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海越股份和王志良

海越股份和王志良

發布時間:2021-10-04 18:38:53

① 平安保險地址

,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2318和601318。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擁有超過51萬名壽險銷售人員及190,284名正式雇員。集團總資產達人民幣28,442.66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為人民幣1,596.17億元。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壽險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二大產險公司。
集團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及事業部,即保險系列的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壽險)、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產險)、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險);銀行系列的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銀行)、平安產險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平安小額消費信貸);投資系列的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平安信託)、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證券)及中國平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證券(香港))、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資產管理)及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平安期貨有限公司(平安期貨)、平安大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大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陸金所)等,通過多渠道分銷網路,以統一的品牌向近8000萬客戶提供保險、銀行、投資等全方位、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② 中國乒乓球發展狀況

一、舊中國的乒乓球運動

1904年,上海四馬路一家文具店的經理王道平,從日本買來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網、球和帶洞眼的球拍,擺設店中,並親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紹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況,從而我國開始有了乒乓球活動,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童子部添設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學生中也開展了乒乓球活動。以後在北京、天津、廣州幾個大城市也開展了該項活動,但參加的人數不多。

1925年上海舉行了各種杯賽,其中有中華隊與旅華日僑之間的秋山杯賽;1927年中華隊赴日進行訪問比賽,同年8月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遠東運動會中日乒乓球表演賽;1930年參加了在東京舉行的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乒乓球的比賽。不過技術水平不高,負多勝少。1935年中華全國乒乓球協進會成立,發起並組織全國性乒乓球競賽大會,但實際參加比賽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蘇、南京、青島、香港、澳門等幾個隊。1935年1月,國際乒聯主席曾電邀我國加入國際乒聯和參加第九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由於經費無著未能實現。

在黑暗的舊中國,由於反動統治和戰爭的影響,使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條件從事體育鍛煉,乒乓球運動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新中國為乒乓球運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我國乒乓球運動獲得了新生。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舉行了有六大行政區(中南、華北、東北、西南、西北、華東)和鐵路系統體協的62名男、女選手參加的"第一次全國乒乓球比賽大會",揭開了新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史上新的一頁。與此同時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乒乓球部加入了國際乒聯

從此,全國乒乓球群眾活動迅速發展起來,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全國性的乒乓球比賽。

三、中國乒乓球隊的成長

我國廣大人民喜愛乒乓球,也關心我國乒乓球隊。中國乒乓球隊自1953年開始建立起,經歷了一個從失敗到勝利,由弱小到強大的發展過程。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和各種國際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中國乒乓球隊的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通過比賽和友好訪問,為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推動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經受戰斗的考驗(1953-1957年):參加國際乒乓球比賽,是提高和考驗乒乓球運動水平的最好機會。1953年春,中國乒乓球隊首次參加了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二十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這次比賽中,雖然打敗了奧地利、瑞典、西德等隊,但卻分別敗於英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強隊。在團體比賽中,我國男隊被評為第一級第十名,女隊被評為第二級第三名。

當年輕的中國選手剛進入世界乒壇時,有些歐洲國家看不起我國傳統的直拍快攻打法,認為直拍技術不如橫拍技術全面。但我們認為直拍和橫拍各有不同的優點,我國直拍選手所擅長的快攻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對付削球的能力還較差,加上缺乏國際比賽經驗,以致攻球的特點本能全部發揮出來。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使我國選手也具有多種多樣的打法,我國開始提倡和培養一部分橫拍運動員,學習研究歐洲削球選手的技本。

1954年夏,中國乒乓球隊去匈牙利參加了第十二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獲得男單第三名和第四名,女單第三名,男雙第三名,總分僅次於匈牙利而占第二位。顯示了我國選手技術水平已比1953年參加世界錦標賽時有了較快的提高,因而開始引起國際乒乓球界的注意。

1955年8月,中國乒乓球隊又參加了在華沙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的乒乓球比賽,我國選手初露鋒芒,分別戰勝了日本、羅馬尼亞、法國的優秀選手,獲得了男單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單第三名和混雙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國乒乓球隊在東京第二十三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男隊先後戰勝了亞洲冠軍南越隊和美國隊,負於英國、日本和羅馬尼亞等隊。比賽結果,我國男隊上升為第一級第六名,女隊由二級隊升為一級隊

這屆比賽雖然我國選手在攻球技術上取得了比較顯著的進步,但由於准確性差,以致有許多已經領先並有可能取勝的場次,也被對方追回,反遭失敗。由此使我國選手認識到: 攻球中的快和狠,必須與准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這種認識促使快攻選手們重視基本功的訓練,逐步提高了拉攻和對攻的准確性,為後來創造良好成績打下了基礎。

1957年斯德哥爾摩的第二十四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國男、女隊分別戰勝了種子隊羅馬尼亞隊和英國隊,雙雙獲得了決賽權。我國選手王傳耀在團體賽中打敗了日本優秀選干荻村伊智郎,女選手孫梅英打敗了英國優秀選手安·海頓,初步顯示了直拍兩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我國男隊由第一級的第六名升為第一級的第四名,女隊由第一級的第十一名升為第一級的第三名,取得較好成績。

從1953-1957年短短的四年間。我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由默默無聞躍升到世界強隊的行列,有力地說明了我國乒乓球運動所取得的進步,同時也顯示了我們在貫徹"百花齊放"的方針,堅持以我為主的發展方向,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沖向世界高峰(1959-1965年): 1958年我國乒乓球隊回顧了幾年的戰斗歷程,分析了我隊與歐洲隊、日本隊的情況,認為外國運動員能辦到的,我們新中國的運動員也一定能辦到。廣東運動員容國團第一個制訂出奪取世界冠軍的計劃,帶動了我國運動員向世界乒乓球高峰進軍。大家身在球場,胸懷祖國,放服世界,鬥志昂揚,開展了大運動最訓練和比、學、趕、幫、超的競賽活動。中國乒乓球協會也不失時機地組織了幾次各地優秀運動員的集訓,對促進技術迅速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

容國團不僅勤學苦練,而且善於巧練,他經常愛說"打球不僅是用手,更重要的是用腦"。他所創造的轉與不轉的發球、搓攻戰術和拉側上旋的技術,為豐富、發展我國傳統快攻打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他以過五關斬六將的氣魄,為我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整個中國乒乓球隊也以躍進的姿態奪取了5項第三名,有6名男隊員進入前16名。這是我國乒乓球隊的極其重要的良好開端,對此後征途所產生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六十年代的第一春,中國乒乓球隊吹響了向世界技術高峰全面進軍的號角。在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前夕,集中訓練了108將。他們樹雄心,立壯志,在戰略上藐視困難,在戰術上重視困難,進行認真刻苦的訓練。1960年,當日本發明了威脅較大的弧圈球時,中國集訓隊在思想上沒有產生動搖,迅速進行調查研究,據此及時培養了幾名弧圈球打法的選手,同時對我國近台快攻打法作了有針對性的技、戰術訓練,反復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使運動員對弧圈球真王做到了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既有敢打、敢拚的必勝信心,又有一定的技術基礎。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次集訓的目的性非常明確,每個運動員都把攀高峰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所以訓練的自覺性很強,再苦再累也能保持旺盛的勤學苦練勁頭,因而鍛煉出一批既有廣泛適應能力,又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選手。第二十六屆錦標賽前,遴選出70名選手組成平均年齡只有21歲的中國乒乓球隊,以直拍快攻為主要打法的男、女隊主力隊員,在比賽中充分顯示了實力,取得了3項冠軍(男隊第一次奪得了團體冠軍,女隊為我國奪得了第一個女子單打世界冠軍,又一次奪得了男單冠軍)以及4項第二名和8項第三名。

中國隊在比賽和勝利的喜悅中深深地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在奮力攀登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建立明確的主攻日標,另一方面要勤學苦練,掌握過硬的本領,二者不可缺一。攀登世界乒乓球技術高峰與其他任何事物攀高峰一樣,不怕水平低,就怕沒志氣,不怕困難多,只怕沒干勁。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再加上刻苦的鍛煉,那就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沒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中國乒乓隊在第二十六屆世界錦標賽的成績,不僅大大鼓舞了中國所有的乒乓球運動員,也推動了全國乒乓球運功的蓬勃發展,在數以千萬人計的青少年中掀起了"乒乓球熱"。

1963年布拉格第二十七世界錦標賽中,中國女隊的成績不夠理想,全隊共獲3項冠軍,2項第二名,7項第三名。男隊團體決賽,中國隊上場的除了兩名直拍快攻打法外,還上了一名直拍削球手張燮林,比第二十六屆錦標賽顯示了更大的優勢。男雙冠軍由削中反攻的張燮林、王志良所獲,表明了我國乒乓球運動的多種打法和技術風格都能攀登世界技術高峰。

對於准備第二十八屆世界綿標賽,中國男隊存在如何解決"從頭越"的問題,而女隊則著重解決如何打好"翻身仗"的問題。中國隊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十分重視學習和運用唯物辯證法來指導訓練、比賽和總結經驗。在集訓期間為了提高女隊的信心和勇氣,徐寅生同志給女隊講了自己打球的體會。毛澤東同志在看了這次講話後,認為這篇講話充滿了辯證唯物論,親自作了《關於如何打乒乓球》的重要批示,給乒乓球隊的同志們以極大的鼓舞,女隊學習了毛澤東同志的批示,進一步找到了在上屆錦標賽失敗的四個原因:思想上不敢勝利;技術上不過硬,隊伍青黃不接;領導與教練員、運動員的三給合做得不好。繼而採取了種種措施,尤其是重點培養和大膽起用林慧卿、鄭敏之、李赫男、梁麗珍等年輕運動員,鼓勵她們樹雄心、立壯志,苦練基本功,打好翻身仗。還從長遠考慮,由國家體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通知: 大力開展全國女子少年乒乓球運動,並舉辦全國女少年乒乓球比賽。在這個號召下,涌現出了張立,鄭懷穎、胡玉蘭、黃錫萍等優秀少年選手,為以後培養了較雄厚的後備力量。

中國隊在第二十八屆世界錦標賽中,女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男、女隊共獲5項冠軍(男、支隊雙雙獲得團體冠軍),5項第二,6項第三名,創造了中國隊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頭號乒乓球國家"。我國乒乓球隊在這屆世界錦標賽所取得的成績,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乒乓球運動的大普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九千萬人不同程度地參加了乒乓球運動,所以有些外國朋友把乒乓球叫作中國的"國球"。

(三)新的行程(1971一1979年):進入七十年代以來,由於各國乒乓球技術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歐洲的復興,使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隊在1971年4月重新參加世界比賽後,從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屆我男隊共取得6項半冠軍(混雙算半項),6項半第二名,6項半第三名,女隊共取得10項半冠軍,9項半第二名,10項第三名。

上述成績的取得,除了我國直拍快攻打法有所發展外,還成功地創造了兩面不同性能球拍守攻結合的打法。近些年來,我國直拍快攻在保持和發揚特長的前提下,開始掌握適當的旋轉技術,力求達到以速度為主,輔以旋轉,爭取在比賽中做到能快攻則快攻,不能快攻則以一定速度的旋轉與對方相持,然後再轉為快攻,發揮速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快攻打法。

但在前進的道路上,中國乒乓球隊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各種打法的基本功還不夠扎實,對付弧圈球的能力還不夠強,其次是身體素質也不夠好等。尤其是快攻打法沒有重大的革新,關鍵技術缺乏重大的突破,因而技術與打法的發展相應緩慢,這是在第三十五屆比賽中男子項目受挫的原因之一。

我們從正反兩個方面經驗與教訓中更加體會到:乒乓球技術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的,既要堅持以我為主,又要認真吸取國外的長處,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汀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攻克難關,奪取勝利。

