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極路由融資

極路由融資

發布時間:2022-03-29 04:46:51

Ⅰ 硬體創新去哪兒

智能硬體的熱浪從 2013 年燒到 2014 年,一浪高過一浪,燒得互聯網好不歡樂和焦愁。去年的 3D 列印、車聯網、智能路由、智能手環造就了一波硬體創業的熱潮。而隨著今年眾籌平台的名聲大噪,在智能硬體連接的領域里乘著眾籌的翅膀,拿著軟硬結合的大刀開天闢地,讓眾多巨頭和創業團隊紛紛扎進這塊沃土耕耘,心裡默念:互聯網下個巨頭將是我。
眾籌:硬體智能的依靠
說到智能硬體的燎原之勢,不得不提一下:眾籌,即 crowdfunding,是指通過互聯網發布籌款項目並向普通大眾募集資金的新興融資模式。目前國內已經誕生了專注於智能硬體的眾籌平台,比如京東前不久推眾籌平台主攻智能硬體和流行文化。更有甚者,國內第一家做智能硬體股權眾籌的點名時間,已經宣布從股權眾籌轉向智能硬體首發,而且這樣的勢頭一點不見減弱。
伴隨互聯硬體復興的想像,互聯網巨頭、傳統電子廠商、傳統家居、傳統醫療行業等等都殺入這個領域,這一切都要歸功緣起美國的新融資方式——眾籌,得到越來越多創業團隊和智能硬體發燒友的關注。因為它以門檻低,內容多樣等融資渠道讓有創造力的人們可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活動資金,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更多有夢想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眾籌也毫無疑問的大解決小團隊硬體創業中的資金、產品體驗反饋、傳播和粉絲培養的問題,通過眾籌網發布籌款項目並募集資金,能憑借較好的規避創業團隊重技術輕市場的盲端,而且眾籌在科技生活領域的日漸流行可以讓科技硬體新產品更接地氣,這是硬體智能化的一劑強勁催化劑,讓更多有想法和熱情的草根創業者走到了歷史的前台,讓一批批包含軟體內容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硬體產品送到了我們的視野。
被硬體智能化的衣住行
我們將智能硬體項目分為以下類目:可穿戴(衣)、智能家居(住)、車聯網(行),還有智慧醫療、酷玩設備、物聯網行業應用、機器人、無人機……目前最熱門的智能硬體,以運動穿戴、醫療健康、智能家居、汽車智能化這四個領域最為盛行。
國際上的互聯網巨頭布局智能硬體已經呈如火如荼之勢:Google 以 32 億美金收購 nest,更用 5.5 億重金拿下 Dropcam 進軍智能家居,還有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正式發布 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基於蘋果內部研發的硬體產品而開發的,旨在允許 iPhone 和 iPad 的用戶通過應用或 Siri 語音控制,對包括電燈、鎖、倉庫門等在內的傢具設備實現簡單的控制。
相對來說,國內 BAT 三巨頭目前動靜較小,不過也有不少建樹:360 成立智能硬體事業部廣撒下大網,網路旗下的愛奇藝與 PPS 合並後,形成了搜索入口、版權資源和發放渠道的全線覆蓋;而阿里則通過入股優酷土豆企圖佔領視頻產業,構建了一個覆蓋軟硬體和內容資源的廣闊版圖;與此同時,騰訊與手機、家電等產業鏈上各方企業頻密接觸尋求合作,與海爾合作推微信空調,可使用微信感知調控,騰訊對客廳相關硬體入口正積極進行卡位防範。除了 BAT 外的小米,華為等互聯網巨頭同樣閑不下來,積極部署家庭為中心的智能生態。

