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享充電寶再創燒錢紀錄是怎麼回事
在這場戰爭里,商業模式已經被忽略,能否快速擴張成為最關鍵的決策點。
共享充電寶的火正在越燒越熱,資本驅動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上述融資顧問在走訪投資人時,很明顯的感覺到,很多投資人都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在投資這個領域。「這個行業火了之後,冒出來很多新的項目,早期投個幾百萬對於這些投資機構來說問題不大,他們考慮的不是未來公司的價值,而是在博未來並購收購的退出機會。」他說道。
想賭一把的不僅是投資人,創始人也在賭,他們的籌碼是手裡的股權。
能不能藉助資本的力量把量級迅速鋪起來是所有投資人最關注的地方——這是決定這樣一家公司估值的關鍵因素,也只有這樣才能迅速爬升到行業頭部的位置。但這導致了共享充電寶公司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融資,而在估值無法得到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創始團隊的股份被迅速稀釋。
袁炳松表示這也是無奈之舉,他和其他公司一樣,選擇的應對方式是嚴格控制投資方的董事會席位。而在完成3輪融資之後,小電創始團隊手裡的還剩30%左右的股份。
一個新的燒錢輪回
戰火越燒越熱,過高的熱度也讓一些投資機構開始思考這樣的模式是否真正有價值,一家投資機構在見完幾家共享充電寶項目之後,隨機做了一個200人的調查問卷,問卷結果顯示有75%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並沒有租借充電寶的需求,拿到這樣的結果,這家機構選擇暫時觀望,並不入局。
星翰資本投資總監趙豪認為,在投資人看來,充電寶屬於有快速擴張潛力的項目,損耗率和回報周期都低於共享單車,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資方。但他同時又表示,「也有可能沒到高峰期就下滑了。」
而資本的過分推動也造成了行業新的變動,艾瑞咨詢分析師李昊表示共享充電寶本來盈利空間就不是特別大,雖然需要燒的錢比單車少,但由於行業門檻更低,競爭會更加激烈,長期看來持續燒錢的可能性極大。
而許妙成也發現,他們早期建立的財務模型已經發生了變化,「市場現狀變得越來越混亂,合理的競爭范疇已經被打破了,大家都不補貼的時候都能盈利,而現在處於快速競爭的時期,必然會犧牲部分盈利來搶占市場。」
而這樣的燒錢輪回,已經在中國的互聯網世界裡上演過一遍又一遍, 燒出了新的用戶習慣,但也燒掉了大量的公司和資本,而充電寶能否會成為下一個單車、網約車、外賣、團購,決定的關鍵因素顯然並不是資本。
2. 打算投資共享充電寶,怎麼樣
,充電是真痛點還是偽需求?它會給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希望,還是會陷入高開低走的窘境?
雖然生長於共享經濟的黃金
不同的是,「來電科技」除提供充電寶之外,也提供數據線出售服務,並具有信用免押金服務;「小電」則不需要繳納押金,用戶掃碼下單後即可連線計費充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享充電寶行業已有至少15家創業公司入局。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來電科技」、「街電」和「小電」三家,這三家的A輪融資都已接近或沖破億元。
痛點
手機充電已經成為剛需
「小電」創始人唐永波則補充說,在今天,共享理念已經擁有了廣泛的用戶基礎。
於如今的中國消費者而言,共享經濟不再是一個陌生詞彙。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3.3%。
「手機功能不斷增加,智能機電池續航能力卻有限,充電是一件高頻剛需的事情。」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認為。
與手機充電需求相悖的是充電寶本身不小的體積和接近一斤的重量。
「2013年開始移動支付逐漸普及,未來的習慣是簡單出行,很多人出門連卡和錢包都不想帶,誰還想著帶一個充電寶?」袁炳松談道。
在他看來,共享充電寶可能比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更健康。
「首先,充電寶的成本比單車更低。充電寶的售價普遍低於100元,一輛共享單車的成本至少要在300元左右。同時,因為使用場景在半公共場所,甚至是商家
投資人五問風險
「共享充電寶這件事是十分符合互聯網思維的,一是獲取流量簡單,擁有用戶價值和流量價值;二是異地復制容易;三是在資本助推下易
第一,整個行業面臨著技術變革的風險。業內需要考慮的兩重風險,一是電池技術的變革升級,手機電池電量擴容到能滿足用戶電量需求,更便宜、更輕便、容量更大的充電寶被推出時,充電寶租賃市場會不會變小?二是充電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後,充電寶的使用場景會不會被進一步蠶食?
