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固融資融券方面最新消息都是什麼
每天,從窗里和你見面,便是一天新的開始。你沒有變,還是那麼美麗,還是那麼耀眼;而我也沒變,只是感覺沒睡醒,還帶著昨日的疲倦。富麗堂皇的宮殿,神聖而威嚴得,妝扮著人們供奉的威嚴。我匍匐在你的跟前,誠心地祈禱,今天過去,翻開日歷,又發現又是一個新的美好的一天。眉額的褶子,擠出一道生活辛酸的弧線,生活的辛勞,譜寫著一天又一天、反復無止的頹顏。問過往的行人,路到底可以通向哪裡,循著這條路探尋下去的人,如今又走到了哪裡,路程是否已終止?終不見遠遠青山,畫下滄海桑田;終不到廣闊平原,問胯下的馬兒,天涯是否真的遠在天邊。
洗洗臉角的塵垢,將自己翻新。春天已經到來,一場新的改革,將為天地改頭換面。花兒怒放的時刻,她不敢凋謝,也不敢懈怠,那一張映襯在時光簾幕之上,那一張羞怯的臉。時間沉默不語,只是滴滴答答,響得格外清脆。我彷彿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撲通撲通,是一場甜蜜愛情的初次相遇,我絞盡腦汁地想要張羅好我們相遇的情節,我又能夠不經意地出現,為你創了一個亘古未有的驚喜,卻又不顯唐突。
卿,駕著清風而來,一身素泊,卻又飽富深情,知冷知熱。像楊柳依風而舞,順勢而踏,踩出一個清脆悅耳,跳出一個生龍活虎,奔出一個無限風情。躑躅於手間揮之不去的痴迷,鑽研一夜,醒來睡在蓮花朵里那一副似醒未醒的神情,清晨的露珠從荷葉尖慢慢劃落逝去,夕陽熱烈過後,荷葉間,留下條條跡紋。夕陽見證了這段路程,這段從開始到結束,如此短暫的一個過程。只是眨眼間,我為你流過的眼淚,便化作了時光斑駁的紋身!
因為寵幸,而習慣了淘氣。不明事理,非要胡鬧徹底。那荒蕪的路,不見了提燈尋找真理的人,只有精神恍惚的人,還在為荒蕪撣去被風染上的塵。乘著虛幻的龍,略施小計,一路暢行無阻,直抵關隘咽喉。藏匿山叢,吞雲吐霧,盡顯不凡之身手,岩凸露處,詭秘神蹤。卧於寒石而感季候之涼薄,縱於河流而知歲月之悠悠,靠於桅桿而深感命運之顛簸,佇於層樓而自知繁華終盡人去樓空……
梯田已乾涸,青蛙已遷徙,蟬兒在山林間一通亂和,老鵓孤聲還在做最後的悍辯!夕陽落在了河中,山河美人沐浴在河的柔波,不像汛期時那般兇猛,而不覺旱期時那般細弱。以河水之清幽,足以洗盡一身塵垢;以河水之綿長,足以追溯生命之源頭。雖即我們同飲一河之水,卻車馬不同,各奔其路,惟夕陽墜降之處,是我們共同追逐著前往的歸宿。我們不甘落後,我們爭先恐後,身上沾滿了夕陽的光褶,眼中裝滿了夕陽的光束,心中藏滿了夕陽的溫暖,嘴裡含滿了夕陽的味道,鼻子收集著夕陽的芳香,緊倚著大地的弧度,劃出生命的光彩,托起命運的興衰!
本是一道光彩,奈何光彩不常在,生命不重來。一時慨然,那光彩本就永在,只因世障無涯,路形多怪,不見了那光彩。於是,為了尋找那光彩,一次次半途而來,一次次重頭再來,一次次默認命運自領的悲哀,指望著那重頭再來,能夠真的重頭再來!為山河上色,人生一遇,不過轉眼瞬時,若世間所有的表演都丑相百出,那麼你只有離開舞台,才能展現此生最大的精彩。
❷ 融資st階段是什麼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1
❸ 閩商的崛起
與此同時,福建民間在省外投資的擴張速度也在加快。據不完全統計,在省外投資的福建人數已超過250萬,從1995年開始,福建商人先後在20多個省份成立了百餘家商會組織。
現代閩商積累財富只有20多年時間,大多數仍是中小企業,但也已出現了一些很有實力的企業家。在北京,就出現了活躍在房地產界的「閩商幫」的四大家族企業。同樣在北京,福建人已注冊5000多家企業,分布在房地產、物業管理、機械建造等20多個行業。此外,在上海、東北、華北,都不乏閩商的身影。其經濟實力不容忽視。 自清朝中前期閩商傾盡資本對抗控制全中國的外族滿清失敗之後,清朝中後期閩商在東南亞經商致富,控制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賓的經濟,而且富可敵國,以巨大財力供楊衢雲等進行革命以建立資本主義民主中國,與控制全中國經濟的滿族再戰爭,推翻滿清政府[注 3],在民國時期華僑富豪以陳嘉庚為首,在這一帶以及福建人早期的聚居地中上環,作為國民革命軍北伐、中國抗日戰爭的資金中轉站,有大量銀行,企業為國民黨提供資本。新中國成立後,大量原居於廈門、廣州、上海以及全國各地的閩籍資本家、地主移居香港以及新加坡,香港閩南民系當中數十萬都在中西區、灣仔區、東區、觀塘區沿海以及九龍城區紅磡一帶。 2010福布斯台灣富豪榜前十位排名人物姓名凈資產(億美元)祖籍地1郭台銘59中國-山西省-晉城2蔡氏兄弟58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3蔡萬才53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4蔡衍明49中國-福建省-泉州石獅5魏應州45中國-福建省-龍岩永定6林百里30中國-上海7林堉璘27中國-福建省-泉州石獅8林榮三24中國-福建省-泉州石獅9羅結23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10王永在22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2010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前十位排名人物姓名凈資產(億美元)祖籍地1郭鶴年145中國-福建省-福州倉山2阿南德克里希南813李深靜46中國-福建省-泉州永春4李金花39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5郭令燦38.5中國-福建省-廈門海滄6鄭鴻標38中國-廣東省-潮州7楊忠禮25中國-福建省-泉州金門8莫比達179陳志遠16中國-福建省-泉州永春10張曉卿12中國-福建省-福州閩清2010福布斯印尼富豪榜前十位排名人物姓名凈資產(億美元)祖籍地1黃惠忠/黃惠祥167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潘湖2吳笙福30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3蔡道平26中國-福建省-福州福清4阿布力扎·巴克里255黃亦聰24中國-福建省-泉州洛江6彼得·松達217林天喜20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8陳江和19中國-福建省-莆田荔城9林逢生14中國-福建省-福州福清10索吉哈托12201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前十位排名人物姓名凈資產(億美元)祖籍地1黃廷芳/黃志祥80中國-福建省-莆田涵江2邱氏家族55中國-福建省-廈門海滄3郭孔豐35中國-福建省-福州倉山4郭氏四兄弟32中國-福建省-泉州南安5黃祖耀31中國-福建省-泉州金門6鍾聲堅20中國-廣東省-汕尾7林彼得15中國8郭令明12中國-福建省-廈門同安9李成偉8中國-福建省-泉州南安10王明星7中國-福建省-泉州南安2010福布斯菲律賓富豪榜前十位排名人物姓名凈資產(億美元)祖籍地1施至成50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2陳永栽21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3吳奕輝15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4Jaime Zobel145吳聰滿12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6陳覺中9.8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7Enrique Razon Jr9.758Beatrice Campos8.49鄭少堅8.05中國-福建省-泉州永春10許寰戈7.6中國-福建省-漳州龍海閩商在美國也一直穩步發展,僅紐約一地,現在就有30萬福建人在從事餐飲、貿易和實體企業。三家閩商企業已躋身華人在美企業的前十名。
