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向香港證監會舉報上市公司作假的問題
可以向香港證監會舉報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http://www.sfc.hk/sfc/html/EN/
可直接向港交所版遞交舉報材料。
港交所網址:http://www.hkex.com.hk/index_c.htm
也可通過權香港財經網反映情況。
香港財華網:http://www.finet.hk/mainsite/index.htm
如果您有可靠的證據,相信港方會核實調查的。
㈡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製造的虛假財務信息
一、虛擬資產,隱藏債務,以虛增所有者權益
2.識別方法
從主營業務收入與應收賬款關繫上分析是否存在「白條」利潤。該問題分析一是看本期應收賬款發生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應收賬款與主營業務收入及其利潤的增長比例。如果應收賬款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過大,或者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應收賬款卻以更大比例增長,或者收入和利潤下滑,而應收賬款卻大幅度增長,都說明公司實際經營資金流入不足,資金大量沉澱,白條利潤存在,如果這種狀況長期不得以改善,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甚至導致公司無法持續經營狀況發生。另外,在進行該問題分析時,要特別關注報表附註中應收賬款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從中分析有否通過關聯交易虛構收入和利潤現象。
三、巧鑽會計政策漏洞,人為調節資產或收益
1.常用手法
會計政策是公司編制財務報告時所採用的具體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實務,不同的會計政策能夠產生不同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在現有的以會計准則為企業會計規范的模式下,對某一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往往有很多的會計處理方法。比如管理者可以選擇在存貨發出計量時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還是個別計價法,廠房設備折舊時採用直線折舊法還是加速折舊法,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由於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對公司的財務報告有很大影響,從而為管理層操縱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提供了機會。公司往往藉助於多種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後果,其主要方式有:
(1)改變折舊政策。如通過延長折舊年限的方法,或者通過改變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如改加速折舊法為直線折舊法)等來降低當期折舊費用,以增加當期利潤,同時又可以高估資產的賬面價值。
(2)通過改變存貨的計價方法和六大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人為調節各期利潤和資產賬面凈值。
(3)通過改變壞賬准備的計提比率或計提范圍來降低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和應收賬款的可變現凈值。
(4)運用不恰當的股權投資方法,人為調節收益。根據會計准則規定,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如果採用權益法,當被投資企業出現虧損時,投資企業必須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損失。但一些公司卻相機致宜,對於虧損的被投資企業,應採用權益法核算卻採用了成本法,不確認投資損失。
(5)運用不當的借款費用核算方法。借款費用包括借款利息、匯兌損益以及相關的金融手續費。按制度規定借款費用根據其借款的用途可將其計入開辦費、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某些上市公司藉此人為調節借款費用,應計入費用的卻予以資本化,從而達到人為調節利潤之目的。例如2001年被中國證監會處以警告並罰款100萬元的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報中,以多計資本化利息,少計財務費用等手段虛增利潤3415.17萬元。
2.識別方法
從會計政策的改變分析公司是否人為調節利潤。該問題分析主要從會計報表附註中對公司採取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政策變更情況說明入手,看公司有否濫用會計政策,以達到人為調節利潤的目的。一方面,看公司是否通過改變會計政策以增加利潤,如改變折舊計算方法、改變主要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降低壞賬准備計提比例、減值准備計提比例或沖回減值准備等增加利潤的現象。另一方面,看公司是否利用國家會計政策變更的機會,集中處理歷史遺留的壞賬,造成上市公司業績的劇烈變化,看是否將超期的應收款不予轉銷,該提折舊的資產不提折舊等現象。
四、利用關聯交易人為調節利潤
1.常用手法
當上市公司為維護形象或達到增資配股目的需要增加利潤時,往往利用關聯交易來虛增利潤。其一,關聯購銷。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出售產品,價格高出正常公允市價,而且是掛賬銷售(應收賬款)。而大股東往往最終未將產品銷售出去,形成企業集團的內部利潤。其二,轉讓、置換和出售資產。如廣電股份1997年11月將6926萬元的土地以21926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15000萬元的收益,同年12月又將賬面凈資產為1454萬元的一家下屬公司整體產權以941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7960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僅此兩項交易就帶來了22960萬元的收益,占該年度利潤總額9733萬元的235.9%。若剔除這兩筆交易,該公司1997年度實際上虧損了13227萬元,是關聯交易的「魔力」掩蓋了廣電股份的巨虧。其三,資金往來。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無視法規規定,進行資金拆借,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數額巨大的資金,而上市公司則通過計收資金佔用費來粉飾會計報表。如2001年猴王集團,三九醫葯、美爾雅,st九州等上市公司因未及時披露大股東和關聯方佔用資金而遭譴責和懲罰。其四,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通過不良資產抵債,或以非公允價格進行非貨幣交易等手段為調節器,以達到虛增資產,少計負債,虛增利潤之目的。
2.識別方法
(1)從往來賬項變動情況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及其風險。此問題分析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從中分析是否存在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又計提資金佔用費形成歷年利潤的現象,該事實發生,會一方面虛增公司資產;另一方面虛增公司利潤,從而導致公司資金緊缺,營運能力下降。所以,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
(2)利用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及其與同行業對比,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利用財務報表資料進行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分析公司的償債能力;利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分析企業資本營運能力;運用營業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成本費用收益率等指標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將各項財務指標與同行業進行橫向數據的比較,分析公司在同行業中的狀況及業績,分析指標是否異常,藉以分析其業績的真實性。
