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身邊的理財故事》1000字左右
寫點「創業」經歷的想法在我的腦海里縈繞已有半年之久。可是,雖然在這方面的感悟自認很深,但真要動起筆來,卻又覺得寫作水平不夠,不知從何處落筆。今天,我欲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創業經歷。
在文章裡面提及「網路創業」,是因為我這一次半創業的經歷是在網路中。創業和編程不同,它不是一個純技術活,它從一開始就和周邊的環境息息相關。創業者所面臨的政策環境、市場條件和在各個城市可能大不一樣,我所積累的一些經驗教訓或許只適用於南京這樣的城市。
在2008年的時候我進行了第一次創業,一次純粹的、標準的創業。我從之前工作的公司離職,和幾個朋友湊了一筆資金,成立了一個公司,我任總經理,租了辦公室,甩開膀子打算大幹一場。可惜,這次創業有點虎頭蛇尾,積累的教訓也遠遠大過經驗。以我現在的眼光來看,從項目選擇、公司成立、員工招聘到業務拓展、日常管理等等,幾乎毫無可取之處,就象是一個在打靶場里經常十環的神槍手上了戰場,連槍栓都不知道怎麼拉了。回顧這次創業,一籮筐的教訓之外,唯一讓我欣慰的就是幾個合夥人的友誼經受住了考驗,不管公司本身經歷了多大的波折,我們幾個人一直能夠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作為這次創業的主要發起者和最初的操盤手,我在承擔最大的責任的同時,也積累了最直接的經驗。這也為我之後的創業成功積累了經驗!
2009年創業來源於一個偶然的機遇。那時侯我還處在第一次創業的過程中,但坦率地說當時自己的心態已經很有問題了。幾個合夥人之間就網站的業務方向、網站發展模式出現了嚴重的分歧。我有一些想法,但既無法說服合夥人,也無法說服自己究竟什麼方向是走得通的。每天一進辦公室就想這一天啥也不幹,辦公室租金、員工工資什麼的也得去掉1千大洋。連出門打個車也會自責,想自己為什麼沒有坐公交來降低運營費用。在公司運轉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婆又懷孕了,雖然是件好事,但當時無疑在我的肩膀上加了幾百斤鐵,又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我更加應該努力賺錢!
有一天,我在公司漫無目的的瀏覽著網頁,於是就想著搜索我們當地的購物網,於是我就網路搜索了:南京同城購物網,我看到了一家比我們做得更好的網站,於是我就點進去看了看,他們網站叫「城域網」,我一下子就記住了他們的網站名,因為當初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張老師給我們介紹過什麼城域網呀,區域網之類的東西!雖然現在記得不太清楚,但還是有點影響的。我仔細看了看他們的網站,他們現在在南京正在招分站代理商,這不正是我要找的嗎?我當時聯系了在線客服,咨詢了一下加盟他們的流程,原來我只要提供一些證件信息,填寫表格後,就可以加盟南京同城購物分站。我決定直接代理南京市的分站,當天,我就聯系客服,付款後開通了分站,當時那叫興奮呀!分站給了我運營模式策劃書,我看了一整天,不斷地構思著,如何能把南京的商家拉到我的網站,如何收取各種費用。這時,公司的狀態又進入了一個戰斗期,我感覺我之前想的模式和這個模式差得太遠了!經過了快一年的發展,我們網站的收費商家已經500多家。每家收費365-888元不等,加上網站上廣告位的收入,推薦商家,推薦商品等收入,第一年,我凈收入了100多萬,現在網站慢慢壯大,我們的團隊也在不斷的擴大!商家也在2010年的時候繼續續簽,給了我莫大的支持,也證明了我們真的能給商家帶去利益。
我堅信,以後我們會發展得更好,在此,也謝謝「城域網」 總部對我們公司的不斷支持!