閩商數百年的演變發展,形成了一種代代相傳的閩商精神,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將其概括為:善觀時變、順勢有為,敢冒風險、愛拼會贏,合群團結、豪爽義氣,戀祖愛鄉、回饋桑梓。
四、不能僅限於福建一隅
在閩商發展勢頭良好下,郭招金認為,他們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南北夾擊」中,福建已淪為上述兩者之間的一個邊緣空間。不僅難以形成外散效應,還造成自身空間被爭奪的尷尬局面。 相比其他商幫,閩商具有七大優勢:
1、世界多元文化的新優勢
閩商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合理延伸,又是接受海洋文化熏陶的結果,有著自己的獨特內涵和歷史詮釋。閩商文化屬於移民文化,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和開放性,在不斷南遷和聚合的過程中,不同時期入閩的漢民族,在福建地區顯示出較強的交融性。南宋年間福建的對外聯系進入空間的繁榮時期,尤其是泉州地區經商而且還定居下來,傳播了伊斯蘭教文化,閩商文化也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格局。閩商文化有廣泛的延伸性。閩文化以其獨特的地進位置,上接中原、吳楚,下續台灣、東南亞,其涵蓋面和影響力相當廣泛。閩文化兼備南北、寬和共濟的人文特徵,已經並繼續將對海外華人社會和台灣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充分發揮閩商多元文化優勢,深入挖掘閩台文化與海外華人的共性和其中的契合點尤其是閩商文化和社會的互動關系,對提升閩商企業競爭力、加快引進華人資本步伐、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和促進福建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2、世界華人五緣關系的新優勢
閩商以五緣結成商業網路,五緣促進了閩商網路的進一步拓展和互動。所謂五緣是指商緣、親緣、文緣、地緣和神緣。以商緣為例,閩商會在國內已經佔有重要席位,如上海福建商會、泉州僑鄉開發協會商會等等就是其中傑出代表。在國外以閩商為主體的商會也數以千計。以親緣為例,閩商發展以親緣為核心,姓氏宗親會十分普及,家庭經營更是十分族譜宗親資料統計,早在唐代,福建就有氏族經商的傳統。如永春顏氏家族從商者約占總數40%,其家族成員都往南洋濱榔嶼從商等。在商業發達的晉江一帶,家庭式經營更為普遍,父業子承,形成風尚。以文緣為例,以南音為代表的泉州海絲文化已成為了世界閩商的共同鄉音,共同的文化愛好使閩商更加團結,形成了文緣網路。以地緣為例,福建同鄉會和福建宗親懇談會在世界各地遍布,早已成為凝結閩籍商人的重要渠道。再以神緣為例,媽祖崇拜已成為閩商最典型的文化標記。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有300多個縣市保存著天後宮或媽祖,世界范圍內的天後宮或媽祖廟也有近5000座。充分發揮上述五緣關系對閩商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3、沿海大通道交通的新優勢
福建由於山區繁多,歷史上交通不便就是閩商發展的大礙。如今福建省把建設沿海繁榮大道作為「十五」期間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以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進一步形成,這構成了新時期閩商發展的新優勢。隨著近幾年產業結構布局的調整經濟開發區、港口碼頭、旅遊景區等開發建設的加快和全市發展的海洋經濟戰略的實施,沿海地區公路網路布局顯得有盡完善,特別是國道324線到海岸之間的地帶未能形成一條與國道主幹線基本平行的主通道,不利於各港口、區域間的便捷聯系。同時,由於交通不便,部分沿海岸線地區經濟發展受到制約。為此,建設一條貫穿南北的沿海大通道,促進全省沿海岸線地區經濟的發展,已成當務之急。就泉州境內而言,沿海大通道計劃開工建設103.3公里,完成路基124.6公里,完成路面94.1公里,總投資完成25.294億元,今年7月1日前已完成全線路基,全線貫通。沿海大通道的開通對閩商發展起到了貫通南北東西的經商便利,對發展福建旅遊大省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4、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2014年初,為實現福建發展新跨越,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戰略目標大大打開了福建發展的視野,將積極吸納閩商發展,構成其重要發展契機。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充分發揮福建作為兩岸三地和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兩個三角洲聯結的區位優勢,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是積極吸收外資包括廣大閩商到福建境內投資。其次是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著力推進與長江、珠江三角洲的產業對接、基礎設施對接、市場對接,拓展經濟腹地。如寧德主動接受浙江一帶的產業輻射,去年引進各種項目300多個。漳州發揮比鄰廣東的優勢,對接珠三角高新技術產業,合辦各類企業100多家。南平、三明、寧德等地的企業家,在上海創建鋼材、木材、石材等各類市場50多個,年經營額數百億元。第三是把打通出閩通道作為戰略目標加以實施。去年,全省投資數百億元、全長600多公里的同三線(黑龍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亞市)福建段高速公路全面貫通,使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得以連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目標應該是立足福建,連接長三角、珠三角,面向東南亞,從而走向世界。
5、閩籍華商發展的新優勢
福建簡稱「閩」,福建人走出福建省外的卻不在少數,根據最新統計,在海外的福建鄉親多達100多萬,遍布100多個國家、地區。而據[亞洲周刊]「國際華商600強」資料統計,扣除台灣地區企業外,在2003年度264家華商企業中,屬於閩商的有101家,其中東南亞國家83家,香港地區18家,累計資產總額2560.1億美元,分別佔到上榜企業和資產總額的39.9%和36.8%。海外閩商突出代表有「錫礦大王」胡國廉,「橡膠大王」陳嘉庚,「木材大王」李清泉,「精業大王」黃仲涵,「萬金油大王」胡文虎,「丁香大王」林紹良、祖籍晉江潘湖金融大王印尼中亞銀行黃惠忠。知識型海外閩商迅速崛起,他們的適應能力、開拓性很強,發展後勁足。他們主要從事高科技和企業管理工作,不少人已嶄露頭角。如匈牙利郭氏集團,在東歐以及北美、巴西等地設立十多個高科技子公司,年營業額數億元;李少蔭博士任美國氣溶膠協會、物理學會會長;紐西蘭科學院院士高益隗教授獲得國際技術發明獎金獎和第二屆國際「愛因斯坦」新發明、新技術產品金獎......,這些新一代閩商在高科技產業化領域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必須提到的是,海外閩商一般都有落葉歸根思想,如何吸引他們特別是新一代閩商到福建投資要有新舉措,如在征地、稅收、人才支持等諸多方面給予優惠措施和及時幫助。
