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bab式的詞語半什麼半什麼的
【半三不四】謂心神不定,無精打采。《西湖二集·李鳳娘酷妒遭天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
【半工半讀】一面生產勞動,一面上學讀書。 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界書》:「半工半讀,則知識技能兼到,言之即能行之。」 沈鈞儒 《鄒韜奮先生事略》:「所以先生少年就學時代即全靠自己設法,半工半讀,還要照顧兩個弟弟,是非常艱苦的。」 阿英 《方誌敏同志早年寫的小說》:「他希望能留在 上海 半工半讀。」
【半上日晝】上午十時左右。《何典》第三回:「直至次日半上日晝,仍舊弗推扳,只得叫鬼囡再去候那郎中來。」
【半上半下】謂兩可之間。《朱子全書》卷十:「三年無改,謂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當改者,但不可悤遽急改之。」《朱子全書》卷十九:「 微子 去卻易, 比干 則索性死,他( 箕子 )在半上半下處,最是難。」
【半上落下】猶半途而廢。《朱子全書》卷十五:「聖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朱子全書》卷九:「人各有個知識,須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不濟事。」
【半斤八兩】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八出:「兩個半斤八兩,各家歸去不須嗔。」《水滸傳》第一○七回:「眾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的,打扮也差不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假設我看你這個人,同別的男子,半斤八兩,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親近啦。」
【半文不白】見「 半文半白 」。
【半文半白】亦作「 半文不白 」。
文言和白話夾雜。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現在許多同志的文章,空話連篇的也有,但比較少;主要的缺點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三章:「他的講話,不象是活人在傳達自己的思想、見解,倒象收音機在放送一種半文不白的缺乏文採的文章。」
【半生不熟】見「 半生半熟 」。
【半生半熟】亦作「 半生不熟 」。
1.不熟悉;不熟練。 元 元懷 《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 張八 …… 野 ( 魏野 )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 張八 ,我是西州熟 魏三 ,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茅盾 《過封鎖線》:「五個中間的 老徐 能說幾句半生不熟的 廣 府話。」2.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如:這個西瓜半生不熟。如:這碟兒菜燒得半生不熟。
【半半拉拉】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如:事情說了個半半拉拉他就不說了。如:活幹了個半半拉拉就丟下了。
【半半路路】事物進行的過程中間。如:會議開到半半路路就散了。
【半死不活】亦作「 半死辣活 」。
1.不死不活。謂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醒世姻緣傳》第七五回:「忙跑幾步,好失了腳掉得下去,好跌得爛醬如泥,免得半死辣活,受苦受罪。」2.沒有生氣或活力。 茅盾 《子夜》三:「彷彿那位不肯通融的錢庄經理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怪臉相,就近在咫只。」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醞釀了許久的 平 津 政治組織,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務委員會外,只出來了沒有什麼用處的地方維持會,與替 日本 人維持地面的市政府。」 魯迅 《准風月談·看變戲法》:「〔狗熊〕現在是半死不活,卻還要用鐵圈穿了鼻子,再用索子牽著做戲。」
【半死半生】1.未全死。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死半生。」 唐 杜甫 《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清 吳偉業 《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陰崖,半死半生遭屈辱。」2.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苟且的生活。 魯迅 《華蓋集·北京通信》:「惟獨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盤失錯的。因為他掛了生活的招牌,其實卻引人到死路上去!」
【半死辣活】見「 半死不活 」。
【半吐半露】見「 半吞半吐 」。
【半自耕農】指耕種少量土地但不足以維持其生活,尚須租種部分土地或出賣部分勞動力的農民。 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群眾。」
【半吞半吐】亦作「 半吐半露 」。
說一半留一半。形容說話不直截了當。《紅樓夢》第五十回:「因 賈母 尚未說明,自己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 賈母 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仿 王 孟 以為高,而半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 巴金 《雨》七:「 高志元 起初微笑,後來卻半吞半吐地說:『當心點,不要被 熊智君 迷住了。』」
【半低不高】中等;不高不矮。《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四媽 道:『我們行戶人家,到是養成個半低不高的丫頭,盡可賺錢,又且安穩。』」
【半身不遂】病名。半身癱瘓,多由腦內出血所引起。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陳請終喪第二表》:「半身不遂,手節拘急;行步飲食,須人扶助。」 楊朔 《桃樹園》:「 石老海 病的有年數了,半身不遂,兩條腿瘦得就象那乾巴樹枝,癱在炕上不能動彈。」
【半青半黃】莊稼未成熟時,青黃相間。比喻事物未達到成熟的境地。《朱子全書》卷一:「只為明得不盡,若明得盡,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黃,未能透徹,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謂真知也。」《朱子全書》卷三:「今既要理會,也須理會取透,莫要半青半黃,下梢都不濟事。」
【半坡遺址】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遺址,在 西安 東郊 半坡村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53-1957年進行了五次發掘。遺址略呈橢圓形,北端為氏族公共墓地,南面為居住區,其東北邊有製造陶器的窯場。窯場、墓地和居住區之間有一大壕溝。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有些陶器還刻劃著筆畫簡單的符號,可能為記事記數的文字。1958年在遺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館。
【半夜三更】指午夜時。一夜分成五更,三更為午夜。亦泛指深夜。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甚麽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白日里只在庄後射弓走馬。」 老舍 《龍須溝》第三幕:「下回再下雨呀,甭教我出來!半夜三更的實在可怕!」
【半面之交】謂只見過一次面的交往。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姚簡叔畫》:「 簡叔 無半面交,訪余,一見如平生歡,遂榻余寓。」 茅盾 《子夜》十六:「我知道 趙伯韜 肯放款子,就可惜我這『紅頭火柴』徒負虛名,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參見「 半面 」。
【半面之舊】謂只見過一次面的舊交。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宋 蘇軾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凡今遊宦之士,稍與貴近之人有葭莩之親、半面之舊,則所至便蒙異待。」 宋 司馬光 《邵堯夫先生哀辭》:「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
【半信不信】謂不完全相信。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三國演義》第八七回:「 定 半信不信,心中猶豫。」《西遊記》第六十回:「 行者 半信不信道:『你且說,早尋 大力王 何故?』」
【半信半疑】猶半信不信。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莫說耳聞不敢輕信,就是親眼見了,也還半信半疑。」《紅樓夢》第九四回:「眾人聽了,也都半信半疑。」 浩然 《艷陽天》第一二四章:「他們都是半信半疑的。有的說耳聽是虛,眼見為真,咱們就看他的行動吧。」
【半個前程】 清 初世襲的最低官職。 清 蔣良騏 《東華錄·順治四年》:「十二月,改世職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午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個前程為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 漢 文稱雲騎尉。
【半途而廢】見「 半塗而廢 」。
【半部論語】 宋 初宰相 趙普 ,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 太宗 趙匡義 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 太祖 ( 趙匡胤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見 宋 羅太經 《鶴林玉露》卷七。舊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典出於此。 嚴復 《救亡決論》:「從此天下事來,吾以半部《論語》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難哉!」
