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低估值高估值是股價基於什麼判斷的有沒有系統的學習資料啊
基本靠蒙,真的要判斷估值的話,會計10年以上經驗的話看報表
❷ 10萬=( )億
[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作者:快樂生活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前言】3次機會與1000倍的收益對於一名投資者而言,15年賺1000倍應該是非常罕見的吧,1萬元起步就是1000萬元,10萬元起步就是1億元,聽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目標進行分解,如果是每5年賺10倍呢?這就並非遙不可及了。(俺也有一個五年十倍,50W變成500W,實現財務自由的夢!再往後,我意淫著一半買門面,不在為五斗米折腰,然後拿另一半做一個走遍萬水千山的自由投資人,第二個五年規劃"五年五倍"便OK了!)經濟有周期,股市亦然,從中國和全球股市的歷史來看,每5年往往是一個較大的牛熊周期,而這期間往往醞釀著10倍的機會。且不說2003年到2007年間,多少個股股價漲幅有幾十倍,即使在2009年這樣的小規模反彈中,也有中恆集團、四創電子、古井貢B等股價漲幅在10倍以上的公司,問題是很多人碰到了魚身,卻無法從魚頭吃到魚尾。(嚴重同意輪回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市場參與者是一群烏合之眾,群體人性的瘋狂造就了物極必反的輪回!事實雖然如此,但問題的關鍵是你如何能把控好牛熊轉換的節奏,更為重要的是你如何練就伯樂那雙慧眼!或許中長期投資手冊可以幫我把握一下牛熊的轉換,但想要擁有伯樂那雙慧眼,我還需努力,努力,在努力!先從財務報表學起吧。)查理芒格說,對於一個高明的投資者而言,一生中即使只有20次投資機會,一樣可以富可敵國。15年賺1000倍,也許我們只用3次足矣,問題是如何去尋找、識別並把握這樣的機會。擁有這樣的辦法,恐怕比什麼都強。(你是一個適合投資的人嗎?我曾無數次這樣問自己,是的,我是!我是一名合格的投資人!我會堅定的按照自己的目標走下去!哪怕途中有艱辛、困苦、凄涼、冷眼、嘲笑,我照樣一無返顧,人是需要點精神的,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必須要提前進行一個聽起來有點沮喪的插話:對於95%以上的個人投資者而言,不可能擁有執行5年10倍計劃的技術和藝術。有資產實力的客戶,可以尋找擁有這種理念和能力的資產管理者;而普通投資者不妨去尋找擁有10年10倍機會的基金(歷史上大把10年10倍的封基,開基中也有華安宏利、嘉實增長、興業社會這樣的品種),20年100倍,也足以憑借投資而富裕。(話雖沮喪,但是事實。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曾經努力夠,將來也不會後悔!但我有一個不同觀點,我不會把實現夢想機會任由別人擺布。)但是如果您是一個在25歲擁有10萬可支配資產的有志青年,希望在40歲實現財務自由而退休的話,並擁有強大的自信的話,那就來吧!(小弟今年30,擁有50W可支配資產,也算是有志青年吧,我相信自己,我來了!)【邏輯】10倍從何而來?我們來繼續做算術題:如果把10倍做進一步的拆解,可以拆解為4乘以2.5。這代表著什麼呢?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家公司的股價是10元,市盈率為10倍,業績為1元;如果在5年後,這家的公司的市盈率變為25倍,業績變為4元,股價就變為100元。(我從小對數字敏感,從初一到高三當了六年數學科代表,但仍驚訝於該博主化腐朽為神奇的10倍拆解法!相比而言,自己的拆分顯然有點形式主義了,中看不實用。我將五年十倍,拆分成年均增長58.5%,顯然處在一個輪回市場中,這樣的業績是不可持續的,有點形式主義了,如果硬是要用這個來衡量年度業績,顯然是庸人自擾。余主席那天也在開導我:不要計一年得失,三年不漲,一漲吃五年!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年輕人仍需勵煉!)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個五年周期里,我們找到一家公司凈利潤增長3倍,估值增長1.5倍,就能夠實現5年10倍的計劃。所以,第一是要找到利潤高速增長的公司,第二要在估值較低的時候買入。(我找到了嗎?996算嗎?我不確定!996當前的優勢在於:所處的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寬廣,而且行業處於成長初期,有重組整合做大做強的預期;當前的劣勢在於:公司面臨著一個過度競爭的市場,毛利大幅下滑,公司競爭壁壘不高、可復制性強,公司市場份額在萎縮,公司的重組整合存在不確定性!優勢與劣勢都有待進一步跟蹤,我還要去繼續找尋,找尋傳說中的千里馬)5年增長3倍,只要求公司凈利潤保持年復合增長在33%,A股中還是有不少公司可以達到這個標准,難度在於估值的把握。看A股的歷史,整體的動態市盈率可以高至超過100倍,而低至不到20倍,所以買入點很重要。(一輪牛熊轉換,自己有著深刻的記憶。從6124至1664,自己一直活躍在戰斗中,雖然小有展獲,但卻形成了熊市思維。1664到2100再到1800,一個震盪,早就逃之妖妖,且沾沾自喜,認為又一次短抄成功,這便是熊市思維。執行中期交易系統,可以讓我克服熊市思維,把握相對不錯的買點;但在震盪市中,則會讓自己左右煽耳光,還好這耳光不太重,不至於傷到自己。)而凈利潤的增長率和估值又是相輔相成的,當一家企業在股本未擴張的情況下,凈利潤持續高增長,往往所享受的估值水平也會上升,出現股價連續飆升的"戴維斯雙擊"。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就是要尋找並牢牢把握住"戴維斯雙擊",而非相反。【關鍵】如何找到偉大企業5年10倍投資計劃的核心在於,要求企業業績連續高增長。首先從連續這點來看,在強周期行業中找這樣的機會是事倍功半的,在消費股中尋找是王道(張裕、雲南白葯、古井貢、上海家化都是好的例子)。(在市場中戰鬥了2年多,現在回頭再看看大師們的思想,不得不佩服大道至簡!人有時候就是怪,非要有切膚之痛才會知道鍋原來是鐵打的。巴老一直告訴我們最佳的投資標的是有護城河的日常消費品,而我卻於獐子島、伊利失之交臂,盡管我曾在歷史低位買過他們;林老一直告訴我們,選擇小盤、小盤、小盤,獨一味、魚躍醫療,我卻同樣沒能拿到最後。其實什麼樣的股具有"長牛"特質,大師已經說的太清楚了!)以上企業有以下共同的特點:第一、企業所在行業處在一個快速成長期(例如10年前的地產業,5年前的家電連鎖和如今的醫葯行業);(期貨行業正處於一個快速成長期,因為成熟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商品期貨=4/1,而我們的期貨行業金融期貨才剛剛啟步。)第二、銷售收入穩步擴大。擁有競爭優勢,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定價權,所佔的份額是連續擴大而非縮小(例如萬科、蘇寧等);(可惜996核心競爭優勢不明顯,昔日的光環已不能轉化為定價權,只能跟隨行業的過度競爭而降低產品毛利,市場份額目前也在萎縮中。)第三、隨著銷售額的增加,公司毛利率可以保持並得以提升;凈資產收益率穩步增長。我們允許企業圈錢,但是圈錢後的資產收益率不能下滑,否則對老股東就是一種傷害。(996目前尚還看不到其核心的競爭力,因此毛利提高也無從談起,一切都有待進一步追蹤)第四、企業管理者有企業家精神,並對股東權益敏感(實施了股權激勵等措施)。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多看看公司在年報中的經營目標並看看之後的實踐。一個偉大的企業家應該有足夠的前瞻力和執行力,而不是朝三暮四。(姜系給我的感覺是,雖有前瞻力,但執行力差遠了,做事考慮不縝密,多次傷害小股東感情)第五、公司的盈利模式應該穩定且易於理解。就如巴菲特先生的"鑽石搭檔"查理芒格所言,一家不易理解的公司不值得持有它。另外,易於被理解的公司更容易被後來的投資者追捧,而快速實現股價的上揚。(2009年以來,新能源、新技術企業走勢很火爆,但是真正理解這些技術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996的贏利模式到是易於理解,而且未來增長也是可期的,但關鍵是增多少的問題?月亮很美,但始終離我們太遠了!)第六、公司要便宜。看估值也要看市值。銀行股的估值是很便宜,但是一個10倍PE,3000億市值的企業股價漲10倍;顯然比一個20倍PE,30億市值的企業股價漲10倍的幾率小得多。(996的PE很高,其中包含了重組預期,但從市值來看,具有優勢,試想一個市值200-300億的期貨龍頭股怎麼也不為過,瞧,人家中信市值早已上千億!)