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羽的故事
1 溫酒斬華雄
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 關羽高聲叫道:「小將願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 袁紹認為關羽不過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 就請砍下我的腦袋。」 曹操聽了,十分欣賞。於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 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2 斬顏良 誅文丑
官渡之戰 袁紹 排大將顏良 攻打白馬 情況危急 顏良先後斬殺曹將宋憲魏續 一時無人能敵,曹操只好請關羽出馬,面對顏良,關羽評價「如插標賣首而」縱馬上前一刀斬下顏良首級,解白馬之圍,袁紹又排文丑攻,張遼 徐晃解不敵文丑,關羽再次出戰不過數合斬文丑於馬下 曹軍驚為天人。
3 過五關 斬六將
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後 不顧曹操挽留 帶二位嫂嫂前去尋找劉備 先後在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終於與劉備張飛相會「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得名。
4 華容道
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5 單刀赴會
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關羽爭奪三郡。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
關羽為了荊州之事隻身過江,與魯肅會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肅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索還荊州。關公開始時以飲酒莫談國事為由將話題叉開,哪料魯肅步步緊逼;關公乃以劉備繼承漢室土地為由,且使刀鈴錚錚直響。周倉插話:「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東吳當有耶?」抵賴之言,毫不掩飾。關羽於是變色而起,從周倉手中奪過大刀,假裝怒叱道:「這是國家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給我退出!」明叱周倉,實在魯肅!接著,關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手,親熱之中又帶有幾分殺氣:「今天飲酒,我已經醉了,莫要再提荊州之事,擔心我這刀傷了故舊之情。改日我再請到荊州赴會,再作商議。」魯肅被他一提,掙脫不得,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興嘆。到了船邊,關公才放了魯肅,拱手道謝而別。魯肅如疾如醉,半晌才緩過氣來。
6 水淹七軍
關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於禁、龐德救援。龐德預制棺木,誓與關羽死戰。於禁嫉龐之功,移七軍轉屯城北罾口川;關羽乘襄江水漲,放水淹七軍,生擒於禁、龐德。
7 敗走麥城
漢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被孫權偷襲 敗於魏軍之手,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
其他的三英戰呂布和桃園三結義 關羽不算是太核心的人物 就不在列舉了
② 大同市 歷史名人
鮮卑驕子拓跋宏
拓跋宏,復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王圭)以後的第六個皇帝,即魏孝文帝。他在皇興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出生於平城皇宮之內,其父獻文帝非常高興,因喜生貴子而大赦天下。拓跋宏三歲時,被立為皇太子,母親李夫人按照北魏「皇妃生子立為太子則被賜死」的規定,身遭厄運。拓跋宏在宮中奴婢撫養之下,自幼聰明,秉性孝謹,四歲時,就懂得為父親吸吮膿瘡,深受世人稱贊。皇興四年(公元470年)六月,二十三歲的獻文帝在永安殿暴崩,馮太後於延興元年(公元471年)輔佐拓跋宏臨朝聽政。在此期間內,頒行了俸祿制、三長制和均田制:
俸祿制——因北魏初年吏治混亂,官吏以自籌俸祿為名任意敲詐百姓、魚肉鄉民,故而規定官吏俸祿由政府統一籌集、分發,官吏不得自籌。
三長制——以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分別設置鄰長、里長、黨長。三長制是為取代宗主督護制而建立的基層行政組織,有利於中央集權。
均田制——凡十五歲以上的男女都可以向國家領取耕種的土地,男子一人可領取露田(荒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女子可領取露田二十畝。桑田為私田,也稱永業田,死後可以傳給子孫。露田不能買賣,死後歸還官府。
這些針對當時弊政的政治改革,有利於鞏固北魏的統治,對安定社會環境,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是有進步意義的。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太皇太後馮氏駕崩,拓跋宏開始親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拓跋宏為了擺脫鮮卑保守勢力的影響,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決定遷都洛陽。事先他曾了解,以前北魏歷代王朝,也曾多次議論過遷都洛陽,但都因為遭到鮮卑貴族保守勢力的反對而被擱置了。因此這次遷都,他決意密而不宣,召集群臣,聲稱要調集大軍南征。於是拓跋宏全副戎裝,率領三十萬人馬從平城出發,渡過黃河,進駐洛陽。有一天,文武百官紛紛跪在馬前,叩頭諫止南征,有一個鮮卑貴族拓跋休聲淚俱下,苦苦哀求不要南征,並訴說以前北魏軍隊南征時,在淮河岸邊屢遭慘敗,屍體堆積如山的教訓。拓跋宏聽罷以後,滿臉怒容地對群臣說:「這次南征,興師動眾,不可勞而無功。不南征,便遷都。列位愛卿可以表示意見,贊成遷都的站在左邊,贊成南征的站在右邊。」多少年來,文武百官一提起南征,都嚇得魂飛魄散,盡管心裡不太贊成遷都,但在選擇南征和遷都兩件事中,自然要避重就輕,選擇後者。因此,都不謀而合地站到左邊。於是,這些人都中了拓跋宏之巧計,大軍便停駐洛陽,勝地完成遷都夙願。
遷都洛陽以後,鮮卑貴族穆泰、陸睿陰謀在平城另立朝廷,同洛陽分庭抗禮;大太子拓跋恂在舊勢力的慫恿下,密圖從洛陽逃回平城參加叛亂,但拓踐宏的改革已深入人心,叛亂者很快就被平息,太子拓跋恂被廢,並被賜死。此番從平城遷到洛陽的人口約有百萬,均稱「代遷戶」。朝廷頒旨規定:「代遷戶」一律改為洛陽籍貫,死後要葬在洛陽北邙山。用漢族服飾代替鮮卑服,朝中禁用鮮卑語,並改鮮卑姓為漢姓,皇室原姓拓跋改姓元,其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陸、賀賴氏改姓賀、獨孤氏改姓劉、賀樓氏改姓樓、忽忸於氏改姓於、紇奚氏改姓嵇、尉遲氏改姓尉,合稱八姓。提倡鮮卑貴族同漢人士族通婚,拓跋宏自己就娶了崔、盧、鄭、王四姓的女子做後妃,又為五個弟弟娶了漢族大姓的女子做正妻,並把幾個公主都嫁給漢族大姓,僅范陽盧氏一家就娶了三位公主。
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推動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經濟的向前發展,促進了鮮卑族同漢族的融合,使得鮮卑族進一步漢化。因此魏孝文帝可稱為是鮮卑驕子,是個開明君主,在各個民族融合,互學先進經驗,推動歷史發展方面,做過很大貢獻
慧眼皇後婁昭君
婁昭君,北齊代郡平城人(今大同)。贈司徒內干之女,太原王婁昭之姐。
婁昭君慧眼獨具,看到在城牆之上服勞役的將領高歡相貌奇偉,面帶忠厚,雖然目前貧窮,但料定他是個英雄,日後必然發跡,於是產生愛慕之意,暗地贈給高歡金銀財物,二人結成美滿姻緣。後又拿出全部家資,讓高歡結識天下英雄豪傑,並參與出謀策劃,使高歡屢立戰功,官居東魏丞相。
婁昭君平日柔順勤儉,謙卑自守。親自紡織針補,視姬妾所生諸子均十分慈愛,不異己出,對諸子每人必賜一袍一褲。時常向高歡進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廢公。處事能夠顧全大局,委曲求全。當時高歡為了與少數民族茹茹國建立外交關系,打算納娶茹茹公主,因考慮婁昭君而猶豫未決,婁昭君便以國家利益為重,勸諫高歡說:「國家大計,不要遲疑。」高歡娶回茹茹公主後,她自動騰出正室,讓高歡合婚。此舉受到舉國上下稱贊。有一次,昭君懷孕分娩難產,正值高歡領兵征討西魏,宮人要給高歡送信,讓其回宮照看,昭君制止不讓,說:「王出統大兵,何得以我故,親離軍幕。」後來終於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雙胞胎。日後高歡聽到以後,很受感動。
