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北京科環世紀股東

北京科環世紀股東

發布時間:2021-08-20 07:33:28

A.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東是誰

目前屬國家所有哦。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組織)部、黨辦紀檢辦、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公司管理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業務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 、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財務部、稽核部、行政服務中心(保衛部)、北京中心等二十二個部門,以及兩個子公司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統峰值訂單處理能力達到80000筆/秒,系統日雙邊成交容量不低於1.2億筆,相當於單市場1.2萬億元的日成交規模,並且具備平行擴展能力。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截至2010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94家上市公司,上市股票數938個,股票市價總值179007.24億元。2010年股票籌資總額5532.14億元,列全球第四。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在技術、監管、人才、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高效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新的篇章。

B. 希傑的CJ(希傑)集團


CJ集團在生活的各方面為顧客提供健康、快樂、便利。因此被顧客認定為可信賴企業,同時也是為了新的飛躍和變革而不懈努力的企業。一方面,CJ韓國株式會社通過在食品&餐飲服務、生物工程、娛樂&傳媒、新流通等4大核心事業領域的持續選擇和集中經營強化其核心事業部門;另一方面,也通過實行全球化戰略向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飛躍。同時,作為受到顧客信賴的企業、受到世界關愛的國際化企業及豐富、愉悅人類生活的綜合生活文化企業,CJ一直在和顧客攜手通行。
在每天的生活當中都能接觸到的綜合生活文化企業,CJ。 CJ韓國株式會社成立於1953年11月,以第一製糖工業株式會社起步。CJ自成立以來,之所以能夠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發展成為今天的CJ,是其50年來堅持不懈地進行革新的結果。曾經是三星集團子公司的CJ,經歷了創業期與飛躍期後,發展成為綜合食品公司,並致力於開發高端技術和進軍海外市場。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CJ從三星集團獨立並建立了自主事業體系,構建了食品&食品服務、生命工程、娛樂&傳媒、新流通等4大核心事業群為一體的集團公司。今後,CJ將繼續進行革新和挑戰,努力發展成為創造健康、快樂、便利的最佳生活文化企業。
現在,CJ韓國株式會社正向「國際化的CJ」挑戰。為此,CJ的各個事業群正以首屈一指的核心事業力量為基礎,積極進軍海外市場,力爭於2013年實現全面國際化。同時,CJ計劃於2020年,使其1~2個事業群步入世界頂級行列,躋身於名副其實的頂級國際化公司(Great Global Company)。實現上述目標的最大動力是「人」,即:CJ的人才。CJ韓國株式會社需要共享CJ的價值觀、思想開放、富有靈活性和責任心的人才。CJ將秉承「人才第一」的創業理念,大力培養和扶持人才,使其成長為各個領域的核心支柱。同時,CJ還將大力強化其獨有的企業文化。10年來,CJ韓國株式會社在開展獨立經營的過程中,不僅致力於事業的發展,也有力地推動了靈活、創意的企業文化的形成。相信靈活而又堅守原則,敢於競爭、敢於挑戰的CJ企業文化會提前實現「國際化的CJ」。
為了回報顧客一直以來的信賴和關愛、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並誠實地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CJ正在實踐責任經營。CJ韓國株式會社通過其社會公益專職部門,積極開展Food Bank事業、文化分享和社會公益服務活動。2005年,CJ韓國株式會社成立了分享財團,重點支持食品和教育領域的社會公益活動,2006年,CJ成立了文化財團,支持純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等,這些無不顯示出CJ對社會的貢獻。今後,CJ更是將發展成為與地區社會共同分享、與世界攜手發展的全球企業與受尊敬的企業 公司名:CJ株式會社
代表理事:孫京植、李在賢、鄭弘均
地址:韓國首爾市中區 南大門路 5街 500番地 CJ大廈
CJ韓國株式會社通過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強化責任經營及資金運轉的透明度來提升企業價值,從而追求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1.負責4大事業群的投資,並在專門領域中為各事業公司集中力量,以此強化核心競爭力,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2.通過獨立而明確的責任經營體系和成果主義經營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性和透明性,並為獲得合理的企業價值評價奠定基礎。