盡管這樣去選擇公司很難,但是相對於預測貨幣政策、資金動向、機構行為而言,也許是更容易的事。平時多和一些價值型的投資者朋友交流,也是一種互相啟迪的模式。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我們可以向高手問股,但是不妨多問問或者自己研究下,所問到的公司是否符合以上6條法則呢?(能穿越牛熊周期的好股,少!太少了!用上述6條標准衡量996,顯然996目前還不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好股!消費+小盤往往是出長牛的發源地,自己仍要努力去尋找下一個消費股)【考驗】人性的障礙選股是技術,買賣卻是藝術。前者固然不易,卻可以憑時間來錘煉;後者卻看性格和天賦。(我的理解恰恰相反:選股是藝術,買賣卻是技術!技術可以學習,然後基於概率編制技術標准手冊,實施標准化操作,用來克服人性的弱點。而選股卻是一種模糊的藝術,他存在不確定性,他代表著你的視野與前瞻性)人性的弱點,讓我們在執行5年10倍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大考驗:第一,如果買入後,公司股價不漲反跌,該怎麼辦?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出現該怎麼辦?第三,股價已經漲了3倍了,是不是該見好就收,或者做個波段?(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格式化,按《交易手冊》執行操作,幫助自己克服人性的弱點,逐步提高知行合一指數,目前自己的知行合一很低很低!)這三大考驗之所以會讓我們對投資產生疑慮和動搖,其實都可以歸結於一個主因:我們對自己所投資的公司及其成長模式和方向並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輕微的風吹草動或者說誘惑,都可能動搖我們的初衷。所以,對於"5年10倍"計劃而言,必須只能投資自己熟悉並經過深度研究的行業和公司,同時研究的深度應該達到並超越市場平均水平才能獲得超額收益。(是啊!曾經的一個個情人早已一飛升天,怪只怪自己是個"葉公",讀後感《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真正的理解所持有的公司,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花時間對公司的基本面進行研究與分析,這塊也是未來1-2年內,自己提高的一個方向!)如果對所投資的企業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話,我們再面臨考驗的時候就會從容很多:第一,如果當時買入的理由沒有變化,股價下跌我們應該高興,因為我們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記住我們的操作周期是5年,而不是5天。第二,如果中途出現可供替代者,我們同樣要考慮其成長性、安全邊際是否更為優異,如果答案為否,我們沒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負擔,因為我們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顆珍珠,而非去尋找全部的珍珠。(實踐證明,作為一名個人投資者,跟蹤企業的能力的5到10家,否則是另外一種攤薄)(持有996的日子裡,讓我意識到一顆珍珠往往有賭博成分,3-5顆珍珠是比較理想的一個組合。假設這其中有一顆假貨、也並不影響自己的達成目標。)第三:當股價如期大幅上漲之後,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該怎麼辦?當經濟出現周期,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我們是否需要迴避風險?要戰勝這個考驗,我們必須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戰勝周期的,優秀的管理層會利用經濟的波動加速發展而非相反。例如沃爾瑪在股價實現數千倍上漲的過程中,中間同樣遇到過大幅下挫的情況,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這些波動其實都可以淡化。(我不否認這是一種大師級的謀略,但現階段我對此不感興趣。對於中期趨勢的變化,我會根據手冊對倉位進行標准化操作,當然這是以周線為級別的,往往是以月為周期的。因為我認為中期趨勢是可以被利用並發揮效用的。記住巴菲特所說:股價的漲跌並不是我們做出投資決策的理由。當然,如果我們的確通過實戰擁有了波段操作能力,並在實踐中證明可以戰勝市場的話,我們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這種波段,應該起碼是以月為周期來計算。【行動】找到你的聖杯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易行難。找到適合自己的聖杯(交易法則和紀律),並不斷完善,是踐行5年10倍計劃的關鍵所在。路註定是布滿荊棘的,我們希望做的是少走彎路。(我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交易手冊,並在不斷完善,目前存在兩個改進方向:一是當資金面處於中位時,執行手冊往往會面臨自己左右煽耳光的尷尬,還好對自己傷害不太大,但如何去減少煽耳光概率是日後改進手冊的一個方向;二是如何提高知行合一指數,目前自己這方面顯然是差勁的,說到底還是人性在做怪,持續改進吧)投資實踐顯示,充分理解"安全邊際"、"觸發時機"、"長期跟蹤"這些概念並靈活運用是必要的。安全邊際和健全心態芒格說過,如果你不敢滿倉的股票,那就一股就不要買,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就不要拿!且不談論是否能賺錢,要讓一個人把全副身家壓在一項投資上,相信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虧"。但能做到不虧的只有"現金",股票這類風險資產,我們只能追求相對安全。從經驗中來看,人們說到安全邊際,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說的,安全邊際第一步是要資產的健康。很多人總是喜歡說,"今天虧了一部車"、"昨天賺了一個洗手間",這種觀念和導向是非常錯誤的,要是巴菲特或者蓋茨天天這么想,早就抽風了。一位成熟的投資者,必須做到把投資和生活有效隔離,這樣才能不會被市值的波動影響了心情進而影響了投資決策。(我常常在想,我們很多人買房子,也為的是投資,但卻從沒見一天到晚盯著房價波動的人,而是買了之後都是閑庭信步,等著慢慢升值。那麼,為什麼抄股我們不能有這種心態呢?)舉一個例子,一個家庭資產200萬元,每年工資扣除支出結餘20萬元的投資人,拿出60萬元投資,設立35%的止損線。如果嚴格執行止損,那最大的損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連續遭遇3個跌停板,也不會對生活造成什麼沖擊,完全可以泰然處之。反之,一個家庭資產60萬元,年收入結餘6萬元的人,借款60萬元炒股,一個跌停板可能就傷筋動骨了。對於5年10倍計劃來說,10萬元的本金就可以再15年後創造億元的財富,我們不必要鋌而走險。李嘉誠說,"散戶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相比而言,我算是比較激進的了,我沒信心15年1000倍,因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五年十倍,實現財務自由,所以我出拳要重點,當然前提是不借錢抄股,即便虧了本,不能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第二層意義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價廉。但是怎麼樣才算便宜,這就見仁見智了。不能說破凈的鋼鐵股比100倍PE的網路便宜。對於成長股來說,多用PE和PEG,市銷比等指標,參考歷史估值、行業估值、海外比較等等。價廉多出現在熊市的中後期,例如麗珠B這樣主營連續20%以上增長的醫葯股,也出現過跌破凈資產的情況,這就是明顯的低估了。而產業資本的回購,也是低估的一種表徵。(個股估值上的安全太難把握了,到是大盤估值上的安全相對好把握點,在熊市的中後期克服熊市思維,買點打折商品才是最實在的行動!)買入時機和節奏遇到了一家心儀又便宜的公司,在動手買入之前,應該先回答這么幾個問題?1、為什麼好公司會有這么便宜的價格?