天保初年,長子高洋即位北齊皇帝,尊她為皇太後。天保十年,高殷即位,封她為太皇太後,太寧二年(公元562年)病逝。
婁昭君共生六男二女,三男即位皇帝,三男即位稱王,二女皆為東魏皇後。
騎射美男獨孤信
獨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如願,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
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馬、柱國大將軍。隋文帝即位後,贈太師、上柱國、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謚曰景。
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啟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因此,很受百姓愛戴。
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長女為周明敬後;四女為元貞皇後;七女為隋文帝皇後
文獻皇後獨孤氏
文獻皇後獨孤氏,名伽羅(公元543——602年),隋朝雲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文獻皇後。
文獻皇後柔順恭孝,謙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寵愛。文帝上朝時,她與帝同輦而進,至閣乃止。候其退朝之後又一起回宮,同吃同樂同寢,相顧歡欣。平日生活儉朴,不好華麗,專喜讀書,識達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她就忠心苦勸,於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當時突厥與隋貿易,有明珠一盒,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殷壽讓她買下,她婉言謝絕地說:「如今戎狄屢次侵犯,將士征戰疲勞,不如將八百萬獎賞有功之士為佳。」此舉立刻朝野傳聞,受到百官稱贊;大都督崔長仁是文獻皇後表兄,觸犯國家王法,按律當處以斬刑,隋文帝看在皇後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後進諫說:「國家之事豈可顧私。」遂將崔長仁處死;皇後異母兄弟獨孤陀因滋酒逞兇殘害百姓,曾受過皇後指責,故而懷恨在心,常以貓鬼詛咒皇後,按律當斬。皇後雖然氣得三天沒有進食,但最後還是請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後說:「如果獨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為其說情。但如今獨孤陀是因為詛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請求赦免他。」於是陀被免死。
文獻皇後很有政治才能,每當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宮中稱為二聖。但她卻在確立隋王朝的繼承人上犯了錯誤,對廢掉忠厚的長子楊勇,改立比較善於偽裝的次子楊廣為太子負有一定責任。仁壽二年八月,文獻皇後病逝永安宮中,終年59歲,葬於太陵。
五代名將折從阮
折從阮,五代時後晉將領,西京大同人。初名從遠,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之諱,改名從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後裔。初為後唐庄宗牙將,後升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他在府州駐守。開運元年(公元944年),後晉與契丹敗盟後,他攻取契丹城堡十餘處,每次作戰必勝。後漢時,在府州建永安軍,擢本州團練史、兼領朔州刺史、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
後周時期,折從阮鎮守北方邊塞的宣義、保義、靜難、永安等四鎮,為節度使。因鎮守邊關有功,去世之時,周太祖贈他為中書令。
折從阮一生經歷了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王朝,這個時期內外混戰交替,他的主要功績是抵禦契丹入侵,戍守邊境,對於維護中原安全,效忠於後周統一中國之大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折氏門中,從折從阮到折可適,幾代人為宋朝將領,其中有三個節度使、四個團練使、一個觀察使、一個防禦使。折從阮之孫女折賽花,為楊業之妻,折氏家族對於楊家將忠心抗遼具有很大影響。
巾幗英雄折太君
折太君(誤稱余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夫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亻先)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詔「故雲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贊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清代勇烈公任舉
任舉,字漢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長髯,素懷忠義,才勇過人。雍正二年中武進土,授以陝西柏林守備,以征巴里坤有功,遷寧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屢立戰功,特授西鳳協副將,晉署重慶總兵。在一次平定叛亂戰斗中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終年46歲。乾隆皇帝甚憫悼恤,典如提督,例謚勇烈,入祀昭忠詞。並於大同城東十里之外,水泊寺前賜塋地,御賜祭文、碑文(今碑尚存)。蔭其次子承緒為官,其弟鳳由守備超擢參將,後又升副將。
任舉的次子任承緒於12歲補博士弟子員,乾隆二十六年以父勛授巡捕京南營千總,後升任北營、西營守備。《清史稿》中有《任舉傳》。生前著有《任勇烈詩集》。
治河專家栗毓美
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園,渾源州人。清代嘉慶年間考中拔貢,授任河南知縣,後遷光州直隸州知州、汝寧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東河道總督。
栗毓美在河南任職期間,當地黃河經常泛濫成災,嚴重地威脅著百姓的生命財產。為此,他做了實地勘察,認為造成水患之原因,是由串溝積水成河,潰毀堤壩所致。
栗毓美曾經多次專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兩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發現北岸串溝積水很深,串由溝尾部已與大河連結起來,並且與沁河、武陟、榮澤諸灘的積水匯合一起,注傾堤下。堤下又沒有任何防護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築壩。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採取「拋磚築壩」,才能減緩水勢。於是,栗毓美從老百姓那裡買了一批磚塊,組織群眾向河裡拋磚,採取應急措施,建成數十個「磚壩」。「磚壩」築成以後,恰逢風雨大作,此時凡是支流小河,大都決口數十丈,而大堤卻安然無事。從此以後,人們才認識拋磚築壩的巨大作用。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張治水圖,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寬窄深淺,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風雨即將到來,他立即到達險地。一旦水患發生,他又能親自指揮搶險,將水患降服。因此,很受當地人民愛戴。在他任職五年期間,河東一帶地區很少發生水災。由於他清正廉明,勇於執法,以致觸犯權貴,遭到陷害,後來積郁成疾,卒於河道總督任上,以身殉國,享年63歲。
他逝世以後,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對他非常懷念。當地百姓為他修了廟宇,每逢水患,便去祭祀。清朝道光皇帝特地為他在渾源州城東南二里處修建了一座陵墓,晉贈太子太保,謚號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則徐都為他寫了祭文。如今,兩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該地人稱「栗家墳」。當地人民都親切地稱呼栗毓美為栗大人,每逢清明時節,前往祭祀遊人甚多。