在此,我也告誡正在創業路上的大學生,或准創業者們,創業的路很長,需要我們慢慢去行走,創業的路上,保持著平常的心態,不怕失敗,勇於向前的心態,相信我們人人都會成功,創業不僅要靠能力,還要靠機遇,抓住身邊的機遇,也祝大家創業成功。謝謝!!
B. 理財小故事
七百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歷經三年艱險歷程,翻山越嶺來到中國,曾在中國任地方官的他24年後第一次返回歐洲,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和其令人驚異的文明發展水平。
七個多世紀後的今天,西班牙人艾力賽來中國早已用不著跋山涉水,作為商人,他曾11年間91次來到中國,幫助西班牙最主要的建築公司——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中國的數十筆合作項目,同時為很多西班牙企業和中國企業在彼此的市場上找到了中意的項目。而作為現任西班牙駐華大使,他喜歡到新疆等其他駐華官員並不喜歡去的邊陲地區,去了解那裡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讓西班牙了解中國,投資中國,搶占國際市場,同時讓中國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是艾力賽近20年來一直在努力的事。
「每天在這里,一邊可以欣賞到牆上掛著的西班牙現代藝術作品,而另一邊順窗望去,就是北京的美麗街景。」在北京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的二層辦公室里,艾力賽很愜意地對我們說。這位61歲的西班牙駐華大使,一頭銀發,步伐從容,從他晶靈睿智的眼神中實在無法猜想他已年近花甲。艾力賽酷愛現代藝術和古典音樂,並不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熱衷於一提到西班牙我們就會立刻想到的鬥牛。
然而,多數中國人對西班牙的了解還停留在「鬥牛」和《唐吉訶德》上。那麼西班牙對中國呢,恐怕也只有長城和人口眾多的印象了。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西班牙新聞媒體在中國有常駐機構,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額以及在中國的投資額也少得可憐。這一切正是2003年新上任的西班牙大使艾力賽所面臨的問題。
艾力賽生於一個外交家庭,當他1943年在葡萄牙呱呱墜地時,他的父親正擔任西班牙駐葡萄牙歐潑爾圖的總領事。因為父親工作地點的不斷變化,他相繼在馬德里、日內瓦和紐約讀完了小學和中學的課程。1965年從馬德里大學法學系畢業後,很快就子從父業也做起了一名外交官。
在艾力賽最初的18年職業生涯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幫助西班牙企業與歐洲和其他國家進行商業洽談。他曾擔任過西班牙駐維也納大使館商務參贊、西班牙駐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和西班牙-歐盟磋商會議書記。
1983年,他出乎人們意料地由政府工作轉向了私營企業。進入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ecnicas Reunidas Internacional S.A.)任秘書長,這一公司是在實施工程項目及建設工業工廠方面最主要的西班牙私營公司之一。「我的孩子們當時也經常問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放棄政府工作』。我對他們講,這將是更具挑戰性的工作。顯然為一家跨國公司工作比為西班牙本土公司工作難度要更大。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在向全世界推廣西班牙的技術和經濟。」
正是在那個時期,艾力賽第一次來到中國,當然在有了第一次後,就立刻有了第二次和更多次。「1985年到1996年,我到中國91次,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中國。我很幸運,看到了這十幾年中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只在經濟結構和外交上,更體現在投資政策和商業環境上。對於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歷。現在我再回到中國,發現這些變化更大了。」