是熊市導致的盲目,還是自己的判斷可能會有誤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級利空?2、買入之後可以忍耐多久的不應期?買入後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虧損?3、計劃用多大倉位買入,一次性買入還是分批買入?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對於公司的判斷市場上總是有分歧存在,分歧從產生到消失,影響著股價的變化。投資不能盲從,也不能太自負,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對公司價值的判斷進行比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問題,那就放心去做。股價的走勢受估值影響大,但估值最終決定於業績,對於一家正處在業績釋放期的公司,我們更要擔心的是錯失爆發機會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買入半年之後,公司股價持續不漲,而業績也沒有如期兌現,那就必須做自我檢討了。我們可以用3個月來忍耐股價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來忍耐沒達到你預期的管理層。我們不必苛責買在最低的位置,這是技術派的目標,但我們要避免一買就被嚴重套牢,對於明顯下跌趨勢的個股,採用分批買入的方式比一次性買入更為合適;而在底部盤桓很久,開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則相反。當然,實踐上的經驗會讓我們更容易聽到"扳機"的聲音,減少等待的時機。例如,古井貢B,從2008年底2.4啟動,2年漲了近15倍,一個關鍵的觸發點就是換了股東,隨後業績爆發,股價也做火箭。在解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我們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這一原因開始改變的時候,要抓家時間上車了。再舉一個例子,即使處在東部華僑城的舊廠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凈,市銷比是同行的1/5,這是明顯的不合理,但是從PE上看,又是合理的。這就是分歧所在,問題在於管理層沒有釋放業績的動力,如果動力源出現了,糾偏就會開始。這樣的情況,適合小倉位買入,保持持續的跟蹤,等待機會。在橄欖樹下徘徊,期待遇見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倉位管理和集中持倉經常會聽到有人興高采烈地說,今天我有3個股票漲停了!敢問這位神仙,您一共買了幾只股票?漲停股票倉位佔比多少?整體盈利率多少?好股不求多,一隻足以!買了10隻股票,3隻漲停的收益也許還比不讓滿倉一隻漲幅5%的股票。市場上有兩種極端,因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過分散持倉來規避風險,要麼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擲。但大部分個人投資者的誤區是前者,為什麼不敢重倉甚至滿倉一隻個股呢,因為有心理障礙:害怕判斷有誤凈值快速蒸發,或者擔心錯失了其他機會。要意識到,分散持倉不能分散系統性風險(例如530),同時分散持倉在分散個股風險的同時,也在拉低收益率。對於重倉某隻個股,可能失去的其他投資機會,正如前文所說,我們要找的的是最美的那顆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項鏈!如果喜歡分散投資的話,那就去買基金吧!(關於買賣時機及倉位管理,我會按照《手冊》去標准化操作,不用太過糾結!)開始可以用操作紀律來解決這種心理障礙:一隻有潛力的"珍珠"但"扳機"還沒有響,上1成倉位;低估原因被解決,扳機叩響,加到3-4成;業績陸續釋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墊夠厚加到5-7成。(我的看法不同:當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剩下的也只有魚尾了,而我需要的是魚身)5年10倍計劃,是要找自己熟悉並經過深度研究的行業和公司,研究深度要達到並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滿倉買,甚至借錢買!這個機會只給眼光和膽量俱全的人。(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滿倉買,甚至借錢買!這是一個偽命題,反對借錢買股票,會死人的!)持續跟蹤和賣出時機不少人碰到過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沒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續跟蹤的能力,對於公司的成長和興衰,心裡沒譜。要麼割肉就跑了,要麼大漲之後守不住之後再也沒買回來。如果公司董事長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鐵哥們,長期跟蹤是很便利的,但這有內幕交易的風險,也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歡調研,但他們依然對於公司的變化洞若觀火。如果是一個勤奮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資者,陽光下的利潤,已經足夠賺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鑒:1、定期瀏覽公司主頁,關注領導講話和媒體報道透漏的經營目標。我們來看個例子,2010年9月9日,深圳特區報報道,《深圳市zf與中國醫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提到,"昨晚,深圳市zf與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在五洲賓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葯研發、醫葯流通、醫葯生產、醫葯綜合服務四個領域加強合作。深圳市長許勤、副市長袁寶成,中國醫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總經理佘魯林等出席簽約儀式。"(紅色字表示這是黨報的通稿,要經過審查或發表的,不是信口開河的股評)"據悉,中國醫葯集團和深圳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首個大型合作項目--深圳一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完成股權交割以來,經營實力和經營業績得到了長足發展,年銷售收入從當初的15.7億元,到2009年突破100億元,增長6倍多,今年計劃將突破130億元,並力爭"十二五"末銷售規模達到1000億元。目前,該集團在深多個項目也即將開工建設或啟動規劃。"(5年後銷售額翻8倍,這是遠景規劃,是個5年10倍的參考標的)2、有機會盡量參加股東大會,目的不是為了聽董事長說什麼,而是結識一些長期持有並關注該公司的股友,通過交流加強對公司的理解。3、多泡下55168相關個股的帖子,拋磚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一般人有選擇性吸收信息的特點,聽不進不同意見,善意的批評會幫助我們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4、找到對"珍珠公司"長期跟蹤的行業研究員,除了看新財富排名,還要看他過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頻度,多找找他的報告來看。(例如,在中投研究所的周銳,對同在深圳的一致就保持著長期關注)5、盡量尋找關系了解公司的運營:銷售人員、上游、下游,側面了解。6、有渠道的人,去了解機構投資者在公司進出的節奏和原因。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擔當的股東,利用機會為公司的成長獻計獻策,這是頂級的投資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距離很遠,我們有目標要努力。(都是些很好的方法,值得學習。慶幸996里有一幫子戰友,會定期發布公司基本面信息,在此向戰友的辛勤勞動致敬!)如果公司的業績成長符合預期並超過預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范圍之內,那堅定持有是唯一的選擇。系統性原因導致的下跌,帶來的是買入機會,因為好公司終究會起來,而且會走的更遠。例子太多,無須舉證。5年10倍的買入持有計劃,絕不意味著"鴕鳥戰術",而是通過專注和勤奮,跟蹤公司的成長,進而獲取超額的收益。而這種專注,也意味著必要的放棄:放棄部分娛樂和休閑,放棄其他投資機會,有勇氣、有耐心去應對路途上的波折,迎接財富巨大增值的喜悅。(不能用"鴕鳥戰術",而是通過專注和勤奮,跟蹤公司的成長!我有錯,我要改!)同路的人,讓我們相攜而行!(不知道這文章出自那位大俠之手,要知道的話,立馬發信息:"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老大,我來了!")MSN()〔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❸ QQ訪問與QQ軟體無乾的電腦軟體干什麼