道光皇帝御賜祭文
朕維河流順軌,皇防重匡濟之才,海若安瀾,疏淪仰懷柔之績,既殊勛庸。栗毓美秉資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試於中州,壘膺薦剡,愛剖符於南豫,屢著循聲,符丹綸紫悖之重申,歷翠板紅薇而疊晉宏,材茂煥久,邀特達之知水利,夙諳聿重修防之任,嫻泄滯通渠之法,安流策導源陂之功,九州底績風清竹箭,消雪浪於盪平地,固蒼桑速雲艫之轉運,嘉,睿川之力,倚任維殷。茲考績三年,殊恩載沛方冀永資,夫臂畫豈意遂?悼夫論徂類已胥蠲,恤典籍褒夫蓋。封彩霞、吳氏為一品夫人。特賜官銜,靈其不昧尚克欽承。
林則徐祭文
公終日立泥淖中,磚甫出水勢尚動搖,即率先屹立壩頭,隨時與廳員營弁請求治策,於二三將生未生,無不預謀抵禦,然其深意,不惟節省經費己也,將以埽二所節之費,移而培大堤固,則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萬福所以,為國家計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標黃運,兵專事椿損,城守兵雖習弱,技藝時勢亦非所閑,公惟濟寧地縣,曹袞宵小時窺發,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戰諸陣勢,躬自教練。文設義學五所,令兵丁子弟讀書。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鄭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閩海林則徐頓首拜撰。
宣統帝師李殿林
李殿林,字蔭墀,大同縣西冊田鄉大王村人(原屬陽高縣,後歸大同縣)。據清代《大同府志》記載:「元丞相脫脫墓,府東百二十里大王村,有碑記,大同李氏,其後也。」從上述情況可以推斷,李殿林祖上系蒙古族人。
李殿林之父李增桂,共有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李時中,次子是虛設,老三李士林,老四李毓林,老五李苑林,老六李殿林,女兒李美林。因為李殿林在李氏門中排行第六,故而,當地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六大人」。李家當時在大王村之中,雖然屬於小康之家,但是常常遭受本村惡霸地主郝威的欺侮。所以,決心發奮圖強改換門庭,不惜花費重金,延請渾源州水香寺的科舉進士謝定書來到李家,專門教授六個兒女讀書。由於謝定書先生知識淵博,督教學生有方,再加上李氏兄弟苦讀不輟,因此,在同治、光緒年間,李家兄弟全部科考及第。
清朝同治甲子年間,18歲的李殿林赴太原鄉試中文舉。同治十年辛未科進土及第,多年來曾經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廣西學政、咸安宮總裁、日講起居官總裁、科舉會試主考官、內閣學士、禮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廣東鄉試正考官、吏部主侍郎、江蘇學政、正白旗漢軍副都統、郵傳部尚書、正黃旗漢軍都統、吏部尚書、充經筵講官、參予政務大臣、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禮學掌院大學土,贈紫禁城騎馬,西苑門內乘二人肩輿,優禮有加。
李殿林平日居官慎守成法,廉潔奉公,饋遺無受,請托無聽,循規任免,從未安置私人。在署郵傳部尚書時,整頓吏治,革除積弊,一日內彈劾數十百員,營私瀆職者望而生畏,因而使國家財經收入驟增,吏治廉潔,但他自己卻兩袖清風,一塵不染。
辛亥革命時期,李殿林目睹清朝政府昏庸腐敗,料知清朝氣數已盡,難以挽回,只好上疏辭官。於1912年2月8日離職回到原籍大王村閑居。在此期間,曾於西冊田村桑乾河鐵索橋北岸,親筆書寫普濟橋碑文。石碑正面寫有「普濟橋」三個大字,其字體渾雄有力,氣勢宏偉,為世上罕見,石碑後面刻有鐵繩橋詩一首:
層冰開(氵互)客心驚,每到春秋阻旅行。
西望河源來馬邑,東連山勢拱燕京。
懸崖陡立千尋峭,鐵索凌虛一道橫。
步步輿梁無痛涉,回頭共說險途平。
1917年,李殿林因病去世,享年74歲。喪訃傳到故宮,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宣統甚表哀悼,溢號「文僖」,追贈相國。墓葬於大王村北,如今石獸、碑文並存。李殿林辭職歸里之後,為人公正,恤老憐貧,很受當地人民愛戴。直到現在,陽高縣和大同縣一帶的人民,經常傳頌著「六大人」刻苦攻讀、智審貪官和為民除害的故事,每逢清明時節,經常有人前往墳前祭祀。
李平生以書法、詩詞自娛,著有「銓政管見」、「雲中草堂詩文集」、「江左校士錄」等書,前兩部書之手稿和後書刊印本,都在山西省圖書館收存。
反清名將宋世傑
宋世傑,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於城內貧民家中。世傑之父宋安,是清軍綠營軍中的廚師。宋世傑自幼家境貧寒,只讀過幾年私塾,12歲時跟隨父親宋安學習武術。後來又拜師傅侯全亮學習刀、槍、劍、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資聰明,成績優秀,很受師傅器重。學業期滿之後,便收徒弟,專門以教授武術為生。
宋世傑平日為人性情豪爽,專愛結交英雄豪傑,打抱人間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民不聊生,心中無比憤慨,因他經常痛罵貪官污吏,雖曾多次遭受當局逮捕和刁難,但仍然不屈不撓,致使官府深感「頭疼」。因此,被稱之為「二麻煩」。但他在人民群眾心目之中,卻有很高威望,甚至在京包鐵路沿線也享有盛名。
就找到這些了!
③ 光明之魂2攻略
前言
當勇者打倒黑暗龍之後,人民恢復和平生活
漸漸的,4名勇者的身影逐漸被人遺忘...
某天,有位老人拿著一個水晶球,向大家預言
著黑暗即將要吞噬光明,破壞現有的平衡
然而,習於安逸的人們並不理會他,這時候有位
煉金術師奇雷斯比(ギレスビー)把他引出城外
不知道是否是黑暗就要來臨,水晶球就這么放在地
上,而一位善良的老人就此消失在世上
黑暗組織混沌集團的成員奇雷斯比還有另一個重
要工作,於是他去了葛蘭多爾城
他向馬爾塞爾王最自豪的親信帝斯哈多(デスハート)
說了一些花言巧語,並且把准備好的"禁斷果實"交給他
就離開了
騎士帝斯哈多並沒有懷疑奇雷斯比,幾天後終於吃下禁斷
果實.....
01.ゴブリン砦(主線1)
(哥不林山寨)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國王聽到哥不林在葛蘭多爾城附近
建築山寨,並且將要偷襲城堡,由於
騎士帝斯哈多去找公主科可德(ココット)
分身乏術,所以希望你去調查一下,
順便看看有沒有公主的下落
注意:在這必須得到哥不林所藏起來的
牢獄的鑰匙(偷聽它們談話知道藏
在在食物櫃中),並得知公主被帶到
魔女ウィザリーの館了...
在這還有個特殊道具紅鞋,要記得拿
02.コリーダおばあさん井戶(分支)
(葛琳達老婆婆的水井)
時間點:一開始和國王說完話
事件人:國王門外首衛旁的葛琳達老婆婆
內容:葛琳達老婆婆會向你抱怨她家的水井
老是有怪東西,然後就會引發此事件
結果:退治怪物後,和葛林達老婆婆報告他
會給你一個靈魂水晶雷神1(ライジン1)
03.王立鬥技場(分支)
(王立鬥技場)
事件人:自己(覺得自己很強就可以去)
內容:付100G報名就可參加殺怪活動
共分10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3個獎品
注意:當10個等級都過後會得知有個遺跡可去
而獎品中有個地下牢獄的地圖(在第8場
賽事里)也可增加"景點"
04.ジャイアントの墓(主線2)
(巨人的墓地)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由於公主被移往魔女之館,但路上必須經
過巨人的墓地,所以....
總之你就要去救出公主就是了(疑?你的王
家騎士再吃閑飯的嗎)
注意:旅人波奇(ボーケン)會死在半路,用之前2
只木乃伊藏的魂魄(或用靈魂恢復葯)丟向
他出竅的魂可讓他返魂
05.魔女ウィザリーの館(主線3)
(魔女威莎莉的洋館)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越過巨人墓園後知道公主被關在洋館的某
處,必須救出她,並且要讓魔女威莎莉好看
,又...這里不能怪國王的騎士奇雷斯比了
,因為國王無法連絡上他,所以只好委任勇
者去打先鋒了
結果:在途中會遇到被關的公主,如果身上有帶著
先前在哥不林那搜來的牢獄鑰匙就可順利
救出公主
06.妖精の泉(主線4)
(妖精之泉)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救出公主後,國王的大廚會跑來報告說食材
被哈比人(ホビット)搶走了,而水晶也再這
時發出耀眼光芒,似乎暗示這是光之妖精的
傑作,由於哈比人正是光之妖精的手下,因此
國王要你休息一下就上路去調查
結果:途中會發現這群哈比人正在分贓,當他們拿出
洋傘時記得沖出去搶...