1、可穿戴硬體
據國外媒體報道,多年來,矽谷一直預測可穿戴設備將是明日之星, 並且在蘋果和谷歌的競爭領域中,可穿戴設備成為了一個關鍵的戰場。米拉內西表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增速在放緩,可穿戴設備將會是「下一棵搖錢樹」。市場研究公司 ABI 稱,今年包括智能手錶在內的可穿戴設備銷量約為 280 萬,相比之下,同期內智能手機銷量為 3 億部。目前智能硬體領域一是以谷歌智能眼鏡為代表和以蘋果智能手錶為代表的運動手環/手錶類產品更為突出。
蘋果在今年秋季或將推出自己的智能手錶產品——iWatch,谷歌也向公眾銷售了有限數量的谷歌眼鏡(Google Glass),據傳谷歌還在開發一款能測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智能隱形眼鏡。可穿戴中以來自咕咚手環、bong 手環、樂心、華為以及 Nike 的運動手環產品很盛。
市場已經有很多公司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手環手錶產品,但用戶熱情並不高漲,因為手環手錶通常監測步數、熱量、脈搏和睡眠時間,這些數據很難反映用戶的真實身體狀況。再者,按目前的情況來說,很多可穿戴設備更多的是在賣一個概念,相應的服務支持還沒跟上。從用戶使用的角度,每個不同的設備都需要安裝自己的 App,相互之間數據還無法打通,這帶來了碎片化的困擾。
2、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目前尚未形成整套的體系和生態,以小米路由,360 安全路由,極路由,聯想雲路由等以流量入口或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為焦點的爭奪日顯炙熱。何謂智能路由?簡單說,智能路由 = 傳統路由 + 可安裝應用軟體 + 可遠程操控。2013 年下半年開始,在極路由引領下,拉開智能路由戰役,加入戰團有小米、360、迅雷、網路這些互聯網大佬,當然姜還是老的辣,最近電信設備老大華為、傳統老牌路由生產商磊科也加入戰團,聯想和創業團隊的如意•雲路由合並打造聯想雲智能路由,這是一場好不熱鬧的爭奪!
如果單論市場,路由器的市場並不大,利潤也並不豐厚,為什麼巨頭大佬們要費力干這事兒呢?

路由器作為家庭中的無線信號源頭,所有的家庭設備都可以以它為基點被聯系起來。換句話說智能路由器的商業價值在於智慧家庭,根據 AVC 預測,這是下一個具有萬億市場空間的海量市場,而合適的網關產品及互聯互通模式是智慧家庭發展的重要前提,未來家中的智能窗簾可以遠程式控制制,但是窗簾廠家沒有必要去做技術端的東西,它們只需要採用智能路由器的解決方案,把自己的產品連接入以智能路由為中心的家居網路就可以了。智能路由器還可充當智能網關角色,7*24 小時控制一切家中聯網設備,把持著家庭流量的重要關口;
最近巨頭們又將目標轉移到智能安防領域,涌現了 360 家庭衛士、網路耳目、龍眼攝像頭等,試圖讓智能路由和智能攝像頭聯動並且帶動其他周邊電子,完成智能家庭生態和整套解決方案,希望路由器能與攝像頭終端進行配合。
然而目前智能路由的雄心壯志並沒有很順利的實現,盡管以小米路由為代表提出了智能家居模式,但是智能家居仍未走進日常生活,對於智能路由廠商也是各種焦慮:因為智能路由以多功能插件和白菜價殺入市場,盈利困難。並且智能路由器的最大賣點,就是智能家居,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智能路由器的智能家居這一概念仍舊過於單薄,難以支撐更厚重的應用,也遠遠沒有做到路由 Wifi 模塊對電視機、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的聯通和控制。嚴格來說,目前智能路由器宣傳中的智能家居理念,本質是藉助 WiFi 信號延伸出的管理功能,與真正的智能家居概念相差甚遠。
3、車聯網
顧名思義它指的就是車輛用某種通信方式連接到互聯網上,而且不僅僅理解為車跟某一個服務端的連接,更多的是講車跟外界的連接。車聯網在 2014 年熱度更高,整車及零部件企業,互聯網、通信、科技企業,都加快了在車聯網業務開疆拓土的腳步,意圖盡快確立自己在車聯網領域內的勢力范圍。與此同時,汽車消費者對車聯網的認知必然會迅速深入和提升,用戶規模也會得到爆發式的增長。
海外中,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汽車如今正攜手英特爾共同推進 Project Mobii 項目,雙方將在該項目上詮釋未來個性化車載和 Mobile Interior Imaging 技術等功能,採用人臉識別軟體提供經過提升的私密控制,且將使得車內體驗更加安全和個性化。另外,沃爾沃汽車, 觀致 3 五門版全系車型, 通用的安吉星、豐田的 G-BOOK、寶馬的互聯駕駛、賓士的 My Command 等均加入「車聯網」系統,即把汽車與電腦、互聯網技術融合起來,使汽車越來越「智能化」。另一方面,蘋果、騰訊、網路等互聯網企業也積極進行車聯網技術開發,集合各路「大佬」的車聯網博弈逐漸拉開序幕。
具體說,車聯網行業間壁壘過多,大家都想成為入口,這使本來就不充分的資源更加分散,難以做到顛覆性創新所需要的千萬級用戶的規模,加之汽車、電子、通信、互聯網、金融各有個的想法,各有各的標准,難形成合力。還有車主的使用習慣和接受程度也嚴重阻礙了車聯網的繼續向前推進。另外,車聯網如何實現盈利也是一大難點,一直延續免費策略的產品如何能讓車主們買單。
智能硬體去哪兒
做硬體是一種態度,但依然在摸索,並沒有找到成功模式,並且在設計研發、供應鏈、硬體設計、成本控制、庫管等各核心環節均是互聯網巨頭所不熟悉或者並不佔據優勢的領域,這些環節風險無處不在。
因此,一套完善的智能技術生態系統需要眾多開發者、廠商合作出精彩的智能產品、同贏未來,智能硬體往跨界合作去契合無疑是吻合未來趨勢的,而且有著充滿想像力的市場空間。最終我們將看到的是,各家會通過自身的開放性來建構一套智能硬體生態系統,或者說,以代表的數據和技術類見長的互聯網公司,未來將有機會成為智能硬體生態中的核心。