監控
或者是QQ醫生訪問的
❹ 為何大牛股多賺錢人少
美股的最大明星蘋果,近4年時間不過漲了約倍,同期亞馬遜漲了5.5倍,谷歌漲了僅1.46倍。而A股的大華股份、國海證券、冠豪高新4年間均漲了約14倍,中恆集團漲幅更曾高達21倍。牛股多,漲勢猛,但A股的投資者多數賺不到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流動性欠缺少數股漲 2007年A股和道指一起創下了歷史高點。但之後的幾年裡,GDP連年兩位數增長的中國,股市卻是熊冠全球;而全球金融海嘯發源地的美國,國家信用都被降了級,可股市一片鶯歌燕舞,道指目前已創歷史新高。作為資金推動的市場,美國幾年來的量化寬松政策,釋放流動性促使股市大牛。而A股忽松忽緊的貨幣政策,缺乏大資金推動藍籌和指數,多數情況下只有小規模資金玩小盤股,賺錢的當然只是少數人。 ■申銀萬國謝偉玉 美國股市連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強勁反彈帶動美國經濟明顯好轉,流動性寬松且風險偏好上升,導致全球資金湧入美股;美元走強,資金乃至產業迴流美國,對中國將構成挑戰,全球資金將更青睞美元資產而非有人民幣貶值預期的中國資產;美國的製造業回歸和能源獨立戰略將降低對中國製成品的需求,對中國出口構成壓制。 ■媒體人戰旗 我國央行持續正回購,收迴流動性,這意味著A股所背靠的資金的確處於收緊的預期中,貨幣收緊,股市縮水。而美國的寬松貨幣政策使全球資金流向可能會發生巨變,從亞太新興市場流向歐美市場,如此就使得亞太股市的資金面面臨著考驗。A股在去年底以來的走勢,不少觀點認為是QFII等境外資金抄底所催升的行情,一旦全球資金從亞太市場迴流歐美發達市場,必然會影響著QFII等境外資金對A股的配置。 沒偉大公司難有偉大股市 有好公司才有高回報;沒有偉大的公司就沒有偉大的股市。美國的大牛股是蘋果、谷歌、亞馬遜這些橫掃全球的高科技、高端服務業公司股票,它們的大漲不由得你不服。而中國股市的股票價值似乎總在飄忽不定中,地產、高端白酒漲了近十年,但一紙限令讓今後的走勢難以捉摸;銀行估值雖然低,但存在的壞賬等問題也讓人不敢放手一搏…… ■職業投資人戴思列 ■律師金焰美國的上市公司平均凈資產年回報率為30%,中國上市公司達到10%就算不錯了,因此美國的企業更有效率。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可能美國股市更容易賺錢,但對專業投資者來說,中國股市機會更大,如果選對了股票,從股價差獲得的收益有時很驚人。新興行業,有好的盈利模式,有好的CEO,能把募集到的資金投放到好項目中去,才算是好公司。 以炒作為宗旨的股市文化 做股票就意味著高拋低吸,做短線,賺差價,已經成為A股投資者的共識。私募、游資,甚至公募基金等大機構也在樂此不疲地進行短炒操作,投機性的短炒已經成為A股的一種文化。在許多因素都不確定的情況下,大家都把短期內獲利最大作為終極目標,所以除了少部分主動炒作的機構,一般投資者對大牛股想跟是很難跟上的。 ■私募人士老黃 現在所謂的市值管理,在較大程度上與過去的莊家行為相似。股價的高度取決於主力的策劃水平。最近西部有家公司的股價表現不錯,從策劃的痕跡來看,這家公司首先是傍上了城鎮化主題,接著主打年報高成長路線,後面又搞主營業務轉型,從製造業轉向能源領域。現在很多小盤股有大小非,因此一開始就要與他們協商好,把股價做到什麼地步時可以在大宗交易平台接貨,這樣風險就會小不少。 ■媒體人黃瑩穎 業內某私募人士介紹,做股價的公司一般有三類:一是市價低於定增價,急於拉股價以順利實現融資的;二是剛做完股權激勵,股價就出現下跌,行權價與市價離得不太遠的;三是大股東想減持,又不滿意目前股價的。但用於這種操作的資金量不宜過大。一是很難拿到大量籌碼,若能拿到大量籌碼,說明主力正在打壓;二是信息存在不對稱,若大量買入,進出不方便,很容易深陷其中。 【股民觀點】 ■PZ證協-錦鴻:大多數人都能賺錢的叫做投資,僅有少數人能暴富的那叫投機!美股與A股根本就是兩個世界。 ■一株向日葵jz:股市越不成熟越好,越有風險越好;水至清則無魚,渾水好摸魚呀。 ■Hello浪淘沙:要想成為牛股,就要看所講的故事是否打動大多數人了,越動聽走得越牛!!
❺ 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
[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作者:快樂生活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前言】3次機會與1000倍的收益對於一名投資者而言,15年賺1000倍應該是非常罕見的吧,1萬元起步就是1000萬元,10萬元起步就是1億元,聽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目標進行分解,如果是每5年賺10倍呢?這就並非遙不可及了。(俺也有一個五年十倍,50W變成500W,實現財務自由的夢!再往後,我意淫著一半買門面,不在為五斗米折腰,然後拿另一半做一個走遍萬水千山的自由投資人,第二個五年規劃"五年五倍"便OK了!)經濟有周期,股市亦然,從中國和全球股市的歷史來看,每5年往往是一個較大的牛熊周期,而這期間往往醞釀著10倍的機會。且不說2003年到2007年間,多少個股股價漲幅有幾十倍,即使在2009年這樣的小規模反彈中,也有中恆集團、四創電子、古井貢B等股價漲幅在10倍以上的公司,問題是很多人碰到了魚身,卻無法從魚頭吃到魚尾。(嚴重同意輪回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市場參與者是一群烏合之眾,群體人性的瘋狂造就了物極必反的輪回!事實雖然如此,但問題的關鍵是你如何能把控好牛熊轉換的節奏,更為重要的是你如何練就伯樂那雙慧眼!或許中長期投資手冊可以幫我把握一下牛熊的轉換,但想要擁有伯樂那雙慧眼,我還需努力,努力,在努力!先從財務報表學起吧。)查理芒格說,對於一個高明的投資者而言,一生中即使只有20次投資機會,一樣可以富可敵國。15年賺1000倍,也許我們只用3次足矣,問題是如何去尋找、識別並把握這樣的機會。擁有這樣的辦法,恐怕比什麼都強。(你是一個適合投資的人嗎?我曾無數次這樣問自己,是的,我是!我是一名合格的投資人!我會堅定的按照自己的目標走下去!哪怕途中有艱辛、困苦、凄涼、冷眼、嘲笑,我照樣一無返顧,人是需要點精神的,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必須要提前進行一個聽起來有點沮喪的插話:對於95%以上的個人投資者而言,不可能擁有執行5年10倍計劃的技術和藝術。有資產實力的客戶,可以尋找擁有這種理念和能力的資產管理者;而普通投資者不妨去尋找擁有10年10倍機會的基金(歷史上大把10年10倍的封基,開基中也有華安宏利、嘉實增長、興業社會這樣的品種),20年100倍,也足以憑借投資而富裕。(話雖沮喪,但是事實。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曾經努力夠,將來也不會後悔!但我有一個不同觀點,我不會把實現夢想機會任由別人擺布。)但是如果您是一個在25歲擁有10萬可支配資產的有志青年,希望在40歲實現財務自由而退休的話,並擁有強大的自信的話,那就來吧!(小弟今年30,擁有50W可支配資產,也算是有志青年吧,我相信自己,我來了!)【邏輯】10倍從何而來?我們來繼續做算術題:如果把10倍做進一步的拆解,可以拆解為4乘以2.5。這代表著什麼呢?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家公司的股價是10元,市盈率為10倍,業績為1元;如果在5年後,這家的公司的市盈率變為25倍,業績變為4元,股價就變為100元。(我從小對數字敏感,從初一到高三當了六年數學科代表,但仍驚訝於該博主化腐朽為神奇的10倍拆解法!相比而言,自己的拆分顯然有點形式主義了,中看不實用。我將五年十倍,拆分成年均增長58.5%,顯然處在一個輪回市場中,這樣的業績是不可持續的,有點形式主義了,如果硬是要用這個來衡量年度業績,顯然是庸人自擾。