投資還能拿500購物卡,推薦家人和朋友參加過,覺得不錯,你們感興趣也可以看: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四、提升個人素養
提升個人素養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要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就要不斷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別人學習,向自己學習。
向書本學習就是要看書;向別人學習,就是多觀察自己周圍會處理事情的人,看他們碰到問題時會怎麼做。多和自己敬佩的人交流。向自己學習,就是要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自身。」
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約束,按理智判斷行事 ,無論什麼事情都三思而後行等等這些素質修養是理財所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