Ⅱ 聯璧金融嫌犯被抓是怎們抓道德

8月7日晚間消息,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 發布消息稱,成功抓獲「聯璧金融」案主要犯罪嫌疑人。

公告如下:

2018年6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經偵查發現,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有關部門批准,設立「聯璧金融」線上投資理財平台,通過公開宣傳的方式,對外承諾6%-12%不等的年化收益,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募集資金。該司法定代表人儂某(男,38歲,雲南人)已於6月20日凌晨出逃境外。

為此,市局經偵總隊即會同松江分局等單位成立聯合偵破組,抽調精幹警力開展專案偵查,先後對顧某平、韓某等30餘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查凍涉案資產約3億元。

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聯合專案組同步開展緝捕追逃工作,並於8月4日在境外執法部門協助下將犯罪嫌疑人儂某抓獲歸案,並於8月7日押解回國。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公安機關將全面查清案件事實,並全力開展追贓挽損工作。請各地投資人攜帶本人身份證、投資合同、轉賬憑證等相關資料至戶籍地或實際居住地公安機關登記報案,配合開展調查取證工作。此外,為方便投資人登記,公安機關將於近期在互聯網上開通本案投資人信息登記平台。請廣大投資人依法表達訴求,不信謠、不傳謠、不參與各類非法聚 集活動。

前面基金君提到過,很多投資者上了聯璧金融的車主要是因為斐訊路由器,所以爆雷之後紛紛把矛頭指向斐訊。

在聯璧金融官網崩盤當天,斐訊在第一時間發布公告,對自家客戶進行兜底承諾。凡是已售出的硬體產品「K碼」由斐訊負責協調第三方進行兌現,但僅限於購買斐訊產品的客戶,聯璧金融其他產品用戶不在他們的服務之列。

看似是斐訊的一種營銷手段,斐訊也迅速公告撇親了聯璧與自己無關,但實際上兩家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據業內人士透露,聯璧、斐訊存在關聯關系,甚至算得上「同一控制人」的聯系。

而如今警方通報中的斐訊實控人顧國平也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斐訊系由顧國平創辦,主營路由器、智能硬體等。

再來介紹一下顧國平這個人。

這位出生於1977年的上海松江人,拿到過地方政府十幾億甚至更高金額的智慧城市業務訂單,外界也給了他「有背景」「資本玩家」等模糊標簽。

2016年年初他被市場稱為「A股大股東爆倉第一人」。他曾經是ST慧球(3.200, -0.05, -1.54%)的董事長及實際控制人,並幾度嘗試將旗下實體上海斐訊裝入ST慧球,但屢嘗敗績,一朝爆倉,股權被凍結,各種訴訟追隨而至。

顧國平爆倉之後,在ST慧球上的故事更惹市場關註:

在2016年,再度發生爆倉的顧國平辭去ST慧球董事長一職,暗中將ST慧球控制權轉讓給了鮮言,但這次交接並不順利,另一方瑞萊嘉譽趁勢在二級市場舉牌ST慧球,隨後,鮮言和瑞萊嘉譽發生了激烈的奪殼戰,其中,鮮言一方炮製了「1001項奇葩議案」震驚了監管層。最終,證監會對參與該事件的各方做出處罰,其中,顧國平因為退出ST慧球時隱瞞了轉讓控制權的情況,被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天眼查信息顯示,聯璧金融三個歷史股東金偉、陳海東和韓凌,與斐訊存在著關聯關系。

據證券時報報道,斐訊公司持股的3家公司:上海勃奈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映碧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映碧投資」)、上海通木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通木投資」),其法人皆為金偉。陳海東為映碧投資、通木投資公司最終受益人,韓凌在不同公司擔任過監事。

從通過專利信息查詢:陳海東實際上為斐訊公司的董事。

此外,經過相關資料查詢,聯璧金融平台標的借款方:上海勃奈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訊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都是斐訊的關聯方,而迅恆投資的股東徐錦賢是斐訊通信的董事。

那麼投資者的錢去了哪兒呢?