余主席那天也在開導我:不要計一年得失,三年不漲,一漲吃五年!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年輕人仍需勵煉!)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個五年周期里,我們找到一家公司凈利潤增長3倍,估值增長1.5倍,就能夠實現5年10倍的計劃。所以,第一是要找到利潤高速增長的公司,第二要在估值較低的時候買入。(我找到了嗎?996算嗎?我不確定!996當前的優勢在於:所處的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寬廣,而且行業處於成長初期,有重組整合做大做強的預期;當前的劣勢在於:公司面臨著一個過度競爭的市場,毛利大幅下滑,公司競爭壁壘不高、可復制性強,公司市場份額在萎縮,公司的重組整合存在不確定性!優勢與劣勢都有待進一步跟蹤,我還要去繼續找尋,找尋傳說中的千里馬)5年增長3倍,只要求公司凈利潤保持年復合增長在33%,A股中還是有不少公司可以達到這個標准,難度在於估值的把握。看A股的歷史,整體的動態市盈率可以高至超過100倍,而低至不到20倍,所以買入點很重要。(一輪牛熊轉換,自己有著深刻的記憶。從6124至1664,自己一直活躍在戰斗中,雖然小有展獲,但卻形成了熊市思維。1664到2100再到1800,一個震盪,早就逃之妖妖,且沾沾自喜,認為又一次短抄成功,這便是熊市思維。執行中期交易系統,可以讓我克服熊市思維,把握相對不錯的買點;但在震盪市中,則會讓自己左右煽耳光,還好這耳光不太重,不至於傷到自己。)而凈利潤的增長率和估值又是相輔相成的,當一家企業在股本未擴張的情況下,凈利潤持續高增長,往往所享受的估值水平也會上升,出現股價連續飆升的"戴維斯雙擊"。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就是要尋找並牢牢把握住"戴維斯雙擊",而非相反。【關鍵】如何找到偉大企業5年10倍投資計劃的核心在於,要求企業業績連續高增長。首先從連續這點來看,在強周期行業中找這樣的機會是事倍功半的,在消費股中尋找是王道(張裕、雲南白葯、古井貢、上海家化都是好的例子)。(在市場中戰鬥了2年多,現在回頭再看看大師們的思想,不得不佩服大道至簡!人有時候就是怪,非要有切膚之痛才會知道鍋原來是鐵打的。巴老一直告訴我們最佳的投資標的是有護城河的日常消費品,而我卻於獐子島、伊利失之交臂,盡管我曾在歷史低位買過他們;林老一直告訴我們,選擇小盤、小盤、小盤,獨一味、魚躍醫療,我卻同樣沒能拿到最後。其實什麼樣的股具有"長牛"特質,大師已經說的太清楚了!)以上企業有以下共同的特點:第一、企業所在行業處在一個快速成長期(例如10年前的地產業,5年前的家電連鎖和如今的醫葯行業);(期貨行業正處於一個快速成長期,因為成熟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商品期貨=4/1,而我們的期貨行業金融期貨才剛剛啟步。)第二、銷售收入穩步擴大。擁有競爭優勢,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定價權,所佔的份額是連續擴大而非縮小(例如萬科、蘇寧等);(可惜996核心競爭優勢不明顯,昔日的光環已不能轉化為定價權,只能跟隨行業的過度競爭而降低產品毛利,市場份額目前也在萎縮中。)第三、隨著銷售額的增加,公司毛利率可以保持並得以提升;凈資產收益率穩步增長。我們允許企業圈錢,但是圈錢後的資產收益率不能下滑,否則對老股東就是一種傷害。(996目前尚還看不到其核心的競爭力,因此毛利提高也無從談起,一切都有待進一步追蹤)第四、企業管理者有企業家精神,並對股東權益敏感(實施了股權激勵等措施)。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多看看公司在年報中的經營目標並看看之後的實踐。一個偉大的企業家應該有足夠的前瞻力和執行力,而不是朝三暮四。(姜系給我的感覺是,雖有前瞻力,但執行力差遠了,做事考慮不縝密,多次傷害小股東感情)第五、公司的盈利模式應該穩定且易於理解。就如巴菲特先生的"鑽石搭檔"查理芒格所言,一家不易理解的公司不值得持有它。另外,易於被理解的公司更容易被後來的投資者追捧,而快速實現股價的上揚。(2009年以來,新能源、新技術企業走勢很火爆,但是真正理解這些技術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996的贏利模式到是易於理解,而且未來增長也是可期的,但關鍵是增多少的問題?月亮很美,但始終離我們太遠了!)第六、公司要便宜。看估值也要看市值。銀行股的估值是很便宜,但是一個10倍PE,3000億市值的企業股價漲10倍;顯然比一個20倍PE,30億市值的企業股價漲10倍的幾率小得多。(996的PE很高,其中包含了重組預期,但從市值來看,具有優勢,試想一個市值200-300億的期貨龍頭股怎麼也不為過,瞧,人家中信市值早已上千億!)盡管這樣去選擇公司很難,但是相對於預測貨幣政策、資金動向、機構行為而言,也許是更容易的事。平時多和一些價值型的投資者朋友交流,也是一種互相啟迪的模式。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我們可以向高手問股,但是不妨多問問或者自己研究下,所問到的公司是否符合以上6條法則呢?(能穿越牛熊周期的好股,少!太少了!用上述6條標准衡量996,顯然996目前還不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好股!消費+小盤往往是出長牛的發源地,自己仍要努力去尋找下一個消費股)【考驗】人性的障礙選股是技術,買賣卻是藝術。前者固然不易,卻可以憑時間來錘煉;後者卻看性格和天賦。(我的理解恰恰相反:選股是藝術,買賣卻是技術!技術可以學習,然後基於概率編制技術標准手冊,實施標准化操作,用來克服人性的弱點。而選股卻是一種模糊的藝術,他存在不確定性,他代表著你的視野與前瞻性)人性的弱點,讓我們在執行5年10倍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大考驗:第一,如果買入後,公司股價不漲反跌,該怎麼辦?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出現該怎麼辦?第三,股價已經漲了3倍了,是不是該見好就收,或者做個波段?(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格式化,按《交易手冊》執行操作,幫助自己克服人性的弱點,逐步提高知行合一指數,目前自己的知行合一很低很低!)這三大考驗之所以會讓我們對投資產生疑慮和動搖,其實都可以歸結於一個主因:我們對自己所投資的公司及其成長模式和方向並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輕微的風吹草動或者說誘惑,都可能動搖我們的初衷。所以,對於"5年10倍"計劃而言,必須只能投資自己熟悉並經過深度研究的行業和公司,同時研究的深度應該達到並超越市場平均水平才能獲得超額收益。(是啊!曾經的一個個情人早已一飛升天,怪只怪自己是個"葉公",讀後感《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真正的理解所持有的公司,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花時間對公司的基本面進行研究與分析,這塊也是未來1-2年內,自己提高的一個方向!)如果對所投資的企業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話,我們再面臨考驗的時候就會從容很多:第一,如果當時買入的理由沒有變化,股價下跌我們應該高興,因為我們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記住我們的操作周期是5年,而不是5天。第二,如果中途出現可供替代者,我們同樣要考慮其成長性、安全邊際是否更為優異,如果答案為否,我們沒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負擔,因為我們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顆珍珠,而非去尋找全部的珍珠。(實踐證明,作為一名個人投資者,跟蹤企業的能力的5到10家,否則是另外一種攤薄)(持有996的日子裡,讓我意識到一顆珍珠往往有賭博成分,3-5顆珍珠是比較理想的一個組合。假設這其中有一顆假貨、也並不影響自己的達成目標。)第三:當股價如期大幅上漲之後,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該怎麼辦?當經濟出現周期,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我們是否需要迴避風險?