1991年日本千葉世乒賽上,中國男隊的主教練由許紹發換成了郗恩庭。兩年前多特蒙德的失利使中國隊意識到直拍快攻技術的落後,這屆世乒賽,中國男團陣容中的馬文革、王濤、陳志斌、張雷是清一色的橫板,只有上屆世乒賽男單第三名於沈潼是直板。可這支橫拍隊伍並未能給迷茫中的中國隊帶來曙光,在四分之一決賽的對手捷克隊面前,中國男隊便停止了前進的腳步,最後,僅獲團體第七名。更令人痛心的是,陳志斌的橫板正手弧圈竟拉不死朝鮮隊金成熙的直板反手兜,在全世界范圍內橫向比較,中國男子乒乓球技術之落後已跌至歷史最低點。而瑞典隊已經成長成為世界男子乒壇最為強勁的隊伍,他們在這屆世乒賽上不但蟬聯了男團冠軍,還獲得了男單和男雙金牌。在中國男隊失利的同時,中國女隊也在團體決賽中負於朝韓聯隊,不得不將1975年就落戶中國的考比倫杯拱手讓出。但也就是在這屆世乒賽上,中國女隊不世出的傳奇人物鄧亞萍開始了席捲世界女子乒壇的歷程。鄧亞萍雖然在女團決賽中輸給了朝鮮名將俞順福,但她摘得了女單冠軍,從這時候起,世界女子乒壇進入"鄧亞萍時代"。此外,在本屆世乒賽上,陳子荷/高軍和王濤/劉偉還分別為中國隊還摘得了女雙和混雙冠軍。雖然在單項上也有收獲,但男、女團體的雙雙失利,特別是男團跌至第七名,使從千葉歸來的中國隊上上下下蒙上了一層灰色,中國乒乓球隊進入了一段極其困難的時期.
處在困境中的中國乒乓球隊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在許紹發的大力推薦下,1989年從義大利回國的蔡振華,在這個時候挑起了男隊主教練的擔子,他率領中國乒乓球隊在泥濘中前行,人們以期冀的目光注視著這支隊伍,希望它能早日重回世界巔峰。在當年舉行的第2屆世界盃團體賽上,中國男隊在決賽中戰勝瑞典,奪得男團冠軍。
以孔令輝、劉國梁為代表的一批年輕小將此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1992年,在成都舉辦的中國大獎賽上,年僅16歲的劉國梁以一招"直拍橫打"技驚四座。他在這次比賽中戰勝了瓦爾德內爾、金擇洙等世界名將,中國傳統直板快攻打法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蔡振華決定將男子雙打作為突破口,奪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濤/呂林的肩上,他們果然不負眾望,在決賽中戰勝德國名將羅斯科夫/費茨納爾獲得冠軍。這塊奧運會金牌為中國男隊的復甦吹響了號角。而鄧亞萍也在本屆比賽中一人獨得女單、女雙兩塊金牌,成為巴塞羅那奧運會乒乓賽場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在哥德堡舉行。男團比賽吸引了最多的關注,中國隊與老冤家瑞典隊在決賽中會師,中國的決賽陣容是王浩、馬文革和王濤。教練組考慮經驗豐富的王浩不可能獨丟兩分,就把他排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而把狀態正處在巔峰期的馬文革排為第二主力。沒想到,首盤比賽王浩對陣瑞典隊二號主力卡爾松,二人打到決勝局,王浩在19:16領先的情況下打得過於保守,被卡爾松連追五分取勝。第二盤,馬文革輕松戰勝瓦爾德內爾,第三盤,王濤又輸給佩爾森,第四盤,心理壓力過大的王浩沒能頂住瓦爾德內爾的沖擊敗下陣來,中國隊在這次比賽中再次與冠軍無緣。站在亞軍領獎台上的蔡振華教練心中不服,他對記者說:真恨不得把瑞典隊從領獎台上拉下來再打一場。
在42屆世乒賽上,一個新的名詞闖入人們的視野:海外兵團。在這里,海外兵團特指那些從中國走出去代表其他協會參加國際比賽的人。他們中的多數人已經在中國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並具備較高的競技水平,而且對國內球員的技戰術打法比較熟悉,在一段時間里,他們對中國隊員的威脅要大於那些外國選手。這屆世乒賽女單比賽中,第40屆世乒賽女單冠軍喬紅和第41屆世乒賽女單冠軍鄧亞萍分別被代表德國出戰的施捷和代表新加坡出戰的井俊泓淘汰。
海外兵團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給人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上代表日本隊出戰的何智麗,一些球迷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時賽場那刺耳的"喲西"聲。曾是第39屆世乒賽女單冠軍的何智麗此時已改名為小山智麗並代表日本隊出戰。在女單決賽中,她出人意料地戰勝鄧亞萍奪得了冠軍。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在天津拉開帷幕。這是繼1961年北京主辦第26屆世乒賽以來在中國舉行的第二屆世乒賽。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中國男隊發誓要在家門口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此時的中國男隊不僅擁有技戰術都已經相當成熟的老將馬文革、王濤,還有急於在世界大賽中一試身手的年輕小將劉國梁、孔令輝,此外,在這屆世乒賽上,中國隊還派出了一支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丁松右手握拍,正面反膠,反面正膠,削出的轉與不轉球十分穩蔽,且削中帶攻,有很強的攻擊力。
中國男團順利殺入決賽,對手又是瑞典隊。中國隊排出的陣容是馬文革、王濤和丁松,在比賽中,丁松果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在前兩盤雙方打平的情況下,他輕而易舉地攻破卡爾松這道防線,為中國隊確定了領先優勢。最終,中國隊以3:2戰勝了瑞典隊,再次捧得斯韋思林杯。這一天讓中國隊等了足足六年。
受到男團打響翻身仗的激勵,中國隊在這屆世乒賽上重演了36屆世乒賽的輝煌,再次包攬了全部的七項錦標,其中鄧亞萍一人獲女團、女單、女雙三枚金牌;王濤/劉偉連續第三次蟬聯混雙冠軍,為此,國際乒聯特別贈送中國隊一座仿造的赫杜塞克杯以紀念他們的成績;小將孔令輝與劉國梁在男單決賽中會師,最終孔令輝奪得冠軍,這也是中國橫板男選手奪得的第一個單打世界冠軍,中國的橫板技術已全面走向成熟。
挾43屆包攬之餘威,1996年,中國乒乓球隊出征亞特蘭大奧運會再度將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單決賽中,小將劉國梁戰勝師兄王濤奪得冠軍,至此,我國年輕一代選手已經完全成熟起來。兩屆大賽的兩度掄圓,使中國再度掀起乒乓熱潮,孔令輝、劉國梁等年輕小將的橫空出世將中國乒乓球帶入了偶像時代。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回到了乒乓球的起源地英國的曼徹斯特,在這里,中國隊收獲了六枚金牌,只有男單冠軍被瑞典選手瓦爾德內爾奪得。1998年的曼谷亞運會上,中國隊再次痛失男單金牌,韓國名將金擇洙在這屆亞運會上表現神勇,在男單比賽中先後戰勝孔令輝、劉國梁獲得冠軍。年輕小將王楠在這屆亞運會上一人獨得女團、女單、女雙、混雙四枚金牌,從而填補了鄧亞萍退役後中國女隊第一主力的空缺。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原計劃在南斯拉夫舉行,但北約轟炸南聯盟的炮火令世乒賽不得不改期易地。乒乓球,原本是和平的使者,這一次,卻被戰爭擾亂了比賽。1999年8月,45屆世乒賽單項比賽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行,中國隊拿到全部五枚金牌,劉國梁在這屆世乒賽男單決賽中苦戰5局力克隊友馬林奪得男單冠軍,至此,劉國梁已成為世界乒壇繼瓦爾德內爾之後的第二位大滿貫選手。
2000年4月,45屆世乒賽團體比賽在吉隆坡舉行,中國女隊順利奪冠,而男隊主力劉國梁卻表現得極為失常,在與瑞典隊的決賽中,他先後敗給了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一人連丟兩分致使中國隊最終失去斯韋思林杯。在此之前,劉國梁曾與瓦爾德內爾交手六次未有敗績。半年後人們才知道,那時劉國梁正因尿檢問題而被國際乒聯懷疑服用違禁葯品,經過長達半年的檢查,他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在等待清白的日子裡,劉國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從2000年10月1日起,國際乒聯將比賽用球的直徑改為40毫米。這項改革對現有的乒乓球技術帶來很大影響,必將淘汰一批運動員,並將乒乓運動帶入一個新的時代。2000年9月的悉尼奧運會小球時代的最後一次大賽,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再次包攬金牌,孔令輝在男單決賽中戰勝瓦爾德內爾,成為世界乒壇第三位大滿貫得主。
小球時代結束了,正值巔峰期的中國乒乓球隊為自己的小球時代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一個月後,大球時代的第一場世界大賽:男子世界盃在中國揚州開賽,未能入選悉尼奧運陣容的中國選手馬林在世界盃上奪冠,成為大球時代的第一位世界冠軍,這枚金牌也預示著邁進大球時代的中國乒乓球隊將繼續輝煌與榮譽

③ 中國乒乓球各時期的男女領軍人物

1、鄧亞萍

1991年日本千葉世乒賽上,在這屆世乒賽上,中國女隊不世出的傳奇人物鄧亞萍開始了席捲世界女子乒壇的歷程。鄧亞萍雖然在女團決賽中輸給了朝鮮名將俞順福,但摘得了女單冠軍,從這時候起,世界女子乒壇進入"鄧亞萍時代"。

2、蔡振華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蔡振華決定將男子雙打作為突破口,奪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濤,呂林的肩上,果然不負眾望,在決賽中戰勝德國名將羅斯科夫費茨納爾獲得冠軍。

3、孔令輝

2000年9月的悉尼奧運會小球時代的最後一次大賽,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再次包攬金牌,孔令輝在男單決賽中戰勝瓦爾德內爾,成為世界乒壇第三位大滿貫得主。

4、張怡寧

5歲開始打球,1991年進入省隊,1993年進入國家隊,已經取代王楠成為中國女子乒乓球的領軍人物。2011年3月底,張怡寧首次承認退役,自此,中國乒乓球的張怡寧時代正式結束。

5、張繼科

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山東青島人,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2003年1月進入國家隊。2008年全國錦標賽,張繼科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後,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兩名奧運冠軍,以及奧運亞軍王皓一舉獲得男單冠軍。

④ 中國乒乓所有戰績

首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原為「第一屆歐洲乒乓球錦標賽」,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英格蘭乒協制定了最早的乒乓球比賽規則,並舉行了盛大的全英錦標賽。然而,冠軍卻被印度人納達獲得。納達隨後訪問德國。由德國的勒赫曼博士提議,首次國際乒乓球邀請賽1926年1月在柏林舉行。比賽期間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會上作出歷史性決定:成立臨時國際乒聯,並確定當年12月召開第一屆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並委託英格蘭乒協主辦第一屆歐洲錦標賽。

德國、匈牙利、奧地利、印度、威爾士、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國七個隊應邀參加團體賽,上述七國和瑞典、丹麥的運動員還參加單項賽,運動員總數為男子64人,女子16人。

印度代表對比賽名稱提出異議,國際乒聯立即決定改名,並在賽後追認這次比賽為世乒賽。

比賽在倫敦符林頓大街的梅摩沃爾大廳舉行,共設男子團體、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混合雙打5個項目,採用英國的規則,一局21分。男、女選手都沒穿運動服、運動鞋,而是穿西服和長裙,執粗重的球拍出戰。觀眾數以百計,免費觀戰。《泰晤士報》派記者報道賽況。

五天鏖戰,結果是匈牙利囊括全部五項冠軍,男子團體以下名次是:奧地利、英國、印度、威爾士、捷克斯洛伐克、德國。雅科比和梅德揚斯基分別成為第一個男子和女子單打世界冠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5:53:32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十三屆世乒賽

首屆世乒賽後,乒乓球運動在更廣的范圍內引起重視。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法國和日本(50—51年度重新入會)和埃及在二十年代末加入國際乒聯,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於三十年代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乒聯有會員和會友共28個。

但是,參賽的協會多是歐洲國家,最少的一次僅7個,最多的才18個。獲獎者局限在歐洲,其中匈牙利成績最顯赫,捷克斯洛伐克次之。其他洲參賽的僅美國和印度,運動員多是住在英國的學生。1939年.世乒賽舉辦地首次移出歐洲,乒乓球運動擴展到中東地區。

女子團體賽於1933—1934年度才開始,僅匈、捷、英、荷、德、法六國的隊伍參加。

這一時期,器材、規則和乒乓球技術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首屆國際乒聯代表大會採取了兩種試行記分法,一是網球記分法,一是21分記分法。1928年確定一律採用21分記分法,直到今天。1936年,對一局的比賽時間和球台的彈性作出規定,還把球網降到15.25厘米。

硬球及膠皮拍的出現,增加了球的速度和旋轉,有的選手採用了遠台削球,並嘗試正、反手攻球,技術水平不斷向前邁進。當時美國選手發球時,利用不執拍手的手指的動作加大球的旋轉,這種方法受到了規則的限制。

原來的台窄網高,運動員戰術單純,多靠近球台,以平擋穩守為主。以致出現了「馬拉松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世乒賽中斷了8年。

從比賽成績看,男子團體除第六、十、十一、十三屆以外,其餘九屆均是匈牙利獲冠軍,捷克斯洛伐克獲兩次、奧地利和美國各獲一次冠軍。捷克斯洛伐克獲三次女團冠軍,德國獲兩次、美國獲一次冠軍。個人最突出的是匈牙利的巴納,獲五次男子單打冠軍,八次雙打、兩次混雙冠軍;最突出的女選手是梅德揚斯基,她包攬前五屆女子單打冠軍和六次女雙、六次混雙冠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5:55:26
第十四至十八屆世乒賽

