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標准 GB/T 36363-2018 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隔膜
2018年6月7日發布的標准,網上很難找到共享版的。連中國標准在線服務網也暫未收錄。請耐心等待或聯系相關起草單位索取。
2018年6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公告(2018年第9號)》,批准發布《工業硼酸》等393項國家標准和7項國家標准外文版。其中, 由全國鹼性蓄電池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77)歸口,全國鹼性蓄電池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和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組織相關企業制定的《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隔膜》國家標准(標准編號:GB/T 36363-2018),該標准將於2019年1月1日施行。
本標准起草單位:佛山佛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研究所、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天豐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新鄉市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星恆電源有限公司、佛山東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河北金力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遼源鴻圖鋰電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吳耀根、王磊、黃錦嫻、羅麗珍、肖成偉、楊佳富、范建國、施亞琤、荊正軍、陳志雄、劉雪省、蘇金然、伍淵明、羅明俊、王偉等。
本標准規定了鋰離子電池聚烯烴隔膜的術語與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及貯存。本標准適用於以聚烯烴樹脂為主要原料的鋰離子電池用隔膜。塗層聚烯烴隔膜或使用其他材質的鋰離子電池用隔膜可以參照本標准執行。
『貳』 拖欠工人工資上那說理去吉林省遼源鴻圖鋰電隔膜有限公司
拖欠工人工資,需要到當地勞動仲裁單位去投訴,由勞動局的勞動仲裁單位出面解決,如還解決不了,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訴解決。
『叄』 遼源鴻圖鋰電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05年3月18,公司前身遼源市鴻圖紙業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9月20日,公司名稱由「遼源市鴻圖紙業有限公司」變更為「遼源鴻圖鋰電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漢鴻
成立時間:2005-03-18
注冊資本:31737.691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040000001284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友誼大路78號(財富大橋西側)
『肆』 遼源的交通
遼源區位條件較好,交通十分便捷。國道303線、四梅鐵路貫穿全境,遼西鐵路、伊遼高速、營梅高速、吉草高速、遼西高速、遼長鐵路已經建成,伊開高速二期、集雙高速遼源段開工,遼源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四松電氣化鐵路加速推進。
2015年,遼源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2.9億元,可比價增長8.0%。遼源市公路總里程4576.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87公里,一級公路195.79公里,二級公路524.97公里,三級公路73.93公里,四級公路3630.96公里。2015年新建公路188.46公里。2015年,遼源市公路貨物運輸量2221萬噸,比2014年增長2.2%,貨物周轉量454255萬噸公里,增長4.2%;公路旅客運輸量2203萬人,增長2.1%,旅客周轉量133458萬人公里,增長3.9%。鐵路旅客運輸量53.80萬人,比2014年下降14.2%;鐵路貨物發送量149.50萬噸,比2014年下降52.6%。截至2015年末遼源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24萬輛,比2014年末增長9.0%,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8.96萬輛,比2014年增長12.5%,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6.02萬輛,比2014年增長18.2%。截至2015年末市區內共有公交車383台(334.7標台),萬人擁有7.18標台;計程車1201台,萬人擁有25.76台。 遼源市跨遼河、松花江兩個流域三個水系。東遼縣及城區屬東遼河水系。東豐縣屬輝發河和飲馬河水系。境內有東遼河、蓮河、梅河、伊通河及若干支流。
這些河流的特點是坡降陡,河床淺,多彎曲,地表徑流快,匯流時間短,河道多沙灘,河床不固定。2009年遼源市水資源總量為7. 64億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多0.01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6.8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2.06億立方米。重復計算水量為1.47億立方米。受季風和地形影響,遼源市水資源的地理分布規律是南部、西南部偏多,北部偏少,整個趨勢是由南向北遞減。地表徑流集中在6-9月份,佔2015年徑流量的70-80%,7、8月份為豐水期,1、2月份為枯水期,年際變化很大。地下水資源幾乎全部是淺層地下水,由大氣降水滲入補給。所以,受降水影響。地下水位是一峰一谷的變化形態。1-6月份降水較少,地下水位下降,最低水位出現在3-6月份,7月中旬進入雨季,地下水位開始上漲,最高水位出現在7-10月份,10月份以後,地下水位又開始下降。
遼源市現有中型國管水庫八座,即楊木水庫、聚龍潭水庫、金滿水庫、椅山水庫、八一水庫、三良水庫、龍頭水庫、仁合水庫。其中楊木水庫正在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待全面竣工後經省、國家有關部門驗收後可增型為大型水庫。遼源市現有小一型水庫有33 座,小二型水庫有102座。 遼源市地貌復雜,地勢高差較大,區域性氣候寒暖不一,自然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植物群落。植被屬於長白山植物區系,森林草原類型,森林組成主要以人工落葉松林、人工樟子松林和次生柞樹林為主。林下植被主要有莎草、苔草、蕨類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狗(軟)棗子等。
遼源市林業用地面積為176758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60180公頃,活立木總蓄積為1317.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1.74%,林木綠化率為32.08%。