要戰勝這個考驗,我們必須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戰勝周期的,優秀的管理層會利用經濟的波動加速發展而非相反。例如沃爾瑪在股價實現數千倍上漲的過程中,中間同樣遇到過大幅下挫的情況,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這些波動其實都可以淡化。(我不否認這是一種大師級的謀略,但現階段我對此不感興趣。對於中期趨勢的變化,我會根據手冊對倉位進行標准化操作,當然這是以周線為級別的,往往是以月為周期的。因為我認為中期趨勢是可以被利用並發揮效用的。記住巴菲特所說:股價的漲跌並不是我們做出投資決策的理由。當然,如果我們的確通過實戰擁有了波段操作能力,並在實踐中證明可以戰勝市場的話,我們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這種波段,應該起碼是以月為周期來計算。【行動】找到你的聖杯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易行難。找到適合自己的聖杯(交易法則和紀律),並不斷完善,是踐行5年10倍計劃的關鍵所在。路註定是布滿荊棘的,我們希望做的是少走彎路。(我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交易手冊,並在不斷完善,目前存在兩個改進方向:一是當資金面處於中位時,執行手冊往往會面臨自己左右煽耳光的尷尬,還好對自己傷害不太大,但如何去減少煽耳光概率是日後改進手冊的一個方向;二是如何提高知行合一指數,目前自己這方面顯然是差勁的,說到底還是人性在做怪,持續改進吧)投資實踐顯示,充分理解"安全邊際"、"觸發時機"、"長期跟蹤"這些概念並靈活運用是必要的。安全邊際和健全心態芒格說過,如果你不敢滿倉的股票,那就一股就不要買,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就不要拿!且不談論是否能賺錢,要讓一個人把全副身家壓在一項投資上,相信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虧"。但能做到不虧的只有"現金",股票這類風險資產,我們只能追求相對安全。從經驗中來看,人們說到安全邊際,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說的,安全邊際第一步是要資產的健康。很多人總是喜歡說,"今天虧了一部車"、"昨天賺了一個洗手間",這種觀念和導向是非常錯誤的,要是巴菲特或者蓋茨天天這么想,早就抽風了。一位成熟的投資者,必須做到把投資和生活有效隔離,這樣才能不會被市值的波動影響了心情進而影響了投資決策。(我常常在想,我們很多人買房子,也為的是投資,但卻從沒見一天到晚盯著房價波動的人,而是買了之後都是閑庭信步,等著慢慢升值。那麼,為什麼抄股我們不能有這種心態呢?)舉一個例子,一個家庭資產200萬元,每年工資扣除支出結餘20萬元的投資人,拿出60萬元投資,設立35%的止損線。如果嚴格執行止損,那最大的損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連續遭遇3個跌停板,也不會對生活造成什麼沖擊,完全可以泰然處之。反之,一個家庭資產60萬元,年收入結餘6萬元的人,借款60萬元炒股,一個跌停板可能就傷筋動骨了。對於5年10倍計劃來說,10萬元的本金就可以再15年後創造億元的財富,我們不必要鋌而走險。李嘉誠說,"散戶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相比而言,我算是比較激進的了,我沒信心15年1000倍,因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五年十倍,實現財務自由,所以我出拳要重點,當然前提是不借錢抄股,即便虧了本,不能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第二層意義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價廉。但是怎麼樣才算便宜,這就見仁見智了。不能說破凈的鋼鐵股比100倍PE的網路便宜。對於成長股來說,多用PE和PEG,市銷比等指標,參考歷史估值、行業估值、海外比較等等。價廉多出現在熊市的中後期,例如麗珠B這樣主營連續20%以上增長的醫葯股,也出現過跌破凈資產的情況,這就是明顯的低估了。而產業資本的回購,也是低估的一種表徵。(個股估值上的安全太難把握了,到是大盤估值上的安全相對好把握點,在熊市的中後期克服熊市思維,買點打折商品才是最實在的行動!)買入時機和節奏遇到了一家心儀又便宜的公司,在動手買入之前,應該先回答這么幾個問題?1、為什麼好公司會有這么便宜的價格?是熊市導致的盲目,還是自己的判斷可能會有誤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級利空?2、買入之後可以忍耐多久的不應期?買入後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虧損?3、計劃用多大倉位買入,一次性買入還是分批買入?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對於公司的判斷市場上總是有分歧存在,分歧從產生到消失,影響著股價的變化。投資不能盲從,也不能太自負,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對公司價值的判斷進行比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問題,那就放心去做。股價的走勢受估值影響大,但估值最終決定於業績,對於一家正處在業績釋放期的公司,我們更要擔心的是錯失爆發機會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買入半年之後,公司股價持續不漲,而業績也沒有如期兌現,那就必須做自我檢討了。我們可以用3個月來忍耐股價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來忍耐沒達到你預期的管理層。我們不必苛責買在最低的位置,這是技術派的目標,但我們要避免一買就被嚴重套牢,對於明顯下跌趨勢的個股,採用分批買入的方式比一次性買入更為合適;而在底部盤桓很久,開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則相反。當然,實踐上的經驗會讓我們更容易聽到"扳機"的聲音,減少等待的時機。例如,古井貢B,從2008年底2.4啟動,2年漲了近15倍,一個關鍵的觸發點就是換了股東,隨後業績爆發,股價也做火箭。在解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我們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這一原因開始改變的時候,要抓家時間上車了。再舉一個例子,即使處在東部華僑城的舊廠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凈,市銷比是同行的1/5,這是明顯的不合理,但是從PE上看,又是合理的。這就是分歧所在,問題在於管理層沒有釋放業績的動力,如果動力源出現了,糾偏就會開始。這樣的情況,適合小倉位買入,保持持續的跟蹤,等待機會。在橄欖樹下徘徊,期待遇見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倉位管理和集中持倉經常會聽到有人興高采烈地說,今天我有3個股票漲停了!敢問這位神仙,您一共買了幾只股票?漲停股票倉位佔比多少?整體盈利率多少?好股不求多,一隻足以!買了10隻股票,3隻漲停的收益也許還比不讓滿倉一隻漲幅5%的股票。市場上有兩種極端,因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過分散持倉來規避風險,要麼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擲。但大部分個人投資者的誤區是前者,為什麼不敢重倉甚至滿倉一隻個股呢,因為有心理障礙:害怕判斷有誤凈值快速蒸發,或者擔心錯失了其他機會。要意識到,分散持倉不能分散系統性風險(例如530),同時分散持倉在分散個股風險的同時,也在拉低收益率。對於重倉某隻個股,可能失去的其他投資機會,正如前文所說,我們要找的的是最美的那顆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項鏈!如果喜歡分散投資的話,那就去買基金吧!(關於買賣時機及倉位管理,我會按照《手冊》去標准化操作,不用太過糾結!)