第二,存在著產品替代性危險。充電的需求的確存在,但在大小應用場景里這種需求很容易被其他方式所替代。尤其在小場景里,共享充電寶很容易被充電埠消滅,也可能店家被准備的免費充電寶或租賃充電寶所替代。相對而言,大場景沒那麼容易被顛覆。
第三,行業易面臨惡性競爭。大小場景都可能出現惡性競爭,導致訂單分流、價格下跌,行業競品越來越多話
不可否認,這個准入門檻低,投入成本少,盈利模式清晰的市場已然硝煙彌漫,「百電大戰」近在咫尺。
3. 停電了還充電寶是不是來電了自動就還了
如果出現停電的情況,這個你可以換一個地方來返還。
另外呢也可以聯系一下租售點,他那邊應該有供應電源也可以讓他來幫你還一下,最好是另外找一個地點來換跟他們說一下,這個是他後台出現了問題,所以導致這個位置這種情況,然後跟他們說一下,他後台會幫你關閉這個訂單。租充電寶返還的時候返還處。
基本信息
來電科技是一家提倡環保、高效、智能、愛與分享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專業致力於研發高端智能硬體和軟體於一體的手機智能充電產品。
來電科技開創了全球范圍內首個「移動能源共享平台」,將傳統移動電源銷售模式重構為生產和儲存、輸送、智能終端及智能服務的自動式循環系統,有效地減少鋰電池的污染與資源的浪費,實現綠色低碳環保節能。並藉助互聯網,將移動能源智能化、交易開放化及共享化,從而實現城市能源智能化。
2017年4月,來電科技獲得2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SIG和紅點中國領投,九合創投和飛毛腿董事長個人跟投。
4. 共享充電寶又開始進入市場你用了嗎
外出時手機沒電又沒帶充電寶,你會不會急得團團轉?別急,過一陣子,共享充電寶就要在市面「鋪貨」了,你可以在公共場所充電,也可以隨身帶走再到指定地點返還……據說,共享充電寶是新一輪資本市場的「新寵」,甚至創造出10天融資3億元的奇跡。
算賬共享充電寶怎麼賺錢?
本報記者采訪時得知,10000毫安級別的充電寶價格普遍在100元上下,普通企業生產成本不過七八十元。假設按照企業需要在全國100個城市布局,采購100萬個充電寶來計算,這筆費用就在1億元左右。除去推廣等免費使用因素,假設一個充電寶每天租賃2次,一次收費1元,100萬個充電寶每天收費200萬元。按照這種理想化模型計算,50天才能收回成本。當然,這還不算人力成本、運輸成本,充電櫃成本,以及最有可能出現的損耗、丟失成本。
對於回收成本的周期和未來趨勢,來電科技創始人袁炳松挺樂觀,他說,充電寶租賃費用比單車收入更高,收入在每天4元以上。每部充電寶的硬體成本是100元,25天就可以收回成本。目前行業的盈利模式比較清晰,主要的部分包括租金、押金、廣告收入等。
5. 共享充電爭相漲價爭相上市,充電寶第一股花落誰家
近日,有消息稱,共享充電企業怪獸充電計劃募資3億美元,或在今年上半年赴美上市。據天眼查顯示,怪獸充電於2017年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成立之初,怪獸充電便獲得多家投資機構青睞。截至目前,怪獸充電已完成5輪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9億元。此外,據浙江證監局官網顯示,2020年6月29日,小電科技簽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創業板上市。共享充電寶第一股花落誰家,尚未見分曉。
2017年,大多數品牌採取1小時免租金吸引用戶注冊。2019年,共享充電寶漲價潮悄然開始,收費標准從1元/小時升至2~3元/小時。2020年,價格漲幅更甚。目前共享充電寶收費標准為一般區域1.5元/半小時~2元/半小時。每日封頂價格從之前的12元左右漲到20元至30元。不斷上漲的收費讓用戶大呼“用不起共享充電寶”。早在2019年,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就已相繼宣布實現盈虧平衡和開始贏利,據業內相關人士測算,如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頻率、單價再度增加,部分企業的年利潤率可能超過60%。但為何收費標准卻越來越高了?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的負責人說,除了收入增加、現金回報更高等因素外,高流量業務也是提高入場費和分成比率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客運量大的酒吧,入場費甚至高達每年200000元。