今年2月中國證券報報道:上海炳通4.5億舉牌上市公司綠庭投資(3.400, -0.06, -1.73%)。舉牌的4.5億資金,3億來自上海康斐,1.5億元來自融資融券。

經過查詢可以看到上海康斐大股東為四川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最終的實際控制人為斐訊大股東顧國平。

而成立僅4個月的上海康斐能拿得出3億元資金,借給上海炳通用於舉牌綠庭投資,錢是來自哪裡?

有證據顯示,聯璧金融和另外一家平台「華夏金服」與斐訊通信合作開展「零元購」活動延攬理財客戶,然後將資金轉而借給上海康斐下游企業及有關聯關系的投資機構。

在資金流背後的復雜關系,簡單粗暴的給大家上個圖,或許能看得更清楚:

截止目前,斐訊所有電子產品在京東都被下架,而前幾天有報道稱,跟斐訊一樣營銷模式的極路由目前也面臨困境,創始人王楚雲發公開信稱,由於合作方i財富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立案,並出現兌付困難,以及京東下架所有金融類產品,致使極路由現金流出現斷裂,核心銷售渠道被迫阻斷,具體經營狀況面臨重大危機。

P2P專項整治9大新要求

針對近期互聯網金融平台「爆雷」風險事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分析總結了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對穩步推進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Ⅲ 關於斐訊K2的問題,現在可以賣掉路由器了嗎