第二次大戰後,乒乓球運動重新活躍起來。1947年8月在巴黎舉行了戰後第一次——第十四屆世乒賽。伊朗成為亞洲第二個會員協會。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相繼入會。

捷克斯洛伐克隊在男子團體決賽中戰勝了美國隊,獲戰後第一個冠軍。隨後在紐十五、十七、十八三屆又獲斯韋思林杯。匈牙利隊則 列第二位,獲第十六屆男團冠軍。著名女選手、匈牙利的法卡斯連獲第十四、十五、十六屆女子單打冠軍,她還與他人合作獲2次女雙、3次混雙冠軍。

羅馬尼亞女隊戰後第一次霸面是第十七屆世乒賽,他們在女子團體決賽中,力克強敵匈牙利隊,榮獲桂冠次年又以不敗的戰績蟬聯冠軍。乒乓史上奪得女子單打冠軍次數最多的羅馬尼亞選手羅齊亞努,從第十七屆開始,一直持續到二十二屆。她還與匈牙利的西多等人合作,連奪三屆混雙冠軍。

到第十八屆為止,參賽選手基本上都是橫握拍,也稱歐洲式。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5:56:44
第十九屆:歷史性的轉折

日本乒協早在1928年就加入了國際乒聯,但參加世乒賽卻遲至1952年。誰也未料到,日本人一參加就使世界乒壇發生巨變。他們一舉奪得男單、男雙、女團、女雙四項冠軍。

日本選手的打法是正手遠台長抽,以攻為主,力量重,殺傷力強。奧地利人發明的海綿拍成了日本人的魔杖,擊球速度快,聲音輕,對方不易判斷,難以應對。佐藤博治橫掃歐洲名將,成為日本、也是亞洲第一個世界冠軍。一名美國人評論說:「在印度的孟買,日本人挾著新技術,帶著新銳氣闖了進來,幾乎一夜之間就扭轉了乒乓球的發展趨勢,使許多歐洲人甚至都來不及驚愕……。」

日本的崛起,打破了歐洲人對世界乒壇長達35年的統治(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8年沒舉行世乒賽),使世界乒乓球運動的優勢移到了東方。兩年後,日本再參加第二十一屆世乒賽時,一舉奪得男,女團體冠軍,隨後又連奪四次男子團體冠軍。女子則從1957年的第二十四屆開始,把優勢保到1963年,也是連得四次團體冠軍。佐藤之後,又有荻村伊智朗和田中利明各得兩次男單冠軍。女選手中,自大川富1956年第二十三屆奪得單打冠軍,至1969年的第三十屆,又有江口富士枝、松崎君代、深津尚子、森澤幸子、小和田敏子連連奪冠。中間僅有第二十六屆被中國的丘鍾惠奪得一次。統計一下1952年至 1959年的七屆世乒賽,49個冠軍被日本奪走24個。所以,人們稱五十 年代是日本時代。

從技術上看,日本人結束了橫拍一統天下的局面,扭轉了削球的主導地位的歷史,確立了以攻為主打法的歷史地位。膠粒拍的時代被海 綿拍時代代替了,日本人為乒壇帶來了一場革命,為推動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此屆是世乒賽首次在亞洲舉行,阿富汗、柬埔寨、巴基斯坦、香港、新加坡等隊,同日本一起是首次參賽。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5:57:50
第二十屆:中國選手初露鋒芒

1953年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二十屆世乒賽,剛崛起的日本隊沒有參加,冠軍均屬歐洲,英國和羅馬尼亞分獲男女團體冠軍。這也是乒乓球發源地英國在世乒賽史上奪得的唯一的男子團體冠軍。匈牙利名將西多獲得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冠軍,羅馬尼亞的羅齊亞努第四次獲女子單打冠軍(後來又獲得了兩次),她還獲得女子雙打冠軍和混合雙打冠軍(與西多合作)。

這次比賽,中顯選手第一次在世乒賽上亮相,由姜永寧、馮國浩王傳耀組成的男隊,戰勝了瑞典、奧地利、瑞士等隊,負於英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隊,列小組第四,被評為世界一級隊的第十名。由孫梅英、李麟書組成的女隊戰勝了聯邦德國隊,也獲小組第四名,被評為二級隊第三名。單項賽無人闖進前列。

一支新軍,初經大賽,這樣的成績已算不錯,但落後也是明顯的,這不僅表現在裝備上,而且表現在身體素質和技戰術上。可貴的是,中國健兒不灰心喪氣,決意奮起趕上。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5:59:01
第二十一屆:日本隊卷土重來

日本隊「躲」了一屆後,第二次參加在英國溫布利舉行的世乒賽,雖比首次少拿了一個冠軍,但男團、女團、男單三個主要冠軍都得到了。荻村伊智朗成為日本第二位男子單打世界冠軍。

因日本未參加第二十屆世乒賽,海綿拍之爭幾乎被遺忘,使執膠 皮拍的西多、羅齊亞努等居上風。此屆爭論又起。國際乒聯又開會討論,主席蒙塔古決定「等等再說」。歐洲人雖有意見,但瑞典、捷克 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的一些選手也拿起了海綿拍。不過,日本女兵隊還用膠皮拍。 中國未參加此屆比賽,但國際乒聯公布1954—1955年度團體名次時,中國男隊保留一級隊,女隊保留二級隊地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0:09
第二十二屆:羅馬尼亞女隊再得杯

第十七屆世乒賽,羅馬尼亞女隊曾從美國隊手中奪回女子團體冠軍杯。第十九屆日本女隊稱雄,但第二十屆即被羅馬尼亞隊爭回。第二十二屆,羅馬尼亞隊又從日本隊手中奪得冠軍。羅馬尼亞著名女選 手羅齊亞努到本屆已是第六次奪得女單冠軍,成為世兵賽史上唯一的單項「六連冠」獲得者。

日本男隊保住了團體冠軍,田中利明代替荻村成為男單冠軍。此屆比賽於1955年4月16日至24日在荷蘭的烏得勒支舉行。這是蘭主辦1928年奧運會後最大的一次國際比賽。第一天晚上,觀眾擁擠不堪,許多人擠到前邊看球,而看台年久失修,一部分突然倒塌。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1:44
第二十三屆:中國取得新進步

中國隊自第二十屆進入世乒賽後,沒參加第二十一、二十二屆比賽,但這期間的成績已令國際乒壇人士刮目相看。1954年在匈牙利舉行的大學生運動會上,中國隊參加乒乓球賽的總分已列第二,僅次於匈牙利,且獲得男、女單打和男子雙打三個第三名。1955年8月第二屆國際育年友誼運動會在波蘭華沙舉行,姜永寧獲男子單打銀牌,其他選手也力挫日本、羅馬尼亞、法國名將,獲混雙亞軍和男、女單打第三。

待到1956年參加第二十三屆世乒賽時,一些世界名將已告誡同行,中國人不是弱者。戰幕拉開,中國男隊首先碰到曾奪得亞洲團體冠軍、被日本隊視為勁敵的南越隊和過去稱雄一時的美國隊。中國健兒先是以5:1大勝南越隊,接著又以5:4力克美國隊。開賽第一天便連挫兩強,使乒壇人士震動不小。之後繼續過關斬將,連連破城。

但最後遇到了小組內的最強對手—英國隊。此隊擁有四獲世界冠軍的伯格曼和兩獲世界冠軍的李奇。中國隊終以2:5失利,可是,姜永寧以頑強的鬥志擊敗了李奇,成為中國第一個在世乒賽上戰勝世界冠軍的選手。這屆比賽,中國男隊列一級第六名,女隊晉升為一級隊。這屆比賽的最後結果是,日本獲男子團體、男子單打和雙打、女子單打冠軍,羅馬尼亞獲女子團體、女子雙打冠軍,美國獲混合雙打冠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2:56
第二十四屆:中國男隊打進半決賽

第二十四屆世乒賽前,中國隊被認為是「黑馬」。當 1957年 3月,3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名選手全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皇家體育館時,中國男隊一出戰就勢如破竹,幾乎不費力地戰勝了蘇格蘭、葡萄牙、印度、比利時、瑞士、盧森堡等隊,比分全是5:0。最後對小組種子——羅馬尼亞隊,王傳耀一人獨得3分,另一攻球手傅其芳得2分,削球手姜永寧負2分,終於取得了勝利,得以出線。在女子團體賽第三組,中國隊連續打掉了美國、丹麥、挪威、比利時、威爾士、荷蘭、瑞士等隊。最後與一級第二名英國力拚,老將孫梅英與新手丘鍾惠不畏強手,以兇猛的進攻連連得手,最後以3:1奏捷。

中國男女隊雙獲小組冠軍,進入前四名。各大通訊社的記者拿相報道這引起轟動的新聞。一篇報道說;「中國男女隊分別戰勝上屆男團冠軍羅馬尼亞隊和上屆女團亞軍英格蘭隊,……這一驚人的成績,足以使默默無聞的中國乒乓球隊躍升到世界強隊的行列。」「賽前,英國隊教練卡寧頓聲稱:『我們的對手只有日本和羅馬尼亞。』誰知中國女將從夾縫里殺出,竟然擊敗了海頓和黛安尼.羅。雖然這消息簡單使人不敢相信,但卻是事實,嚴酷的事實。」

男團半決賽,中國隊碰到了新霸主日本隊。日本擁有被稱為「乒乓皇帝」,號稱第三天皇的世界冠軍荻村伊智朗和另一位世界冠軍田 中利明,以及日本全國冠軍角田啟鋪。中國隊仍以王傳耀、姜永寧、符其芳出戰,實力尚不足以匹敵,以1:5失利。有驚人速度的王傳 耀力挫荻村,成為爆炸性新聞。姜永寧也被譽為最優秀的守將,評論家說他「能從接近地板的高度,把球准確地削到桌上去,其神妙足以使人驚嘆,他的直拍削球可謂獨具一格。

中國女隊也碰到了強硬的對手——曾五獲女團冠軍的羅馬尼亞隊。孫梅英、葉佩瓊經過一番苦鬥,均勝世界級名手澤勒爾,但都沒闖過世界女子單打「六連冠」獲得者羅齊亞努這一關,雙打也告失利,失去決賽權。

單項,中國選手成績不佳,僅姜永寧一人打入復賽。

最後,日本隊捧回男、女團體,男、女單打和混合雙打五個冠軍杯,男、女雙打的桂冠分別被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選手摘取。中國男隊躍升為一級隊第四名,女隊列一級隊第三名。王傳授和孫梅英分列男、女第七位。

在錦標賽期間舉行的國際乒聯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決定,以後把一年一屆的世乒賽改為兩年一屆。中國教練梁焯輝當選為該聯合會的發展委員會委員和咨詢委員會委員。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3:53
第二十五屆:打開通向世界冠軍的大門

容國團在第二十五屆世乒賽中榮獲男子單打冠軍,這是中國人在全世界的體育競技運動中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團體賽,容國團打得並不理想,但他並未因此而氣餒,單打比賽發揚了拚搏精神,一路過關斬將沖入決賽,對手是第二十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冠軍、匈牙利的西多。此前他倆曾配對打雙打,此時卻爭冠軍。西多以為必勝,同伴們也為他准備了鮮花。但容國團按隊里規定的戰術,頻頻拉側上旋球破壞對方的逼角戰術,終於獲勝,為中國打開了通向世界冠軍的大門。

一花引來百花開。容國團的勝利象報春花,迎來中國乒乓球運動的春天。

男子團體賽,中國隊先以5:2勝聯邦德國隊,以5:1勝瑞典隊,獲小組第一名,但半決賽卻以3:5負於匈牙利隊,失去了與日本隊決戰的機會。

中國女隊八戰全勝,也獲小組第一名,但決賽時負於日本隊和南朝鮮,和上屆一樣獲季軍。日本和南朝鮮隊分獲冠亞軍。

女子單打比賽,中國的丘鍾惠獲第三名。

這次比賽,日本隊獲得六項冠軍,顯示了強大的實力,唯有壟新多年的男子單打冠軍失掉了。

比賽期間召開的第二十五屆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以72票對19票通過了球拍規格化的規定,結束了自第十九屆以來持續多年的球拍爭論。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5:10
第二十六屆:中國首獲團體世界冠軍

第二十六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次主辦世界大賽。斯韋思林杯也被首次刻上「中國」二字。

1961年4月9日晚,中日決戰。此前,中國隊曾先後勝聯邦德國、厄瓜多、民主德國、蒙古、迦納、尼泊爾和緬甸隊。中國隊參加團體賽的隊員是容國團、王傳耀、徐寅生、庄則棟、李富榮。決賽時由三個小組第一名日本、匈牙利和中國隊打循環賽。中國隊先以5:1勝匈牙利隊,隨後派徐寅生(打2、4、7)、容國團(打3、6、 8)、庄則棟(打1、5、9)迎戰日本隊。對方出場的是荻村伊智朗、木村興治和星野展彌。經過激戰,中國隊終於以5:3獲勝,為中國爭得第一個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決賽,中國隊以3:2勝羅馬尼亞隊,卻以2:3負於日本隊。而日本隊以5:0勝羅馬尼亞隊。結果是日本隊奪冠,中國隊獲亞軍。