6. 共享充電寶融資近12億 能看出什麼意思
炒股你就明白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主要採用兩種內模式。一種是移動模容式下的充電共享,充電寶可以從A地借出,B地歸還,代表企業為街電科技和來電科技,主要使用場景在火車站,商場,酒吧,醫院等;另一種是固定場景下的充電共享,代表企業是小電,主打桌面固定形式,主要使用場景在餐飲、KTV、咖啡廳等。
但共享充電寶是否能夠像摩拜、ofo們一樣成為共享經濟的下一個風口,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共享單車們如何賺錢還沒搞明白,看似更像公益事業的共享充電寶們又來了,不禁讓人感受到世界變化之快,恨不得砸掉剛剛入手的各類充電寶。
作為今日剛剛宣布A輪融資的Hi電領投方光速中國,看好該行業的前景,在其合夥人韓彥看來,共享經濟最終體現的是效率提升的本質價值。共享充電能解決用戶痛點,滿足攜帶不方便、充電不及時等需求,同時,用戶基數大、強剛需,且服務鏈條簡單可快速規模復制,產品服務有明確的使用需求和目的性。
7. 王思聰和陳歐就共享充電寶的「論戰」,你怎麼看
王思聰做事比較隨性,就不評論了。而且不看好很正常,目前很多人都不看好共享充電寶這事兒。簡單說說聚美優品3億投資街電科技,占股60%這件事,從我的角度非常不理解陳歐為什麼要這么做。主要有兩點:
第一:共享充電寶業務和聚美優品的電商業務無任何關聯性。所以之前的電商業務幫不了共享充電寶這門新生意。
第二:享充電寶未來一定是補貼大戰。就像今天的共享單車一樣。我周末騎了ofo兩天,一分錢沒交。ofo就是要通過免費來清共享單車的場。未來共享充電寶這個領域一定也會這樣。以前進商圈、進Shopping Mall,不需要給他們錢,未來要給商圈、購物中心、店家分賬或一次性的進入費,因為想搶占入口的人太多了。所以共享充電寶這門生意未來一定是燒錢大戰。
回過頭來看,聚美優品投了這么多錢,佔了這么多股份。而共享充電寶這個領域前期一定會虧錢,業績肯定會合並到上市公司報表中,讓聚美優品的數字也會很難看。所以實在搞不明白陳歐為什麼做這事,感覺這件事兒欠缺戰略思維的考慮。
8. 共享充電寶哪家公司實力強
一、街電
街電作為共享充電寶榜首,2019年,街電全國鋪貨量達到450萬台,主營桌面的小機櫃,根據權威部門估算市值已經在300億以上,上市只是時間問題,街電的生產商為ANKER,電池為動力電池充電寶比較耐用,ANKER為知名的充電寶生產商,目前街電全國代理商基本上已經招滿了,只做區域代理,投資門檻較高,個人或者小企業比較難介入。
二、小電
小電作為直營品牌之一,目前完成了B+輪投,疫情期間小電高管公開表示,資金鏈遇到了困難,從2020年6月的總體情況來看,小電已經撤走了很多不少省份,如甘肅等地的機櫃,目前主要針對一些優質商戶提供服務。
三、怪獸
2017年5月怪獸在上海成立,目前已經完成了C輪天使輪投,2019年12月融資5億元,怪獸供應鏈為紫米科技,投資公司包括軟銀亞洲風險投資公司、高瓴資本、順為資本、清流資本、小米科技等,目前可以說是直營品牌裡面資金實力比較不錯的。
四、來電
來電科技是一家立足於深圳,著眼於全球的創新型高科技互聯網企業。是專注於搭建符合現代化城市所必需的移動能源共享網路平台。 該公司的使命是讓人們出行在外,手機隨時都有電。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來電科技」)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基於互聯網與物聯網,為用戶提供全場景充電服務的公司。來電科技最早進入共享充電寶行業,開創並且從無到有的定義了共享充電這件事情。
五、深圳市搜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搜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2015年09月2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梁凱,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通訊產品及配件的設計、開發與銷售;共享充電寶;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技術開發;經營電子商務等。
9. 思聰撂狠話,陳歐砸三億,惹兩人互懟的共享充電寶到底能不能紅
思聰撂狠話,陳歐砸三億,惹兩人互懟的共享充電寶到底能不能紅?
