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什麼是對外金融資產

什麼是對外金融資產

發布時間:2020-12-12 05:01:09

Ⅰ 企業對外投資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

你說的這個問題,屬於會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報表分析范疇。
企業對外投資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數據:
2015年347萬,2016年2234萬,2017年1874萬,20180萬元。
這個數據說明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單位的外部人員解讀一個單位的會計報表,各人有個人的看法,但每個人的看法未必准確,如果要相對准確,還需要藉助於披露的輔助財務信息。
僅僅就這個單位的可出售金融資產來說,我個人認為,存在以下可能——
1、該單位2016年存在較大的資金保有量,現金凈流入量必凈流出量要大許多;當然,也有可能大量的現金資產是在2015的年底收到;具體是哪個年度,還需查閱兩個年度的現金流量表;
2、該單位在2017年、2018年,現金流出量大大超過現金流入量;有可能是行業經營的固有特點,也有可能是該單位獲取現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具體是哪一種情況,需要結合現金流量表和企業的會計報表附註進行判斷;
3、2017年、2018年大量的可出售金融撤出投資領域,有可能是投資領域的風險過大,也有可能是該公司獲得更好的投資渠道或者項目,短期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為零,可能是孕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具體是何種情況,需要根據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註做進一步分析。
4、金融資產的增加、減少,僅僅憑借表象,難以看出實質,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出更加逼近真相的判斷。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

Ⅱ 企業的對外投資是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嗎

新版准則規定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Ⅲ 請問固定資產包括金融資產(儲備,對內,對外資產負債……等等)嗎還有,直接投資是什麼意思

固定資產不包括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屬於流動資產或是非流動資產。再有,固定資產是以「實物」形態存在的。

直接投資一般是指用貨幣、實物或無形資產對某一企業進行的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什麼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是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企業的金融資產包專括:交易型金融資產屬,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持有到期投資。個人的金融資產包括:個人存款、股票、債券、基金、證券集合理財、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存款保證金、保險、黃金信託等。

Ⅳ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外出售時資本公積的處理

你好,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你的第一個問題,關於處置金融資產時轉入當期損益的科目是什麼的問題?
析:我們知道,金融資產是企業進行對外投資的一種形式,因而對金融資產所形成的利得和損失,在其最終實現時,都要記入到當期損益科目,即「投資收益」中。

你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互為相反的分錄呢?
析:我們知道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以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與核算的,既然是公允價值計量,那麼就可能有公允價值上升和公允價值下降的完全相反的情況出現的。那麼我們知道,如果公允價值上升,則會使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成上升變動的(借方),同時會使資本公積也相應的增加(貸方);如果公允價值下降了,則會與上升成相反的情況,會使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成下降變動的(貸方記入),同時會使資本公積也相應的減少(借方記入)。因而,由於其公允價值變動時,記入的方向不同,從而也就確定了其處置時轉出的方向也就會不的:對於公允價值上升的該金融資產處置時,資本公積原在貸方,則轉入到「投資收益」時,則是通過借方轉出來實現的。如果對於公允價值下降的該金融資產處置時,原資本公積會在借方的,則轉入到「投資收益」時,則是通過貸方轉出來實現的。
所以,就會出現向你所疑惑的問題那樣,這種疑問的出現是因你對會計的計錄、計量與核算的原理,還掌握的不是特別熟悉。多加練習,你一定會得心應手的。

祝你學習愉快!!!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Ⅵ 公司對外投資只佔1%股份,請問是做長期股權投資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交易性金融資產。