最後遇見フェアリープリンセス,她居然懷疑
是勇者把黑暗帶入泉水裡的,於是叫出水的妖
精開打,打贏後她會知道不是勇者的錯,並說
她在她老友的船上也感覺到黑暗的氣息,希望
勇者能幫幫她的老友,也就是海盜船長霸帝
(バディ)
07.道具屋"イバネマ"の館(支線)
(道具屋"伊帕內瑪"的洋館)
事件人:道具店老闆伊魯瑪(イルマ)
內容:妖精之泉過後回城裡,發現道具店老闆跑到酒吧
喝悶酒,把自己的女兒留在店裡看店,結果變的在
賣餅干糖果...
還說要嫁給酒吧老闆當老婆,真是幫幫忙....笑
問了依魯瑪才知道原來妖精之泉旁邊新開了一間
商店,聽說評價不錯,搶了她不少生意,所以煩惱到
來喝悶酒.....
聽完後地圖上就會多一個地方可去了
結果:帶回店裡的宣傳單給伊魯瑪看,她會說原來那家店
也不怎樣,於是又回去道具店了
08.バディの海賊船(主線5)
(霸帝的海盜船)
事件人:光之妖精フェアリープリンセス
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聽完光之妖精的話回到城裡,國王這邊認為沒事
了正要請勇者一頓好料的,沒想到海盜船的船員
跑來求救,說海上有妖怪,而且船長也發瘋了,因
此國王急忙尋找海圖讓勇者好出海調查,沒想到
海圖居然被公主拿去看了(所以沒救出公主是出
不了海的),難怪找不著....
公主交出海圖後就可上路了(哀,啥時可以吃好料
的阿,海怪...看我吃了你)
把剛搶回來的洋傘還給紅鞋女孩的媽媽可得3000G
(她問是不是你拿去藏的時候要記得搖頭喔)
注意:現時點可以找到孫子的信,可以先給城門口的阿公
看,然後順便救(記得帶天使之羽和4個手榴彈)
結果:途中會到一個有木箱堆住的走道,拿出手榴彈炸開
,會發現老阿公孫子,用天使之羽救他回去就行了
,解決船長後他會清醒過來,並且說他想吃了海怪
結果被吐了怪東西才會發瘋的,所以船長會麻煩你
去收拾它
09.迷の漂流船(支線)
(迷樣的遇難船)
事件人:城門口老阿公
內容:在城門附近撿到老阿公孫子的求救信,說他已經被
海盜抓走了,並關在一個有很多木箱的地方
注意:這事件地點必須要給老阿公看信然後再打海盜船長
(須先過一次海盜船),等船長清醒後會發現有遇難船
,然後才會出現在地圖上
結果:老阿公孫子會給你力量之酒當作謝禮
10.光の神殿(支線)
(光之神殿)
內容:可合成道具的場所,海盜船事件之後出現在地圖上
11.オードブル沙漠(主線6)
(前菜沙漠)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從海盜船回來後,國王發現黑暗已經延伸到另一大陸
上了,所以拜託你去調查一下
結果:發現混沌集團的將軍奧資烏魯多(オズワルド)正在挖
掘古代兵器,打敗他就可回去城裡了
12.ジェラート洞窟(主線7)
(球拉多雪糕洞窟)(Gelato為一種義大利雪糕)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知道大陸上有古代兵器的國王,拜託你再深入調查,並
且找回偷跑出去的公主
結果:在半途發現雪怪在談論凍成雪糕的公主,幫她破冰後,
她說在結冰前他去過了附近的某個塔,並且炫耀說她知
道開門暗語,是她偷聽守門人說夢話時發現的,就是
"オマチクダサイ"(請等一下下),公主在實驗後發現真
的能開門後就要回王宮了,沒想到在途中因為太累睡著
而變成雪糕....
最後在洞窟深處遇到長年修行的賢者飛達力
(ヴァイタリス),收拾他後就可回城了
13.きのこの森(支線)
(香菇森林)
事件人:紅鞋少女一家
內容:她們家的老公公由於吃光了所有的香菇,所以跑到香菇
森林去找吃的去了
雪糕洞窟事件後去找紅鞋少女一家引發
結果:在中途發現快失去意識的老公公說出き..の..こ後就昏
了,把きのこ丟給他吃後再用天使之羽送他回家即可,
回城後老人會送勇者松茸(可回復HP 300)當謝禮
此關摘到的花可以送給城裡一位卧病在床的小孩
注意:如果紅鞋少女一家的事件(紅鞋,雨傘)沒解決半樣的話,
此事件將不會觸發(參考aspartate樣說明)
14.惡魔の塔(主線8)
(惡魔之塔)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自從解決這么多事件後,國王已經完全依賴勇者了,因
此他希望勇者能再繼續深入調查公主曾經到過的那座
塔,並找出煉金術師奇雷斯比的真正目的...
結果:在入口處遇到黑暗天使,為了得知她的情報於是追了過
去,在中途他會用你的復制人打你,打倒後在塔頂她會
說出在塔後方的ビナコラー火山是混沌集團的根據地,
正當她要說出更精確的地點時就消失了,沒辦法,只好
先回城報告國王...
15.太古の原生林(支線)
(太古原生林)
事件人:在密道中練功的獸人
內容:惡魔之塔過後,經過紅鞋少女一家牆中密道聽到獸人
正在談論獸人王之墓的事,聽完這地點就會出現在地圖
上.....
結果:第2輪可以拿到雪人,這是要送給廚房旁密道的小女孩的
重要道具.....
16.ビナコラー火山(主線9)
(比納高拉火山)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和國王報告黑暗天使是煉金術師奇雷斯比的手下後,證
實奇雷斯比和黑暗有所牽連,並且為了找出黑暗的核
心,於是要前往火山地帶一探究竟...
和公主交談2次她會給你她在雪糕洞窟里撿到的靈魂
水晶
結果:在途中會遇到煉金術師奇雷斯比,打敗他後他會逃走2次
,到最後會遇見鎮守火山的神獸,打倒它後就可以回城了
注:若你是用全破一次之後的???角色,奇雷斯比會說其實你是
他的弟弟.....
17.カオスキャッスル(主線10)
(混沌城)
事件人:國王馬爾塞爾(マルセル)
內容:正當和國王報告時,水晶球卻完全變暗了,出城一看發現
カオスキャッスル已經出現在地圖上了.....
結果:在中途又遇到了奇雷斯比,打倒他後繼續往後會遇到發狂
的騎士團總長黑暗帝斯哈多,由於帝斯哈多對國王有許多
不滿,所以才會受到奇雷斯比的煽動而加入黑暗集團,在擊
敗它之後它會謝謝你拯救了他,然而....
注:在這里的死神身上掉出迷宮的地圖確率蠻高的....
18.ジェンセン的酒場地下室(主線11)(完)
(傑森酒場的地下室)
事件人:酒場老闆傑森(ジェンセン)
內容:回城報告國王有關帝斯哈多的事後,國王雖然難以置信,然
而對於勇者終於打到黑暗也十分高興,於是終於有時間可以
吃頓好的,約定在酒場老闆傑森的店裡見面.....(真小氣,
你是國王說,還請那麼小),到了店裡發現國王還沒到,於是
傑森叫你去催他們快來,然而....
國王一家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地上的水晶球發出異樣的光輝
再回到酒場,就可進入地下密室了....