3.不僅促進CJ品牌價值的最大化、鞏固其韓國第一的地位,還為其成為世界第一品牌的國際頂級CJ而扶植、管理品牌。 創業和躍進 1953.08 成立第一製糖工業株式會社 (三星集團第一個製造業) 1953.11 釜山第一工廠竣工(韓國第一個白糖生產設施) 製糖事業啟程 1958.04 開始麵粉事業 1962.03 白糖首次出口 1963.12 開始調味品事業 1964.02 開始生產'Mipoong(味風) 1968.02 金浦工廠竣工 (調味品生產基地) 1970.11 仁川第一工廠竣工 綜合食品公司的成長 1973.11 開始飼料事業 1975.11 開始生產『大喜大』 1977.07 開始生產 Pre-mix 1977.12 開始生產核酸調料 1978.03 成立食品研究所 1979.03 仁川第二工廠竣工 1979.09 開始食用油事業 1980.12 梨川第一工廠竣工 (開始肉類加工事業) 開發尖端技術與海外進軍 1982.11 研發成功大量生產干擾素的技術 1984.06 成立綜合研究所 1985.01 開發」阿斯巴特」與」苯基丙氨酸」 1986.02 永登浦工廠啟動 (生產麵粉) 1986.05 開發出Alpha-Interferone (產品名:Alpha-ferone) 1986.07 開始生產肝炎疫苗Heppaccine-B 1986.11 制葯工廠竣工(梨川) 1987.02 成立第一冷凍食品公司 1988.03 飼料工廠竣工 (群山市) 1988.11 在印度尼西亞簽署調味品,賴氨酸的合作合同 1988.12 成立印度尼西亞 PT-CSI 1990.03 液劑, 醫葯原料工廠竣工 多元化的獨立事業 1991.01 釜山第二工廠竣工 (大喜大, Letto) 1991.10 成立「第一期貨公司」 1991.11 開始生活化學事業 1991.12 在韓國食品行業首次創造1兆韓元的銷售業績 1993.07 宣告CJ獨立經營 (脫離三星集團) 1994.02 進入快餐行業 1994.05 進入團體配餐行業
世界最早開發出「綠膿桿菌疫苗」 1994.11 CJ香港貿易法人成立
CJ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成立 1995.02 與斯皮爾伯格、卡岑伯格等共同創立『夢工廠 SKG」,並正式進入娛樂圈 1995.04 成立「第一 C&C」 (現 CJ Systems, 構建信息通訊等基礎設施)
成立 CJ 建設 (現 CJ 開發) 1995.07 在韓國最早進入印度尼西亞畜產市場 創建生活文化集團 1996.05 第一製糖集團起航
PT.CSI 飼料工廠竣工? 1996.12 成立多廳影院『CGV』
CJ青島食品有限公司竣工 1997.02 方便米飯」Het Bahn「 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1997.04 與三星集團正式脫離完畢
接收音樂專線Mnet 1997.06 第一高速網路(Dreamline) 成立 (與韓國道路公司共同) 1997.07 CJ集團進軍中國
收購第一投資信託
化妝品工廠竣工 1997.10 印度尼西亞Serang飼料工廠竣工
菲律賓飼料工廠竣工 1997.11 開始麵包房 'Tous Les Jours' 事業, 冷凍面團工廠竣工
成立亞洲地區電影發行公司 CJ Entertainment 1997.12 方便米飯」Het Bahn「 ,在『97韓國消費者慶典中,被選定為方便加工食品項目中的熱門產品,並獲得獎項
第一製糖綜合研究所, 『第1屆技術研究所??研究成就部門 科技處部長獎』受獎
1998.01 印度尼西亞工廠竣工 1998.01 印度尼西亞工廠竣工 1998.04 國內最早的多功能劇場'CGV 江邊 11' 開業 1999.01 成立食品素材專業公司 '現 CJ Food System' 1999.04 進入集團30強
第一投資信託證券業務與運用分離 1999.08 Dreamline 正式編入子公司 1999.10 第一投資證券開始證券營業 1999.12 與『Haechandle(好餐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促進以集團力量為核心的集團化管理 2000.02 發表CJ集團中長期藍圖 2000.03 收購家庭有線電視 '39購物(現 CJ家庭購物)' 2000.04 CJ Entertainment 成立為新公司 2000.06 第一冷凍食品公司名稱變更為Morning Well 2000.07 CJ Entertainment 成立為新公司 2000.09 CJ餐飲服務部成立為新公司『FoodVille』 2000.10 收購澳大利亞原糖工廠 CJ ord River Sugar Pty Ltd 2001.03 越南飼料工廠完工 2001.04 CJ化妝品事業部成立為'CJ ENPRANI'
CJ株式會社印度尼西亞Tapioka工廠竣工 2001.05 『多樂之日』進軍新加坡 2001.07 CJ FOOD SYSTEM 在KOSDAQ上市 2001.08 在濟州島 'CJ Nine Bridge' 高爾夫球俱樂部開場 2001.11 將飲料事業賣給樂天七星 2001.12 第一投資信託證券公司名稱變更為『第一投資證券』
將Dreamline賣給Hanaro通信 2002.01 CJ Entertainment在KOSDAQ上市 2002.02 李在賢副會長升任會長, 召開第49屆定期股東大會 2002.07 ENPRANI賣給韓國鑄鐵管工業
Nine Bridge公司名稱變更為『The Club at Nine Bridge』
Mnet公司名稱變更為CJ Media 2002.10 CJ集團起航,第一製糖株式會社公司名稱變更為 CJ株式會社
CJ Dreamsoft 公司名稱變更為 『CJ Systems』(CJ系統化)
CJ39購物公司變更為『CJ家庭購物』
Food Ville公司名稱變更為 『CJ Food Ville』