那11年,正是中西兩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位於東半球的中國和西半球的西班牙相繼進行了經濟改革。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優越的投資環境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世界頂級跨國企業的投資。另一方面,80年代初,西班牙在政治上順利完成向民主化過渡後,繼而進行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改革,實行緊縮、調整、改造政策,並集中力量發展外向型經濟。後加入歐共體,並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之一。
這樣一個以最大限度吸引各國投資的風水寶地和一個依賴於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中等發達國家,在過去的20年中卻並沒有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出現熱鬧的經貿往來和海外投資。從1980年開始到2002年,西班牙在華投資項目僅為597個,實際投入只有3.04億美元。西班牙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盟和美國。此外,西班牙最主要的出口國家和海外投資地是拉美國家。按艾力賽的說法:「西班牙企業在拉美看到了快速增長的市場,在那裡的競爭力也最強。」
艾力賽向我們介紹,在拉美,西班牙企業經營著40%的電信行業,30%的銀行和23%的電子產品。在那裡,西班牙擁有著絕對優勢。
但在亞洲卻恰恰相反。4年前,西班牙政府終於意識到,亞太地區擁有世界上50%的人口和25%的經濟力量,而西班牙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與該地區的貿易只佔西班牙外貿總額的3%,只有6.3%的西班牙政府人員派駐該地區。可以說,西班牙在亞太地區幾乎是一片空白。為了將投資重心由拉丁美洲向亞洲轉移,西班牙首相史無前例地制定了「亞太計劃」,以增加西班牙在亞太市場的參與程度,而中國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艾力賽很高興地說:「這個計劃實施以來,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了45%。中國對西班牙出口增長了70%。」
作為西班牙駐中國大使,艾力賽是這個計劃的直接執行者之一。而在「亞太計劃」實行之前,艾力賽在中國11年的經商歷程就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建築業始終是西班牙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當時作為西班牙主要建築公司的秘書長和中西商人委員會副會長,艾力賽較早地帶領西班牙企業進入了中國。最讓艾力賽感到驕傲的是「其中的很多項目現在中國得到了政府的最高肯定,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中國最信賴的公司。」
西班牙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度不高。20年前,第一家到中國來的西班牙企業是一家運輸公司ALSA,他們最初在廣州、深圳和香港建立合資公司,開展運輸業務,後又擴展至北京、天津等地。其後在中國投資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還有生產「高樂高」的努德萊斯巴公司,以及生產大大泡泡糖的西班牙通用糖果公司(Agrolimen)等。不過「大大泡泡糖」現在已經被美國的箭牌公司收購,其他西班牙公司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也十分有限。
在與中國企業交往的十幾年中,艾力賽審視著這一切。在他看來,缺乏了解是中西貿易往來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西班牙企業並不了解中國。西班牙人很少來中國,中國人也很少去西班牙。我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讓中國企業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 艾力賽說。
在企業做秘書長時,他就想了很多方法來增進中西企業的了解。「當時幾乎每兩個星期就有一個中國代表團來西班牙考察,我會帶他們在西班牙到處參觀,介紹西班牙的工業和技術發展。」 艾力賽讓很多中國企業家了解到,西班牙不只有畢加索、高迪、多明戈這些藝術大師,還有發達的工業和優秀的企業家。
但是讓西班牙了解中國可並不是件容易事,艾力賽本人也經歷了很多磕磕絆絆,才參透了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艾力賽曾代表西班牙企業與中國遼寧省的一家公司談一個合作生產洗衣粉的項目,這一談判耗費了三年半的時間。後來艾力賽總結道:「在中國非常重視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你要想和一個企業做生意,必須要和他認識很久,說過很多話,才有可能合作成功。這是東方國家和西班牙還有一些西方國家非常不同的一點。在世界的很多其他地方,我都會告訴那裡的人,如果你去一個亞洲國家,你不能和一個你不認識的人或者企業做生意,因為那樣往往會失敗。」