結果:原來傑森說黑暗居然實體化,而且把國王一家吸入水晶里了
,而要救出他們的方法,只有到酒場的地下室,也就是王座的
水晶正下方以前奇雷斯比所製造的"禁斷領域"里打到實體化
的混沌才行....
進入後,酒場老闆的女兒(養女)安琪菈アンジェラ也尾隨進入
,打倒混沌後,它的正體其實是....,而這時安琪菈也表明自己
其實是天使,一直守護在你身邊,並且說混沌其實是人心的惡
所造成的...
最後和大家合照後就算全過了...可選隱藏角色和超難模式
END
19.忘れられた地下牢(支線)
(被遺忘的地下牢獄)
事件人:自己(鬥技場破到不想破就可以去)
內容:在鬥技場得到一張地下牢獄地圖,放在身上就可在地圖
上看到此地點,一離開身上此地點就會消失
20.選ばれし勇者の遺跡(支線)
(被選上的勇者遺跡)
事件人:鬥技場守門人
內容:鬥技場10場全過,守門人就會說出一個更有挑戰性的地方
,然後就會出現這地點
21.孤島の迷宮
(孤島的迷宮)
事件人:自己(需得到迷宮的地圖才可進入)
④ 有誰知道三國演義所有文臣武將的出身和結局 巍蜀吳的
劉備,生於公元一六六年,死於公元二二三年。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
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諸葛亮,生於公元一八一年,死於公元二三四年。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東省沂南)人,號「卧龍」先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幼年喪父母,隨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劉備三顧茅蘆的誠意感動,出任劉備軍師,並幫助劉備佔領荊州、益州、漢中,是赤壁大戰的主要指揮者之一。劉備在成都稱帝後任他為丞相,劉禪繼位後封為武鄉侯,任益州牧,領軍平定南蠻,七擒孟獲,並北伐曹操,一生打了無數勝仗。製造「連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運輸糧草的「木牛流馬」。建興十二年在與司馬懿軍相拒時,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漢中勉縣定軍山)。
關羽,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一九年,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
,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
,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
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
孫權所殺。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張飛,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二一年,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
魏武帝曹操,生於公元一五五年,死於公元二二○年。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
家。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園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從小聰明機警,有俠氣。黃巾軍起義爆發
時,任騎都尉,參加剿除黃巾軍。從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一九七年至二一一年),先後用兵
打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統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諸葛亮用火攻戰敗。建安二十一年
,受封為魏王,四年後,病死於洛陽。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
司馬懿,生於公元一七九年,死於公元二五一年,三國時魏國大將。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熟悉兵法,多智謀,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時,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遺詔輔政,後乘曹爽出城游獵時,發動政變,殺了曹爽,代為丞相,封晉王,執掌國政。死後被孫子司馬炎追尊為晉宜帝
蔣干,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人。
《三國志》描述蔣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三國志·江表傳》)。初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派蔣干去見周瑜,希望能說動周瑜,周瑜接見蔣干,向蔣干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蔣干說:「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雲說客,無乃逆詐乎?」周瑜說:「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然後和蔣干一同進食。三天後周瑜邀請蔣干叄觀軍營,宴飲時還請侍者展示服飾珍玩,並向蔣干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蔣乾笑著但始終沒有說話。蔣干回去後向曹操稱贊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辭所能形容。
⑤ 關羽簡介
關羽(160?—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注〕,並州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漢族。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三國志》中無記載。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對象。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謚曰「壯繆侯」。在《三國演義》中被描述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三國演義》中,有「千里走單騎」「單刀赴宴」「溫酒斬華雄」等佳話。
關羽兵器:青龍偃月刀
〔注〕關羽的本字,可能因資料版本不同而有所出入,目前流傳比較廣泛的是「長生」和「壽長」這兩說。
⑥ 中國武將及其事跡
狄青,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漢臣,身長7尺,濃眉大眼,姿態雄偉,胸襟廣闊。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
狄青出身貧寒,從小就胸懷大志,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斗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級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
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里,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斗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沖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年),經尹洙的推薦,狄青得到了陝西經略使韓琦、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並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遂發憤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由是益知名。」由於狄青勇猛善戰,屢建奇功,所以升遷很快,幾年之間,歷官泰州刺史、惠州團練使、馬軍副部指揮使等,皇佑四年(1052年)六月,推樞密副使。
狄青受命於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這一年,廣西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招兵買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廣東。宋朝統治者十分恐慌,幾次派兵征討,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就在舉國騷動,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僅作了不到3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宋仁宗十分高興,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並親自在垂拱殿為狄青設宴餞行。
當時,宋軍連吃敗陣,軍心動搖,更有個別將領如陳曙等,心懷私利,不以國事為重,竟因害怕狄青搶功而擅自出擊,結果大敗而歸,死傷慘重。狄青受命之後,鑒於歷朝借外兵平叛後患無窮的教訓,首先向皇帝建議停止借交趾兵馬助戰的行動。他大刀闊斧整肅軍紀,處死了陳曙等不聽號分之人,使軍威大振,接著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了大批的糧草。依智高的軍隊看到後,以為宋軍在近期內不會進攻,放鬆了警惕。而狄青卻乘敵不備,突然把軍隊分為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昆侖關,佔取了有利地形,接著命令一部分軍隊從正面進攻。他執掌戰旗率領騎兵,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一戰而勝。
班師還朝以後,論功行賞,狄青被任命為樞密使,作了最高軍事長官。然而種種禍患也就由此而生。
宋懲唐末五代武人專政,兵變頻仍之弊,自開國以來,極力壓低武將地位,以絕其覬覦之心,把右文抑武作為基本國策。從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分割禁軍統帥權力,到實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直至發展到凡將帥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陣圖,訓令,將帥只能按圖作戰的荒唐地步。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隨著狄青官職的升遷,朝廷對他的猜忌,疑慮也在逐步加深。
早在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任樞密副使時,御史中丞王舉正就認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執政,「本朝所無,恐四方輕朝廷」。右司諫賈黯上書皇帝,論奏狄青陞官有四不可,御史韓贄等人亦皆附和。在依智高縱橫嶺南,滿朝文武驚慌失措,狄青受命於危難,率兵出征之際,朝廷在欣喜之餘,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獨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監軍,監視狄青。