男子單打比賽,前四名是李富榮、張燮林、庄則棟、徐寅生,最後庄則棟和李富榮分列冠、亞軍。

女子單打比賽,丘鍾惠戰勝羅馬尼亞的亞歷山德魯和隊友韓玉珍、王健後,與匈牙利的高基安決賽,以3:2勝,成為中國第一個女子單打冠軍。

日本選手獲得男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冠軍,羅馬尼亞選手獲女子雙打冠軍。 這屆比賽,日本隊帶來「秘密武器」弧圈型上旋球。但是,曾訪日的匈牙利隊訪華時透露了日本苦練弧圈球的消息。由於中國早有準備,弧圈球敵不過近台快攻。但是,它對世界乒乓球技術的發展意義,深遠。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6:51
第二十七屆:中日平分秋色

第二十六屆奪魁後,有人認為中國隊佔有天、地、人之利,在其他國家不一定行。還有的人說,中國運動員個人技術好。雙打則不是日本人的對手。結果,中國運動員在布拉格獲第二十七屆世乒賽男子團體、單打、雙打三項冠軍。事實證明,中國選手在國外也行,雙打一樣技冠群雄。可是凡有女選手參加的項目,冠軍都歸日本。這屆比賽中、日兩國差不多平分秋色。

中國男隊以一串5:0獲得小組出線權後,以5:1勝聯邦德國隊,奪得決賽權。決賽對日本隊,又是5:1,蟬聯男子團體冠軍。這場比賽,張燮林、徐寅生各得兩分,庄則棟負一盤,勝一盤。女子團體賽,中國女隊七戰七捷獲小組第一後,進入前四名,復賽卻以2:3負於羅馬尼亞隊。最後,日本隊和羅馬尼亞隊分獲冠、亞軍,中國隊列第三位。

單項賽,庄則棟、李富榮象上屆一樣分獲男子單打冠,亞軍。中國有三對選手進入男雙前四名,張燮林和王志良獲冠軍。女子單打冠軍被松琦君代奪走。中國女隊員在單打、雙打、混合雙打比賽中都和團體賽一樣,列第三。但林慧卿、李赫男等選手已顯露鋒芒。

日本選手加強了弧圈球的威力,並恢復了遠台長抽的兇狠打法,實力更強了,但中國的快攻更加成熟,因此未實現從中國隊手中奪回冠軍的願望。歐洲選手不僅學習了攻球,還打起了快攻,這使馬拉松式的比賽極為罕見,但歐洲的技術風格仍在徘徊中。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8:17
第二十八屆:女隊打翻身仗

自丘鍾惠在第二十六屆世乒賽上奪得女子單打冠軍後,中國女隊在第二十八屆世乒賽又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攻球手梁麗珍和李赫男一路沖殺打入女團決賽。對手是日本隊。

中國隊出人意料地派林慧卿和鄭敏之上陣,乒壇人士為之震驚。兩名削球手以柔克剛,3:0得勝。中國女隊首次捧得考比倫杯。教練容國團把比賽過程喻為梁、李兩人畫龍,林、鄭兩人點睛。林慧卿個人沖進決賽,遺憾地負於日本的深津尚子,可喜的是與鄭敏之合作為中國隊獲得第一個女子雙打世界冠軍。

中國男隊以5:0勝羅馬尼亞隊後,又與日本隊決賽,以5:2勝。中國隊由庄則棟、李富榮、張燮林出場,對高橋浩、木村和小中健。高橋浩先勝張燮林,後勝庄則棟。李富榮對木村的一盤,前兩局打成一平,關鍵的第三局,李以16:20落後,竟連得6分,以22:20反敗為勝。

男子單打前四名中,有三名中國選手,庄則棟和李富榮象前兩屆一樣,再獲冠、亞軍。中國的男子雙打成績最好,包攬了前四名。庄則棟和徐寅生最後奪冠。張燮林和林慧卿還獲得混合雙打亞軍。日本選手獲女子單打和混合雙打兩項冠軍.這一屆比賽,中國男女選手或得冠軍,或得亞軍,整體實力之強大前所未有。

朝鮮男隊也獲得好成績。列男子團體第三名。

至此,歐洲選手已有兩屆未獲冠軍,甚至難以進入決賽。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9:00
第二十九、三十屆:中國缺席 日本稱雄

分別在日本名古屋和南斯拉夫薩拉熱窩舉行的第二十九、三十屆世乒賽,中國隊未參加,致使日本隊大顯威風。這兩屆,總共14個冠軍,日本得了10個。男子團體、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混合雙打冠軍均屬日本。

蘇聯女隊員在第三十屆表現出色,贏得女子團體冠軍,這也是蘇聯在世乒賽上獲得的第一個冠軍;隨後,魯德諾娃和格林伯格又獲女子雙打冠軍。瑞典選手阿爾塞和約翰森兩次獲得男子雙打冠軍。

中國隊在准備參加第二十九屆世乒賽之際,「文革」來臨。但此前王志良苦心鑽研使用兩面不同性能的膠皮,取得顯著效果,為梁戈亮等「倒拍」打法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這期間,歐洲選手學習日本的弧圈球和中國的快攻,並結合自己的特點,形成了全攻型打法,開始向東方挑戰。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09:49
第三十一屆:以薄冰上走過

1971年春天的日本名古屋之戰,是中國停賽後首次參加世乒賽。中國帶去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引出了震動全球的「乒乓外交」。

中國男隊參加團體賽的是庄則棟、李富榮、李景光、郗恩庭、梁戈亮。張燮林、周蘭蓀因年齡偏大,未進此列。徐寅生第一次作為教練參賽。

中匈之戰,中國先勝三盤,隨後連負兩盤,中國再拿一分,又丟兩分,四平。最後,第一次參加大賽的18歲小將梁戈亮拿下關鍵的一分。中國險勝。中瑞之戰,先是打成二平,中國再添兩分,瑞典追成3:4,最後由李景光結束激戰。這兩場比賽,匈、瑞兩隊都輸在第三主力稍遜一籌上,盡管約尼爾和克蘭帕爾,約翰遜和本格森打得都很出色,卻難以取勝。

與日本隊決賽,中國隊員打得好,其中李景光不僅獨得三分,第七盤對上屆男子單打冠軍伊藤繁雄,發揮了超水平,堪稱天衣無縫,打得伊藤暈頭轉向,不知所措,頭一局只得了8分,第二局只得了6分。中國以5:2捧回了兩屆沒有機會爭奪的獎杯,但許多人認為這個勝利是從薄冰上走過來的。

女子團體也是中、日決賽,第二盤山林慧卿對新手大關行江,關鍵時刻求勝心切,此次扣球出界,以23:25失利,中國隊終以1:3居亞軍。

男子單打,中國僅有郗恩庭列第三名,冠軍被技術上正處上升期的瑞典選手本格森奪走。

中國女選手林慧卿一人得三項冠軍,除單打外,女雙與鄭敏之合作,混雙與才華過人的張燮林合作。張燮林此賽僅報混雙一項。捧杯而回。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11:17
第三十二屆:中國隊團體失利 單打奪魁

自第二十六屆世乒賽中國男隊奪得團體冠後,除兩屆未參賽外,唯有在南斯拉夫薩拉熱窩舉行的第三十二屆世乒賽中國隊未得團體第一。

這屆比賽採用了新的分級分組比賽辦法,兩個小組的命兩名進行循環賽決定名次。中國男隊在小組預賽中僅負於瑞典隊,而且比分是4:5。雖然在決賽中連勝兩場,但成績是二勝一負。瑞典隊預賽中勝中國隊,決賽時雖負一場,成績也是二勝一負,奪得冠軍。中國隊列亞軍。日本和蘇聯隊雖都是一勝二負,也因帶上來預賽成績而分列第三、第四名。

南朝鮮女隊成績出色,以全勝的成績獲冠軍,中國女隊勝匈牙利和日本隊,列亞軍。此屆比賽,表現最突出的要數郗恩庭。男子單打前八名中,僅剩下他一個中國選手。他先以3:2拚掉了南斯拉夫的斯蒂潘契奇,又以3:1力克捷克斯洛伐克的奧洛夫斯基,最後決賽碰上了瑞典的「錘子」約翰森,苦戰五局終以「壓反手」的戰術獲勝。首次參加世乒賽的胡玉蘭。在決賽中乾脆利落地以3:0勝格羅福娃,成為繼丘鍾惠、林慧卿之後第三個女子單打世界冠軍。

瑞典選手本格森和約翰森為瑞典隊立了大功,前者對中國隊獨得三分,後者在決勝的第九盤險勝中國選手。他倆還奪得男子雙打冠軍。

中國的梁戈亮和李莉奪得了混合雙打冠軍,羅馬尼亞的老將亞歷山德魯和日本的濱田美穗合作,榮獲女子雙打冠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12:11
第三十四屆:伯明翰激戰

1977年,國際乒聯成立五十周年,第三十四屆世乒賽在乒乓球運動發源地英國的伯明翰舉行。

中國男隊在分組賽碰到擁有上屆男單冠軍約尼爾的匈牙利隊,苦戰八盤,以5:3勝,半決賽以5:0輕取瑞典隊,決賽對日本隊,派使用兩面不同性能球拍的梁戈亮和黃亮、以及新手郭躍華出場,沒經過什麼波折就以5:0捧杯。唯一的高潮是郭躍華第五盤對前原正 浩,第二局以14:20落後,突然之間如得神助,連扳6分,最後以23:21勝。

中國女隊與南朝鮮決賽時,沒用上屆的「奇兵」葛新愛上場,而派了張立和張德英。葛新愛賽前上場練習。對方找來執膠皮拍的選手陪練,名單一宣布,南朝鮮隊出現一陣慌亂,以0:3失利。張德英的四盤單打、三盤雙打都以2:0取勝。

男子單打冠軍被日本運動員河野滿獲得。河野滿是直拍兩面攻選手,打法類似庄則棟。女子單打比賽,朝鮮的朴英順蟬聯冠軍。南斯拉夫老將舒爾貝克和斯蒂潘契奇獲男子雙打冠軍。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冠軍由中國選手奪得。

伯明翰是英國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市,但比賽卻在一個展覽中心內的水泥地上舉行。盡管這不符合規則要求,運動員和官員們紛紛抱怨,但均無濟於事。

作者:dalong_mhl618 回復日期:2006-4-29 6:13:04
第三十五屆:中國男隊滑鐵盧之役

在中國乒乓史上,自第二十六屆之後中國男隊唯一 一次未得男子項目冠軍的,就是第三十五屆。

男子團體爭小組冠軍的比賽,中國隊派李振恃、梁戈亮、郭躍華上場,以2:5負於匈牙利隊。勝捷克斯洛伐克隊後,與匈牙利隊爭冠軍,梁戈亮換成新手戶啟偉,但還是以1:5敗北,僅郭躍華在第四盤勝約尼爾,得1分。匈牙利隊靠老將約尼爾、克蘭帕爾和新手蓋爾蓋伊,獲得了自1952年以來第一個男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本可成為中國隊囊中之物,?/

⑤ 中國乒乓球發展史

中國乒乓球發展史:1904年12月乒乓球運動從日本傳入中國。開始是由上海四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道平從日本購回10套乒乓球器材,並在店內作表演,於是買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漸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後推廣了這項活動。

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國內震盪不定,乒乓球的發展停滯不前。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把乒乓球確定為國球之後,發展迅速。先後涌現出了如孔令輝、劉國梁、鄧亞萍、馬琳、張怡寧等眾多世界冠軍。

這段時間內,中國的乒乓球手們專心研究出了適合自己的打法,適合自己的戰術。

(5)海越股份和王志良擴展閱讀:

中國戰績

世錦賽冠軍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中國在乒乓球歷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選手取得世界乒乓球比賽的大部分冠軍,甚至多次包攬整個賽事的所有冠軍。

容國團,中國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軍。

鄧亞萍,國際奧委會主席親自為她頒發金牌,中國隊在歷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的冠軍。

⑥ 鉛鋅礦床類型和特徵

區內鉛鋅礦床有與海相火山岩有關的火山噴氣型(火山岩容礦)、噴氣沉積型(沉積岩容礦)以及熱液型(包括變質熱液和岩漿熱液)等類型。火山噴氣型鉛鋅礦床常與銅礦緊密相伴,如以郭米寺、小鐵山等為代表的Pb-Zn-Cu型礦床等。噴氣沉積型礦床是祁連成礦帶重要的鉛鋅礦床類型,其典型礦床為錫鐵山、大東溝、蓄積山等。熱液型礦床的產地甚多,但絕大多數屬於礦點或礦化點,僅個別達到小型規模。火山噴氣型的Pb-Zn-Cu型礦床已在有關銅礦類型中論述,本節僅就噴氣沉積型鉛鋅礦床和熱液型礦床予以總結。