【半掩門兒】指暗娼。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二章:「〔 劉宗敏 〕說:『把這個半掩門兒拉出去收拾了!』」
【半推半就】心裡願意,表面上卻不肯答應或接受。形容假意推辭。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 巴金 《滅亡》第八章:「我起先推口說,我是外國人,夾在她們中間會使她們不方便,又故意找了些不大近情理的推辭,但終於半推半就地被房東女兒拉下去了。」
【半間不界】亦作「 半間半界 」。
1.不徹底,不深透。《朱子語類》卷三四:「『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泛說若是謙辭。然聖人之為人,自有不可及處,直要做到底,不做個半間不界底人。」《朱子語類》卷一二一:「今公等思量這一件道理,思量到半間不界便掉了,少間,又看那一件,那件看不得又掉了,又看那一件,如此沒世不濟事。」2.不明確。《朱子語類》卷七五:「問『以制器者尚其象』。曰:這都難說,『蓋取諸《離》。』蓋字便是一個半間半界的字。」3.猶言不上不下。 宋 陳亮 《又乙巳春書》之一:「 丘宗卿 亦受羣兒謗傷之言,半間半界,州府卒歸獄於 趙穿 , 亮 以此身既存而不復問矣。」4.謂平庸。《朱子語類》卷四七:「世間有這一般半間不界底人,無見識,不顧理之是非,一味謾人。」《朱子語類》卷一二九:「其所引援,皆是半間不界無狀之人,弄得天下之事日入於昏亂。」
【半間半界】見「 半間不界 」。
【半夢半醒】謂睡眠尚未清醒。《紅樓夢》第三四回:「寶玉半夢半醒,剛要訴說前情,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惚惚,聽得悲切之聲。」
② 求趙氏家族所有的輩分表
趙氏的排輩不都是一樣的,支派很多,每個指派有自己的字輩,在網上應該有
這就是
湖南資陽趙氏字輩:
舊派:「尤宜孝思彥榮止啟民天立志希先哲敦修尚世賢」,已廢;
新派:「劍垂徵遠大繼述定昭宣盛德鄉邦仰芳名□策傳」;
今派:「祖訓良昭顯家傳善繼承文章詒盛業功德振芳聲」。
湖南益陽趙氏琴鶴堂字輩:
舊派:「萬學成世正永遠立朝綱忠良維國本祖德發祥光」;
新派:「大啟崇先緒鴻章錫慶長賢能開鼎甲盛烈佐隆昌」。
河南西平趙氏字輩:「仲才恭鳳之天良景成增殿啟從名聖尊嚴宜思齊高遠慶咸若熙甫昭封題傳世振興榮福善盡登昌觀君培惠儒文理濟函光錦琳育升茂楨廉賀衛襄碩權宏志順英敏貴端剛」。
河南濮陽郎中鄉趙屯村趙氏字輩:「中德永開良玉樹騰光遠廷順仲殿漢(底)文華志尚賢永廷國恩春興士克安泰隆盛利昌明、同福臨東江軒」。
河北南宮趙氏字輩:「……余慶堂」。
山西沁水趙氏字輩:「忠和樹德孝友傳芳」。
浙江慈溪鴻庄趙氏字輩:「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昌期崇隆尊顯和易純熙聖神文武卓犖英奇溫良恭儉仁敬孝慈持行瞻視動作威儀紀綱法度禮樂書詩切磋磨琢學問辨思格致誠正修齊賓士疑丞輔弼明聽翼為周召伊傅稷契皋夔勛勞閥閱錘鼎常旗衣冠俎豆」。
浙江樂清趙氏字輩:「……齊洪典章順」。
雲南趙氏一支字輩:「振國廷相連此德全家興世開宏恩」。
北京門頭溝區琉璃渠鎮趙氏字輩:「福德碧大朝廷的山東青州到廣西」。
山東蒙陰趙氏字輩:「……振就京樹英元」。
山東沁水趙氏字輩:「忠和樹德孝友傳芳」。
山東永平樂亭趙氏字輩:「延順仲殿漢(底)文華志尚賢同福臨東江軒轅書繼昌寧河安光者堂貴顯雲章永廷國恩春興士克安泰隆盛利昌」。
山東青州趙氏字輩:「福德碧大朝廷方元玉紳益善守吉瑞紀乃密子言歡瑟開昌世恩鴻深卿維儀」。
山東青州趙氏字輩:「福庭宗碧大景文世朝廷奇廷順立朝玉紳益世貴壽長年玉德文元開
山東小雲南趙氏字輩:「永廷國恩春興世克安泰隆盛利昌明」。
山東臨沂趙氏字輩:「……化傳華景振福」。
廣東潮州趙氏字輩:
太祖派:「德惟從世令子們師希與盂由宜順溥綱鼎建存忠厚禮義謙和勖永循」;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丕善汝崇秘良友季同厚本懋謙思尚實式景均寧慶以充」;
魏王派:「德承克叔芝功彥夫時若嗣次古光生賢廷輔丈才廣資質端莊盛傳芳」。
安徽合肥趙氏字輩:「治本修家宜敘倫常仁義禮信萬世傳芳」。
湖北公安趙氏字輩:「大國益之仕世秉忠德全立志承先澤詩書繼祖傳代遠永佑啟家邦振萬年」。
湖北宜昌趙氏字輩:「……鳳龍海長春寶」。
四川渠縣土溪鄉天堂村趙氏字輩:「文應國思普維化天子萬年景運昌大吉慶時多以興有德世業永傳其祥長發」。
四川筠連趙氏字輩:
安平新寧原派:「思才膺必仲友祖永興隆天元文漢楚萬代富貴昌」;
新寧二甲原班:思才膺琮祖必永從定國安邦興隆維萬代富貴昌」;
萬安三甲原派:思才膺必楚再天思邦永定興國太上明安政福新」;
萬安四甲原派:思才膺必楚在天敬永心用賢正文冠萬世禮昌新」;
萬安七甲原派:思才膺必楚在天必友仲光明應裕禎祥泰塒奉智」;
公議新派:學宗純修品發達光明遠尚志倫忠立進仁方榮慶國泰眾安樂吉祥家長春」。
吉林敦化趙氏字輩:「……先福長存己巳仁」。
江蘇崑山趙氏字輩:「成棟煜坦鉉乾揚遷遇文以於風鶴錫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元享利貞綱常瑞祥培家立傳久遵聖錫鴻材鳴升欽漢樹煥在鎮源楨為增鍾汝秉列執巨衍榮元業承守德忠厚都家庭統緒思善守蘭桂增光榮富榮書甲智新學浩志廉春光延宗德立朝大化選忠天連成光元明俊華章克智洪毓憲坤健萬世昌」。
廣西同正(崇左)天水堂趙氏字輩:「天廣貴周芳永文文元守福武忠國喜時廷彥邦光孟應承單仕學錫純單君顯修體正單騰品樊多福產儒單洪遙瑞寶發安常昌章恩其隆瓊揚單」。
廣西雷平(崇左大新)天水堂趙氏字輩:「世芳永承錫玉光振啟品鴻學榮華作惠長」。
廣西天等隆安趙氏字輩:「璧元天軍廷朝開國文寧忠志陽」。
貴州畢節趙氏字輩:「定系頁臣壁走弘汝卿懷良師廷運秉聯朝映國明安邦選賢能德文佐時昌」。
江西南昌向塘趙氏字輩:「……志以明道」。
遼寧鞍山海城南大新屯趙氏字輩:
第一支:「義自良學希雲正長福際克德鴻承魁延鳳寶平文連勇久世有昌宗祚榮名振海東(後)崇思廣駿業家景慶年(後)豐普順增富祿國盛興華龍祥澤生金泰安邦顯貴鵬」;
第二支:「有經義元自明良佐士忠璉成信富吉永昌秉春祝三乃香業勤立本壁亮永秉三乃業立壁傳萬春玉光開國泰璽瑞印天朝」。
遼寧本溪趙氏字輩:「……萬風同來繼家」。
天水堂趙氏一支字輩:
老派:「以洪壬萬庭為子若卿成蔭必望顯單立良應之文」;
續派:「添心常祜善人貴自光宗世業開宏遠英華慶國隆」。
趙氏一支字輩:
原派:「順通鸞萬有時登文玉良士大章聲遠名高祖澤長人崇咸鼎盛蘭桂永騰芳」;
續派:「學正元以之廷開應必香延思嘉竹茂克瑞現吉昌乃若宗先舉微觀尚光」;
再續:「一本錫善慶啟緒道傳場書成遵訓化修治顯華堂龍翔興建立鳳展定安邦」。
趙氏一支字輩:「琴原應善憲叔可駢伯友夙共衰盾朔武成殃魯周浣籍章種語雍何丹偃嘉駝堯胡嬰光涉咨綰禹信食破周過廣昌鈺孝崩璜戒英典苞芳炳瑾胤狄謙整融桃貴產輒鴻樞昱郡環彥冬繩琰計奇惠鸞憬眺挺敬弘匡德惟守世令子伯師希與焜繼承權顒吉明顏起良朝禹麟」。
趙氏一支字輩:「……萬清福良國壁大」。
趙氏一支字輩:「福恆家萃天水郡琴鶴堂」。
趙氏一支字輩:「子廣佑欽德治宗國志永映芳厚銘增同鳳新繼承全義建家業守正濟世經」。
資料有待補充。
③ 祖宗對聯 楊姓 在線等,急用 速度
祖堂肅立榮幸楊姓;
宗祠輝煌廣博天波。
④ 成語帶高或帶吳或帶鵬要積極向上
萬里鵬程: 比喻前程遠大。
萬里鵬翼: 比喻前程遠大。
鵬摶鷁退: 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進退。
鵬霄萬里: 比喻前程遠大。
鵬游蝶夢: 指變幻誇誕之談。
鳳翥鵬翔: 形容奮發有為。
鵬程萬里: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喘月吳牛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抉目吳門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
楚尾吳頭 古豫章一帶位於楚地下游,吳地上游,如首尾相銜接,故稱「楚尾吳頭」。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地方。
蜀錦吳綾 蜀錦:四川生產的彩錦;吳綾:綾的一種,最初出於吳郡。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吳牛喘月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吳越同舟 吳越:指吳國人和越國人。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吳頭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於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吳下阿蒙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吳市吹簫 吳:古國名。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
楚水吳山 楚地的水,吳地的山。指古時吳、楚兩國所屬地域。後用以指長江中下游一帶。
楚舞吳歌 泛指江南的輕歌曼舞。
宋畫吳冶 用以作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稱。
吳帶當風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後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吳市之簫 見「吳市吹簫」。
懸首吳闕 猶言懸門抉目。
高才大德 高才:有傑出的才能。大德:有極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高才大學 高才:才能傑出。大學:學識淵博。才能高超,學識淵博。亦作「高才博學」、「高才碩學」。
高才疾足 形容人才能出眾,行動快。同「高才捷足」。
出處:宋·陳傑《金石客》詩:「高才疾足長嘆息,御卿無權挽無力。」
高才捷足 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眾,行動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7回:「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才捷足者為尊。」
高才絕學 ①猶言才學高超。②指才學高超的人。
出處:宋·蘇軾《續歐陽子〈朋黨論〉》:「唐柳宗元、劉禹錫使不陷叔文之黨,其高才絕學,亦足以為唐名臣矣。」
高才遠識 才能高超,見識深遠。
出處:《三國志·魏志·和洽傳》「清醇有鑒識」裴松之注引三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
高才卓識 才能高超,見識深遠。同「高才遠識」。
出處:《隋唐演義》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識,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況臣等。」
高材捷足 高材:才能高;捷足:邁步快。形容人才能出眾,行事敏捷。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高唱入雲 原形容歌聲嘹亮,直上雲霄,後也形容一種論調或消息社會上傳說很盛。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一:「後宮齊首高唱,聲入雲霄。」
