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做賬
購買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理財產品-成本
貸:銀行存款
贖回時:
借:銀行存款
貸:投專資收益(收到的利息,虧損時屬余額在借方)
交易性金融資產-理財產品-成本
我是做銀行理財的,每月保本收益百分之二,望採納
②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入賬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企業的金融資產應當在版初始確認時權劃分為下列四類: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您所述的理財產品屬於金融資產范疇,具體作為上述哪類資產管理,應根據企業的持有意圖及具體的理財品種,如果准備短期持有,通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相對較長時間的穩定持有,則可能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③ 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如何入賬
企業購買的復銀行理財產品,制屬於企業的金融資產,具有可變現能力。在持有一段時間後,資產可能會增值,也可能會貶值,可以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投資收益兩個會計科目來核算。
購買理財產品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本金
貸:銀行存款
到期變現時,根據實際收益情況,如果是正收益,投資收益在貸方,否則在借方。
正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本金
投資收益
負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投資收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本金
④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賬務如何處理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1、從公司帳戶劃出存款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銀行存款
2、購買理財產品
借:短期投資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處置理財產品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短期投資
投資收益
4、收回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貸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4)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入賬擴展閱讀:
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⑤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公司怎麼入賬
一、進行風險評估,看您是屬於哪種風險投資者。
二、理財產品的分類:一種是版資金池類,也稱權固定收益性(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網銀版理財產品,比如標明某某款28天
46天
96天
186
365天版)這款理財產品是最安全的,給到客戶的預期收益基本能達到。一般登陸個人網銀選擇風險系數最小的理財就為這類型的理財產品。
三、理財產品的分類:結構性理財產品,就是把客戶籌集的資金投資在其他金融工具,比如股票,外匯,黃金等理財,所以它的收益往往是區間收益,比如4.5%-12.5%,比如以股票滬深指數為標准,當天基數為2000點,上限是2200,下限是1800,到達2200就得到12.5%的年化收益,反之則4.5%,所以在購買結構性理財一定要慎重!
四、一般平衡型和保守型理財客戶建議選擇固定收益型產品,激進型客戶可選取結構性理財,當然要結合目前的經濟形勢切入購買,不然較容易觸碰下限而達到最低收益甚至虧損。
五、最後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理財經理這款是固定還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掛鉤的金融衍生工具是什麼,收益率怎麼計算,只有在了解全面的情況下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⑥ 請問:公司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應設置什麼會計科目呢如何進行賬務處理(我公司實行新准則)
公司購買銀行復短期制理財產品應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方法是: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貸:銀行存款
理論依據為證監會會計部的
會計監管工作通訊(2012年第2期):
關於企業將閑置資金用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相關理財產品的分類及列報問題。實務中企業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依發售銀行所制定的合同條款規定,有些在持有期間現金流確定,具有債權特點;有些則既不保證本金也不承諾相關的收益。按照金融工具准則的四分類要求,具有債權特點的理財產品,持有企業依其意圖可以劃分為貸款和應收款類或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於收益不確定的理財產品投資則一般應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財務報表列報時依其出售期間等的判斷列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是其他流動資產等。
⑦ 公司基本帳戶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按新會計准則應怎樣做帳務處理
公司基本帳戶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按新會計准則的帳務處理:
一、購買理財產品時賬務處理
1、購買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
2、確認收益時
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3、返還本金、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含利息)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利息
二、銀行承兌匯票的賬務處理
1、收到銀行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
借:其他貨幣資金——XX銀行承兌匯票
貸:銀行存款——XX銀行
短期借款——XX銀行
2、支付其他公司銀行承兌匯票
借:庫存商品(預付賬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貸:應付票據
3、支付銀行信用貸款
借:短期借款——XX銀行
貸:銀行存款——XX銀行
4、承兌匯票到期解付時
(1)直接解付時
借:應付票據
貸:其他貨幣資金——XX銀行承兌匯票
(2)先轉入單位基本戶再解付
借:銀行存款——XX銀行
貸:其他貨幣資金——XX銀行承兌匯票
借:應付票據60 貸:銀行存款——XX銀行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⑴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
⑵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⑶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⑧ 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怎樣入賬
如果是想在企業網銀贖回已購買的中銀理財產品,操作方式是:
如您是具有委託許可權的企業網銀操作員,請在投資理財-理財產品-持倉查詢與贖回頁面,首先選擇理財賬戶,產品類型選擇中銀理財點擊確定後系統會顯示該賬戶的持倉情況列表,您可直接選擇需要贖回的理財產品,點擊贖回鏈接(這次需注意的是如果產品開放贖回,才有贖回鏈接),系統顯示該理財產品您的持有信息,您可填寫贖回份額(如果該理財產品允許部分贖回,系統會顯示可填寫份額的對話框,如果該支理財產品不允許部分贖回,則不會顯示可填寫份額的對話框)。此外還提供了您寫用途的欄位,提交後,系統顯示操作結果,提示您贖回提交成功。
如您是具有授權許可權的操作員,請在投資理財-理財產品-授權頁面,選擇贖回選項確定,頁面會顯示待授權列表,選擇您需要授權的交易,頁面下方授權意見欄點擊授權通過,需要您再次核實後輸入安全認證工具密碼之後,系統顯示授權成功。系統不支持多筆業務同時授權,請多次授權,且系統暫不支持授權退回及修改功能。詳細信息可咨詢95566人工或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⑨ 銀行的理財產品,購買時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從公司帳戶劃出存款: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銀行存款
購買理財產回品:
借:短期投資
貸:其答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處置理財產品: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短期投資
貸:投資收益(如果低於成本價的話,投資收益可能在借方)
(9)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入賬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出投資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貨幣資金。
二、企業增加其他貨幣資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減少其他貨幣資金,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可按銀行匯票或本票、信用證的收款單位,外埠存款的開戶銀行,分別「銀行匯票」、「銀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證保證金」、「存出投資款」、「外埠存款」等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其他貨幣資金。
⑩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借抄:銀行存款——定存 貸:銀行存款——公司一般賬戶 收回時,再入相反分錄,所得收益計入「財務費用 ——利息收入」科目。 答: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