一、噴氣沉積型鉛鋅礦床

1.大東溝鉛鋅礦床

大東溝中型鉛鋅礦地處肅北縣境內,位於柳溝峽-小柳溝前加里東期大陸裂谷帶

內。大東溝礦區地質圖見圖3-55。

圖3-55 肅北縣大東溝鉛鋅礦區地質草圖

(據甘肅省酒泉地調隊1994年資料改編)

1—第四系;長城系:2—上岩組;3—中岩組;4—下岩組第三岩性段;5—下岩組第二岩性段;6—下岩組第一岩性段;7—北大河岩群;8—石膏;9—加里東期黑雲石英閃長岩;10—花崗斑岩脈;11—輝長輝綠岩脈;12—正斷層;13一逆斷層;14—平移斷層;15—推測斷層;16—背斜軸線;17—向斜軸線;18—地質界線;19—產狀;20—鉛鋅礦體

礦區出露地層為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及中元古代長城系。北大河岩群出露於礦區南北兩側,為一套中深變質岩系。長城系為一套淺海- 潟湖相碳酸鹽岩-碎屑岩沉積建造,根據岩性組合由南向北依次劃分為3個岩組:下岩組可分為3個岩性段,第一岩性段為中厚層狀大理岩化硅質灰岩,底部夾變砂岩和石英絹雲千枚岩透鏡體;第二岩性段為綠泥絹雲千枚岩夾薄層大理岩化灰岩、綠泥絹雲千枚岩,夾石膏透鏡體,厚30~40m,鉛鋅礦體賦存在千枚岩中;第三岩性段為薄層大理岩化灰岩、綠泥絹雲千枚岩、石膏透鏡體,為礦層頂板。中岩組為含炭絹雲千枚岩夾灰岩透鏡體及綠泥絹雲千枚岩。上岩組為薄層狀大理岩化灰岩夾薄層絹雲千枚岩,底部以夾紫紅色粉砂岩透鏡體為特徵。鉛鋅礦體賦存於下岩組第二岩性段綠泥絹雲千枚岩中,與圍岩呈整合關系,地層總體走向310°,傾向20°~40°,傾角30°~60°,層間褶皺及小揉皺發育。據大東溝岩石地球化學剖面資料,第二岩性段綠泥絹雲千枚岩中的Pb、Zn、Ag等成礦元素的濃集克拉克值分別達279、28.9、103,顯示出較大的成礦系數。區域上該千枚岩的鉛豐度值大於2000×10-6,高於同類岩石克拉克值的100倍,顯示出其為礦區的主要礦源層。其變質作用較淺,圍岩蝕變為綠泥石化、硅化,次為碳酸鹽化。

礦區侵入岩為加里東中期中酸性岩類,如石英黑雲母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以花崗閃長岩為主(鋯石U-Pb同位素年齡為498.0Ma±0.4Ma)。對花崗岩的化學分析結果進行研究,其A/CNK值為1.26,SiO2為66.13%,屬過鋁質,其成因屬於S型花崗岩范疇,為地殼重熔型花崗岩類。鉛鋅礦床分布於岩體旁側,反映出鉛鋅成礦與花崗岩的侵入及其相伴的熱液活動有一定的內在聯系。

礦化帶長約4000m,寬10~60m,平均35m,與地層產狀吻合,傾向10°~40°,傾角30°~60°。礦區15~40線間,海拔低於4300m,為主要礦體賦存地段,29線以西及38線以東海拔在4300m以上,地表含礦性差。說明礦區剝蝕程度低,有向下含礦性變好的趨勢。礦化帶已圈定礦體共20個,呈層狀、透鏡狀,平均厚度0.42~5.96m,長30~730m。礦體沿走向傾向延伸穩定,在礦體富集地段,圍岩硅化程度高(圖3-56)。

圖3-56 大東溝鉛鋅礦區0線6礦體剖面

(據甘肅省酒泉地調隊,1994)

1—大理岩化灰岩;2—綠泥絹雲千枚岩;3—構造破碎帶;4—鉛鋅礦體及編號

5—化學樣採集位置及編號;6—穿脈平硐及編號

礦石類型為原生硫化礦石,即含磁鐵礦鉛礦石及含磁鐵礦鉛鋅礦石。礦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狀、交代結構,浸染狀、細脈浸染狀、條紋及條帶狀、塊狀等構造。礦石礦物有:方鉛礦、閃鋅礦、磁鐵礦等,次為黃鐵礦、黃銅礦、斑銅礦、白鉛礦。脈石礦物主要為:方解石、石英、斜長石、絹雲母、綠泥石等。金屬礦物生成順序: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礦石Pb平均品位為0.68%~5.85%,Zn含量為0.11%~0.67%。

對礦石中方鉛礦的鉛同位素測定表明(表3-16),鉛同位素組成較單一,與吊大坂鉛鋅礦床鉛同位素組成相一致(王志良等,1998)。在206Pb/204Pb-207Pb/204Pb圖解上投入造山帶鉛同位素演化曲線附近,推斷鉛主要來源於地慢,同時有一定量加里東中期熱液改造過程中造山帶鉛的混入。對表3-16中相應樣品的硫同位素分析,其δ34S值為9.6‰~12.0‰,平均為10.8‰。前人研究資料(張理剛,1995)表明前寒武系沉積型礦床的δ34S值為+14‰,由此可推斷本礦區的地層硫參與了成礦作用。

表3-16 大東溝鉛鋅礦礦石鉛同位素特徵

此外,王志良等(1999)對礦區圍岩和礦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研究結果表明該礦床礦石明顯地繼承了長城系的稀土元素配分特點,但加里東中期花崗質岩漿的侵位,使得礦石的輕稀土元素含量和重稀土元素含量之間的分餾程度比地層更高。

該礦床具以下成礦特徵:①礦體產於千枚岩中,呈層狀、透鏡狀,與圍岩整合接觸,礦石條紋及條帶與圍岩層理一致,並具同步構造變形特徵,顯示出原始沉積;②礦石中金屬礦物的相互交代表明了成礦熱液具多期活動及改造富集作用;③礦質來源於長城系屬潟湖-潮坪沉積環境的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④礦石中鉛同位素年齡值為1151.35~1176.76Ma,與含礦地層年齡接近。以上種種特徵表明,該鉛礦床屬沉積-改造層控型礦床,成礦作用是在海岸潟湖-薩勃哈成岩成礦作用的基礎上疊加了熱液改造富集作用。

2.錫鐵山鉛鋅礦床

錫鐵山鉛鋅礦床位於賽什騰山-錫鐵山島弧帶

的中段,產於弧後大型沉積盆地的次級盆地內。礦區出露地層有元古宇達肯大坂岩群、中奧陶—志留系灘間山群火山-沉積岩系、上泥盆統紅色砂礫岩系及下石炭統長石石英砂岩、砂礫岩(圖3-57)。灘間山群火山—沉積岩系是主要的含礦岩系,自下而上可分為4個岩組:①下部火山—沉積岩組(O2STa),由下部的流紋質-英安質火山岩、中部的基性火山岩(構成雙峰式火山岩)和上部的沉積岩組成,沉積岩層是礦區的主要含礦層。岩組中常見硅質岩、含Zn的鐵錳碳酸鹽岩薄層或紋層。該岩組形成於柴北緣大陸邊緣裂谷環境。②中—基性火山岩組(O2STb),由變質的中—基性火山岩(斜長絹雲綠泥片岩等)及沉積岩夾層組成,常見鐵碧玉岩和硅質岩薄層或透鏡體順層展布。其中的基性火山岩具有鈣鹼性玄武岩、島弧拉斑玄武岩和洋島玄武岩等多重地球化學特性。局部地段在該層序底部斷續分布有一薄層超鎂鐵岩(菱鎂蛇紋岩),表明該岩組形成於地幔強烈上隆的裂陷環境。該岩組火山岩中見含Cu(黃銅礦)的鉛鋅礦化,是區域上的一個重要含Cu層位。③紫紅色砂(礫)岩組(O2STc),由紫紅色變砂岩夾含礫砂岩構成,顯示了地殼抬升,裂陷噴發的第一個火山旋迴基本結束。④上部中—基性火山-沉積岩組(O2STd),由一套厚大的中—基性火山岩夾沉積岩組成,基性火山岩中見枕狀熔岩,岩石大多具洋脊火山岩的岩石化學特性。該岩組中常見含鐵硅質岩、碧玉岩及重晶石岩薄層或透鏡體順層展布。由此可知錫鐵山鉛鋅礦床的含礦岩系,是一套由火山-沉積岩變質而成的綠片岩系。它們由下部的火山-沉積旋迴(a、b岩組)和上部的火山-沉積旋迴(c、d岩組)組成。鉛鋅含礦層位於下部旋迴的沉積岩中。含礦岩系中含豐富的化學沉積岩,由上到下顯示鐵(錳)硅質岩(燧石)→重晶石岩→硫化物(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層,依次構成了一個含礦的化學沉積岩序列,從而顯示了海底噴氣沉積的垂向分帶特徵。

該礦床有兩個含礦層,其中灘間山群

 岩段為主含礦層,灘間山群O2STb為次含礦層。主含礦層是一套變質的灰黑色碳硅泥質沉積岩與碳酸鹽岩的互層沉積,呈北西向(325°士)層狀分布,其下部是灘間山群

岩段的酸性火山碎屑岩(已變質為灰綠色綠泥斜長石英片岩)。主含礦層一般可分出十多層不同岩性互層組成的岩層,其主要的岩石種類有:①含碳的片岩類,由含量變化較大的石英、綠泥石、絹雲母、斜長石構成,岩石含碳(總碳)在1%左右,其中有機碳在0.2%~0.9%之間,普遍見浸染狀黃鐵礦星點;②大理岩鎂含量低(平均0.41%),而向礦區兩側,大理岩的MgO含量增高,在斷層溝一帶見有菱鎂大理岩出露。總體上,由下而上,由礦床中部向兩側,大理岩中鎂、鐵、錳的含量有增高趨勢,而鐵錳質大理岩或錳礦層則主要產於該岩段之大理岩中,並主要見於礦區的NW 部位;③含鋅菱鐵礦石膏岩,薄層狀(厚度一般小於1m),由含鋅菱鐵礦和石膏微晶組成極細的層紋,整合於層狀礦體和大理岩層間,亦見呈脈狀分布於片岩中,岩石含ZnO4.39%~11.76%,且Zn均以類質同象形式取代菱鐵礦之Fe,常見金屬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膠黃鐵礦和黃鐵礦,礦體之頂、底尚未發現明顯的熱液沉積岩,且礦體規模小、品位低、沿走向及傾向變化大。該含礦層的重要特點是:含礦層內變質中—基性火山岩多;黃銅礦及金含量較高,據20件礦石組合樣統計,含Au0~2.3×106,平均0.34×106,含黃銅礦石英脈大都產於該含礦層中、下部,表明灘間山群b岩組是一個重要的銅、金的含礦層。

圖3-57 青海大柴旦錫鐵山鉛鋅礦床地質圖

(引自青海地質科研所,1986)

1—第四系殘、沖積層;2—下石炭統長石石英砂岩、砂礫岩;上泥盆統阿木尼克組:3—粉砂岩、粉砂質板岩;4—泥鈣質膠結復成分礫岩、砂質頁岩、泥質粉砂岩;中奧陶統-志留系灘間山群下部火山-沉積岩組:5—千枚狀板岩;6—絹雲綠泥片岩;7—綠泥石英片岩;8—綠泥絹雲石英片岩;9—斜長角閃岩;10—達肯大坂岩群石英片岩、片麻岩、混合片麻岩;11—石墨質片岩;12—大理岩;13—角閃岩;14—石英脈;15—礦體;16—礦帶界線及編號;17—斷層;18—地質界線;19—背斜軸;20—鑽孔、勘探線及編號

礦區為一向SW陡傾的單斜層,局部地表或淺部向NE陡傾,深部則轉向SW傾。受強烈的後期擠壓,層間滑脫、小揉皺及撓曲十分發育,導致礦體產狀相對復雜多變。區內斷裂十分發育,按其走向,可分為切層(地層)和順層兩組:順層斷裂以礦區北側的灘間山群綠片岩系與達肯大坂岩群變質岩系的邊界斷裂規模最大。該斷裂明顯具先張後壓的多期活動特點,可見糜棱岩、千糜岩與構造角礫岩、構造透鏡體共存,表明其曾經有過韌性剪切—脆性破裂的活動歷史。類似的斷裂還經常見之於灘間山群內部的不同岩組的界面上,但規模較小。順層斷裂構造破碎帶既是熱液運移的通道,也是控礦構造。切層(地層)斷裂主要有SN向與NEE向兩組,多為逆時針方向滑移的扭性斷裂,規模及斷距不大,常錯斷地層及層狀礦體,但局部為脈狀礦體所充填的現象。