高車駟馬 四匹馬駕駛的、車蓋很高的車。舊時形容高官顯貴的闊綽。
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睢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
高城深池 池:護城河。城牆很高,護城河很深。形容防衛堅固。
出處:漢·鼌錯《論貴粟疏》:「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史記·禮書一》:「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
高出一籌 籌:籌碼。比別人高出一個籌碼。指比別人高明一些。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孫文慨然道:『公系我國的政治家,一切設施,比文等高出一籌,文亦不必參議。』」
高蹈遠舉 意為隱居避世。
出處:宋·王琳《野客叢書·穆生鄒陽》:「穆生高蹈遠舉,意蓋有在,逆知異日必不能免,非知幾疇克爾哉。」
高遏行雲 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出處:宋·晏殊《山亭柳》詞:「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
高而不危 身居高位而沒有傾覆的危險。
高飛遠遁 制擺脫不利的環境,躲避到遠防去。同「高飛遠走」。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事不宜遲,趁早高飛遠遁,不要連累別人。」
高飛遠集 制擺脫不利的環境,躲避到遠防去。
出處:語出戰國·楚·屈原《九章·惜誦》:「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女何之?」漢·東方朔《七諫·怨世》:「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
高飛遠舉 舉:飛、去。飛得又高又遠。比喻前程廣大。
出處:漢·劉向《說苑·八·尊賢·十三節》:「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高飛遠翔 飛得既高有遠。比喻前程遠大。
出處:漢·劉向《說苑·尊賢》:「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對者六翮也。」
高飛遠走 形容離開某地,逃避到遠處去。
出處:《後漢書·卓茂傳》:「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邪?」
高風勁節 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同「高風峻節」。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潛回》:「那飲葯譙玄,納肝弘演,高風勁節真堪羨,滄溟波浪能幾枯,歲寒松柏何曾變。」
高風峻節 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高風亮節 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高鳳自穢 東漢高鳳,字文通,執志不仕,太守連召請,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應為吏,又詐與寡嫂訟田,遂不仕。後用為自誣之典。
高歌猛進 高聲歌唱,勇猛前進。形容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樂觀精神。
出處:《解放日報》1996.6.13:「我國廣告業高歌猛進。」
高顧遐視 向高遠處看。意謂志向高遠,傲視流俗。
出處:明·方孝孺《答俞敬德書》:「某鄙朴戇訥,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識不足以達時務,然守愚,孑然莫與,徒望望然高顧遐視而不合於時,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訕,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高冠博帶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出處:《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
高見遠識 指見識高遠。
出處: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聖人高見遠識,固不可以小智測度也。」
高節清風 高節:高尚的氣節;清風:清廉的作風。氣節高尚,作風清廉。比喻人品高潔。
出處:明·孫明儒《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高節清風今已矣,英雄須識時宜。」
高居深拱 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出處:《新唐書·張玄素傳》:「若上賢右能,使百司善職,則高居深拱,疇敢犯之?」
高舉深藏 指避世隱居。
高舉遠蹈 舉:起飛;蹈:踩上。指遠離官場,隱居起來。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舉遠蹈,不受世紛,而至於躬耕乞食,其忠義亦足見矣。」
巴高望上 指與社會地位高於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那一個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頭的?」
才高八斗 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高氣清 指才能高超而氣質清峻。
出處:唐·韓愈《與孟東野書》:「足下才高氣清,行古道,處今世,無田而衣食,事親左右無違,足下用心勤矣。」
才高識遠 才能超眾,見識深遠。
出處:宋·強至《祠部集·送王賓玉》:「志節慷慨忠義俱,才高識遠器有餘。」
才高行厚 厚:不可輕薄,端謹。指才能高,品德端謹。
出處:漢·王充《論衡·命祿》:「或時才高行厚,命惡,廢而不進;知寡德薄,命善興而超邁。」
才高行潔 才智高超,操行純潔。
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才高行潔,不可保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必卑賤。」
才高意廣 才學高的人,抱著奢望,難以成事。
出處:明·胡震亨《唐音癸簽》:「大抵才高意廣,如孔北海之徒。」
才高運蹇 蹇:不順利。才學很高,但命運不好,無法施展才華。含懷才不遇之意。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鬱不平,致有此論。」
材高知深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出處:漢·王充《論衡·程材》:「今世之將,材高知深,通達眾凡,舉綱持領,事無不定。」
乘高決水 憑借地勢居高臨下,決口放水。比喻費力小,收效大。
出處:宋·司馬光《言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誠能行此二者……後日之政,如順風吹毛,乘高決水,可以不勞而成功者。」
弛高騖遠 猶好高騖遠。比喻不切合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構思落筆之初,未免弛高騖遠。」
馳高鶩遠 猶言好高騖遠。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構思落筆之初,未免馳高鶩遠。」
處高臨深 處高:處在顯貴重要地位。臨深:如臨深淵。處在顯貴之位,好比面臨深淵。舊時指官職高了常有危險性。
出處:漢·揚雄《酒箴》:「處高臨深,動常近危。」
戴高帽兒 吹捧、恭維別人。同「戴高帽子」。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那姑娘道: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
戴高帽子 吹捧、恭維別人。
出處:《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道暉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仰頭舉肘,拜於屐上,自言學士比三公。」
德高望重 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處:《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登高必賦 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指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
出處:《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
登高履危 比喻誠惶誠恐。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登高臨下,無失所秉,履危行險,無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虧。」
登高能賦 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毛亨傳:「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
登高去梯 攀登到高處後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出處:《孫子·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登高望遠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登高一呼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一省之內,惟彼獨尊,自然是登高一呼,眾山響應。」
登高自卑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處:《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處:艾蕪《回家》:「水元伯伯打發人來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講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為水元伯伯是這村裡道高德重的人,沒法子違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強。
出處:陶牧《七夕和儆廬仍用征字韻》:「道高魔重文驅瘧,海涸桑枯路未平。」
道高望重 猶言德高望重。