外交官出身的艾力賽在處理這件事上顯得很從容。「1985年,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帶了一個大項目,談判一直進展得很順利,但是在最後一刻,卻沒有通過。我記得我的中國朋友來到我的房間,他們對因為政府的決定讓談判失敗感到很遺憾。我的反映是:這種事是可能發生的,但是友誼還在,我們不該太在意這種失敗,而應該藉此機會加強雙方的關系。很多年後,那些合作夥伴說當時對我的這種反映很奇怪,他們沒想到一個歐洲人是這樣的反映,我說這是西班牙人和其他歐洲人的區別,我們知道如果一個計劃走向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就要加強友誼,即使我們也不喜歡這樣的結果。」
外交官的睿智和協調能力最終讓艾力賽在中國有了很多朋友,也談成了很多生意。而這段經商經歷又成了作為西班牙駐華大使的艾力賽的寶貴資源,這不僅為他提供了一個關系網和熟悉的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做過商人的大使更了解企業的真正需要。
在看準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各大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態勢後,艾力賽為投資中國的西班牙企業提供出了兩個建議:只通過投資中國,能夠增強他們在中國的實力,可以做合資公司或者開設子公司。但他們不能停留於服務於中國市場,他們想到的應該是服務於全球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很快,正由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西班牙對中國的投資重點應放在產品研發(R&D)上。
這是去年10月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時就曾經談到的問題。和很多駐華官員不同,艾力賽喜歡融入中國的文化和社會氛圍中,除了企業家,在中國他還有很多藝術界的朋友。
艾力賽還不會講中文,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並不妨礙他與中國的朋友交流,「我在中國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講英語,有的甚至還會西班牙語。所以我非常願意把我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解中國人身上,而不是學漢語。不過我的夫人正在學習漢語。她非常喜歡中國。」大使夫人是個中國迷,在艾力賽結束商人身份去德國做西班牙大使時,那時的大使夫人就經常一個人跑到中國來購物。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後,大使夫人又如願以償地來到了中國。
艾力賽說很難找一個准確的詞來形容自己,但他對我們說:「可以說之前經商的時候,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現在作為一個大使,剛上任6個月,給我一些時間,我會告訴你他也是成功的。」
來源:[亞洲資本]
C. 生活中的理財小故事
我的理財小故事
說到理財,很多小朋友的反應就是大人的投資唄!其實不然,投資是讓你錢生錢,而理財的范圍更廣,說得簡單些,就是教你如何用好你手中的每一分錢。
我的理財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一年級的時候,應該說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的影響。a&lh;4~父母每半個月會給我一定的零花錢,那時侯,對剛得到零花錢的我來說,並不知道什麼叫節約,一看見自己鍾意的東西就買。但漸漸的,我對錢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不再亂花一分線,開始了自己的「理財生活」。
三年級下半學期某月的上旬,父母又給了我一些零花錢。一拿到這筆錢,我並沒有直接將它放入口袋,而是拿出本子和筆。我先把這筆錢的總金額記錄下來,再進行「分類」,將錢分成幾個部分。「嗯,這部分用來乘公交車,每次2元,可用12天;這部分用來買學慣用品,共8元;這部分放在儲蓄盒裡……」我一邊輕聲念叨,一邊用筆在紙上記錄。很快,記錄完成了,我又拿出了幾個貼上紙條的小盒子,將錢分門別類地放好,又將盒子放回原位。