CGV公司名稱變更為 'CJ CGV'
舉辦LPGA Tour 『CJ Nine Bridge Classic』 2002.12 三養油脂飼料整合為CJ集團的子公司 2003.03 CJ (成都) 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3.05 CJ人才院開院 2003.08 與上海文廣集團(SMG)舉行合作法人成立合同簽訂儀式 2003.09 CJ (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CJ (沈陽) 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3.10 CJ Food Ville, 韓式家庭餐廳Hancook第一號店開業
CJ (青島) 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3.11 CJ創立50周年 2004.02 CJ聯合財團收購新東方
CJ株式會社入選公正交易自律遵守企業CJ Internet, 進軍中國事業 (與中國最大門戶網站『SINA Corp.』進行合作) 2004.04 在中國上海成立'東方CJ'
CJ (鄭州) 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4.03 cJ釜山 1工廠 遷移 動工儀式 2004.07 收購 Planners, 後改名為 CJ Internet
CJ(南京)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4.08 韓一葯品公司整合為CJ集團的子公司 2004.09 CJ(貴陽)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4.12 獲得『第14屆 經濟正義企業獎 食品制葯/纖維/造紙行業 最佳企業獎』
收購土耳其飼料工廠 2005.01 CJ株式會社生活部門賣給 日本LION公司
CJ中國烘焙法人在北京成立 2005.03 Netmarble 日本開始提供服務 2005.04 CJ(青島)物流有限公司成立 2005.05 成立CJ株式會社中國飼料法人CJ Tianjin Feed Co., Ltd 2005.06 成立CJ株式會社中國飼料法人CJ Harbin Feed Co.,Ltd. 2005.07 成立CJ集團'CJ 分享財團' , 支援貧困兒童教育成立CJ株式會社巴西賴氨酸法人CJ do Brasil Ltd. 2005.08 NineBridges, 入選世界100大高爾夫球場
多樂之日中國北京第一號店開業
北京CJ 世紀娛樂傳媒咨詢有限公司成立 2005.10 Netmarble日本 會員突破 100萬 2005.11 成立CJ N City株式會社
N 首爾塔開業
希珍面吧北京開業 2005.07 美國食品流通法人Annie Chun's Inc. 整合為CJ子公司
召開CJ媒體越南電視劇製作發表會 成為全球型企業的跳躍 2006.01 成立CJ Sports 2006.02 Mnet 進軍日本 2006.03 CJ(天津)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6.04 水產加工企業三湖FG整合為CJ子公司
CJ株式會社兼並 CJ MorningWell
CJ娛樂公司整合為CJ子公司
CJ Food System, 成立上海餐飲服務法人
長沙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澳洲食品製造法人CJ Nutracon Pty.,Ltd. 成立 2006.05 'CJ文化集團 ' 成立, 維護及支援文化藝術 2006.06 CJ Food System在日本成田機場開業 Welly石鍋拌飯專業店
成立香港海外控股公司 CJ Global Holdings Ltd. 2006.07 CJ(長沙)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6.10 設立<CITE style=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class=highlight highlight=true>Mnet</CITE> Media子公司
與SMG成立上影CGV 2006.11 成立CJ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韓一葯品工業(株)整合為CJ子公司
青島食品上市新雞精並通過電視廣告宣傳 2007.01 成立CJ GLS America Inc
收購美國食品生產企業CJ Omnifood, Inc. 2007.02 河善貞綜合食品株式會社列入子公司
成立 Tous Les Jours USA, LLC 2007.04 成立CJ Bakery Vietnam Co.,Ltd 2007.08 多樂之日麵包店上海1號店開業 2007.09 CJ轉換為控股公司體系 成立事業公司(株)CJ第一製糖 2007.10 CJ株式會社企業分割,成立CJ第一製糖 2007.11 青島國際機場韓餐廳 舍郎居開業 2008.02 CJ GLS 墨西哥法人成立
北京首都機場 韓餐廳 '舍廊居' 開業 2008.03 CJ Foodsystem更名為 CJ Freshway
CJ 開發更名為CJ建設 2008.04 CJ Worldis旅行社成立 2008.05 CJ Cablenet更名為CJ Hellovision 2008.06 多樂之日越南兩店同時開業 2008.07 .與北大荒合資的 '北大荒CJ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8.08 多樂之日北京3個店鋪同時開業 (北京南站,王府井,東三環) 2007.11 青島國際機場韓餐廳 舍郎居開業 2008.11 與天津電視台、天津保稅區共同合資的 '天天CJ電(天津)商貿有限公司成