出處:鄭觀應《與青城山人書》:「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張大同,聯合世界異同之民族,組織全球統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綱,必以道德為本。」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益:更加;勢:權勢。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出處:《史記·日者列傳》:「道高易安,勢高益危。居赫赫之勢,失身且有日矣。」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火,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出處:元·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雲:『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後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出處:明·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
格高意遠 指文章的格調高雅,含意深遠。
出處:宋·王禹偁《送丁謂序》:「去年得富春生孫何文數十篇,格高意遠,大得六經旨趣。」
功高不賞 功:功勛,功業。賞:賞賜。功勞極大,無法賞賜。形容功勞之大。
功高蓋世 功勞極大,當代沒人能比。
出處:唐浩明《曾國藩》二部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處聽說將軍功高蓋世。」
功高望重 望:名望,聲望。指功勞大而名望高。
出處:明·孫梅錫《琴心記·相如受世》:「將軍不必怨悵,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功高震主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好高騖遠 好:喜歡;騖:追求。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出處:《宋史·道學傳一·程灝傳》:「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好高鶩遠 指不自量力,不願實際去處理事情。
腳高步低 形容腳步不穩,歪歪倒倒。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三人躲在蘆葦叢中,望後面時,那火把漸近,三人心裡越慌,腳高步低,在蘆葦里撞。」
居高臨下 居:站在,處於;臨:面對。占據高處,俯視下面。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登高臨下,無失所秉,履危行險,無忘玄伏。」
局高蹐厚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後常指小心謹慎,惶懼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跼高蹐厚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後常指小心謹慎,惶懼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跼高天,蹐厚地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後常指小心謹慎,惶懼不安。
出處: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陸德明釋文:「局本又作跼。」
據高臨下 憑借高處俯控低處,指憑仗優勢地位足以控制別人。
出處:清·鄭觀應《盛世危言·邊防一》:「蓋有土壘,則據高臨下,敵必不克驟攻。」
略高一籌 籌:籌碼,記數用具。略微超過一個碼。形容雙方比較,稍強一些。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處數語,略高一籌耳。」
論高寡合 言論高超,投合者少。
北窗高卧 比喻悠閑自得。
出處:晉·陶淵明《與子儼等書》:「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詞:問北窗高卧,東籬自醉,應有別、歸來意。」
步步高升 步步:表示距離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職位不斷上升。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8回:「並且事成之後,大人步步高升,扶搖直上,還望大人栽培呢!」
才望高雅 形容人富有才學,享有很高的聲望,不同流俗。
出處:《舊唐書·陸象先傳》:「陸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長戟高門 門庭高大,門內列戟。形容舊時顯貴人家的威儀。
出處:唐·張鷟《遊仙窟》:「鳴鍾食鼎,積代衣纓;長戟高門,因循禮樂。」
錯落高下 猶言長短高低。
出處:宋·葉適《文林郎前秘書省正字周君南仲墓誌銘》:「已而耳改目化,氣竦神涌,古今事物,錯落高下,不以涯量。」
東山高卧 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出處:《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卧東山。」
篤論高言 確切高明的言論。
出處:清·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篤論高言,諄諄訓誡,沃我心靈,開我眉瞶。」
放言高論 指毫無顧忌地大發議論。
出處:宋·蘇軾《荀卿論》:「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
福星高照 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管保你這一瞧,就抵得個福星高照。」
故作高深 本來並不高深,故意裝出高深的樣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艱深詞語,掩飾內容的淺薄。
鬼瞰高明 指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出處:《隋書·裴肅傳》:「竊見高熲以天挺良才,元勛佐命,陛下光寵,亦已優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異,側目求其長短者,豈可勝道哉!」
貴賤高下 指人的社會地位高低不同。
好戴高帽 比喻喜歡別人吹捧,喜歡聽奉承討好的話語。
厚祿高官 祿:俸祿。泛指職位高,待遇優。
出處:《荀子·議兵》:「是高爵豐祿之所加也,榮孰大焉。」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下之不能積日累勞,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
閎言高論 指博大高遠的議論。
出處:宋·歐陽修《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故其間鉅人碩德閎言高論流鑠前後者,恃其所載之在文也。」
諱莫高深 隱瞞得很緊,不讓別人知道。
火傘高張 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酪烈;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出處:唐·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吉星高照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臨。
出處:陳殘雲《熱帶驚濤錄》:「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帶有'吉星高照'之意。」
儉腹高談 儉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識匱乏。腹中知識匱乏,卻喜歡高談闊論。
蹇視高步 猶言昂首闊步。
出處:魯迅《墳·摩羅詩力說》:「夫中國之立於亞洲也,文明先進,四鄰莫之與倫,蹇視高步,因益為特別之發達;及今日雖凋苓,而猶與西歐對立,此其幸也。」
建瓴高屋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同「高屋建瓴」。
亢音高唱 亢:喉嚨。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出處:漢·傅毅《舞賦》:「動朱唇,紆清揚,亢音高唱,為樂之方。」
空腹高心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並無真才實學。
出處:魯迅《墳·論「他媽的!」》:「至於大姓,實不過承祖宗余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
闊步高談 闊步:邁大步。瀟灑地邁著大步,隨意地高聲交談。比喻言行不受束縛。
出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號曰《皇覽》」裴松之注引《魏書·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愷悌之化,欲使曩時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無危懼之心。」
闊論高談 闊:廣闊;高:高深。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出處:唐·呂岩《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林下高風 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同「林下風氣」。
另謀高就 指另找一份職業,意即辭去原職。
另請高明 另外請一個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託或聘請。
流水高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明鏡高懸 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莫測高深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指處世的態度、或說話、文章的內容(多不用在正面,帶貶義)。
出處:《漢書·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
秦鏡高懸 秦鏡:相傳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懸:掛。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硋。……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清風高節 比喻人品格純潔,節操高尚。
文星高照 比喻文運亨通。