開始可以用操作紀律來解決這種心理障礙:一隻有潛力的"珍珠"但"扳機"還沒有響,上1成倉位;低估原因被解決,扳機叩響,加到3-4成;業績陸續釋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墊夠厚加到5-7成。(我的看法不同:當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剩下的也只有魚尾了,而我需要的是魚身)5年10倍計劃,是要找自己熟悉並經過深度研究的行業和公司,研究深度要達到並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滿倉買,甚至借錢買!這個機會只給眼光和膽量俱全的人。(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滿倉買,甚至借錢買!這是一個偽命題,反對借錢買股票,會死人的!)持續跟蹤和賣出時機不少人碰到過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沒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續跟蹤的能力,對於公司的成長和興衰,心裡沒譜。要麼割肉就跑了,要麼大漲之後守不住之後再也沒買回來。如果公司董事長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鐵哥們,長期跟蹤是很便利的,但這有內幕交易的風險,也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歡調研,但他們依然對於公司的變化洞若觀火。如果是一個勤奮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資者,陽光下的利潤,已經足夠賺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鑒:1、定期瀏覽公司主頁,關注領導講話和媒體報道透漏的經營目標。我們來看個例子,2010年9月9日,深圳特區報報道,《深圳市zf與中國醫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提到,"昨晚,深圳市zf與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在五洲賓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葯研發、醫葯流通、醫葯生產、醫葯綜合服務四個領域加強合作。深圳市長許勤、副市長袁寶成,中國醫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總經理佘魯林等出席簽約儀式。"(紅色字表示這是黨報的通稿,要經過審查或發表的,不是信口開河的股評)"據悉,中國醫葯集團和深圳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首個大型合作項目--深圳一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完成股權交割以來,經營實力和經營業績得到了長足發展,年銷售收入從當初的15.7億元,到2009年突破100億元,增長6倍多,今年計劃將突破130億元,並力爭"十二五"末銷售規模達到1000億元。目前,該集團在深多個項目也即將開工建設或啟動規劃。"(5年後銷售額翻8倍,這是遠景規劃,是個5年10倍的參考標的)2、有機會盡量參加股東大會,目的不是為了聽董事長說什麼,而是結識一些長期持有並關注該公司的股友,通過交流加強對公司的理解。3、多泡下55168相關個股的帖子,拋磚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一般人有選擇性吸收信息的特點,聽不進不同意見,善意的批評會幫助我們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4、找到對"珍珠公司"長期跟蹤的行業研究員,除了看新財富排名,還要看他過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頻度,多找找他的報告來看。(例如,在中投研究所的周銳,對同在深圳的一致就保持著長期關注)5、盡量尋找關系了解公司的運營:銷售人員、上游、下游,側面了解。6、有渠道的人,去了解機構投資者在公司進出的節奏和原因。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擔當的股東,利用機會為公司的成長獻計獻策,這是頂級的投資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距離很遠,我們有目標要努力。(都是些很好的方法,值得學習。慶幸996里有一幫子戰友,會定期發布公司基本面信息,在此向戰友的辛勤勞動致敬!)如果公司的業績成長符合預期並超過預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范圍之內,那堅定持有是唯一的選擇。系統性原因導致的下跌,帶來的是買入機會,因為好公司終究會起來,而且會走的更遠。例子太多,無須舉證。5年10倍的買入持有計劃,絕不意味著"鴕鳥戰術",而是通過專注和勤奮,跟蹤公司的成長,進而獲取超額的收益。而這種專注,也意味著必要的放棄:放棄部分娛樂和休閑,放棄其他投資機會,有勇氣、有耐心去應對路途上的波折,迎接財富巨大增值的喜悅。(不能用"鴕鳥戰術",而是通過專注和勤奮,跟蹤公司的成長!我有錯,我要改!)同路的人,讓我們相攜而行!(不知道這文章出自那位大俠之手,要知道的話,立馬發信息:"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老大,我來了!")()〔如何由10萬變成1億(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❻ 國產手機有哪些品牌
Lenovo(聯想) dopod(多普達) Meizu(魅族) coolpad(酷派) oppo步步高 Gionee(金立) Huawei(華為) Qiji琦基 HEDY(七喜) 第一名:Lenovo(聯想) 聯想無疑是民族企業的驕傲。聯想手機在國內的發展好與不好,從2009年11月聯想集團花2億從弘毅投資手中回購聯想手機就能看出來。要知道,2008年1月,聯想集團出售聯想手機時,價格只有1億,足足翻了一番。 2010年5月,聯想轟轟烈烈地發不了樂phone手機。聯想樂phone雖然有「山寨iphone」之嫌,而事實上楊元慶也並不在意別人這么說,但是聯想樂phone確確實實引起了業內的極大反響。優良的配置、相對較低的價格都使得聯想樂phone成為市場的緊俏產品。無疑,樂phone的發布,更奠定了聯想國產一哥的身份。 第二名:dopod(多普達) 多普達,國產第一智能手機,名聲顯赫。雖然多普達的老子是台灣宏達,但是多普達通訊的總部在上海、工廠在武漢,嚴格意義上來說,他應該被納入大陸品牌。 說到多普達手機,小編那是津津樂道,2006年入手了多普達830水貨機,到今天已經4年有餘了,中間沒有返修過一次。但如今,除了上網有時候會連接不上(ps.只是偶爾),其他一點問題都沒有。換了一個殼兒,跟新的一樣。4年來一直沒有入手新手機,是因為用830實在挺爽的,都已經習慣了,質量好得不得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大陸品牌,缺少的就是一部能夠陪伴你4年而不出現問題的手機。 第三名:Meizu(魅族) 把魅族放在第三位是有私心的,很多人可能不服。但是我為什麼把魅族放在第三位呢?首先,我非常欣賞魅族,魅族的產品策略讓我深感魅族的魄力;魅族花了兩年時間研發魅族M8,畢其功於一役,要麼不出,要出就出一款定乾坤的產品,這是何等的魄力?其次,在我眼中,魅族就是中國蘋果。蘋果一部iphone激起了整個手機行業的整體變革,也一舉奠定了蘋果iphone的市場地位。而魅族,一款M8,一舉稱雄國產手機,成為「國產機皇」;雖然成就方面和蘋果比差多了,但是M8讓人們看到了魅族不同於其他國產品牌的風范。相信魅族M9上市後,必然也會「秒殺」其他國產手機。 第四名:coolpad(酷派) 酷派的發展似乎是和運營商綁在一起的。但無疑,酷派的策略是對的;在中國,運營商的力量太大了,中國移動放個屁,地球都要抖三抖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外的巨頭們,都在巴結中國的運營商們。 酷派手機主要是智能機,對於喜歡智能機的用戶來說,酷派手機是值得選擇的。畢竟,把命運和運營商連在一起之後,各方面的舉措都必須要提升到一個檔次才行。即便你允許自己腐敗,運營商也不允許自己的跟班們腐敗的。因為,對運營商而言,與之合作的運營商們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它們的公眾形象的。 第五名:oppo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oppo手機是步步高旗下的一個手機品牌?