截至2007年,遼源市人工林面積為113,577公頃,人工林蓄積為8,586,409立方米,分別占遼源市有林地面積的70.02%和蓄積的74.01%;天然林面積為48,637公頃,天然林蓄積為3,014,612立方米,分別占遼源市有林地面積的29.98%和蓄積的25.99%。 「十二五」期間遼源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10年410.07億元發展為2015年750.06億元,按現價計算,年平均增長12.8%。同時,遼源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明顯提升,遼源的產業結構相應不斷提升。人均GDP由2010年的33167元增加到2015年62917元,增加了29750元。按現價計算,年均遞增13.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6665元增加到2015年的28007元,增長68.06%。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0.4 : 56.2 : 33.4演變為2015年的8.1∶57.8∶34.1,與2010年相比,2015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2.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6和0.7個百分點,產業優化趨於合理。
遼源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0.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81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33.21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256.04億元,增長8.4%。三次產業比重為8.1:57.8:34.1,分別比2014年下降0.5、0.6和上升1.1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3、55.4和38.3%,拉動GDP增長0.4、3.9和2.7個百分點。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1836元,增長7.5%。遼源市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吉林省比重為5.3%,比2014年提高0.3個百分點。縣區(開發區)經濟有力提升,縣區地區生產總值合計為641.63億元,佔全遼源市區生產總值的85.5%,比2014年提高1.7個百分點。 遼源市經濟結構與吉林省經濟結構的對比表2015年遼源市
(億元) 2015年遼源市比重(%) 2015年
吉林省(億元) 2015年吉林省比重
(%) 地區生產總值 750.06 100.0 14274.11 100.0 第一產業 61.39 8.1 1596.28 11.2 第二產業 405.17 57.8 7337.06 51.4 第三產業 256.04 34.1 5340.77 37.4 以上資料來源於: 農業比重有所下降,結構優化促進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但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農業的基礎性作用未變。雖然比重下降,但經濟總量不斷擴大。遼源農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42.70億元發展為2015年61.39億元,按現價計算,年均增長7.5%。遼源農業依舊是以糧為主的傳統經濟結構,種植業與養殖業共同支撐農業發展的局面。2010年,在農林牧漁總產值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四業分別佔39.0%、1.4%、58.5%和0.4%,到2014年,這四業分別佔到44.0%、2.7%、50.9%和0.6%,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4%,比2010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
糧食生產保持穩定。高標准農田面積達到68萬畝,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螟等農業技術,糧食產量達到44.7億斤。遼源市棚室蔬菜種植面積2.6萬畝,產量達8.3萬噸,食用菌產量突破7500噸。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新建東豐仁義生態農業園、東遼平歐榛子產業園、龍山正旭食用菌產業園、西安蘊德蔬菜產業園等8個園區。遼源市現代農業園區和基地達到199個,面積超過18.5萬畝,資產規模達135億元。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升。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10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23家。預計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67億元,增長13.6%。東遼縣被農業部確定為現代農業示範縣,東遼河源頭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區項目列入中德兩國政府合作簽約計劃。
2015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26億元,可比價增長(下同)6.8%。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61.39億元,增長5.3%。其中,農業增加值24.12億元,下降8.8%;林業增加值1.10億元,下降22.8%;牧業增加值35.27億元,增長19.7%;漁業增加值0.41億元,下降1.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49億元,下降15.9%。遼源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為24.40萬公頃,比2014年增長4.4%。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3.55萬公頃,增長3.4%。糧食總產量 151.14萬噸,比2014年增產1.49萬噸,增長1.0%。其中,玉米產量 135.76萬噸,增長1.4%;水稻產量13.95萬噸,增長7.1%。遼源市肉類總產量9.25萬噸,比上2014年長2.1%;禽蛋類產量 5.49萬噸,增長9.8%;生豬存欄30.22萬頭,增長0.3%;生豬出欄50.75萬頭,增長1.0%;奶類產量0.68萬噸,增長7.9%;水產品產量3087噸,增長23.3%;水產品養殖面積3133公頃,下降14.6%。全遼源市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33.81萬千瓦,比上2014年長6.8%;大中型農用拖拉機9315台,增長6.1%;農用運輸車 8019輛,增長5.8%;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19.77萬噸,增長1.1%。全遼源市現更新造林面積833公頃,比上2014年長6.8%;木材採伐量7.74萬立方米,比上2014年降23.1%。 工業位居主體,形成優勢產業。「十二五」期間,依託老工業基礎,遼源工業的增長成為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不僅促進了工業內部結構的優化,也極大地促進了遼源市經濟結構的改善。工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196.71億元發展為2015年的405.17億元,按現價計算,年均增長29.8%,拉動遼源市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對遼源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6%。同時,遼源工業逐步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結構邁進。2015年,遼源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9.70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9%。在遼源工業「三大特色」產業中,高精鋁業完成產值45.59億元,增長16.8%。紡織襪業完成產值101.46億元,增長8.1%。醫葯製造業取得迅猛發展,完成總產值87.10億元,增長28.5%。