郤詵高第 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出處:晉郤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
雄辯高談 辯論充分有力,言詞豪放不羈。形容能言善辯。亦作「高談雄辯」。
半低不高 中等;不高不矮。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卷:「我們行戶人家,到是養成個半低不高的丫頭。」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驕狂無知。
出處:《莊子·讓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步步登高 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順利,職位不斷高升。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曰:『步步登高時如何?』師曰:『雲生足下。』」
行遠升高 比喻為學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出處:《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學富才高 學識淵博,才能高強。
出處:明·朱之瑜《答安東守約問三十四條》:「不能作文,雖學富五車,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參,亦冥冥沒沒而已!」
⑤ 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就歐體、顏體二位傑出先人的書法風格意境而言,各有千秋,是兩座豐碑,名垂千古,譽滿華夏。
我只是一個普通書法愛好者,書法水平很低,不配對前人優秀書法藝術品頭論足,只能粗略談一下自己的一孔之見。就歐、顏書法藝術而言,我更喜歡顏體,見解如下:
3.了解了前人的優秀書法藝術,不能只是誇誇其談,更不能束之高閣,應該虛心學習,從一點一劃,一撇一捺學起,在臨摹逐漸提高水平的基礎上,開始自己獨立練習,持之以恆,總結經驗,不斷進步,逐漸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⑥ 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一些,急啊
先秦書法 甲骨文 戍嗣子鼎 石鼓文 散氏盤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 牆盤 戰國越王劍銘 攻吳王夫差鑒 虢季子白盤 侯馬盟書 陳曼簠 青川木牘 郭店楚墓竹簡
秦漢書法 張芝 皇象 蔡邕 陽陵虎符 秦詔量銘文 萊子侯刻石 張遷碑 鮮於璜碑 石門頌 曹全碑 天發神讖碑 乙瑛碑 魏晉南北朝 鍾繇 索靖 王羲之 王獻之 王珣 陸機 元懷墓誌 元暉墓誌 張猛龍碑 張黑女墓誌 泰山經石峪 敦煌書法
隋唐五代 董美人墓誌 智永 賀知章 張旭 歐陽詢 褚遂良 顏真卿 李邕 徐浩 懷素 孫過庭 柳公權 楊凝式
宋遼金 李建中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蔡京 歐陽修 林逋 趙佶 薛紹彭 白玉蟾 朱熹 張即之 吳琚 文天祥
元代 趙孟頫 楊維楨 鮮於樞 倪瓚 鄧文原 康里巎巎 饒介 馮子振 張雨 柯九思
明代 董其昌 王鐸 文徵明 祝允明 徐渭 王寵 張瑞圖 黃道周 倪元璐 陳淳 陳獻章 陳繼儒 陳洪綬 憨山 蔡羽 唐寅 米萬鍾 莫是龍 沈度 沈粲 宋克 孫慎行 釋擔當 文彭 解縉 邢侗 姚綬 張弼
清代 傅山 八大山人 伊秉綬 金農 鄧石如 何紹基 吳昌碩 顧炎武 石濤 宋曹 查士標 鄭簠 包世臣 巴慰祖 陳鴻壽 鐵保 莫友芝 張照 周亮工 高鳳翰 鄭燮 汪士慎 李鱓 黃慎 梁巘 劉墉 王文治 錢灃 萬經 龔賢 丁敬 黃易 趙之謙 翁同龢 翁方綱 吳讓之 徐三庚 吳大徵 沈曾植 曾國藩 張裕釗 俞樾 楊守敬 姚鼐 蒲華 康有為 譚嗣同 梁啟超
近現代 毛澤東 林散之 高二適 胡小石 黃賓虹 白蕉 於右任 齊白石 蕭嫻 李叔同 魯迅 鄧散木 陳衡恪 蔣中正 李瑞清 郭沫若 胡適 豐子愷 葉恭綽 應均 費新我 潘天壽 溥儒 馬一浮 沙孟海 陸維釗 來楚生 王福庵 王蘧常 馬敘倫 章炳麟 張大千 鄭孝胥 徐悲鴻 謝無量 徐生翁 唐雲 陸維釗 劉海粟 陳大羽 錢君陶 徐無聞 程十發
當代書法 啟功 趙朴初 沈鵬 張海 孫曉雲 華人德 李剛田 儲雲 曹寶麟 陳振濂 何應輝 黃敦 劉正成 尉天池 石開 周俊傑 趙雁君 薛龍春 薛明輝 劉顏濤 林邦德 王鏞 聶成文 張強
⑦ 神華福能鴻山總經理
神華福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現任總經理名字叫:程元懷 我能確定,望採納我的回答。
⑧ 求一篇1000左右關於南北朝代的某一篇書法鑒賞
北朝北魏 《元懷墓誌》魏碑<元懷墓誌,北魏熙平二年(517)八月刻,1925年河南洛陽張羊村出土,原石現藏開封市博物館。書刻精妙,字口清晰中新,便於臨暮學習,是初學「魏碑」書體的較好範本。>
北朝北魏 《元略墓誌》楷書<元略墓誌,全稱「魏故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徐州刺史太保東平王元君志銘」。志文正書,共三十四行,行三十三字。北魏建義元年(五二八年)刻,一九一九年在河南洛陽安駕溝出土。此志曾歸固始許氏、武進陶氏,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志右下半部稍有斷裂殘損。此志書法筆致遒麗雋美,清逸流暢,歷來倍受推重。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家吳玉如先生認為,「元略志」用筆與二王息息相通,結構似不同,實則由質而妍,亦自然趨勢>
北朝北魏 《元倪墓誌》楷書<全稱《魏故寧遠將軍郭煌鎮將元君墓誌銘》北魏正光四年(公元五二十年二月刻),其高七十二.五厘米,寬六十二.五厘米,正藏上海博物館。書法上筆法精整,點畫圓潤,風格暢潤雅秀,精健秀逸、風華旖旎,兼具鍾王神韻,開隋唐書風之先。>
北朝北魏 《元壽安墓誌》楷書<北魏元壽安墓誌。志高八十六點八厘米。廣八十六點八厘米。文卅三行,行卅五字。正書。一九二二年出土於洛陽馬坡村東北。曾歸武進陶蘭泉。>
北朝北魏 《元珽妻穆玉容墓誌》楷書<北魏元珽妻穆玉容墓誌,全稱《魏輕車將軍太尉中兵參軍元珽妻穆(玉容)夫人墓誌銘》(神?二年十月廿七日)?二年十月廿七日)【志蓋】魏羽林監輕車將軍太尉府中兵參軍元珽字珍平妻穆夫人墓誌銘【銘文】魏輕車將軍太尉中兵參軍元珽妻穆夫人墓誌銘。」夫人諱玉容,河南洛陽人。曾祖堤,寧南將軍相州刺」史。祖袁,中堅將軍昌國子。父如意,左將軍東萊太守」昌國子。世標忠謹,冠蓋相仍。夫人幼播芳令之風,早」勵韶婉之譽,聰警逸於機辯,喧讌華於姿態。」待中太傅黃鉞大將軍大司馬安定靖王,實惟」景穆皇帝之愛子。名冠宗英,望隆端右,清鑒通識,雅」長則哲。既鎮穆門之貞孝,又戢夫人之麗音,乃為子」珽纁帛納焉。既奉君子,禮德汪翔,家富緝諧之歡,親」無嫌怨之責。宜闡遐齡,永貽仁范,不幸遘疾,以魏神」龜二年九月十九日徂於河陰遵讓里,春秋廿七矣。」粵十月廿七日癸酉窆於長陵大堰之東。乃作銘曰:」昌宗盛族,實鍾茲穆,漢世楊袁,吳朝顧陸。閨門仁善,」室家多福,遂誕英娥,蘭輝豔淑。言歸帝門,克儷」皇孫,晨昏禮備,箴諫道存。奉上崇敬,接下喻溫,鄰無」濁議,邑有清論。綺貌虛腴,妍姿晻曖,溢媚纖腰,豐肌」弱骨。蕙苡初開,蓮荷始發,為玩未央,光華詎歇。明鏡」踟躕,錦裘儵忽,翠帳凝塵,朱檐留月。慨矣天長,嗟乎」地久,婿慟賢妻,兒號懿母。飛芬一墜,誰雲臧否,獨有」玄猷,脩傳不朽。>
北朝北魏 《元顯雋墓誌銘》楷書<此碑全稱《魏故寧遠將軍敦煌鎮將元君墓誌銘》。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楷書。19行,行22字。縱74厘米,橫73.5厘米。民國初年在河南洛陽姚凹村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河南洛陽為北魏孝文帝遷都以後的都城。北魏皇族原姓拓跋,孝文帝為了推行漢化,改拓跋為元姓。洛陽城北邙山一帶為元氏祖墳,陸續出土了大量墓誌銘,統稱元氏墓誌。《元倪墓誌》是元氏墓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元倪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孫,墓誌的書寫者應是當時高手。此志刻工亦甚精,能將原書筆意較細致地傳達出來。從刻本看,原書書法熟練,墨色豐腴飽滿,形成圓潤秀美的基調。結體具有一般魏體的基本特徵而屬其中平正規矩者。>
北朝北魏 《元羽墓誌銘》<立於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最近才剛出土的。元羽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體優美,刻工極精細,如果不是當代大師是做不出來的。其筆畫方折峻厲,而亦參用圓筆,直畫收筆多做懸針形,蒼勁不足張猛龍碑而凝鏈端整足以並駕,渾脫北朝粗獷之風。>
北朝北魏 《元楨墓誌銘》楷書<北魏元楨墓誌。此志是目前所發現北魏墓誌中刊刻年代最早者。1926年夏出土於洛陽城北高溝村東南,後經於右任先生收藏並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筆畫茂實剛勁,結體緊峻,意態恣肆,氣勢雄奇。>
北朝北魏 《元診墓誌銘》楷書<全稱《魏使持節驃騎將軍冀州刺使尚書左僕射安樂王墓誌銘》為北魏延昌元年(公元五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刻,其高七十九.三厘米,寬為七十六.五厘米,志文二十二行,滿行為二十三字,正書。一九一七年於河南洛陽城北三十里伯樂凹村西北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書法上筆勢挺健,結字茂密,呈現較多的雄勁峻險,朴茂自然的北魏風格。>
北朝北魏 《張猛龍碑》楷書<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正月立。楷書。現在山東曲阜孔廟。此碑是北朝碑刻中最有代表性的碑刻。自古以來為書家推崇。清楊守敬評:「《張猛龍碑》整練方折,碑陰則流岩奇特」。又曰:「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趙函謂此碑:「正書虯健,已開歐、虞之門戶。」結體跌岩起伏,妙不可言。在魏石中應首屈一指。>
北朝北魏 《張玄墓誌》楷書<張玄字黑女,清代為熙帝諱,一般稱《張黑女墓誌》。此魏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清包世臣跋:「此帖駿利如《雋修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靜密如《敬顯雋》。」康有為跋:「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集雄健、輕靈秀逸、含蓄為一體,其藝術水平之高,鮮有匹敵。代表北魏善墓誌的最高成就。>