後因諫官李兌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觀軍容,致主將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於形勢緊急才作罷。到狄青凱旋還朝作了樞密使時,這種疑忌和不安達到了頂點。臣僚百官紛紛進言,不僅始終反對狄青作官者如王舉正竟以罷官威脅,就連原來屢屢稱頌狄青戰功,譽之為良將的龐籍、歐陽修等人也極力反對任命狄青。難道是狄青居功自傲,懷有異心而招致眾議嗎?恰恰相反,狄青始終對朝廷忠心耿耿。在他作了樞密副使之後,臉上仍保留著宋代軍士低賤的標記——制字。宋仁宗曾勸他用葯抹去,狄青回答說:「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願留以勸軍中。」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氣,而不是自己作官的尊嚴。
狄青出身貧賤,曾有諂諛附阿之徒附會說他是唐朝名臣狄仁傑之後,狄青並不為改換門庭而冒認祖宗,他說:「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在依智高敗逃之後,有人曾主張報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卻以為「不敢誣朝廷以貪功」。
史稱他「為人縝密寡言,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行師先正隊伍,明賞罰,與士卒同飢寒勞苦……尤喜推功與將佐。」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當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相與誰說:「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就連力主罷免他的文彥博也稱他「忠謹有素」。
歐陽修在嘉佑元年(1056)七月上書請罷狄青,洋洋數千言,舉不出一條得力罪證,反而稱贊他:「青之事藝,實過於人」,「其心不惡」,「為軍士所喜」,任樞密使以來,「未見過失」。那麼罪名是什麼呢?不得不假託虛妄的陰陽五行說,把當年的水災歸罪於狄青,說:「水者陽也,兵亦陰也,武將亦陰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爺因為狄青任官而顯示的徵兆。簡直是無中生有,羅織罪名。為什麼朝廷如此急於除掉狄青呢?文彥博說得明白,就是因為「朝廷疑耳」。在文彥博請罷狄青時,宋仁宗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立即反駁「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
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場病,後來慢慢康復,如制誥劉敞上書說:「天下有大憂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體平復,大優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樹為朝廷最大的威脅。在這種猜忌,疑慮達到登峰造極的時候,謠言紛起,有人說狄青家的狗頭正長角,有人說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連京師發水,狄青避家相國寺,也被認為是要奪取王位的行動。
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僅作了4年樞密使的狄青終於被罷官,但因無過,被加宰相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民間稱「從士兵到元帥、從布衣到宰相」,出知陳州,離開了京師。
到陳州之後,朝廷仍不放心,每半個月就遣中使,名曰撫問,實則監視。這時的狄青已被謠言中傷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來他都要「驚疑終日」,惟恐再生禍亂,不到半年,發病鬱郁而死。這位年僅49歲,曾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為宋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沒有在兵刃飛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場,馬革裹屍,卻死在猜忌、排斥的打擊迫害之中。
狄青生前,被視為朝廷的眼中釘,必欲拔之而後快,他含冤而死,卻受到了禮遇和推崇,「帝發哀,贈中令,謚武襄」。
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終自食其果,在後來的民族戰爭中,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到宋神宗登基,希圖重振國威,但又苦於朝中沒有能征善戰之人,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親自為文,派使者到秋青家祭奠之靈,並將狄青的畫像掛在禁中,但已於事無補,只能是嘆息國勢日頹,發思古之幽情而已。
中國冷兵器時代十大勇將面涅將軍--狄青
⑦ 關羽資料
關羽的資料
關羽(約160年—219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至今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迦藍菩薩。
生平
因犯事亡命至涿郡。184年,黃巾民變,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守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劉備被封為平原相,時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⑧ 中國歷史名人關羽的故事
1.桃園結義 2.溫酒斬華雄 3.三英戰呂布 4.斬顏良誅文丑 5.過五關斬六將 6.單刀赴會 7.水淹七軍 8.敗走麥城 這就是關羽的一生 關羽 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 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 氣挾風雷無匹敵,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 關羽(160?-220)字雲長,本字長生〔注〕,並州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漢族。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三國志中無記載。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對象。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謚曰「壯繆侯」。在《三國演義》中被描述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三國演義》中,有「千里走單騎」「單刀赴宴」「溫酒斬華雄」等佳話。關羽的兵器:青龍偃月刀 關羽的身世以前一直不是很清楚。直到清初康熙年間,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時候,發掘出關羽的墓磚。上面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資料比較詳細,還略有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此寫了《關侯祖墓碑記》。據墓磚上文字記載,關氏家其實是個文人世家。關羽祖父叫關審,字問之。漢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今山西解州鎮)常平村寶池裡。記載說他「沖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訓其子,於桓帝永壽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關毅,字道遠。性至孝,父審卒後,在墓上結廬守喪三年,除喪,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關羽。關羽長成後娶胡氏為婦,靈帝光和元年戊午(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關平。 關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陸樹銘飾)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州)遇上東漢政府動員各地豪強地主組織武裝,共同鎮壓黃巾起義。他在這里結識了當地正在聚眾起兵的劉備(劉備自稱是西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和張飛,三人志同道合,一見傾心,友愛異常,親如兄弟。後世傳說,劉、關、張三人曾在桃園結義。《三國演義》則「演義」出他們的誓詞:「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雖是小說家言,但由於符合了動亂頻仍的時代中下層百姓的心態,所以影響巨大。後世好多農民起義,都效法結義的形式,來鞏固隊伍,加強團結。三人組織了一支武裝力量,參與了進攻農民起義軍的行列。關羽也就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從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關羽始終忠心耿耿地追隨劉備,「隨其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劉備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羽、張飛擔當他的護衛,是他得力的左右手。中平元年(185年),劉、關、張帶著剛剛組織起來的兵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鄒靖。黃巾軍打到涿郡,他們配合官兵出動抵抗,首戰告捷,立了大功。接著,他們離開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廣宗(在河北省威縣東)圍攻黃巾首領張角的中郎將盧植。到廣宗後,因盧植遭誣陷被押回京師,他們便決定返回涿郡。歸途中,遇到黃巾軍天公將軍張角正在追擊接替了盧植職務的董卓。關羽和張飛帶領一支人馬,突如其來地向黃巾軍橫殺過去,救了董卓。劉備後來投奔幽州軍閥公孫瓚,因屢立戰功長任平原相,關羽和張飛擔任了別部司馬,分統部曲。他們三人照樣「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關羽和張飛終日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 建安元年(195年),曹操奉迎漢獻帝遷都許昌(今河南許昌東)後,獨掌軍政大權,總攬朝政,皇帝成為傀儡。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劉備被呂布打敗,投靠了曹操。曹操表舉他為左將軍,拜關羽為中郎將(次於將軍的武官)。時車騎將軍董承接受皇帝衣帶詔,與劉備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密謀除掉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劉備恐曹操猜忌,欲伺機脫離曹操控制,趁右將軍袁術潰敗,主動請求跟大將朱靈前去截擊。曹操謀士程昱、郭嘉、董昭等認為,不該放走心懷叵測的劉備,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袁術南逃壽春(今安徽壽縣),朱靈班師回朝,十二月,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胄,以關羽代理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太守,自屯兵小沛,招兵買馬,擴充實力,與朝中反曹勢力遙相呼應。東海(今江蘇郯城)變民首領昌稀等,及周圍郡縣紛紛歸附劉備,劉備部隊很快發展至數萬人,又派使者與袁紹媾結聯盟,形成對曹操的嚴重威脅。並擊敗了前來討伐的司馬長史劉岱和中郎將王忠,暫且取得徐州、下邳地區,作為休養和發展的基地。