隨著時間的流逝,寫著「儲蓄」二字盒子里的錢越來越多,已放不下了。於是,媽媽提議讓我把這部分錢存入銀行,以備他日之用,我同意了。這天,我們來到中國銀行安亭支行,我發現每個服務台前的玻璃上都貼有1個數字,上面還有其服務台的服務項目。我與媽媽來到儲蓄服務台前。「小朋友,你要儲蓄嗎?」一位服務員阿姨和藹可親地說道,一邊從玻璃下的一個小洞遞過一張紙,「如果要,請把這張表填好」。我拿過表,在媽媽的指導下,認真地填寫起來。寫好後,我把表交給了服務員阿姨。又經過交錢、交戶口簿確認、輸入密碼等步驟,我終於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首張存摺。這張存摺也是中國銀行安亭支行小朋友中的第一張,回家的路上,媽媽笑著對我說:「孩子,你有了存摺,就意味著你長大了,可不能亂花。」我點點頭。
是「理財」讓我學會了節約,是「理財」讓我學到了知識,是「理財」讓我享受了快樂。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理財」,享受「理財」給予我們的快樂。
D. 簡短理財幽默小故事
投資理財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很有錢的富翁,他准備了一大袋的黃金放在床頭,這樣他每天睡覺時就能看到黃金,摸到黃金。但是有一天,他開始擔心這袋黃金隨時會被歹徒偷走,於是就跑到森林裡,在一塊大石頭底下挖了一個大洞,把這袋黃金埋在洞裡面。隔三差五地,這個富翁就會到森林裡埋黃金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摸他心愛的這袋黃金。有一天,一位歹徒尾隨這位富翁,發現了這顆大石頭底下的黃金,第二天就把這袋黃金給偷走了。富翁發覺自己埋藏已久的黃金被人偷走之後,非常傷心,正巧森林裡有一位長者經過此地,他問了富翁傷心欲絕的原因之後,就對這位富翁說:「我有辦法幫你把黃金找回來!」話一說完,這位森林長者立刻拿起金色的油漆,把埋藏黃金的這顆大石頭塗成黃金色,然後在上面寫下了「一千兩黃金」的字樣。寫完之後,森林長者告訴這位富翁:「從今天起,你又可以天天來這里看你的黃金了,而且再也不必擔心這塊大黃金被人偷走。」富翁看了眼前的場景,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別以為這個森林長者的腦袋有問題,因為在森林長者的眼裡,如果金銀財寶沒有拿出來使用,那麼藏在洞穴里的一千兩黃金,與塗成黃金樣的大石頭就沒什麼兩樣。如果你對守財奴、或是只知道死守著錢在銀行、不肯善於利用的人,講了一大堆投資理財的觀念還是沒用時,不妨換個方法,講個這樣的故事給他聽,一定會立刻見效!大家都知道猶太人是最有生意頭腦的民族,在美國,從銀行、科技、鐵路運輸,到房地產、保險等產業,都有猶太人的集團勢力,猶太人在商場上的影響力已經擴及到美國的政壇,連歷任的美國總統也要對猶太人敬畏三分。為什麼猶太人這么會做生意?除了天生的民族特性之外,猶太人的家庭從小就會對他們的小孩灌輸金錢理財的觀念,如果遇到艱深難懂、或是平淡無趣的理財觀念,猶太人的父母就會舉各種故事做例子,開啟孩子們好奇求知的理財慾望,難怪猶太人個個都很精明。就像猶太人一樣,「聽故事學理財」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投資理財的方法,一個幽默風趣、寓意動人的故事或是自然法則,絕對比長篇大論的投資理論,更能讓人對金錢理財的學問心領神會,而且永久不忘
E. 投資理財的小故事
1、
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可我沒有勇氣。牛說:為什麼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他們很有營養。火雞吃了一點牛糞,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
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第二天,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飛到第二根樹枝,兩個星期後,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但不久,一個農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從樹
上射了下來。
啟示:牛屎運讓你達到頂峰,但不能讓你留在那裡。
2、
兔子問樹上的鳥:為什麼你可以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在那唱歌呢?而我卻要整天跑來跑去的? 鳥說:你也可以啊!於是兔子也就不跑來跑去的,在樹下發呆,結果過來一隻狼,把兔子吃掉了。
啟示:如果你想整天無所事事,只有你的位置足夠高才行。
3、
一隻小鳥凍僵了,掉在地上快要凍死了,突然路過一隻牛,在鳥身上拉了一泡屎,把鳥包了起來,小鳥頓時暖和了很多,於是就在那愉快的唱起了歌,這時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鳥的歌聲,把鳥從屎堆里拉了出來,然後吃掉了。
啟示:
a、在你身上拉屎的未必都是你的敵人
b、把你從屎堆里拉出來的也未必就是你的朋友
c、最重要的一點,當你身陷困境的時候就閉上你的鳥嘴!