Ⅶ 如何看中國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表

一個國家在擁有大量負債的情況下,擁有一定的儲備和一個國家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擁有儲備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中國人在看到我們擁有巨大外匯儲備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們擁有巨大的外資負債,這一點往往為媒體所忽略,這也是中國平分外匯儲備等民粹主義聲音迭起的原因所在。另外,有人認為中國只需要三個月進口的外匯儲備,這更是無稽之談,因為拋開整個國際投資頭寸表,而只談外匯儲備是毫無意義的。 現在有人認為中國是「國富民窮」,其根據就是中國有著巨額外匯儲備。這種說法完全無道理。外匯儲備與對外金融凈資產是兩個不同概念,如果用對外金融凈資產的概念考察中國是否富裕肯定更合適,而對外金融凈資產17 907億,顯然遠低於外匯儲備的數量。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統計顯示,2010年末中國對外金融資產41 260億美元,對外金融負債23 354億美元,對外金融凈資產17 907億美元。新的統計方式雖然日趨合理准確,但外商在華資產仍可能被低估,與此同時中國所謂外匯過多的說法也可以得到部分澄清。 ■ 外商在華資產曾被低估 在最新的統計中,外匯局將外商投資企業歸屬外方的未分配利潤和已分配未匯出利潤,進行計算納入,並對對外直接投資(FDI)規模進行了市場重估值。實際上,對於FDI的統計,國際通行的方式早就是按照市場價值法,由於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的企業大多未上市,沒有據以計算的市場價值標准,一直採用歷史成本法,這就忽略了外商在華資產的巨大增值部分,因此低估了中國的海外負債,進而高估了中國的對外凈資產。 另外,從國際投資頭寸表的細分內容來看,向上修正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境內外母子公司間的相互貸款。人民幣升值預期這么強,境外美元的貸款利率又這么低,有國際業務往來的公司,都傾向於增加弱勢貨幣作為負債。套匯、套利的雙重動力,導致中國企業對來自境外的負債大增,這也是中國對外負債增加的一大原因。 ■ 中國資產收益不好 自2005年外匯局首次發布國際投資頭寸表資金,中國海外資產以低收益外匯儲備資產為主的格局,以及對外負債以高成本FDI為主的格局,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在資產中,儲備資產佔了71%;在負債中,外國直接投資佔了63%,恰成對照。儲備資產的收益大約在3%至5%,而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的收益即使保守估計也在20%。如此算來,2.9萬億美元的儲備資產年收益約870億美元,1.47萬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年收益為2940億美元,差距很大。這導致中國雖然是對外凈債權國,但海外資產凈收益規模卻持續低迷。 按照理想情況,凈國際投資頭寸持續為負的國家,經常項目中的「收益」為負,反之為正。但實際情況千差萬別,美國的凈國際投資頭寸從1986年開始就轉為負值,但其經常項目中的「收益」卻始終為正,且規模不斷擴大,與此相反,中國的凈國際投資頭寸雖然多年一直為正,但經常項目中的「收益」卻並不樂觀,「收益」規模遠遠小於美國。 以上情況往往為人詬病,其實是毫無道理的。首先,一個國家在資本流入或流出上的損益並不能完全通過國際投資頭寸表顯示出來。如果只按國際投資頭寸表來計算,那所有的國家都應該爭當資本輸出國,而拒絕引入外資;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因為引入外資會得到很多在國際投資頭寸表難以顯示的收益,這才是真實情況。另外,中國的對外資產以外匯儲備為主,流動性和可控性較強;負債以來華直接投資為主,穩定性較強。這種結構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對中國的金融穩定具有積極作用,這些也應該考慮到。 其次,外匯儲備與國家收入是兩碼事,中央銀行保管外匯儲備充當的只是當鋪兼保管員的角色,央行就相當於「典當行」。只不過他們從事的不是普通的物品典當生意,而是專門典當貨幣,也就是顧客將外幣典當成人民幣。目前,央行這個「典當行」做的是賠本買賣。外匯與財政收入是兩碼事,典當行老闆可以將顧客的汽車開出去跑幾圈,但是你不能說這個汽車就屬於典當行老闆,倉管員也可以臨時使用倉庫里的東西,但你拿到家裡去則不行,我們的央行也是一樣。我們現在確實有很大的外匯儲備,但是我們不能將他當財政收入使用,央行必須保證外商投資者和本國的外貿企業隨時可以進行贖當,央行只擁有對外匯短暫支配權,不擁有最終支配權。 中國的外匯儲備構成以FDI為主,在國際資本流動中,FDI往往被認為是相對穩定的、非投機性的。但這只適合和平時期,一旦遇到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FDI仍然會撤退,20世紀拉美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期,FDI都掀起過撤出浪潮。對於國家國際收支的安全考量來說,這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黑天鵝」。 ■ 國際板可能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大損 現在中國正在積極創建國際板,並試圖允許更多外商在中國的公司直接上市。如果國際板最終成行,這將是FDI在中國獲得高溢價的最佳市場,如果沒有國際板,那外商投資除了匯出的利潤之外,其餘大部分資產早晚會成為貶值資產或是沉沒資產,而有了國際板外商投資就會成為溢價資產,這種情況在資產負債表上也許短期內不能完全顯示出來,但最終清算的時候就顯示出來了,這將從根本上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大大縮水。

Ⅷ 什麼是對外金融資產,主要解釋「對外」二字,謝謝

對外金融資產的就是對外國進行投資的金融資產,」對外「可以理解為」對外國進行投資「的意思。

Ⅸ 求《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外轉讓不良債權有關外債管理問題的通知》法規全文或地址!

目前,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跨國收購主要是在中國境內通過公開競價方式完成的,相關行為基本都要求適用中國法律,相關法律規范包括:合同法、擔保法、招標投標法、拍賣法、公司法、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法、信託法、證券法、商業銀行法、企業破產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有關法律以及各種相關法規和司法解釋。值得說明的是,以債權出資在境內組建合資公司暫時缺少法律依據,目前主要通過政策解決,而在境外以債權出資設立公司或將債權設立信託,不適用中國法。
(二)部門規章
2001年10月16日,原外經貿部、財政部和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吸收外資參與資產重組與處置的暫行規定》,為外資收購不良資產提供了一般性規章基礎和政策保障。
此外,中央有關部委還發布了一系列相關的行政規章。例如,2003年1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從事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對外資收購不良資產應納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等事項進行了規定。2004年10月29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下發了《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外轉讓不良債權有關外債管理問題的通知》,對外資收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的外債管理事項進行了規定。2004年12月1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了《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資產有關外匯管理問題的通知》,對外資收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的外匯管理事項進行了規定。2005年4月29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外商投資處置不良資產審批管理的通知》,對外資參與中國不良資產重組與處置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對外金融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上資金流出多少 瀏覽:671
銀行理財屬於哪種理財方式 瀏覽:236
2220港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343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