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車騎將軍董承等企圖刺殺曹操的計劃泄露,董承、王子服、種輯皆被屠滅三族,唯參與密謀的劉備僥幸逃脫,且勢力越來越大。曹操親自征討劉備,劉備驚悉曹操軍將至,親率數十騎出城觀察,果然望見曹軍旌旗,只得倉猝應戰,被曹軍擊潰,劉備妻子被俘。曹操接著攻陷下邳,迫降了關羽。劉備則逃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投奔了袁紹。 曹操贊賞關羽為人,拜其為偏將軍,禮遇甚厚。不久卻覺察關羽心神不定,無久留之意,便對與關羽關系甚好的張遼說:「卿試以情問之」。張遼去問關羽,關羽嘆息道:「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張遼將關羽的這番話轉告曹操,曹操聞後,不但沒有怨恨關羽,反而認為他有仁有義,更加器重他。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二月,冀州牧袁紹調動十多萬人馬進軍黎陽(今河南滑縣東北),征伐曹操並派大將顏良進圍白馬,攻東郡太守劉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進。劉延告急請援。四月,曹操為解除側翼威脅,北救劉延。謀士荀攸建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三國志·魏書·武帝傳》),曹操依行其計。袁紹聞曹兵渡河,果然分兵向西,挺進延津。曹操趁機引兵向白馬疾進,及距白馬10餘里時,顏良大為震驚,倉促迎戰。曹操派張遼、關羽為先鋒,率部進擊。關羽躍馬陣前,遠遠望見顏良麾蓋(大將所乘戎車,設幢麾、張蓋),直沖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袁紹諸將「莫能當者」(《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曹操揮令大軍沖殺,袁軍大敗潰散,遂解白馬之圍。戲曲中的關羽形象 曹操備贊關羽的勇武,對他重加賞賜,封他為漢壽亭侯(漢壽,地名;亭侯,侯爵名)。關羽斬殺顏良後,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賞賜。關羽把曹操屢次給他的賞賜都封存妥當,把漢壽亭侯的印綬掛在堂上,給曹操寫了封告辭信,保護著劉備的家小,離開曹營,到袁紹軍中尋找劉備。曹操將士聞後,要去追趕,曹操勸阻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志·蜀書六·關羽傳》)。 從關羽被擒到他立功報曹、重新投奔劉備,這段經歷始終口耳相傳,流行播衍。到《三國演義》,則形成了一個花團錦簇、精彩紛呈的故事單元,包括關公屯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禮待二嫂;一旦得知劉備下落,便當辭去);曹操厚待關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贈袍,關羽穿於衣底,上用劉備所賜舊袍罩之,不敢以新忘舊;曹操贈赤兔馬,關羽拜謝,以為乘此馬,可一日而見劉備;關公斬顏良;關公掛印封金;古城兄弟相會等。在中國,很少有人不知道這段故事。 袁紹興師南進,派劉備南下汝、潁,攻掠曹操後方,被曹操部將曹仁擊潰。劉備逃回袁紹軍中,受到猜忌,暗中打算脫離袁紹,於是建議袁紹跟荊州牧劉表結盟,以使曹操腹背受敵。袁紹信以為真,派劉備率領本部人馬,再度南下汝南與黃巾軍首領龔都等會合,兵力擴充到數千人,對曹操後方又構成威脅。是年七月,曹操為穩定後方,派大將蔡陽率兵討伐劉備。劉備預作充分准備和部署,率部迎戰蔡陽。兩軍激戰,曹軍大敗,蔡陽被殺。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統軍進擊劉備於汝南。九月,關羽隨劉備投靠荊州牧劉表,龔都等部皆散。至此,劉備脫離袁紹,獲得發展自己勢力的機遇。劉表對劉備以禮相待,此後,劉備便在荊州屯兵。 從建安六年到十三年(201—208年),劉備在這八年中致力於禮聘人才,擴大軍事力量。特別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看到劉備和諸葛亮關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悅。劉備察覺以後,就嚴厲批評他和張飛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關羽和張飛就再也不表示反對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征劉表。劉表死,繼任荊州牧的劉琮投降曹操。劉備為避開曹軍鋒芒,便撤離樊城,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去,並派關羽率領一萬多水軍,從水路往江陵會合。劉備軍撤退到當陽長阪坡(今湖北當陽東北)時,被兼程追來的曹操騎兵打得大敗,去江陵的道路被曹軍截斷,劉備只好斜趨漢津。關羽率水軍前去接應,保護劉備退到了夏口。 據《蜀記》記載,當年劉備在許昌,與曹操一起打獵。關羽曾勸劉備乘人散混亂之際,殺掉曹操,以絕後患。可能由於形勢不允許,劉備沒有答應。這回在漢津會面,飄泊無依,關羽憤憤不平,說:「當年在獵場上,如果聽了我的話,就沒有今日的困厄之災了。」劉備解釋說:「當時,也是為國家著想,愛惜曹操是難得的人才。再說,如果天意輔助正人,又焉知今日的飄泊不是咱們的福分呢?」不過,被認為不是事實。 曹操佔領江陵後,氣勢更盛,大有吞沒「無立錐之地」的劉備和消滅江東孫權之勢。這就發生了孫權、劉備聯軍大敗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戰。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今蒲圻縣西北)大破曹操。關羽所率的一萬精銳水軍是劉備的主力,在這場戰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後人為突出關羽「全交重義」的特點,演義出了他在華容道上義釋曹操的細節,至今膾炙人口。 赤壁之戰後,劉備乘機攻佔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都在今湖南境內),劉備得了四郡,加上孫權借給他的南郡,終於在荊州站住了腳。然後劉備封拜元勛。關羽被任命為襄陽太守、盪寇將軍,鎮守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劉備帶兵入巴蜀,取益州,關羽留守荊州。益州既平,關羽得賜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荊州包括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七個郡,是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必爭的戰略要地。赤壁之戰後,曹操還占據著南陽郡和南郡的北部,孫權占據著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謂「借荊州」,就是孫權將自己占據的南郡南部借給劉備。劉備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孫權便派諸葛瑾為使去跟劉備商量,要求把荊州南部的幾個郡歸還東吳。劉備托辭拒絕,孫權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長沙、零陵、桂陽三個郡。關羽堅決不讓,將孫權派來的官吏全部轟了回去。孫權一怒,馬上派呂蒙率領兩萬兵馬用武力接收這三個郡。呂蒙奪得了長沙、桂陽兩郡後,劉備急忙親率五萬大軍下公安,派關羽帶領三萬兵馬到益陽去奪回那兩個郡。孫權也親自到陸口,派魯肅帶領一萬兵馬扎在益陽,與關羽相拒。東吳的軍隊和關羽的軍隊都在益陽扎營下寨,彼此對峙。 孫劉兩家正在爭奪荊州,此時,劉備聞曹操攻下了漢中,急忙和孫權平分荊州,抵抗曹操。在此同時,關羽設宴招魯肅赴宴,想商議荊州之事,但被魯肅指責。 赤壁之戰後,據守荊州的關羽名為「襄陽太守」,而荊州的襄陽、樊城等重鎮還控制在曹操手中。為了實現諸葛亮和劉備在《隆中對》中所籌劃的跨據荊、益二州,待時機成熟時荊州軍隊直下宛(今河南南陽)、洛,益州軍隊西出秦州(今陝西南部),完成統一大業的計策,關羽一直虎視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大敗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於是,在手下文武官員的擁戴下,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是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襄陽、樊城隔漢水相對,互成犄角,是曹軍抗拒南軍北上的戰備要地。時魏徵南將軍曹仁駐守樊城,將軍呂常駐襄陽。他從漢中撤軍到長安後,又派平寇將軍徐晃率軍支援曹仁,屯於宛城(今河南南陽)。樊城之戰開始後,曹操又派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往助守,屯駐於樊城以北。 於禁在此戰中犯下致命錯誤。曹仁讓他和龐德屯兵於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應,他竟未考慮該處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領的七支人馬都帶到那裡駐扎。八月,連降大雨,漢水暴漲,平地水深數丈。於禁七軍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數將士避到高阜之處。關羽乘戰船猛攻,於禁慾退無路,被迫投降。龐德率的一部繼續頑抗,誓死奮戰,從早晨一直戰到中午,箭盡矢竭,就短兵相接。將士有的戰死,有的投降。關羽加強了攻勢,同時,水勢上漲更猛,土堤淹沒,曹操部隊都投降了。龐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營,但水勢太大,船隻傾覆,被擒,不屈而死。 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襄陽。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滿寵認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今河南郟縣)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後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國志·魏書·滿寵傳》)曹仁乃以必死決心,激勵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抵禦。 關羽軍雖乘船猛攻,一時仍不能下。此際,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一時「威震華夏」(《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准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他們認為:「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晉書·宣帝紀》)。 曹操採納了這一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徐晃進至陽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必須待後續援軍會齊後方可進擊。時關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約五里),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漸向圍城蜀軍逼近。 當初,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早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意思是劉備在取得荊、益二州建立基業之後,一定要外結孫權,形成鞏固的聯盟,然後才能北定中原。可見,孫劉結盟是劉備北定中原的基礎。然而,這聯盟卻因為幾個原因,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一是在荊州的所有權問題上。