.武漢CJ CGV星星影城漢口店 正式開 2008 CJ GLS 墨西哥法人成立 2008 CJ Worldis 旅行社成立 2008 北大荒CJ合資法人成立 2008 天天CJ家庭購物開業 2009.03 Star CJ Network India Limited成立
CJ Homeshopping更名為CJ Oshopping 2009.04 上影CGV國際影城莘庄店開業 2009.08 CJ電影《海雲台》韓國觀眾突破1100萬 2009.09 CJ 第一製糖同三養油脂合並 2009.11 武漢CGV國際影城正式開業 2009 CJ家庭購物印度法人成立 2009 CJ Homeshopping更名為CJ O'shopping 並購三養油脂株式會社 2010.08 北京東方新天地拌拌鍋餐廳開業 2010.09 北京CJ CGV星星影城奧體店 正式開業 2010.10 天津CJ CGV星星影城濱海店 正式開業 2010 CJ EM六大分公司整合 2010 四川吉香居合資法人成立 2011.05 大連CJ CGV星星影城撫順浙商城店 正式開業 2011.06 上海CJ CGV 星星影城大華店 2011.07 天津CJ CGV星星影城海河店 正式開業 2011.12 北京CJ CGV星星影城將台路店 2011. 浙江CJ CGV 星星影城寧波文化廣場店 計劃 新標識由字母CJ及三種色環構成,表現出了3個不同的形象。首先,左側的字母CJ不同於一般企業常用的字體,表現出了細膩精緻,帶給人輕快的感覺。它既權威又不張揚,柔和並簡潔凝練,體現了CJ是一個帶給顧客舒適感的企業。
接下來就是在字母右側排列的3種色環,它是不能以圓形或橢圓形來表現的一種特定的形狀。
因為它本身就是Organic,也就是最自然的形態,因此表現得非常生動。它可以看作展開的花瓣,也可以是律動的生命體,還可以理解為是微小的細胞。
這正表現了CJ是一個親和自然,以積極地開展事業,無論何時都以嶄新的面貌親近顧客的企業。

C. 急~~~!!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怎麼分析這個題目

摘 要:信息披露是證券市場穩定發展的基石,本文從信息披露內涵和信息披露理論基礎入手,重點對國內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進行了綜述,在此基礎提出了進一步研究的思路。
一、引言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開始成為了國外研究的對象。我國從文獻的檢索情況來看,直到1994年起才出現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強制性信息披露、自願性信息披露、分布信息披露等領域從理論到實證都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著眼於總體來看,離不開信息披露質量的提升。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和制度安排的作用就是要保證契約的正常履行,同時要降低正常的交易費用和盡量避免非正常交易費用的發生。Lee(1987)、Saudagaran和Diga(1997)重點分析了信息披露對資本市場的重要性。Healy和Palepu(2001)指出信息不僅能幫助解決投資中的不確定性,還能實施有效的資源配置,對投資者和其他股東而言增加了公司內部的透明度。我國證券市場自建立以來,到2005年底,境內上市公司已達到1381家,全年市價總市值為32430.28億元,總股本為7629.51億股 [2]。但是我國證券市場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同時,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較突出的是上市公司相繼出現了一系列違規信息披露的事件,如深圳原野、瓊民源、長城機電、紅光實業、東方鍋爐、 四川紅光、銀廣夏、億安科技、江蘇瓊花等,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給社會帶來了極大負面影響。
二、信息披露涵義和現狀
信息披露,在英文中為information disclosure,information起源於拉丁文中informare,有「報告」、「通知」等含義,disclosure有「公開」、「公示」之意。信息披露體現了證券市場的「三公政策」,是投資決策的前提,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障基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已經成為世界資本市場研究界的重大課題,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多年以來一直成立特別研究委員會對此進行整體研究。Schwartz(1991)、Becker(1992)、Biais(1993)、Madhavan(1996)、Angel(1997)、Bloomfield和O』Hara(1999)、Flood(1998)通過實證研究都提出交易信息越充分,市場透明度越高,市場的有效性就越強。Myers和 Majluf(1984)指出假如信息不對稱不能解決,對於已有的股東、公司出售股票或發行債券成本將會增加;而提高信息透明度,Barry和Merton(1997)指出會對外部投資者而言就會減少成本,降低投資風險。
