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買房子的貸款去買了一個三年的理財產品,你這樣做風險也太大了。理財是有風險的,到時候虧個一半都是有可能的。你第2年不想買了,那要看你們當初有沒有簽訂合同協議啊,如果有的話肯定不行的。
Ⅱ 手握40萬現金,該去買房付個首付,還是理財產品更
如果你是土豪,買房、理財都能賺不少。關鍵是對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有限的錢想要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這個問題就值得考慮了。
1 先來幫大家算一筆賬:
假設你現在有100萬用來理財或者買房,長了不說,以5年作為一個結算時間。
(1)理財
拿100萬來理財,投資理財也有收益,假設投資的是風險較低的余額寶4%一年。那麼5年之後的投資收益就是20萬。
也就是說如果,這100萬不買房,首付資金在5年內的佔用成本是20萬。
(2)買房
假設一套房單價是2萬一平的毛坯房(取熱門二線城市較高均價值),總面積100平,總價則是200萬,首付100萬,貸款100萬,外加10萬裝修費,但是房子可以出租,也可以增值。
再來看利息成本,假設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那麼5年的利息是30-40萬元,加上購房成本,算契稅200萬*1.5%=3萬元。總成本加起來是:理財收益+貸款利息+契稅=20萬+40萬+3萬=63萬。
如果要保本,5年後房子的單價必須是263萬元/100平=2.63萬元一平,相當於每平米要漲價6300塊錢,才能保本。
而且5年時間也不算短,各項政策的變化以及通貨膨脹都會讓你的錢發生變化。
如果這套房子是在北上廣深買的話,那麼結果就有點糟糕了。近兩年,北上廣深的房價基本沒有變化。如果想要保本,未來2年內必須每年漲12%左右。
而二三線城市,或許近兩年的行情能夠滿足這個漲幅,但是再漲下去,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幾乎都快趕上一線城市的房價了,但是這樣的機會又有多少呢?
2 房價會漲多少?
上面給大家算了這么一大筆賬,說到底,理財和買房哪個更賺錢?還是要看房價到底會不會漲!
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只是5年前,手裡有100萬的話都應該買房,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這是過來人回頭看得出的結論,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這個超前的眼光的,說房價,還是要分不同的地方來看。
(1)一二線城市
如果你在一二線城市,房子動輒幾百萬,這100萬首付都不夠,就算你湊夠了首付,申請下公積金貸款,我估計你的生活基本也沒什麼質量了,這樣做實在得不償失。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再加上房貸利率上升,估計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不太好賣了。
所以房價還會上漲的可能性也縮小了,畢竟再漲,誰還買得起啊!!
(2)三四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一般一百萬可以購買一套商品房了。公積金貸款利率是3.25%,如果第一套房已供完,第二套還可以繼續申請公積金貸款。
所以不管是首套還是二套,只要能申請公積金貸款,100萬的首付是可以買下的。
但是大家別忘了,我們的目的是賺的更多,雖說在三四線城市加點杠桿,可以買房,但是在現在的政策下,想房價大漲短期內可能希望不大了。
3 未來,這個選擇可能會更偏向哪個?
總結一下就是:如果有錢,又是剛需,那建議你趕緊買房。
但如果不是剛需,是投資的性質,而且還要貸款,你就要再認真考慮下了,以一年期銀行理財為例,平均收益在5%左右,如果一年前100萬的房子,一年後漲不到105萬以上,那你也沒必要買房子。
而且大家都可以感覺到,房價在政策的調控下可能會越來越穩定,但是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卻是越來越豐富了,大可做一些穩健的理財來讓財富增值。
那就說說,100萬要怎麼理財才收益最大化!
可以從收益屬性上去看,分為浮動收益、固定收益兩種理財產品。
固定收益產品:比如互聯網金融(穩健的P2P/P2B)、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至少都有4%-10%的收益。
以自個兒為例,從2014年開始投P2B,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我投的平台叫無界,現在投資可得100紅包和500京東卡,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傳送門:100紅包+500京東卡
所以如果房價的漲幅在5%以內的話,顯然理財就更占優勢了。
Ⅲ 買理財產品和買房哪個更劃算
到目前為止,大量的事實證明,對於普通個人而言,過去的這十幾年,買專房比理財合算;
無論你是在屬一線城市,十年來房子漲了7-8倍了;
還是在3-4線城市,即便最近房價看著好像不動,但過去的7-8年,3-4線城市的房價也漲了一倍了。
過去這10多年,買房幾乎沒有賠的,而買理財產品,則有賺也有陪,即便是賺的,每年賺10%就不錯了。
當然,買房也得有個前提,資金至少得幾十萬,如果是1線城市,則要幾百萬以上。
所以,如果你資金達到這個數,且你對理財不是很精通,則我建議你買房;
如果你資金少,則沒辦法,你只能買理財產品,沒得選擇。
Ⅳ 買房貸款,必須要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嗎聽說如果不買就上浮利率,買了貸款利率就會低
每個城市的商業銀行可能會有這種奇葩的要求。至少有點是肯定的:標准房貸利率的執行,內的確可以由容放款銀行在一定范圍內自行調整,意味著銀行上浮或下浮利率是可行的。正是這種原因,銀行為了年底收攏存款或者其他目的,捆綁房貸與銷售自己的理財產品。
還有種可能是因為現在房貸收緊是政策大趨勢,銀行經理想暗示借款人給予一些私人好處,那麼房貸利率可以打折,這都是真實存在的。
Ⅳ 閑錢買房子好還是銀行理財好
如果要投資理財,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內險保障(根據《存款容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Ⅵ 現在該買房還是買理財產品
我會選擇買房
房地產和理財產品是當代投資的兩大項目。兩者都是現在市場上投資權重主要選擇的類型,較這兩者而言,房地產投資交易穩妥,回收利潤也比較慢。而理財產品流動性強,波動性大,收益也相較於房地產而言比較快。
所以我的觀點一直都是投資房地產要比投資理財產品更加具有持續性,穩定性,更加適合家庭投資。而且,按照中國目前的狀況,房地產市場的走向仍將持續走高,雖然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但是房地產的價格最多隻會穩定不動,不會下降。我們這種普通家庭沒有大量的用錢需求和資金流動的需求,所以我們應該更傾向於投資於房地產,這樣更穩定,更加保險。況且有實體的東西在手,總比流動性的東西要強的很多。
Ⅶ 理財和買房子,哪個更劃算
你兩個都可以同時進行,並不沖突呀,你買房的話,貸款每月還肯定你的工資還有剩餘專,剩餘的部分你就可以屬拿去理財,對吧,房子肯定將來是起碼也是會保值的,並不一定是說會增值吧,但是你肯定會用到這個住房,對不對?
Ⅷ 工資4000左右,是付首付買房還是買理財產品更好
看月供多少,你花費多少,如果月供不超過1500。可以考慮買房。如果花費超過每月3000。建議啥都不幹,余錢存余額寶,或者微信錢包。
Ⅸ 准備明年買房,看到有一個理財產品年收益33%,我想投一部分錢進去,靠譜嗎
別聽樓上亂說,不負責任。明顯不靠譜,33%?今年本來政策就是緊縮,房產不景氣,股市不景氣,實業不景氣,都提昌現金為王。請問它拿什麼去保證你33%的年收益???高利貸么。小心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