荊州位於長江中游,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對孫、劉、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曹操曾想占據荊州,統一天下,但赤壁一戰使他美夢成空;孫氏集團一向認為荊州是必爭之地。因為荊州據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別人手裡,自己則處於被動地位。赤壁之戰結束,為了繼續聯劉抗曹,不得已,只好暫借荊州給劉備。可劉備取得益州後,卻無歸還荊州之意。 二是關羽自恃勇武,對孫氏集團始終踞傲不敬。魯肅與他單刀相會,討要荊州,他盡管理虧,但仍然不肯從兩家聯合的角度著眼來妥善解決問題。孫權派使者為自己的長子孫登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不但不應許親事,反而厚罵使者,雙方關系越來越僵。 三是東吳臣子中,從主張連劉拒曹操的魯肅已經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魯肅統兵的呂蒙,就認為關羽平素驍勇善戰,且有兼並吳國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對付關羽。他說:「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復,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所以 孫權得到曹操的信後,欣然允諾。他召呂蒙回建業,共商奪取南郡的計劃。關羽也知孫劉聯盟不鞏固,這時既要奪取樊城,又得防備孫權偷襲荊州。他看到東吳大將呂蒙屯兵陸口,就再三囑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鎮守荊州,並將大部分軍隊留在南郡,還沿江設防,二三十里設一個崗樓,建起烽火台。呂蒙探知關羽防守嚴密,無懈可擊,就佯稱病重,上書給孫權,要求回去療養。孫權公開發布命令,調呂蒙回建業養病。呂蒙推薦陸遜代替自己。當時,陸遜年少多才卻無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孫權便任命他為偏將軍、右部督,接替呂蒙。陸遜到任後,派使者給關羽送去了禮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維關羽水淹七軍,功過晉文公的城濮之戰和韓信的背水破趙,還勉勵關羽發揮威力,奪取徹底勝利。關羽看到陸遜是個無名晚輩,對自己又如此恭敬、誠懇,就大膽放心,把荊州大部分軍隊陸續調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馬還未趕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親自督戰,加緊攻城,而曹仁依舊堅守。陸遜把關羽人馬的調動情況詳細地報告給孫權,且說明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關羽可一戰而擒。 關羽在襄樊的兵馬越來越多,加上新得於禁降軍數萬人,糧食匱乏。他責備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糧草運送跟不上,大怒說:「還當治之」(《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二人於是存有叛心。後關羽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強占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孫權得知此事,覺時機成熟,便命呂蒙為大都督,發兵襲擊關羽的後方。 是年十一月,呂蒙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劃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時就因為關羽對他們傲慢而心懷不滿,這次又聽說關羽回來要懲治他們,更是內心恐懼,於是在東吳大軍兵臨城下的情況下,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占據的荊州。呂蒙進占江陵後,盡得關羽及其將領的家屬。他對他們加以優待和撫慰,並下令軍中不得侵擾百姓,還對全城百姓表示關心,給有病的送醫葯,給飢寒者賜衣糧,使城內秩序迅速恢復。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 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部屬多數認為應代孫權保密。謀士董昭獨持異議,認為應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關羽知孫權來攻,如撤兵回防,則樊城之圍自解。關羽南返與孫權交戰,兩敵相鬥,正好坐收漁利。若為其保密,使孫權得勢,對我並不有利。再者,被圍將士久不見救,擔心缺糧產生恐慌,一旦發生意外,局面將難以收拾。故應以泄密為好。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進至偃城,歸徐晃指揮。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冢。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冢。關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然兵少被徐晃擊退,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舍,緊隨其後沖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時關羽驚悉江陵失守,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曹仁部將多欲乘勝追擊,參軍趙儼認為,應保留關羽一定實力與孫權作戰,不宜追擊。曹仁同意趙儼看法,未部署追擊。曹操得知關羽撤退消息後,果然派人傳達命令,不許追擊關羽。 當關羽撤軍而回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今湖北宜昌)、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在回軍途中,關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問消息。每次,呂蒙都禮待來使,並讓使者周遊城中。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士們知道家門無恙,鬥志盡失,多數都半途而逃。關羽自知勢孤,派人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為由,拒絕支援。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這時,陸遜乘勝西進,奪取了宜都。關羽看到麥城東、西、南三面全是敵人,而援兵又遲遲不到,決定突圍回西川。 呂蒙知關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麥城北邊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孫權派使者到麥城勸關羽投降。關羽提出叫吳軍退兵十里,然後在南門相見。呂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關羽投降。關羽及其長子關平趁機帶著十幾個騎兵,偷偷地出北門向西逃去,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被縛見孫權,孫權招降關羽,關羽寧死不屈,與其子關平在臨沮一起為潘璋所殺,死時年約六十歲,其次子關興嗣「漢壽亭侯」之位。蜀漢懷帝劉禪在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謚關羽為「壯繆侯」。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論及關羽與張飛:「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還說:「羽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確如此。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在奪取益州過程中,收降了馬超,自領益州牧後,拜馬超為平西將軍。關羽因馬超並非舊友,又聞說馬超勇武,心中不服,便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諸葛亮知其意,寫了一封回信,讓費詩帶給關羽,信中說:「孟起(馬超字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黥布即英布)、彭(彭越)之徒,當與益德(張飛字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關羽有一把好胡須,所以諸葛亮稱他為美髯公。關羽得信,大悅,把它拿給賓客傳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黃忠陣斬曹軍名將夏侯淵,因功升為征西將軍。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諸葛亮說劉備說:「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劉備說:「孤自當解之。」(《三國志·蜀書·黃忠傳》)。並派益州前部司馬費詩去給關羽送印綬。 關羽聞說黃忠與己並列,大怒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蕭何)、曹(曹參)與高皇帝(劉邦)少小親舊,而陳(陳平)、韓(韓信)亡命後主,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臂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仆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三國志·蜀書·費詩傳》)關羽大為感悟,遂拜受印綬。 關羽生性高傲的弱點,導致了在樊城之戰,由開始的指揮正確,威震華夏,發展到最後上當受騙,全軍覆沒,大意失荊州,最終導致孫、劉聯盟瓦解,其教訓慘痛。當初曹操常告誡夏侯淵:「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三國志·魏書·夏侯淵》),終為人戲於股掌之間,夏侯淵最終果恃勇而亡,夏侯淵如此,關羽、項籍皆是如此。 但關羽更有優秀的一面,這使得他能夠名垂千古。 關羽重然諾,守信用,對劉備及其集團的利益無限忠誠。他與劉備同甘共苦許多年,恪守信義,始終不渝。即使白馬被擒,身在曹營,也仍不忘舊恩,終於復歸劉備,忠義一時無兩。 關羽勇武異常,冠於全軍。後世小說,寫他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雖有違背史實之處,但卻也突出表現了他的武勇和神韻。至於刮骨療毒,更是盡人皆知。 關羽曾被亂箭射中,箭穿透其左臂。後傷口雖然癒合,但一到陰雨天氣,骨頭就常常疼痛。醫生說:「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關羽便伸臂讓醫生切開傷口。時關羽正在宴請諸將,「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⑨ 關羽簡介(*_*)
關羽(160?-220)字雲長,本字長生〔注〕,並州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漢族。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對象。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謚曰「壯繆侯」。在《三國演義》中被描述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三國演義》中,有「千里走單騎」「單刀赴宴」「溫酒斬華雄」等佳話。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