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收到監管函是好事還是不行
你好,上市公司收到監管函時,取決於監管函的具體內容。但對於目前的股市來說,監管函一般都是壞消息,這可能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真實,存在虛假交易等。
② 有回復函,大家都看清楚證監會的關注函了嗎
一般來說,散戶不需要關注證監會對於上市公司的關注函內容,因為會有機構進行解讀和報道的,大家只需要了解影響即可。
③ 上市公司向交易發回復函是上午發到交易所還是3點以後發給交易所
一般都是在三點之後的啊,這個你可以看具體 公告這塊的啊
④ 次新股出監管函後一般會連跌幾天
要看已經多少個漲停了,如果是漲停已經打開並且繼續上漲過的,一般會大跌一波,一定要小心。參照同期上市的新股,一般具有聯動性。
⑤ 上海證券交易所延期回復《問詢函》可以有多長時間
寄(送)達的詢問函一般是在7天內應回復,如果超過7天沒有著回復,就回可以按默認情況處答理。 但是這種情況最好是採用掛號信件寄出,因為寄掛號信件,郵局他會給一個回執單,這回執單很重要,它可以作舉證材料認可的。
⑥ 證監會問詢函上市公司回復後,證監會需要審核多久公布
資產重組一般停牌三個月以上,最好通過交易所問詢函後才能確定重組成功,所有的都會問詢,望採納
⑦ 協查函回復期限,有規定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
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行政機關徵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期限內。
(7)上市公司監管工作函幾天回復擴展閱讀
協查函範文:
協助調查函
×復函字[200 ]第×號
(協助調查機關):
我機關受理的一件行政復議案件,涉及部分情況需要核實。為此,特請你單位協助調查以下情況:
(需要調查的內容)。
並請將調查結果函告(復議機關)。
聯 系 人:
聯系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年 月 日
(行政復議機關或縣級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印章)
特點:
協查函屬應用文范疇里的函件類。它的特點是,發過去,還要傳回來。目前最常見的傳輸方式是傳真機,次之為郵政快件,很少用的是電子郵件(此方式隨著政務電子化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定會得到普遍的接受和應用)。另外一個方式是電話查詢,它屬於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手段,沒有文書保障,但有信息保障。
⑧ 收到證監會問詢函以後最晚多長時間回復
這個要看所提意見的解決難度,最快一周內,少則個把月,多則半年,甚至無法完成的也有。
⑨ 正常公函多少工作日回函
依據公函的性質與回復所需的程序而定。
如果是上級領導機關發給下屬機關要求提供某項具體情況的公函,按照雷厲風行的原則,一般次日即可回復。
如果是外地公安機關發給某地人大常委會關於准許拘留某位涉嫌犯罪的人大代表的公函,回復的程序要求就是很復雜的,那麼,這種回復大致就需要三十天左右的時間。
⑩ 股票重組被證監會受理後多久之內能批復 怎麼有人說20+10 有人說三個月 到底多少天啊 證券法怎麼寫的
一、證監會股票重組審批不超過15個工作日。
重組是指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將顯著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屬於重組的事項主要包括:
①出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經營業務;
②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較大調整;
③關閉企業的部分營業場所,或將營業活動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重組包括股份分拆、合並、資本縮減以及名稱改變。
二、重組委通過方案的審結程序:並購重組委工作會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經並購重組委表決通過的,證監會上市部將以部門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並購重組委反饋意見。
公司應將完整合規的落實重組委意見的回復上報證監會上市部。落實重組委意見完整合規的,予以審結,並向上市公司出具相關批准文件。
(10)上市公司監管工作函幾天回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一百七十九條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法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監督管理的規章 、規則,並依法行使審批或者核准權;
(二)依法對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登記、存管、結算,進行監督管理;
(三)依法對證券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服務機構、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證券業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四)依法制定從事證券業務人員的資格標准和行為准則,並監督實施;
(五)依法監督檢查證券發行、上市和交易的信息公開情況;
(六)依法對證券業協會的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七)依法對違反證券市場監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和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建立監督管理合作機制,實施跨境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