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了9方面29條政策措施。一是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把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二是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發揮責任保險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三是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四是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拓展「三農」保險的廣度和深度。五是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協調發展,推動保險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加大保險業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力度。六是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深化保險行業改革,提升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鼓勵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充分發揮保險中介市場作用。七是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加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八是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全面推進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社會的保險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氛圍。九是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保險監管協調機制,鼓勵政府通過多種方式購買保險服務,研究完善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加快發展的稅收政策,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加強對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的用地保障,完善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政策。《意見》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有序健康發展。[1]
㈡ 養殖戶拿農發行發放支農貸款放高利貸合法嗎
不建議考慮此種行為。
高利貸屬於違法,故借款人只償還本金及法律規定范圍內利息回即可,另因高答利貸多辦法索取債務時的暴力犯罪,故不建議當事人考慮此種借款方式。
民間借貸屬於民事行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約束和保護。
但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㈢ 如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想要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關鍵是想方設法降低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和准金融機構的綜合成本,包括運營成本和資金成本,可以從4個方面著手:
一、降低小微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建立多層次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只有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多了,市場競爭加強了,才能提高小微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益,降低運營成本。
二、為小貸公司減免稅收,降低其運營成本。目前,小貸公司仍適用一般工商企業的稅收政策,稅務負擔不輕。如果國家能出台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減輕小貸公司的稅收負擔,進而鼓勵小貸公司降低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則有利於小微企業的發展。
三、利用財政資金為小貸公司提供貼息支持,降低小貸機構的融資成本。對於那些支持符合國家重點產業目錄小微企業,以及支持農村小微企業和農戶的小貸公司,政府應給予一定的融資支持,並對小貸公司從商業銀行融資提供財政貼息,降低其融資成本。
四、建立專門「支農支小」批發基金,定向支持小貸公司服務小微、服務三農。央行已有「支小支農」再貸款業務,但僅限於向正規金融機構開放,建議央行放寬准入范圍,重業務本質,輕機構性質,只要小貸公司真正地「支農支小」,就可以申請再貸款的支持。國家財政和大型金融機構也可以合作建立小微貸款批發基金,向銀行發行金融債券,專門為「支農支小」的小貸公司提供批發資金支持。
小企業大作為,小微企業不僅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更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想要從源頭上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除了在銀行增加供給上下功夫,還要加大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扶持力度。
㈣ 深圳融資擔保牌照怎麼辦理需要哪些資料
本文根據騰博國際實際辦理經驗撰寫,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要在深圳申請版設立融資性權擔保機構,需要明確以下幾個要素:設立地點,實收資本多少,高管人員,經營的場所,以及業務的管理體系。由於融資性擔保公司是屬於地方性的,所以我們很好理解為什麼各地省市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發起設立的整體條件,審核要求有差異。一般來講,一線城市的發起設立的條件是比較高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各地最低的注冊資本要求。
(一)融資性擔保公司申請條件和資料:
1、注冊資本最低實收1億元人民幣。
2、出資股東需滿足:(企業法人)存續滿三年,近兩年連續盈利,經三年累計利潤達1000萬元以上,資產負債率低於70%,凈資產額不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自然人)有3年以上從事經濟工作的經歷,沒有犯罪記錄和其他不良信用記錄,個人擁有的資產總額不低於其出資額2倍,其中銀行存款等流動資產不低於其出資額,且具有合法來源。
3、股東出資比例限制:主發起人是一個企業法人時,持股比例不低於30%,由兩個企業法人主發起時,各持股比例不低於20%。另外,一般發起人的持股比例不低於1%,出資額需要不低於500萬人民幣。
㈤ 渭南市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渭南市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介
渭南市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渭南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激活和釋放農業發展潛能,改進財政支持經濟發展資金投入方式,設立的市屬國有政策性投融資平台。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3日,注冊資本2億元,由市政府出資,授權市國資委監管,公司肩負著金融支農、惠農、強農的重要使命,經營范圍為農業開發,農副產品貿易,項目投資,涉農資金投資,移民扶貧搬遷投資及實施等。
公司職能:一是改變傳統以農業補貼、無償投入為主的支農模式,探索建立政府支農資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新模式,提高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發揮農業投資平台的引領帶動和杠桿作用,吸引和拉動社會、銀行資本投向「三農」領域;三是充分發揮支農資金的社會效益,利用信息優勢、專業優勢,服務「三農」,引導助推涉農企業規范管理,實現信息化、規模化、科學化發展;四是通過多種資本運營,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著力調整結構,扶優扶強,增強競爭力,引領助力全市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渭南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變。
公司文化理念:求實、創新、拼搏;廉潔、高效、一流。
公司願景:依託財政撥改投涉農資金的持續投入,以「探索政府支農資金『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新模式,吸納社會資金共建農業投融資平台,創新資本運營模式,建立科學、規范、合理的投融資管理體系。立足三農,謀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致力於打造「二大主業」戰略格局。
一方面發展差異化道路,積極開展農業產業擔保、農業產業基金、小額貸款等運營形態,將創新型農業金融服務作為第一主業,成立擔保公司、基金公司發揮杠桿作用,吸納社會資本,拓寬融資渠道,解決我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同時通過高效的國有資本運營,建設農產品物流配送、農產品深加工、農業信息化等平台,打造綠色農業、有機農業、智能農業,有效實現金融與實業的有機結合,促進公司長久穩健發展。
另一方面將扶貧產業開發、扶貧移民搬遷、扶貧項目建設作為第二主業,通過投資農業產業為扶貧產業開發提供基礎和保障,帶領農村農民脫貧致富,為公司發展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投公司將牢記使命、謹守定位、奮力拚搏、精益求精,力爭2019年將公司打造成為二大主業相互協同、相互支撐,服務功能完善、主業優勢明顯、示範引領作用強、管理規范科學的集團公司,實現政府組建農投的初衷,促進農民增收;促進我市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為渭南市農業規模化、現代化、都市化做出貢獻。
法定代表人:李曉紅
成立時間:2016-03-03
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5001000471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東風大街中段豪潤御城B座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