6、三大中心城市經濟崛起的新優勢
中心城市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區域參與經濟競爭的支撐力量,也是閩商得以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前,區域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已演變為中心城市之間的競爭。優先發展中心城市,是製造業集群化、服務業規模化、經濟發展高效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對福建來講,當前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區劃調整,擴大城市規模、容量,增強中心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福建城市發展將以構建福州、廈門、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為支撐。這三大中心城市各有特點,起到了龍頭、經濟中心和旅遊中心的作用。三大中心城市的特點融合海濱產業帶,既有競爭又有協調,其中福州是政治中心和龍頭,泉州是經濟中心,廈門是國際性港口城市。三大中心城市要建成人口規模200萬的大城市,再向300萬以上人口發展,使三大中心城市朝著福建要素配置中心、產業擴散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的方向發展,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發展的三台巨型發動機。發展三大城市要加強廈門灣、福州港、泉州灣、湄州灣等深水港建設,實現港灣互動;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際立體交通體系,形成中心城市「四小時交通圈」和中心城市與周邊縣(市)「一小時交通圈」。總之,三大城市的區域擴大協調發展將對加速福建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帶動作用。
7、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福建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擁有200米等深線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千米,比全省陸地面積大12%左右。海岸線蜿蜒漫長,總長3324千米,居全國第二。沿海有大小港灣125處,深水港灣22處。島嶼星羅棋布,大潮高潮時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1546個,居全國第二,島嶼岸線總長度2804.4千米,島嶼總面積1400.13平方千米。全省灘塗面積為2068平方千米。福建省海洋資源豐富,擁有「漁、港、景、油、能」五大優勢資源。在省委、省政府「建設海洋經濟強省」一系列重大決策的推動下,海洋經濟獲得快速發展,海洋產業增加值520億元,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2.2%,海洋經濟成為福建省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沿海旅遊業是福建省的重要海洋產業。2001年海洋水產品產量達481.8萬噸,居全國第三,是閩商投資發展的好環境,也是吸引國際資本的好環境。 1、創新閩商模式
什麼是閩商模式?我認為廣義上應該是指建設以福建沿海為中軸,東西兩岸經濟文化互動,以世界多元文化為核心,融國際旅遊、海港特色的大省。狹義上的閩商模式就是指體現閩商身上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狹義閩商模式具有下面內容:(1)人格魅力。包括誠信仁義、自強不息等內在修為和「愛拼才會贏」的膽略。(2)經營理念。閩商是踐行「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理念的楷模,其中代表人物有陳嘉庚先生等。閩商經營成功後,積極地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造福社會,可見閩商既追求富有之大業也追求日新之盛德。(3)閩商網路。受各種觀念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同宗、同文、同鄉給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導致許多閩商仍然喜歡在血緣、地緣及業緣關系結成商業網路內尋找合作夥伴。(4)經營模式。大部分閩商仍然採取家族經營模式以積聚財富。一方面,家族企業的繼承性,使企業行為更具長遠性,避免了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家族經營也使得企業在使用人才和外來擴張上出現了許多問題。
為此,創新閩商模式在當前就必須做到:(1)拓展發展路徑,穩健地推進跨國經營,尋找新的發展空間。(2)不斷地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創新能力。真正做強做大強項產業,避免力量的分散化又要把握好世界產業發展的脈搏,及時搶占發展「先機」。(3)促進家族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重點是結合家族企業組織優勢,進行制度創新,保持和擴充自身優勢。(4)增強閩商網路的開放性。閩商經濟網路發展受到了血緣等因素限制,容易產生排外行為,不利於保護閩商利益及其事業的發展。歷史上,東南亞國家多次出現了排華情緒和現象,充分說明閩商網路開放的重要性。
2、進行制度變革
主要是針對閩商家族企業經營模式的缺陷進行制度變革。閩商企業要走出家族制管理向現代公司轉變,實現這一「蛻變」必須做出相應的對策選擇:(1)突破「家」的陝隘觀念,樹立企業長遠發展理念。首先,要樹立企業社會化的觀念,引進外部股東,使企業的股權分屬於不同的所有者,企業作為一個法人獨立於家族。其次,突破子承父業的觀念。(2)適應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實行委託代理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是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的必然選擇。委託代理制的特點是用人唯賢,而不是用人唯親。企業應當擇賢聘用家族之外的管理者,改變過去所有者與經營者合二為一的管理模式,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重大決策由董事會集體決策,家長或其他家族成員不能越過董事會與總經理而對企業經營活動任意干預。(3)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進行所有權結構調整。首先,明晰產權關系,在創業之初就應該在家族成員間界定產權。其次,實現企業產權結構的多元化,讓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技術骨乾等購買企業股份,形成一種股權激勵和制衡機制。最後,實現企業資本社會化,吸納其他股東入股,或與其他企業形成企業集團,實現資本社會化。(4)適應經濟全球化和WTO的要求,民營企業家長應提高自身素質。
3、提高閩商形象