1.斐訊K1,路由器159元售價有問題。
以我對路由器的了解,k1這樣的配置,硬體的零售價格,一般也就60-80,不能再多了。
而這個路由器,卻賣到了159的價格。
配置比它更高的,其他品牌的智能路由,比如 newifi Y1,360 P1,極路由,小米路由等等……配置比它高一截,售價也就100元左右。
2.斐訊k1,路由器的贈品,159元的鈴鐺卡有問題。
159元的鈴鐺卡,上面有激活碼,可激活某理財app的賬戶,激活後,該賬戶內就會自動沖入159元的理財金。這筆159元的資金,存放30天後方可提現贖回。
咦?這不是把買路由器的錢又還給我了嘛?
這意思是,要把路由器白送給我?
出於對錢的敏感,出於對「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句話的認知,我就開始了各種搜索……
--------分隔線-------
通過搜索得知,斐訊k1,在15年雙11時最低售價59元包郵。
通過搜索得知,斐訊k1,曾經售價139元,送面值139元的鈴鐺卡。
通過搜索得知,斐訊k1,用鈴鐺卡激活的理財app賬戶,可成功提現。
通過搜索得知,斐訊k1,與鈴鐺卡關聯的理財app(聯幣金融),是斐訊旗下。
通過搜索得知,斐訊k1,3個月內銷量達30W只。(此為官方宣傳數據,懷疑有水分,無從考證)
通過搜索得知,斐訊k1,單位生產成本在30元左右,最高不超過35元。
-------分隔線-------
我來給斐訊算一筆帳。
a.路由器成本35元+快遞費3元+人工及其他成本2元。可得:每銷售一單,投入成本40元。
b.每單售價159元,30天後,理財app中返還159元。變相獲得30天的賬期,或者說,資金沉澱。
c.3個月內,每月銷售10W單,每月投入40*10W=400W元。產出159*10W=1590W現金流.
d.把一個月里產生的現金流,在金融領域運作一下,會產生超過8%的年化收益(最保守的收益率)。那麼,一個月的資金沉澱產生的收益最少是1590W*8%/12=10.6W。
e.計算得知,平均收益率8%產生的利益,不足以抹平每月400W的成本。要麼,斐訊會將資金投往高收益的領域,要麼會在其他地方再度分攤成本。
f.換個角度思考。互聯網金融領域,單個注冊用戶的平均獲取成本在60-80元。平均轉化率最高為10%。
以此計算,30W銷量,30W的有效注冊用戶,最少為斐訊的理財APP剩下了1800W推廣成本。
以10%的轉化率計算,大概會產生30000名有效用戶。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30000名有效投資用戶,可以產生多少資金,產生多少的收益,我暫且不知,無從計算。
======分隔線======
從路由器銷售的角度來看,斐訊獲得了:爆發式的市場擴展(天貓銷量第二),爆發式的品牌知名度(0元購買百元路由),爆發式的品牌信譽(如實返款)。
單從互聯網金融的角度來看,斐訊獲得了:30W注冊用戶(30W銷量),千萬級現金流(銷售額),源源不斷的新用戶(不斷的銷售k1路由器),高於其他app的用戶信任感(及時返款並付利息)。
最重要的是,打開了一條從產品到金融的大門。
在此,斐訊應該感謝某寶,感謝某東,感謝他們的仗義輸血。
只可惜,苦了其他路由器廠商……
=======3月29日更新======
看到斐訊路由器出到K2了,價格399,依然是送鈴鐺卡,0元購買路由器的節奏。
仔細了解了一下,硬體方面,k2比k1就多了 功放,然後改了下外殼,其他沒啥變化。目測單台製造成本的提升在10元左右。單單硬體製造成本,能控制在45元以內,算上人工和快遞費,每銷售一台k2,成本大約50元。
經搜索得知,斐訊k2,從3月中首次發售到3月29號,某貓+某東,總計銷售27000台左右。
投入(50*27000)135萬元,產生1077.3萬元的銷售額,也就是最少1077.3W的資金沉澱。
咦?這投入產出比,比賣K1的時候高了很多嘛,資金池稍微縮小一點,成本卻減少了很多!大大的緩解了資金周轉的壓力嘛!
為斐訊的機智點個贊!
咦?價格提升到399,貌似又過濾一大批膽小鬼,篩選出了能支付的起399元又有貪婪之心的人。貌似,這都是聯幣app的目標客戶啊!
再為斐訊的機智點個贊!
咦?一個身份證可以激活多個k碼了,激活第二個就得往號里沖錢,還得定存3個月。這是又變相的擴大了資金池……
再為斐訊的機智點個贊!
----既然斐訊這么機智,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這個k2我就不擼了,原因如下:
1.我已經有k1了,159元還沒提現出來。
2.k2也就信號稍微好點,其他跟k1沒啥區別。真要上手用,還得刷固件,麻煩。
3.不想成為斐訊資金池裡的一部分。萬一,30天後提不出來呢?我膽小。
----再從融資的角度來看這個營銷活動,
斐訊k2,以135萬元的資金成本,獲得1077.3萬元資金的30天資金所有權……

Ⅳ 斐訊無線路由器怎麼樣

斐訊路由器 質量到底怎麼樣,只有使用過的人才有資格評論,最重要的不管什麼樣的路由器,總會有人說好有人說壞。像tp的,也一樣,就像我現在用的極路由智能路由器,也是如此。所以在挑選路由器的時候,要根據各個方面來評判,比如說你是在家裡用還是在哪兒,家的戶型是什麼樣的,有是路由器覆蓋面積一般,只適合小居室內使用,當然也就不適合100多平米的房子,所以樓主若想買家用的話,我用的這款極路由貳還不錯。我家125平,信號很好,樓主可以嘗試下

Ⅳ 給路由器,一個月後全部返還是什麼套路

一、這個套路簡單的說是:

要先將幾千元錢給出去買個所謂的「理財產品」,並且這個理財產品至少要存在一個月,一個月後是虧是贈另論(一般的理解是要賺的吧),然後再送路由給你。

二、就算是我最簡單的給你說,還是很繞的,對吧。實際操作更繞。

1、下載手機應用,然後注冊,然後實名及電話綁定,然後通過網銀轉充錢進去,然後進行操作所謂的「買理財產品」,至少幾千元,不同價格的路由至少對應不同額度的理財產品,成功後才可以領路由。

2、這個所謂的「理財產品」在1個月內是不能退的。

3、風險提示:這實際上不能算是「理財產品」了,這根本就是民間小額融資,只是故意換個說法混曉淆人的思維,借你的錢,然後送個路由給你唄。如果一個月後,那個企業出問題了,還不了了,那你的幾千元就算打水漂了。當然搞的早的人一般是會賺的,晚的,碰了鬼的,那就不知道了。

三、現在的信息社會騙子多,一定要記住的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誰也不是sa子,送自有送的理由。下面是典型的」送極路由「的關鍵套路圖,請理解著看吧:

閱讀全文

與極路由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