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基金與來受託理財產品的自主要區別是:
區別一:申購門檻。基金申購起點比較低,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輔以一些特定的投資計劃。理財計劃的門檻更高,人民幣理財計劃購買起點通常在5萬或5萬以上 。
區別二:流動性。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通常您不能隨時贖回,其流動性受到一定限制。這一點上基金的流動性相對來說要強一些。
區別三:發起機構。基金的發起機構是基金公司,理財產品的發起機構是銀行。
區別四:收益率。理財產品通常會公布預期年化收益率,基金的收益與基金公司的運行管理有關。
區別五:風險性。目前常規類理財產品一般損失本金的風險較小,而基金的凈值波動會影響本金。
區別六:手續費。基金的申購、贖回通常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除一些特殊產品外,理財產品的贖回一般沒有手續費。
如您還有疑問,請打開招行主頁www.cmbchina.com點擊右上角「在線客服」進入咨詢。
『貳』 招行公司理財是什麼
主要是面對機構客戶,就是對公單位發行的理財產品。期限有長有短,收益還不錯。
『叄』 關於招商銀行理財產品的問題,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
條件:
一、抄公司理財計劃的發售對象
答: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有關部門核准登記,具有合法、穩定資金來源,已在我行開立賬戶,並存有足額資金的政府機關、企事業法人。
二、相關業務規定
1.客戶購買理財計劃,需指定其名下賬戶作為辦理公司理財業務的結算賬戶,一個賬戶可以購買多個理財計劃,一個理財計劃也可用企業名下多個賬號分別購買。
2.當客戶購買的理財計劃尚未結清時,其資金賬戶不允許銷戶。如果客戶要求銷戶,必須先贖回其賬戶中購買的所有理財計劃。當客戶購買的理財計劃不允許贖回時,必須等該理財計劃到期後才允許銷戶。
3.對於櫃台交易,網點只接受在本機構開戶客戶的交易委託,不接受跨行、跨網點交易。
產品查詢:http://www.cmbchina.com/cfweb/Corporate/
如需要更多信息,建議您致電95555公司業務咨詢。
『肆』 招行里活期的錢怎樣轉到理財賬戶中
招行里活期的錢怎樣轉到理財賬戶中(以手機銀行為例):
1、打開手機上的招商銀行,進入內手機銀行,輸入容銀行卡號、查詢密碼及驗證碼登錄手機招商銀行。(如果手機上未有此客戶端,請自行下載安裝。)
2、登錄手機銀行後,可以看到有一卡通、信用卡及一網通用戶三個圖標,點擊一卡通圖標,進入一卡通管理界面。
3、在一卡通界面中有很多功能菜單,選中投資管理菜單進入投資管理的界面。
4、在投資管理界面中也有很多功能菜單,選中理財賬戶管理菜單,進入另一個界面後選中理財賬戶轉賬。
5、選中菜單活期轉理財賬戶,然後頁面載入完成,進入活期轉理財賬戶操作界面。
6、在活期轉理財賬戶界面中可以看到當前使用的卡號,理財賬戶中金額,輸入轉活期的金額及理財賬戶密碼後確定。
7、點擊「確定」即可。
『伍』 一萬塊錢存到招行理財一年。。大概能有多少
看所買產品的預期收益!若年收益4%(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5%左右),那麼10000*4%=400元。具體看預期收益率。
『陸』 在招行買了一款理財,10W怎麼一買進賬戶數量只有9W2了,啥子意思!