提高閩商形象關鍵在於提升閩商企業品牌,閩商個人的素質和保持福建社會穩定,也就是提升企業、個人和城市的形象,而核心則是要增加文化內涵。只有文化才能展示閩商的價值品位和可貴風尚,文化是閩商企業、福建城市和閩商個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就閩商企業而言,今後要加強閩商企業文化建設,避免再度給外界閩商企業無文化的誤解,同時要注重企業品牌建設,真正把閩商企業辦成現代企業。在城市建設上,必須逐步形成用全新的文化理念構建文化型城市的戰略發展思路。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發揚福建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優勢。在閩商個人素質建設上,要把文化作為社會進步的動力,用先進文化作引導,使閩商個人認識到個人素質與企業形象息息相關,在自我教育、自我規范中增加閩商個人參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在提高福建城市文化質量的基礎上,增強全省閩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4、強化國際交流
要強化福建與世界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從經濟方面來看,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形成「走出去」的戰略,鼓勵閩商到世界投資,傳播優秀的閩商文化,使之象溫州文化一樣在世界各地紮根和繼續繁榮,同時也要實行「引進來」的戰略,改變過去福建排外閉塞的現狀,大力吸引外資、改善投資環境,把福建辦成投資者優先投資的地方。在當前就要大力辦好廈門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使廈門特區成了中國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橋梁。同時也要辦好泉州99貿洽會和每年一度在福州召開的世界閩商大會。在文化交流上,應該發揮世界閩商的作用,爭取辦好各種國際會議,努力吸收各種國際人才到福建工作,使福建經濟發展具有穩固的文化和人才基礎。要使福建成為國際性海港大城市必須使福建三大中心城市成為更多的國際組織的所在地,每年至少要召開150次國際會議,還要有大量的國際移民。而要有大量國際移民就需要採取包括國際綠卡、授予榮譽市民、創造人居環境等方便移民和讓人安居樂業的措施。
5、完善服務體系
要使福建成為國際物流中心之一,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所佔比重就要爭取達到70%左右,這要求要大力完善閩商服務體系:(1)大力發展閩商金融服務體系。針對閩商發展過程中融資困難等諸多問題,應該創新金融服務,促進包括私營銀行在內的金融服務機構發展。(2)大力開展閩商科技中介服務體系。針對閩商技術創新不足等缺陷,應該努力發展以高校為依託的科技服務機構,特別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大學科技園、工程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它們一同構築了高校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將成為閩商提高科技含量的一條有效途徑。(3)大力完善閩商投資服務環境。對於許多閩商而言,投資環境好壞是他們決定投資與否的重要因素。完善投資服務環境要求政府要減免稅收、簡化投資手續。 1、建設國際性旅遊大省
福建旅遊業近些年發展態勢良好,全省旅遊總收入達345.67億元,增長13.4%,佔全省GDP比重達8.1%,高於全省經濟增長速度和全國旅遊經濟平均增長速度。福建旅遊創匯已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四位,接待境外旅遊人數長期位居全國前列,確立了福建作為旅遊大省的牢固地位。
實現福建從旅遊大省向旅遊強省邁進的宏偉目標必須看到福建旅遊業存在的問題:第一是缺乏深度開發,文化含量低。第二是促銷力度不夠,手段單一。福建雖有武夷山、廈門鼓浪嶼、泉州文化名城等在國內外具有知名度的旅遊景觀,但從總體上看,將福建省眾多的旅遊項目作為整體進行宣傳還十分薄弱,沒有很好地樹立福建旅遊業的整體形象。第三是管理體制改革滯後。現有的管理體制存在著條塊分隔、相對封閉的缺陷。第四是資金資入不足。第五是旅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針對上述不足,加快建設國際性旅遊大省的目標要求我們做好下面工作:(1)在進一步更新觀念的基礎上,精心規劃,理順體制,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和旅遊產業意識。(2)實施政策傾斜,多渠道融資,加大投資力度。(3)強化旅遊產品建設,促進旅遊產品的規模化、精品化。要充分利用和發掘本地區現有文化資源(包括歷史文化遺產、宗教文化、民俗風情、少數民族文化等);要善於結合景區特點,適當融入中華文化的相關內容,進一步增添景區的文化內涵;要依據不同需要將現代人工文化景點和文化設施融入旅遊產品的建設,使之成為綜合性、多功能的旅遊景區。(4)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促銷力度,進一步培育市場。福建主要國際客源市場仍然是由台港澳、東南亞、日韓及歐美市場,要著力於宣傳有文化價值的旅遊產品。在國內市場培育上要強化福建旅遊的整體形象,突出武夷山、湄洲島、福建土樓、廈門鼓浪嶼、泉州海絲文化5大有代表性的品牌產品,促進國內旅遊的升溫。總之福建要成為國際性的旅遊大省,就要有大量的遊客,就要在上述四方面下工夫。
2、建設國際性港口大省
福建省海港具有獨特的優勢。海岸線長3324公里,擁有港灣125個,其中可供建設5-10萬噸級泊位的港灣有沙埕灣、三都澳、羅源灣、福清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等天然良灣。2014年福建沿海地區已形成功能較為清晰的港口群,其中廈門、福州兩港是全國重要的主樞紐港,全省已建成投產340個碼頭泊位,其中萬噸以上的泊位佔42個。經國務院批准,福建對外開放海港口岸有:福州港、松下港、廈門港、泉州港、肖厝港、漳州港、秀嶼港和城沃港等8個海港一類口岸。廈門港首次進入世界集裝箱港口50強行列。福州港完成國際集裝箱吞吐量41.78萬標准箱,列全國沿海港口第10位。泉州澆灌口岸正朝著恢復昔日「東方大港」雄姿而努力,建設中的肖厝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全國四大國際中轉口岸之一,10萬噸石油專用碼頭和5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已投產。隨著1996年廈門、福州、泉州作為兩岸間直航的試點口岸的進行,福建要建設成國際性港口大省,本身也必須具備在中國沿海港口進行調控的能力。
3、弘揚東方文化聖地的大省
福建以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建築文化、茶文化、藝術文化等為內容,形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寶庫。素來是東方文化的聖地。自宋代起儒學興盛,名儒輩出。從進孔廟的閩人,上起宋楊時、游酢、胡安國、朱熹,下至明末的黃道周,以宋以後從進孔廟的人數論,居全國各省之首。「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說明宋代起儒學在福建相當興盛,執全國牛耳。各種宗教在福建也是十分盛行。泉州,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稱,號稱「滿街皆聖人」,可見十足東方文化底蘊。泉州地面上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等史跡充分顯示福建作為一個沿海省份,在歷史上是如何地通過海洋外來文化。傳統道教文化在福建也十分普及,太姥山、霍童山、武夷山、莆田玄妙觀三清殿、仙游九鯉湖、泉州清源山與老君造像以及道教法事儀式等都是福建道教文化的重要參觀地。佛教文化也十分盛行。南安延福寺,創於西晉,屢毀屢興,在現存寺院中年代最久遠;寧德支提山是天冠菩薩道場;建陽佛跡嶺聖跡寺是禪宗南嶽系馬祖道一大師出世傳法之地,後懷海傳法江西百丈山,創制[百丈清規];閩侯雪峰寺是晚唐名僧義存禪師傳法之地,為當時江南一大名剎,有「北趙州,南雪峰」之說,又為禪宗雲門、法眼兩宗發源之地,南宋寧宗朝又被定為禪宗十剎之一;鼓山湧泉寺是明末清初曹洞宗的重鎮,元賢與道需主持期間形成曹洞宗的鼓山禪系;廈門南普陀是近代中國佛教復興基地之一,並創辦閩南佛學院,會泉、太虛、弘一、大醒、常醒等名僧都曾來此或住持或講學;泉州開元寺在歷史上禪、教、律名僧輩出,近代律學大師弘一法師曾駐此,創「南山律苑」,從事復興南山律學的教學與研究。上述例子足可佐證福建建設東方文化大省的條件,福建完全有實力成為世界多元文化傳媒、文明之都、光明之城。