礦化帶呈NW—SE向展布,長約5500m,寬50~350m,有平行的3條礦帶。現已探明鉛鋅工業礦體150多個,主要集中於無名溝(S2線)至錫鐵山溝(S20線)間長1700m的地段,成群出現在主含礦層中。礦體群自地表(3200~3350m 標高)向下延深至2800m 標高,深部逐漸尖滅。礦體形態有似層狀—透鏡狀礦體、細脈浸染狀礦體和細脈-網脈狀礦化體3類。似層狀—透鏡狀礦體主要賦存於主含礦層的中、上部,具規模大、品位高的特點,占礦區已探明鉛鋅儲量的90%以上。礦體產狀與圍岩產狀大體一致。這類礦體主要位於厚層大理岩頂或底部與含碳絹雲(綠泥)石英片岩的界面上,單個礦體長一般150~250m,厚一般3~5m,最大延深約400m(圖3-58)。細脈浸染狀礦體規模小(最大者長180m,厚5m)、品位低,礦體數量亦少,主要賦存於次含礦層的中、下部片岩內。礦體由細脈浸染狀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礦石組成,含少量含銅石英脈礦石,礦體形態不規則,與圍岩界線不清,其產狀與圍岩的層理或片理之間常有較小的交角(圖3-59)。細脈-網脈狀礦化體系由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及磁黃鐵礦集合體構成細脈和網脈,這類礦體很少,規模亦小,是後期熱液礦化的典型代表。

圖3-58 錫鐵山礦床S12勘探線地質剖面

(據青海省第五地質隊)

1—紫紅色細砂岩(O2STc);2—斜長綠泥片岩(O2STb);3—含碳絹雲石英片岩

;4—大理岩;5—鉛鋅礦體;6—斷層

圖3-59 錫鐵山礦床S5勘探線地質剖面

(據青海省第五地質隊)

1—復成分礫岩(D3); 2—細砂岩(O2STc);3—斜長綠泥片岩(O2STb.次含礦層);4—含碳絹雲石英片岩(

主含礦層);5—大理岩(

主含礦層);6—Pb-Zn主礦體;7—細脈浸染狀礦體;8 斷層

礦石工業類型有硫化礦石和氧化礦石兩大類,以前者為主。硫化礦石有塊狀、浸染狀、條帶狀及角礫狀礦石等。主要的礦石礦物有黃鐵礦、膠黃鐵礦、閃鋅礦和方鉛礦,有少量磁黃鐵礦、白鐵礦、毒砂、黃銅礦、磁鐵礦和微量黃錫礦、硫鎘礦、黝銅礦、錫石及金銀礦物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及碳酸鹽礦物(方解石、菱鐵礦等),次為綠泥石、絹雲母、石膏,偶見電氣石、重晶石等,脈石礦物與圍岩礦物組成基本一致。礦石組構較復雜,大致有兩類:①在似層狀、透鏡狀礦體中,以黃鐵礦、膠黃鐵礦集合體為主的條帶與以方鉛礦、閃鋅礦為主的條帶交互出現的條帶狀構造極發育,其次為花斑狀構造,常見膠狀結構、變晶結構、交代結構等。花斑狀構造常發育於似層狀礦體的邊部,由粗晶方鉛礦、閃鋅礦和脈石礦物構成的花斑狀集合體,是後期熱液作用的結果;②在細脈浸染狀或細脈-網脈狀礦體中,部分礦石常具細脈狀構造,部分礦石中見角礫或碎屑,可能反映了成礦的多期次特徵,某些金屬礦物(如黃鐵礦)常發育碎裂結構,則顯示其受動力變質的影響。

礦床的成礦作用分為3期:噴氣沉積成礦期(中晚奧陶世)、變質熱液改造期(志留紀)和岩漿期後熱液改造期(晚華力西期)。噴氣沉積成礦期形成層狀及條帶狀、膠狀細粒膠黃鐵礦、黃鐵礦(白鐵礦)礦石,變質熱液改造期主要形成塊狀及條帶狀中粗粒礦石,岩漿期後熱液改造期則形成塊狀、粗—巨粒方鉛礦、閃鋅礦和方解石組合的礦石和切層的脈狀礦石、角礫狀礦石。錫鐵山礦床礦石主元素為Pb、Zn、S、Fe,伴生元素Ag、Au、Sn、Cd、In、Cu、As等。就其儲量而言,它為大型鉛鋅硫(銀、金)礦床。氧化帶平均含Pb4.73%、Zn1.66%、金0.78×106,銀0.56×10-6;原生帶平均Pb3.34%、Zn6.75%,Au、Ag的含量往往與硫化物含量呈同消長關系,Ag在方鉛礦中含量最高,Au則與熱液改造型的硫化物相關。鉛鋅品位變化具以下特點,即①似層狀、透鏡狀礦體比細脈浸染狀礦體品位高,大理岩中的透鏡狀礦體最富;主含礦層下部似層狀、透鏡狀礦體品位高,次含礦層中的礦體品位低;具後期熱液改造特點的礦體或礦石品位高,改造愈強烈、礦石礦物重結晶愈好、粒度粗大者,鉛鋅品位最高,尤其鉛品位高。②沿走向,礦床的北西段以鉛鋅礦石為主,黃鐵礦相對較少,Pb、Zn品位高,礦床南東段礦石中黃鐵礦增多,Pb、Zn品位降低。顯示出由NW 往SE,Pb、Zn含量有降低趨勢。③自NW 往SE,主礦體中的Zn/Pb比值有明顯的逐步增高趨勢,礦床NW 端為無鉛鋅礦的錳礦體,往SE,至錫鐵山溝一帶,礦體的Zn/Pb<1,至無名溝一帶,Zn/Pb達最高(> 2),在無名溝東南400m的Z36線一帶的深部(3000m標高之下),鉛鋅礦體逐漸為硫鐵礦體(含銅)取代,從而顯示出明顯的水平分帶。在垂向上,總體上存在由SE深部向NW 淺部Zn/Pb比值降低的趨勢,而礦體的垂向延深,則表現在錫鐵山溝SE側600m處、無名溝SE側400m處及錫鐵山溝NW 側100m處存在3處礦化中心。如果不考慮後期熱液疊加而使鉛更富集的因素,僅以噴氣沉積作為主成礦作用,並假定主含礦層的陡傾斜產狀是成礦後的構造過程的話,則可推斷主噴氣口可能在礦床SE部的深部。

對礦石的鉛同位素進行測試分析,該礦床的鉛同位素變化范圍較大,μ值的變化為8.31~9.12,ω值30.87~40.56,K值3.6~4.32,具異常鉛特徵。這表明該礦床的鉛為殼幔混合鉛,混合方式為由海底火山作用帶入海洋的地慢鉛與大陸風化帶入海水的地殼鉛混合,也不排除在消減帶火成活動熱流上升溶解下地殼鉛和上部地殼鉛的混合(鄔介人等,1994)。礦石中硫化物δ34S小於6‰,重晶石δ34S值為10.51‰~10.54‰,表明可能有深部物質的參加。

據研究(張德全等,2005),該礦床形成於弧後盆地環境。關於此類礦床的類型,一些研究者把其歸為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鄔介人等,1985),鑒於該礦床與加拿大的蘇利文、澳大利亞的麥克阿瑟河礦床以及我國秦嶺南坡泥盆紀成礦期的一些礦床有許多相似之處(宋志高,1986),本次研究把該礦床歸為噴氣沉積型鉛鋅礦床。

3.蓄積山多金屬礦床

蓄積山多金屬礦區(也稱樹基溝多金屬礦區)位於烏蘭縣內宗務隆山中段南坡,地處華力西期宗務隆山裂陷帶

內。該礦床由青海省海西地質隊1959年發現並予以檢查和評價,其後又有數個單位進行過檢查和評價。該礦床一直由地方小規模開采。

圖3-60 蓄積山多金屬礦區地質略圖

(引自張德全等,2000)

1—第四系沖洪積層;石炭—下二疊統中吾農山群:2—千枚岩;3—灰岩夾千枚岩;4—絹雲母千枚岩、千枚岩夾灰岩;5—厚層狀白雲質灰岩;6—石英脈;7—逆斷層;8—平移斷層;9—性質不明斷層;10—地質界線;11—氧化帶;12—礦體及編號

區內出露地層為石炭系—下二疊統中吾農山群淺變質岩系,岩性以灰岩和千枚岩為主,構成走向近東西,向北傾的單斜構造。礦區斷裂構造發育,以東西向壓扭性斷裂為主,其次有北東、北西和近南北向斷裂,礦化在空間上主要與東西向壓扭性斷裂關系密切,礦體產出具一定層位,僅賦存於中吾農山群上部的灰岩和雜色砂岩(已變質為千枚岩)中(圖3-60),礦體沿灰岩和雜色砂岩的界面分布,主礦體大多產於灰岩中。圍岩蝕變較發育,蝕變類型有硅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等,其中前兩種與礦化關系密切,硅化分布范圍較大,在礦體和斷層破碎帶附近蝕變強烈,遠離之則減弱。礦化地段的灰岩均有不同程度的硅化,硅化強烈地段礦化以脈狀為主,硅化較弱地段則以浸染狀和團塊狀為主。礦床有兩個含礦層共5個礦體,其中2條為含銅(或含鉛)石英脈型礦體。上含礦層位於礦區北部,產在上岩組厚層—塊狀含硅質灰岩與下岩組上部千枚岩之間的東西向層間斷層破碎帶中,斷續長1500m,寬10~20m,礦體位於含礦層東段,賦存於厚層狀灰岩與絹雲母石英千枚岩接觸界面的構造角礫灰岩中,礦體長22m,平均厚4.79m,礦石呈細脈狀、浸染狀構造,局部見角礫狀構造。原生礦石礦物以方鉛礦、黝銅礦、銅藍、黃鐵礦為主,次為斜輝銻鉛礦,表生氧化礦物有孔雀石、藍銅礦、鉛礬、褐鐵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礦石鉛品位最高19.89%,平均7.04%,銀最高為164.3×10-6,平均70.40×10-6,銅平均為0.45%。下含礦層位於礦區中部,長1660m,寬20~30m,區內主要工業礦體均位於該含礦層中。如Ⅰ礦體位於其中段,長為377.5m,平均厚2.16m,延深20~40m(圖3-61),礦體頂板圍岩為灰岩、千枚岩,底板為灰岩,礦石以粒狀、碎裂狀及糜棱結構為主,尚有膠環帶狀結構,以浸染狀、條帶狀構造為主,塊狀及角礫狀構造少見,礦石礦物有方鉛礦、黃鐵礦、黃銅礦、含微量黝銅礦、斑銅礦、斜輝銻鉛礦、白鐵礦、鉛礬、孔雀石、藍銅礦,脈石礦物有石英、方解石、絹雲母、重晶石。礦石鉛品位最高35.85%,平均5.09%,銀最高為239.5×10-6,平均62.66×10-6,Cu0.02%,Sb一般小於0.1%,As一般0.03%。含銅石英脈在礦區見有多處,但品位一般較低。礦石礦物以細脈浸染狀、稠密浸染狀產出,主要為黝銅礦和方鉛礦,其次為鉛礬、孔雀石、藍銅礦。礦床成因為噴氣沉積-熱液改造型。

二、熱液型鉛鋅礦床

本類型是指那些受斷裂構造、裂隙構造控制,礦體、礦化體主要呈脈狀、囊狀或不規則狀產出的礦產地,包括單礦脈、含礦石英(方解石、螢石)脈或其他脈狀、網脈狀礦化。該類型鉛鋅礦床分布范圍廣,不受地層岩性的控制,賦礦岩石可以是不同時代的碳酸鹽岩、砂岩、板岩、火山岩及中一酸性侵入岩體。受斷裂構造控制明顯。礦體呈脈狀,規模小,多為礦點,少數礦床規模達到小型。礦石品位變化大,成礦元素主要是鉛,其次為銀、鋅、銅等。典型的如哲合隆小型鉛礦床。

圖3-61 蓄積山鉛礦床2-2′線剖面圖

(引自青海地質科研所,1986)

1—第四系殘、坡積,石炭系—下二疊統中吾農山群;2—千枚岩;3—含礫千枚岩夾泥灰岩;4—薄層及中厚層灰岩;5—泥鈣質千枚岩夾薄層灰岩;6—薄層灰岩夾千枚岩;7—礦體及編號;8—斷層及地質界線;9—平硐;10—鑽孔及編號