4、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
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
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
手人間。
5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
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啟示: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6、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
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
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啟示: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7、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里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
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埃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
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啟示:推銷生意是一種組織性質的生意,因為人多,人事問題也多。我們不時聽到是非難辨的話,如某公司攻擊另一間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響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輕易相信謠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業才不會毀於一旦。
以上都是不錯的理財小故事
F. 理財成功人士的故事
對於高收入群體而言,理財的重點是構建財務安全健康的生活體系,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顧先生是一位外貿公司老闆,在事業上,經過幾年的積累,公司已過了最初創業階段,目前發展穩定。顧太太是一位美容顧問。他們計劃三年後,即2011年擁有自己的小寶寶。顧先生夫婦都已參加上海城鎮統籌醫療保險。
一、家庭基本情況
從顧先生的家庭情況來看,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結余家庭,負債率低,家庭凈資產已達到189萬元,並以每年55萬元的速度增加。但是其缺點是資產增值能力差,無法抵禦通脹,家庭保障明顯不足,一旦遇到意外事件很難保持現在的優勢,收入來源單一,且過分集中,另外,顧先生的生意風險也是存在的。通過合理的規劃,可以達到更高生活質量,體驗財務自由帶來的快樂。
二、理財目標
在設置理財目標之前,我們先作以下假設。首先假設通脹率為4%。另外由於外貿行業不確定因素較多,這里保守地假設顧先生收入保持現有水平,不考慮增幅。目前,國內學費的年均增長率為5%~6%,我們以5%作為教育費用增長率的假定值。假設房產每年的增長率為5%。
顧先生家庭目前已經衣食無憂,但是,由於缺乏明確的長遠規劃,未能建立安全、合理的財務體系,因而對家庭未來可能的發展和變化存在擔心和顧慮。
顧先生的目標是使資產不斷增值,他同時也想知道2028年,即50歲時,家庭的財務狀況。
根據前面分析的結果,並結合家庭的理財需求特製定以下理財目標:
1.建立家庭保障體系,進行財務安全規劃。
2.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使資產有效保值、增值。
3.2010年年底著手換房,進一步提高居住質量。
4.2014年設立養老及子女教育專項基金。
5.2024年追加房產投資。
由於顧先生自己創業,而且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是本理財規劃的重點。
三、理財規劃建議
1.建立家庭保障體系,進行財務安全規劃。
低保費、高保障,以固定的保費支出鎖定風險,能確保理財目標的順利實施。建議顧先生至少要配備定期壽險和重大疾病險。定期壽險保額400萬元,保險責任包括身故保障、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的不同程度身體殘疾。重大疾病險保額50萬元,保障涵蓋30種重大疾病。顧太太可考慮參加重大疾病險,並在懷孕時考慮投保婦嬰保險。