❹ 現在做原生物資什麼項目最賺錢
對替代能源的需求使生物質能成為全球熱點,中國也不例外。眾多企業進行了嘗試,但投產之後,原料漲價、政策反復、銷售不暢、融資困難、產業環境惡劣等問題很快暴露出來。表面上看生物質取之不盡,其實在現有條件下,能量轉化效率低、中間成本高、外部性顯著,原料「稀缺」的門檻更是難以逾越。
而第二代技術仍存在不確定性,生物質能無疑還是一個幼稚產業。
大型國企在資源、技術以及渠道上更具實力,而中小企業目前難以構建有效的商業模式。面對種種困局,政府態度猶豫不決、支持乏力,產業風險很大,短期內,投資者的掘金前景黯淡。??景興宇 李華林/文
從復興到狂熱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估計,地球上每年新增生物質量約1700億噸,存儲能量3×1021J,相當於目前全球能耗的10倍。中國每年新增有機廢棄物約13億噸,摺合3.71億噸標准煤,另外邊際性土地種植能源植物潛力摺合4.25億噸標准煤。
毫無疑問,生物質的資源量足夠巨大,而更重要的是,生物質是物質型能量源,這一點是其他幾種可再生能源所不具備的。因此開發生物質能意義重大,歐盟首腦會議明確提出:生物燃料是唯一可以大規模替代汽油和柴油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的唯一渠道,在美國、巴西、日本等國也高調倡導生物質能源。中國也陸續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規劃,扶持生物質產業(表2)。
產業「大發展」儼然就在眼前,社會各界躁動起來。
地方政府開始「拓荒」。海南省研究打造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貴州各地搶種麻風樹;新疆規劃種植近萬平方公里甜高粱制乙醇????
國有企業積極「圈地」。中糧集團高調收購豐原生化(000930),控制燃料乙醇市場;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紛紛啟動麻風樹柴油產業化示範項目;國能生物質先後建成15家生物質直燃電廠,獲得政府核准建設的項目達40項,等等。
民間資本也不甘落後。2005年5月,從事生物柴油提煉的四川古杉集團在紐約交易所上市(NYSE: GU);2006年6月,同樣從事生物柴油業務的福建卓越通過在BVI的離岸公司China Biodiesel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在英國倫敦證交所二板市場掛牌(AIM: CBI)????…
一個又一個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宣布」投資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進軍生物質市場。
一時間,「21世紀生物能源產業迅猛崛起」迅速成為輿論的主旋律。甚至有人拿奧巴馬當選總統大做文章,暢想美國政策如何帶動中國生物質產業的發展。
窘迫的幼稚產業
盡管理論上生物質是可行的替代能源,但實際應用並不盡如人意。
2006-2007年,許多歐美生物柴油廠的利潤被原料價格的上升侵蝕殆盡,不得不依靠政府補貼維持,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
中國的情況更糟,根據《2008年中國生物柴油行業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現有的300萬噸生物柴油產能的利用率僅有10%,而在建項目總規模卻有至少300萬噸。
對生物質的質疑也開始出現,有人提出了生物燃料的「五宗罪」:與人爭糧、能效低、環境污染、經濟性差、規模不經濟。這些並非空穴來風,生物質能開發在原料、技術、政策和商業環境方面都存在問題,額外的能耗和環境污染、乙醇燃料使空氣質量惡化、大面積單一作物對生態的破壞等嚴重的副作用也暴露出來。客觀地看,這是一個幼稚產業,大的突破還要假以時日。
原料之困
生物質能與風能、光伏的最大差別,在於其原料更加「稀缺」。盡管生物質資源量巨大,但原料獲取和轉化過程中需要額外投入,導致原料總成本居高不下。
能量密度低,原始成本高
與其他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相類似,生物質的能量密度低,需要大量的土地。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主席Richard Pike估計,「英國若用生物燃料替代1%的柴油和汽油,種植原料所需的土地恰好是其國土面積的1%」。
中國依靠全球5%的耕地供養全球20%的人口,糧食安全問題一直比較突出,其中穀物和食用植物油脂都是凈進口。因此,利用耕地種植生物燃料作物或者將糧食用來製取燃料不現實。為此,國家在批准了4家陳化糧燃料乙醇定點生產企業(黑龍江華潤酒精、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安徽豐原生化以及河南天冠)之後,於2006年全面叫停了其他糧食深加工項目。
考慮全生命周期能量轉換所計算的生物質能量效率更有說服力。按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的計算,甘蔗的轉換效率是8倍(即1份能量輸入能得到8份輸出),甜菜是1.9倍,玉米按照美國工藝是1.5倍,中國則不到1.2倍。而且,中國沒有條件像巴西那樣大規模種植甘蔗來發展燃料乙醇,因為把甘蔗製成糖比製成燃料合算得多,而其他的作物能量效率又太低。
「與人爭糧」成了詬病生物質能源的主題,盡管兩院院士石元春等學者極力反對這種提法,倡導種植非糧作物和利用邊際性土地的「非糧」、「非耕地」路線。但這一路線下,產量和能量密度都低於普通糧食,原料成本還是很高。近兩年,甜高粱、木薯燃料乙醇項目不斷上馬,但普遍虧損,第一個試點的廣西中糧20萬噸木薯乙醇項目不得不申請補貼。2008年4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湖北、河北、江蘇、江西、重慶等5省市的非糧燃料乙醇專項規劃面臨同樣的尷尬。
事實上,國家從未間斷向4家陳化糧燃料乙醇定點企業發放補貼,而且隨著糧價上漲,原定補貼額度已不足以彌補虧損,財政部又通過頒發《生物燃料乙醇彈性補貼財政管理辦法》加大補貼力度。
我們認為,不管是否與民爭糧還是與糧爭地,目前的生物燃料的原料成本都很難控制,無法擺脫對補貼的依賴。
物流不經濟,中間成本高
此外,生物質物流也很不經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收集、儲存、運輸,在生產出潔凈能源的同時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甚至污染環境,很難形成閉合的能量循環系統。
以秸稈發電為例,考慮到收購過程中車損、燃油及人力消耗,即使寬松估計,經濟收購半徑不宜超過50公里,生物柴油所需的地溝油收購半徑也只有300公里左右。而木本植物制油的路線則更顯昂貴,它涉及到育苗、栽培、基建、維護、採集、運輸等許多環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成本到底多高迄今沒有準確的估計。