北朝北魏 《鄭文公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節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鄭君之碑》,又名《鄭羲碑》。刻於北魏宣武帝永豐四年(511年)。系崖刻,共有內容相同的上、下兩碑。上碑在山東平度縣天柱山,下碑在掖縣雲峰山。下碑51行,行23~29字,比上碑書寫略晚,字亦較大,剝泐較少,因而比上碑更為著名。此碑為鄭昭道書寫,字體均為楷書,其結字寬博舒展,筆力雄強圓勁,有篆隸趣相附,為魏碑佳作之一。碑文內容是記述鄭羲的生平事跡。鄭羲為鄭道昭之父,久官光州(掖縣、平度均其所屑),死後歸葬老家熒陽(河南滎陽)。其故吏程天賜等為紀念他的政績,故有此刻。此碑雄渾凝重,為書家所重。如包世臣、龔自珍都將它同南碑之冠的《瘞鶴銘》相提並論。歐陽輔評此碑說:「筆勢縱橫而無莽野獰惡之習,下碑尤瘦健絕倫。」葉昌熾更謂「其筆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龍蛇,而游刃於虛,全以神運。唐初歐虞褚薛諸家,皆在籠罩之內,不獨北朝第一,自有真書以來,一人而已」。又說:「余謂鄭道昭,書中之聖也。。康有為曾譽《鄭文公》為「魏碑圓筆之極軌」。從拓本看,此碑用筆確很渾圓,但看原石,實方筆居多。給人以圓筆感覺是因為它屬摩崖>
北朝北魏 寇謙之 《中嶽嵩高靈廟碑》楷書刻石<《中嶽嵩高靈廟碑》為北魏著名碑刻之一。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一說太延年間(435~440)立。楷書,23行,行50字。在河南登封縣是由隸書向楷書過渡書體。傳為寇謙之書。寇為昌平人,著名道學家,活動於嵩、華間。康有為評此碑書為「體兼隸楷,筆互方圓。」由於它脫胎於魏晉隸書,所以隸書森嚴;又因為是尚未成熟的楷書,故結體自由,用筆無拘無束。此碑以其獨特的風格,世人所重視。>
北朝北魏 朱義章 《始平公造像記》楷書刻石<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記》。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訖。楷書,10行,行20字,有方界格。額正書陽文"始平公像一區"二行六字。在洛陽市南部郊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此記署為孟達撰文,朱義章正書。然撰文者及書家身世皆不詳,可能是當時的工匠。其文字作為書法藝術則在著名的「龍門二十品」中尤為第一珍品。清乾隆年間為錢塘黃小松訪得後,始顯於世。造像,即雕塑佛像。造像立碑始於北魏,訖於唐中葉,所造者以釋迦彌陀、彌勒、觀音、勢至為多。其初不過刻石,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佛龕,其後或施以金塗彩繪。造像者自稱佛弟子、正信佛弟子、清信女、優婆塞等。出資造像者稱像主,副像主等。此造像實高75厘米,寬39厘米。龍門造像題記,一般都不刻書手姓名,僅此碑和《孫秋生題記》刻有書手之名,誠為可貴。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他們是"工絕一時,精能各擅"的書家,並進一步指出此碑書手朱義章比孫秋生更高一籌,評曰"雄重莫如朱義章"。北魏時期崇尚佛教,鑿窟造像祈福之風盛行,而《始平公造像記》即是當時所造石像的一篇題記,內容充滿了迷信宗教色彩,但其文字卻為書法藝術的珍品,一反南朝靡弱的書風,開創北碑方筆的典型,以陽剛之美流傳於世。國家圖書館藏最佳整幅拓本,系第三行"邀逢"之"邀"字,僅末筆稍損,其餘筆畫完好;第五行"始平公"之"公"字,橫畫猶存;第六行"匪烏"之"烏"字完好之乾隆嘉慶時拓本。高90厘米,寬40厘米,卷軸裝。其本為胡鼻山舊藏,有其在清咸豐九年(1859)題記,文曰:"字型大小如星散天,體勢顧盼如魚戲水。"其餘尚有題跋十一則,如錢叔蓋咸豐八年(1858)題記曰:"此龍門石刻中冠於當世者也。石刻中文之陽文,古來只此矣。層崖高峻,極難椎拓,自劉燕庭拓後無復有問津者。仲水於琉璃廠得四本,殆劉氏物,此貽鼻山。戊午七月叔蓋記。"此外,拓本上還鈐有"黃節讀碑"、"胡鼻山藏真印"、"錢松叔蓋印信宜長壽"、"竹節硯齋金石文字"等印章。《始平公造像記》通篇為陽文鐫刻,為歷代石刻所罕見,而未署撰人、書人,在魏碑中也是少有的。此碑是北魏書法藝術全盛時期年代較早的作品,全碑文字端嚴飄逸,將森嚴方朴的北朝書風,寫得婉暢流動,如楊守敬《平碑記》雲:"始平公以寬博勝。"特別是在筆法上破隸而出,大膽創新,變柔為剛,變藏為露,實為北碑石刻中之異彩。《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康有為稱龍門石刻「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規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龍門石刻中的代表作。此碑與其它諸碑不同之處是全碑用陽刻法。筆畫折處重頓方勒,鋒芒畢露,顯得雄峻非凡。>
北朝北魏 王 遠 《石門銘》楷書摩崖<《石門銘》刻於北魏永豐二年(509年),王遠書。楷書摩崖,縱244厘米,橫304厘米,28行,行22字。在陝西漢中。是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王遠,太原人,當時任梁、秦二州典簽(處理文書的小吏)。刻字人為武阿仁。古代漢中地區是南通川蜀、東控襄樊的交通要道。漢代以後此道即屢通屢壞。北魏時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開此道。為了表彰羊祉及參加此項工程者的功績,故有此刻。康有為將其列為「神品」,雲:「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鶴跨鸞」。>
北朝北魏 王子椿 《徂徠山佛號》
北朝北魏 蕭顯慶 《孫秋生造像記》楷書刻石<全稱《孫秋生等二百人造像記》,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造訖。楷書,在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南壁。六朝碑刻中書家署名者不多,此署蕭顯慶書,但書家情況不詳,當為地位低下的工匠或經書手。此碑書犀利剛勁,寬博樸厚,較《始平公造像》筆法多變,龍門碑刻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之一。>
北朝北魏 趙文淵 《大代修華岳廟碑》<按《魏書》,文成帝興光二年三月己亥改元為太安,故《魏書》興光無二年,而此碑雲「二年三月甲午立」者,蓋立碑後六日始改元也。其曰「闡皇風於五葉」者,自道武、明元、太武至於文成,才四世爾。太武之弒南安王余,立不逾年亦被弒,不得成君。而景穆太子文成父也,追尊為帝,立廟稱宗,故以為世也。魏自道武天興元年議定國號,群臣欲稱代,而道武不許,乃仍稱魏。自是之後,無改國稱代之事。今魏碑數數有之,碑石當時所刻,不應妄,但史失其事爾。由是言之,史家闕繆可勝道哉!然予於史家非長,故書之以待博學君子也。>
北朝北魏 佚 名 《楊大眼造像記》楷書刻石<《楊大眼造像記》刻於北魏景明正始之際(500年-508年)。楷書,刻在洛陽龍門古陽洞。與《始平公造像》、《孫秋生造像》、《魏靈藏造像》並稱「龍門四品」。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將其列峻健、豐偉之宗。>
北朝東魏 《程哲碑》楷書<《贈代郡太守程哲碑》造像碑刻,原立於長治縣東呈村,石灰石雕造,碑陽中間開龕雕佛像,龕內外布滿線刻圖飾。背光、龕飾、脅侍菩薩,供養人等均用線刻表現。紀年、造像主銘刻背面。刻畫碑銘俱為上乘之作。高約135厘米,正書。拓本。32行,行45字。有方界格。現存山西省博物館。《山右石刻叢編》、日本《書道全集》有著錄。碑額題「大魏天平元年歲次甲寅十一月庚辰朔三日壬午造訖」,可知立石時代為公元534年的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碑文內容記述了上黨長子人程哲、字子賢的家世、身世、品行、事跡、官職等,可補史志所闕。碑刻文字體型較小,但刻工精到,保存完好,僅缺數字,十分珍貴。清光緒年間發現,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文字書法用筆勁直,結體縱長,楷法勁整。上承東漢勁直派分書之餘緒,又融以漢魏磚文書風,是北朝直筆隸意的真書流派中的典型代表。>
北朝東魏 《高歸彥造像記》楷書<此碑全稱《高歸彥造白玉釋迦像》,東魏·定武元年(543)四月刻。楷書。造像座為白玉石造,上部釋迦像已佚,造像記刻在佛座四周。計二十七行,行七字,中有二行六字,末行三字。1921年在河北定縣料敵塔前(眾春圓)出土。出土時字跡十分完好。刻工極精。現存河北定縣。高歸彥官至太傅、太宰,是一位位顯權重的人物,後因謀反被殺。此造像當為其在世時所作。書家亦應為當時高手。南北朝以前碑刻,多有所謂「金石味」,北朝碑刻更多以方嚴、粗獷著稱,此造像刻石可算一個特例。它結字寬博、嚴謹,筆面極為圓潤秀美。再加刻工十分精細,原書丹時用筆用墨的效果能夠比較充分地體現出來。有人曾將其譽為「魏代石刻之冠」,對這種看法雖然不敢苟同,但「馨逸綺麗」、嫵媚嬌艷到這種程度,在北碑中確是少見的。有人認為是「趙孟頫所自出」。趙氏是否見過此碑,不好妄言,但從字跡上看,在某些神采方面確有一定相通之處。故宮博物院藏有《高歸彥造像記》初拓本。此記書法娟靜和美,俊秀溫雅。與北朝造像記中方筆銳鋒,稜角森挺的書風不同,也與一些粗頭亂服、率稚拙的造像記的字跡迥異,在北朝書法作品中實屬罕見。>
北朝東魏 《高盛碑》<此碑全稱《侍中黃鉞大師錄尚書事文懿公高盛碑》,篆額為《魏侍中黃鉞大師錄尚書事文懿高公碑》。東魏太平三年536)五月刻。楷書。30行,行25字。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直隸磁州(今河北省磁縣)出土。碑存上半,左下角缺。此碑同《高肅碑》、《高翻碑》合稱「磁州三高」。《高翻碑》書法佳美與此碑賂同,然字殘損太重,不若此碑保存完好。此碑筆畫挺拔,結字工穩,格局極為寬博,氣勢甚為宏大,無小家之氣。尚存有某些隸書筆意。個別字尚沿襲篆字寫法,可謂筆畫勁練、結字洞達,在北碑中別具一格。唐代褚遂良《伊闕佛龕記》等碑刻或受其影響。>
北朝東魏 《敬使君碑》楷書<又名《敬顯雋修神靜寺碑》、《禪靜寺剎前銘》、《敬使君顯俊碑》,全稱「禪靜寺剎前銘敬使君之碑」。東魏正書碑刻。興和二年(540)立於長社。清乾隆三年出土,後移至陘山書院。現存河南長葛縣。《金石萃編》載:碑高六尺八寸,寬三尺五寸,文共二十六行,滿行五十一字。此碑書法婉雅樸厚,間有與《張黑女墓誌》相契合者,為著名北碑之一。碑文長達二千五百餘字,可謂洋洋大觀,且無漫漶,刻工極為精嚴,頗能傳達原書筆意。屬於罕見的豐碑大碣,刻工精良,保存完好。楊守敬謂:「碑陰沈青崖跋雲:書法自晉趨唐,為歐、褚先驅。余謂六朝正書多隸體,此獨有篆意,古意精勁,不肯作一姿媚之筆,自是老成典型。若謂歐、褚前驅,恐不相及,而亦不必祖歐、褚也」。又說:「化方為圓,暗用篆筆,而流美無對。」康有為列此碑為「逸品上」,又謂:「圓靜則有若……《敬使君》」,「《敬顯雋》獨以渾逸開生面」,「《敬顯雋》為靜穆茂密之宗,《朱君山》、《龍藏寺》輔之。」又形容說:「《敬顯雋》若閑鷗飛鳧,游戲汀渚」。此碑結體近方。筆畫都略呈弧形,如「田」字、「唱」字,使人感覺方中帶圓,筆畫短促而明快,有一種向內凝聚的力量,在眾碑中別具一格。《校碑隨筆》稱:「鯨、籌、閫、騎、招、夷、秉、闉、木、府、自等字未泐損者,為舊拓本。」康有為列其為「逸品」上結體寬綽,用筆化方為圓,明快又含蓄有篆籀筆意。>