哲合隆鉛礦床位於青海天峻縣境內,礦區大地構造屬於南祁連哈爾騰-哲合隆斷陷帶

之布哈河復向斜,礦區位於布哈河復向斜中哈吉爾背斜南翼,出露地層為志留繫上岩組千枚岩段,為一套淺變質淺海—濱海相的碎屑岩建造。礦區為傾向北北東的單斜層,北西—北西西向及北北東向、北北西向斷裂構造是本區的構造格架,形成時期可能為加里東中晚期,其中以北西—北西西向斷裂為主,規模較大。北北東向斷裂規模較小,但卻是礦區主要的儲礦構造,控制礦脈的產出及展布(圖3-62)。岩漿侵入活動以脈岩為主,主要為閃長玢岩脈、石英脈、花崗斑岩脈及碳酸鹽脈,其中石英脈與成礦關系密切。

礦(化)體以含礦石英脈為特徵,主要為含鉛石英脈和方鉛礦脈。礦(化)體賦存於垂直地層走向的北北東向和近南北向的斷裂裂隙帶內。已發現的11個礦體,各礦體的賦存圍岩岩性不一,有綠泥絹雲千枚岩、絹雲千枚岩、變長石石英砂岩和變長石砂岩等,其中賦存於變砂岩的礦體銅鉛鋅含量較高。此外圍岩內還分布有星點狀和細脈狀方鉛礦。礦體呈脈狀展布,平面上具雁行狀排列,剖面上具斜列特徵,沿傾向延深較大,最大斜深可達115m(如Ⅳ礦體),礦體長6~180m,厚0.3~2.9m。礦體圍岩蝕變不發育,近礦圍岩具硅化和岩石褪色現象。

礦石類型簡單,有緻密塊狀、浸染狀、角礫狀礦石等。成礦元素以鉛為主,伴生銀及金、鋅等元素。緻密塊狀礦石方鉛礦含量90%~95%;浸染狀礦石為礦區最主要的礦石類型,方鉛礦含量10%~50%,與閃鋅礦構成團塊,呈星點狀浸染到脈石礦物或貫入到脈石礦物裂隙中;似角礫狀礦石分布局限,主要由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碳酸鹽礦物、石英等組成脈體膠結圍岩角礫而成。礦區氧化帶不發育,僅在礦體上部形成褐黃色的褐鐵礦化帶。

三、噴氣沉積礦床區域成礦特徵

該類型礦床的成礦有以下共同特點。

1)它們都形成於地殼拉伸-裂解的構造環境中,而且定位於大型裂陷盆地的次級海盆內。

2)具有穩定的含礦層位,它們多產在細碎屑岩及碳酸鹽岩沉積層位中。例如大東溝鉛鋅礦床產於元古宇長城系下岩組二岩性段綠泥絹雲千枚岩中;錫鐵山礦床的含礦層為奧陶—志留系灘間山群下部火山—沉積岩組上部的碳硅泥質沉積岩及碳酸鹽岩,岩層中常見硅質岩、含Zn的鐵錳碳酸鹽岩薄層或紋層;而蓄積山礦床則賦存於上石炭統中吾農山群上部的灰岩和雜色砂岩(已變質為千枚岩)中,礦體沿灰岩和雜色砂岩的界面分布,主礦體大多產於灰岩中。

圖3-62 哲合隆礦區地質圖

(引自青海區調綜合地質大隊,1990)

志留繫上岩組:1—變長石石英砂岩;2—砂岩與千枚岩互層;3—綠泥絹雲千枚岩;4—變長石砂岩;5—絹雲母千枚岩;6—變長石砂岩;7—加里東期斜長花崗岩;8—閃長玢岩脈;9—礦體及編號

3)含礦層上下均出現代表噴氣作用形成的標志層,如石膏層、重晶石、硅質岩、碧玉岩層及含鐵(錳)碳酸鹽層等。

4)礦床具多階段成礦特徵,主礦床形成後均受到後期的變質熱液、岩漿期後熱液作用的影響和改造,成礦時代越老的礦床,其變質、變形程度越強烈,如大東溝礦床的礦層具同步褶皺彎曲現象,錫鐵山礦床發育明顯切層的脈狀礦體,而蓄積山礦床礦體則產於上岩組厚層—塊狀含硅質灰岩與下岩組上部千枚岩之間的東西向層間斷層破碎帶中。

5)礦床的層控和構造控制特徵明顯,礦體多具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條帶狀、細脈浸染狀和細脈—網脈狀、角礫狀等形態。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條帶狀是礦體的主要類型,具規模大、品位高的特點,產狀與圍岩產狀大體一致,具層控性;而呈細脈浸染狀和細脈—網脈狀、角礫狀等形態的礦體多為後期構造-岩漿熱液改造的產物。後期構造-岩漿熱液改造作用使礦體或礦石品位增高,改造愈強烈,礦石礦物重結晶愈好、粒度愈粗,粒度粗大者,鉛鋅品位最高,尤其是鉛品位高。

6)礦石礦物較復雜,有方鉛礦、黃鐵礦、膠黃鐵礦、閃鋅礦和黃銅礦、黝銅礦,以及少量磁黃鐵礦、白鐵礦、毒砂、黃銅礦、磁鐵礦和微量黃錫礦、硫鎘礦、錫石及金銀礦物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及碳酸鹽礦物(方解石、菱鐵礦等),次為綠泥石、絹雲母、石膏,偶見電氣石、重晶石等,礦石組分較復雜,除主成礦元素鉛鋅外,還伴生有Ag、Au、Cu、As及Cd、In、Sn等其他組分,部分伴生組分甚至達到工業品位,可綜合利用開發。

7)圍岩蝕變發育,主要的圍岩蝕變為黃鐵礦化、硅化、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其中前兩種與礦化關系密切。

⑦ 中國乒乓球什麼時候開始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十三屆世乒賽

首屆世乒賽後,乒乓球運動在更廣的范圍內引起重視。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法國和日本(50—51年度重新入會)和埃及在二十年代末加入國際乒聯,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於三十年代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乒聯有會員和會友共28個。

但是,參賽的協會多是歐洲國家,最少的一次僅7個,最多的才18個。獲獎者局限在歐洲,其中匈牙利成績最顯赫,捷克斯洛伐克次之。其他洲參賽的僅美國和印度,運動員多是住在英國的學生。1939年.世乒賽舉辦地首次移出歐洲,乒乓球運動擴展到中東地區。

女子團體賽於1933—1934年度才開始,僅匈、捷、英、荷、德、法六國的隊伍參加。

這一時期,器材、規則和乒乓球技術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首屆國際乒聯代表大會採取了兩種試行記分法,一是網球記分法,一是21分記分法。1928年確定一律採用21分記分法,直到今天。1936年,對一局的比賽時間和球台的彈性作出規定,還把球網降到15.25厘米。

硬球及膠皮拍的出現,增加了球的速度和旋轉,有的選手採用了遠台削球,並嘗試正、反手攻球,技術水平不斷向前邁進。當時美國選手發球時,利用不執拍手的手指的動作加大球的旋轉,這種方法受到了規則的限制。

原來的台窄網高,運動員戰術單純,多靠近球台,以平擋穩守為主。以致出現了「馬拉松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世乒賽中斷了8年。

從比賽成績看,男子團體除第六、十、十一、十三屆以外,其餘九屆均是匈牙利獲冠軍,捷克斯洛伐克獲兩次、奧地利和美國各獲一次冠軍。捷克斯洛伐克獲三次女團冠軍,德國獲兩次、美國獲一次冠軍。個人最突出的是匈牙利的巴納,獲五次男子單打冠軍,八次雙打、兩次混雙冠軍;最突出的女選手是梅德揚斯基,她包攬前五屆女子單打冠軍和六次女雙、六次混雙冠軍。

⑧ 年度重要科技獎

2009年我院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礦產資源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與成礦作用」與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華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續利用調查評價」榮獲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地質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大陸科學鑽探地球物理調查與信息技術應用」等6項成果榮獲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獎技術二等獎。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9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與成礦作用

2009年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一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獲獎人員為侯增謙、王二七、莫宣學、潘桂棠、丁林、王安建、張中傑、李光明、羅照華、唐菊興、秦克章、徐義剛、曲曉明、王宗起、楊竹森。該項成果是國家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中科院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及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大調查項目的最終集成研究成果。

課題組成員正在西藏廳宮礦區開展礦區地質填圖

侯增謙研究員(右一)在青海沱沱河鉛鋅礦區開展野外地質調查

項目研究的重點礦床——驅龍銅礦(中國最大的斑岩銅礦床)

課題組成員在西藏驅龍銅礦區做岩芯編錄

主要創新點為:①發現青藏高原的陸—陸碰撞過程具有主碰撞聚合(65~41Ma)、晚碰撞轉換(40~26Ma)和後碰撞伸展 <25Ma)三段性演化規律。首次證實三段式碰撞過程應力場均發生張/壓交替的旋迴式演變,研究建立了大陸碰撞造山的動力學模型,對認識超大陸形成與演化有重大科學意義;提出大規模岩漿底侵作用是高原地殼垂向增生和地殼加厚的主導機制之一。②發現高原東緣主要發生旋轉構造而非大規模地塊逃逸,並提出高原東緣旋轉構造形變機制;發現印度板塊發生斷離以及岩石圈擠出與軟流圈上涌的岩石學證據;提出主碰撞帶存在新生地殼與再循環地殼兩類地殼;提出主碰撞帶活動裂谷系和藏南拆離系的發育時限及形成機制,對青藏高原大陸動力學研究作出貢獻。③首次提出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以陸陸匯聚、構造轉換、地殼伸展成礦系統為核心的大陸碰撞成礦理論,系統闡明了大陸碰撞帶成礦系統及大型礦床形成的動力背景、深部過程、發育機制和成礦機理,對區域成礦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④首次釐定出大陸碰撞帶5個大陸成礦系統和10餘種標志性的礦床類型,建立了以大陸型斑岩銅礦新理論為代表的5種典型礦床成礦新模型,揭示了大陸碰撞過程中成礦物質運移、積聚與沉澱機制,豐富和發展了礦床學理論。⑤初步查明了西藏高原區域成礦規律,系統建立了主要礦床類型的評價指標體系,集成了一套完整的GIS資源評價系統,首次定量評估了主碰撞帶Cu、Pb、Zn、Ag等資源潛力,提交了一批戰略新區和找礦靶區,並取得找礦突破,為區域勘查評價提供了理論指導和部署依據。

華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續利用調查評價成果

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成果,榮獲2009年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一等獎。獲獎單位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河北省地質調查院、北京市地質調查研究院等,主要完成人員包括張兆吉、費宇紅、趙宗壯、謝振華、王亞斌、苗晉祥、楊麗芝、張鳳娥、楊齊青、崔亞莉、靳孟貴、許廣明、雒國忠、劉立軍、王強等。

該成果依靠原始水文地質方法,應用同位素水文學、計算機模擬和GIS技術,釐定了華北平原第四系地層系統,建立了水循環模式,進行了地下水資源及功能評價,預測了未來水資源形勢。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華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續利用圖集》、《華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續利用調查評價》,建立了華北平原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

專家評價認為,該成果屬地下水調查評價領域的重大成果,是華北平原50年來水文地質工作經驗的總結,為國家全面掌握華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模式提供科學依據,是一份具有歷史意義的、承前啟後的優秀成果。

華北平原深層地下水漏斗分布圖

採集地下水同位素樣品

與國外專家進行地下水循環研究交流

野外鑽探

大陸科學鑽探地球物理調查與信息技術應用

2009年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有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長安大學,獲獎人員為楊文采、蘇德辰、程振炎、於常青、孫愛萍、朱光明、何麗娟、劉因、錢輝、李惠民。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地球物理子工程」和「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管理信息和網路系統子工程」是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兩個重要子工程。

主要創新成果包括:①自1997年以來,首次開展了大陸科學鑽探選址綜合地球物理調查及孔區三維地震調查和數據精細處理、先導孔及主孔VSP調查、數字三分量地震剖面調查,優選出了最能實現大陸科學鑽探科學目標的孔址。②選址地球物理調查取得了大量殼幔動力學作用的地球物理證據,如陸殼深俯沖、岩漿底侵、地幔減薄等。尤其是用24s的深反射地震記錄發現了大別蘇魯地區地幔內存在5組罕見的水平反射體。③地球物理子工程成功地進行了多項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術的創新取得了結晶岩區開展三維和三分量反射地震和垂直地震剖面調查的豐碩成果。④利用大陸科學鑽探取得的岩心岩性、構造編錄和測井資料,建立了准確的波速模型,使合成的地震道與三維地震剖面之間達到完美擬合,准確地標定了主孔兩側三維地震發現的三大類反射體,建立了解釋我國地殼地震反射的第一組標尺。⑤採用以深反射地質為先導,配合各種地球物理調查,在查清地殼上地幔組構的基礎上,提出優選孔址,並為後續鑽探證實。⑥建立了北京—東海之間地學部、工程部和東海鑽探現場3個區域網,並採用VOIP技術在兩地三點間建立了專線電話。數據始終能保持正常傳輸。⑦建立了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中英文網站以及相關的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的網站。利用先進的網路技術、岩心掃描技術、資料庫技術和互聯網站並通過網路發布到互聯網上。將所有岩心掃描圖像實時發布到了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網站並實現了分級共享,為國內外用戶和公眾提供了很好的共享服務,使世界各地通過互聯網可以了解科鑽一井每天的進尺、編錄信息及井場新聞等信息。