替代用途多,機會成本高
秸稈可用於造紙、建材、制沼,同樣是當作廢物處理,燃燒發電所支付的價格明顯偏低,何況很多秸稈還被用於還田或生活用。因此,與這些成熟產業爭奪資源,秸稈發電當然沒有優勢,盈利難是必然的。
地溝油也有類似的問題,近年其價格隨油價一起飆升。2005年,福建等地的地溝油還有過每噸800元的價格,2007年初已升至2000元/噸,2008年又漲到5000元/噸(圖1)。
眾多案例表明,企業上項目時缺乏動態的眼光,盲目上馬。在以往沒有商業需求的時候,秸稈、地溝油都被當作廢棄物,但成為一種資源後,供應者就會更多地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考慮,在討價還價中,企業沒有議價能力,日子很不好過。
商業環境不成熟
同時,中國生物質產業的大環境還很不成熟。
政策裹足不前
大國國策的層面講,中國政府在生物質能開發上的動作仍顯緩慢。雖然在發電和沼氣領域提出了較高目標,但在國家石油安全方面卻缺乏前瞻性。
其他大國對生物質開發更為重視。2007年3月,歐盟首腦會議提出了生物燃料不少於運輸燃料10%的目標;同年底美國頒布《能源自主與安全法》,提出2020年生物燃料替代20%運輸燃料的目標及逐年計劃;印度計劃於2017年汽油中乙醇的摻混比例達到20%;而巴西在2007年已實現了用甘蔗乙醇替代50%的汽油。
對纖維素乙醇、微藻生物柴油等戰略性技術,美國均給予高額補貼,以吸引投資和人才,加快市場培育和技術進步。
中國的石油遠比歐美緊張,且生物質原料相對充裕,但2020年的規劃中生物燃料替代率卻僅有2%。而且,政策的可操作性低,「雷聲大、雨點小」。盡管出台了鼓勵政策,但缺乏配套的計劃或指導意見,規模化和商業化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令主管部門和企業無所適從。
此外,政策缺乏公正性。中國的油品流通主要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壟斷,一些先期進入生物燃料領域的企業缺乏產品入市渠道。國家每年向4家陳化糧燃料乙醇定點企業發放補貼,但走非糧路線的企業還須「一事一議」地審批,不利於形成公開公平的市場。
缺乏系統的產業鏈
生物質能的開發還需要高效率的商業生態鏈條。首先種植環節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之後還需在收購、調配、銷售、技術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整合。
生物柴油的原料問題突出,廢棄油脂的收集、運輸等環節缺乏有效的組織,「地溝油」等廢棄油資源的利用率仍然較低。培育高含油量和高生態適應性品種是生物柴油的關鍵。遺憾的是,中國的生物柴油產業在初期沒有打好基礎,各地盲目種植油料樹木,品種單一,形成「南方只有麻風樹、北方只有黃連木」的局面。而大面積單一樹種增加了蟲害等問題。而且,按照現有的信貸標准,樹木種植不能抵押,難以獲得銀行貸款。而木本植物種植周期長,投入大,若沒有商業銀行貸款支持,企業很難獨立承擔。
由於缺乏標准和系統支持,石油企業(中石油、中石化)擔心低質量產品影響自己的聲譽,對采購生物柴油持「暫不支持」態度。
垃圾發電推廣困難也是緣於缺乏社會系統支持。中國目前還沒有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垃圾成分復雜、含水量高,導致熱值低和難燒透,能量產出很低,且伴隨著嚴重的二次污染。
因此,生物質能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統籌和配套支持。目前看,政府的作為還遠遠不夠。
沒有進入良性循環
2008年3季度,有人對四川古杉的盈利真實性提出質疑,引起其股價暴跌,從約10美元大幅跌到約2美元,跌幅高達80%。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以商業化盈利為初衷的生物質企業有限,很多企業目的「不純」,圈地者有之、貪圖政策性資金者有之、造假融資者有之、造勢者有之、討好地方政府者有之,「包裝」、「化妝」甚至「偽裝」現象嚴重。
由於大企業參與不多,現有企業大多實力不強,缺乏信譽,加上時常暴露的丑聞,市場信心很難建立,整個產業也很難走入良性循環。
短期內投資者掘金難
從目前的資源狀況、技術水平和商業環境看,生物質能很難形成大規模的商業化,相比之下,大型國有企業比民營資本更具優勢。財務投資的機會非常有限,也許第二代生物能技術的突破會帶來大的轉機。
商業模式難建立,中小企業無優勢
目前,技術略為成熟的主要是糖澱粉制燃料乙醇、植物油或地溝油制生物柴油、農林廢棄物制固體顆粒燃料、沼氣利用等,但其中真正具備市場競爭力(成本優勢)的並不多(圖2)。
我們看好能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盈利的企業,而不是依靠政府補貼和減稅來獲得利潤的企業。原料控制能力、技術水平、銷售渠道是有效商業模式的必要條件。
然而很少有中小企業能夠同時具備這些條件。按照倪維斗院士等人的主張,採取分布式的能源利用方式更為現實,但分布式運作規模小、管理難,容易導致整體運營效率低下。北京德清源的雞糞沼氣發電項目就是一個例子,2008年8月正式發電後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但年發電很少,只有1460萬千瓦時。這些循環經濟項目可以作為企業的有益補充,卻無法脫離主業變成獨立的業態。
大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更有優勢,因其具備研發實力和市場渠道,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進而控制區域資源,如陳化糧、秸稈(新疆的甜高粱、東北的玉米秸稈、內蒙古河套地區的向日葵)和稻殼(黑龍江、新疆的農墾系統)等(表3)。
中糧集團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掌控了除河南天冠以外的3家陳化糧燃料乙醇定點企業,隨後開始拓展木薯、紅薯、甜高粱等非糧作物項目,並提出2010年生產燃料乙醇310萬噸、佔全國60%市場份額的目標。從其產能規劃中可以看出董事長寧高寧志在成為中國燃料乙醇領導者的企圖(圖3)。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由國家電網公司、龍基電力集團投資)獲得政府核准項目40項。截至2008年底,已有生物質發電廠15家投入運營,累計發電26億千瓦時,消耗秸稈300萬噸,節約標准煤1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0萬噸,占國內生物質發電市場70%的份額。
技術有待突破
生物質的轉化主要採用熱化學和生物學技術(表4)。為了解決能效低的問題,學術界開始了諸如細菌光合制氫等新的嘗試。
「第二代生物質能技術」進展也比較樂觀,比如依靠基因技術培育更具效率的物種;或者尋求工藝突破以提高轉換效率。很多專家對培育微細藻類和纖維素發酵寄予厚望。
相對於大豆和麻風樹等常規作物,富油微藻含油量(或蛋白質)可達乾重的40-70%,生長速度卻高出幾十倍(根據日本能源學會對大阪等地的養殖試驗,植株數每50天增長100倍甚至更多),單位土地面積產油率是麻風樹的10倍以上,可用邊際性土地和各種水域大規模培植。
目前美國在微藻生物柴油領域處於領先水平,已有殼牌石油、雪佛龍(Chevron)、PetroSun Drilling等公司提出了積極的微藻生物柴油計劃,荷蘭Algae Link公司則開發出新型微藻光生物反應器系統。
纖維素乙醇的能源效率高且不會與糧食直接競爭,可能是燃料乙醇的優選路線。以往俄羅斯是唯一發展木材酸分解工業的國家,現在美、日等國的開發力度更大,在美國由DOE(能源部)和NREL(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主導,目標是2015年將纖維素乙醇的價格降至0.16美元/升以下。