我國證監會在1999年10月頒布了《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的通知》,到2004年1月又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的通知》,期間還實施了其他專項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05年3月1日,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下屬技術委員會(The Technical Committee)發布了《加強資本市場防範財務舞弊報告》。2005年11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國人民銀行誠信管理局就雙方共享監管信息,合作推進證券市場誠信建設等事項進行了安排。本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資料統計得到(如表1),從最近五年的數據來看,信息披露情況評級為優秀的所佔比例成波動趨勢,信息披露情況良好的逐年增多,到2003年已超過了50%,2004年達到了61.34%,增幅較大,但2005年又有所下降;信息披露情況為及格的明顯下降;不及格的2005年又開始上升,佔到7.04%,總體上成橄欖型分布。
表1 2001-2005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評級表
年份評 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優秀(%) 5.89 7.84 8.07 6.07 8.05
良好(%) 39.49 46.86 52.76 61.34 56.94
及格(%) 48.72 38.82 34.06 30.16 27.97
不及格(%) 5.89 6.47 5.12 2.43 7.04
合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三、 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理論與國外的經驗證據
(一)理論基礎
Coase(1937)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論,包含了搜尋信息的成本,在信息披露時當管理層擁有絕對的信息優勢時,投資者和債權人就要付出甄別和證實信息的成本。Fama(1970)年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理論,包括弱式有效、半強式有效和強式有效三種類型,表明有效市場實現的前提是信息的對稱性和透明化。Akerlof(1970)提出了汽車市場上信息的不對稱理論,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為管理者處於信息的優勢,委託——代理問題帶來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不利於投資者對信息的了解。Jensen 和 Meckling(1976)提出的代理理論為研究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行為提供了理論框架,提出了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委託人的監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證支出和剩餘損失。Jae-Cheol Kim(1985)在Akerlof研究基礎上,在假設存在多種類型代理人的前提下構建了信息不對稱模型。Williamson(1985)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論也為信息披露質量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從非完全有效市場條件出發,認為自願性信息披露是委託代理關系的契約構成。
在衡量信息披露質量時,根據國外大量的文獻總結來看,包括三種類型:一是採用財務分析師協會(FAF)提供的數據,如Lang和Lundholm(1993)、Farragher (1994)、Welker (1995)和Sengupta (1998),FAF排名時即包括了可測量的數據,也包括了不可測量的數據,打分的專家為該行業分析家和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其缺點是專家的主觀性不可忽視。二是構建自願性披露指數,如Cerf(1961)、Singhvi和Desai(1971)、Botosan(1997)、Miller(1999)、Miller和Piotroski(2000)等,構建自願性披露指數時,在選取指標和給定權重時會存在著主觀性。三是選擇信息披露排名,如Welker(1996)、Lang, M., Lundholm, R.(1993)、Botosan(1997)、David.S.(2000)使用投資管理協會(AIMR)的信息委員會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排名作為研究依據。
(二)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
1.行業特徵。Darrough和Stoughton(1990)指出在競爭性較強的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時會在向市場傳達有利信息和限制信息流向競爭者之間作出博弈分析。Clarkson等(1994)證實了Darrough和Stoughton的觀點,對1989-1991年加拿大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預測報告進行了分析,發現工業企業有較少集中度(用前四大公司銷售收入占整個行業的比例作為市場集中度)、低進入壁壘的公司很少提供可觀(favorable)的預測信息。Verrecchia(1983)指出競爭性行業中限制自願性披露的原因在於防止自有信息流向競爭對手。Cohen(1992)表明生物行業傾向於披露相當多的軟(nonrequired)信息,原因在於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較大。Newson 和Deegan(2002)通過歐美一些國家的150個機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三國的跨國公司調查顯示,上市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於體現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競爭化策略。