北朝東魏 《李仲璇碑》楷書<此碑全名為《李仲璇修孔子廟碑》。隸書額題「魯孔子廟之碑」六字。東魏正書碑刻。王長孺書(王長孺,生卒年月不詳,任城人)。興和三(541)年立於魯縣孔廟。25 行,行51字。藏山東曲阜孔廟。《金石萃編》載:碑高七尺四寸,寬三尺六寸,字共二十五字行,滿行五十一字。此碑運筆樸拙勁拔,兼具篆隸遺型。宋歐陽修《集古錄》評此碑說:「筆畫不甚佳,然亦不俗。」《石墨鐫華》稱:「碑正書,時作篆筆,間以分隸,形容奇怪。」《金石史》雲:「《李仲璇碑》筆力勁駿,如偏面驕嘶,又如辮發章甫,殊俗揖讓。」康有為謂:「亢夷超爽,莫如王長孺之李仲璇碑。」又謂:「李仲璇如烏衣子弟,神彩超俊。」書體似隸似楷,並時有篆字雜入。所謂「雜大小篆、分、隸於正書中」,因而被認為「形容奇怪」。這種情況在北朝碑刻中時有發現,如西魏《杜照賢造像記》、《張世保等人造塔》。直到隋代《曹於建碑》都如此。此碑筆畫老健,結字寬博,雍容大方,並有一種古雅雋邁之氣,非常耐看。傳世拓本以碑文中「尚想伊人」四字未損者為明拓,考見《校碑隨筆》。>
北朝東魏 《司馬升墓誌》<東魏天平二年535刻。多用方筆,鋒芒畢露而不失於纖弱;結體逸宕而富有韻致。>
北朝西魏 《杜照賢造像》<又稱《杜照賢杜慧進等十三人造像》。隸楷雜體。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十一月刻(馬子雲謂大統十三年)。8行,行21字。上半為像,側為小字,各3行,前3行存2、3字不等,後3行村5、6、7字不等。又二列14行,行10~20字不等。下列7行。在河南禹縣。此碑筆畫細瘦活潑,字體在隸、楷之間,然兼有篆、草寫法,可謂集各體於一碑的大雜燴。如「為」字,有行草筆意;「三」字則是典型的隸書。就整體來說,稱此碑為隸、為楷,似都無不可。從歷史上看,雜采某一、二體而書於一碑,從漢至隋,時有所見。如漢《夏承碑》、東魏《李仲璇碑》、隋《曹子建碑》等都是如此。但像此碑這樣集篆、隸、真、行、草於一身的「集大成」的碑刻,還是十分少見的。書寫此碑時已是六世紀中期,其時楷書已經普遍使用,出現這種情況則更是一個特例。>
北朝北齊 《報德象碑》<武平六年,釋仙書>
北朝北齊 《杜孝績墓誌》楷書<杜孝績墓誌,全稱「齊故驃騎大將軍東徐州刺史杜君墓誌銘」。>
北朝北齊 《故夫人仲姿墓誌銘》楷書
北朝北齊 《雋修羅碑》<皇建元年十二月>
北齊 《劉悅墓誌》<首題:「齊故特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濟陰郡開國公贈朔肆恆三州諸軍事朔州刺史尚書右僕射泉城王劉王墓誌」;蓋陽文篆書題:「齊故泉城王墓誌之銘」。北齊武平1年(570)11月12日。河南省安陽市櫟鎮出土。安陽金石保存所藏石。拓片版本。隸書,31行行31字,蓋3行行3字。劉悅,字優昕,年輕時就以勇猛聞名,初仕西魏,北齊時特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封齊陰郡開國公,武平元年七月十五日去世,壽53歲,葬於鄴城,死後贈朔肆恆三州諸軍事、朔州刺史、尚書右僕射、泉城王。劉悅的祖父劉折,領民酋長;父親劉跋,官任司農卿。>
北朝北齊 《水牛山文殊般若經碑》楷書<在山東寧陽水牛山。原在汶上水牛山頂,現存汶上縣博物館>
北朝北齊 《泰山經石峪》楷書<《泰山經石峪》,又名《泰山佛說金剛經》,摩崖石刻,北齊天保間刻,刻於山東泰山斗母宮東此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字徑50厘米,字體介於隸楷之間,據民國初拓本計,存九百六十餘字。是現存摩崖石刻中規模空前的巨制。通篇文字氣勢磅礴,其優游自如從容不迫之儀態,若具仙姿;其用筆圓潤可人,包融篆隸而妙化為楷,結構舒博壯健,頗含渾穆寬闊之趣。清楊守敬曰:「北齊《泰山經石峪》以徑尺之大書,如作小楷,紆徐容與,絕無劍拔弩張之跡,擘窠大書,此為極則。」用筆安詳從容,風神澹泊雍榮大度,結體奇特斜倚相生,充滿個性。被尊「大字鼻祖」和「榜書之宗」。清人馮雲鵬在《金石索》中盛贊:「如印泥畫沙,草情篆韻,無所不備。」《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無撰書人姓名,因筆法與山東鄒縣尖山摩崖《晉昌王唐邕題名》相近,後人或以為唐邕所書。又與《徂徠山大般若經》相似。《徂徠山大般若經》上有「齊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樣,因此後人又有推測為王子椿所書。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則作北齊天保間(公元550--559)人所作。《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多有一些不常見的俗字,其中「萬」、「無」二字,竟與現行通用的簡化字相同。這封於研究我國書體的歷史演變和書法藝術成就,具有相當重要的價格。>
北朝北齊 《朱岱林墓誌》楷書<四十行,行三十四字。北齊武平二年(五七一)刻。據傳此志明季出土於山東壽光,未受重視。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壽光人王化洽發現後拓得數紙,始為流傳。此志書被譽為「上宗魏晉,下開隋唐」,雖為楷書又參以篆隸筆意,於古樸中又含婀娜剛健之姿,從中可見楷書嬗變之蹤,是北齊墓誌的精品。今據清人王化洽初拓本>
北朝北齊 梁恭之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武平元年(570年)《隴東王感孝頌》。額題「隴東王感孝頌」為篆書兩行,頌文為隸書。申嗣邕撰文,梁恭之書。文後又刻有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楊傑題記。隴東王是當時擔任齊州刺史的胡長仁。石刻字跡工整,筆勢開張,用筆近似楷書,這是北齊隸書的共同特徵。>
北朝北齊 鄭述祖 《重登雲峰山記》
北朝北齊 鄭述祖 《天柱山銘》<《天柱山銘》原刻在山西麓「劈石門」旁,已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後搜得殘石200餘字今存平度縣博物館。鄭道昭之子北齊光州刺史鄭述祖於天統元年(公元565年)書鐫的《天柱山銘》。>
北朝北周 《曹烙碑》
北朝北周 《竇盧恩碑》
北朝北周 《賀屯植墓誌》<保定四年>
北朝北周 《寇熾墓誌》<魏故廣州別駕襄城順陽二郡守寇(熾)君墓誌(宣政二年正月四日)【志蓋】闕【銘文】魏故廣州別駕襄城順陽二郡守寇君墓誌」君諱熾,字紹叔,上谷昌平人。高祖秦州哀公,曾祖雍」州宣穆公,郢州威公之孫,順陽府君軌第四子,繼第四叔父朝請南陽府君孚之後。永安三年,詔除伏」波將軍廣州別駕。君威以馭左,政以綏夏,撫荒悅近,」期月教成。詔遷長史。累加龍驤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為左之治雖隆,制錦之才不盡。俄宰襄城之郡,又」轉順陽太守。脩明禮,緝熙風俗;近者悅,遠者懷附。福」善無徵,禍釁奄及。春秋五十七,寢疾而殞。吏民哀號,」朝廷傷痛。以周宣政二年歲次己亥正月四月窆於萬安山宣穆公之墓次。」夫人天水姜氏,詔除昌城縣君。」長子素,廣州主簿本州司馬都督博平縣開國男,穎」川陷沒。妻裴氏,無子,以士璋長子文超繼後。」小子士璋,廣州主簿輔國將軍中散大都督德廣期」城襄城三郡守義安縣開國侯。妻郭氏。」長女順華,適天水姜曇進,本州主簿。」第二女婉華,適河東裴景徽,郡中正。」第三女將男,適天水趙子信。」第四女休華,適趙郡李恩曜。北京圖書館藏拓>
北周 口咸韜 《小鐵山佛經銘》
北周 匡喆 《小鐵山刻經頌》<又名《匡喆刻經頌》>
北涼 佚 名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楷書刻石<北涼沮渠安周承平三年(445)刻,22行,行47字,存德國拍林。原碑於清光緒年間在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城出土。1903年被德人盜往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原碑斷裂。光緒三十二年(1906)端方赴歐時拓以完本;拓本縱132.2厘米,橫85.8厘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北涼為羯族沮渠蒙遜所建,位置在今甘肅省西部,後為北魏所滅。沮渠安周為沮渠蒙遜第十子。該碑撰文為中書郎中夏侯粲。北涼石刻甚為少見,除此碑外只有比它晚十年的封戴墓表(承平十三年,455)。它們為研究北涼情況提供了實物資料。此碑為隸書,但已具楷意。主用方筆,橫筆兩端多呈銳角並向上翹起,筆畫挺拔,鋒芒畢露。結字穩健中具有活潑氣氛。和《露寶子碑》有相近之處。>
給好評喔
⑨ 唐朝李世民是否有個妹妹叫平陽 平陽是否嫁給了程咬金
歷史上共有八個平陽公主
1、漢景帝之女平陽公主(又稱陽信公主),漢武帝的姐姐,皇後王娡長女,初嫁曹參之後平陽侯曹壽,寡居後改嫁衛青。
2、漢元帝劉奭之女,母為衛婕妤。
3、劉奴,漢明帝劉庄之女,母為賈貴人,漢章帝劉炟同母姐。永平三年封平陽公主,嫁大鴻臚馮順。
4、西晉人,晉武帝司馬炎的嫡長女,母為武元皇後楊艷
5、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之女,下嫁劉昶為繼室。
6、北魏廣平王元懷之女,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先嫁張瓊子張欣,元修殺張欣,後下嫁開府鄭文寬。
7、唐朝的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女兒。李淵從太原起兵後,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為李唐東征西討,威震天下,她的丈夫柴紹,也是李唐的開國功臣。武德六年,平陽公主去世,唐高祖以軍禮將其下葬。
8、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⑩ ABAB試的詞語半( )半( )
【半三不四】謂心神不定,無精打采。《西湖二集·李鳳娘酷妒遭天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
【半工半讀】一面生產勞動,一面上學讀書。 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界書》:「半工半讀,則知識技能兼到,言之即能行之。」 沈鈞儒 《鄒韜奮先生事略》:「所以先生少年就學時代即全靠自己設法,半工半讀,還要照顧兩個弟弟,是非常艱苦的。」 阿英 《方誌敏同志早年寫的小說》:「他希望能留在 上海 半工半讀。」
【半上日晝】上午十時左右。《何典》第三回:「直至次日半上日晝,仍舊弗推扳,只得叫鬼囡再去候那郎中來。」
【半上半下】謂兩可之間。《朱子全書》卷十:「三年無改,謂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當改者,但不可悤遽急改之。」《朱子全書》卷十九:「 微子 去卻易, 比干 則索性死,他( 箕子 )在半上半下處,最是難。」
【半上落下】猶半途而廢。《朱子全書》卷十五:「聖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朱子全書》卷九:「人各有個知識,須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不濟事。」
【半斤八兩】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八出:「兩個半斤八兩,各家歸去不須嗔。」《水滸傳》第一○七回:「眾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的,打扮也差不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假設我看你這個人,同別的男子,半斤八兩,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親近啦。」