這個產品是招行的理財產品,每日公布資產份額凈值,投資者按份額凈值申購,到期日是2015年12月25日。
所以申購10萬元,獲得的份額是92902.27份,申購凈值應該是1.0764。資產沒有問題,市值還是10萬元。以後收益就是按計算日的份額凈值-申購日份額凈值1.0764。
基金份額凈值=(基金總資產—基金總負債)/基金總份額
其中,基金總資產是指基金所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等各類有價證券、銀行存款本息及其它投資)的資產總額;
基金總負債是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他人的各項費用、應付資金利息等);
基金總份額是指當時發行在外的基金份額的總數。
基金份額累計凈值=基金份額凈值+歷次分紅累計值
(6)招行公司理財擴展閱讀: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招行理財產品余額2.1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2%。相關行業數據顯示,招行2017年末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表外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在商業銀行中均排名第二。
因此,無論從理財資金總體余額、表外理財余額任一個指標來看,招行設立資管子公司和戰略轉型的表態顯得十分搶眼。
招行管理層表示,強大的零售客戶和銷售渠道支撐了招行的資產管理規模,因此設立資管子公司是有戰略意義的,能夠繼續保持招行資產管理優勢,滿足零售客戶理財需求,同時符合監管要求。
上述上市券商分析師認為,去通道之後的銀行想維持理財規模仍面臨挑戰。一方面成立資管子公司後,雖然風險隔離了,但以前大家是看銀行的招牌買理財,現在是子公司,投資者還會不會繼續買;另一方面是子公司資管更強調主動管理能力,對團隊風控和投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華南地區一家股份制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小銀行面臨壓力會更大,這些銀行本身投研基礎薄弱,更缺少人力、財力支撐一家子公司,這些銀行在未來理財業務的競爭上會處於明顯弱勢,銀行資管理財會出現強者恆強的局面
『柒』 去招商銀行咨詢理財,讓我把不用的錢做保本理財,說比定期存款劃算
按照條款的字面意思是,5年後,將會把(71040+3564)*1.04=77588的錢存到安邦長壽添利終身壽險(萬能險)中專去。所以5年的收益率簡單計算就屬是77588/60000=1.29,也就是29%。
後面的圖代表如果提前退保能夠拿到的錢,如果是年滿第二年退保,就可以領取62629.8+3034.2=65663,2年的收益率為65663/60000=1.09,也就是9%。之後年度以此類推。但是如果不滿兩年退保,那麼只能拿到左面這列的數。所以至少需要存滿2年。
最後存入安邦長壽添利終身壽險(萬能險)後,會給予每年不低於2.5%的利息,自存入之日起如果2年內取出一樣會有損失,之後則沒有。
『捌』 招行理財如何
您好!請您購買前詳細了解相關風險與收益說明,看是否與您的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相符。
『玖』 怎樣在招行專業版購買理財產品
您好,請您登錄專業版點擊橫排菜單「投資管理」-「受託理財」中購買。
『拾』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年利息是多少
您難道不知道招商銀行理財爆雷的事情么,還看招行理財?以下是招行理財受害者的呼籲:
說起銀行理財,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靠譜、安全。
雖然收益率低了點吧,但風險小啊,大行還會賴賬不成。
不過,我們信任的銀行理財中,也存在不少貓膩。
比如經常聽到什麼存款變保單,還有什麼買了假理財爆雷的新聞。
最近招行也惹上麻煩了,暴出14億理財產品無法按期兌付。
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年很多招行的客戶,經招行的工作人員推薦,下載了錢端App。
客戶都以為是招行自己的產品,包括很多招行員工的家屬,也都以為是招行自營的,所以就放心大膽在上面買理財了。
而且收益不高,很多才5%,確實和銀行理財沒太大差別。
然而5月27日,錢端App用戶收到通知,稱其認購的項目由於招商銀行違約無法按期兌付,具體解決方案要與合作方招商銀行予以確認。
招行也馬上就回應了,稱在2017年就已經終止了與錢端公司的所有合作,對錢端公司未能履約事件不負任何責任。
這時投資人才知道,原來自己買的不是招行的銀行理財,而是不知哪家公司運作的P2P......
目前雙方各執一詞,對於14億元逾期資金流向,雙方都表示並不知情。
總之互相甩鍋,直白來說就是這態度:投資人的錢該怎麼辦,目前還沒有看到解決方案。
招行的理財經理自己都在很多論壇發帖子,方面推銷這個app是總部直接下達的指令,可解除合作卻從來沒有發過通知,客戶又從何知曉,一直以為自己買的是招行理財。當初推銷是你招行的人,現在爆雷了號稱解除合作,你招行的客戶經理早幹嘛去了。這樣一個毫無信用的銀行的理財,你確定要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