2.公司規模。理論上,King等(1990)從交易成本的假說表明,公司規模與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原因在於對大公司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交易此信息時利潤就高。Lang和Lundholm(1993)表明小公司發布信息的成本相對要高,原因在於媒介更願意發布大公司信息。 實證上,Cox (1985)、Waymire(1985)、Chow和Wong-Boren(1987)、Lev和Penman(1990)、Pownall和Waymire(1990)提出公司規模與信息披露質量成正比。Lang和Lundolm (1993)實證結果發現,公司規模越大,其披露的評分等級就越高,原因在於信息披露成本與公司規模成本負相關。Belkaoui (2001)採用類似的研究方法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3.公司業績。最早的Bowman和Haire(1975)採用ROE指標衡量公司財務業績,檢驗結果表明ROE與自願性信息披露成正比。Patell(1976)、Penman(1980)、Verrecchia(1983; 1990)、McNichols(1984)、Dye(1985; 1986)、Jung和Kwon(1988)、Darrough和Stoughton(1990)、Wagenhoefer(1990)、Lev和Penman(1990)、Feltham和Xie(1993)、Kenneth (2001)以及Miller(2002)都提出當上市公司預計有好的經營收益時,信息披露將更加頻繁。Smith 和Watts(1992)、Gaver(1993)表明業績增長的公司信息披露狀況較好。
4.公司治理結構。Eng和Mak(2003)考察了在新加坡上市的158家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權結構和董事會構成對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影響,研究顯示公司治理程度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明顯正向關系。(1)股權集中度。Craswell and Taylor(1992)、Mckinnon和Dalimunthe(1993)、Hossain , Tan和Adams(1994)、Raffournier(1995)、Alexander和Cohen(1999)驗證了股權結構與公司欺詐之間的關系。Schadewitz和Blevins(1998)表明股權集中度與信息披露質量之間顯著負相關。(2)管理層持股。Warfield等(1995)指出管理層持股較高的公司投入回報關系更顯著,原因在於信息披露隨著管理層持股增加而表現得更加透明。David S.(2000)從代理成本的角度出發,驗證了管理層持股與信息披露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實證表明管理層持股較多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需要的信息披露越透徹,也就在年報和季報中提供更多的信息。(3)董事結構。Fama(1980)指出從外部引入一定比例的非執行董事將會更好地監管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行為。Forker( 1992)、Malone等(1993)、Cobbl(1993)和Beasley(1996)指出外部董事比例與財務信息欺詐的概率成反比。Chen和Jaggi(2000)信息披露質量與董事會獨立非執行董事成正比。(4)監管委員會。Wild(1996)、Mcmullen(1996)指出有監管委員會的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的可能性較小。Ho和Wong(2001)以香港上市公司為樣本,得出是否存在監管委員會與自願性信息披露顯著正相關。Joseph和Terry(2003)檢驗了監管委員的獨立性與財務困境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關系,實證表明兩者存在著正相關關系。Simon 和 Kar(2001)通過對香港上市公司的四個治理指標(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比例、總經理董事長是否兩職合一、是否存在監管委員會、董事會中的家族成員比例)來分析影響信息披露質量的情況,發現存在監管委員會的上市公司對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具有顯著正相關。Anderson 和 Mansi(2004)發現監管委員會和董事會是影響財務報告真實性的重要因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綜述 來自: 免費論文網www.shu1000.com
5.會計事務所。DeAngelo(1981)、Malone 等(1993)提出大的會計事務所由於客戶較多,作假後被吊銷執照的成本就比小的會計事務所要大,因而也就有更大的動機去堅持審計的獨立性。Craswell 和 Taylor (1992)、Inchausti (1997)發現上市公司聘請的會計事務所排名與信息披露質量成正比。