三維地震、測井和岩心岩性構造比較

(a)地震波速分層及層速度,單位km/s;(b)反射體編號;(c)岩心岩性柱:綠色榴輝岩,紫色橄欖岩,粉色副片麻岩,紅色正片麻岩;(d)中子密度測井曲線;(e)深度大致標尺,單位十米;(f)聲速測井曲線;(g)岩心構造圖;(h)三維地震連絡線剖面段和聲阻抗曲線

大陸科學鑽探主孔預測剖面(a)及鑽探完工後推測剖面(b)

西藏當雄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

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員包括吳珍漢、孟憲剛、胡道功、江萬、葉培盛、朱大崗、劉琦勝、楊欣德、邵兆剛、吳中海、趙希濤、王建平、馮向陽、紀占勝、柯東昂。

重要成果包括:①實測當雄幅1:25萬地質圖,測編當雄幅1:25萬構造綱要圖、第四紀地質圖、礦產分布圖、活動斷層分布圖,提交了優秀的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和專題研究報告,大幅度提高了區域地質調查研究程度。②將旁多群解體為諾錯組(C1-2n)、來姑組(C2P1l)和烏魯龍組(P1w),在來姑組發現晚石炭世撒克馬爾期腕足類化石群,新發現半球旁多貝一個新種;在麥隆崗組新發現一批牙形石,劃分5個牙形石帶,定義高舟牙形石屬一個新種,顯著提高了我國晚三疊世諾利階牙形石生物地層研究程度。③發現早侏羅世寧中二雲母花崗岩帶、早白堊世歐郎序列侵入岩、古近紀旁多序列侵入岩、漸新世白榴石斑岩及始新世石泡流紋岩;在念青唐古拉山發現面積達1500km2中新世巨型花崗岩,對岩漿鋯石進行離子探針(SHRIMP)U-Pb同位素測年,精確測定岩漿侵位結晶時代為18.3~11.1Ma。④將念青唐古拉岩群解體為變質表殼岩和冷青拉片麻岩,在納木錯西岸發現早前寒武紀土那片麻岩和晚前寒武紀瑪爾窮片麻岩,發現晚古生代魯瑪拉岩組角閃岩相變質岩,對認識拉薩地塊結晶基底具有重要意義。⑤釐定納木錯與旁多2個逆沖推覆構造,測出納木錯逆沖推覆構造經歷191~144Ma、109Ma、60~30Ma三期構造變形,查明旁多逆沖推覆構造形成於古近紀中晚期,在當雄—羊八井地塹鑒別28條活動斷層與多期古地震事件。⑥新建晚第四紀湖相沉積地層單位——納木錯群及干瑪弄組(Qp3g)、扎弄淌組(QhΖ),發現高出納木錯湖面130~140m高位湖相沉積,證明藏北高原晚更新世發育面積超過10萬km2古大湖,重新劃分了第四紀冰期,揭示了晚第四紀古氣候環境變遷過程。⑦綜合劃分內生金屬成礦區帶,新發現10處礦點,系統調查編錄了地質遺跡與地質旅遊資源。⑧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3篇、SCI檢索論文8篇,出版專著2部,培養5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後研究人員。項目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比較重要的學術影響。

念青唐古拉山脈晚更新世冰川U形谷

林周盆北三疊系灰岩自北向南逆沖於上白堊統紅層之上

當雄盆北歷史地震遺跡

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脈

中國地球化學元素豐度圖集編制與研究

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員包括史長義、遲清華、鄢明才、胡樹起、張勤、劉崇民、顧鐵新、卜維、鄢衛東。

突出成果包括:①根據全國約750個有代表性花崗岩類岩體的768件組合樣品的實測分析數據,計算出了中國花崗岩類及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石英二長岩、石英二長閃長岩等花崗岩類岩石近七十種化學元素的豐度,天山—興安造山系、中朝准地台、昆侖—祁連—秦嶺造山系、滇藏造山系、揚子准地台、華南—右江造山帶、喜馬拉雅造山帶等中國七大構造單元花崗岩類及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的近70種化學元素的豐度,太古代、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花崗岩類及不同時代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的近70種化學元素的豐度。首次編制了56種元素與氧化物的1:2500萬中國花崗岩類地球化學圖和61種元素氧化物的1:2000萬中國東部岩石地球化學圖,超額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任務。②系統地研究了我國花崗岩類及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近七十種化學元素的豐度和地球化學特徵、中國各構造單元花崗岩帶的元素豐度與區域分布特徵、各地質時代花崗岩類的豐度與演化特徵。研究了中國東部岩石化學元素平均含量及其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中的分布特徵。③公開發表論文8篇,出版專著2部,並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

青海野外采樣

項目成果之一

中國花崗岩類樣品分布圖

該項成果全部使用實測資料,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不僅可以為中國的基礎地質、礦產勘查、地球化學研究提供寶貴的基礎資料,而且對中國區域上地殼的化學組成及演化研究有重要價值,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

新疆北天山西段銅多金屬礦找礦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

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色地質勘查局703隊、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主要完成人有張作衡、王志良、左國朝、王龍生、劉敏、甘甫平、王見蓶、張長青。

新疆西天山最大的阿希金礦礦區照片

項目採用現代成礦學最新理論和採用最新的找礦技術方法,通過對新疆天山西段大地構造演化、岩漿活動與銅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的關系、銅礦床成礦地質背景和時空分布特點進行研究,總結了區域成礦規律和找礦標志,並提出區域成礦模型及找礦勘查模型,並開展了找礦預測。主要成果包括:依據構造單元時空疊覆理念,在前人工作基礎上,結合精確定年,提出構造單元劃分新方案;理順了本區不同時期的地層系統,恢復了古構造沉積環境,劃分了在構造演化進程中的成礦階段及期次;通過大量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學分析、同位素測年以及區域遙感影像解譯,結合前人大量資料,重新釐定了西天山造山帶各階段演化史;分別建立了銅金多金屬礦床的礦床尺度典型礦床模型和區域成礦模型,在精確定年的基礎上釐定了喇嘛蘇、達巴特和菁布拉克等礦床形成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和形成環境;通過西天山與東天山和巴爾喀什成礦帶綜合對比,提出了西天山地區銅金多金屬礦床找礦方向;綜合研究區銅金礦區地物化和蝕變異常遙感等找礦標志,建立了銅金找礦模型並提出了一系列靶區。

新疆北天山西段主要金屬礦產分布圖

礦產資源與中國的工業化——資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

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員包括王安建、王高尚、陳其慎、韓淑琴、周鳳英、韓梅、曹殿華、李瑞萍、耿諾、張建華。

本成果在揭示資源與經濟發展的諸多相關規律的基礎上,從礦產資源安全、資源產業、資源環境和資源經濟4個方面,系統分析了全球及我國資源供需趨勢和面臨的資源安全問題,提出了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對策。①通過揭示的工業化過程人均能源消費與人均GDP的近線性關系、人均礦產資源消費與人均GDP的「S」形關系等若乾重要規律,創建了綜合預測模型,系統預測了我國及全球未來20~30年資源供需形勢,深入分析了全球資源供需格局以及我國面臨的資源安全問題。②系統論述了我國礦產資源安全理論,首次建立了我國礦產資源安全評價模型和供應安全預警體系,定量評估了資源安全狀況。從國家發展模式的高度提出6項資源戰略安全和7項市場安全政策要點。③深刻分析了全球鐵礦石供需格局和中國工業化進程,前瞻性地指出2008年全球鐵礦石供需格局將發生轉折,有效地影響了鋼鐵產業政策和鐵礦石價格談判。以揭示的需求峰值(拐點)理論為基礎,結合我國原材料產業發展趨勢,明確指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緊迫性。④把資源與環境密切結合,科學地分析了資源—經濟—環境污染之間的相關關系,預測了環境污染趨勢,指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艱巨性。

項目組在寮國野外採集樣品

不同價格下我國鐵礦石供應格局

《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研究與制修訂

2009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獎成果,獲獎單位包括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國土資源部南京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成都綜合岩礦測試中心、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獲獎人員包括王蘇明、葉家瑜、王祖蔭、周金生、張 勤、羅惠芬、田來生、熊及滉、王亞平、夏寧。

本項成果是針對DZ0130-94《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實施中逐步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參考相關ISO國際標准和測試實際需求,按照GB/T1.1-2000《標准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 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的要求,完成修訂替代版本,新增加了「覆蓋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1:250000)樣品」、「同位素地質樣品」和「土工試驗」3個分標准,已在地礦行業700餘個實驗室中得到廣泛應用。

本項成果具有明顯的創新特點。在國內首次以測試過程為基礎架構,控制對測試結果質量有影響的所有因素,規范和提升實驗室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研究建立了4個數學模型應用於DZ/T0130-2006《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其中岩石礦物重復測試相對偏差允許限數學模型解決了岩礦分析中高含量段誤差允許限偏松和低含量段誤差允許限偏嚴的問題;貴金屬和水分析重復測試相對偏差允許限數學模型解決了套用岩礦分析允許限合理性差的問題;岩石礦物分析准確度相對誤差允許限數學模型解決了套用岩石礦物精密度允許限的概念混淆問題。在地礦行業中首次將國際通用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方法用於岩礦分析中不同人、不同方法、不同儀器設備分析數據的質量評估,用於樣品加工的質量評估,並將標准物質的2倍不確定度作為水樣分析准確度允許限。項目成果體現了分析技術的進步,具有良好的系統性、可操作性、適用性和科學性。

岩石礦物重復測試相對偏差允許限數學模型驗證點點陣圖

圖中橫坐標是濃度對數坐標,縱坐標是允許限

岩石礦物重復測試相對偏差允許限數學模型比較圖

圖中橫坐標是濃度對數坐標,縱坐標是允許限,藍色線是3點擬合數學模型,綠色線是2點擬合數學模型,紅色線是新擬合數學模型

DZ/T0130-2006《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封面

宣傳貫徹與培訓

⑨ 中國乒乓球歷史

新中國成立到現在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乒乓球因為對場地要求不高,簡便易行所以在全國開展得比較好。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讓世界矚目。國人振奮。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庄則棟和丘鍾慧分別獲得男女單打冠軍,中國隊也拿下了男子團體冠軍。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乒乓球開始在世界上稱霸,乒乓運動也長盛不衰。至2005年,共獲冠軍143.5枚,其中世錦賽100. 5枚,世界盃賽27枚,奧運會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攬世錦賽全部7個金杯,兩次包攬奧運會全部4枚金牌。這樣的成績足以自傲。
其次,乒乓球運動開展的條件不苛刻,可參與性強。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內室外都能打,有錢沒錢都能打。條件好的可用高級球台打,條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沒有球台用幾張桌子拼起來也能打。天氣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風大雪在一間不大的房間里就可以打。乒乓運動又是一項全身運動,健體健腦又健心。相對於足球籃球等運動,它沒有直接的身體對抗,自己可控制運動量,非常有利於普及。總之,這項運動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得到了國人的普遍喜愛,普及程度很高。
多年來中國選手一直在乒乓球項目中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男子項目中的王濤、孔令輝、劉國梁,女子項目中的鄧亞萍、喬紅、王楠、張怡寧等冠軍球員群星璀璨。回顧中國乒乓球隊隊在歷屆奧運會上獲得的金牌數:漢城奧運會2枚,巴塞羅那奧運會3枚,亞特蘭大奧運會4枚,悉尼4枚,雅典3枚……多年來中國乒乓球隊一直以「夢之隊」的姿態出現在奧運賽場上,乒乓球項目也是中國代表團最為穩固的奪金點之一。

閱讀全文

與海越股份和王志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寶油氣基金場內與場外漲跌關系 瀏覽:925
易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22
股票交易特點 瀏覽:69
信託的論壇 瀏覽:359
信託繼承 瀏覽:322
農行掌銀貴金屬使用說明 瀏覽:103
理財亂像 瀏覽:257
小米金融理財可靠嗎 瀏覽:493
西安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民間 瀏覽:330
秒借理財 瀏覽:169
農發行棚戶區改造貸款條件 瀏覽:289
股指期貨松綁分析 瀏覽:283
3500美元匯率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465
螞蟻聚寶股票 瀏覽:127
擔保股票市值什麼意思 瀏覽:461
開放式基金就是場外基金么 瀏覽:39
gnt幣交易 瀏覽:430
17萬歐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59
華安基金姚毓林 瀏覽:419
股票最佳賣點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