2015年,遼源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6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48.00億元,比2014年增長9.5%,實現工業增加值445.54億元,可比價增長9.1%,占遼源市GDP比重為59.4%,比2014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59.58億元,增長11.1%;重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85.96億元,增長8.0%。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405.41億元,增長10.1%。民營工業增加值占遼源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1.0%。縣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3.62億元,占遼源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7.3%,比2014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共實現增加值131.65億元,增長3.8%。2015年,遼源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10億元,比2014年增長9.0%。遼源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 256.2 萬噸標准煤,比2014年下降5.0%。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0.5803噸標准煤,比2014年下降12.9%;萬元GDP能耗降低率11.8%,超過省下達目標 9.8個百分點。2015年,遼源市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1.14億千瓦時,比2014年下降18.7%。其中工業用電量累計13.81億千瓦時,比2014年下降 27.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0.24億千瓦時,增長 35.5%;第二產業用電量13.98億千瓦時,下降27.6%;第三產業用電量2.7億千瓦時,增長8.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21億千瓦時,增長5.3%。2015年建築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9.81億元,比2014年下降13.7%。遼源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52.07億元,下降23.4%。
預計遼源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44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42億元,增長9%。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戶。裝備製造和農產品深加工兩大主導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2%,高精鋁、紡織襪業、醫葯三個特色優勢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6%。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聚新能源、鴻圖鋰電隔膜等重點企業實現擴能發展,行業競爭優勢不斷鞏固。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獲科技部批復。民營經濟實現健康發展。預計遼源市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819億元,民營經濟從業人員達到35.4萬人,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8%。 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十二五」期間,受到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第二產業受到較強沖擊,增長日趨乏力,但第三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遼源市委、市政府適時調整經濟發展策略,以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變化發展趨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改造傳統服務業,加強力度扶植新興產業,第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遼源第三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33.4上升到2015年的34.1,總量由136.96億元上升到256.04億元。按現價計算,年均增長13.3%。
堅持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並重,推進服務業提速升級。2015年實施82個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彌補轉型發展的「短板」。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推動襪業園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棉襪線上交易額突破8億元。與中興通訊、吉林聯通建立戰略合作,推進「智慧城市」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建設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打造特色旅遊品牌。鴜鷺湖生態旅遊度假區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和「吉林省生態旅遊示範區」。加快推進扎蘭芬圍民俗文化園項目建設,部分場所實現對外運營。精心籌劃組織了遼源首屆冰雪旅遊節和魁星文化廟會暨上海台商廟會。預計2015年接待遊客221.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9.3億元。預計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