6.其他因素。Trueman(1986)表明能力較強的經理層傾向於增加自願性信息披露。Cooke(1998)、Ferguson 等 (2002)指出在國內外都上市的公司會披露更多的信息。Leland和Pyle(1977)、Myers和Majluf(1984)、Ruland 等(1990)、Frankel 等(1992)指出上市公司在融資前會發布更多的信息以減少信息的不對稱。
四、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國內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在理論研究上,周紅(1998)提出了財務信息披露的三種基本理論模式:財務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論、規范理論和實證理論。其中實證理論包括代理理論、公共選擇和國家調節理論,以後學者較多引用的是委託-代理理論。王躍堂、張祖國(2001)探討了西方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理論,包括用戶需求觀和投資者保護觀。吳聯生(2001)在其博士論文中從市場有效理論和企業契約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對上市公司組織制度(最高權力機構安排、董事會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與信息披露質量之間進行了理論分析。劉媛媛(2005)對我國上市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進行了規范性研究,從代理理論、市場的競爭性和信號理論的角度分析了自願性信息披露的動機。其他國內學者較多的從理論上主要是立法的角度和政府監管的角度,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成因進行分析。
實證研究上,陳娟(2001)提出公司治理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並結合國有企業改革對公司治理結構深入研究。計小青、曹嘯(2003)指出引入權威結構來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呈報進行管制,會增加經營狀況不良公司進行虛假財務呈報的成本。鄭槐淼,朱開悉等(2003)從環境因素、投資者影響因素分析未來財務信息質量的影響因素。張宗新(2003)引用經濟主體行為最優化理論,分析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的動因,構建了自願性信息披露指數評分表,揭示新興市場上市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動機。實證結果表明規模大、效益好、同時海外上市的公司,更傾向於實施自願性信息披露。李豫湘等(2004)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自願性信息披露狀況,結果表明自願信息披露指數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呈U型關系,與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例、董事長總經理是否兩職合一無顯著相關性;規模大的上市公司,更傾向於實施自願信息披露。閆化海(2004)總結了自願性信息披露的衡量方法和影響上市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綜合上述研究,更多的是從自願性信息披露的角度進行研究,而沒有考慮到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披露質量;在影響因素的選擇上較多地採用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缺乏公司其他特徵的探討;在信息披露質量的衡量上也有待進一步商榷。
五、結論
信息披露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但是長期以來,特別是國內研究更多地是對信息披露行為的描述和從政策層面提出如何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的建議。因而進一步以中國資本市場研究時,改變以往的「行為」研究,將目標指向 「動因」研究,從根源入手,全面考察影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另外國外已建立行業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排名,而國內除深圳證券市場對上市信息披露有考評機制,其它還缺少必要的定量評定,因此衡量信息披露質量時,在以後的研究中可以採用專家打分等方法,避免了以年報中獲取的本可能存在信息真實問題的資料來構建評分表,以使評定更加客觀。最後在衡量信息披露質量時,考慮的內容盡可能全面,不僅包括披露信息的真實性,還要包括披露信息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 崔如波.公司治理:制度與績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4年PP.296。
[2] Lee, J.. Accounting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87(6).
[3] Saudagaran, S.M., Diga, J.. Financial reporting in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issues[J]. Accounting Horizons,1997,11( 2).