以上兩類技術路線的目的都是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安全、能效低和減排不力的問題,但技術上都不成熟。目前微藻培養方式、提油技術均存在能耗大、投入高的問題;纖維素乙醇的主要技術瓶頸在於高效轉化菌種和纖維素酶(酶制劑約占成本的80%)以及前處理過程的改進,現有項目多停留在中試階段。
「第二代技術」吸引了歐美風險投資和大企業的關注,杜邦(Dupont)等公司已經啟動研究計劃。中石化、中糧也與丹麥酶制劑商novozymes進行合作,共同開發玉米秸稈制乙醇技術,但中國起步晚,基礎薄弱,力度不大,又缺乏良好的宏觀環境,短期內很難有大的突破。
作者分別為威士曼資本集團董事總經理和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秘書長
老資源的新用途
盡管是新名詞,但「生物質」(Biomass)的本質無非是通過生物體(主要是光合作用)固化的太陽能,不僅是最古老的能源形式,也是各種化石能源的最初來源。不過當下流行的「生物質能」也並非完全是新瓶裝老酒,其藉助熱化學、生物化學等手段,將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質轉換成固、液、氣等形態的高效能源來代替油氣和煤炭。
生物質能的開發主要是對糧食和非糧植物、農林廢棄物、禽畜糞便、生活和工業垃圾等物質的轉換利用,主要產品有生物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物質發電、固體成型燃料和甲烷等(圖)。普遍認為,生物質能具有產量大、可再生、可儲存、碳中和等優點。
❺ 中國銀行河南分行周路怎麼下載
在信貸支持地方經濟中,如何充分發揮信貸杠桿效應,不僅推動經濟增長,更推動經濟可持續、有效益的「綠色」增長?中行河南分行為此進行了積極探索,並逐漸走出了一條發展綠色信貸,以「雙調」促「雙贏」的新路。
「『雙調』是指我們按照總行和有關部門的要求,在積極地進行信貸結構調整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結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適時推動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地方經濟綠色增長』與『中行效益科學增長』比翼齊飛的雙贏格局。」中行河南分行行長白樹屏說。
作為金融支持河南發展的主力軍,中行對河南省情有著深入的分析。河南是能源原材料大省,資源型工業占工業總量的比重大,而其中加工鏈條短、綜合利用程度低的採掘業、原材料工業佔比尤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如果河南仍在原有經濟結構上發展,就會錯過這次「深度調整」的戰略機遇。圍繞提升產業競爭力,使資源型工業由「重」往「輕」走,拉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了「三要」,即「要著力壯大戰略支撐產業」、「要積極培育戰略先導產業」、「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而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明確信貸投放對產能過剩行業要嚴格控制,加大對「綠色信貸」和重點產業的支持力度。
中行河南分行主管風險工作的副行長何方恩表示,「把銀行自身的信貸結構調整與地方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已經不僅僅是形勢的要求,也是未來發展提出的現實課題。」
中行河南分行已經行動起來。2009年上半年,位於河南周口的河南山都麗化工有限公司就嘗到了「雙調」的甜頭。「我們是河南唯一一家生產農葯產品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拳頭產品綠色無公害農葯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特點,不僅符合行業發展趨勢,而且市場前景廣闊。」該企業負責人說,由於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資金缺口一度令企業上下急得團團轉。中國銀行周口分行在獲悉企業困難後,立即組織專人展開調研,分析授信可行性,並迅速將情況上報省行。在中行河南分行領導班子的推動下,山都麗化工4700萬授信總量項目迅速獲批並順利放款,企業很快突破了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瓶頸。
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4家燃料乙醇試點企業之一,也是國家循環經濟首批試點單位之一。該集團開發的燃料乙醇項目,首開國內之先河,為綜合解決我國糧食過剩、石油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開辟了一條新路。天冠集團的發展一直受到中國銀行的關注,特別是在近年來,中行河南分行多次採用綠色信貸模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授信支持。
事實上,運用綠色信貸推動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銀行授信工作的常態。中行河南分行風險部總經理周路說:「大力支持開發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發展理念,省分行在這些『綠色信貸』項目的審批上,從來都是一路綠燈。不但將『綠色』標准擴展到全部授信客戶,而且通過不斷豐富授信品種,將『綠色』概念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
在發展綠色信貸、以「雙調」促「雙贏」中,中行河南分行嚴把准入關,前移風險關口,將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准入標准,是否通過有關部門審批核准或備案、是否通過用地預審、環保影響評價、是否符合區域整體規劃和污染排放指標要求作為項目准入的重點審查內容,從源頭上防範環保風險。
多管齊下支持綠色環保項目,支持經濟發展。近年來,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不斷加快,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行河南分行將太陽能發電、生物燃料、污水處理、火電脫硫等涉及新能源、環境治理、節能減排、從事循環經濟生產的企業和項目作為投放重點。同時,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達標的優良中小企業作為信貸政策支持和傾斜的對象,調整優化信貸結構。
2009年,中行河南分行在河南省各家銀行信貸投放中增速和增量均占居首位,除貿易融資、貼現、銀行承兌等授信,僅純貸款全年就批復210.13億元,占當年批復純貸款的35.48%,較2008年增加95.82億元,增幅83.83%;其中批復新增貸款85.93億元,較2008年增加65.42億元,增幅334%。2009年實際投放純貸款92.01億元,較2008年新增32.38億元,增幅246%。隨著該行不斷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截至12月末,「綠色信貸」貸款佔比為26.73%,授信佔比提高13.51個百分點。