(3)通過有關指標對比,判斷是否存在不確認或少確認費用以虛增利潤的現象。從借款額度與借款費用增長比例,判斷借款費用的處理是否存在隱匿、轉移現象;從銷售收入與銷售費用的增長,判斷是否存在少計銷售費用的現象。如果銷售收入成倍增加,但倉儲費、運輸費等卻分文沒有增加或增加的比例很小,按一般邏輯也能推出該公司有造假現象。
五、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
1.常用手法
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有兩種做法,一是利用報表項目進行掩飾,在會計報表項目中,以「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作為調節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飾,通常是對重大事項如訴訟、擔保事項等隱瞞或不及時披露。
2.識別方法
從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了解公司的未來發展實力。投資者在取得有關財務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時,應關注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如公司所在行業說明,公司面臨的機遇與風險說明,公司重點投資計劃說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說明,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說明,關聯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說明,企業合並、分立的說明等。這些說明事項有助於投資者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
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會計信息與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債權人的信貸決策、對企業經理人員的評價、對企業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評估、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等,都密切相關。因此,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狀況,不僅影響到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投資者、債權人等群體的經濟利益,而且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然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卻大量存在,其數量之多、危害之大令投資者震驚,其對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制約效應,已經顯現。因而,有效解決會計信息造假問題,已成為我國會計界、經濟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㈢ 如何謹防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對投資者造成了誤導,極大地損害了其合法權益。對投資者來說,了解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發生的原因、造假企業的套路,學會利用財報分析規避造假標的,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當前,A股上市公司進入年報密集披露期。作為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指南針,財務報表集中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現金流、償債能力等指標,是投資者選擇購買A股標的的重要參考。然而,近年來A股市場不斷上演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給價值投資蒙上了陰影。這些財務造假行為對投資者造成了誤導,極大地損害了其合法權益,值得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是財務造假的多發地,既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也一直是市場監管的重點。上交所相關負責人提醒投資者,隨著近年來並購重組數量增加,有的上市公司承諾業績出現「水漲船高」的情況,但重組標的資產後期很可能達不到承諾的業績。對此,有人就開始「動腦筋」「想辦法」,粉飾業績、虛假披露,對於這些違規行為投資者需要格外警惕。
內容來源:經濟日報
㈣ 證監會和交易所如何查找內幕信息
中國證監會黨委印發了《中國證監會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並下發通知要求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各部門各單位認真組織學習,抓好貫徹落實。
《實施辦法》由總體要求、堅持不懈抓好黨的作風建設、堅決有力懲治腐敗、科學有效預防腐敗和加強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5個部分共23條內容組成,明確了今後一段時期推進證券期貨監管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目標和具體任務。
《實施辦法》根據中央要求,並結合證監會實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證券期貨監管系統特色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堅持不懈抓好黨的作風建設方面,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嚴格遵守《中國證監會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的實施辦法》、《中國證監會廉潔從政八項要求》和證監會紀委「15個嚴禁」等規定。
在堅決有力懲治腐敗方面,要求嚴肅查辦利用行政許可權、日常監管檢查權、稽查辦案權和行政處罰權等進行尋租的案件,查辦進行內幕交易或泄露內幕信息的案件,查辦違規買賣股票、期貨、期權等金融產品或個人投資入股的案件,查辦涉及工程建設領域、信息系統采購和政府采購等方面違法違規的案件。
㈤ 如何披露上市公司違規行為,通過證監會么
你披露舉報?還是公司自己披露?
㈥ 證監會查出上市公司存在內幕交易問題如何處理
處罰,沒收非法收入,相關人員市場禁入,甚至刑罰
㈦ 證監會在什麼情況下會調查上市公司
1、證監會在調查上市公司是在公司涉嫌違規行為,比如違反證券期貨法律法規、回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身答份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情況下。
2、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㈧ 證監會怎麼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一年左右出調查結果。
第一是因為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後多久需要出結果,第二也和涉及的違法違規事項有關,如果事情特別復雜的話,可能調查起來時間要長一些。瀘天化是最快的,兩個月多一點出結果,最慢的是寶碩股份,從立案調查到出結果的時間長達8年。最近幾年,絕大部分案件是一年左右出調查結果。
所遇到的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案件里,絕大部分最後都會有一個行政處罰,只有極個別被認定為不構成違規一般來看,信息披露違規不算是什麼大問題,即使查實,其處罰一般也就是責令公司改正違法行為,給予警告,並處以罰款,再嚴重一點就是公開譴責而已
證券法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報送有關報告,或者報送的報告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依據上述法律規定,信息披露違規最高就是罰款30萬,不會對上市公司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提防莊家趁機惡意砸盤,不要輕易丟掉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