[4] Healy, P.M., Palepu, K.G..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
[5] Angel, James J.. Tick size, share prices, and stock splits[J].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2).
[6] Myers, S., Majluf, 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7] Jae-Cheol Kim. The Market for "Lemons" Reconsidered: A Model of the Used Car Marke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4).
[8] Lang, M. , 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s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31(2).
[9] Botosan, Christine A. 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7, 72 (3).
[10] G.S. Miller. Earnings performance and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 (1).
[11] David S. Gelb.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An Empirical Study Review of Quantitative [J].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0,15.
[12] Joseph V. Carcello,Terry L. Neal. Audit Committee Independence and Disclosure: choice for financially distressed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11( 4).
[13] Mark Lang, Russell 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31(2).
[14] Paul M. Healy, Krishna G. Palepu.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1-3).
[15] Robert M.Bushman. Transparency,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3, 9(1).
[16] L. L. Eng, Y. T. Ma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3, 22( 4).
[17] 周紅.財務信息披露的三種基本理論模式[J].會計研究,1998,(12)。
[18] 王躍堂,張祖國.財務報告質量評價觀及信息披露監管[J].會計研究,2001,(10)。
[19] 吳聯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理論與證據[D].博士論文,廈門大學,2001年。
[20] 張宗新,郭來生等.上市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R].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研究報告,2004。
[21] 計小青,曹嘯.資本市場財務呈報管制:理論及其對中國實踐的解釋[J].管理世界, 2003,(2)。
[22] 李豫湘,付秀明等.中國公司治理與自願信息披露的實證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27(12)。
[23] 閆化海.自願性信息披露問題研究及其新進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1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綜述 來自: 免費論文網www.shu1000.com

閱讀全文

與北京科環世紀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0萬披索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41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國銀行外匯 瀏覽:437
股票掛單173是什麼意思 瀏覽:849
投資養豬上市公司 瀏覽:351
債券基金的風險水平與股票基金相比 瀏覽:469
歷史股票大事件 瀏覽:226
中石化財政部中國人壽主題基金 瀏覽:835
賣出外匯大於買入外匯 瀏覽:534
西城威爾士外匯開戶 瀏覽:273
加大氫能源投資 瀏覽:962
摩根在中國投資的公司嗎 瀏覽:593
中國能建融資租賃 瀏覽:958
炒貴金屬哪個品種好 瀏覽:721
白俄羅斯人民幣外匯儲備 瀏覽:885
沈陽化工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85
外匯管制的趨勢 瀏覽:770
600860資金流入 瀏覽:817
四大貴金屬包括哪些 瀏覽:836
外匯於之光 瀏覽:808
美國股指期貨每天的交易額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