2.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使資產有效保值、增值。
顧先生屬於穩健型投資者,現階段由於生活重心在事業上,沒有時間和精力盯住投資市場,常常會因為迴避風險而最終不作投資選擇。所以,長期投資組合的年均收益可設在8%左右,兼顧收益與風險,容易操作。具體有以下建議:
1)預留家庭現金儲備
從財務安全方面考慮,應當預留足夠的現金儲備,以備不時之需。考慮到顧先生是自己創業,因此,現金儲備可以准備得充足一些,建議留15萬元。建議將儲蓄存款與短期貨幣投資工具相結合作為現金儲備,使資金在確保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即5萬元活期存款,10萬元貨幣基金或通知存款。
2)建立金融資產投資組合
建議將現有金融資產中餘下的50萬元作一個投資組合,適度持有風險資產及低風險資產,進行中長期投資。
3)每年收入盈餘追加計劃
顧先生家庭平時的現金流非常充沛,因此,月度及年度的盈餘也是家庭財富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對盈餘資金追加投資的比例參照上述金融資產投資組合比例。
3.2010年底換房計劃。
2010年年底,換購一套250萬元左右的房屋,改善居住質量,准備迎接家庭新成員。建議2010年年底在內環附近,買一處面積約150平方米,總價250萬元左右的房子,並於2011年下半年,賣出現有的自住房。新房首付100萬元,貸款150萬元,貸款期限12年。
4.2014年設立專項基金。
盡早籌備專項基金用於養老及子女教育,可以使目前生活更加無憂,未來生活更有保障。專項基金以低風險的長期投資組合進行單獨運作,目標收益率較通脹高2個百分點即可。具體有以下建議:
1)教育基金。建議2014年計提29萬元的育兒基金,建立年利率為6%的穩健投資組合,獨立運作。以後每年的學費均可以從這筆專項基金中直接提取。考慮到顧先生家庭的經濟能力較強,在這里我們以偏高的教育費標准作為計算依據。
2)養老專項基金。按顧先生60歲退休,生活30年來算,為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考慮通脹因素,至退休時,每年所需的基本生活費:A=39萬元,養老金年凈利率為NIR=基金投資收益率-通貨膨脹率=6%-4%=2%,根據公式P=A[1-(1+NIR)-n]÷NIR,得出退休時所需養老金總數為873.5萬元。
2014年計提養老金218萬元,以6%年收益運作,24年後將累積至883萬元,大於所需的873.5萬元,足夠顧先生家庭60歲退休後的生活費。
3)專項基金的長期投資組合
結論
提到理財人們自然聯想到生財,並潛意識地將投資收益與理財畫了等號。其實,投資和理財並不是一回事,投資關注的只是如何以錢生錢的問題,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等問題。
針對顧先生的案例,財富的保障和對未知風險的規避被放在了首要考慮的位置,在設立合理保險配置的基礎上,很早就安排了教育及養老專項基金,通過這一系列的安排較好地規避了可能的意外或失業給家庭帶來的風險。其次生活質量的提高也被重點考慮,調整自住房、增加健康休閑支出等措施使顧先生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了不小的提高。顧先生可以將理財看成是一個系統,通過良好地運用這個系統,能使生活更加無憂無慮,並且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G. 怎麼理財
合理安排好正常生活開銷,把剩餘的錢先放在余額寶里,必定是比銀行儲蓄收益高很多還比較安全,等錢攢多了可以購買銀行的短期理財或者投資互聯網理財
H. 講理財故事
理財故事都是按照市場經濟來決定的。你
I. 為什麼要理財——兩個小故事求解
故事一抄: 有位第一次坐飛機出差的村長,在飛機上口渴了很久卻沒有水喝。這時候,他看到前排坐著一隻鸚鵡,頤指氣使地指揮空姐給它端茶倒水。 鸚鵡態度十分驕橫,空姐卻敢怒不敢言。村長心想:一隻鸚鵡都可以如此,那咱好歹也是個村長,是個幹部啊。於是,村長也以蠻橫的態度指揮空姐端茶倒水。 終於,和氣的空中小姐被這兩位「大爺」激怒了,打開艙門把鸚鵡和村長一起扔了出去。村長正在無奈地墜落時,鸚鵡飛到村長耳邊。鸚鵡問:「你會飛嗎?」村長搖搖頭。鸚鵡怒斥:「不會飛,還牛什麼牛!」故事二: 大月支國的小馬駒看到人們用酥油煎麥喂豬,而自己卻吃草和泔水,心中十分羨慕。母馬便對小馬駒說:"千萬不要羨慕。只要人們讓豬吃酥油煎麥了,那豬的死期也就快到了。"果然到了春節,那些被酥油煎麥喂肥了的豬一個個被捆起殺死投到沸水中…… 村長只看到鸚鵡的威風,卻不知道鸚鵡敢這么 牛是因為會飛…… 小馬駒只看到豬吃得好,卻不知道豬面臨殺身 之禍…… 現今理財最大的兩個誤區 盲目跟風和忽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