據我所知,很多朋友都被oppo 手機的廣告和宣傳給誤導了,以為他是洋品牌。的確,oppo手機那個韓庚、宋慧喬的廣告,實在是太「韓流」了,同時,步步高集團也在刻意隱瞞這一「父子」關系的事實。希望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聽到這個消息後,不要真的「寒流」來襲。 言歸正傳,不管oppo和步步高什麼關系。反正oppo鋪天蓋地的廣告,的確讓他的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加上oppo本身是MP3/MP4 的,因此它在音樂方面的技術實力還是很強的。Oppo的音樂手機大家可以考慮考慮,另外oppo手機時尚(雖有抄襲夏普之嫌)的外表也是廣大女性朋友的「優樂美」。 第六名:K—touch(天語) 手機玩友們應該知道,近日天語手機比較「囧」;各大手機網站都在批評天語手機,說天語手機服務超爛,機器質量超差等等。在中關村在線上,昨天(8.16)天語手機上了頭像,數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大罵特罵天語手機。聲稱「天語手機乃是國產手機中售後服務最差的品牌」。 暫且擱置這一點。「山寨之王」起家的天語手機,目前也算是國產一線品牌。憑借低廉的價格,和龐大完善的渠道建設,天語手機雖然詬病不少,但是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不久前,天語手機又綁上了中國電信這頭大鱷,其發展也是讓很多人及同行側目。但是如果售後不改善,產品質量不過關,終有一天,「山寨之王」終將被踢出「山寨」之外。 第七名:Gionee(金立) 金立手機是電視購物的贏家;不管你對電視購物多麼討厭,但是金立手機頻頻在電視購物中露臉,也的確在人們的意識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金立手機華仔的「金品質,立天下」的廣告。如今,你可知道金立手機又在拓展女性手機市場了。舒淇代言的朵唯手機,就是金立手機旗下的品牌。金立手機使用了步步高的一套,以另外一個全新的品牌去拓展一個全新的市場。不知道,金立+朵唯 的品牌和產品策略是否能夠打破人們在電視購物中對金立手機形成的印象。 第八名:Huawei(華為) 如果單比手機出貨量的話,國內沒有幾家手機能夠比得上華為,要知道華為一年的手機出貨量有好幾千萬台。但是考慮到華為手機有一大半的手機都是供給海外市場的,我不得不將華為手機拍在這里。華為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和品牌關注度整體上還是比較低的。 如今華為似乎也在發力國內市場了,因為僅僅靠國外市場,華為手機很難在中國真正形成巨大的影響力。用我朋友的一句話話說, 「華為也就只能靠忽悠東南亞、非洲等地方的消費者來生存了。」但是我相信,華為手機硬體肯定不會很差的,畢竟華為就是技術出身的,而且還是國際大公司,華為手機需要在經營策略上有所調整。 第九名:Qiji琦基 琦基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手機製造的廠商,總部在北京。琦基有一部大屏手機還是給人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的。 琦基U2000手機,5寸大屏怪獸,讓我到現在都覺得有點接受不了。5寸的大屏,你怎麼拿,放兜里放不下,拿手上拿不下。這么一款尺寸的手機,小編我是無福消受了。呵呵 不過,琦基在智能手機方面還是有些造詣的,尤其是windows系統手機。當然了,目前智能手機市場,windows手機市場份額並不高,前有塞班舊貴族勢力的堵截,後有Android、iphone等新貴的追趕。如果琦基仍然只專注於windows手機的研發,那麼發展情況堪憂。當然微軟windows phone 7系統的前途,也未必不明朗。琦基何去何從? 第十名:HEDY(七喜) 我把七喜放進了前十名,很多人可能不服。的確,七喜產品目前無論銷量和知名度方面都還有所欠缺。但是,我之所以把七喜放進來,是因為我看到了七喜的曙光,也許到年底,七喜手機能夠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成為行業的一匹黑馬。 2010年7月28日,七喜手機在深圳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數款物聯網手機。這預示著,七喜手機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研發生產物聯網手機的廠商。而與之合作的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和我查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則在物聯網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作為圖像感測器行業的龍頭老大,格科微電子的攝像頭能夠從硬體角度實現條形碼掃描,而我查查科技目前擁有國內最大的商品條碼信息資料庫,並以驚人的速度在擴展。 據悉,七喜物聯網手機目前能夠實現條形碼掃描、商家促銷信息查詢,條形碼和關鍵詞比價、葯品信息查詢、煙酒等商品真偽鑒別等功能,不久手機支付和購物也將逐步實現。另外,七喜手機GPS物聯網手機和智能家居物聯網手機也在布局之中。相信,隨著七喜進軍物聯網產業,將有更多的廠商進軍物聯網產業。 移動物聯網之下,誰主沉浮?七喜手機要想真正做到「主沉浮」,在手機研發和售後服務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畢竟七喜手機在前兩年品牌形象收到了很大的打擊。能不能重新崛起,還得看七喜手機戰略安排。 以上十強,稍微有一些個人情愫在裡面。這個市場如此紛繁,相信各有各的看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也跟帖發表發表看法。為了名族企業的進步,需要我們的熱情參與。
❼ 國產手機有哪些品牌
1、華為手機
華為手機隸屬於華為消費者業務,作為華為三大核心業務之一,華為消費者業務始於2003年底,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在中國、俄羅斯、德國、瑞典、印度及美國等地設立了16個研發中心。
2、小米手機
2011年7月12日小米創始團隊正式亮相,宣布進軍手機市場,小米公司創造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
3、OPPO手機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位於中國東莞,是專注於智能終端產品、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的科技公司,由陳明永創立於2004年。
4、錘子手機
「錘子手機」是指由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設計與研發的一系列智能手機。錘子手機採用基於 Android定製的 Smartisan OS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5、一加手機
一加手機(OnePlus)是OPPO前副總經理劉作虎創立的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智能手機品牌,採用線上銷售模式。
❽ 萊美葯業發布定增計劃,中恆集團全包,到底誰靠誰脫困
我覺得是萊美葯業靠中恆集團脫困。
目前,萊美葯業負債累累。截至2月15日,萊美製葯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邱瑜持有的1.88億股公司股份已質押,占公司股份的99.91%和總股本的22.7%。在此之前,深交所也對此事進行了詢問。基於此,萊美葯業認為,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公司將進一步加快國有資產的引進,與中恆集團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並優化公司資產和負債結構,提高公司的信用水平和融資水平。同時,及時補充資金將有利於公司業務發展,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促進公司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除了債務問題外,2019年企業的表現也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