同時,中行河南分行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向綠色信貸項目提供貿易融資、保函、票據等各項授信支持,以滿足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2009年中行河南分行批復上述表外項目授信43.86億元,較2008年增加26.32億元,增幅150.01%;其中批復新增40.14億元,較2008年增加32.88億元,增幅303%。2009年實際支持28.70億元,較2008年增加20.18億元,增幅171.66%。
加大主動退出力度。中行河南分行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原則,壓縮紡織、化工、造紙等「兩高一剩」及經濟波動影響深的行業劣質授信,2009年,該行從「兩高一剩」行業41多家企業全額退出,近四年累計主動退出貸款金額達到42.29億元。
通過大力發展綠色信貸,以「信貸調結構」推動「經濟調結構」,中行河南分行不僅實現了規模擴張,使資產質量有了大的提高,有力地改善了自身的資產結構,而且也發揮了綠色信貸的杠桿作用,一批具有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特點的企業得到了支持,一批科學發展示範區和產業集聚區得到了支持,綠色信貸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催化作用已經顯現。而這些將不僅幫助河南在後危機時代新一輪競爭中找準定位,也將為河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後勁。
❻ 比較好的板材廠家,有什麼推薦的
十大板材品牌排行榜選擇哪個比較好;比較好的,也比較環保的板材是 。。。
1 兔寶寶 中國名牌產品,大芯板細木工板十大品牌,中國十大生態板板材,湖州市名牌產品
2 萬象 萬象擁有萬象天冠、萬象、萬象銀天三大子品牌,木製品行業綜合實力領先品牌
3 跳跳兔 浙江省嘉善紀華木業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環保裝飾材料製造商,中國十大板材品牌
日常生活中,房子裝修是十分普遍的事,那裝修自然少不了板材的存在,那大家了解裝修板材嗎?板材最早的形態就是木工所做的實木板,用途是打造傢具或是其他用品。現在板材的定義廣了,板材包括實木板、密度板、指接板、石膏板、水泥板以及三聚氰胺板等等,板材有很多種,大家是不是不知道買什麼裝修板材了呢?沒關系,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板材的十大品牌,供大家參考。
裝修板材十大品牌
香港雪寶板材。首創兒童房專用板,中國著名商標,中國細木工板十大品牌,中國細木工板十大品牌,消費者放心產品,健康環保板材十大品牌,香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經過的多年的發展和變革,香港雪寶國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形成了涵蓋:細木工板、齒接板、裝飾面板、膠合板、石膏板、白乳膠、萬能膠、木線、五金、波音軟片等十一個類別的多種不同風格,形成自身品牌特色產品體系。公司將一直秉承及堅持產品風格體系豐富、價格覆蓋面廣、性價比高的理念。
2.兔寶寶。中國名牌產品,中國細木工板十大品牌,板材十大品牌,浙江名牌,德華集團。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吉祥物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是國內裝飾貼面板行業銷售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也是中國裝飾貼面板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3、維德集團(香港)板材十大品牌——全世界最大的板材製造商,維德集團由香港著中實業家莊啟程先生創辦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現已成為世界知名跨國公司,業務范圍涉維德集團總部設於香港中區商業心臟的維德廣場及房地產、船務、國際貿易、製造業等領域。維德木業名揚全球,其膠合板和木材製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歐洲、中國大陸、台灣、日本、菲律賓、中東等廣闊市場。
4、偉業。廣東名牌,專業生產環保膠合板木製品的大型企業,板材十大品牌,廣州市偉正木製品有限公司。廣州市偉正木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專業生產「偉業牌」環保膠合板的木製品大型企業。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打造整體和諧家居,樹行業標准,已取得輝煌成果。
5、千年舟。中國馳名商標,杭州著名商標,浙江名牌產品,板材十大品牌,千年舟集團華海木業有限公司。1999年起,公司先後在杭州、嘉善、山東臨沂、廣西羅城、廣西融安及雲南師宗等原材料集散地建立工廠,並圍繞連雲港、上海港和北海港創立了三大物流基地,從美國、巴西、印尼、喀麥隆、俄羅斯等世界著名原木生產國進口優質木材,形成全球的原材供應網路。
6、洞庭板材。中國名牌產品,細木工板十大品牌,江蘇名牌,板材十大品牌,洞庭木業有限公司。
7、金秋JINQIU。河北省著名商標,板材十大品牌,中國名優人造板生產銷售企業,河北金秋木業有限公司。
8、福湘FUXIANG。中國名牌,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湖南福湘木業有限責任公司。
9、黃貓。山東省著名商標,專業生產細木工板企業,健康環保板材十大品牌,濟南黃貓木業有限公司。
10、洞庭。湖南省名牌產品,細木工板十大品牌,健康環保板材十大品牌,洞庭木業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裝修板材的十大品牌推薦,大家對於板材的知名品牌有所了解了吧。板材按材質大體分為實木板和人造板兩類,細分又有很多種,在購買裝修板材前,建議大家了解多一些有關板材的知識,除了這些,還要考慮自身的實際需求和愛好,結合板材的材質、工藝、效果以及性能等等因素綜合考慮,這樣相信選擇的板材既滿意又合適。
❼ 青島天冠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天冠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9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以自有資金對外投資,房地產項目投資,基礎設施投資等。
法定代表人:宋磊
成立時間:2010-09-16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8123002799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膠州市張應鎮政府院內
❽ 上海冠天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抄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袁志偉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上海市工商局注冊地址:上海市嘉定區金運路409號5層508室
法定代表人:袁志偉
成立時間:2014-08-05
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40074287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金運路409號5層5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