【半文不白】見「 半文半白 」。
【半文半白】亦作「 半文不白 」。
文言和白話夾雜。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現在許多同志的文章,空話連篇的也有,但比較少;主要的缺點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三章:「他的講話,不象是活人在傳達自己的思想、見解,倒象收音機在放送一種半文不白的缺乏文採的文章。」
【半生不熟】見「 半生半熟 」。
【半生半熟】亦作「 半生不熟 」。
1.不熟悉;不熟練。 元 元懷 《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 張八 …… 野 ( 魏野 )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 張八 ,我是西州熟 魏三 ,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茅盾 《過封鎖線》:「五個中間的 老徐 能說幾句半生不熟的 廣 府話。」2.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如:這個西瓜半生不熟。如:這碟兒菜燒得半生不熟。
【半半拉拉】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如:事情說了個半半拉拉他就不說了。如:活幹了個半半拉拉就丟下了。
【半半路路】事物進行的過程中間。如:會議開到半半路路就散了。
【半死不活】亦作「 半死辣活 」。
1.不死不活。謂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醒世姻緣傳》第七五回:「忙跑幾步,好失了腳掉得下去,好跌得爛醬如泥,免得半死辣活,受苦受罪。」2.沒有生氣或活力。 茅盾 《子夜》三:「彷彿那位不肯通融的錢庄經理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怪臉相,就近在咫只。」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醞釀了許久的 平 津 政治組織,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務委員會外,只出來了沒有什麼用處的地方維持會,與替 日本 人維持地面的市政府。」 魯迅 《准風月談·看變戲法》:「〔狗熊〕現在是半死不活,卻還要用鐵圈穿了鼻子,再用索子牽著做戲。」
【半死半生】1.未全死。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死半生。」 唐 杜甫 《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清 吳偉業 《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陰崖,半死半生遭屈辱。」2.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苟且的生活。 魯迅 《華蓋集·北京通信》:「惟獨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盤失錯的。因為他掛了生活的招牌,其實卻引人到死路上去!」
【半死辣活】見「 半死不活 」。
【半吐半露】見「 半吞半吐 」。
【半自耕農】指耕種少量土地但不足以維持其生活,尚須租種部分土地或出賣部分勞動力的農民。 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群眾。」
【半吞半吐】亦作「 半吐半露 」。
說一半留一半。形容說話不直截了當。《紅樓夢》第五十回:「因 賈母 尚未說明,自己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 賈母 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仿 王 孟 以為高,而半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 巴金 《雨》七:「 高志元 起初微笑,後來卻半吞半吐地說:『當心點,不要被 熊智君 迷住了。』」
【半低不高】中等;不高不矮。《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四媽 道:『我們行戶人家,到是養成個半低不高的丫頭,盡可賺錢,又且安穩。』」
【半身不遂】病名。半身癱瘓,多由腦內出血所引起。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陳請終喪第二表》:「半身不遂,手節拘急;行步飲食,須人扶助。」 楊朔 《桃樹園》:「 石老海 病的有年數了,半身不遂,兩條腿瘦得就象那乾巴樹枝,癱在炕上不能動彈。」
【半青半黃】莊稼未成熟時,青黃相間。比喻事物未達到成熟的境地。《朱子全書》卷一:「只為明得不盡,若明得盡,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黃,未能透徹,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謂真知也。」《朱子全書》卷三:「今既要理會,也須理會取透,莫要半青半黃,下梢都不濟事。」
【半坡遺址】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遺址,在 西安 東郊 半坡村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53-1957年進行了五次發掘。遺址略呈橢圓形,北端為氏族公共墓地,南面為居住區,其東北邊有製造陶器的窯場。窯場、墓地和居住區之間有一大壕溝。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有些陶器還刻劃著筆畫簡單的符號,可能為記事記數的文字。1958年在遺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館。
【半夜三更】指午夜時。一夜分成五更,三更為午夜。亦泛指深夜。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甚麽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白日里只在庄後射弓走馬。」 老舍 《龍須溝》第三幕:「下回再下雨呀,甭教我出來!半夜三更的實在可怕!」
【半面之交】謂只見過一次面的交往。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姚簡叔畫》:「 簡叔 無半面交,訪余,一見如平生歡,遂榻余寓。」 茅盾 《子夜》十六:「我知道 趙伯韜 肯放款子,就可惜我這『紅頭火柴』徒負虛名,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參見「 半面 」。
【半面之舊】謂只見過一次面的舊交。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宋 蘇軾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凡今遊宦之士,稍與貴近之人有葭莩之親、半面之舊,則所至便蒙異待。」 宋 司馬光 《邵堯夫先生哀辭》:「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
【半信不信】謂不完全相信。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三國演義》第八七回:「 定 半信不信,心中猶豫。」《西遊記》第六十回:「 行者 半信不信道:『你且說,早尋 大力王 何故?』」
【半信半疑】猶半信不信。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莫說耳聞不敢輕信,就是親眼見了,也還半信半疑。」《紅樓夢》第九四回:「眾人聽了,也都半信半疑。」 浩然 《艷陽天》第一二四章:「他們都是半信半疑的。有的說耳聽是虛,眼見為真,咱們就看他的行動吧。」
【半個前程】 清 初世襲的最低官職。 清 蔣良騏 《東華錄·順治四年》:「十二月,改世職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午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個前程為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 漢 文稱雲騎尉。
【半途而廢】見「 半塗而廢 」。
【半部論語】 宋 初宰相 趙普 ,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 太宗 趙匡義 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 太祖 ( 趙匡胤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見 宋 羅太經 《鶴林玉露》卷七。舊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典出於此。 嚴復 《救亡決論》:「從此天下事來,吾以半部《論語》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難哉!」
【半掩門兒】指暗娼。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二章:「〔 劉宗敏 〕說:『把這個半掩門兒拉出去收拾了!』」
【半推半就】心裡願意,表面上卻不肯答應或接受。形容假意推辭。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 巴金 《滅亡》第八章:「我起先推口說,我是外國人,夾在她們中間會使她們不方便,又故意找了些不大近情理的推辭,但終於半推半就地被房東女兒拉下去了。」
【半間不界】亦作「 半間半界 」。
1.不徹底,不深透。《朱子語類》卷三四:「『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泛說若是謙辭。然聖人之為人,自有不可及處,直要做到底,不做個半間不界底人。」《朱子語類》卷一二一:「今公等思量這一件道理,思量到半間不界便掉了,少間,又看那一件,那件看不得又掉了,又看那一件,如此沒世不濟事。」2.不明確。《朱子語類》卷七五:「問『以制器者尚其象』。曰:這都難說,『蓋取諸《離》。』蓋字便是一個半間半界的字。」3.猶言不上不下。 宋 陳亮 《又乙巳春書》之一:「 丘宗卿 亦受羣兒謗傷之言,半間半界,州府卒歸獄於 趙穿 , 亮 以此身既存而不復問矣。」4.謂平庸。《朱子語類》卷四七:「世間有這一般半間不界底人,無見識,不顧理之是非,一味謾人。」《朱子語類》卷一二九:「其所引援,皆是半間不界無狀之人,弄得天下之事日入於昏亂。」
【半間半界】見「 半間不界 」。
【半夢半醒】謂睡眠尚未清醒。《紅樓夢》第三四回:「寶玉半夢半醒,剛要訴說前情,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惚惚,聽得悲切之聲。」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30586.html