2017-05-09 13:48
近期的微博熱搜里出現了一個特別—王思聰怒批共享充電寶,其後有好事的網友扒出了思聰今天凌晨的朋友圈,這位專注網紅100年的富二代寫到「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直接把此話題推向了高潮。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智能手機的廠商都牟足了勁,想要在增加續航的時間,那麼在技術驅動下,充電寶存不存在還是問題,別說是共享充電寶。即便是單純對於充電寶來說,未來充電寶是否輕薄方便,根本不用「共享」了呢?
當然在如今的互聯網大潮下,萬事都有可能,到底是思聰吃翔,還是陳歐吃香,我們只能等待時間給予答案。
10. 來電科技共享充電寶怎麼收費
根據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台 Trustdata 發布《2019 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統計,共享充電市場經過野蠻增長,慘烈廝殺,形成街電、來電、小電和怪獸充電的「三電一獸」的競爭格局,占據市場份額 96%以上。
手機「加油站」漲價已成常態
筆者我8月份在南昌的一家烤肉店租借了充電寶,使用不到1.5小時,收費為4.5元,比之前的收費漲了一倍多。而且筆者去了附近數十家電影院、餐飲店和書店發現,南昌已難再尋1元每小時的充電寶,2元,3元和4元成為普遍現象。
據了解,共享充電寶經過資本角逐,模式探索後,早已進入全面提價階段。從過去的從每小時1元翻倍漲價為每小時2元、3元、4元,在熱門景區等人流大的地方甚至高達8元。
有些企業為了漲價,在文字上也做足了功夫,把之前的每小時收費標准改為了每半小時的收費標准,讓沒有看清的消費者繼續產生便宜的錯覺,實際上,價格已翻番為之前的好幾倍了。
業內人士表示,如同共享單車發展初期搶占市場,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瘋狂燒錢搶點位階段,商家分成、地推等隱性成本又不斷上升,與此同時行業整體融資困難,生者挺住,死者無數。因此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漲價是最直接有效的盈利方式。
筆者認為,共享充電寶的漲價的「騷操作」並不能完成其自我救贖,行業的天花板已到。雖說在2017年底共享充電寶部分頭部玩家已實現盈利,但要說共享充電寶逆風翻盤,迎來全面盈利為時尚早。尤其是近期的漲價,無疑是觸動了消費者的神經,最終能否繼續運營下去,還得靠消費者用腳投票。
好借接難還的共享充電寶
面對來勢洶洶的漲價潮,不少網友有點自己的小情緒,紛紛表示,以後出門選擇自帶充電寶,共享充電寶價格這么高,有時候很久才能還上,還會莫名被扣款,體驗越來越不好。
據9月5日消費者「s1x_-」在黑貓投訴:在南寧space酒吧借了一個來電充電寶,當天忘了還,那我就第2天早上再來還,可第2天早上酒吧沒有開門。等我下午來歸還的時候倉位已滿。那就等到了第3天再來還。還是倉位已滿。那我就打電話給客服,客服讓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還。太遠了時間分配不來,於是第4天就回隔壁酒終於有空位還了,等我歸還的時候扣了我4天100元。打電話給客服也不予理睬。
被亂收費的可不只一次,也不止這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多位消費者反映,使用共享充電寶存在亂扣費、不退還押金、客服電話無法聯系等問題。甚至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充電寶還了,但後台系統卻仍在租借中,並且繼續扣費。
廣州的袁先生在醫院租借了搜電共享充電寶,但充了幾分鍾就歸還回去,系統還在一直扣費,直到三天後,系統還直接扣除了袁先生99元,並顯示沒有退還充電寶。客戶回應需要提供醫院的視頻作為證據才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